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doc_第1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doc_第2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doc_第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2).doc.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闭卷考试)题型: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综合能力测试题(写作题)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以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来源内涵:1、是无产价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学说。2、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矛盾的激化。理论来源: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2、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物质观: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放映论和可知论,有利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之一自然观誉为物质以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以及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p39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4、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81、从实践到认识2、从认识到实践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的发展5、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与“唯物主义”相对。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精神决定物质;人的认识是先天就有的或在头脑中自己产生的。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必须先进行物质生产,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精神生产。(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从质的方面看,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不同性质的作用。(2)从量的方面看,无论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性质的作用,都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时间久暂的不同。7、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首先,必须尊重在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行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2、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实践是沟通主题和客体的唯一桥梁。2、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的现实性展示和检验认识存在的真理性。9、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价值需要真理作为他客观内容的支持2、真理反过来需要价值作最终主体认定3、人们的实践总是一个真理与价值主观尺度和客观尺度的统一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11、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与价值规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2、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动机: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而资本家提高对公认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3、资本主义的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及其根源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矛盾。本质特征:生产过剩。根源:劳动者需求得不到保证。14、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以及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与竞争的关系:1、垄断消除一般竞争。2、垄断带来更深重的竞争。实质: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15、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原因:1、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2、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和利益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3、社会主义制度处不现实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