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闭卷考试)题型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能力测试题(写作题)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以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内涵1、是无产价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2、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矛盾的激化。理论来源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2、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观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放映论和可知论,有利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之一自然观誉为物质以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P39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的发展5、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与“唯物主义”相对。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