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培训讲义2007-09_第1页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培训讲义2007-09_第2页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培训讲义2007-09_第3页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培训讲义2007-09_第4页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培训讲义2007-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指南 一 .医疗器械的定义 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定义如下: 本条例所称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其用于人体体表及体内的作用 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 ,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 (一)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 (二)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三)对解剖或者生理过程的研究、替代、调节; (四)妊娠控制。 该 定 义 是 等 同 采 用 了 国 际 标 准 所 使 用 的 定 义( ISO10993-1idsGB/T16886.1) . 二 .器械的分类 为什么要讲分类,因为不了解分类的知识就不知道医疗器械的注册方式更不知道生物性能指标如何确定,不知道指标是怎样确定的,想写好标准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什么我们不少同志,让他写标准基本可以照猫画虎的画出来,但为什么或技术要求是如何确定的,则一无所知呢。关键就是对产品不了解,即使了解了产品往往又不知道如何确定技术要求,特别是生、化指标。 只要掌握好下列知识,写标准并非难事。 2 1.管理分类(管理类别) 依据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指,通过 常规管理 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注册由市级药品监督机构负责。 第二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 加以控制 的医疗器械。 注册由省级药品监督机构负责。 第三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 严格控制 的医疗器械。 注册由国家药品监督机构负责。 类别的表示方法分别为: I II III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为管理上的需要,为注册服务。 2.按照与人接触关 系的使用状况分为以下三类 体外与体表使用; 介入使用; 植入使用。 3.每种使用状态由分为 23 种接触情况 如植入产品分为:与血液接触和组织接触。 4.每种接触又分为 3 种接触时间 短期( 24h); 长期( 24h3d); 持久( 30d)。 3 三 .如何确定技术要求 1.生物性能(要求) 依据 ISO10993-1idsGB/T16886.1 的规定,几乎所有医疗器械都需要进行下列 3 项生物试验: A)细胞毒性; B)致敏; C)刺激或皮内反应。 有的同志好提出质疑了,那我们的引流袋也需要吗?当然不是这样。 这是按照与人接触关系的使用状况要求的,就是上面提到的 3 类。 不与人体皮肤、血液、组织接触的医疗器械则不是这样要求的。 这点很重要,请大家记住。 下面具体讲各类医疗器械的生物要求,见表 1“基本评价试验指南” 表 2 补充评价试验指南 (直接引用 ISO10993-1idsGB/T16886.1) 下面这 2 个表看起来不难,实际运用起来不容易。需要结合GB/T16886 系列标准进行理解贯彻使用,应该说难度不小,想全面理解掌握难度极大。 因为时间及我个人的水平的原因,在此我也不可能再多、再详细的讲了,只能靠大家 领悟和自学了。 虽然这 2 个表都提到“注:本表是制定评价程序的框架,不是核对清单。”但在技术审评时他们就是作为清单来要求的,请大家注意全面贯彻执行。无菌就不用讲了,它是一次性产品的基本要求;热原也就是 4 细菌内毒素的要求一般是管道类和容器类产品的基本要求,这种管道或容器盛装的液体需要随静脉或动脉血液进入人体时才要求。 生物性能的要求我只能讲到这里了。 表 1 基本评价试验指南 器械分类 生物学试验 人体接触 接触时间 A-短期 ( 24h) B-长期 (24h30) C-持久 (30 日 ) 细胞毒性 致敏 刺激或皮内反应 全身毒性(急性) 亚慢(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植入 血液相溶性 表 面 器 械 皮肤 A B C 粘膜 A B C 损伤表面 A B C 外部接入器械 血路 ,间接 A B C 组织 /骨 /牙接入 A B C 循环血液 A B C 植入器械 组织 /骨 A B C 血液 A B C 注:本 表是制定评价程序的框架,不是核对清单。 5 表 2 补充评价试验指南 器械分类 生物学试验 人体接触 接触时间 A-短期 ( 24h) B-长期 (24h30) C-持久 (30 日 ) 慢性毒性 致癌性 生殖与发育毒性 生物降解 表 面 器 械 皮肤 A B C 粘膜 A B C 损伤表面 A B C 外部接入器械 血路 ,间接 A B C 组织 /骨 /牙接入 A B C 循环血液 A B C 植入器械 组织 /骨 A B C 血 液 A B C 注:本表是制定评价程序的框架,不是核对清单。 6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GB/T16886idsISO 10993 系列标准的组成 GB/T16886idsISO 10993 的总题目是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 由下列 16部分组成 : 第 1 部分 : 评价与试验 第 2 部分 : 动物保护要求 第 3 部分 : 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第 4 部分 : 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 第 5 部分 : 细胞毒性试验 :体外法 第 6 部分 : 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第 7 部分 :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第 9 部分 : 潜在降解产物定性与定量框架 第 10 部分 : 刺激与致敏试验 第 11 部分 : 全身毒性试验 第 12 部分 : 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第 13 部分:聚合物降解产物定性与定量 第 14 部分:陶瓷降解产物定性与定量 第 15 部分:金属与合金降解产物定性与定量 第 16 部分:降解产物与可沥滤物毒性动力学研究设计 第 17 部分 可沥滤物允许限量的建立 第 18 部分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第 19 部分 Physico_chemical,morph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7 第 20部分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immunotoxicology testing of medical devices 带“”号的为我们常用的需要重点掌握的,是生物学(血液学)要求的指导原则。 带“”号的也为 我们常用的需要重点掌握的,是检验方法制定的指导原则。 2.化学性能(要求) 应该说化学性能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导原则,但是环氧乙烷是所有一次性灭菌产品的通用要求。 其它的要求可以参考几个国家标准来制定。 如输液、血器参考 GB8368, 注射、针器参考 GB15810。 主要的化学性能无非一下几个: 还原物质 (易氧化物 ) 金属离子 酸碱度(滴定) 蒸发残渣 紫外吸光度 浊度 色泽 醇溶出物 对于多数产品的化学要求、即可。 3.物理性能 8 制定的依据为产品本身特性和临床要求,要能体现产品的特点来即可。 一般要求为: 外观、尺寸 物理性能应该不用说了。关键是写标准的人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认真态度。 在此我不是批评谁,前几天有个公司写精密储存液体装置的一个标准草稿,让我修改,我一看就来气,竟然对装量误差和精度没有要求,那精密的概念怎么体现。这我认为这不是水平问题而是责任心 四 .如何编写检验方法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关键是掌握号几个相关标准就可以了。 1.生物性能的检验方法 (掌握好 7 个标准就基本可以了) 依据 GB/T14233.2 和或 GB/T16886 第 3 部分 : 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GB/T16886 第 4 部分 : 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GB/T16886 第 5 部分 : 细胞毒性试验 :体外法、 GB/T16886 第 6 部分 : 植入后局部反应试验、 GB/T16886 第 10 部分 : 刺激与致敏试验、 GB/T16886第 12 部分 : 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 值得注意的是供试液的制备方法需要明确写出来或注明依据的标准。 下面是生物学试验编写参考请大家执行 ( 1):无菌 试验按照 GB/T14233.2-2005 规定方法进行,应无菌。 ( 2):热原 试验按照 GB/T14233.2-2005 规定方法进行,(按 4g 9 样品加 20ml 浸提介质的比例, 121 2, 1 0.1hr 制备试验液,浸提介质:生理盐水)应无致热原。 ( 3):血液相容性 ( 3.1):溶血 按照 GB/T16886.4-2003 的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溶血率应小于 5%。 (溶血给出供试验方法,一般 15g,特殊样品按面积计算。) ( 3.2):血拴形成 按照 GB/T16886.4-2003 的规定试验方法进行,与阴性对照相比应无显著差异。 ( 3.3):凝血 按照 GB/T16886.4-2003 的规定试验方法进行,与阴性对照相比应无显著差异。 ( 3.4):血小板 按照 GB/T16886.4-2003 的规定试验方法进行,与阴性对照相比应无显著差异。 ( 3.5):补体试验 按照 GB/T16886.4-2003 的规定试验方法进行,与阴性对照相比应无显著差异。 ( 3.6):血液学 按照 GB/T16886.4-2003 的规定试验方法进行,与阴性对照相比应无显著差异。 ( 4):急性全身毒性 10 按 4g 样品加 20ml 浸提介质的比例, 121 2, 1 0.1hr 制备试验液,浸提介质:生理盐水和棉籽油。制备试验液。取试验液按照GB/T16886.11-1997 中规定试验方法进行,应无急性全身毒性。 ( 5):细胞毒性 按 4g 样品加 20ml 浸提介质的比例, 37 1, 24 2hr 制备试验液,浸提介质: MEM 培养基。取试验液按照 GB/T16886.5-2003 中规定试验方法进行,细胞毒性反应应不大于 级。 ( 6):皮肤致敏 按 4g 样品加 20ml 浸提介质的比例, 121 2, 1 0.1hr 制备试验液,浸提介质:生理盐水和棉籽油。取试验液按照 GB/T16886.10-2005中规定试验方法进行,皮肤致敏反应应为级。 ( 7):皮内刺激 按 4g 样品加 20ml 浸提介质的比例, 121 2, 1 0.1hr 制备试验液,浸提介质:生理盐水和棉籽油。取试验液按照 GB/T16886.10-2005中规定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样品与溶剂对照平均记分之差不大于 1.0。 掌握好以上 7 条,写生物学试验方法就不难了。 2.化学性能检验方法 主要参考 GB/T14233.1 即可。 关键也是检验液的制备,大家可以参考表 3,表 3是引用 GB/T1423.1的,我把它转化为 WORD 文本方便大家使用。 参考方法: 1. 可以循环的器械一般采用循环的方法(参照 GB8368 输液器); 11 2. 容器类产品一般采用公称容量的方法(参照 GB15810); 3. 其它不规则的器械采用表面积或采用几个样品加多少 mL水的方法,无非这几种。 表 3 检验液制备方法 序号 检验液制备方法 适用产品举例 1 取三套样品和玻璃烧瓶连成一循环系统 ,加入 250mL水并保持在 37 1 ,通过一蠕动泵作用于一段尽可能短的医用硅橡胶管上 , 使水以 1L/h的流量 循环 2h, 收集全部液体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 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烧瓶中 , 不装样品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 使用时间较长 (不超过 24h) 的体外管路制品 , 如输液器、输血器等 2 取样品的厚度均匀部分,切成 1cm 攩 2 攪的碎片 ,用水洗净后晾干 ,然后加入玻璃容器中 , 按样品内外总表面积 (cm攩 2攪 ) 与水 (mL)的比为 5 1(或 2:1)攩 *攪 的比例加水 , 加盖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 121 1加热 30min,加热结束后将样品与液体分离, 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 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 ,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 使用时间较长不超过24h)的内导管 3 取样品的厚度均匀部分,切成 1cm 攩 2 攪的碎片 ,用水洗净后晾干 ,然后加入玻璃容器中 , 按样品内外总表面积 (cm攩 2攪 ) 与水 (mL)的比为 5 1(或 2:1)攩 *攪 的比例加水 , 加盖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 121 1加热 30min,加热结束后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 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 ,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 使用时间很长的产品(超过 24h) 如血袋等 4 样品中加水至公称容 量 ,在 37 1下恒温 8h(或1h)* 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 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 ,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 使用时间很短的容器类产品。如注射器等 5 样品中加水至公称容量 ,在 37 1下恒温 24h,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 ,作为检验液。 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 ,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 器类产品。如营养输液袋等 6 取样品 ,按每个样品加 10mL(或按样品适当重量加1mL)* 的比例加水 ,在 37 1下恒温 24h(或 8h或 1h)攩 *攪 ,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 取同 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 使用时间较长 (不超过 24h) 的小型不规则产品。如药液过滤器等 注 *: 若使用括号中的样品制备条件 ,应在产品标准中注明 我为什么把时间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就是提醒大家试验液的制备时间选择尽量采用可操作的试验方法,如 24h,2h, 30min。采用 8h 是需 12 要尽量避免的,要不试验人员需要半夜起来继续做试验的。 2.物理性能检验方法 物理检验方法不讲了。 对于复杂的检验方法,建议大将采用附录的方法,如按附录 H 检验,应复合 4.2.9 的规定。 五 .标准的编写模式(格式) 对于已经能熟练使用 TDS 模板的同志,标准编写的格式是比较简单的了。 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依据国家局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局令第 31 号) 的规定,“ 第一条 ,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标准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 凡在中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应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 医疗器械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标准。 ” 现在我只介绍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1.注册产品标准编号 / 发布年号 注册产品标准顺序号 标准复核机构所在地简称 (国别 、地区 ) 注册产品标准代号 13 如 I 类 /鲁威 XXXX-2007 II 类 /鲁 XXXX-2007 III 类 /国 XXXX-2007 2.封面 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 标准名称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XXX 公司发布 3.前言 注册产品标准应有前言,主要给出下列信息: 3.1 说明与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 3.2 说明本标准与其它标准或前版标准的关系(如有); 3.3 必要时,说明本标准中的附录的性质 4.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 5.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 14 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 6.分类和分类标记 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系列)建立一个分类、型号、产品代码或产品标记,可以包括规格、尺寸、基本参数等。 规格型号的规定一定要考虑全面,不要等取到注册证后又发现规格型号规定的范围窄了。 7.要求 7.1 安全性及有效性要求 安全性及有效性要求的编写应考虑要求的合理性、有效 性、安全性、适用性、导领性、完整性和协调性。 7.1.1 安全性能要求应注意选择适用下列标准: GB 9706( GB4793) 医用电气设备 (测量) 通用安全要求系列标准; GB/T 16886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YY/T 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系列标准; 及其它安全要求。 7.2 有效性能要求 应包括重要性能和一般性能指标。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其性能应符合上述标准的要求。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其性 15 能应由产品制造商根据产品预期应用情况确定 ,并保持性能要求与说明书中明示的技术指标一致。 我们一般在写标准时把要求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生物性能。但机电产品例外。 误差设定最好别定的太高。如长度 1000mm 0.1mm这样是很不合理的。 8.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应与要求相对应。试验方法一般应采用已颁布的标准试验方法。如果没有现行的试验方法可采用时,规定的试验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再现性。试验中使用的测试仪器、设备、工具及标准样品等一般应有规定的精度等级。 试验方法并非必须的,在要求中一起规定也可以。如:尺寸,用通用量具测量,长度应为 XXX X,宽度应为 XXX X。 9.检验规则 分出厂检验和周期检验,抽样方案分别依据 GB/T2828.1 和 GB/T 2829。 10.标志、标签(如有) 应根据产品特点、使用要求、相关标准及法律法规等的要求规定标志、标签 (应考虑 YY0466、 10 号令) 。 16 11. 包装、运输、储存(如有) 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及相关标准 , 规定产品的包装要求、运输储存要求。随机文件是产品的一部分,应对随机文件 做出 规定。 12.附录(如有) 应在标准附录中列出 。 13.编制说明 编制说明 的内容 13.1 概述 说明产品特点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 13.2 主要引用标准 列出来即可。 13.3 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 13.4 管理类别 依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局的文件确定。 13.5 自测报告 声明自测符合本标准要求。 下面概括一下标准内容: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分类和分类标记 4. 要求 17 5. 试验方法 (何以和要求合并) 6. 检验规则 7. 包装、运输、储存 8. 附录 9. 编制说明 六 .简单介绍电器设备的标准 1.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安全通用要求 2.GB4793.1-1995测量、 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 部分:通用要求 哪类电气设备适用 9706 那种适用 4793,这点大家需要知道。简单的说,治疗类电气设备适用 9706,测量控制类适用 47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