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关于医学高职生“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模式探讨郭莹叶(附作者郭莹叶,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解剖组胚教研室(邮编334000),初级职称(助教),联系方式13970307300)摘要以高等医学专科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和改革后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利弊,探讨医学基础课程“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方法。关键词组织学胚胎学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基础医学教育中惯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医学教育创新和发展的需要,目前,各高校的医学基础课从理论到实验均开展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工程,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针对我校医学高职生,对“组织胚胎学”的新旧教学模式的特点取长补短,结合式探讨和研究。一、教学特点1、“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1)是医学生接触医学的首门课程,对学生日后学习医学的思维方式和信心定位都有很大影响;(2)主要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和发育过程,为别的医学基础课及临床研究都打下必不可少的知识构架;(3)是一门微观形态学,理论知识较抽象,对学生的空间结构想象力、观察力和分析力均有较高要求;2、“高职院校学生”特点(1)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对较差;(2)三年制教学,课时缩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过多;学习效果差(3)医学刚入门,对新知识及学习生活环境适应期较长,学习被动且盲目。二、教学目的1、要突破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提高教学质量。2、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对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临床加以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三、教学模式(一)理论教学方面1、设备改革传统授课中常运用挂图配合黑板粉笔教学,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加以补充或给予手工画图便于理解,而如今医学知识日新月异,教学图片及挂图含信息量太少,大部分破旧不堪,不利于教师携带,另外后座同学也反应看不清;更由于当前素质教育,课时一再缩减,课堂理论内容堆积过多,加上要书写板书,时间太紧,速度变快,无法互动,学生很难消化及独立思考。所以,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必不可少,首先制作的课件贮存的信息量大,图片清晰度高,调用方便,可随时更新学科前沿信息,精美的图片和动画制作能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在视觉及听觉上产生冲击力,让他们最直观地去观察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对实验教学也有很大帮助,并可节省下传统教学中板书、画图的大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