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档资料]_第1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档资料]_第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档资料]_第3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档资料]_第4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曾说过: “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 ”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 整体把握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 “ 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 吕叔湘先生也认为: “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 读 ” ,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 , “ 读 ” 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 ,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 “ 文中味 ” ,悟出 “ 文外意。 ” 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 “ 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 义和情味 ” 。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 “ 加、减、调、换 ” 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 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 住嘴 ” !铁罐恼怒了, “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 我把住嘴前面加了 “ 陶罐 子 ” ,把这句话改为 “ 陶罐子住嘴 ” ,铁罐恼怒了,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铁罐当时已经恼羞成怒,怒不可遏的心态。 2.减。 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一次成功的实验,女孩不假思索地说: “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 这一句中去掉不假思索可以吗?学生通过比较,觉得不可以去掉,去掉就体会不出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质,她的这种品质已经扎根于她的心中, “ 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已经变成她 理所当然的行为。这也是这篇课文最感人的地方。 3.调。 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 ” 孔子拜师中有这样两个词语,(出示); a、 “ 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 b、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 “ 多谢老师等候。 ” 师: “ 迎候 ” 和 “ 等候 ” 都含有什么意思? 生; “ 迎候 ” 和 “ 等候 ” 都含有等待的意思。 师:能不能把这两个词换一换呢?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如果把 “ 迎 候 ” 换成 “ 等候 ” 就不能表达老子的谦虚、知礼的美德。 生: “ 多谢老师等候 “ 一句中等候是晚辈向长辈致谢,因此不能换成迎候。 4.换。 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师:我们首先进入春天去寻找美吧!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一起去发现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哪? 师:思考过后,让我们各抒己见吧! 生:我从 “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 绿的叶子 ” 感受到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树木。 师:(板书:树木)是 呀,春姑娘已经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色的新装,那你们知道 “ 抽出 ” 是什么意思吗? 生:长出 师:作者为什么不用 “ 长出 ” 要用 “ 抽出 ” 呢?认真读书,你就能体会到。 生:我体会到 “ 抽出 ” 是用力地、很快地生长。 生:枝条一般是笔直的,长长的,像一把剑,抽出把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得很生动形象;把枝条 “ 长出 ” 说成“ 抽出 ” 更贴切。 师:这就是春天的脚步,(播放课件)转眼间,田野、山川 就连我们的梦都已被染绿。一个 “ 抽出 ” 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小兴安岭春天勃勃的生机,作者真是妙笔生花啊 。我们有声有色的读一读吧。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 “ 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 , “ 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 “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 。这别有韵味的一个 “ 终于 ” ,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 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 “ 终于 ” 一词的韵味。 又如在教学孔子拜师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 这句话,学生从身边的例子和名人的事例中对这句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 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 “ 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 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 “ 内心视像 ” 。它 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如孔子拜师想象理解 “ 风餐露宿 ” : ( 1)可见孔子拜师的旅途是多么艰辛,特别是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 2)指名读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 3)在这么艰难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呢? 出示句式,学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着,有时肚子饿了,就 _;有时走累了,就 _;白天,孔子在加紧 _,天 黑了,孔子还 _;正是这样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_。 是啊,饿了就随便吃点干粮,渴了就随便取点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这么艰难的旅途生活就叫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赶路?板书:求知若渴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 “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 ” 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 “ 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 调子。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 课文不少于 150 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80 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 “ 读 ” 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如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 “ 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 ”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 ,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 ” 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 ”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秋天的雨还白颜料给了谁?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句式向大家介绍秋天其他景物的特点。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 因为 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小摄影师一文以小男孩费劲周折才有给高尔基照相的机会,而高尔基关心下一代,积极配合小男孩的要求,小男孩摆弄了很长时间,却忘带胶卷,未能照成,最后小男孩哭着离开,而高尔基心中一直很 惦记小男孩,课文的结尾给人留下悬念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