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文档资料]_第1页
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文档资料]_第2页
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文档资料]_第3页
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文档资料]_第4页
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新进展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执行主持简介:胡根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介。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质量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如何编制出好的语文教科书一直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3 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中,有的从教 科书属性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如张燕华、郑国民的教科书属性分类的理论框架及运用 以语文教科书为例;有的从教科书体系的历史方面进行探讨,如王学丽、武玉鹏的语文教科书体系的历史演变及思考,耿红卫的 20 世纪前期单元组合型语文教科书的编排轨迹,蔡可的民国时期语文教科书单元编排体例与文学教育的形态;有的对教科书中的练习进行探析,如乔晖的专著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何文胜的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教科书阅读的练习体统研究,李彩彦的知识与认知维度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探析知识与认知维度视角 下初中语文戏剧练习系统分析知识与认知维度:语文教科书练习分析,张聪慧的梳理 “ 题目 ” 练习,探寻训练阶梯,杜红梅的国外母语教科书练习活动的类型及发展趋势等等。可以看出,在 2013 年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中,练习系统的研究关注度比较高,属于本年度的热点问题。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论著加以评析。 一、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 【评议文章】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4 月版。 【内容提要】语文教科书定位的演进、结构形态的变化、功能的转变 成为语文教科书变革的基础。语文教科书出现了多样化的探索,然而仍然存在定型化的 “ 选文 ” 制度、模式化的文本呈现方式的困境,并且难以搭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难以实现教科书的学习价值。从 “ 教本 ” 到 “ 学本 ” 的价值转型,需要聚焦语文教科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 对语文教科书中 “ 练习系统 ” 的研究已不少,这些研究或关注练习编制,或关注练习使用。乔晖博士的研究是在“ 教本 ” 到 “ 学本 ” 价值转型基础上,从 “ 学习活动设计 ”角度切入语文教科书编制研究的。这个切入点很小,也很巧,同时是一个很重要的切入点。本研究属于小题大做、小题深 作的类型。 研究者具有很宽广的学术视野,不仅对我国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形态进行了分析,而且对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范式进行了研究,并且对国内和国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案例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策略。最后,作者提出 “ 从练习活动编制走向学习活动设计 ” 。 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在中外语文教科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 从练习活动编制走向学习活动设计 ” 。教科书中 “ 练习 ” 的名称不断变化,如 “ 习问 ” 、 “ 习题 ” 、“ 作业 ” 、 “ 研讨与练习 ” 、 “ 思考与探究 ” 等等。 名称的变化意味着内涵与价值的变化。 “ 练习活动编制 ” 到 “ 学习活动设计 ” 的变化,同样体现出内涵与价值的变化。 “ 学习活动设计 ” 不同于以往语文教科书中的 “ 练习设计 ” 或 “ 作业设计 ” 等概念。它聚焦的是学生学会什么内容、如何学的,通过何种方式的学才更有效的问题。说到底它关注的是教科书的学习活动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有效性的关系问题。其中一个基本的假设是,教科书有效的学习活动设计才能促进学生有效的语文学习。当把视野放宽到为学生的学服务,特别是为有效的学服务时,就会发现 “ 练习活动 ” 只是 “ 学习活动 ” 的一分部,因此需要用 “ 学习活动 ” 来 涵盖 “ 练习活动 ” ,超越 “ 练习活动 ” 。 本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教科书编制思想的转变。教科书要由为 “ 教 ” 服务转向以 “ 学生 ” 为服务对象,为 “ 学 ”服务。语文教科书从 “ 教本 ” 转向 “ 学本 ” 编制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教科书中活动设计的教与学。虽然,以往的 “ 练习设计 ”也强调为学生的学服务,并且也力图使所设计的 “ 练习系统 ” 发挥有效的作用,但整个练习过程是对课文的先理解后运用的过程,学生处于被要求活动的地位,其主体性得不到完全的发挥。 “ 教本 ” 向 “ 学本 ” 的转变,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 转变,学生的主体性将得到发挥,同时教师教学的方式也将随之转变。因此,这项研究不仅试图促进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改善,而且力图以此促进语文课程教与学方式的整体转型。 本研究聚焦的是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解决的却是整个语文课程教与学的问题,属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深度研究。解决教科书学习活动设计,首先不是考虑教科书本身的问题,而首先应是课程的问题、价值的问题。因为课程决定教科书,教科书反映课程,而课程是价值取向的结果。乔晖对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就关注了课程问题、价值问题,认识到它是由课程取向 决定的,是基于学习者中心的课程形态的变化所导致的。正如作者所言,聚焦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并不是仅仅要取代教科书中原有的练习活动,而是要体现一种不同的课程取向,一种不同的语文学习观,一种不同的教科书价值实现方式。这样,通过对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就把整个语文课程的变革带动了起来。由此可见,这项研究是一项有深度的研究。 总之,乔晖的这项研究是一项以点带面、深入立体的研究,从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设计入手,涉及到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形态、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转变等深层内容的变革,对语文教科书编制 提出了一种结构性变革的思路,具有范式转型的方法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相信,随着对此项研究认识的深入,这项研究的价值与意义会逐渐凸显出来。 二、教科书阅读教学中 思维训练研究 【评议文章】何文胜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教科书阅读教学的练习体统研究,语文建设, 2013 年第 4期。 【内容提要】本研究透过布鲁姆修订版的认知分类理论,研究语文教科书中阅读材料练习提问所训练学生的思维水平。研究从语文课程、思维能力训练、学科教学、思维训练与练习提问来建构研究架构。研究结果显示:香港 一套现行使用率较高的高小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提问内容,在思维训练方面是全面的,至于呈现的方法,有些未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可以作出微调。基本的原则是基础思维的记忆、了解及应用等提问数量,可以按年级递减,而高效思维的分析、评鉴与创作可以按年递增。 香港教育学院何文胜先生的研究具有与大陆一般学者不同的研究范式。他的研究遵循比较严格的学术套路和学术规范,在对多方面的内容,如研究动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限制、理论依据等都界定得十分清楚的前提下展开。本论文的研究亦是如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定性与 定量等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先处理思维的内涵、性质和结构以建构研究框架,为定性寻找依据;再透过内容分析把教科书练习的提问定性,然后定量统计;最后分析、讨论、建议和结论。 何文胜先生的研究聚焦语文教科书阅读教学练习体系中的思维训练问题。其理论依据中谈到学科教学、思维训练与练习提问的关系:思维训练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完成,提问是思维训练的基本手段,按学科的特性来进行思维训练,语文科最能全面训练学生思维,课程统整最能有效训练思维能力。这种理论依据,对于我们研究大陆教科书练习系统中的思维问题同样有效 。认知历程向度区分为六个主类:记忆、了解、应用、分析、评鉴、创作。通过对教材中四至六年级各册阅读教学练习系统提问的题量的统计,题目在上述六大类中的分布统计,以及六大类比例在各年级 “ 由多至少 ” 或“ 由少至多 ” 的排列分析,作者进行了问题讨论,给出了改进建议,得出了研究结论。他的这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大陆学者学习借鉴。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曾是语文教育研究关注的一个点,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也有所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中,都明确把 “ 发展思维 ” 作为 “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在总目标中都明确提出 “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 。 然而,对如何 “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 ,我们的研究还是很弱的;对如何在教材编制中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与内容上,我们的关注还很不够。 因此,何文胜先生的这篇论文不仅对我们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意义,而且对于我们重新重视语文课程、语文教材与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提醒我们,语文教学不要忘记思维训练,而且要在教材中把思维训练设计好,这样语文课程与教学 才能做得更好。 三、知识与认知维度视角下的语文教科书练习研究 【评议文章】李彩彦:知识与认知维度:语文教科书练习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外国作品的“ 研讨与练习 ” 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年第 14期。 【内容提要】练习系统是教科书不可或缺的部分,采用安德森目标分类学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外国作品的练习系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知识四种知识类型的数量变化大,分布不均;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反省性知识中各亚类数 量失调;四种知识类型的数量在每册教科书中都有较大变化,在认知过程维度上,理解题目比例最大,创造类题比例最小。分析结果可以为高中语文教科书建设及高中语文教材提供参考。 本年度李彩彦从知识与认知维度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练习系统进行研究,发表了相关的 3 篇论文。李彩彦的研究与何文胜先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同属于规范的研究方法,对语文教育研究的转型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在研究中,李彩彦首先确定了研究对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的练习部分,五册教科书共 12 篇外国作品,共涉及 36 道大题,具体细分为 103 个 子问题;然后确定以安德森的认知能力完善分类表为研究工具。运用安德森目标分类学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外国作品的课后练习进行分析的具体做法是,把题目中的每一个行为动词划分为一个认知活动点,依据认知过程维度的六层级 19 亚类,对于 “ 研讨与练习 ” 的题目进行归类,并统计其认识活动点的数量和比例;参照知识类型对练习题的知识类型进行归类;进而描述练习的知识类型和认知类目标状况,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统计结果进行反思讨论,提出建议。 这种研究超越了经验主义的研究,遵循了科学研究的理路,从大的理论框架的建立到具体的 数量的统计分析,都寻求理论可靠、事实说话的原则。这样研究出来的结论比较能够让人信服。而且,这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使人在看清问题的同时,也看清了事物的薄弱部分,对如何改进也提供了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教科书练习系统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质的改变。研究者更加注重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其可靠性,注重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即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研究方法的改进,是研究范式转型的重要标志。对语文教育的规范研究而言,要在确定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要寻 找合适的理论依据或理论分析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