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2010_第1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2010_第2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2010_第3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2010_第4页
中国电信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20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 中国电信 基于 PON的光纤接入 工程设计规范 ( 征求意见 稿 ) DXJSxxxx-20xx 主管部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发展部 批准部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实施日期: 2010 年 XX 月 XX 日 2010 年 北京 前 言 中国电信 早 在 2005年即开始开展 基于 PON技术的光纤接入工程 现场试验,经过近几年的 商用网络 建设, PON网络已初具规模 。 受各种因素制约,目前 PON网络以 FTTB应用模式为主 。 随着国家“三网融合”政策及加快光纤宽带网络 建设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电信宽带网络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另外, PON产业链的成熟和设备价格的大幅下降为 FTTH的规模部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电信经过深入研究,定于 2010年开始规模建设 FTTH网络。 基于此形势,中国电信决定继 07年下发中国电信光纤到户( FTTH)工程设计规范(暂行)(中国电信 2007741号)之后,结合 EPON、 GPON等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在各地 PON网络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制定一套全新的基于PON的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用于规范和指导中国电信基于 EPON/GPON的光纤接入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等工作。为保证规范的指导性和普适性,本规范在内容上以 FTTH应用模式为主,同时涵盖 FTTO、 FTTB应用。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主编 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陈烈辉、陈北航、曹炼铿、郑涌波 主要审核人: 目 次 1 总则 . 1 2 引用标准 . 2 3 术语和符号 . 3 3.1 术语 . 3 3.2 符号 . 4 4 系统设计 . 6 4.1 系统架构 . 6 4.2 系统组网 . 9 4.3 带宽测算 .11 4.4 PON 系统传输距离测算 . 13 4.5 网元设置 . 15 4.6 系统保护 . 15 4.7 QoS 实现方式 . 17 4.8 VLAN 划分原则 . 18 4.9 IP 地址规划原则 . 19 4.10 安全和 用户认证方式 . 20 5 设备配置要求 . 21 6 网管系统 . 22 6.1 网管功能要求 . 22 6.2 网管系统设计 . 22 7 光分配网络 (ODN)设计 . 24 7.1 ODN 的定界与网络组成 . 24 7.2 ODN 组网原则 . 24 7.3 光分路器选用 . 26 7.4 光分路器安装位置 . 27 7.5 光纤光缆选用配置原则 . 27 7.6 ODF 及其他辅助器材配置 . 29 7.7 光缆线路设计 . 30 7.8 光缆敷设及辅助设施安装要求 . 33 8 FTTB 引入线子系统 . 36 8.1 系统 设计 . 36 8.2 楼宇机柜(箱) . 36 9 传输性能指标设计 . 38 9.1 系统 指标设计 . 38 9.2 ODN 指标设计 . 39 9.3 FTTB 引入线子系统指标设计 . 40 10 设备安装和线缆布放 . 41 10.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 . 41 10.2 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排列 . 41 10.3 OLT 设备安装设计 . 42 10.4 ONU 设备安装设计 . 42 10.5 布线要求 . 43 10.6 供电与接地要 求 . 43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 46 附录 B 常用场景 ODN 建设方案 . 47 附录 C 规范工程图纸的附件 . 56 条文说明 . 64 1 1 总则 1.0.1 本规范适用于 基于 EPON/GPON技术的 光纤到户( FTTH)、光纤到楼( FTTB)工程 设计 ,同样适用于光纤到办公室( FTTO)工程设计 。 1.0.2 基于 PON的光纤接入 系统 设计应 具有开放性、安全性 、可扩展性 和灵活性 ,便于新业务 和 新 技术的 引入 。 1.0.3 基于 PON的光纤接入 工程 的 建设规模 、应用模式 和采用技术方式应按其技术特点、经济性 、 满足年限 和不同地区 用户的不同需要分期分批建设,应与通信业务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 1.0.4 对 FTTH工程, 应根据区域环境、网络发展不同阶段、装维人员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明确工程和装维界面,以便 FTTH网络及相应业务的稳步发展 。 1.0.5 工程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或通过中国电信入网测试 。 1.0.6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 7 烈度以上(含 7 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电信设备,必须取得“电信设备抗震性能检测 合格证”。 1.0.7 工程设计必须考虑集团的通信发展和技术经济策略,同时应充分考虑突发灾害情况下的通信安全及施工维护的方便。 1.0.8 工程设计应 贯彻国家节能减排 、环境保护 相关政策法规要求 , 在相同技术性能的条件下选用低能耗 、环保 产品。 1.0.9 在网络建设的同时应同时考虑建立相应的 网络管理系统和 资源管理系统。 1.0.10 本规范未涉及到 室外 光缆线路 部分 应符合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相关 条款的 规 定 。 1.0.11 本规范未涉及到接入网设备安装 部分 应符合 YD/T 5139-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相关 条款的 规 定 。 1.0.12 本 规范 与国家有关标准 ( 规范 )相 矛盾时,应 按 国家标准 ( 规范 )的相关规定执行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2 2 引用标准 YD/T 1619-2007 宽带光接入网总貌 YD/T 1636-2007 光纤到户( 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 YD/T 5139-2005 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 YD 5102-2010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1313-2008 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 YD/T 981-2009 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 YD/T 1461-2006 通信用路面微槽敷设光缆 YD/T 1997-2009 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 YD/T 1999-2009 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YD/T 1588.2-2006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 2部分:光纤接头损耗 中国电信企业规范 中国电信 EPON设备技术要求 中国电信企业规范 中国电信 GPON设备技术要求 中国电信企业规范 中国电信 FTTH规模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企业规范 中国电信光进铜退系统推进指导意见 中国电信 2007741号文件 中国电信光纤到户( FTTH)工程设计规范(暂行) 中国电信 2009856号文 本地网 EPON( GPON)网管建设指导意见( V1.0版) 3 3 术语 和符号 3.1 术语 3.1.1 无 源光网络系统 (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 由光线路终端 ( OLT) 、光分配网 ( ODN) 、光网 络 单元 /终端 ( ONU/ONT)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 PON 系统 。 ONT 位于用户端,适用于 FTTH/O 场景, ONU 由多个用户共享,适用于 FTTB 等场景。 本规范中 ONU/ONT 统一用 ONU 表示 ,并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分为 SFU、 HGU、 SBU、 MDU、 MTU 等设备型态 。 3.1.2 PON 树 ( PON Tree) OLT 设备的单个 PON 口及其下带的 ODN、 ONU 组成的独立 PON 系统 称为一个 PON树 。 3.1.3 光分配网(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ODN) 由 OLT 与 ONU 之间的无源光器件和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 ODN。 3.1.4 光分路器 ( Optcal Fiber Power Splitter) 光分路器是 ODN 的关键部件,是一种 可以将一路或两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光分路器靠近业务网络侧、用户侧的端口分别称为合路 侧 、支路 侧端口。 3.1.5 光分路箱 /框 ( Optcal Fiber Power Splitter Box) 专门为安装光分路器设计制作的箱体或机框,内部包含光纤熔接盘和光纤活动连接器等配件,具有 必要 的 防护 功能。箱式可分成落地安装式或挂墙安装式,机框式可安装在标准机架上。 3.1.6 光缆分纤箱 ( Optical Fiber Cable Distribution Box, ODB) 用于室外或楼道内连接 配线 光缆与 引入 光缆 或者连接楼内垂直光缆与水平光缆 的接口设备 。 安装光分路器 的光缆分纤箱属于光分路箱。 3.1.7 用户智能终端盒 ( Home Box) 安装于用户内的综合配线箱体,箱体内可设置通信设备、入户光 缆端接设施、各种信息业务的配线模块及家庭智能化系统模块等设备,是户内布线系统的汇聚点。 3.1.8 光纤插座盒( Optical Fiber Socket-box) 4 光纤插座盒 是户内 或楼道内 用于光缆成端固定的设备, 由面板、底座、光纤接头保护件、适配器等组成。它可以与普通网络信息面板功能混合,组成混合型光纤插座盒。 可采用明装或暗装方式。 3.1.9 互联网 电视( Internet Protocol Tele Vision, IPTV) IPTV 业务是基于 TV+STB,在 IP 网络上开展的互动业务。 IPTV 业务主要 包括点播( VoD) 、广播 ( BTV) 、游戏、信息服务、广播节目预订、通信服务、远程教育、音乐 /卡拉 OK、互动广告、机顶盒上网浏览等。 3.1.10 家庭网关 ( Residential Gateway, RG) 指家庭网络接入城域网的设备。可以是简单的二层设备、三层设备或二 /三层混合设备,也可以是复杂的、支持应用层协议和内网穿越的网关。 HGU 型 ONU 设备可内置家庭网关。 3.2 符号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BAC Border Access Controller 边缘接入控制设备 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 BTV Broadcast Television 广播电视 CATV Community Antenna TV 有线电视 CPE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用户端设备 DDN Digital Data Network 数字数据网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分 配协议 EMS 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网元管理系统 EPON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 FR Frame Relay 帧中继 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 FTTH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 家庭(户) FTTN Fiber to the Node 光纤到接入 点 FTTO Fiber to the Office 光纤到办公室 /公司 GP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G 比特无源光网络 HGU Home Gateway Unit 家庭网关单元 IAD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 综合接入设备 IPTV Internet Protocol Tele Vision 互联网 电视 5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LAN Local Area Network 局域网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 MODF Main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光 纤 总配线架 ODF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Frame 光配线架 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络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ONT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ion 光网络终端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 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 POTS 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传统电话业务 PPPoE Point to Point Protocal over Ethernet 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 QoS 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RF Radio Frequency 射频 SBU Single Bussiness Unit 单商户单元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同步数字体系 SFU Single Family Unit 单住户单元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会话初始 协议 SN Service Network 业务网络 SNI Service Node Interface 业务节点接口 SPD Surge Protection Device 浪涌保护器 SR Service Router 业务路由器 STB Set Top Box 机顶盒 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时分复用 UNI User Network Interface 用户网络接口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VoD Video on Demand 视频点播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IP 电话 VRRP Virtual Router Redundancy Protocol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 WDM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波分复用 6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 架构 4.1.1 基于 PON 的光纤接入 系统 在整个网络中位置应符合图 4.1.1 的规定。 O N UO L T O D N家 庭公 司 /办 公 室楼 宇C A T V业 务 网 络T D M业 务 网 络I P / 以 太业 务 网 络S N I U N I基 于 P O N 的 光 纤 接 入 网 络核 心 网 用 户F T T HF T T OF T T BO N UO N U 图 4.1.1 PON 系统 在整个网络中 的 位置 4.1.2 基于 PON 的光纤接入系统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FTTH/O系统由 PON系统构成。 2 FTTB系统由 PON子系统和引入线子系统构成,如图 4.1.2所示。 引入线子系统包括 ONU至用户信息盒 /箱之间的楼宇配线设备、跳线、入户电线 /缆、线缆接头等组成。 O D NP O N 子 系 统 引 入 线 子 系 统O L T 节 点 O N U ( 楼 宇 )信 息 盒( 用 户 ) 图 4.1.2 FTTB系统结构图 4.1.3 PON 系统的组成如图 4.1.3 所示,基本组成包括光线路终端 (OLT)、 光 分配网 (ODN)和光网络终端 /单元 (ONU)三大部分。 1 OLT的作用是将各种业务信号按一定的信号格式汇聚后向终端用 户传输、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进行汇聚后送入各业务网。 2 FTTH/O应用的 ONU位于用户端,直接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接口。 7 3 FTTB应用的 ONU由多个用户共享使用,通过铜缆配线网络或无线方式对 连 接的 用户 群提供 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或在用户端分别增加 网络终端 设备(如家庭网关) 提供 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 4 ODN的作用是提供 OLT与 ONU之间的光传输通道。 包括 OLT和 ONU之间的所有光缆、光缆接头、光纤交接设备、光分路器、光纤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 ODN宜采用星型结构或树型 结构 。 接 入 网 系 统 管 理 功 能N M IO L TN E O N UN EW D M合 波 器N ES NU N IS N IW D M分 波 器S / RR / SO D NIF PO N IF PO N V 参 考 点A 点 B 点N M I : 网 络 管 理 接 口 S N : 业 务 节 点 功 能W D M : 波 分 复 用 模 块 N E : 位 于 O L T 和 O N U 处 使 用 第 三 波 的 网 络 单 元 ( 可 内 置 于 O N U )S : 光 发 送 参 考 点 R : 光 接 收 参 考 点V : 与 业 务 节 点 间 的 参 考 点 T : 与 用 户 终 端 间 的 参 考 点I FP O N: P O N 专 用 接 口无 源 光分 路 器注 :1 、 O D N 中 的 无 源 光 分 路 器 可 以 是 一 个 或 多 个 光 分 路 器 的 级 联 ;2 、 如 果 不 承 载 C A T V 业 务 , 则 不 需 要 W D M 功 能 模 块 , 也 不 需 要 A 、 B 两 个 参 考 点 。 O N U家 庭网 关a 参 考 点 图 4.1.3 PON 系统的组成 4.1.4 根据接入用户类型的不同, ONU 可分为 SFU型 ONU、 HGU 型 ONU、 SBU型 ONU、 MDU 型ONU 和 MTU 型 ONU。 1 SFU(单住户单元)型 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 , 仅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具 有 1或 4个 以太网 接 口, 提供以太网 /IP业务,可以支持 VoIP业务(内置 IAD)或 CATV业务,可 配合 家庭网关使用。 SFU型 ONU的具体形态见表 4.1.4-1。 表 4.1.4-1 SFU 型 ONU 的具体形态 编号 以太网口数量 POTS 口数量 CATV RF 口 SFU-1 1( GE 或者 FE) 0 可选 SFU-2 4( FE) 0 可选 8 编号 以太网口数量 POTS 口数量 CATV RF 口 SFU-3 4( FE) 2 可选 (注:在商业客户不需要 TDM业务时, SFU也可以用于商业客户。) 2 HGU(家庭网关单元)型 ONU主要用于单独家庭用户 , 具有家庭网关功能,相当于带PON上联接口的 家庭网关, 具有 4个以太网 接 口 、 1个 WLAN接口和至少 1个 USB接口, 提供以太网 /IP业务 ,可以支持 VoIP业务(内置 IAD)或 CATV业务 , 支持 TR-069远程管理。 HGU型 ONU的具体形态见 表 4.1.4-2。 表 4.1.4-2 HGU 型 ONU 的具体形态 编号 以太网口数量 POTS 口数量 WLAN 口数量 USB 口数量 CATV RF 口 HGU-1 4( FE) 0 1 1 可选 HGU-2 4( FE) 2 1 1 可选 3 SBU(单商户单元)型 ONU主要用于单独企业用户和企业里的单个办公室, 支持宽带接入终端功能 ,具 有以太网 接 口 和 E1接口 , 提供以太网 /IP业务和 TDM业务,可选支持 VoIP业务。 SBU型 ONU的具体形态见表 4.1.4-3。 表 4.1.4-3 SBU 型 ONU 的具体形态 编号 以太网口数量 E1 接口数量 POTS 口数量 SBU-1 4 4 不做规定 4 MDU(多住户单元)型 ONU主要用于多个住宅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 具有多个 (至少 8个)用户侧接口(包括 以太网接口、 ADSL2+接口或 VDSL2接口 ) , 提供以太网 /IP业务、可以支持 VoIP业务(内置 IAD)或 CATV业务。 MDU型 ONU的具体形态见表 4.1.4-4。 表 4.1.4-4 MDU 型 ONU 的具体形态 编号 以太网口数量 ADSL2+接口数量 VDSL2 接口数量 POTS 口数量 CATV RF 口 MDU-1 8/16/24/32(FE) 0 0 0 可选 MDU-2 8/16/24/32(FE) 0 0 8/16/24/32/48 可选 MDU-3 0 16/24/32/48/64 0 24/32/48/64 0 MDU-4 0 0 12/16/24/32 24/32/48/64 0 (注:上表中的数量均表示固定式设备或者插卡式设备中板卡的端口数量。) 5 MTU(多商户单元)型 ONU主要用于多个企业用户或同一个企业内的多个个人用户,具有宽带接入终端功能, 具有 多个以太网接口(至少 8个)、 E1接口和 POTS接口,提供以太网 /IP业务、 TDM业务和 VoIP业务(内置 IAD)。 MTU型 ONU的具体形态见表 4.1.4-5。 表 4.1.4-5 MTU 型 ONU 的具体形态 编号 以太网口数量 E1 接口数量 POTS 口数量 MTU-1 16( FE) 4/8 0 MTU-2 8/16( FE) 4/8 8/16 9 4.1.5 基于 EPON 的协议分层和 OSI 参考模型间的关系应符合图 4.1.5 的要求。 物 理 层数 据 链 路 层网 络 层传 输 层会 话 层表 示 层应 用 层R SM A C M A C M A C多 点 M A C 控 制O A M O A MO A MM A C C l i e n tM A C C l i e n tM A C C l i e n t P C SP M AP M DR SM A C多 点 M A C 控 制O A M M A C C l i e n t无 源 光 介 质F E C = 前 向 纠 错G M I I 千 兆 比 媒 质 无 关 接 口 M D I 媒 质 相 关 接 口 O A M 运 行 、 管 理 和 维 护 O L T 光 线 路 终 端O N U 光 网 络 单 元 P C S 物 理 编 码 子 层P H Y 物 理 层P M A 物 理 媒 质 附 加P M D 物 理 媒 质 相 关R S 调 和 子 层O S I 七 层 模 型上 层 协 议 栈G M I IM D IP H YM D IG M I IF E C P C SP M AP M DP H YF E C上 层 协 议O N U 协 议 分 层O L T 协 议 分 层 图 4.1.5 基于 EPON 的协议参考模型 4.1.6 基于 GPON 的协议分层和 OSI 参考模型间的关系应符合图 4.1.6 的要求。 上 层 协 议 栈客 户 层T C 适 配 子 层G T C 成 帧 子 层P M D 层光 纤 媒 质上 层 协 议 栈客 户 层T C 适 配 子 层G T C 成 帧 子 层P M D 层G P O N O L T 协 议 分 层 G P O N O N U 协 议 分 层 图 4.1.6 基于 GPON 的协议参考模型 4.2 系统组网 4.2.1 OLT 上联 组网 方式应符合如下要求( 如图 4.2.1 所示 ) 。 1 VOIP、 IPTV和上网业务由 OLT上联 IP城域网 BRAS/SR后经三层网络进入 相应 业务平台实现 , 过渡时期 VOIP业务可以由 OLT直接上联软交换承载专网进入软交换业务平台实现。 10 2 TDM业务由 OLT直接上联相关业务网络 ( SDH/DDN/FR/ATM等) 。 3 CATV业务信号通过 独立的 WDM合波器 接入 ODN网络 , 在 ONU侧 通过独立 或内置于 ONU的WDM分波器 将 CATV信号分离 。 O N U家 庭公 司 /办 公 室楼 宇S N I U N I基 于 P O N 的 光 纤 接 入 网 络核 心 网 用 户F T T HF T T OF T T BO N UO N UB R A S/ S RI P 城 域 网I P T V / 全 球 眼业 务 平 台I n t e r n e t软 交 换业 务 平 台C A T V业 务 网 络O L TB R A S/ S RL 2 汇 聚( 可 选 )V O I P 业 务 流I P T V 业 务 流S T M - 1/ E 1B A CB A C1 NT D M 业 务 网 络( S D H / D D N / F R / A T M )O D N1 N1 NW D M合 波 器软 交 换专 网(可选过渡方式)互 联 网 业 务 流FE/GEGE/10GE 图 4.2.1 PON 系统组网示意图 4.2.2 OLT 与 ONU 组网应符合如下 要求 : 1 FTTH应用 模式 ONU设备 不宜与 FTTB应用 模式 ONU设备接入同一个 PON树。 2 对于 FTTH应用, 宜 采用 支持 较 大分光比的光模块进行组网。 1)对于 EPON系统,宜采用 PX20+光模块。 2)对于 GPON系统,宜采用不低于 Class B+等级的光模块。 3 对于同一 PON技术 的 FTTH应用 , 异厂商 OLT与 ONU在条件成熟时(可实现数据、语音 、软件升级、告警等方面的互通)可进行组网。 4 EPON、 GPON可共 OLT平台。 4.2.3 OLT 设备的以太网 /IP 类业务 上联 组网宜遵守下列原则: 1 OLT可直接上联 IP城域网业务控制层设备( BRAS/SR等) ,也可视业务流量和业务控制层设备端口类型和资源情况选择通过汇聚交换机 上联 业务控制层设备 。 2 对于 不同类型业务 , OLT设备 可区分端口上联,也可 共端口上联( 2层通过 VLAN隔离 )。话音业务 经 OLT二层汇聚后 如需经软交换专网承载, OLT设备宜直接上联 软交换专网 SR或 SR下挂交换机。 11 3 对 于 FTTH应用, 话音业务 应通过 BAC设备 进行接入控制 ;对于 FTTB应用, BAC设备的使用按照软交换有关的设计规范或其他相关规定执行 。 4 OLT宜采用双链路上联,上联保护可采用如下方式: 1) 可通过链路聚合功能实现链路之间的负载分担或主备倒换; 2) 在上联网络设备支持 VRRP等保护协议时可采用双归属保护上联。 4.1.4 TDM类业务宜采用 n E1或 STM-1电路由 OLT设备直接上联 SDH/DDN/FR/ATM业务网络。 4.1.5 PON系统通过第三波(中心波长 1550nm)承载的 CATV业务组网方 式如下: 1 CATV信号通过独立的 WDM合波器接入 ODN网络; 2 在 ONU侧通过独立的 WDM分波器将 CATV信号分离; WDM分波器可集成在 ONU设备内,并由 ONU设备直接提供 RF接口。 4.1.6 OLT设备网络侧接口应根据提供业务的需求配置,可配置 E1、 STM-1、 FE/GE/10GE等接口。 4.2.7 在有实际需要且条件具备时, OLT 设备可与汇聚交换机共平台设置。 4.3 带宽测算 4.3.1 PON 系统内带宽分 配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应根据不同 业务 和 不同客户群 的需求差异 分配相应的带 宽 ; 2 保证 FTTH系统内不同用户的基本可用带宽 ; 3 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 ; 4 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 ; 5 每个 PON树 的规划带宽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规划 系统带的用户数; 6 对于 IPTV组播业务, FTTH系统 宜将 OLT设置为组播复制点 , FTTB系统宜将 MDU设置为组播复制点 。 4.3.2 对于 FTTH 应用,按 PON 系统支持的最大光分路数组网时, PON 系统内的用户分配带宽可以满足到近、中期的业务需求。 4.3.3 对于 FTTB应用, 单个 PON树 内带宽测算方法如下 : 1 BTV业务组播复制点在 MDU、 BRAS/SR时的带宽测算公式分别如式 4.3.3-1、 4.3.3-2。 12 n 1j1 jjj)ii( 并发比)业务用户数业务带宽(业务频道数制式频道带宽制式树可用带宽单个 mi B T VB T VP O N (式 4.3.3-1) 式中, mi1是对标清、高清 BTV业务的求和 , nj1是对不包含 BTV业务的其他业务项求和。 miP O N 1 )iii( 并发比业务用户数业务带宽业务树可用带宽单个 (式 4.3.3-2) 式中, mi1是对所有业务求和 。 2 单个 PON树可用带宽可 参照表 4.3.3取值 。 表 4.3.3 单个 PON树可用带宽取值 技术 EPON GPON 线路速率 ( Mbps) 下行 1250 2488 上行 1250 1244 可用带宽 ( Mbps) 下行 950 2200 上行 900 1000 3 业务带宽和并发比 根据实际业务模型 取值 。 4 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初期业务模型考虑单个 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但同时需考虑业务扩展时 PON系统的扩展和演进能力。 4.3.4 对于 FTTB应用, 单个 ONU设备可容纳的用户数应根据单个 PON树所含的 ONU数量 和各个ONU的用户分布情况确定。 4.3.5 CATV业务通过 PON系统第三波承载,不影响 PON系统内用户容量测算。 4.3.6 当不同以太网 /IP 类业务共上联端口(基于 VLAN 隔离)时, OLT 上联带宽按如下方式测算。 1 组播复制点在 OLT( FTTH应用)或 MDU( FTTB应用) 时, OLT上联带宽按公式 4.3.6-1测算。 n 1j1 jjj)ii( 并发比)业务用户数业务带宽(业务频道数制式频道带宽制式上联带宽 mi B T VB T VO L T( 式 4.3.6-1) 式中 , mi1是对标清、高清 BTV业务的求和, nj1是对不包含 BTV业务的其他 以太网 /IP类 业务项求和 。 2 组播复制点在 BRAS/SR时, OLT上联带宽按公式 4.3.6-2测算。 )忙时并发比业务用户数业务所需带宽(业务上联带宽 mi iiiO L T 1 ( 式 4.3.6-2) 13 式中, mi1是对所有以太网 /IP类业务项求和。 4.3.7 当 OLT侧不同以太网 /IP类业务上联基于端口隔离时,应分别计算不同业务的上联带宽。 4.3.8 OLT侧 TDM业务上联带宽按公式 4.3.8测算。 1t 1i i ENT D M 类业务上联带宽 ( 式 4.3.8) 式中, Ni 指第 i 个 TDM 业务用户的 E1 业务数量 ; t 指 OLT 设备所连接的 TDM 业务用户总数量。 4.3.9 OLT上联端口数量按 式 4.3.9计算 : 上联链路冗余系数上联端口可用带宽 上联带宽上联端口数 O L TO L T ( 式 4.3.9) 式 中, 上联端口可用带宽 参考 表 4.3.9 取值; 上联链路冗余系数根据实际业务模型取值 ( 1) 。 表 4.3.9 OLT 上联端口可用带宽取值 端口类别 可用带宽 FE 75Mbps GE 900Mbps 10GE 9000Mbps STM-1 63 E1 4.4 PON系统 传输距离 测算 4.4.1 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最坏值计算法, 分别计算 OLT的 PON口至 ONU之间上行和下行的允许传输距离,取两者中较小值为 PON口至 ONU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 4.4.2 对采用第三波(中心波长 1550nm)承载 CATV业务的 PON系统,应考虑 CATV传输系统 S-R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对 PON最大传输距离的影响。 4.4.3 PON系统的传输距离( OLT至 ONU的传输距离)可按式 4.4.3进行测算。 fcW D Mc A MAnAILPL m (式 4.4.3) 式中: P OLT 和 ONU的 R/S-S/R 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 ( 单位: dB), 参照 表 4.4.3-1 14 取值,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当时的设备实际技术水平情况取值; 表 4.4.3-1 PON 系统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参考值( dB) PON 技术 工作中心波长 光模块类型 / ODN 等级 最大允许插损 (dB) 备注 EPON 下行: 1490nm 上行: 1310nm 1000BASE-PX20 24 目前产品普遍可 支持 25dB 1000BASE-PX20+ 28 GPON 下行: 1490nm 上行: 1310nm Class B+ 28 Class C+ 32 IL不含连接器损耗的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 ( 单位: dB),参照表 4.4.3-2取值; 表 4.4.3-2 光分路器插入损耗典型值(均匀分光,不含连接器损耗) 光分路器规格 插入损耗典型值( dB) 光分路器规格 插入损耗典型值( dB) 1 2 3.8 2 2 4.0 1 4 7.2 2 4 7.5 1 8 10.5 2 8 10.8 1 16 13.8 2 16 14.1 1 32 17.1 2 32 17.4 1 64 20.1 2 64 20.4 1 128 23.7 2 128 24.0 Mc线路维护余量 ( 单位: dB),参照表 4.4.3-3取值; 表 4.4.3-3 线路维护余量取值要求 传输距离( km) 线路维护余量取值( dB) L 5 1 5 L 10 2 10 3 Ac单个活接头的损耗 ( 单位: dB),按每个活接头 0.5dB 取值 ; AWDM不含连接器损耗的 WDM 模块 (合波器 /分波器 )的插入损耗 ( 单位: dB) ; n OLT 的 PON 口和 ONU 之 间活接头的数量 ( 单位:个 ) ; m WDM 模块 (合波器 /分波器 )的数量 (单位: 个 ), 内置于 ONU的 WDM 分波器不纳入计算; Af表示光纤线路衰减系数(含固定接头损耗 ,单位: dB/km), 参考表 4.4.3-4 取值 。 表 4.4.3-4 光纤线路衰减系数(含固定接头损耗) 波长窗口 光纤线路衰减系数( dB/km) 1310nm 0.38(光纤带光纤 0.4) 1490nm 0.26(光纤带光纤 0.28) 1550nm 0.25(光纤带光纤 0.27) 光纤接续 采用 冷接方式时或 G.657B 光纤 与 其 他类型 光纤连接时 引入的附加衰减 15 (单位: dB)。 4.5 网元设置 4.5.1 OLT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OLT宜 集中 设置在现有 机楼节点 ,也可以设置在现有的 主干 光节 点 。 2 实际需要时可适当下移 , 且 不宜 太靠近用户 、 不宜 新建 OLT专用机房。 3 OLT设置 应遵循 有利于 减少接入点的原则, 应 控制 OLT下移至小区接入点 的 数量 。 4.5.2 ONU 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对于 FTTH应用,可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在户内设置 SFU或 HGU型 ONU,或设置 SFU型 ONU下挂家庭网关实现业务接入。 2 对于 FTTB应用, ONU宜相对集中设置在建筑物内,住宅用户采用 MDU型 ONU; 商业用户采用 MTU型 ONU,在 不需要 TDM业务时采用 MDU型 ONU。 3 对于 FTTO应用, ONU设置在办公室内,采用 SBU型 ONU,在不需要 TDM业务时可采用 SFU型 ONU;对于有内部局域网的用户,可在 用户网络设备间 设置 SFU型 ONU设备,并下挂用户局域网设备 。 4.5.3 PON 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 OLT设备的 PON口数量按照 ONU规模和 ODN组网方案来确定,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维护冗余 。 2 对提供光链路保护的 PON系统, 需增加用于保护的 PON口数量。 3 对于 FTTB应用, ONU的端口配置数量根据 ONU的设置方式、覆盖范围、用户入住率、实装率等因素进行 测 算; 4 对于 FTTB应用, ONU设备的宽窄带端口配置比应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并结合家庭网关业务的推广等进行测算 。 4.6 系统保护 4.6.1 PON 系统的光链路保护倒换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 类型 a: OLT的两个 PON口采用一个 PON MAC芯片,通过 1: 2 电开关连接至两个光模块,实现两个 PON口的保护,如图 4.6.1( a)所示。类型 a保护适用于同 一 PON板内的 PON口间保护。 16 2 类型 b: OLT的两个 PON口分别采用独立的 PON MAC芯片和光模块,实现两个 PON口的保护,如图 4.6.1( b)所示。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OLT同一 PON板内和 PON板间的 PON口保护。 3 类型 c: OLT双 PON口, ONU双光模块,主干光纤、光分路器和分支光纤均双路冗余,如图 4.6.1( c)所示。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OLT同一 PON板内同一 PON MAC芯片(一个 PON MAC芯片支持多个 PON口的情况下)、同一 PON板内不同 PON MAC芯片和 PON板间的 PON口保护等 三种。类型 c保护支持负载分担。 4 类型 d: OLT双 PON口, ONU双 PON口,主干光纤、光分路器和配线光纤均双路冗余,如图 4.6.1( d)所示。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OLT同一 PON板内同一 PON MAC芯片(一个 PON MAC芯片支持多个 PON口的情况下)、同一 PON板内不同 PON MAC芯片和 PON板间的 PON口保护等三种。类型 d保护支持负载分担。 P O N 口P O N M A C.O L TO N U 12 N 光 分 路 器.光 模 块 1光 模 块 2P O N 口O N U N. ( a)类型 a .O L TO N U 1O N U N2 N 光 分 路 器.光 模 块P O N M A CP O N 口 ( 1 )光 模 块P O N M A CP O N 口 ( 2 )P O N 口P O N 口 ( b)类型 b 17 P O N 口 ( 1 )P O N 口 ( 2 )P O N M A C.O L TO N U 1O N U N1 N 光 分 路 器1 N 光 分 路 器.光 模 块 1P O N M A C光 模 块 2光 模 块 1光 模 块 2 ( c)类型 c P O N 口 ( 1 )P O N 口 ( 2 ).O L TO N U 1O N U N1 N 光 分 路 器1 N 光 分 路 器光 模 块P O N M A CP O N 口 ( 1 )光 模 块P O N M A CP O N 口 ( 2 )光 模 块P O N M A CP O N 口 ( 1 )光 模 块P O N M A CP O N 口 ( 2 ). ( d)类型 d 图 4.6.1 PON 系统光链路保护倒换类型 4.6.2 在 PON 系统不需支持 4.6.1 条所述光链路保护倒换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馈线光纤保护”方式(如图 4.6.2 所示):在光分路器和 OLT 之间建立 2 条不同路由的、互相备份的光纤链路,一旦主用馈线光纤发生故障,通过人工改接的方式,在备用光纤链路可用的情况下切换至备用光纤。 O L T P O N 口O N U 1O N U 2O N U n2 N 光 分 路 器主 用 光 纤备 用 光 纤 图 4.6.2 馈线光纤保护方式 4.6.3 PON 系统的保护宜根据用户群的服务级别采用相应的保护方式。对于普通用户,一般不考虑系统保护。类型 c 和类型 d 的成本较高,宜只对重要用户采用。 4.6.4 OLT 设备的关键部件(如 主控 模块、电源模块等),应冗余备份配置。 4.7 QoS实现方式 18 4.7.1 PON 系统基于 ITU-T Y.1291 的 QoS 机制,根据 SLA 协议在上行和下行方向均能提供各种优先级业务的 QoS 保障。 4.7.2 在包括 PON 系统 在内 的 二层 接入网部署基于 IEEE 802.1D 为主的 QoS 策略。由 ONU或家庭网关对上网、 IPTV 和 VoIP 等业务标识不同的优先级( User Priority),并在宽带接入网各层设备部署相应的优先级队列。 IEEE 802.1D 的优先级排序及其与各种业务映射关系如表 4.7.2 所示: 表 4.7.2 802.1D 优先级的排序及其与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 User Priority 值 缩写 业务类型 说明 7 NC Network Control TDM 6 IC Internetwork Control 5 VO Voice( 10 ms latency and jitter) 管理消息、 VoIP 4 VI Video( 3.0mm 300 150 1000 300 外径 3.0mm 2.0mm 150 80 1000 300 外径 12 芯 1320 400 1000 300 12 芯 600 200 1000 300 水平布线 12 芯 660 200 1000 200 12 芯 440 130 1000 200 50m 自承式入户 单芯 /双芯 660 200 1000 300 管道入户 单芯 /双芯 440 130 1000 200 注 1:敷设方式栏目下的 、 、 用于区分允许力值的不同。 注 2: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的最大允许张 (MAT) 40%RTS(额定拉断力 ), RTS 应根据应用条件 (光缆直径、跨距、垂度、风速、冰凌 )参数,计算确定。 7.6 ODF及其他辅助器材 配置 7.6.1 ODF 及其他辅助器材的选择原则: 30 1 应采用定型化产品,其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 2 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产品。 3 器件宜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替代性。 4 施工安装、维护简便。 7.6.2 ODF 及其他辅助器材的配置应结合覆盖区域的规模容量进行配置,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7.6.3 中、小容量的业务接入点宜配置光缆终端和光纤分配一体化的 ODF。 7.6.4 大 容量的 机楼节点 可考采用光缆终端和光纤分配分离的光 纤总 分配架 (MODF), 宜采用小尺寸活动连接器、高架 、 密集型结构的 MODF。 7.6.5 选用的光缆交接箱 /光缆分纤箱 应具有 放置光分路器 的功能 。 7.6.6 对于普通公众用户,入户光缆宜直接在 用户智能终端盒 成端,不宜采用光纤插座盒成端。 7.6.7 活动连接器类型的选择 应符合如下 要求 : 1 不承载 模拟 CATV 业务 的 ODN 系统, 可 选用 PC 端面 的活动连接器。 2 承载 模拟 CATV 业务 的 ODN 系统, ODN 中承载 CATV 业务的段落 应采用 APC 端面的活动连接器 。 7.6.8 相关 光器件的密封性能应符合如下要求: 1 室外应用及楼道、车库等开放式室内应用光缆交接箱 /光缆分纤箱 /光缆终端盒 等箱体的防护性能应达到 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中 IP55 级要求。 2 配线间、竖井等 非开放式 室内应用 光缆交接箱 /光缆分纤箱 /光缆终端盒等 箱体 的防护性能应达到 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中 IP53 级要求。 3 光缆接头盒的密封性能应符合 YD/T 814-2004光缆接头盒的相关要求。 4 用户智能终端盒不宜密封,宜设置 散热孔;光纤插座盒应设置防尘盖。 7.7 光缆线路设计 7.7.1 光缆芯数的配置 应满足如下要求。 1 主干光缆的芯数应考虑近期和中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和光分配点的容量大小来选择光缆。 2 配线光缆芯数应考虑中远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同时也应考虑 PON 系统中光分 31 路器的设置合理选择光缆芯数。 3 对于 FTTH 应用,用户引入光缆的配置要求如下: 1) 用户引入 可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界面选择在工程阶段一次布放到位或者在用户开通阶段布放;也可 采用微管一次布放到位、 入户 缆根据需要吹放。 2) 用户引入光缆宜采 用 1 2芯光缆; 对于重要用户或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 4 FTTO 用户引入光缆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灵活配置。 5 对于 FTTB 应用,进入楼宇 ONU 节点 的光缆, 应 根据所覆盖用户数配置适当的纤芯数,并 应考虑向 FTTH 演进的纤芯需求 ,一般可采用 4 芯或 6 芯光缆 , 商业楼宇可适当增加纤芯数。 7.7.2 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 1 室外 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符合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 相关 规定。 2 住宅区配线光缆线路路由的 选择应结合小区管道、线槽或桥架等合理选择路由,应符合 光缆路由短捷安全,施工维护方便 的原则。 7.7.3 当路由空间不允许采用直埋、管道或架空方式敷设,且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180mm时,可采用 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方式 。 7.7.4 墙壁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安装光缆位置的高度应尽量一致,住宅楼与办公楼以 2.5m 3.5m 为宜,厂房、车间外墙以 3.5m 5.5m 为宜。 2 跨越街坊、院内通路等应采 用钢绞线吊挂,其缆线最低点距地面 必须 符合 表 7.7.4-1的规定。 7.7.4-1 墙壁光缆跨越街坊、院内通路 线缆 最低点距地面距离 名称 与线路交 越时垂直净距 市区街道 5.5m 胡同(里弄) 5.0m 铁路 7.5m 公路 5.5m 土路 5.0m 3 墙壁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 必须 符合表 7.7.4-2 的规定。 32 表 7.7.4-2 墙壁光缆与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表 管线种类 平行净距( mm) 垂直交叉净距( mm) 电力线 200 100 避雷引下线 1000 300 保护地线 50 20 给水线 150 20 压缩空气管 150 20 热力管(不包封) 500 500 热力管(包封) 300 300 煤气管 300 20 其他通信线路 150 100 4 使用吊线方式敷设光缆时,吊线程式 应 采用 与光缆总量相适应的 钢绞线。墙上支撑的间距应为 8 10m,终端固定物与第一只中间支撑的距离不应大于 5m。 5 采用卡钩式固定光缆时,卡钩必须与光缆外径相配套。卡钩间距为 500mm,转弯两侧的卡钩距离为 150 250mm,两侧距离须相等。 6 采用卡钩式固定光缆时,卡钩必须与光缆外径相配套。卡钩间距为 500mm,允许偏差 50mm。转弯两侧的卡钩距离为 150 250mm,两侧距离须相等。 7.7.5 在预埋线槽和暗管中光 缆敷设安装 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应在预埋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对敷设的光缆进行标识。 2 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 ,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30 50%。 3 楼内垂直竖井内预埋暗管时,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 PVC 管,管径不宜小于 50mm;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 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 50%。 7.7.6 在线槽和桥架中光缆敷设安装 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在线槽内布放光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光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2 光缆在桥架上垂直敷设时,应在光缆上端和每隔 1.5m 处与桥架固定;水平敷设时应在光缆的首、尾和转弯处以及每隔 5 10m 进行固定。 7.7.7 用户 引入光缆 的敷设安装 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用户 引入光缆 敷设安装宜采用墙壁、暗管和线槽等多种 2 对于没有预埋穿线管的楼宇,用户 引入光缆 可以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 , 卡钉间距为 300mm。 3 用户 引入光缆 穿越墙体时应套保护管。 4 楼内垂直竖井内有预埋暗管时,直线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 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40 50%。 33 5 楼内水平方向有预埋暗管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25 30%。 6 在 线槽内布放光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光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7.8 光缆敷设及辅助设施安装 要求 7.8.1 光缆在敷设安装中,应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 7.8.2 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 7.8.2 的规定。 表 7.8.2 接入网光缆敷设安装最小曲率半径 外护层型式 /光缆类型 静态弯曲 动态弯曲 无外护层或 04 型外护层、路面微槽缆、 水平布线 、 垂直布线光缆 10D 20D 53、 54、 33、 34、 63、 64 型外护 层 12.5D 25D 333、 43 型外护层,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15D/15H 30D/30H 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 10D/10H (但不小于 30mm) 20D/20H (但不小于 60mm) 蝶形引入光缆、 管道入户光缆、 室内布线光缆 G.652 光纤 10D/10H (但不小于 30mm) 20D/20H (但不小于 60mm) G.657A 光纤 5D/5H (但不小于 15mm) 10D/10H (但不小于 30mm) G.657B 光纤 5D/5H (但不小于 10mm) 10D/10H (但不小于 25mm) 注: D 为缆芯处圆型护套外径、 H 为缆芯处扁型护套短轴的高度。 7.8.3 室内 光缆 和用户引入光缆 预留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室内 光缆在楼层 分纤箱 每端预留 光纤 长度 不宜大于 1.5m; 在建筑物配线间或交接间每端光缆预留长度 为 3.0m 5.0m。 2 用户引入光缆 在用户端预留长度 应不小于 0.5m;在楼层、室外墙壁和杆路上的光缆分纤箱的 预留长度 应不小于 1.0m。 3 需在室内公共场所明敷光缆时,对易触及的部分可采用塑料管或钢管保护措施。 7.8.4 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1 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槽道开槽宽度 应 根据所放光缆的外径 确定,一般应 小于 20mm,槽道内最上层光缆距路面深度不小于 80mm,槽道总深度不大于路面厚度 2/3。路面厚度不符合安装要求时,不得将路面层切割透。 2 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光滑 和 无硬坎(台阶) ; 沟槽的转角角度应保证光缆敷设后 34 的曲率半径符合要求 。 3 在敷设光缆前,应先对光缆沟槽及路面进行清洁处理使沟槽满足光缆布放和修复工艺要求,沟槽内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底平滑 , 然后在沟底预置一根用做保护层 PE 泡沫填充条或其他合适材料。 4 路面微槽敷设光缆可以采用 人工或者机械法敷设 ; 光缆宜整盘敷设 。 5 根据沟槽的深度和路面恢复材料的特性不同 , 需要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护材料。 6 路面的恢复应符合城市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 , 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要求 。 7.8.5 光 缆 接续 、 成端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光缆接续可采用直通接头或分支接头,光纤接续 宜 采用熔接方式。 2 光缆在局端、光分配点成端,光纤应采用熔接方式。 3 入户光缆成端可采用熔接方式或冷接方式成端。 当采用冷接方式成端,宜采用预埋光纤式现场成端连接器。 4 光缆接续、成端的光纤接头衰 减限值应满足表 7.8.5 的规定。 表 7.8.5 光纤接头衰减限值表 接头衰减 熔接方式 冷接方式 测试波长(nm) 单纤 (dB) 光纤带光纤 (dB) 单纤 (dB) 光纤类别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G.652/G.657 0.06 0.12 0.12 0.38 0.15 0.3 1310/1550 5 当采用金属加强构件自承式引入光缆从楼宇外直接引入室内时,应将金属构件在楼宇外墙处终结,并将引入楼宇内光缆段的金属构件剥离。 7.8.6 楼层光缆 分纤箱 等必 须安装在安全可靠、便于维护的公共地点;箱体底边距地坪的高度应不小于 1.2m。 7.8.7 光缆分纤箱在电杆的底层吊线下方安装,箱体顶端距底层吊线的距离为 800mm; 箱体 的安装朝向 应 保持一致 。 7.8.8 室外墙挂式安装光缆 分纤箱 ,箱体的下沿距地面高度为 2.8 3.2m。 7.8.9 用户端设施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在用户家庭采用 用户智能终端盒 作为终端时,其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家庭布线系统的汇 聚点,线路进出和维护方便位置。 2 光纤插座盒 安装高度,盒底离地宜为 0.3 0.5m,应和电源插座安装高度一 致 。 35 7.8.10 光分路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宜选在接入点、小区或用户提供的机房、电信交接间、弱电竖井、光缆交接箱、光缆 分纤 箱等地点;特殊情况下光分路器可以安装在光接头盒内等。 2 光分路箱的 安装 位置 应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及维护。 3 光分路器引出尾纤 宜采用 2.0mm 或 0.9mm 外护套 尾 纤。 其引出长度不 宜 超过 1500mm。 36 8 FTTB 引入线子系统 8.1 系统 设计 8.1.1 引入线子系统指从 ONU 设备 UNI 接口至用户信息盒 /箱之间的配线设备、入户线 /缆、跳线、线缆接头等所 有硬件设施。 8.1.2 引入线子系统所有硬件设施的选用均应符合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926-2009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的相关规定。 8.1.3 引入线子系统覆盖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用 5 类线做引入线的 ONU+LAN 的覆盖距离不宜大于 100m。 2 采用铜线对电缆做引入线的 ONU+DSLAM 的覆盖距离不宜大于 500m。 8.1.4 楼宇内已经敷设入户线缆的,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8.1.5 对未敷设入户线缆的楼宇,应根据 ONU 的设置位置及其 覆盖范围选用符合传输要求的室内用或室内外用布线电缆。 8.1.6 引入线子系统采用的电缆线对的线径宜采用不小于 0.4mm。 8.1.7 现有楼宇内用户引入线不满足宽带接入要术的,需重新布放的,每户的入户电缆宜采用 1 条 5e 类 4 对对绞电缆。 8.1.8 5e 类 4 对对绞电缆宜选用 8 位模块式插座( RJ45)。 8.1.9 配线设备交叉连接的跳线的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对 ONU( DSL 接口)设备,选用双芯跳线; 2 对 ONU( LAN 接口)设备 1)窄带话音应用跳线选用双芯跳线; 2) RJ45 或 IDC 插接式配线模块间宽带应用跳线选用综合布线专用的插接软跳线; 3)卡接式配线模块间宽带应用跳线选用 4 对对绞电缆。 8.1.10 凡经室外引入的电缆,应在 MDF 内安装保安单元。 8.2 楼宇机柜 (箱) 8.2.1 在同一个 ONU 节点, ONU、配线设备( ODF、 MDF)、电源设备等宜安装在同一楼宇机柜(箱)内。 37 8.2.2 楼宇机柜(箱)应利于散热或保温,首选无源装置进行机柜(箱)内温度控制,必要时应具有降温装置或加热装置。内部环境温度宜控制在 -20 +50,相对湿度控制在10% 90%(非凝结)。 8.2.3 楼宇机柜(箱)噪声水平应满足 GB 3096-1993城市区域噪声标准 4.2 中夜间标准的要求,不大于 45dB。 8.2.4 楼宇机柜应具有门、锁等可靠的安防措施。并具有相关监控、告警功能。 8.2.5 楼宇机柜(箱)其他技术要求按照 YD/T 1313-2008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执行。 8.2.6 楼宇机柜(箱)容量应能满足所覆盖楼层用户发展的需要,能够提供足够的 ONU、配线设备和监控设备的安装空间,如需为 ONU 提供后备供电,还需提供后备供电系统的设备安装空间。 8.2.7 凡需 要终端楼宇外引入光 /电缆的机柜,应配置光缆终端模块 /电缆终接模块 。 8.2.8 楼宇机柜(箱)的设计应适当考虑 FTTB 向 FTTH 演进的发展需要。 8.2.9 楼宇机柜(箱)内部总安装空间要求: 1 安装盒式设备(最多 24 线宽带 24 线窄带)时,内部安装空间不宜小于 12U; 2 安装小型插卡式设备(最多 96 线宽带或 128 线窄带或灵活组合配置)时,内部安装空间不宜小于 18U; 3 安装中型插卡式设备(最多 256 线宽带或 512 线窄带或灵活组合配置)时,内部安装空间不宜小于 30U; 4 如柜内配置单节点 后备供电系统,需增加 4U 10U 安装空间;如柜内配置集中后备供电系统,根据集中供电服务区域适当增加柜内安装空间要求。 8.2.10 楼宇机柜(箱)外形尺寸控制在表 8.2.10 建议的尺寸范围内: 表 8.2.10 楼宇机柜(箱)外形尺寸建议的尺寸范围 高( H, mm) 宽( W, mm) 深( D, mm) 壁挂式 400800 400800 120300 内嵌式 400800 400800 120180 落地式 6002000 6001200 400800 38 9 传输性能 指标 设计 9.1 系 统 指标设计 9.1.1 系统 应保证承载 Internet、 IPTV、基本通话、传真和 MODEM、 E1、 CATV 等 业务 的 连通性 。 9.1.2 以太网 /IP 类业务通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吞吐量 要求满足以下要求: 1)EPON的 上行吞吐量应不小于 900Mbit/s( 64Byte到 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 950Mbit/s(任意包长)。 2)GPON的 上行吞吐量应不小于 1Gbit/s( 64Byte到 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 2.2Gbit/s(任意包长 )。 2 传输时延 要求 在业务流量不超过系统吞吐量的 90的情况下,上行的传输时延应小于 1.5ms( 64Byte到 1518Byte之间的任意太网包长),下行的传输时延应小于 1ms(任意以太网包长)丢包率。 3 丢包率满足以下要求: 1)EPON系统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 1Gbit/s的情况下,上行丢包率应小于 10,下行丢包率应小于 5。 2)GPON系统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分别为 2.5Gbit/s和 1.25Gbit/s情况下,上行丢包率应小于 20,下行丢包率应小于 12。 3)长期丢包率要求在特定流量下(吞 吐量的 90)长期( 24小时)丢包率应为 0。 9.1.3 PON系统的 E1链路的长期误码性能指标应根据 PON系统所覆盖接入网的段落按代数和计算取得。 表 9.1.3 接入网 E1 链路的长期误码性能指标 接入网段落 馈线 配线 引入线 ESR 4 10-5 8 10-5 1.2 10-4 SESR 2 10-6 4 10-6 6 10-6 BBER 2 10-7 4 10-7 6 10-7 9.1.4 PON系统 2048bit/s通道 短期误码性能指标, 测试时间 为 15分钟的 误 码事件数应 为 0。 39 9.1.5 有线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在接收侧的性能指标应满足 GY/T 198-2003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 QAM调制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的相关规范。 9.1.6 模拟有线广播电视信号在 48.5-860MHz射频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1 任何频道内幅度变化不大于 2dB,在任何 0.5MHz频率范围内,幅度变化不大于0.5dB。 2 对电视频道的单频干扰,载波互调比 57dB;对电视频道内多频互调干扰,广播电视载波互调比 54dB。 3 对于电视频道的多频互调干扰,载波组合 3次差拍比 54dB。 4 入户 视频信号载噪比 43dB。 9.1.7 基于 PON的 光纤接入 系统的可用性应不小于 99.99%,相当于在一年内不可用时间不大于 53min。 9.2 ODN指标 设计 9.2.1 ODN 传输指标的设计 参考模型如图 9.2.1 所示 : OLTO N U /O N TS / RODFR / S光 链 路光 交接 箱光 分路 器光 终 端 箱/ 分 纤 箱活 动连 接器活 动连 接器合 波 器分 波 器 图 9.2.1 ODN衰减指标 设计的 光链路参考模型 9.2.2 光纤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 。 ODN 光 纤 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 应 根据光纤链路的实际配置、结合设计中选定的各种无源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计算出工程实施后预期应满足的指标。其计算按式 9.2.2。 光纤链路衰减 = mi 分W D Mc熔ni filAZAYAXAL11 (式 9.2.2) 式中: ni iL1 光链路中各段光纤长度的总和 (单位: km); fA 设计中 选用光纤 时规定 的 光纤 衰减系数 (单位 : dB/km), 例如:取定 1310nm 40 波长时衰减 0.36dB/km, 1490nm 波长时衰减 0.22dB/km; X光 纤 链路中光纤接头数( 含熔接、冷接和 尾纤熔接接头 , 单位:个 ) ; 熔A 设计中规定的光纤 接 续 平均衰耗 指标 ( 单位: dB/个 ) , 例如:分立式光纤接头衰减双向平均值为 0.08dB/个,光纤带光纤接头衰减双向平均值为 0.12dB/个; Y光链路中活动接头数量 ( 单位:个 ) ; cA 设计中规定的活动连接器的衰耗指标 ( 单位 : dB/个 ) , 一般取 0.5dB/个; Z光 纤 链路中 外置 WDM模块 (合波器 /分波器 )数量 ( 单位:个 ) ; WDMA设计中 选用 WDM模块 (合波器 /分波器 )规定的 插入 衰耗指标 ( 单位 : dB/个 ) ; mi 分l1 光链路中 m个光分路器插入衰减的总和 ( 单位: dB) ,可参照表 4.4.3-2取值 。 9.2.3 根据具体的工程界面,在用户开通阶段部署的 ODN 段落的衰减指标不纳入工程核算,但工程设计须根据式 9.2.2 预留该段落衰减指标以满足系统运行要求。 9.2.4 当 ODN 承载 CATV 业务时 , S/R和 R/S 参考点之间的 所有离散反射损耗 应大于 55dB、链路 反射损耗应大于 32dB。 9.3 FTTB引入线子系统指标 设计 9.3.1 采用用户电缆 的 引入线子系统的电缆线路的用户电缆的传输损耗、环路电阻 限值、用户线路杂音、用户线路的串音衰减等指标应满足 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9.3.2 采用 5e类 4对对绞电缆的 引入线子系统的传输最大衰减限值,应符合 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 5.0.3 2的规定。 9.3.3 采用 5e类 4对对绞电缆的 引入线子系统任意两线对之间的近端串音衰减限值,应符合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 5.0.3 3的规定。 41 10 设备安装和线缆布放 10.1 设备安装位置选择 10.1.1 OLT 设备安装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1 覆盖区域较大、接入用户较多的 机楼节点 ,可独立设置 PON系统的 OLT设备机房,该机房 宜 靠近光缆配线室。 2 一般业务节点机楼 或主干接入点 ,可与其他传输 设 备安装在同一传输机房,机房空间足够时,宜设置 PON系统的 OLT设备机列。 3 当 需要 OLT下移设置时, PON系统的 OLT设备宜安装在 现有机房 /设备间 ,同时 需 考虑业务上连的传输系统设备安装位置。 10.1.2 ONU 安装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对于 FTTH应用 , ONU宜安装在 用户智能终端盒 或用户家庭布 线系统汇聚点;当入户光缆无条件引入户内时, ONU可以安装在楼层的弱电竖井或其他合适的位置。 2 对于 FTTO应用 , ONU宜安装在办公桌面,引入光缆可终端在桌面附近的光纤插座 盒 ;对于有内部局域网的企事业用户, ONU可安装在用户网络设备间。 3 对于 FTTB应用, ONU安装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应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源的地方。 2) ONU 宜安装在 楼宇机柜(箱) 内;宜选择在覆盖用户的居中的公共位置安装。 3)楼宇机柜(箱) 的安装位置应可选择楼道、竖井、架空层等合适的公共位置。 10.2 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 排 列 10.2.1 OLT 设备机房及远端室内的机房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应近、远期结合,既要考虑便于维护又要考虑适于远期的发展; 2 应使设备之间的各种布线距离最短,同时便于走线; 3 应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 4 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 5 适当考虑机房的整齐和美观。 10.2.2 OLT 设备及远端室内的设备排列应满足以下要求: 42 1 便于抗震加固。 2 设备机架列间宜采用面对面或面对背的单面排列方式。在原有机房装机,应充分结合原机房设备布置方式。新建机房根 据设备情况,在楼层负载允许条件下可采用背靠背双面排列方式。 3 OLT设备主设备应排列在同一列内或相对集中, ODF宜单独成列或相对集中,大容量接入机楼可单独设置 MODF配线室,整个机房的安排应根据走线路由最短,减少路由迂回和交叉为原则。 4 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机房荷载、设备重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一般的标准机房可参照表 10.2.2的要求: 表 10.2.2 机房设备排列间距 序号 名 称 距离( m) 备注 1 主走道宽度 1.3 单面排列机列机房 1.5 双面排列机列机 房 2 次走道宽大度 0.8 ,个别突出部分 0.6m 短机列时 1.0 ,个别突出部分 0.8m 长机列时 3 相邻机列面与面之间 1.2 1.4 4 相邻机列面与背之间 1.0 1.2 5 相邻机列背与背之间 0.7 0.8 6 机面与墙之间 0.8 1.0 7 机背与墙之间 0.6 0.8 10.2.3 PON 系统 远端室内机架高度的选择应根据机房的净高以及走线需求决定。 10.3 OLT设备安装设计 10.3.1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可采用上走线或下走线方式。新建机房宜 采用上走线方式。 10.3.2 机房内铁架的高度应根据机房空间的净高和设备的机架高度综合考虑确定,铁架的安装应符合 YD/T 5026-2005通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10.3.3 抗震烈度在 7 度以上的地区。铁架和机架安装必须进行抗震加固,其加固方式应符合 YD 5059-200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 10.3.4 机楼内所有预留的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进行封堵 。 10.4 ONU设备安装设计 10.4.1 必须保证 ONU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3 10.4.2 楼宇机柜(箱) 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要求: 1 应根据建筑物提供的安装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应避免安装在潮湿、高温、强磁场干扰源的地方。应远离自来 水 阀门 、煤气 阀门 、暖气 阀门 、消防喷淋设施等。确有其设施且无法避免的 , 必须做隔离和防渗处理。 2 交流电源的引接应采用单相三线制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容量必须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 3 楼宇机柜(箱) 必须安装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应远离窗口、门,并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确保 楼宇机柜(箱) 不会受到日照雨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