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精品资料]_第1页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精品资料]_第2页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精品资料]_第3页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精品资料]_第4页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证人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 要: 证人证言是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起来最饱受争议的一种证据形式,争议的重心在于证人不出庭作证,庭审过程中以宣读书面证言为常态。对此,刑诉法的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揭示我国证人不出庭、出庭难这种现状的根源所在,涉及到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法律上的原因、证人自己的心理原因和社会文化根源等,也提出了完善特殊证人作证豁免制度、证人保护与补偿机制等大量的对策。本文不再讨论关于证人范围、作证豁免、证人保护奖惩等方面的问题,也不过多的涉及法律规定的缺陷,而集中在证人证言证据与庭审制度的关系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证人证言;证据;庭审制度 一、引言 证人证言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证据类型之一。刑事诉讼法第 48 条将证据分为七种类型,即:(一) 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在我国这种证据类型划分法下,被害人陈述就作为了和证人证言并列的证据类型存在,而英美法系国家刑诉法所指的证人则包括在庭审或其他诉讼过程中所有的提供口头证词的人,既包括当事人、一般意义的证人、也包括鉴定人和勘验检查人,所以其证人的范围较广泛,证言的内容就比我国证据法的证人证言的范围大得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划分方法,证人证言都无疑是证据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刑事诉讼的证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查明案件事实,证实犯罪行为的情形和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 手段,因为本文主要是探讨我国法上的问题,所以笔者还是在我国法的狭义的证人范围内使用证人证言这个概念,即不包括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人的笔录等。 从理论上说,证人证言必须经庭审上的举证、质证才能作为最终定案的依据,而我国的刑事诉讼的现实是,大多数刑事案件都存在着书面的证人证言,但是在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却罕见证人的身影,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我国的庭审中只有 “ 证言 ” (书面的),而几乎没有 “ 证人 ” 。关于证人不出庭作证或者出庭作证难的问题也是刑事诉讼法学界近些年来议论纷纷的一个话题了,在证人问题上有中 国作证制度三大怪现状之说,即证人向警察和检察官作证却不向法官作证、证人不出庭作证以书面证言代替、警察不作证。很多学者对于证人出庭作证到底是证人的权利还是义务,要不要强制出庭作证存在很多争议,也有学者主张在制裁上设置拒绝作证罪如此严苛的方式来强制其作证,有呼吁加快构建我国的特殊证人豁免豁免制度,可以说在证人作证方面,理论上重复性的建设已经非常之多,卷帙浩繁的资料的堆积给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二、为什么证据法则要求证人出庭作证 当我们对证人不出庭作证的现象忧心忡忡 ,给予那么多的关注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性的命题就是证人需要出庭,需要到法庭上、法官面前去陈述自己的所见所感,为最终认定案件事实和法官判决提供证据的依托。这是证据法则的要求。证人出庭作证,是现代诉讼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控辩对抗式诉讼的内容要求。现代刑事诉讼是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诉讼活动,如果没有证人出庭,法庭审判就会变成控辩双方的简单问答,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辩双方平等对抗。抗辩式诉讼必须建立在证人等诉讼参与人都出庭并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和盘问的基础上,如果仅仅由都不在案发现场、都不知道具体案情的公诉人和辩护人在法 庭上代为宣读证言和代为质证,是很难揭示案件的客观真相的。 理论上说,只有证人到庭作证,才能实现当事人特别是辩护方对证人的询问权和反询问权,有效地对证言进行质证,并防止因角色限制以及在诉讼对抗中取胜愿望的驱动,造成的庭外取证对证言的扭曲。因此,必须贯彻直接言辞原则,排除传闻证据(在开庭前获取的证言除某些特殊情况外,都是传闻证据,在庭审中予以排除)。也就是说,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证,以便辨别真伪,从而确定是否作为最终定案的依据。 而如果证人不出庭作证,对庭审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从公正性上说,证人不出庭影响了审判的公正性,不利于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的利益保护;从查明案件事实的方面看,证人不出庭接受双方的质询,不利于发现真实,查明案件真相,法院的居中、公正裁判的职能受到影响;从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角度看,证人不出庭作证,会使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落空,影响其举证与辩护职能;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证人不出庭,很大方面的原因是法院的笔录中心主义的审判方式下,诉讼主体对证人出庭缺乏动力或能力,而证人越是不出庭,法院最后的判决就越是落在笔录中心的审判方式上,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到的是法院的 权威性。 但是证据法则和我们意图建立的那种理想的庭审方式需要证人出庭是一回事,现实中落实到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我们现实的庭审制度安排的话,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审判过程真的需要证人出庭去作证和质证吗,也就是说,如果我国的诉讼制度本身或这说主导诉讼进程的主体都没有需要证人出庭作证的需求的话,那么证人制度设计的再怎么完善都没有意义了。 三、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的状况 1996 年的刑诉法改革之后,证人出庭被作为是当时的改革方向的对抗制色彩的一大表征而受到重视,各地方法院对证人、 鉴定人甚至侦查人员出庭作证进行了很多探索。而最终,因为在传唤证人出庭的问题上面临太多的困难,各地法院对于传唤证人出庭问题已经越来越消极,在几乎所有的刑事案件的法庭审判中,法院不仅不传唤被害人、目击证人,甚至就连了解案件情况的同案被告人,都没有出现在法庭上的,对于证人证言的调查,法院已经屈从于现实的困难,几乎完全采取了由公诉方宣读证言笔录的方式。对于现实中到底是哪些困难和障碍因素在制约着法院传唤证人出庭,在下文中将详细分析。总之,在刑事审判中,证人出庭已经成为极为罕见的例外。到底现实中有多少证人能够站到法庭上 去,站到法官的面前是证人出庭做证问题研究的关键,只有根据现证人出庭作证的现实情况才有可能分析、认识其不出庭的现实原因。 1999 年间进行的一些调查数据显示,自 1997 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证人出庭率维持在2% 5%;烟台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率通常不到 1%;自刑事诉讼法修改以来,长春市二道区检察院1997 年共起诉刑事案件 185 件、 258 人,有证人出庭的仅 8件,占起诉总数的 4.3%; 1998 年该区共起诉刑事案件 197件、 227 人,有证人出庭的仅 11 件。华东某省的 中级人民法院对其 1998 年审理的全部刑事案件进行统计,发现在所有提供过证言的证人中,出庭作证的仅有 1.5%。而据上海黄浦区法院统计表明,近年来该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证人出庭率只有5%。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绝大多数刑事案件没有证人出庭作证。扬州市两级法院提供的证人出庭的案件比率平均为 3.42%。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1999 年 2001 年审理的 1692 件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作证的案件仅占 6.2%。在这些出庭作证的证人中,绝大多数是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或辩护人申请法院通知其出 庭的,并且让其出庭要做很多工作。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案件的证人出庭率(尤其是经济犯罪)也很低,仅占审判案件的 6%左右。有学者采用问卷形式分别对某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某中级人民法院和江苏省某基层人民法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率只有 1%左右。根据以上数据体现的严峻证人出庭难的形势,修订后的刑诉法中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性的规定到了 “ 连流于形式都做不到 ” 的地步。 四、余论 证人不是诉讼的当事人,与案件的诉讼利益无关,所以证人作证的行为说到底是一种利他的行为,但是道德又不可能作为证人 出庭作证的动力约束,即求诸于证人自身,是没有作证的动力的,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的检控方、辩护方和法院或不愿或不能或不需要证人出庭作证,没有外部制度的激励的话,证人就更没有可能出现在庭审的过程中去承担被报复或者伪证罪等种种不利后果的风险。如果说在现实中,还有愿意出庭作证的证人的话,那就只剩下了当事人的亲属或朋友出于情感的原因而为其出庭作证了。 证据法。 “ 从目前证据学的理论体系来看,这门科学尽管也涉及到证据的法律资格、证据的收集和审查程序以及司法证明机制问题,但总体上讲其中涉及的主要是大量的逻辑、 经验和认识规律的混合知识,而少有关于证据的法律规则的分析和归纳。这使得有关证据规则的研究在中国并没有与诉讼程序和规则联系起来,而流于一般意义上的证据分析。 ” 很多时候,我们即便是看到问题的所在也提不出正本清源的解决办法。一切制度性的问题如果深刻到最后的那个源头,束手无策了。有一些目前基本可以确保为真的命题,比如即便是不能马上全面推广强制证人出庭的要求也必须确保重大案件中的关键证人出庭,未来肯定要完善证人的经济补偿、奖励和保护制度,警察要出庭就,律师等的作证义务豁免制度要建立,等等。 参考 文献: 1龙宗智:中国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现状评析,原载中国律师 2001 年第 1 期。 2陈瑞华:问题和主义之间 刑事诉讼基本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21 页。 3胡云腾证人出庭作证难及其解决思路载环球法律评论 2006 年第 5 期。 4程德文:我国刑事证人出庭问题的初步探讨,载审判研究第 2 辑,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3 页。 阅读相关文档 :浅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与方式 谈学习对检察干警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适 应要求 提升水平 为推动文化建设发挥职能作用 试用期间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探析 创新侦查监督方式 提高执法公信力 家庭环境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浅析 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反思与重构 刑事诉前社会调查制度探析 贪污犯罪案件的侦查困局及对策 新刑诉法逮捕必要性审查机制初探 关于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实证分析 浅议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