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_第1页
全球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_第2页
全球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_第3页
全球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_第4页
全球无线城市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无线城市” 运营模式及发展分析 前 言 随着 802.11n 以及 WiMAX 的商用脚步加快,“无线城市”将朝着混合组网的方向发展 ISP 模式很有可能成为今后“无线城市”的主流运作模式。 “ 无线城市”必须寻找成功的盈利模式,免费提供业务只是消除数字鸿沟的一种手段,不能成为“无线城市”的主要模式 中国各级市政府在发展“无线城市”中必须明确需求、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应当扮演管理者和调控者的角色,避免盲目建设 “ 无线城市”的兴起必将改变现有宽带接入市场的竞争格局,但运营商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市场从而获得市场主动 权,避免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运营商应充分认识到“无线城市”的市场前景,积极参与“无线城市”的建设; 国内 “ 无线城市”的发展将率先从经济和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开始,逐步扩展到对信息化需求较高的中等城市 2008 年 10 月 一、摘要 . 3 1.1 背景 . 3 1.2 方法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3 主要研究结论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 “ 无线城市 ” 的兴起 . 3 2.1“ 无线城市 ” 发展历程 . 3 2.2 全球发展现状 . 5 2.2.1 美国全球领先 . 5 2.2.2 其它地区积极部署 . 8 2.3 驱动力分析 . 8 2.3.1 无线技术迅猛发展 . 8 2.3.2 提供宽带无线接入的门槛降低 . 10 2.3.3 城市信息化需求 . 11 三、 “ 无线城市 ” 运作模式分析 . 13 3.1 ISP 模式 . 13 3.1.1 模式核心 政府委托建网 . 13 3.1.2 案例分析 台北 . 14 3.2 广告模式 . 15 3.2.1 模式核心 以广告为盈利模式 . 15 3.2.2 案例 MetroFi . 17 3.3 市政独营模式 . 18 3.3.1 模式核心 市政府独立建设 . 18 3.3.2 案例分析 美国 Corpus Christi . 18 3.4 合作社模式 . 19 3.4.1 模式核心:合作共建 . 19 3.4.2 案例分析 FON . 20 3.5 四种模式的比较 . 21 四、 “ 无线城市 ” 发展趋势及影响 . 24 4.1 面临问题与挑战 . 24 4.1.1 市政府角色的定位 . 24 4.1.2 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 25 4.1.3 其它问题 . 26 4.2 未来发展趋势 . 32 4.2.1 业务与应用 . 32 4.2.2 技术发展趋势 . 34 4.2.3 运作模式发展趋势 . 35 4.3“ 无线城市 ” 对电信市场的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3.1 电信市场竞争环境影响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3.2 运营商应对策略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中国 “ 无线城市 ” 现状及前景分析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 中国发展现状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 发展建议 . 36 5.3“ 无线城市 ” 发展预测 . 37 一、摘要 1.研究背景 “ 无线城市 ” 是指利用 WiFi、 WiMAX 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建设覆盖整个城市或城市主要地区的宽带接入网,为个人、企业、政府乃至整个社会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 目前全球大约有 600 个无线城市,其中半数以上在美国。 2004 年 7 月,美国费城首次提出了基于 802.11b 标准的 Mesh 网络计划,也叫“无线费城计划”。随后,这股“无线城市”铺设热潮席卷全球。目前,美国纽约、费城、旧金山、新奥尔良、中国台北、法国巴黎等大城市都已经提出了建设“无线城市”的计划。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无线城市”计划已经 逐步提到我国许多城市的议事日程中。北京、天津市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建设类似项目,其他一些主要城市也相继提出“无线城市”计划的构想。 但目前国内对于“无线城市”这一课题缺乏系统性研究,对于“无线城市”计划的规划、实施,尤其是具体方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 文 在综合国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对于“无线城市”进行一些前瞻性研究, 文 的主要目的如下: 1. 展示全球“无线城市”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背后的驱动力 2. 分析现有“无线城市”的运作模式 3. 研究“无线城市”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4. 分析“无线城市”对传统电信行业产生的影响 5. 为 政府部门以及运营商提出相应的建议 6. 预测“无线城市”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和规模 二、“无线城市”的兴起 2.1“无线城市”发展历程 “无线城市”的发展源于 WiFi 热点在全球的广泛普及,它是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在原有公共 WiFi 接入服务概念中衍生出来的新型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形式。 图 1 无线城市发展历程 上 世 纪 9 0 年 代 末 2 0 0 1 年W i F i 技 术 启 动 阶 段2 0 0 3 年预 期 高 峰2 0 0 4 年冷 却 期2 0 0 5 年M e s h 技 术启 动 阶 段2 0 0 7 年第 二 次 快 速 发 展W iF i技 术 逐 渐 成 熟, W iF i热 点 建 设 和公 共 W iF i接 入 服 务被 引 入 电 信 行 业全 球 运 营 商大 规 模 建 设 W iF i热点 , 同 时 W iF i在 市场 普 及 率 提 高运 营 商 未 能 找 到 W iF i热点 盈 利 模 式 , 建 设 速 度放 慢M e s h 技 术 引 入 , W iF i云 、 热 区 出 现全 球 知 名 城 市利 用 W iF i及 M es h 技 术 建 立 无线 城 市 , 掀 起W iF i建 设 新 浪潮市 场 预 期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在分析“无线城市”的发展历程时,采用新技术生命周期曲线进行分析。 由于“无线城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WiFi 以及 Mesh 组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因此“无线城市”的生命周期曲线应该是两种技术的叠加,可 以将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WiFi 技术驱动阶段: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 2001 年 WiFi 技术逐渐成熟, WiFi 热点建设和公共 WiFi 接入服务被引入电信行业,电信运营商开始建设 WiFi 热点。在这一阶段, WiFi 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正在逐渐被用户所熟悉和接受,一些新兴运营商开始意识到为笔记本电脑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因此开始在一些热点地区用 WiFi AP 进行覆盖,如飞机场、咖啡厅、会场等热点地区。 市场预期高峰: 2001 年 2003 年 WiFi 被认为是 3G 业务的有益补充,全球各 大电信运营商及 WISP( Wireless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纷纷大规模建设 WiFi 热点,同时 WiFi 在全球范围内受到消费者欢迎,市场普及率逐步提高。在这一阶段, WiFi 热点建设以传统电信运营商为主, WiFi 热点数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大,运营商将这种新兴业务与现有固定及移动互联网接入服务捆绑在一起提供给用户,整个市场对 WiFi宽带业务的预期空前高涨。 WiFi 建设低谷阶段: 2003 年 2004 年 电信运营商及 WISP 未能找到 WiFi 业务的盈利模式,电信行业建设 WiFi 热点速度放慢,市场预期陷入低谷。但非赢利性的 WiFi 热点、热区以及 WiFi 云开始出现, Mesh 技术的引入使得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扩大覆盖范围并大大降低成本。 第二次快速发展阶段: 2004 年至今 2004 年全球一些知名城市宣布将利用 WiFi 及 Mesh 技术建立无线城市,宽带无线接入覆盖整个城市,由市政府主导的“无线城市”概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掀起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新浪潮,市场对这个领域的预期和投资都开始复苏。 2.2 全球发展现状 根据估计,全球有接近 600 个城市已经或准备建设“无线城市”,其中半数以上在美国。现在 欧洲、亚太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无线城市”也开始逐渐增多。“无线城市”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多种多样,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四种模式:合作社模式、 ISP 模式、广告模式、市政独营模式。 2.2.1 美国全球领先 美国是全球拥有“无线城市”最多的国家,截至 2007 年 3 月,已经有 176 个“无线城市”,并且有 164 个城市准备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 图 2 美国“无线城市”快速增长 美国“无线城市”快速增长(单位:个)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05年9月2005年11月2006年1月 2006年3月 2006年5月 2006年7月 2006年9月2006年11月2007年1月 2007年3月已建 计划建设 来源: 美国之所以如此积极发展“无线城市”,主要是看到了本国在宽带接入领域的发展远远不如日韩等国家。 2006 年, 美国只有 39的家庭用户使用宽带接入,全球排名第 15 位,而 2001 年美国宽带家庭用户普及率为全球第四。成本方面,美国宽带业务的平均价格为 35 42 美元 /月,在新墨西哥州一些城市每兆带宽价格甚至高达 80 美元 /月,而在日本,用户只需花 22 美元 /月就可以享受比美国高10 倍的带宽速率。 宽带业务的不发达导致美国数字鸿沟问题加剧,并且成为推动新兴 IT 产业发展的障碍。而 WiFi 是目前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因此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市政府看到了“无线城市”带来的机会。 而且“无线城市”给美 国用户带来的好处正在显现出来。有些最早采用无线接入的城市以前没有任何上网方式。例如,明尼苏达州 Chaska 市是一个拥有大约 15000 户家庭的城市,并且在本地区没有私营供应商提供服务。但由于市政部门提供服务, Chaska 市的宽带普及率已接近 40%。这已经高出了美国平均宽带普及率。 图 3 美国与日韩宽带业务差距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从经营者来看,“无线城市”的经营者主要是新兴 ISP。美国“无线城市”的发展涌现出一批积极投身这一行业的新型 ISP,如 MobilePro、 MetroFi 以及EarthLink,甚至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 Google 以及 IT巨头 IBM 也加入其中,而传统电信运营商反而沦落为“市场新进入者”。 图 4 美国“无线城市”运营商及城市数量 美国主要 “ 无线城市 ” 运营商及运营城市数量02468101214EarthLinkMetroFiMobileProAT&TIBMRedzone WirelessLagunaBroadcastingGoogle Sprint 来源: 2.2.2 其它地区积极部署 由于美国建设“无线城市”的浪潮越来越高,世界其它地区的主要城市也开始投入其中。但与美国相比,传统运营商在这个领域发挥的力量比美国市场更大。另外,市政府往往受到来自管制法规的压力,这也使得传统运营商在“无线城市”的发展中影响力更大。 表 1 其它地区主要“无线城市” 城市 时间 模式 经营者 使用费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 2004 年 市政独营 市政府 免费 多伦多(加拿大) 2006 年年底 ISP 模式 当地运营商 前 6 个月免费 英国 12 个城市 2007 年年初 ISP 模式 BT 收费 巴黎(法国) 2007 年 3 月招标 ISP 模式 SFR 未知 布鲁塞尔(比利时) 2004 年 市政独营 市政府 免费 新加坡 2006 年运营 ISP 模式 iCELL Network Pte Ltd、 QMAX Communications、SingTel 免费开放 2 年 墨西哥城(墨西哥) 2007 年初宣布 未知 未 知 未知 都柏林(爱尔兰) 2007 年 2 月宣布计划 ISP 模式 未知 未知 怡保(马来西亚) 2007 年 2 月运营 ISP 模式 Red Snapper( VoIP 业务提供商) 学生及收入人群可以获得补贴,其它用户收费 布拉格(捷克) 2006 年 市政独营 市政府 免费提供 64 kbps 接入 西班牙 2005 年 合作社 FON 公司 加盟者免费 游客收费 莫斯科(俄罗斯) 2007 年开始运营 ISP 模式 Golden Telecom 部分时间或地点免费,主要以收费为主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2.3 驱动力 分析 “无线城市”的出现是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 IT 行业乃至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2.3.1 无线技术迅猛发展 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无线城市”出现的基础,尤其是随着以 IEEE 标准为核心的 802.11 和 802.16 系列标准以及无线 Mesh 组网技术的商用成熟,使低成本、 高效率的宽带无线城域覆盖成为可能。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快速普及 以 802.11 系列标准为基础的 WiFi 在市场上的成功,使人们意识到,要获得无线接入互联网的乐趣,并不一定非要采用传统移动蜂窝网络。而 WiFi 设备以及终端价 格却非常低廉, 2000 年的时候,一台 WiFi AP 的平均价格为 791 美元 /台,而现在中国国内的价格仅为 200 300 元人民币 /台。 WiFi 在全球范围的普及为“无线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用户群基础。此外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WiF、 WiMAX)可提供的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即将出台的 802.11n 标准传输速率将可以达到 100Mbps, 图 5 宽带无线接入传输速率快速提升 802.11b802.11a802.11g802.16e802.11n020406080100120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传输速率(Mbps)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Mesh 组网技术的成熟 Mesh 网络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通过无线连接构成回程( backhaul)网络,目前这种网络主要依 赖 IEEE 802.11 标准实现,因此也被成为 Mesh WiFi 技术。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以作为传输中继与相邻节点进行通信,同时可以根据网络负载、链路条件和传输优先权自动选择传输路径。 由于 Mesh 网络技术具有组网简单、方便和可扩展等优点,具有自建性、自愈性、自组性,支持移动性和多种无线接入技术,并且可以大幅降低运营商对网络部署的成本和复杂程度,因而在近年来逐步受到关注,尤其是这种组网技术与 WiFi技术相结合,可以使无线局域网覆盖扩展到室外乃至城域范围,甚至可以在 Mesh WiFi 网络中实现一定的移动性,大大 提高了 WiFi 的应用领域,也使得利用覆盖范 围较小的 WiFi 建设“无线城市”成为可能。 无线 Mesh 网络典型结构下图所示。整个网络由下列组成部分构成:智能接入点( IAP/AP);无线路由器 (WR);客户设备 (Client)。 AP 也称无线接入点或网络桥接器,一个 AP 能够在几十至上百米的范围内连接多个无线路由器, AP 的主要作用是将无线网络接入核心网,传统 WiFi 网络上所有的 AP 都需要通过骨干网使用光纤(以前是铜线)或 DSL 等有线形式,进行互连并接入固定网络。在网状网中只需要有一个节点连接到有线网络上,所有的 Mesh 节点就都可以接入到有线网络并可以起到数据回程的作用。当然出于冗余度和流量的考虑,可能会需要更多的节点与有线网络相连。 IAP(智能接入点)是在 AP 的基础上增加了 Ad Hoc 路由选择功能。除此之外, AP/IAP 还具有网管的功能,实现对无线接入网络的控制和管理,把传统交换机的智能性分散到接入点( AP/IAP)中,大大节省了骨干网络建设的成本,提高了网络的可延展性。在智能接入点的下层,配置无线路由器,即 WR,从而为底层的移动终端设备(即用户)提供分组路由和转发功能。与传统 WiFi 网络不同之处在于, WR 之间可 以实现相互通信,转发分组信息的路由根据当时可使用的节点配置临时决定,即实现动态路由。 图 6 Mesh WiFi组网原理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2.3.2 提供宽带无线接入的门槛降低 以往,提供互联网及宽带接入服务的都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及 ISP,这些经营者需要频率许可证、业务许可证才能经营无线接入服务,同时这些经营者也控制着整 个电信网络,因此可以说这个市场一直属于封闭的电信行业。 但 WiFi 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由于这种技术使用免许可频段,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建设 WiFi 网络,不需要申请频率许可证;此外 WiFi 设备成本 与固定接入网以及其他无线技术相比非常低廉。这两大因素导致市场门槛大大降低,任何人、任何企业和机构都可以建设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为他人提供接入: 中小企业:咖啡馆、快餐店、酒店等热点场所无需经过电信运营商,就可以自行搭建网络,为自己的客户提供低价甚至是免费的接入服务。 IT 企业:一些 IT 企业发现通过 WiFi 网络为人们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是进入市场前景巨大的无线市场的最佳方式,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进入电信行业。 社会团体:一些社会团体发现,通过个人建网也可以自发的形成成片的 WiFi 覆盖,通过“人人为我、我 为人人”的精神可以实现“无线城市”。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发现市政拥有的电线杆、交通设施可以作为搭建 WiFi Mesh网络的最佳资源,城市相关管理部门无需等待运营商的服务,自己就可以建设一座“无线城市”为政府自身及广大市民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门槛的降低使得全社会都可以参与 WiFi 建设,“无线城市”已经不再局限于电信行业,而是整个社会参与、促进的结果。 2.3.3 城市信息化需求 “无线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自身的需求是一股巨大的拉动力。这也是“无线城市”往往又被称为“市政无线”( Municipal Wireless) 的原因。 城市对于宽带无线接入的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消除数字鸿沟:世界各国的主要城市都已经将消除数字鸿沟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针政策,为市民提供“可以负担得起”的宽带接入是消除数字鸿沟的最有效方式。而这种政策往往与运营商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冲突,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宽带无线接入促进宽带业务普及率,消除数字鸿沟。 提高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政府各个部门对城市的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和通信技术,尤其是交通、安全、应急部门,他们需要监控城市的主要场所、随时随地获得工作文件、利用通 信手段快速响应突发事件,而宽带无线接入恰恰可以 很好的满足这种需求。 提高城市竞争力:如今,城市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提供良好的宽带无线接入可以吸引投资、游客,对本地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此外,政府部门也拥有建设“无线城市”的必要资源,如电线杆、路灯等设施,都是建设“无线城市”的宝贵资源,市政府可以协调各个部门实现对市政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无线城市”运作模式分析 “无线城市”作为一种新的概念,其建设和运营模式仍在不断摸索和变化当中,“无线城市”的种类划分也多种多样。从 网络拥有者角度可以分为私营、公营和公私合营;从收费角度可以分为收费、免费以及收费 /免费混合模式。每个“无线城市”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混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 本 文 将主要从“无线城市”的运作模式角度,详细分析四种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模式: ISP 模式、广告模式、市政独营模式和合作社模式。 3.1 ISP 模式 3.1.1 模式核心 政府委托建网 在这种模式中 ISP(包括传统运营商)通过自己建设或者与市政府共同建设无线城市网络并运营,再将业务批发、零售给用户、企业以及市政府,以便收回投资。 这种模式的特点: 政府 委托建网 在这种模式中,市政府往往扮演发起者和主导者的角色,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一家或多家 ISP 建设“无线城市,并通过各种政策扶持甚至直接投资来促进“无线城市”的实施,此外政府也可以成为“无线城市”主要客户获得服务。 此外政府还可以选择 BOT( Build Operate Transfer)模式,即先期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企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许诺投资方在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拥有该项目的经营权,到期后再由当地行政部门收回管理经营。 盈利与社会福利兼顾 在这种模式中, ISP 主要提供收费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但市政府 会根据该市情况与 ISP 协商,要求 ISP 提供一部分免费服务,如在公园、商务中心等热点地区提供免费接入,或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配额提供给低收入市民。下图红色箭头代表 ISP 的收入来源。 图 7 ISP运营模式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有严谨的监管体系:在这种模式下,市政府会制定一整套监管体系保障“无线城市”的整个建设及运营过程,在保证 ISP 获得一定利益的同时又能为用户提供质高价廉的服务。在这个监管体系下,市政府可以直接或间接(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的方式对 ISP 提供的业务内容、服务水平、网络质量以及收费标准提出具体要求, 通过协商确定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吸引用户使用。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对“无线城市”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十分关键, ISP 作为市场新新进入者除了低价或免费促销,并不具备比运营商更大的优势。 3.1.2 案例分析 台北 中国台湾省台北市从 1999 年起即着手网络城市计划,拟定了“台北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执行计划”,推动市民无线上网及便民配套应用服务,以期达到“无线台北,台北无限”目标。 2004 年 9 月与统一集团下的安源信息公司签订公共无线宽带网络合作计划。由统一安源公司负责无线网络城市的建设与营运,惠普担当技 术服务顾问角色。历经近两年三阶段的建设,统一安源公司于 2006 年 7 月完成三期建 设并通过测试验证,至此“无线台北”正式完成基础建设。三个阶段建设历程如下: 第一期: 2004 年 9 月 2005 年 1 月,建设范围为 30 个地铁站、地铁附近五个地下街及地铁站体外围商圈半径 150 米(含以上),人口覆盖率为 20%,布建 503个 AP 接入点。 第二期: 2005 年 1 月 2005 年 12 月,范围为 63 个地铁站(包含第一期 30 个)及其延伸重点商圈,市内 81 个 Starbucks 咖啡店,人口覆盖率为 50%,布建约2300 个 AP 接入点,覆盖面 积达 28.2 平方公里。 第三期: 2006 年 1 月 2006 年 7 月,范围为台北各行政区内的人口密集区,包括 9 大市立医院院区、 53 个市立图书馆分馆、 12 个台北市行政区大楼等地,以及台北市内超过六百家的 7-eleven 便利店,人口覆盖率为 90%,共布建 4200个 AP,覆盖面积高达 133 平方公里。 在无线基础建设已臻完善之际,建设部门为更好地推广无线网络,积极整合公共资源特别提供了一个“台北无线入口”网站,除了使用方式、费率说明之外,也有无线网络建置的区域说明“台北市上网区域查询”,更有“台北网络新都市民生活网” (),提供最新的都市生活信息与各种热门活动。 台北采用 BOT 模式,先期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企业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许诺投资方在建成后的一段时期内拥有该项目的经营权,到期后再由当地行政部门收回管理经营。经公开招标最终确定由统一安源公司拿下了“无线台北” 9 年的专营权。依据协议,行政部门初期只需要支付不到九百万新台币的规划咨询费用,其他约 30 多亿新台币的网络建设费用主要由安 源信息公司负责投入或垫付。统一安源公司在建成后的 9 年时间内还需每年向台北市行政部门缴纳约占营业额 1%-3%的管理费,据测算, 9 年缴费总额将高达新台币 6.2 亿元。 资费方面,台北“无线城市”主要采取接入业务收费、增值业务免费的原则,用户可以选择包月或包年的套餐,还可以选择预付费方式,按小时或天来购买服务对于一些路况信息、即时公车信息等增值服务则免费提供给市民。 3.2 广告模式 3.2.1 模式核心 以广告为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是 ISP 模式的一种变种,但由于其以广告为盈利的模式是目前“无线城市”领域讨论的 焦点,因此专门来进行分析。这种模式仍然以 ISP 自己建设、 运营网络为主,但可以为普通市民提供免费的、带宽较低的服务,通过广告支持免费服务。此外也向企业、团体和市政府批发带宽较高、服务质量较高的接入服务。 这种模式的特点: 政府招标, ISP 出资:这种模式中通常都是由政府公开招标,通过谈判与 ISP 达成协议,并要求 ISP 不仅要出资建设、运维网络,同时还要承诺为市民提供一定的免费宽带接入服务 免费与收费并存:在这种模式下, ISP 会承诺一定带宽速率的免费接入服务,但用户必须接受大量广告,而希望更高速率或者不希望看到广告 的用户也可以选择付费;此外, ISP 还可以通过为政府服务和批发业务获得收益 广告如何盈利是关键:大量用户肯定会选择免费业务,这就迫使 ISP 必须主要通过广告盈利,目前还没有成功案例 目前这种模式仍然在探索当中,对于 ISP 来说广告盈利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在这种模式中最著名的是 Google 和 MetroFi 两家公司。他们都在积极的寻找能够盈利的模式: 互联网广告: Google 在互联网广告领域有着非常雄厚的实力,因此这种广告模式也是在“无线城市”中应用最多的,如调幅广告、弹出广告、竞价排名广告等 基于位置的广告:网络的 广告中心可以通过用户登陆的 WiFi AP 确定用户所在位置,将附近商家(如咖啡厅、酒吧)的广告和优惠信息直接推送到用户的终端上,在浏览器工具栏、登陆页面或者在浏览其它文件时弹出这些广告,还可以在信息查询中将这些广告放在首要位置。 吸引大公司赞助: ISP 还可以通过吸引一些 IT 巨头进行赞助,例如 2006 年年底MetroFi 就与微软达成协议,将 MSN 的内容服务提供给登陆美国波特兰市无线城市的用户,并获得微软一定的资金支持。 引入广告的“无线城市”模式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潮流,一些基于 ISP 模式的无线城市甚至是传统 电信运营商提供的 WiFi 热点业务也在考虑引入这种形式: 2007 年 3 月, EarthLink 宣布 Nokia N800 的手机用户可以享受免费无线接入,因为这款手机具备 WiFi 功能,为了宣传 Nokia 与 EarthLink 联手打造了这次促销活动 2007 年 3 月, T-Mobile 宣布与索尼公司合作,为索尼的 PSP 用户提供为期 6 个 月的免费接入服务,这款游戏机也是具备 WiFi 功能的。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是市政府和 ISP 对“无线城市”盈利模式存在分歧。 这种模式的关键就是市政府和 ISP 之间要对“无线网络”的目的和性质达成一致。市政府往往希望 ISP 能够为市民提供完全免费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仅仅通过广告或增值服务来维持网络;但 ISP 更希望通过“无线城市”来盈利。在这种分歧下,市政府和 ISP 往往很难达成一致,最终造成“无线城市”流产。 例如, 2006 年 MobilePro 公司和美国圣克拉门托市政厅签署协议,由该公司承建该市的无线互联网。当时, MobilePro 公司答应首先建设一个小规模的试验性无线网,双方也没有把无线网的收费模式洽谈清楚。到今年初,实验网络建设完成后,MobilePro 公司和圣克拉门托市政厅探讨收费模式,但产生了明显 的分歧。MobilePro 公司就“无线城市”的运营提出了两个模式。一种模式是在部分地区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需要接受广告),并在接入带宽上做出一定的限制,不希望接受广告的用户购买服务。另外一种服务则不限地理区域,同时提供更高的带宽,采取向用户收取月租费的方式获得收入。在第二种模式下,圣克拉门托市政厅必须以客户的身份向 MobilePro 购买一定的服务名额,然后免费分配给低收入居民。圣克拉门托市政当局对两种运营模式都表示反对,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模式,要求该公司免费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的服务,并通过广告来获得运营收入。 此前, MobilePro公司已经在多个城市运营过无线互联网,比如亚利桑那州的 Tempe 市。该公司表示,单纯依靠广告收入的方式无法长期支撑一个城市无线互联网的运行。最终,由于双方分歧严重, MobilePro 公司做出了从项目抽身的决定。 3.2.2 案例 MetroFi MetroFi 是全球最大的“无线城市” ISP 之一,该公司为美国八个主要城市建设并运营“无线城市”,并为市民提供免费接入服务。该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两种: 模式一: MetroFi 免费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宽带无线接入,并且不需要市政府提供资金,整个网络的 运维和盈利主要通过广告来获得。用户如果不需要受到广告的打扰,可以以 19.95/月的价格获得服务。无论是免费还是付费业务,上传速率为 1Mbps,下行速率为 256kbps。 模式二: MetroFi 不仅为在第一种模式的基础上,还可以为市政府提供多种服务, MetroFi可以将 20的网络带宽提供给市政府,传输速率为 3Mbps,而市政府需要每年支付一定的费用。 MetroFi 的网络还可以提供安全加密、 QoS 等功能,但不支持免费用户。 3.3 市政独营模式 3.3.1 模式核心 市政府独立建设 这种模式中,市政府扮演 主要角色,从投资、建网到网络维护和运营都是市政府来主要负责,并直接提供给市政各个部门以及市民。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市政府可以完全控制网络的使用方式和经营模式,不需要与ISP 进行复杂的商务谈判。这种城市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市政府自身对无线宽带接入的需求,如用于视频监控以及公共安全。但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可能会扩展到提供公共服务。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 市政府承担投资风险:市政府需要从城市财政中专门拨款投资建网,并且还需要承担所有的网络运营和维护成本,对于没有市场和运营经验的市政府来说存在较大风险。 承受来自电 信行业的抱怨:市政府提供宽带无线接入将直接与电信市场的运营商及 ISP 产生竞争,这肯定会遭受来自电信行业的抱怨甚至投诉,可能产生法律上的纠纷 由于上述原因,市政独营的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市政专网,当市政府计划扩大网络规模进行经营,以便为市民及企业提供服务时,这些城市往往将网络转包给 ISP。 3.3.2 案例分析 美国 Corpus Christi 美国德克萨斯州的 Corpus Christi 市启动“无线城市”项目是想利用无线技术来自动执行某些任务,例如市政官员希望自动从水表、能量计和停车计时表上收集信息。他们认识到无线网状网络不仅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而且能够使居民进行无线上网。 由于城市较小,该市决定自行投资建网,基础设施投资为 710 万美元,每年维 护费用为 50 万美元。市政府将网络容量的 40用于市政服务的自动化服务,网络容量的 60出租给 ISP 用于收回成本和维持网络运营。 但网络运营不久,市政府就发现这种模式并不像理想中那么简单,因此将网络转售给 EarthLink(美国建设和运营“ 无线城市”的主要 ISP 之一),并接收了所有紧急通信和市政应用。用户需要支付 20 美元 /月获得上下行对称的 1Mbps 传输速率,并向其它 ISP 提供批发业务。 3.4 合作社模式 3.4.1 模式核心:合作共建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发动所有拥有 WiFi AP 设备和宽带接入资源的人或机构,通过加盟的方式开放自己的资源,使公共和私人拥有的分散的 WiFi 网络连在一起形成形成一个虚拟的“无线社区”,通过这种分散的方式实现无线城市。 参与者只要愿意共享自己的 AP,就可以获得免费接入其它加盟者 AP 的权利,对于非加盟用户进行收费,并且 加盟者可以参与收费的分成。 这种模式的技术实现非常简单,需要加盟者购买专用的 AP 或安装支持相应无线社区的软件,加盟者只需通过在登陆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获得接入,而AP 的拥有者也可以通过这个软件共享带宽进行控制,以便保证自己的使用效率。 这种模式最早由西班牙的 FON 公司发起,并获得成功,随后全球各个国家都陆续出现了模仿 FON 模式的“无线社区”,我国的“伙聚网”就是一个类似的 WiFi 无线社区网站。 不过这种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中,例如最初“伙聚网”对于加盟者没有限制,任何个人或企业均可加盟。不过随着商业模式的 调整,目前这个网站主要吸引场所加盟者。 合作社模式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建设“无线城市”,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建设网络,这种模式也被理解为公众为了抵制电信运营商的高资费而产生的一种“抵抗行为”,同时也充分利用了 Web 2.0 时代用户参与的精神。而且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整个社会闲置的带宽资源。 但这种松散的组织和商业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 加盟热点质量参差不齐:在商用初期,这种模式往往不被市场所认知,因此加盟热点主要为个人 AP 或偏远地区的场所,而这些非热点地区的 AP 被访问的可能性较低,造成加盟者在需要 WiFi 接入的 场所往往找不到可用网络 安全及网络流量难以控制:众所周知, WiFi 的安全漏洞一直令人担忧,而通过这种自组织形式形成的网络对安全就更加难以保障;此外,网络经营者还需要考虑防止用户在使用他人网络时过多占用带宽资源,导致其他用户无法正常使用 软件下载安装渠道不畅:要作为加盟者必须下载相应的运维和管理软件并安装到自己的 WiFi 路由器上,但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生错误导致失败。根据 FON公司的统计,软件下载及安装中 90失败,因此该公司更推荐购买该公司的WiFi 路由器,这必然增加加盟者的参与成本。 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 源获得利益:这种模式与 Napster 鼓励用户通过 P2P 方式共享音乐的模式类似,虽然免费但却侵犯了现有商业模式经营者的利益,尤其这种合作社模式还可以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获得利润,今后很可能会引起法律纠纷。 目前这种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而且遭到很多置疑,被认为是一种 Web 2.0 时代的炒做概念,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打着免费幌子的变相 ISP 行为,因为这种模式并非完全免费,对游客是收费的。而这种利用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资源赚钱的模式必然不受电信行业欢迎,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管制政策。 3.4.2 案例分析 FON FON 于 2005 年在西班牙成立,是全球首个以社区为基础的 WiFi 网络,覆盖 145个国家。 FON 用户( Foneros)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家的 WiFi 网络,获得在其它 FON接入点免费使用 WiFi 服务。 FON 的创办人兼行政总裁 Martin Varsavsky 表示:“以往人们习惯在家中使用宽带服务,但当他们离开家门,便不能再使用这些服务了。在家中,他们享有大量带宽,出门以后却一无所有,这正是 FON 希望改变的。我们正在建立全球最大的 ,以社群为本的无线宽带网络, FON 用户可分享家中过剩的带宽,并在任何加盟 FON 的 WiFi 热点上网。” FON 成员可分为三类: Linuses、 Bills、 Aliens。 Linuses:容许其它 FON 用户免费使用其网络连接,以换取免费在 FON 的全球 WiFi 社群漫游。 Bills:多为商户,其它人登录 Bills 的 FON 热点上网时,需缴付费用。 Bills从自己的热点所得上网费中收取 50的收益,但是不可以像 Linuses 用户一样享受漫游。 Aliens:对于没有 WiFi 热点接入资源的用户(如游客),可以以低廉的价钱使用FON 网络, 3 欧元 /天,可以通过支付宝 Paypal 支付使用费。 截至 2006 年 年底, FON 在全球有四万三千个会员。 FON 的目标是在 2010 年时,全球会员达到一百万。 FON 模式在西班牙推出,迅速扩散到其它欧洲国家、北美、日本与韩国,甚至中国,现在在中国已经有 150 个会员。根据 FON 公司的技术,在一个街区只需要两到四个愿意开放 Wi-Fi 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就可达到很好的网络覆盖。 FON 模式已经获得 IT 行业的极大关注, 2006 年 2 月获得了 1800 万欧元的风险投资,出资者为 Skype、 Google 以及风险投资公司 Index Ventures 和 Sequoia Capital。 FON 也正在尝试 与电信运营商合作,该公司已经与瑞典第二大 ISP 服务商GlocoNet 和美国 Speakeasy 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 FON 希望说服大量 ISP 行业巨头与其展开合作,比如 Telefonica、德国电信、 AT&T 和时代华纳公司等。 3.5 四种模式的比较 上述四种“无线城市”的运作模式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市场机遇,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劣势和挑战: 表 2 “无线城市”运作模式 SWOT分析 合作社模式 ISP 模式 ISP广告模式 市政独营模式 优势 成本低 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带宽资源 盈利与社会福利兼顾 获得室外覆盖必须的资源(如 路灯、电线杆等) 有较清晰的盈利模式 盈利与社会福利兼顾 获得室外覆盖必须的资源(如路灯、电线杆等) 市政府有绝对控制权 劣势 加盟热点质量参差不齐 ISP 前期投资较大 与电信运营商产生 ISP 前期投资较大 市政府负担过重 安全及网络流量难以控制 软件下载安装渠道不畅 无法做到全覆盖 直接竞争 盈利模式仍在摸索之中,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陷入计划经济模式 不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机会 加盟免费模式可以吸引用户 充分利用了 Web 2.0 时代用户参与的精神 市政府往往直接成为集团客户 得进入无线宽带及电信市场的机会 免费服务可以吸引大量用户 市政府往往直接成为集团客户 提高市政管理效率 提高城市信息化程度 挑战 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资源获得利益可能存在法律纠纷 企业力量往往非常薄弱,未来存在较大风险 如何吸引用户购买并使用服务 政府目标与 ISP 目标必须协调一致 如何通过广告盈利 市政府必须获得收益维持网络运转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 ISP 模式在美国和欧洲应用都非常广泛,风险较低,而广告模式应用最近越来越受到美国一些当地市政府的青睐,因此发展速度也比较迅速,但相对于 ISP 模式而言风险比较高。市政 独营模式在美国的应用也比较广泛,但很大程度上属于市政府建设自己的无线专网,只有少部分对公众开放,不适合大规模市场推广。而合作社模式除了 FON 获得一定的商业成功之外,还没有其它有影响力的成功案例,这种模式风险最大,其今后的生命力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图 8 “无线城市”运作模式比较 风险市场前景社会开放共享模式I S P 模式广告模式市政独营模式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 四、“无线城市”发展趋势及影响 4.1 面临问题与挑战 4.1.1 市政府角色的定位 “无线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受争议的问题就是市政府在“无线城市”建设过程中角色的定位。由于市政府拥有建设“无线城市”的重要资源:政府 专网、可以安装室外 WiFi AP 的电线杆、路灯以及在建筑上安装天线的许可权甚至市政光纤专网等。因此大多数“无线城市”项目中市政府起着关键的作用,承担发起者、组织者、投资者甚至运营者的角色。但市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参与宽带无线接入业务的经营活动必然引起争议: 表 3 市政府扮演角色的争议 支持 反对 由于传统电信运营商在某些地区没有提供良好的宽带服务,市政府的参与有助于促进竞争 利用无线网络可以提高市政府工作效率 市政府推广“无线城市”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 市政府的独特角色有助于公益服务的推广 市政 府的非盈利组织很难像企业一样有效运作 市政府的参与会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市政府对市场以及技术发展的把握不准确可能令市政府陷入财政及信誉危机 市政府目标过于理想化,“无线城市”并不能解决市政府的所有问题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尤其是市政府直接运营和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必然与运营商现有业务产生竞争,这一做法在很多国家是违反当地法律的,在美国和欧洲都有市政府由于建设无线城市而被运营商投诉甚至起诉。 不过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通过政策和法规来处理市政府与运营商之间的矛盾: 美国 在无线城市盛行的美国,运营商与政府之 间甚至通过诉讼来解决这一矛盾,运营商认为政府机构没有权利经营收费业务。传统电信运营商正在联合起来,采取各 种手段限制 Wi-Fi 宽带城域网的发展。这种情况在美国尤为明显,一些宽带网络公司 (如 Verizon、 Sprint、 MCI,及 EchoStar)在美国 14 个州提议禁止当地政府创建自己的网络,他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政府不能提供收费的电信业务,并且上告到法院。 截至 2005底,美国有 14 个州已经同意禁止州内各级政府建立自己的通信网络,除非是得到了电信服务商 (如 Verzion)的同意。而在一些已经部署 Wi-Fi 宽 带城域网的城市里,还颁布了新法案,规定政府和经营商向 Verizon 和其他一些电信服务提供商给予适当的补贴,从而促进宽带网络在全州范围内的普及。 欧洲: 根据欧洲的法律,政府是不能利用公共资源与私营企业展开不公平竞争的。在宽带网络建设方面,欧盟委员会希望当地政府采用与本地私营企业合作的模式,间接投资和参与其中。例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在建设“无线城市”过程中就受到来自电信运营商的反对,最终在欧盟委员会的调解和审查下,成立了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Citynet BV,市政府作为投资者和股东与私用企业共同参与“无线城市 ”项目,所有实际建设和运营都通过这家公司实施。而在捷克的布拉格,市政府提出利用“无线城市”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遭到运营商反对,最终该市虽然仍维持免费服务,但免费服务的传输速率只有 64Kbps。 但欧洲政府在限制市政府参与方式的同时,也在为“无线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法国电信管制机构在发放 WiMAX 许可证中,有 14 家地方政府参与了 WLL 频率分配的竞标,其中 6 家获得许可证,这些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与运营商或私营机构合作,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法国希望通过这种做法促进宽带无线接入在乡村的发展和竞争。 4.1.2 寻找可持 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是很多“无线城市”的口号,但无论是收费还是免费,“无线城市”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投资者(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才能收回网络建设成本并维持网络日常运维,甚至通过“无线城市”创造利润。 目前“无线城市”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表 4 “无线城市”收入来源 方式 收入来源 批发及零售业务 用户:按小时、天或月计费 批发:以批发价向其它 ISP 提供服务 赞助或广告 赞助:在某些企业产品促销过程中,为产品用户提供免费服务,获得企业赞助 广告:通过分析“无线城市 ”用户的使用习惯提供个性化广告服务 增值服务 免费市政服务: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市政相关信息,如交通路况信息、交通违规查询等,以此吸引用户使用 收费增值信息:为用户提供游戏、视频内容等增值服务内容 流量分级收费 低速免费服务:用户可以免费获得较低速率的宽带无线接入服务,但安全无法保障 高质量收费服务:如果用户希望获得更高的速率、没有广告和更可靠的安全服务,就需要进行付费。 政府补贴 政府间接补贴:政府作为无线网络最大的客户支付业务使用费,间接补贴 政府直接补贴:政府直接对免费服务进行补贴,购买相应流量或帐 户免费提供给低收入市民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不过上述这些盈利模式仍在探索当中,还没有哪一种已经获得市场认可并开始盈利。其中遵循电信行业商业模式批发 /零售模式仍然占主流。这也是“无线城市”的最大风险所在。一旦企业或政府发现“无线城市”难以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无线城市”将面临生存危机。 4.1.3 热装冷用 尽管“无线城市”的建设在全球越来越多,在城市中安装的 WiFi AP 也越来越多,但用户对“无线城市”没有预期中的热情。尤其是一些以收费方式提供服务的“无线城市”,用户往往在收费后不再使用;而免费的“无线城 市”也由于覆盖或网络质量等问题存在“热装冷用”的现象。 以台北“无线城市”为例,在一开始的时候统一安源并不对用户收费,因此大概 6 万用户注册申请了统一安源的服务。但自从统一集团下的安源信息公司(台北无线城市运营商,以下简称统一安源公司)在 2006 年 1 月开始对服务进行收费之 后,注册用户就剩下几千了。目前 WiFly 无线网络已经覆盖了台北市 90的人口密集区域,但在 2007 年年初开始,仅有 4 万台北市民同意为这项服务付费。目前运营这一网络的统一安源公司之前预期到年底这一服务的用户将达到 25 万,但最近公司已经调低预期至 20 万。 4.1.4 其它问题 除了上述两个挑战外,“无线城市”还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预算超支:由于“无线城市”建设者对技术及成本估计不足,很多“无线城市”面临预算超支的问题 网络覆盖不足:虽然 Mesh WiFi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 WiFi 网络的性能和覆盖,网状网络设备通常都安装在电线杆、灯柱上,因此四层楼以上的高层建筑物很难覆盖,而且有时并不能完全渗透到建筑物内部,需要用户加装转发器。这将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 网络带宽不足:在网络设计初期,运营者往往对用户使用量估计不足,当用户大量上升时会引起网络带宽不足,无 法满足用户需求。 干扰问题: WiFi 采用的是免许可频段,因此“无线城市”的 WiFi 信号与其它私有 WiFi 热点形成干扰,导致用户掉线频繁。 4.2“无线城市”对电信市场的影响 “无线城市”除了能够给城市带来便捷的宽带接入服务、吸引投资以及推动城市信息化之外,对电信行业的宽带接入业务是一个有效的补充。一方面,“无线城市”弥补了固定宽带接入业务在使用范围方面的不足,使用户扩大了获取宽带接入服务的场所和范围,摆脱了网线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弥补了移动网络在带宽方面的不足。应该说“无线城市”是现有宽带接入业务的有效补充 。 但同时“无线城市”也给现有电信市场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竞争者以及新型的终端和用户需求。我们将分析“无线城市”对电信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运营商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应当采取的策略。 4.2.1 电信市场竞争环境影响 “无线城市”对电信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对现有市场参与者的影响、对设备制造商的影响、对用户的影响、对电信监管机构的影响。 1、对现有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由于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的市场门槛降低,利用“无线城市”切入这一市场的新进入者会越来越多,这必然会对现有市 场参与者尤其是传统电信运营商带来竞争压力。尤其对固定运营商而言,今后宽带接入将是其主要的业务增长点,竞争对手的增加必然影响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 “无线城市”运营者作为市场新进入者主要有成本和政策方面的优势: 较低的建网和运营成本:无线网状网的成本与固定及移动网络相比,建网和运维成本都有非常大的优势 政府提供的有利资源和政策:“无线城市”的经营者往往是通过市政府授权的专营者,拥有各种市政设施资源以及政策优惠条件 而且,新进入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电信领域的企业,更多的是来自 IT 和互联网行业的巨头,“无线城市” 已经成为这些企业切入电信领域的“敲门砖”。由于这类企业的创新性更强、对市场变化反应更为敏锐,他们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价格低廉宽带无线接入服务,而且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传统运营商: 对内容的处理更加精确 产品和业务的个性化 盈利模式更灵活 Google、 IBM 等都已经开始进入“无线城市”这个领域,其中 Google 还在积极筹划购买光纤资源以及电信互联网设备。由于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完全不同,一旦 Google 等公司拥有了电信基础设施并在“无线城市”领域建立优势,将对传统电信行业构成巨大冲击。 2、对设 备制造商的影响 由于看到“无线城市”的发展,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以及系统提供商和软件提供商参与到这个市场,形成成熟的产业支撑链条。现在北电、摩托罗拉等大厂家都已经逐渐放弃 3G 的研发和生产,逐渐转向 Mesh WiFi 以及 WiMAX 的设备研发领域。 “无线城市”的出现也可能扩展宽带无线接入终端的范围,进而扩展用户群和业务形式。以往的宽带无线接入终端主要以笔记本电脑、 PDA 以及手机为主,但随 着 WiFi 芯片嵌入到 PSP 游戏终端、数码相机、 MP3 以及各种办公及家用电器中,今后的宽带 无线接入终端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意味着基于这些终端开发的业务乃至盈利模式都与传统电信行业完全不同。 3、对业务的影响 “无线城市”对电信业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固定宽带业务的替代性 “无线城市 ” 的出现最先影响的就是宽带接入业务。无论是固定运营商还是移动运营商,今后的业务发展核心都将是宽带接入业务,而 3G 运营商为了将移动网络提升到宽带水平,更是投入巨资购买许可证和建设网络。“无线城市”由于其建网成本低、终端门槛低,必然会为用户提供价格更为低廉的服务,直接从价格上对宽带接入业务形成压力。从 中国台北和美国市场“无线城市”、 ADSL 以及公共 WiFi业务价格来看,“无线城市”与 ADSL 价格接近甚至更低,与传统运营商的公共 WiFi业务相比优势就更加明显。尽管 HSDPA 的传输速率与“无线城市”相当,但价格最高,而且目前商用规模仍然较小。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大多数传统运营商都对“无线城市”持反对意见,甚至一些地区的运营商直接向市政府进行抗议。例如,香港特区政府 2007 年初决定花费 2.1亿港元,在主要市区提供免费 WiFi 上网服务,将香港打造成无线城市,随后香港几家 3G 运营商联名向特别行政区政府上书,认为当局 这一举措将直接冲击香港的3G 市场。 图 9 “无线城市”与运营商宽带业务价格比较 台北价格比较(台币/月)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 台北无线城市 ( 统一安源) ADSL (1 M b p s ,中华电信) 公共W i F i 业务 (中华电信) 美国价格比较(美元/ 月)05101520253035MetroFi (1Mbps)ADSL (1.5M,AT&T) 公共WiFi业务 (T-mobile)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提供 VoIP 将威胁传统话音业务 VoIP 是对传统电信业务最直接的挑战,而“无线城市”可能成为 VoIP 进入无线领域的平台。虽然目前提供 VoIP 的“无线城市”项目还比较少,但很多城市都将这项业务作为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内置 WiFi 芯片的手机在市场上越来越多,将加速这一进程。 符合宽带无线化的趋势: “无线城市”通过 WiFi 技术不仅可以达到固定宽带接入业务的传输速率,而且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获得宽带服务的 需求,符合宽带业务无线化的发展趋势。 增值业务更具吸引力 很多“无线城市”的经营者将提供增值业务作为自己的最大卖点,如与市政府合作提供各种便民服务、为企业提供货物定位跟踪、停车场实时信息等,而很少有电信运营商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提供类似的服务。 4、对用户的影响 对于宽带接入用户而言,“无线城市”在终端和价格方面都有很大竞争力。 WiFi是一种标准化极高的产品,而且 WiFi 终端种类正在不断增加,因此转换成本非常低。此外,“无线城市”所大力宣传的免费服务也是短期内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 不过,用户对“无线城市”的需求 还不明朗,尤其是很多“无线城市”网络覆盖不佳、服务质量较低,并且在安全上存在隐患,因此很多用户在免费优惠过期后都会选择不再使用。但这个过程却可以帮助运营商起到教育用户的作用,这些用户长期来看将很可能为了获得服务质量更高、更有保证的业务而选择运营商的服务。 5、对电信监管机构的影响 “无线城市”的出现将给电信监管机构带来一系列的挑战: 许可证的发放: WiMAX 加入“无线城市”网络建设将成为趋势,是否将市政府作为频率资源申请者是很多电信监管机构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协调:市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在发展“无线城市”这一 问题上经常发生冲突,而电信监管者必须从全局出发协调两者,这也是电信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 业务监管:对于“无线城市”上出现的新业务,如 VoIP 等,如何纳入电信监管 体系,是今后电信管制机构必须解决的问题。 频率干扰问题: WiFi 网络的增多必然会引起免许可频段(主要是 2.4GHz 和5.8GHz)上干扰增多,如何治理干扰问题也是重要课题。 4.2.2 运营商应对策略 传统电信运营商对“无线城市”的态度分为两个阶段:坚决反对阶段和参与阶段。 坚决反对阶段:美国宽带网络公司 (如 Verizon、 Sprint 等 )将市政府告上 法庭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情况在各个“无线城市”发展初期都会存在。这个阶段既是运营商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也是认识“无线城市”这一概念的过程。 逐步参与阶段:但随着“无线城市”的不断推广,电信运营商逐渐认识到“无线城市”也是一个自己可以参与其中的市场。运营商开始寻找机会进入这一领域。 事实上,电信运营商相对于“无线城市”来说也有自己的优势: 拥有骨干网接入资源:尽管“无线城市”在城域接入网方面有很多优势,但仍需要光纤资源接入骨干网,尽管有些市政府允许出资建网甚至提供市政专网,但这些资源大部分仍然控制在运营商手中 运营商拥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运营支撑系统:“无线城市”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必须自建营销渠道和运营支撑系统,而运营商在这方面实力勿庸置疑 电信业务比“无线城市”业务服务质量更高:无论是在网络覆盖、业务质量还是安全、鉴权等方面,电信运营商有更多经验和资源可以保证用户的业务品质,这是“无线城市”最为缺乏的。 因此,电信运营商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与政府谈判过程中维护自身权益 运营商通过与政府的谈判甚至司法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一些优惠政策,如获得补贴或优先竞标权利。例如美国费城在建网初期遭到运营商投 诉,最终颁布了新法案,规定政府和经营商向 Verizon 和其他一些电信服务提供商给予适当的补贴,从而促进宽带网络在全州范围内的普及。 降价 为了应对“无线城市”的低价宽带服务,一些运营商还选择降低自己的宽带接 入服务费与“无线城市”竞争。例如美国费城的“无线城市”公布自己的业务价格后, Verizon 迅速将自己原有的宽带接入价格从 25 美元下降到 15 美元,低于“无线城市”的 19.9 美元。 与“无线城市”经营者合作参与市场: 在“无线城市”被新进入者主导的市场,运营商可以采取与“无线城市“经营者合作的方式逐渐渗透到这 一市场。例如美国 AT&T 在看到“无线城市”在美国取得成功后,曾试图独自参与一些城市的竞标,但由于对“无线城市”理解存在偏差遭到失败,之后就采取合作的战略,与 MetroFi 公司合作参与“无线城市”的竞标、建网和经营,从中吸取经验 收购“无线城市” ISP: 为了防止“无线城市”通过低价宽带服务和 VoIP 侵蚀电信市场,一些运营商还可以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这个市场。例如台北的“无线城市”从 2006 年正式开始经营并逐步进入正轨,计划 2007 年提供 VoIP 业务,但其用户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远传电讯宣布将收购 台北“无线城市”的经营者统一安源公司,既避免了“无线城市”对自己业务造成的冲击,又可以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与市场份额第一的中华电信展开竞争。 直接参与“无线城市”: 在“无线城市”刚刚起步的地区,运营商可以采取直接参与的策略,影响当地“无线城市”的发展方向。例如欧洲运营商如 BT(英国电信)、 SRF(法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等在“无线城市”建设初期就参与其中,取得市政府的信任从而获得“无线城市”经营权,并主导“无线城市”的运作模式,将“无线城市”作为一种解决方案提供给政府部门。 4.3 未来发展趋势 4.3.1 业务与应用 在“无线城市”网络上可以提供的业务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政府、企业和公众服务。今后可以开展的应用如下: 政府 电子政务:现场办公、无线下载许可申请表格等 公共安全:远程监控、紧急事件通信、警务实时查询等 教育:远程教育 能源与市政设施:远程监控、系统控制 企业 零售业:现场客户服务、货单查询 生产行业:设备维护、后勤、工厂管理 建筑行业:现场绘图、现场监控、库存清单 金融保险业:实时报单提交、金融查询与交易等 公众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免费和低价宽带接入服务 游客观光导游服务 基于 VoIP 的话音 服务 不过,无线城市的业务开发仍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很多增值服务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开拓。随着网络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必然会出现更多基于无线网络的应用。 图 10 无线城市的典型应用与发展趋势 来源:通信信息研究所 4.3.2 技术发展趋势 “无线城市”的技术实现也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当中的,尤其是随着 802.11n以及 WiMAX 的商用脚步加快,“无线城市”将朝着混合组网的方向发展。 随着 WiMAX 的商用产品逐渐成熟,利用两种无线技术进行混合组网将逐渐受到青睐。从组网结 构上讲,可以采用 2 种组合模式:在 WiFi 中,因为 AP 的覆盖范围非常有限(最远只有数百米),用户在热点地区以外,可以采用 WiMAX 继续接入网络享受服务 ,但是这种接入方案需要在终端设备中配置双网卡;采用双层结构,回程网采用 WiMAX 技术,接入网采用 WiFi。 但 WiFi 不会被 WiMAX 所取代, WiFi 在市场上的地位非常稳固,而 WiMAX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熟还需 3 5 年时间。而且两种技术的定位不同,通过无线局域网和无线城域网技术的配合可以构架一个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无线接入网络。 图 11 Mesh WiFi与 WiMAX混合组网示意图 来源:北电 4.3.3 运作模式发展趋势 “无线城市”的运作模式、商业模式还非常不成熟,各种模式都处于摸索阶段,归结起来未来将会有以下几个趋势: 模式更加多样化:“无线城市”的模式还在不断变化和探索当中,未来肯定会出现更多种类的运作模式 ISP 模式很有可能成为主流: ISP 模式风险较低,盈利更有保障,而且这种模式下政府无需直接参与,更符合管制政策,因此这种模式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广告模式与 ISP 模式尝试混合:由于广告模式的前景不明朗,但不失为一种创新型尝试,因此未来与 ISP 模式混合运 作的可能性较大。 免费不会成为主流:尽管“无线城市”因为提供免费服务而备受推崇,但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无线城市还是以收费为主,免费只是其中一种形式,而且不会成为主流 但无论采取哪种运作模式,如何从“无线城市”中寻找商机创造价值并盈利,是每个“无线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 5 5.1 发展建议 尽管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但“无线城市”是城市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政府执政能力以及推进宽带接入普及方面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将“加快城市和社区信息化,营造现代宜居城市环境”作为五大重点工作之一,而“无线城市”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无线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各级市政府的需求。与国外发展“无线城市”不同之处在于,国外很多城市主要是由于运营商宽带业务覆盖不完善,无法满足市民和市政府的需求。而在我国,“无线城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政府自身对信息化的需求以便提高城市管理能力。北京、上海、天津市政府的行动已经充分说明了市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对无线宽带接入的需求。中国的“无线城市”主要用户将是市政府及其下属事业单位,视频监控、应急通信以及无线电子政务将是最重要的应用。 其次,中国电信市场上以电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