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金矿只有三英尺_第1页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_第2页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_第3页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_第4页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相关内容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引言 拿破仑希尔 只要相信,就能做到。 命运由你自己主宰。 你对很多事物都无能为力,但是,你能把握的唯一真正要紧的事物是:你的思想和态度。成功几乎不受外力作用,矢志成功者哪怕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也能踏上成功之路。大多数问题的解决只有一条绝无仅有的途径:你自己。 完美的人生很像乘着橡胶筏在急流险滩上漂流。一旦你下到水中,就很难改变主意,中途掉头,就只能逆流返回平静的水域。而漂流的价值恰 恰在于它的惊险刺激,如果不试一试,你也许永远无法体会身处险境的绝望,也永远无法体悟成功时刻的喜悦。 要下决心度过完美的人生。 你离金矿也许只有三英尺。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相关内容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序言 马克维克多汉森 1908 年,有位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作家叫拿破仑希尔,当时他还在当记者。有一次,他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采访了美国首富安德鲁卡耐基。采访结束后,卡耐基给 25岁的希尔写了封推荐信,让他带着这封信,走近商业、政治、科学和宗教各界成绩斐然的500 位时 代翘楚,去探讨成功的共性。 希尔在这些采访的基础上,创作完成了著名的思考致富( ThinkandGrowRich)。他在书中提出了 13 条个人奋斗的人生哲理。希尔为当时兴起的个人发展运动推波助澜,后来这股风潮席卷了整个世界。 在这本全球经典的第一章,希尔讲述了主人公 R U达比的故事。达比的淘金梦功亏一篑,因为他在挖到离富含黄金的矿脉只有 3 英尺的地方撂下了铁锹。 达比的故事提醒我们,有时候,我们距离伟大的功业、距离成功比想象的要近得多。思考致富点燃了很多人成功的希望,它虽然 在当年大萧条的时代出版发行,但它现在是、将来也仍然会被世界各地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千千万万读者奉为圭臬。 100 年的光阴转瞬即逝,现在,拿破仑希尔基金会致力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再次为人们点燃希望,注入勇气。 基金会派遣一支新组建的团队,带着本会的推荐信,前往世界各地采访我们时代的精英,探讨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什么让他们即使身处逆境中也绝不放弃。 这些采访让我们受益良多,我们也会将把这些感受在离金矿只有三英尺中一一与读者分享。读了这些佼佼者的故事,你就会明白,是什么让 他们奋斗不息,是什么让他们锲而不舍,为什么他们肯把自己的成功故事与你分享,让你也能迈上伟大的成功之路。 基金会欣喜地发现,这些时代精英几乎全都承认,拿破仑希尔的经典著作是他们成功的幕后推动力。 我也可以实话实说,希尔的教诲启发了我,让我明白了成功的根本所在。更重要的是,希尔给了我力量,让我在别人对我的追求和抱负不以为然时也不轻易放弃。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一旦明确了人生追求的主要目标、打定主意以后,不管挑战多么严峻,也必须矢志不渝地坚持下去。人人都具备上帝赋 予的天资,可以与全世界分享。 是的,肯定会遇到挫折;是的,肯定会历经挣扎。那些尽管内心恐惧、仍然一往无前的人,将成为明天的领袖。 不要坐等事事顺遂,理想状况永远不会出现。挑战、障碍、不够完美的情况始终存在。怎么办?马上行动起来。你每前进一步,就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机敏,更加自信,离成功也更近。 这本书能让你洞悉自己的独特天赋,如果你找到了它,就要朝着它不懈努力,千万不要放弃,不要半途而废,因为你离金矿只有三英尺了。 一切逆境、失败、难题,都可以播下相应或更大收获的种子 。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赴约扑空( 1) 格雷格猛地拉开出租车的门,钻进车里,一屁股坐在后座上。他要迟到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一手举着手机,一手抓着一卷报纸,看上去像个标准的华尔街白领。他大声告诉司机一个地址。司机翻了翻白眼,表达了对这位乘客的态度。 今天早上格雷格刚从纽约赶回来吃了一顿商务午餐,现在他的心情还留在东海岸。他约好和女友在公寓见面,他迟到很久了。 格雷格是圣迭戈本地人。 车子驶过好几个街区,他一直在打手机, 中间的停顿仅限于拨号码或者接别人的电话。有什么好消息吗?他心里想。可是,并没有让他开心的电话留言。 突然,他很突兀地停止了通话。“嗨,等一下!”格雷格对电话那头说,“这件西服不是我的。刚才在饭店,有个傻瓜把他的衣服给了我,他搞错了。” 司机无意中听到这句话,看了看后视镜,说:“要我把您送回上车的地方吗?” 格雷格翻到衣领标签处看了看,发现是名牌后笑了。他马上恢复了自以为是的口吻:“回去干吗?这衣服比我那件好多了,那个倒霉蛋只好穿我那件旧西服了。”想到那人发现被换了件旧衣服,一定 会生气发火,他得意地笑了。 司机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继续开车。唉,他对这位乘客人品的评估基本正确。 格雷格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他表现得对别人漠不关心,对别人的感受满不在乎。他一心只想让自己“样子很帅、很成功”,虽然他还不算成功。 实际情况是,他开了一家小小的营销公司,公司的实力远比他名片上虚张声势的头衔逊色。他债台高筑,内心失落,毫无成就感,与他刻意营造的成功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雪上加霜的是,他和女友米娅的关系也在急剧恶化,濒临崩溃。 此时此刻,他的生活状况好像是 骑着瘪了胎的自行车行进在乡间坑洼不平的道路上一样。他切切实实地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帆风顺的场景,一切就像欢迎英雄凯旋的盛宴。他有规划,有战略,有使不完的劲;他的人生一片光明 那时他还没有遇到阻碍(在人们眼中十分平常的阻碍)。 这是他的致命弱点。他有高远的梦想,他也知道有了梦想以后接下来要干什么,可是他没办法克服逆境。在眼下深重的经济危机中,他像许多人一样看不到希望。 换句话说,格雷格空有满腔抱负,却没有落实在行动中。在得 克萨斯,人们用一句俗语来形容这种情况:“戴着牛仔帽,却没赶过牛”。 “到了。”司机喊了一声,在一幢气派的公寓楼前靠边停了车。很少有人住得起这么豪华的房子,目前的格雷格尤其住不起。 格雷格钻出汽车,把一沓钞票从窗口递进去,嘟囔着说:“零钱别找了。”司机看了看计价器和揉得皱巴巴的 20 美元,知道他给的小费少得可怜,只有区区 10 美分。司机心里想,又一个吝啬鬼,于是恼恨地把车掉头开走了。 “晚上好。”格雷格一进门,门卫弗兰克就走过来打招呼。弗兰克把格雷格的信和一张催缴租金的单子交给他,探 着身子悄悄对他说:“先生,我跟您说件事。” 格雷格指了指贴在耳边的手机,没有理睬弗兰克。他还在边走路边打电话。弗兰克自大楼正式入住就一直在这里工作,看到格雷格这副德性,他耸了耸肩,转身去干别的活儿了。遗憾的是,格雷格这样对待弗兰克不是第一次。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一部分 第一章 赴约扑空( 2) 电梯门开了,格雷格终于放下手机,这是因为他知道电梯里不能打手机。他匆匆把电话挂断。电梯里没人,他很高兴。他按下了自己所住楼层的按钮,背靠在电梯壁上,电梯门前的镜子照出他的样子,他被自己迷住了。 他凝视着自己,心里想,我穿着这件名牌西服真帅。 电梯在平稳上升,他的脑子却不平静。身边并没有交谈的对象,他的脑子却转个不停,眼下的麻烦事让他很苦恼,直到电梯“叮”的一声打断他的沉思。 跟往常一样,他出了电梯,走向自己的房间,开门进去,喊女友的名字:“米娅!” 他们已经交往了 5 年,而这一年过得尤其不顺心。她喜欢以前的格雷格,而不是他现在刻意营造的形象;他呢,千方百计逃避作出承诺。 他们试着想去做心理咨询,却始终没有成行。每次到了预约的时间,格雷格总有急事去不了 。米娅知道,格雷格人不坏,但她不确定格雷格是否是适合自己的那个人。 走到门厅,格雷格发现家里少了东西。岂止是少了,房间里简直空空荡荡,什么都没了。 格雷格站在那儿很是纳闷。他进错门了?他出去看了看门牌号,门牌号没错。窗外,城市的夜景一览无余(可以说相当壮美,就因为视野好,这里的房价被抬得很高)。可问题是,客厅空空如也:原来放着家具,现在什么都没了。 他抓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前台。 弗兰克应声接起电话:“是的。刚才您进来时我就想告诉您,她两天前就走了,她让我告诉您(她 说了什么没有?)嗯,我想还是不说为好。” “算了,我知道了。”格雷格不耐烦地说。他放下听筒,环顾了一下房间。他不得不佩服她做得漂亮。就像格林奇造访霍镇一样,她把房子整个洗劫一空,只留下一把椅子和一张边桌,椅子是他最喜欢的,他也几乎一天到晚都坐在上面,而边桌上只摆着一个相框。 相框上插了一张便条。他把便条取下,念了出来: 格雷格: 这是你在巴哈马拍的一张照片。你看,沙滩上是你一个人,这就是我对我们俩关系的感受。我祝愿你找到一个像你爱自己那么爱你的人。 米娅 格雷格把纸条丢在一边,脚步沉重地穿过房间,把那件穿错的衣服脱掉,听凭它掉在光秃秃的地板上。他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他松开领带,一张名片从身上掉出来,落在地板上,正面朝上。 发现衣服穿错以后,他当时没想起来去掏一下口袋,看看衣服的主人是谁。 他弯腰把名片捡了起来。 名片上赫然印着乔纳森巴克兰的鼎鼎大名。巴克兰是本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商界大亨,在政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格雷格把名片翻过来。背面是空的,什么也没写。他又翻到正面。这件衣服难道是巴克兰先生的?他心里想。 格 雷格笑了。他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他的心情顿时从失落变成了蠢动。 现在,他可以用这个借口给巴克兰先生打电话了。能跟巴克兰先生这种身份的人搭上关系,哪怕很短暂,也比现在堆在他脚下的新衣服值钱多了。 他把空荡荡的公寓和女友的不辞而别抛在脑后。他走到电话机前,拨通了商界领袖巴克兰办公室的电话 也许他要时来运转了。 人类思想蕴含的黄金,比从地下挖出的黄金多得多。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觉醒( 1) 乔纳森巴克兰公司总部大楼的大堂 很有气势,进口木地板和高至天花板的玻璃窗让格雷格既觉得渺小,又顿生踌躇满志之感。对今天这位自命不凡的访客来说,这种感觉很奇特。 站在这里,格雷格想起了他小时候见识过的高楼大厦,爸爸出差时偶尔会带着他进城。跟着爸爸见识世面的经历刺激了格雷格的成功梦想,他不由得把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眼前一事无成的现状做了比较。唉,事情肯定不会像他计划的那样发展。 他突然想到,他已经几个星期、也许几个月没跟家人联系了。这几天要打个电话回家,他心里暗想等他有好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再打电话。他不想让家人觉得,他没有 赚到钱。 一名接待员笑吟吟地迎接他:“欢迎光临世界资本大厦。请乘电梯到大楼的 54 层,祝您愉快。” 在前往目的地的几分钟之内,格雷格调整好了心态。他摆出一副气宇轩昂的架势,暗暗给自己打气:要展现出自己最有光彩、表现最好的一面!他准备在走出电梯后,体现出自己全部的自信和魅力。 电梯门开了,这位心急的客人像一头桀骜不驯的西部野牛般冲了出去。“老伯请让一下。”他一边说着,一边把门口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先生推开。老先生好像在等着进电梯。 格雷格拎着一只内曼马库斯牌手提袋大步朝 接待台走去,包里装着那件穿错的西服。他高声说:“你好。我要见巴克兰先生,我有点东西要交给他。” “是的,他刚才等着您”接待员开口说道。 格雷格不等她说完,就大着嗓门答道:“刚才等着我?!什么意思?有人让我在这个钟点来这儿,把衣服还给他。他走了吗?那我该把这件衣服留着自己穿。” “先生,我想您误会了,”接待员回答说,“我说刚才等着您,是因为您已经见过他了。”她悄声说。她向后指了指电梯门,原来刚才那位被格雷格推开的老人就是巴克兰先生。 格雷格羞愧得无地自容。他睁大 眼睛,向接待员做了个“我该怎么办”的鬼脸。 乔纳森巴克兰走过来给他解了围:“我还以为你要去救火呢,年轻人。我刚才正等着迎接那位为人正直、肯把我心爱的衣服还给我的年轻人呢。” 格雷格知道自己犯了错,又听到巴克兰用到“为人正直”这几个字,心里一阵愧疚,态度立刻变了。多年来,巴克兰先生的照片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上,他居然没有认出来!巴克兰先生不但身高 6 英尺 4 英寸,还是一位人格高尚的巨人。任何人都很难去把这样一位偶像级别的人物推到一边。 格雷格回身与了不起的巴克兰先生打了招呼。巴克兰留 着人们早已熟悉的海象似的胡子,笑眯眯地望着他。巴克兰平易近人的蓝眼睛与人们印象当中高大辉煌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把手伸出来,格雷格把手提袋交给了他。 巴克兰接过手提袋,说:“谢谢你,不过我本来是想跟你握手的。” “噢,”格雷格答道,脸红得更厉害了,“对不起,巴克兰先生。好像我今天什么事都做不好,我得休息一下,也许我应该放弃,重新开始。” “胡说!你要明白,人都有疏忽的时候。一天结束时,我们该在哪里就在哪里。”巴克兰顿了一下,指了指办公室敞开的门,“有空进来坐坐吗?” 听到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商界大亨邀请自己进他的办公室,格雷格想开个玩笑打消尴尬:“好的,我想我可以去坐一坐。”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觉醒( 2) 格雷格还是头一次见到装饰得如此典雅的商务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窗外令人豁然开朗的海港风光。格雷格没有意识到,他迈进巴克兰私人领地的同时,也跨过门槛,翻开了自己人生的新篇章。 “坐吧。”主人说,“你好像有点紧张,跟我说说你在想什么。” 格雷格在桌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下,马上开口说道:“刚才很对不起,我很惭愧。”他用谦卑 的口气说:“到这里来我很激动,脑子显然有点晕晕乎乎。我最近焦头烂额,我想,有机会跟您见面,也许是我的运气来了。说老实话,我得承认,我希望和您的见面是个重大突破,可是我的举动把事情搞砸了。我真的很抱歉。我的女友刚刚离开我,事先没跟我打招呼,我们交往了 5 年。我正在认真考虑放弃我的公司,我几乎走投无路,准备认输了。” 说完这些,格雷格有点不解地接着说:“我不知道怎么会跟您说这些。我再次向您道歉。”他心里想,你真是个傻瓜,怎么能跟巴克兰说这些!他才不会在乎你的麻烦事呢! “用不着道歉,你没把事情 搞砸,我很善于听人说话。听起来好像我们注定要碰面的,你知道有句话叫无巧不成书。我喜欢帮助像你这样的年轻人,让你明白自己是谁以及真正想要什么。你把我的衣服还回来,这是个好兆头,虽然你的动机是想见我。”他狡黠地向格雷格眨了眨眼,“我有样东西,也许对你有用。”巴克兰从身后的书架抽出一本书,递给格雷格。 “这是一本励志书。它告诉你在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 “离什么三英尺?”格雷格问道,把书接过来。 他看了看书名:思考致富。这本书他从没读过。他客气地翻了翻,想把 它还给主人。巴克兰笑了,坐着没动,也没有把书接过来。格雷格伸着胳膊很尴尬,就顺手把书搁在桌上。 巴克兰在厚厚的皮椅上直起身子,说:“我还要告诉你一句话,这句话在我心里装了好多年,就是,永远不要诉说你的麻烦事, 95的人不会在乎,还有 5的人会幸灾乐祸。” 格雷格注视着巴克兰,他脸上的表情说明,他不仅完全明白巴克兰这句话的意思,而且在生活中深有感触。现在,他更加懊悔把自己的问题向这个老人和盘托出了。 可是,巴克兰却说:“我却总想证明,这句话是错的。我关心别人,只要他有决心、靠自己奋斗,我就愿意帮助他。我问你几个问题。在你看来,笼统地说,人生是半满的水杯,还是半空的水杯?” 格雷格沉思片刻,直截了当地给出了答案,这让巴克兰颇为惊讶。 “这得看情况。” “我请问你,看什么情况?” “杯子刚开始的情况。”格雷格回答说。 “说下去。” 格雷格解释了自己的想法:“我是这样看的,如果杯子刚开始是空的,你把水倒进去,杯子就是半满的;如果杯子刚开始是满的,你把一部分水倒出来,它就是半空的。” 巴克兰的红木办公桌是手工打造的, 很是高档气派。他把手伸进去,摸出一个小记事本,在上面写了几行字。他若有所思的表情说明,格雷格为这个古老的问题给出的特殊答案触动了他。巴克兰把笔放下,沉吟着捻了捻胡子。 “我不了解你,不过我很喜欢你。也许你让我想起我自己在你这个年龄时的样子。”巴克兰又沉思片刻,然后两眼直视格雷格,“我想你是很有潜力的,你肯自我奋斗吗?要是肯的话,我有个朋友,我希望你去见见他。”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一部分 第二章 觉醒( 3) “既然他是您的朋友,我非常愿意。”格雷格答道。他心头一热,一阵心潮澎湃。 “为什么?”巴克兰问道,想再听到一番独出心裁的解释。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您这么成功,我猜想您的朋友也都是大人物。” “你说对了。我的好朋友了不起的查理琼斯常说,如果一个人 5 年以后还是老样子,那他除非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到。”巴克兰停顿片刻,凝视着格雷格的双眼。 为了打破难堪的沉默,虚心求教的学生格雷格问道:“哪两个因素?” 巴克兰微微一笑,指了指桌上那本书说:“你接触的人和你读过的书。你可以想一想。一个人此时的状态其实是他掌握的知识和他接 触的人综合作用的产物。要是一个人除了通俗小报什么也不读,那么他了解和吸收的就只有八卦;要是他读伟人传记和启迪心灵的著作,那他明白和吸收的东西也是相应的。” “是的,我明白了。我想,他接触什么样的人也很重要。”格雷格说。 “你说得对。查理常说,和思想家在一起,你的思想会变得深刻;和胜利者在一起,你会赢得更大的胜利;和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的人在一起,你也会一天到晚唉声叹气,自怨自艾。” 巴克兰继续说着,格雷格不由得笑起来。 “我刚才给你看的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满足 了第一条 对书籍的要求。第二条是有机会结识某个人,而他会给出一些真知灼见,把你在书中发掘的宝藏照亮。” “谢谢您,巴克兰先生。”格雷格说。他把刚开始搁在一边的那本书拿过来,这回认真地翻了起来。“见到您是我的荣幸。我期待拜访您推荐的每个人。刚才我们谈话时,我看您在纸上写了几行字,我又说错什么了吗?” “哦,没有。实际上,你教我明白了一些东西,我想把它记下来。”巴克兰把卷了边的笔记本打开,格雷格看见他写的是: 杯子是半满还是半空,就看它原来是空的还是满的。 “多年来我还 明白了一点:伟大的领袖都大量做笔记。就拿我来说,我常写一些短句提醒自己,闲暇时翻一翻,就马上能明白它的意思。你刚才的话就很有道理。” 巴克兰的评价让格雷格很受启发,在跟巴克兰握手时,他觉得好像已恢复了自信。他心里想,事情似乎很顺利嘛。 乔纳森巴克兰看到,这个新朋友似乎又露出目中无人的轻浮了,所以不等他飘飘然就马上又提出一个问题,让格雷格回到了现实中来:“我再问你一件事,我可以见见你的朋友吗?” 格雷格笑着回答说:“这不大合适,巴克兰先生,也许不大合适。” 许多成功者 都在失败和逆境中看到了机会,而那些机会是他们在顺境中看不到的。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章 播种( 1) 第二天早上,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格雷格从睡梦中惊醒。他刚梦见了米娅,恍惚觉得她没有离开自己,就躺在自己身边,可是睁眼一看,身旁空空如也。 格雷格匆忙穿上睡衣,迷迷糊糊地穿过空荡荡的房间去开门。 门卫弗兰克笑眯眯地站在门口,“这是给您的。”说着递给格雷格一个包裹。 格雷格接过包裹时,门卫探着脑袋向几乎空无一物的屋子里张望。屋子里只有几张草坪用 椅,中间摆放的一张小牌桌,还是格雷格向公寓的娱乐中心“借来的”。屋里显得冷清、落魄、压抑,跟几个星期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那时房间里摆放着昂贵的家具,装饰得十分阔绰。 “谢谢。”格雷格把包裹拎在手中,立刻转身进去了。 门卫本能地把脑袋缩了回去,门“砰”的一声关上,差点撞了他的鼻子。没有小费。 关上门,格雷格停住了脚步。一般来说,他很少想到自己的举动有无不妥,可是今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他打开门,在门廊里叫道:“对不起,弗兰克。我这几天杂事太多了,不过这不是借口。” 弗兰 克转过身,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格雷格说:“谢谢你送包裹给我。” “不客气。”弗兰克又露出笑脸。他把帽檐拉了一下,一拐弯儿就消失了。 格雷格把包裹打开,惊讶地看到里面有个小笔记本,很像巴克兰笔记本的样子,还有一本拿破仑希尔的著作思考致富,就是巴克兰前一天给他看过的那本书。打开封面,书里夹着一张机票和一张便条: 任务:请乘飞机去见我的好朋友唐,听从他对你的指点。许多人都听到过中肯的告诫,但却很少有人受益。你会受益吗? 格雷格想了想这句话,很少有人从别人 的告诫中受益。可能的原因在哪里呢?他心里想。 他接着看到了巴克兰对朋友唐格林的简单介绍。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次送上门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即打电话给巴克兰的办公室,确定了行程(这不费事),整理好行李。他不敢相信,乔纳森巴克兰只跟自己见了一面,就真的把他引见给自己的朋友,还附送机票。如此厚礼,自己一定要表达谢意。 正当他准备出门去机场时,电话铃响了。他主要用手机,很少用家里的电话。他叹了口气,接起电话。 “喂?”他说。 “格雷格,是我,戴维。” 戴维的名字 唤醒了格雷格终身难忘的记忆,关于幸福家庭、青春和友谊的许多美好记忆,但也有近年来的不快记忆 痛苦、失望、烦恼甚至厌恶。他想挂掉电话,起身离开,就像没接这个电话。但他不能这么做。 他把听筒贴着耳朵,刚开始没有答话。 “我是戴维。”对方又重复了一遍,有点不耐烦。 “你好,戴维。你这个电话来的有点不巧,我正要出门去机场呢。” “有一笔大生意要做吗,哥?” “还行吧,现在还主要是起步阶段。” 戴维恩格尔不是格雷格的亲弟弟,却比亲弟弟还亲。 3 岁时戴维成了 孤儿,他的父母在一场可怕的车祸中丧生,他们与格雷格的双亲是好友,于是格雷格一家就把戴维接到家里收养了他。 格雷格和戴维恩格尔年纪相差不到一岁,俩人从小到大一直是你追我赶的好伙伴。是的,他们是好伙伴,只是近几年越来越疏远了因为戴维酗酒。 “啊,我们正处于最前沿!不要墨守成规!我的朋友,我就要成功了!还是这些废话吧?”戴维含讥带讽地挖苦道,把“成功”两个字说得很含糊。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章 播种( 2) “你又喝酒了?”格雷格不愿说出这句话,讨厌自己说出这句话。可是他 不能不问。戴维又喝醉了,几乎就在他面前。他非常气愤。戴维,这个可恶的家伙,他怎么能把自己的问题和失败强加给我!弟弟又怎么样再说他也不是我的亲弟弟。 “我喝了又怎么样?我买得起。我虽然没你有钱,但一瓶酒还是买得起的,谁能拦着我?” “我知道我拦不住你,戴维。我也不想拦着你,不过我可以结束这次谈话。我们没什么可说的,再见。” “等一下,我本来是想” 格雷格撂下电话就跑了出去。眼泪在他的眼眶里打转,他硬生生地憋了回去。他不能听任这个可怜的酒鬼毁掉他的一天,毁掉他的一 生。 飞行 5 小时后,格雷格恍然发现,自己置身于此生从未见过的壮美景色之中。他来到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总部门前时,轻微的不安刺激了他的新奇感。这个基金会保护并把拿破仑希尔(也就是思考致富的作者)的智慧发扬光大。他在飞机上已通读了全书,他急迫地想多学点什么。 格雷格有点紧张,他不想重蹈覆辙,犯下上次与巴克兰见面时的错误。唐格林和蔼的微笑和放松的态度很快就让他平静下来。 “你好,格雷格,我叫唐。我敢肯定,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大老远来到这里,来到弗吉尼亚的威斯镇,并和一个纯粹的陌 生人见面。” “不完全陌生。”格雷格说,“巴克兰先生介绍了您,我自己也做了一些了解。我得承认,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跟您见面。他还跟我说起了不起的查理琼斯,他说,一个人读的书和见的人对他的发展非常重要。” 格雷格看了巴克兰的笔记,后来又上网做了搜索,他得知唐格林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银行总裁,后来又自己开公司,成了一名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唐也慷慨地回馈社会,多年来他多次获得嘉奖,比如年度公民志愿奖;唐还在本地的 PBS 电视台和弗吉尼亚大学董事会任职。更重要的是,他是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 CEO,这 是个人人觊觎的位置,负责监管整个组织的运作。 “查理的话很有道理,我想巴克兰向你介绍我的时候,没有说我的坏话吧?”唐说,“有一点很肯定,我读了很多书,见过很多人,我想弄明白成功的奥秘。我学了近 45 年,我始终很好奇,人们在各自的领域是怎么成功的。这也是基金会的宗旨。” 格雷格注意到,格林说到巴克兰对自己的夸奖时并不脸红。他亲切、谦和,却不过分谦虚。 唐示意格雷格坐在椅子上:“过来,坐下。” 两个人坐下来。主人接着说:“你一定给那头老海象留下了深刻印象,要不然他不会让你到 我这儿来。我猜想,你正在一心追求成功。” “我想,他觉得我需要大家的帮助。”格雷格说,“我的确渴望成功,可是好像没什么进展。” 唐思索片刻之后回答说:“我很愿意告诉你,为什么只有 5的人取得了成功,其他人的潜力都没能得到发挥,有一个主要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 “太好了,我也很想成为百万富翁。” “是这样的,格雷格,如果有一天早上你醒来,发现自己已经积累了 100 万美元时,千万不要认为这就是成功。” 格雷格看着唐,有点疑惑不解。 “几年前,作家本 斯威特兰( BenSweetland)写过一句话:成功是一条不归路。成功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只要活着,就要努力。成功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用你的全部,用你的一生去追求它。”唐格林用笃定的口气说,“我参与经营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原因是,我想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目标。不过我今天、此刻想告诉你的道理是: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即使你觉得别无选择,也要有勇气坚持到底。”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章 播种( 3) 听到如此铿锵有力的告诫,格雷格不由在椅子里动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将烦恼告诉巴克兰,还曾想要中途放弃。他提 醒自己:我来这儿是有原因的,我要认真聆听教诲。 格林察觉到年轻人神色有所变化,知道这句话一定说中了他的心思。格林换了安抚的神情。 “我见你手里拿了一本思考致富,我给你讲讲这本书的来历。它的初版在 1937 年问世,在全世界卖了几百万册。它提到的那些改变生活的道理在我读过的书里是最多的,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半途而废。” “我想你会喜欢这本书的,格雷格。它也许能帮你找到答案,如果还能启发你提出新问题,那就更好了。希尔在第一章给我们讲了 R U达比的故事。达比付出高昂的代价后才懂得 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却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刚开始,达比像许多人一样,他觉得眼前的困难太大,没办法克服,于是就中途放弃了。拿破仑希尔知道,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犯过这样的错误。” 格雷格朦胧地记得书里好像是讲过这个故事。他直起身子,在笔记本上写道: 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半途而废。 格林看到访客记笔记显得很高兴,他接着说:“淘金热让达比的叔叔动了心。他也想去西部,开金矿赚钱发财。这位未来的勘探者满怀憧憬,但却不够务实。你看,他不去花时间琢磨怎么达到目的,却一心只想找到金子。他不 去研究采矿业,也不跟着别人学习适当的采矿法,甚至不了解开采金矿的艰辛。他只是占了一块地,就抡着铁锹和镐子干了起来。” 格雷格认真地把每句话都听了进去。他惊奇地发现,他平日里时刻不停的内心喧嚣被安抚,躁动的情绪也明显地平息下去。他不再想米娅、戴维、自己生意的不顺利或者别的问题,相反,他在专注地倾听。 “很幸运,达比的叔叔辛苦地挖了几个星期,发现了金子 大量金子!挖到金矿当然很走运,但他很快意识到,他其实并没有做好准备。他只有用机械设备,才能把金光闪闪的矿脉上面的大块石头和土方运走。” “他知道购买设备要花钱,他没有钱。于是他小心地把金矿埋起来,返回马里兰威廉斯堡的老家。他四处炫耀自己找到了金矿,说金灿灿的黄金就埋在地下,只等他回去挖掘。他轻而易举地说服亲戚朋友为购买必要的设备投了资。” “达比的叔叔拿着钱,邀请侄子达比和他一起回去开挖期待已久的金矿。他们找到了当初的那条矿脉,激动地把挖出来的金子送到冶炼厂。他们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矿脉的含金量很高,极有可能是科罗拉多州含金量最高的。再挖几车,他们就不但能偿还亲戚朋友的欠款,还能剩下大量余钱。” “达比和叔叔断定他 们可以靠这个金矿发大财,但此时蹊跷的事情出现了 金子没有了。叔侄二人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们一下子从云端落到了谷底 黄金神奇地消失了。” 格雷格放下笔,在心里自责。要是他好好阅读了这本书的第一章,就应该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 “我们知道,他们只想多采金子。他们没有研究过开采金矿的科学方法,对采矿业本身也并无兴趣,所以,除了继续挖下去,他们不知道还能干什么。他们缺乏韧性,缺少知识,没过多久就灰心丧气,彻底绝望了。他们经历了一夜暴富,事情不顺利时,他们没有韧劲。他们接着挖啊、挖啊,却再没挖 到金子。很快,他们就彻底灰了心,决定放弃。”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章 播种( 4) 格林停下来喝了口水。格雷格身子前倾认真地听着,好像生怕错过一个字。 “达比和叔叔受了打击,心灰意冷,就把金矿和设备卖给了当地一个旧货商。这个人多年来一直想瞅准机会加入淘金的队伍。他研究开采金矿已研究了十几年,他始终坚信自己注定要干这一行。交易达成以后,达比和叔叔带着换来的几百美元和一张转让契,乘坐下一班火车回到了马里兰的家乡,他们的淘金梦就此完结。” “完了?这就结束了?”格雷格问道,“他们就 这样放弃了?” “是的,他们放弃了,不过故事还没完。你看,旧货商对开采金矿很执著。别忘了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人们以为他没有头脑,其实他很精明。他拿着那张转让契,请一名地矿工程师来勘察,然后两个人发现了人们所谓的断层线。工程师解释说,黄金的矿脉是细长条的,先前的矿主是从矿脉的中间穿了过去,从一头进去而从另一头出来。工程师说,旧货商回去以后,只要顺着与达比叔侄发现金子的那条线垂直的方向挖掘,就很可能挖到金子。 “旧货商成了金矿的新主人。他听从简单的指点,果然挖到了金子,那是一座前所未有的 宝藏 离达比叔侄放弃挖掘的地方只有三英尺。旧货商靠那座金矿赚了几百万美元。他之所以成功,达比叔侄之所以失败,原因有两点:首先,淘金是他矢志不渝的志向;其次,他肯征求专家的意见。” 唐停顿片刻,以让格雷格有时间领会他的意思:“你觉得达比先生听到旧货商发了大财,会有何感想?” 格雷格说:“也许会活活气死。” “的确,很多人会气死。不过达比的失败也没有白费,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离金子只有三英尺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后来他从事保险业,始终牢记这一条。是的,他听说旧货商靠自己转手的金矿发 了大财,懊悔得要命,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与财富失之交臂的真正原因,那就是他过早地放弃了。” “他痛心疾首,决定今后绝不再犯这种错误。凭着千万不要半途而废的信念,后来达比从事保险业积累了财富,他用赚来的钱偿还了亲友的欠债。更重要的是,他还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让大家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教训。” “这故事很有感染力。”年轻的访客点评道。 唐补充道:“在大的成功降临之前,肯定会遇到暂时的失败。人们遭受挫折和打击时,最简单、最自然的做法就是放弃。放弃其实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格雷格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大的成功降临之前,肯定会遇到暂时的失败。 格林把自己的想法补充完整,他说:“你选好自己的路以后,要记住三点。” 格雷格飞快地把唐的话记下来: 选择你的道路,然后 1.向你本行以外造诣很深的人征求意见。 2.千万不要在离金子只有三英尺的地方放弃。 3.成功以后,你要指点其他人,把你懂得的道理告诉他们。 “你要记住这几条,”唐补充道,“人们之所以半途而废,大半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没有找到值 得奋斗终生的事业。只要找到人生目标,他就会具备希尔所谓的恒心。” 格雷格听得很认真,却还有些不明白。他只冒出一句:“什么?” “达比叔侄中途放弃了,因为他们只注重结果。他们只想赚到钱,就像你说你想成为百万富翁。相反,旧货商心里始终深信不疑:总有一天他要改变命运,做一名淘金人。他为此做了一切必要的准备,终于等到了机会。” “换句话说,他有恒心。这就是浅尝辄止和下定决心的区别。” 格雷格在笔记本上写道: 浅尝辄止和下定决心是有区别的。 “打个比方,”格 林说,“假如你去参加社交活动,遇到一位漂亮的年轻姑娘,你对她很感兴趣,你图新鲜跟她交往,就是浅尝辄止。再比如,你遇到了终身伴侣,你们打算结婚,那么你就要下定决心,准备承担责任。虽然后来总有麻烦事出现,但麻烦事总是少不了的。” 格雷格回想起这几天他每天回到空荡荡的公寓的情形。 “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情况一旦不顺利,如果你只是图新鲜,也许你就会一走了之;如果你们结了婚,你要承担责任,那么你可能会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因为你对你们的感情是负有责任的。” “是的,我明白您的意思。”格雷格插 话说。 “达比叔侄一看到问题的不好苗头就放弃了,因为他们对淘金缺乏执著。相反,旧货商热爱淘金,决心一有机会就加入淘金人的队伍,后来他因为信念坚定,终于获得了回报。” 格雷格在本子上用大字记下这句掷地有声的告诫: 要想成功,必须持之以恒。 因为没能拓宽视野,有些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情。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四章 走出低谷( 1) 在回家的旅途中,格雷格的脑子转得飞快,就像一辆法拉利在宽阔的公路上风驰电掣。他浮想联翩,格林刚才谈话的论 点又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格雷格认识到,巴克兰让他来见唐格林果然有一定的道理。格雷格认识的人几乎都曾经半途而废 在距离成功只有区区三英尺的时候。当然,这群习惯半途而废的人中间也包括格雷格自己,他甚至是个典型代表。 是的,他现在的处境很艰难,然而他想放弃,难道仅仅是因为事情变得棘手起来?他知道,他不缺少成功的必要才能,他也有信心找到必要的资源。 问题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他只要有执著的精神、积极的动力,且最关键是要有恒心,坚持朝着成功的方向前进即可。 他渐渐想通了,他之 所以焦头烂额,一半是因为他事必躬亲,事事都想亲力亲为。他信奉一条古老的人生格言:要想做好一件事,就要亲自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所有事都得自己做。 就是这个观念把他的事业和生活搅成了一团乱麻。他想单枪匹马取得不凡的成就,所以造成压力太大,几乎没有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别的事,包括善待女友米娅 他真心爱的人。现在他明白了,唐的话让他意识到,他没有真正投入这段感情。 唐给他讲了“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的故事,这让他感触颇深。他意识到,一定要向自己专业以外的造诣精深者征求意见,这点很重要。格雷格要想 成功,就必须允许别人帮助他。 他想到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对会计和经营几乎一窍不通,但他认为自己在销售和营销方面有天分(这话也许有点夸大,他心里想)。而最近他花了不少时间记账,所以销售电话打得少,销售业绩受到了影响。 业务因此进展缓慢,财务状况也受到影响,因为他没有继续发挥长处。显然,他应该聘请几位精通会计和经营的人来帮助他,让他能脱开身做他擅长的、也是他喜欢的事。 他在笔记本上挥毫记下: 做你擅长的事,让别人做你不擅长的事。 他只要这么做就能很快打开局面, 他变聪明了 希望还能多些自由支配的时间,做他擅长而且喜欢的事情。 他一下飞机就打了辆出租车,径直向“世界资本大厦”驶去。当他跟新导师巴克兰打招呼时,察觉到自己的心态在结识巴克兰以后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巴克兰先生,啊,这次旅行太精彩了!”格雷格的声音洋溢着热情。 “我明白了您为什么派我去见唐,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和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 CEO 坐下来聊了天。他让我真切地懂得,千万不要在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的时候放弃。谢谢您。”格雷格喘了口气,“尤其是要勇于向 外界征求意见、寻求指点,我很喜欢这条忠告。我明白了!我终于明白,如果我一直唱独角戏,是不会成功的。” “我很乐意帮助你,你和唐聊得投机我很高兴。”巴克兰说,“现在有个重要问题,你听了这番教导后打算怎么做?” 格雷格说:“我料到您会提出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计划的:在来这儿的路上,我约好了跟几个人见面,他们是我能接触到的最优秀的人,我可以征求他们的意见,听听他们对我的公司和事业有什么看法。” “唉,很遗憾,你没什么长进。” “什么?我以为您派我去见格林就为了这一点,我以为我 明白了这一点,您会很感欣慰呢。”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四章 走出低谷( 2) “你认真听取了他的教诲,这很好。只不过我希望你征求的是劝告,而不是看法。” “这有区别吗?”格雷格皱着眉头问。 “区别大了,关系到成功和失败。问题在于,人们几乎都只是征求别人的看法,而不是听取劝告。”巴克兰清了清嗓子,“就是这么回事。看法往往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这种无知也可以说缺乏知识,而劝告则是根据智慧和经验作出的。” 格雷格思考着这句话。 巴克兰接着说:“假设你告诉朋友和家人 ,你想做一件事,但他们对这件事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欢,比如写一本书。他们可能会说你脑子出了问题,对吧?” 格雷格设想了一下他朋友们的反应,忍不住笑了:“写书?你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还想当作家?别做梦了。”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觉得你写不了书,他们会给出许多理由。他们极有可能把重点放在困难上面,比如要下不少工夫,要花很多钱等。” “您就像见过我的朋友和家人似的,”格雷格苦笑着说,“他们可能会说:你写不了书,因为你从来不读书。”格雷格倒是已经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读完了思考致富 。” “是的,他们会这么说,因为他们自己从没做过这件事,这就是我们说的盲从。现在,你再把他们的反应跟比如说管理图书出版公司( ExecutiveBooks)的创始人了不起的查理琼斯的反应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查理琼斯?就是他说一个人 5 年以后不会有什么变化,除非受到他读的书和接触的人的影响?” “没错,就是他。他是一位获奖的作家、演说家、许多人的挚友,还是一位杰出的企业管理者,他的公司卖出了 5000 多万册图书。” “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是啊。”巴克兰表示认同,“现在,假设你跟他说你要写一本书,那他的反应跟你平常社交圈内朋友的反应相比很可能大不一样。他也许会说:考虑到你在写作方面是个新手,你会遇到一些困难。你要了解这样一些情况。然后他会告诉你,其他作家在成功道路上遇到过哪些困难,然后他可能会说到写作、出版、宣传新书的成就和误区等。换句话说,他为你提供的是中肯的劝告。” “我明白了,”年轻人说,“查理是这个领域的行家,好比帮助旧货商的工程师。” “一点不错,”巴克兰呵呵地笑了,格雷格听得很专心,这让他很欣慰。 “我这就去。” “听到劝告以后,”巴克兰打断他的话,“请把你学到的东西传授给别人。说到底,一个人最伟大的成功是帮助别人成长,取得成功。” 格雷格把这句话记在本子上,以备将来查阅。 要寻求劝告,不要征求看法。再把这些道理传授给别人。 “你要是打定了主意,我下个星期就安排你去见我的另一个朋友。想去拉斯维加斯吗?”巴克兰主动提出。 “当然,当然想去!”格雷格说道。 “跟我来,在我们安排这件事前,我先打个电话,让罗恩格洛瑟跟你说几句话。” 电话响了 3 声,听筒里传来愉快的声音:“巴克兰,你好啊,我看来电显示是你。我在开会,不过没关系,你有什么事吗?” “是有点事。”巴克兰回答说,“我这儿有个年轻人,他正在学习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伟大哲理,主要是那一条:不要在离金矿只有三英尺的时候放弃。”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四章 走出低谷( 3) “哦,我清楚地记得这个故事。”格洛瑟说。 “既然你很忙,就请你用一两句话给我的朋友提一点智慧的建议,让他在旅途中好好琢磨一下。比方说,你可以告诉他怎么作出明智的判断之类的。” 对方一刻也没有耽搁,听筒里马上传来一句话:“没问题!千万不要在低谷时作出重大决策。” 格雷格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格洛瑟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人们的重大决定好像都是在人生的低谷作出的,比如丢了工作、失恋、陷入经济困境等等。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人在低谷时都容易情绪波动,在害怕、悲伤、失落的情况下,谁也不可能作出明智的决定。” “人生是有周期性的,有低谷也有高峰,一定要等到上行的时候再采取大动作。这样,它的基础就是进步而不是失败,是潜力而不是损失。老实说,你站在 消极的立场上作出的决定有几次是正面的、积极的呢?” “下次你作重大决定时,要先走出低谷,然后等再次进入高峰时再作考虑,这样就是在在较为稳固的基础上起步。” 格雷格取出笔记本,写道: 千万不要在低谷时作出重大决定。 “谢谢你,罗恩。这话很有道理。”巴克兰说,“谢谢你做的一切。你先忙吧,我们就不打扰了。” “好的,谢谢您。”格雷格说。 “祝你们愉快,有空再聊。”格洛瑟挂断了电话。 电话刚一挂断,格雷格就开口说道:“您的朋友们真了不起。他说得太 好了。我都记不清多少次在低谷时作出决定,差不多每次都是。也许您还记得,我们见面的那天,我差点又要作决定。顺便问一句,格洛瑟是干什么的?” “罗恩格洛瑟担任过古德耶银行的 CEO,后来管理过拥有几十亿美元的米尔顿 赫尔希信托。另外,他也是我认识的最体谅别人的人。罗恩的人生哲理还有一条我很喜欢,那就是,表现出志在必得的样子。” “什么意思?”格雷格问道,又掏出了笔记本。 “他是这样解释的,我得承认他说得很对:你要装做目标好像已经实现了,这一点很重要。在人生的挑战面前,你要不断 地挖啊挖啊,因为金子马上就要出现。” “巴克兰先生,我得告诉您,我还是不大明白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我知道,您和唐格林都说,一旦我找到了人生目标,那么有些事情就必须去做,其中就有一条:把我明白的道理告诉别人。你为我所做的一切,我将来都会用帮助别人来回报。我保证。” “很好。”巴克兰笑了,“所以我认为,你该去和我在拉斯维加斯的朋友杰克梅茨见个面。他也许能帮你再往前走一步。” “好的,我相信您的话。”格雷格说,“我太激动了。” “这几天我会寄个包裹给你,你需要知道的 都在里面。”巴克兰站了起来,“顺便说一句,我注意到你也开始记笔记了。” “是的。笔记的用处很大,我还开始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 “这是个好消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标。” 格雷格笑了,巴克兰说话时,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梦想只是梦想,除非你把它写下来。只有写下来,梦想才变成目标。 “目标是你和自己签订的合同,它的基础不该是你想干什么,而是你决心要干成什么。” “我喜欢这句话。”格雷格说。 “有位作家叫比尔巴特曼,他是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 ,也是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做法很奇特,他做了 3 张卡片,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他把那些卡片叫做袖珍诺言。卡片的一面写着我承诺,另一面是空白的,你可以写下对自己发自内心的深刻的承诺。他的意思是,你要把这张卡片随时带在身上。这样你每次掏钱包或车钥匙时都能看到它,而它也就能不断地提醒你不要忘记对自己的承诺。” 格雷格听着这条劝告,在笔记本上记下: 给自己做一张袖珍承诺卡,随时带在身上。 “比尔是个绝不让逆境成为拦路虎的绝好榜样,他曾经是排在第 25 位的美国富豪。他的公司最早源自他在厨房 里想到的一个创意,后来发展壮大成了美国发展最快的一家企业。他的创业理念不但得到史密森研究院的认可,而且全国各地的电视和杂志都对他的领导原则做过专题报道。” “听起来是火热的事业。”格雷格低声说。 “你太性急了,注意听,我还没说完呢。事情到这儿还没有结束。有人指控比尔企图破坏该人一手创办的企业,他遭到了 57 项重罪指控。” “天哪!” “这件事对他就像晴天霹雳。比尔说,他用 13 年缔造了一个帝国,别人只用 13 分钟就夺走了。他知道,除了家人,所有人都背叛了他。以前过圣诞节,他 会收到 1000 多张贺卡,而那年他只收到 1 张贺卡,他的朋友只剩下了一个。” “后来怎么样了?给他定罪了吗?” “你大概想,既然指控那么多,肯定会给他定罪。没有,他的犯罪指控都被逐条开释。政府向他道了歉,可是这场官司却把他的钱都花光了。” “他现在怎么样?”格雷格的声音流露着好奇。 “这才是精华部分。出了这样的事,他完全可能会变得玩世不恭、怨天尤人,但他没有。他重新振作了起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他不离不弃的人,也就是爱他、支持他的家人身上。 “他开始写作,还成了 有鼓动力的演说家。现在他常到世界各地去讲述他的故事,让别人从他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他随身带着唯一的那张圣诞贺卡,并用它来提醒自己,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能对别人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巴克兰结束了谈话。“记住:我们离自己的目标要么越来越近,要么越来越远。是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要看我们自己每天的选择。” 半途而废者绝对赢不了,赢家绝不半途而废。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五章 脱颖而出( 1) 戴维给格雷格的电话留了 9 条信息,一条比一条绝望。格雷格听了 很难受,是的,他听了很不舒服。他这个收养的弟弟脸皮真厚,他把自己的问题压在格雷格身上,徒增了格雷格的负担。 我自己的麻烦事够多的了,格雷格心想。可是他爱戴维,不希望戴维的情况恶化。戴维的生活似乎被酒精控制了。我可以做些什么呢?格雷格想。他拨通了戴维的电话。 “你好。”有人接起电话。 “戴维?” “还能是谁?” “噢,打扰你了。” “什么?打扰我了?是我打扰了你吧?让你动用宝贵的时间给我回电话。我正想着不再指望你了。” 格雷格本来想说,他早 就对戴维失去了希望,但是忍住没有说。然后他大声说:“我也是差点对你没指望了。” “太感谢了。我对你做了什么坏事?” “是你对自己做了坏事 酗酒。你知道,我能听出你是不是喝了酒,现在你没喝醉。” “我昨天可喝了不少,现在还头疼呢。”对方说。 “我相信你的话。听着,你该去寻求帮助。你可以去一些专门帮人戒酒的地方,治一下酒瘾。” “我没钱。我给你留过一条信息,我的工作丢了。” “是的,我很难过。” “我没有保险,也没钱交这个月的房租。”戴维没 有顺着这个话头向格雷格借钱,虽然他显然准备把话题往这个方向扯。 格雷格打断他的话:“我也没钱,至少在我拿到下一笔合同前也没有钱。我的问题多得很。” “是啊,问题多得很。再见。”对方挂断了电话。 几天以后,格雷格降落在拉斯维加斯的机场。他的心思不在戴维和米娅身上,他也压根儿没有多想这次眼花缭乱的旅程。拉斯维加斯一如既往地在举办活动,机场门口的出租车排了一长溜,看不到头。格雷格不耐烦地排队等候出租车,无意中听到身后有人在闲聊。 两个女人刚刚去了趟圣迭戈,正在表达她们的激动 心情。 “对不起打扰了,”他说,“我听到你们在议论我的故乡,我就是在圣迭戈出生和长大的。” 两位女士说:“你真有福气!那儿真是个好地方。”她们争先恐后地说,她们非常喜欢那座“美国最美的城市”。 排队等候出租车原本是件沉闷无聊的事,不料却成了结识两位姑娘的绝好机会。格雷格得知她们俩是载誉归来,两人都荣获了“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的桂冠。这个奖项旨在表彰年龄介于 1840 岁之间、具有特殊优秀品质的美国青年。 自 1940 年以来,有 600 多位美国青年荣获该奖,许多人在日后都取得了 不俗的成就,比如约翰 F肯尼迪、杰拉尔德 R福特、安妮班克罗夫特、盖尔塞耶斯、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丹奎尔、凯瑟琳沙利文博士、拉里霍姆斯和比尔克林顿,这只是其中的几位。 几天前在西海岸举办了颁奖晚会。现在,这两位获奖者要在拉斯维加斯稍作停留。一位名叫劳伦纳尔逊,她说到自己被列入获奖名单上感到十分荣幸时,眼睛里亮晶晶的。她接着提到了获得提名的其他候选人,这时候,旁边那位也获得嘉奖的同伴埃林格鲁韦尔打断她的话夸奖起她来。 “格雷格,其实你可能在电视上见过劳伦。” “真的吗?” “这张笑脸你怎么可能不认识呢?她是 2007 年度美国小姐。” “真了不起!”格雷格不好意思地说,“选美比赛很有意思吧?”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五章 脱颖而出( 2) 劳伦脸上的笑容比太阳都要灿烂,她回答说:“那只是个荣誉。” 埃林接着介绍劳伦:“她不仅是选美冠军,她还参加了一项非常特殊的活动。她在参与保护儿童不受网上侵害的活动。” “我知道你在干什么了,”格雷格说,“你装扮成诱饵,抓捕网络世界的坏蛋。” “一点儿不错,”劳伦说,“我们必 须让那些人离得远远的。我小时候就有人试图接近我,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出一份力,制止这种行为。” “你做得到。”格雷格转身问埃林,“你呢?” 埃林还没开口,劳伦就迫不及待地讲起她这位朋友的故事来。“你看过电影自由作家吗?”不等格雷格答话她就说:“希拉里斯旺克饰演一名学校老师,在 *发生以后,她仍在教着 150 多个加利福尼亚市的学生。” “噢,我想起来了,那部片子很精彩,原著就是畅销书,对吧?” 队伍在缓慢前进,劳伦依旧抓着格雷格的胳膊,热烈地说:“就是那部电影!它 的原著卖了 100 多万册。那些孩子成了社会弃儿,他们不爱读书写字,彼此也不友好。他们似乎只知道暴力。这时候来了一位热情活泼的老师,并想把大家团结起来。” “我记得很清楚,”格雷格说,“她教孩子们写字,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写出来,抒发心声。” “是的,”劳伦纳尔逊向他道贺,“你记得一点不错。她就是那位老师!”她指着埃林格鲁韦尔说。 “我不过是充当了孩子们的催化剂,仅此而已。他们讲的故事是自己的,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埃林的谦虚似乎是由衷的。 “困难总是有的,从第一天起就有 ,现在也有。我们接到过死亡威胁,接到过 3K 党的威胁信,他们想阻止我们。你能相信吗,原著甚至曾被送给 FBI 接受调查。可是感谢上帝,他们阻止不了我们,我们还在坚持,孩子们的故事打动了千百万人。后来,几所常春藤学校甚至用这个项目来教育未来的教师。” “真了不起。”格雷格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钦佩。 “我明白了一个重要道理,”埃林接着说,“提要求时一定要慎重。” 格雷格感觉到她就要说出一番深奥的哲理,于是把手伸进口袋,摸出笔记本。她说:“记住” 目标只是愿望,除非它成为现实。成为现实以后,它就转化成了责任。 劳伦补充道:“也许你想要一个家、一辆新车,想要职务升高一级,但这个目标一达到,它就成了你新的责任。这时候你就有了一家人要养活,有了一辆车要养护、要买保险。你在角落里有了一间专门的办公室,身上的担子也就相应更重了。” 埃林说:“确实是这样。现在,我们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孩子们要依靠我们,我们的任务更艰巨了。我们必须把这项活动在全世界推广开来,让大家都明白,每个人都很重要,都可以贡献力量。我们不能停下脚步,即使我们想这么做也不行。 好在我们热爱这份工作,不打算放慢脚步!” 似乎格雷格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跟谁交谈,寻找目标都是个反复提及的话题。 “你呢,劳伦”格雷格问,“你勇往直前又是为了什么?” “我嘛,我的故事不像埃林那么有戏剧性。其实,我的生活跟她扶助的那些孩子们的视角恰恰相反。我不断努力,是为了我所谓的信念。” 格雷格和埃林好奇地凝视着劳伦。 “我来解释一下。”她说,“今天的世界上,衡量一个人好像是看他能同时处理几件事。我们管它叫多重任务处理:就是我们同时能把几只球抛在空中再接 住。然后我们又觉得奇怪,为什么自己一事无成。 “我要说的是,就我个人来说,集中精力、一次只针对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使命,然后坚信它能成功,这是极好的战略。这个战略帮助我做成很多大事。它还帮我成功地当上了美国小姐,现在,我又能用美国小姐这个头衔来帮助那些困境中的孩子们。我觉得这就像滑雪。” “滑雪?”埃林问。格雷格也听得很专心。 “打个比方,假设你在山顶上滑雪,你的目的是滑到山脚下。也许这件事难度很大,但是你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滑到暖和的俱乐部,并喝上一杯热乎乎的咖啡。” “ 可是,很多人一行动起来,就把最后的目标抛在脑后。他们看不到终点,更糟糕的是失去了信心,转而注意到自己最害怕的结果,于是只看见一路上的障碍物 黑乎乎的冰块啦,滑雪板啦,讨厌的树杈啦,好像都是凭空冒出来的。” 格雷格笑了。 “这些人遇到一次挫折,摔上一跤,就可能脱下滑雪服中途退出,并请安全小组把他们送下山。他们没有达到目标就半途而废,因为他们的眼睛不是盯着奖品,他们对自己的才能没有信心。” “也就到不了终点。”埃林说。 “一点不错!设想一下,还是这些人,如果他们信念坚定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而困难只是过程的有机成分而已。那么,他撞到了障碍物,摔了一跤后,就会立刻爬起来,因为他知道路上少了一个障碍,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近,离山脚也越来越近。” 这时候,轮到他们上出租车了,三个人道了别。格雷格请两位姑娘先走,自己等下一辆出租车。他站在那儿思考刚才学到的哲理,惊讶地发现他似乎有点迫不及待了。 他一钻进出租车,就给米娅打了手机。米娅没有接电话,他有点生气,只好留了口信 最近几天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时他才意识到,戴维打来电话时,他自己也常常不接。 贫 穷和富有是心态造成的结果。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六章 缔造成功( 1) 格雷格付了车费,顺便给了司机一笔慷慨的小费,感谢司机热情地把他从机场送到酒店。司机帮助格雷格把行李放下,回到座位上。他希望所有的客人都像格雷格一样随和、大方。 司机根本想不到,在遇到巴克兰之前,格雷格很少向别人道谢,也不爱付小费。他有点变了。 格雷格还没穿过酒店的大堂,就听到手机响了。 一个成熟内敛的声音说:“早上好,我是杰克梅茨。” “您好,梅茨 先生。” “叫我杰克吧,我们约好了今天晚些时候见面的。” “是的,我很期待和您见面。我们约在哪儿呢?” “里维埃拉有家咖啡店叫坎迪斯,在那儿见面挺合适。这些年一直有人说要把它拆掉,我们应该在拆迁之前去感受一下。” “听起来很不错。”格雷格说,“那么我们约在 1 点左右,错开中午的就餐高峰。” 格雷格提早来到咖啡店。杰克一到,格雷格马上认出了他,虽然他们以前从没见过面。杰克身穿系扣衬衫和毛衣,外表成熟,气宇轩昂。 “你就是格雷格吧。”他伸出手来和格雷格握 手,“巴克兰这些年让我见过的人不超过十几个。你一定有过人的地方。” “哪里哪里,谢谢您告诉我这个消息。见到您很荣幸。” 他们在桌子对面坐下。杰克问:“有什么要我效劳的吗?” “效劳?”格雷格重复了一遍,“以前从没有人这么问我,我该为您效劳才对。我在飞机上读了您的传记。我得承认,跟您坐在一起我觉得受宠若惊。要知道,您是美国维克罗公司的前任 CEO,是战斗英雄,您还发起成立了十字飞行荣誉勋章协会,这些成就足以让我仰视。” 杰克说:“哦,我不觉得自己是英雄,顶多是爱国,为 保卫国家和正义的事业出了一份力。” “那么,让我们换个话题。我想问一下,维克罗发展初期是什么情形?” “很让人振奋。虽然我们的主要产品 魔术贴最早推出的时候,市场反响一般,再加上中间还遇到许多别的困难,大多数人可能坚持不下来就放弃了。” “困难?”格雷格问道。 “是啊。我们开始创业的时候,就知道魔术贴具有难以估量的潜力,但我们必须经过好多年的研发才能成功,大部分产品的发明都得经历这个过程。” “比如?” “首先,得把钩子用合适的办法串起来。这个点 子最早是瑞士发明家乔治德梅斯特尔在田间遛狗的时候想出来的。他发现狗的衣服和自己的裤子上沾满了苍耳,就觉得这东西要是做成胶粘日用品会很有用。钩子部分挂在柔软的材料上,就能粘住了。我们最早的难题是把它做成产品,用涤纶线或涤纶绳做不成钩子。” “你们想了什么办法?” “我们发现,把丝线做成简单的圆圈,然后再一切两半,它们就会自动收缩成两个相反方向的钩子,正好产生我们希望的结果。” “听起来很简单。”格雷格喝了一口咖啡。 “人生的大难题往往都有简单的解决办法。有时候只要 退后一步,就海阔天空。换个角度看问题,就能找到最佳视角。你想不出我们实验了多少遍才发明了维克罗魔术贴。” 格雷格掏出笔记本写道: 有时要退后一步,换个角度看问题,才能找到别出心裁的解决办法。 自从格雷格得知自己要见到这位特立独行的实业界大亨后,就一直想向他请教一个问题。他终于把问题提了出来:“我是做销售的,一直在做这个。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许只有您能回答:你们是怎么把魔术贴卖给 50 亿人的?”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六章 缔造成功( 2) “没有,”答 案马上给出,“我们只把它卖给了 5 个人。” 格雷格瞪大了眼睛,一脸疑惑。 梅茨说:“我的做法是擒贼先擒王。我知道,要找到顾客,要把这种神奇材料的多种用途告诉全世界,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所以我就把目光集中在 5 个人身上:汽车、媒体、航空、时尚和家具业的领袖。换句话说,我先掌握了市场的领袖,再让他们来开拓和渗透各自的市场。他们发现了产品的用途,替我们把它卖给了终端消费者。” 格雷格在脑子里想着这个简单的做法,很为这番话感到震撼。 “现在,”梅茨又说,“你在一双鞋、一只血压计 或者飞机内的座椅上都可见到魔术贴,它随处可见。” 格雷格翻开笔记本写道: 擒获市场的领袖,就等于擒获了市场。 格雷格问:“你们做到这一步前,刚开始时是不是很艰难?” “是啊,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因为我们志在必得。我前面说过,在产品能够顺利地发挥性能前,我们用了好多年测试效果,也犯了不少错误。我们知道,它会在拉锁业引发一场革命,所以我们要勇往直前。不管怎样,我们绝不放弃。” “和许多刚开始创业的小公司一样,我们一度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无奈之下我只好抵押了自己 的房子给员工发工资。这就是我对梦想的执著。” “真让人佩服。我真希望自己也能找到一个目标,然后对它矢志不渝。” “你会找到的。”梅茨感慨地说,“我想这就是巴克兰让你来见我的原因吧,找到你的成功公式。” “是的,巴克兰先生也提到了成功公式。” “我还指点过另外一个年轻人,他带着这个公式找我,后来把它写进了电影里,电影名叫传承。他采访了几百名各界精英,描述了他们的事迹,自己也过上了富有的生活。”杰克顿了一下,看了看格雷格的笔记本,“请把你的本子借我用一下。” “好的。”格雷格说着把本子交给了他。 杰克梅茨翻到一页空白处写道: ( P T) A A成功 他指着这个公式的第一个字母说:“ P 表示热情( pas-sion)。你热衷的事情,哪怕白干也肯干的事情。”他把手指移向了字母 T( talent),“把它和你的才华、你真正擅长的事情结合起来。”他指着第一个字母 A( association),“乘以你加入的合适的社交圈 它代表合适的人或者公司,再乘以第二个 A( action),你的行动(这个公式要先乘以社交圈,再乘以行动,你要持之 以恒),这样你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照这样做,你就能成就斐然。这个公式很管用。” “唔。”格雷格看着这个公式沉吟道,“可是,要是我热衷职业篮球,擅长的却是管理,而我实际上是个身材走样、谢了顶的男人,那么,用这个公式我连养活自己都很成问题,不是吗?” “你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杰克笑着说,“如果你爱打篮球,又是位优秀的经理人,难道你不能加入合适的社交圈,并采取行动,然后在大学里当一名篮球教练、在电视台或广播电台当一名体育解说员、经营一支球队、开一家篮球专卖店、卖篮球比赛的门票、在赛场上当 一名摄影师吗?”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头衔不要紧,我总是可以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结合起来。也就是跟合适的人一道,做我喜欢、擅长的事。” “对了。每个人都有最适合他的公式。” “真的吗?” “当然。”杰克说,“我认识的一个人喜欢旅游,旅游是他的热情所在。和你举的例子一样,他也是位出色的经理人。于是他给自己开创了一条事业之路,就是给世界各地的高档旅游点打电话,为他们提供悄悄入住、突击检查缺陷的服务。现在,他的工作就是去各种富有异国情调的地方旅游,住最好的套间,并要求上门服 务,还可以打高尔夫和享受水疗健身。之后他评估这些旅游点的服务品质,把报告交给管理方要求改进。这样一来,他也为客人享受到一流服务提供了帮助。” “我明白了。他释放了热情,把热情与才能结合起来,采取行动与五星级酒店合作,创造了自己的职位。这简直太妙了。”格雷格边取过账单准备付钱边问,“这个公式有没有步骤?” “有,步骤很简单。”杰克又翻开一页,边说边写,“在一边列出你喜欢做的 10 件事,即使白干也肯做的,只要让你心情舒畅就行;在另一边列出你擅长的、做得好的 10 件事。然后,找几个最了解你的人,向 他们请教。” “你听从他们的意见,把两边列出来的项目一条条划掉,一边是爱好,一边是才能,当只剩最后两项时,想想怎么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好以后,就要采取行动,加入适当的社交圈,这样你就能找到自己的成功公式。” 一边是爱好,从 1 到 10,一条条列出 一边是才华,从 1 到 10,一条条列出 “你有我的电话。如果我能帮上什么忙,就给我打电话。你心气高,又肯虚心学习,我明白巴克兰为什么看好你了。” 梅茨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后,就跟格雷格道了别。格雷格回到宾馆,接着他要打个电话给那个好几天都找不到的人。 无论什么事,只要想得到,有信心,就一定能做得到。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七章 激情( 1) 格雷格深吸了几口气,鼓起勇气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当对方接起电话时,他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你好,米娅,是我。” “你好,格雷格。你最近怎么样?”她问。 他在酒店房间里踱来踱去,酒店比他自己的住处舒服多了。他试探地回答说:“实话说,不太好,不过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最近一段时间我又难过,又快乐。” 米娅没有理会他说 的“快乐”,她说:“我把房间搬空了,向你道歉。我走的时候很生气,把东西都拿走了,做得有点过分。” 说到了要紧处。这是他第一次与女友这么正式地谈话。不对,是前女友,现在她已经离开他了。他的心跳得厉害。他接着说下去,却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也不知道如何结束。 “没关系。”格雷格安慰她,“顺便说一句,你照片上的纸条说到了我的痛处,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想我什么都在乎,就是不在乎我们的感情。我向你道歉。” “不光是这个问题,”她说,“你总是不着家,整天忙忙碌碌,可事业还是好像一点进展都没有 。你对我、对自己都不肯负责任。你做什么都虎头蛇尾。你的那些梦想到哪儿去了?我爱过的那个人到哪儿去了?你变了。” “你说这些很有意思,哦,也许没有意思。我给你打电话就是为了这个。这段日子我遇到了几位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话促使我自己也开始深刻反省。我想把我的心得告诉你。” 对方很久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米娅说:“我不知道,我现在不太想见你。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永远爱你,你在我心目中的样子永远不会变。你心气很高。我希望你不时跟我通个电话。格雷格,我爱上的是个梦想家,不是你表现给别人看的样子。 ” “我不怨你,米娅。嗯,这不全是真话,我不怨你说了这些话。我也有点明白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以致把事情搞砸了。” 米娅没有说话。比起指责,她的沉默让格雷格欣慰,至少他这么认为。 “我还想告诉你,我跟戴维通过电话。他现在几乎走投无路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觉得自己一点忙也帮不上。” “我会为他祈祷的。”她答应说,“我也为你祈祷,格雷格。” 她挂断了电话。他的心头豁然开朗:她说得对,那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到哪里去了?那个思想活跃、点子很多的人到哪里去了?他真的 变了,不再是她了解、爱的那个人了吗?他还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吗? 他想起巴克兰说过: 梦想只是梦想,除非你把它写下来。只有写下来,梦想才变成目标。 他还没来得及继续想入非非,哀叹没有实现的幻想时,电话铃响了,他被拉回到现实中来了。原来是他的导师巴克兰。 “您好,巴克兰先生。”格雷格回答说,他想用微笑强压下心底的悲凉。但他猛然意识到,这时候该表现出志在必得的样子 “听着,在明天回来的路上,”巴克兰说,“我想让你绕点远路,再去见一个人。我会安排人给你送一张电子机 票。噢,我跟梅茨谈过了,他说你们两个聊得很好。我为你骄傲,所以决定派你再去见一个人,我想他是个真正特别的人。回来时给我带一份三明治。” 格雷格问:“一份什么?” “三明治。我得走了,我会跟你联系的。” 格雷格不由得咧嘴笑了。巴克兰说他为自己感到骄傲,他从小到大都想听到父亲说这句话,但却始终没有听到。女友也对他很失望。巴克兰先生真是太好了,在这条新生的道路上,人们为他感到骄傲。也许他就要时来运转了。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七章 激情( 2) 他坐下来,插好手提电 脑的电源,打开了巴克兰先生办公室的邮件。邮件显示,他要在5 点钟去机场。好在收拾行李费不了多少工夫,而且宾馆离机场很近。他的目的地是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 第二天早上,格雷格急匆匆地登上飞机时,仍然睡眼惺忪。这时候他才发现,巴克兰给了他一张头等舱的机票。他没坐过头等舱,虽然他住的是高档公寓。 他在头等舱里悠闲地喝着饮料,没注意到有人已悄无声息地在他旁边的座位坐了下来。这是位女乘客,身材小巧。虽然她身高只有 4 英尺 10 英寸,但看上去却具有一种超凡的气质。 “我们见过吗?”他忍不住冲口问 道。 “不知道。”她回答说,“我叫朱莉克朗。很高兴见到你。” 格雷格一拍巴掌:“我想起来了,你是职业赛马骑手。你上过体育画报的封面,今日美国把你评为有史以来最顽强的运动员之一。” “是的。” 她用有点儿孩子气的语气表示认可。 2000 年,朱莉克朗成了首位加入名人堂( ThoroughbredHallofFame)的妇女。她 3704 次夺冠,她获取的奖金总额超过了 9000 万美元。由于奋勇争先的精神,她还赢得了 1984 年 ESPY 奖美国最佳女运动员的奖。 “ 你赢得了好多场赛事,可是你没有摔下马、摔伤过吗?” “唔,我摔下马的次数可多了,几乎全身的骨头都摔断过。”她说,“我的后背、大腿、脚腕、肋骨都断过,别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但这些伤痛阻止不了我。再没有比做你喜欢的事还能得到报酬更好的了。” “是有人这么说。”他想起几位导师的交谈,“这个领域以男选手居多,女选手的困难是不是格外大?” “也是也不是。”她回答说,“是男选手还是女选手,对比赛好像影响不大。最大的难关是养马人无论如何不肯把马给女骑手骑,很多人有这种观念。” “你 是怎么克服这类困难的?” “我就用行动说话。”她笑了,“我记得有个思想老派的人说,朱莉,我知道你骑术高,但我绝不会让小姑娘骑我的马。我听到这句话后心里想,唉,你真是太顽固了,我一定要用事实证明他错了。几年以后,我拿了好多比赛的冠军,包括种马杯,他的观念变了。你知道,后来我骑着他的马又赢了好几次比赛。” “一直有人怀疑你的实力,你伤心吗?” “当然,不过我用一个办法来克服恶劣的心情,就是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他其实为我做了件好事,给我打了气,让我心里的火焰一直熊熊燃烧。我把他的 态度看做挑战。” “我发现,只要我坚持天天去,尽我最大的努力,哪怕他们最后为了把我赶走,也会让我骑马的。” 格雷格在笔记本上写道: 天天去,坚持去! 克朗眼睛里闪着亮光,激动地说:“还要有信念!信念让我在最低谷的时候也没有自暴自弃。恰恰是这个过程中我所遭遇的逆境和身上的伤痛,让我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变得平和豁达。” 这时,朱莉克朗看着格雷格,话题一转,问道:“你有什么故事吗?你燃烧的愿望是什么?” “真希望我能回答出来。”格雷格回答说。此时他想到了米 娅,想到了戴维酗酒酗得厉害想到了自己面对严峻的财务状况的憧憬和梦想哪个是他最看重的愿望呢?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把自己最近的心路历程告诉了朱莉,他与女友的争执、他对戴维的失望、对成功公式所蕴含理念的理解等。他想不到居然会向一个陌生人敞开心扉,直言相告。克朗听得很专注,还帮他提炼主干,引导他继续说下去。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七章 激情( 3) 他不禁想到,要是他像这样对米娅吐露心迹,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能够挽回呢? 格雷格翻开笔记本,他和朱莉约好要把各自的愿 望列出来,然后再作对比。 格雷格盯着自己列出来的条目,不由觉得似曾相识。其实这些都是他以前有过的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现在却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这些文字再次体现着他对写作的热爱,他最早的理想是当记者。他收养的那个弟弟戴维就是位作家,在沦为酒精的俘虏之前在写作方面小有成就。 在才华方面,格雷格善于沟通。情绪好的时候,他很讨人喜欢,他和别人寒暄、交谈也没什么问题。近来他开始探究内心深处的动机,检讨他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就好像记下他的资产和负债。他在学着倾听,并因此变了很 多。 “怎么才能把两边相加,打进合适的社交圈,然后积极行动,取得成功呢?”他问。 “很简单。”朱莉说,她指着他的单子上剩下的两项,“你可以写一写你见过的这些人的故事,把你从他们身上明白的道理写出来。” 这番话让格雷格茅塞顿开。巴克兰先生举过写书的例子,让他想想家人朋友的反应。他在征求“了不起”的查理琼斯的意见时,也举了写书的例子。也许现在正是开始写作的好时机。朱莉建议他写作时,飞机舷窗外云雾已散开,一束阳光斜射进来,照亮了机舱。 “太奇怪了,真巧啊。”他喃喃地说。两 个人惊讶地对视一眼后,开始坦然享受机舱内朦胧的亮光。 “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有前因后果。”有个声音从过道对面传来。一个男人斜倚在飞机靠背上对格雷格和朱莉克朗说。 “我无意中听了你们的谈话,我想,也许你的使命是把那个成功公式告诉大家,让所有人都能从中受益。听起来好像你很喜欢写作,而且喜欢的程度不亚于你想向成功人士学习!” 格雷格挠了挠头,不明白他以前怎么没想过写作。 这人接着说:“说到巧合,所谓巧合,就是一件事情的几个因素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了一起。你上了这架飞机,也许不光是 为了去亚特兰大,还有更深的玄机。” 这人是谁? “我自我介绍一下。”这人说着,递过来两张名片。他名叫理查德科恩,是国际畅销书秘密( TheSecret)的出版商。“满世界都是鼓励人们自我奋斗、功成名就的故事,这些故事鼓励人们追求富裕、幸福和成功的生活,可是很少有人清楚地说出到底怎样才能成功。你偶然学到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你掌握的秘密,其他人也会感兴趣。” “真的吗?”格雷格问,“你这样认为?” “当然。我们来讨论一下。你喜欢写作,也肯虚心请教,把这两点和你的沟通能力结 合起来,然后听从导师的指点,再采取行动,你就完全能写成一部好书。” “听起来你好像已经在行动了,你到处旅行,把你学到的东西记下来。还有,你还认识拿破仑希尔基金会的 CEO,这是你加入一个社交圈的契机,它是补齐拼图的最后一个板块。我的公司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合作是创造奇迹必不可少的条件。我认为你已经具备了成功的前提条件,而且,你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格雷格表示认可,他在认真考虑这个人的意见。这是专家的中肯建议,而不只是观点。于是,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七章 激情( 4) 合作是创造奇迹必不可少的条件。 “你刚进入出版界时遇到过困难吗?”朱莉克朗问科恩。 “当然,困难多得很,主要是财务方面,前 22 年确实艰难。我们出版自己认为的好书,却始终得不到主流读者的青睐。顺便说一句,几年前我在一次书展上见过唐格林,我可以凭亲身经验告诉你,他是出版界的一位英杰。” 格雷格插话道:“情况艰难的时候,你靠什么坚持下去?” “我知道我会成功。”他回答说。 “什么意思?”克朗追问道。 “我听过著 名音乐指挥家林望杰的专访。他 4 岁上学,小时候就是钢琴神童。他 18 岁赢得洛克菲勒奖学金,上了茱丽亚艺术学院。他在那儿拿到博士学位,成了我们时代的伟大指挥家。他本人现在住在南加州,是圣迭戈交响乐团的指挥。” “我就是圣迭戈人,我要去见见他。”格雷格说。科恩接着说:“当有人问是什么激励他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时,他回答说,我知道我会成功。他说相信和知道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以下哪种情况给你的力量更大,是相信你总有一天能找到真爱,还是知道有人在默默地等着你,只要你不断拉近和她的距离,直到与她相遇呢 ?” 格雷格在本子上写道: 相信和知道一件事情必定成功,两者差别很大。 “说得对。”朱莉克朗说,“马的主人和饲养人不肯让我骑他们的马,这反而成了督促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只是我以前没这么想过。我想我一直都知道,我早晚会成为赛马场上的佼佼者,我觉得做自己该做的事是很自然的。我没有让障碍挡住去路,没有让它打败我。我知道,我注定是要骑马的。” “完全正确,”科恩说,“我们的公司能顺利经营,也是由于这样的信念。我的意思是,说实在的,有时候实在太难了。有一段时间,我大概 60的上 班时间都是在给债主们打电话。最低谷的时候,会计甚至还建议我们找几位律师谈破产事宜。而会谈结束走出会议室时,我们都放声大笑。因为律师想收 3 万美元的费用才肯帮我们提出申请。那时我们心里想,要是我们能掏出 3 万美元,根本不会申请破产保护了。” “你们是怎么做的?”格雷格问道。 “我们坚持了下去,我们知道,快有转机了。我们不想在低谷时放弃。” 格雷格又想到了自己,科恩的话与罗恩格洛瑟的忠告如出一辙:不要在低谷时作出重大决策。 “后来,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新项目。两年前我们出版了朗 达拜恩的著作秘密,头12 个月就卖掉 600 万册。然后我们还清了债务,它的畅销还让我们都成了百万富翁。” “这故事太精彩了。”朱莉克朗说。 “听起来,你具备了成功公式的 3 个要素。”格雷格说,“对书籍的热爱、精通出版业务、执著行动,不过你还要有合适的同僚把你推上巅峰。” “是的,我们用 22 年的时间实现了一夜成功。”科恩笑着说。 飞机降落, 3 个人都留下了彼此的联系方式,并拥抱道别。格雷格闭目沉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他终于体会到了目标感,他踌躇满志,坚信会找到自己的成 功公式。 他脑海里久久萦绕的是信念的概念和信念的重要性。劳伦纳尔逊管它叫什么来着?锲而不舍的信念。他想起米娅主动表示要为他祈祷,也为戴维祈祷。就连戴维,一筹莫展的戴维,好像也隐约意识到,治疗酒瘾还要靠自己 他必须行动起来,作出改变。 把你的打算告诉全世界,不过首先要做给他们看。 拿破仑希尔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别再一味订计划( 1) 一辆汽车在机场出口处等着他。格雷格看到之后呵呵地笑了,因为汽车被装饰成了奶牛的样子,车身还挂着一条醒目的横幅: “多吃鸡肉”。它载着格雷格从马路边一溜烟飞驰而过,附近的游客对这辆被装饰得五颜六色的汽车指指点点,纷纷拍照留念。 格雷格明白,他即将见到一位真正的传奇人物。多年来他看过这位传奇人物的好多报道,心中十分佩服。车子在一片开阔的企业园区门口停下来,此时他有一种孩子般的兴奋,似乎回忆起了爸爸第一次带他去看棒球比赛时的激动心情。 门上的大标语写着:“欢迎来到 Chick-fil-A”。眼前的景象令人称奇,牛羊在 70 英亩的园区内悠闲漫步。湖边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人们三三两两地在草地上闲逛。 格雷格还是不能相信,巴克兰果真会安排他与特鲁特卡西本人会面。特鲁特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是快餐食品业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人们认为是他发明了鸡肉三明治。 巴克兰先生是为了要我给他带一份三明治回去才安排这次会面的吧,就为了这个原因,格雷格心想。 虽说格雷格看书不多,却也读过特鲁特卡西写的几本书。(这里要再次重申,巴克兰说,一个人所读的书、所见的人对他的个人发展影响至深,这话实在是至理名言。)他还听说卡西谢绝一切采访,那巴克兰怎么能安排好这次见面,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卡西肯接受这个请求呢? 从那辆夺人眼球的车上下来,格雷格被带到安保处。有人给他拍了照片,专门制作了特殊的贵宾通行证。一位态度友善的向导带他走上电梯。他们到了楼上后,格雷格被交给另一名笑容可掬的助理接待。“卡西先生正等着你呢,请跟我来。” 格雷格一眼就注意到宽阔的玻璃天花板,这幢 5 层的大楼全部装着玻璃天花板。置身其中,他不禁一阵眩晕,差点儿站不住。 助理把他领进了这位 87 岁高龄的商界奇人的办公室。“你好,年轻人,”卡西先生说,“进来,坐下。” 格雷格拉了把椅子坐下,环顾了一周。办公室的墙上装饰着 各种纪念品和几张家人照片,最突出的却是一张登山者攀上峰顶的招贴画。他的注意力随之转向办公桌上的霍雷肖阿尔杰奖杯,它代表着商业界的崇高荣誉。 霍雷肖阿尔杰杰出美国人协会由一群阅历丰富、各有千秋的精英组成。协会成员很像小霍雷肖阿尔杰笔下的人物,他们通常都出身社会底层或家境贫寒且早年历经艰辛(有人会说,恰恰由于经历过坎坷),但他们工作起来异常勤奋,最终都实现梦想,取得成功。 “好吧,跟我说说,我怎么为你效劳?”卡西问。他打破了格雷格的沉思。 又是这句话,又是一位成功人士明确地表 示愿意为他人服务。他觉得好像自己见到的每个人都由衷地希望向他人伸出援手。 “这次有机会向您请教,我很荣幸,”格雷格用一贯单刀直入的风格提出这个问题,“您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卡西脑袋一歪,这个突兀的问题把他逗笑了。“不要总是订计划。”他回答道。 “什么?”格雷格脱口而出。 “不要总是订计划。”卡西又说了一遍。 “这跟我接受的教诲可不大一样。” “我想是的。不过你问的是我有什么秘诀,我就实话告诉你。”卡西说,“这就是我的秘诀,年轻人。不管干什么,你必 须先在脑子里有个目标,有个轮廓。一旦你下定决心实现它,那就只要朝着它的方向前进就行了。你如果坚信自己能达到目的,到时候自然有办法。” 离金矿只有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别再一味订计划( 2) “我对您没有丝毫不敬的意思,卡西先生,可是我听到了您的话却很难相信。” 特鲁特卡西俯身过来朝着格雷格说:“你看起来是个很聪明的小伙子,你去年肯定订了不少计划。” 格雷格点了点头。 “那些计划完成了几个?” 格雷格一脸茫然。他想了想自己过去一年做过的事,好像他的计划全 都不了了之。从经济角度看,他去年其实是每况愈下。 “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取得阶段性的结果,意思是你最后会达到目标,但计划中的办法却也许很难用上,因为实际情况和你的设想完全不同。” 格雷格立刻意识到,应该把这条经验之谈记下来: 别再一味订计划。 卡西又说:“我给你举个例子。假如你的目标是走到一条街的尽头,那么,你得走出家门,向那个方向走去,就这么简单。你制订了个很有规律的计划,要每走两步停顿一下,如果你坚持按这个计划走下去,那就可能错过身边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机会?”格雷格说。 “没错。你看,人们按计划前进时,往往只留意自己的脚下和呼吸的节奏。换了我,我就会观察路上有没有某个孩子丢下的自行车或滑板,有的话我就利用起来,然后把路程大大缩短。我的计划里没有自行车和滑板,但我会睁大眼睛寻找这些机会。” 格雷格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位耄耋老人踩滑板的样子,忍不住会心地笑了:“我明白了。您心中有个目标,你朝着它努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寻觅能够帮助自己的机会。” “完全正确。如果你运气实在好,也许碰巧有位邻居驾车经过,让你搭搭便车,那你就会更快到达目 的地。” 格雷格默默地沉思片刻,又冒出一个问题:“您是说,您的成功从来没有过计划吗?” “我没有打算创立 Chick-fil-A,它的成立是水到渠成的事。是的,我心里有数,但我不知道事情怎样才能成功。我 1946 年从部队退役以后,开了一家矮人烧烤店。我叫它矮人烧烤是因为公司只有 10 把椅子, 4 张桌子。到了 20 年以后的 60 年代,我发明了压力锅烹饪的鸡肉三明治,并在亚特兰大开了第一家 Chick-fil-A 饭店。我说过,这期间我不过是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憧憬一直在努力,而怎么办的问题则顺其自 然地解决了。” 卡西接着说:“想不想在我这里参观一下?” “当然。”格雷格站起身来,跟着主人出了门厅。 “我看到您的办公室挂了一张登山的照片。您当年喜欢寻找刺激吗?” “有点。不过那张照片更是个警示,象征着我们创造的价值。”卡西回答说,“登山代表我的商业生涯。那意味着不管山多高,坡多陡,困难多大,都不要害怕。它还提醒我要心存高远,不要还没登顶就放弃。它也体现了我的做事风格。” 格雷格奋笔疾书: 要心存高远,不要还没登顶就停下脚步。 然后他 问道:“您能具体一点吗?” “你知道,登山者每次要攀上海拔更高的营地,都会冒极大的风险。我就是这样。登山者还必须小心翼翼,不能失掉救生索和其他支持,否则就会丢掉性命。” “救生索?” “是的。登山者每前进 20 英尺左右,就要把自己和山体拴在一起,这样即使他滑了一跤或者一脚踏空,也不会掉下悬崖。他只会摔倒在几英尺远的地方,就是他先前做了固定的地方。” “有道理。”格雷格说,“回顾过去,我希望自己当年也采取了保险措施。但我好像喜欢一意孤行。”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离金矿只有 三英尺 第三部分 第八章 别再一味订计划( 3) 要登临绝顶,也要保障安全。 卡西见他做笔记,就说:“人生道路上飞跃式的前进是可以的,实际上你必须飞跃。但是,不要每次做决定都孤注一掷,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他指着大楼的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