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交通系统观的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oc.doc_第1页
基于大交通系统观的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oc.doc_第2页
基于大交通系统观的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oc.doc_第3页
基于大交通系统观的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oc.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大交通系统观的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oc 杨建安 03-12-2004 14:15:15 阅读950次 摘要本文将交通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大交通系统观出发,分析了交通环境风险的产生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构成,以期为交通环境风险的正确认识、评估、防范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点。关键词:大交通 环境风险 预警系统 交通的发展,使人类冲破了空间的限制,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产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展,使社会自然资源再调整、再分配、再使用。1 交通环境风险的概念与基本特点1.1大交通与交通环境风险现代交通不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在精心策划、组织和严格管理下,运用开辟的道路和制造的动载工具,更重要的是帮助人类实现对时空的跨越的社会行为。交通的最大功能是人类社会空间的缩小和时效的提高(或称时间的升值),从而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保证了社会的繁荣进步。交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要素,是与整个社会及基社会其它要素处于互动中: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正是在这些互动中,交通产生出它的时空效果,显示出强大的社会功能。交通的实质是实施对事物进行时空变换,是强化的社会生产力。因此,我们讲大交通,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视交通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别考察与其它社会要素(子系统)的关联,从而形成整体的交通观。这样,社会交通之外的社会各要素(系统),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可以视为交通的环境。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交通,我们认为大交通(以下交通均指大交通)就是由物质的器物和表现为交通手段的行为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意识、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共同构成的、统一的文化整体。因而,任何一种交通形式的出现我们均可理解成一种新的交通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它不仅是交通本身发展的结果,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某种科学技术发展或经济需要所造成的,它是种复杂的交通文化现象。但当这种作为文化现象的交通在一定的时间给人类的全面发展带来不利时,“交通环境风险”由此而生。所以可以描述性定义,“交通环境风险”是指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由于交通在与其它社会要素(子系统)的互动中,其发展对人类可能发生的利益损失的变动。1.2交通环境风险的基本特点1)广泛的渗透性。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的物质层和社会的意识层。前者主要表现在交通对人工自然的客观改造,体现在自然环境方面,其中心内容反映为交通的本身。如:高速公路建设中深挖路堑、高填路堤和处理水文地质不良路段,可能会引起塌方、滑坡等现象,造成水土流失。后者表现为交通对人类观念系统的影响,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和交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如社会学家大卫。刘易斯研究过汽车对求爱的影响。他说汽车从汽车时代开始就起到了一种浪漫的作用。社会学家还注意到汽车日益增加的流动性,导致更多的远亲繁殖,并逐渐改良美国的人种。但汽车也确实影响了传统的家族生活,怂恿卖淫,以至有人指责汽车是“有轮子的”妓院。2)严重的破坏性。交通环境风险一旦转变为现实,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恶果。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德性在理性的僭越下退化,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现代化交通的出现,在巨大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如万吨货轮的出现以其载重多,有效降低航运费用被称之为航运业的革命,但由此产生的巨大风险也是令人担忧,所产生的后果令世界震惊。2002年11月,“威望”号油轮满载7.7万吨燃料油开往直布罗陀,在驶到距离西班牙西北加利西亚省海岸5海里的海域搁浅,约一周后在狂风巨浪吹打下沉,约万吨货油泄漏入海,对当地海洋环境造成了灾难性后果。3)生成的潜伏性。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往往并不是一蹴而就,往往有很长一段的潜伏期。有数据表明,来自交通运输领域的各类污染对全球升温影响达20%,仅次于工业。但这种升温并不是瞬间就能发生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特别是交通对人们的心理认知,以及由此而生的出行方式、生活观念、思维变革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潜移默化。也正是由于这种变化的相对滞后性,交通环境风险往往不被人们所提前认识,掌握和控制。4)成因的不确定性。风险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交通环境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一种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前面交通环境风险定义不难看出,这里的交通不在是一种器物形态的交通,而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社会交通,因此,价值因素的影响已成为评价交通环境风险发生的内在要求。这样一来,由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出于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追求与各自利益相吻合的环境风险评价标准,导致了环境风险成因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交通环境风险的发生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并发症,是多重不确定因素蓄积和作用的结果。2 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交通环境风险的管理有两大策略:防止和减轻。前者是指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后者是指在事件发生时减少其不良后果。交通环境预警系统的建立是对技术风险的一种系统防范,对于有效化解风险十分必要。2.1、指导思想与原则(1)科学的防范性。预警是为了给人们提供风险可能发生的有效信息,指导人们及时采用相应的防范措施,因而整个预警系统必须具有较为严密的科学性。可以说,它是整个系统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因而也是整个预警系统建立过程中首先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我们在设计本系统时所奉行的基本指导思想。(2)系统原则。预警系统吸收了原有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精髓,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对现有管理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它是对交通的研究与发展的全过程管理,因此必须将交通环境风险视为一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预警系统中坚持系统性原则。(3)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任何一种新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以实用为其生存的根本要求,建筑于新思维之上的技术风险的预警系统也必须体现实用的原则,为了推广应和也应容易操作。(4)两法结合的原则。目前理论界对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还不多,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传统的概率分析方法,另一种是风险管理理论中的信号分析方法。此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概率分析方法是根据所构造的模型,将各种指标数值同时代入计算发生的概率,因此具有结论明确的优点。但它不能说明导致交通环境风险时该地区的整体交通状况,不利于对风险的监控与预防。信号分析法则具有政策含义强的优势,能为风险提供明确的监测范围和警戒区间,提示风险发生的根源,为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进行监控、协调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了指南。但它有一个缺点,即不能明确地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而这正是概率分析法的优点,因此,若能将这两和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便能优势互补,使技术风险的监测工作整体优化。2.2预警操作系统预警操作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和对策。它是一个由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为了实现对交通环境风险的有效监控,预警系统必然包括着复杂的子系统将各构成元素进行整合,通常由以下5个子系统构成。1)信息管理子系统。根据风险、不确定性、信息之间的关系,信息量的增加也就意味着风险的减少。因此,加强信息管理是减少风险以及进行风险防范的必要条件。在信息管理子系统中,贮有与交通建设有关的科技、经济、生产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并具有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和辩伪的功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中的信息需不断更新。具体说来,我们要根据交通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发生、发展的思路,结合历史分析和现实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研究:该交通发生时世界性交通发展状况;该交通发生时该地区的交通状况;该交通本身的文化特征。 2)评价子系统。交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因此在收集较为全面的信息后,必须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对其状况进行评价,以判断工程建设进展状况,因此需建立评价子系统。评价子系统主要用于对风险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状况、风险后果、风险不可探程度以及人们接受风险的底线等做出评估。判断一种环境风险是否能被接受,通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即把这个风险同已经存在的的其它风险、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效益、减缓风险所消耗的成本进行适当的比较。3)预测预警子系统。交通建设中环境风险的预测是一种时效预测,当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则需要根据已发生的情况及新掌握的信息对未来状况作出新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与某种阀值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警报;预测与预警的结果又可以作为进一步的决策和以及调整风险防范对策的依据。“阀值”的设定是预警系统的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当其中一项以上的指标偏离其正常水平并超过某一“阀值”时,就把它当成交通建设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发生的预警信号。阀值确定的原则是:在这一点上,将会发生风险而没有能发出预报的概率与发生错误预报的概率相等。4)决策子系统。这个决策子系统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科学与经验、模糊与精确、定性与定量、个人与群体、内部与外部有机结合的过程。如对公路在建设项目而言,其决策子系统包括:项目中止决策、项目转让决策、以及项目工期变化等等。通过这种决策子系统,可以帮助选用有效的控制技术,进行削减风险的费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风险度和可接受的损害水平;并进行政策分析及考虑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适当的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降低或消除该风险,保护人类的全面健康发展。5)对策子系统。对策子系统是一种为决策者提供对策的子系统,它属于一种辅助决策,不能取代决策者的决策,也不可能提供细化的,具体的操作方案,而只能提供对策思路和粗对策,目的在于启发决策者的思维、节省决策时间,或防止思考问题时发生大方向上的偏误。它的中心内容是交通建设的危机管理,也就是说当交通发展碰到大的阻碍,无法进行下去时,迅速根据危机管理计划,确立危机管理目标,采取紧急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2.3对虚警与漏警的处理交通环境风险因素的无限性与人类把握风险的能力的有限性之间构成矛盾,作为这种矛盾的结果便是虚警和漏警。所谓虚警,是指作出了某种风险警报,而实际上风险因素并没有发生。若出现虚警,则应对虚警的原因进行分析,虚警有时是由于小概率事件的影响,这种情况是比较正常的;有时对未来因素估计失误,这种情况需引起注意;若出现频繁虚警,则说明预警系统存在问题,需进行修复。所谓漏警,是指一些风险因素已出现,但事先未能发出警报。漏警所带来的损失比较大,而且,如果一个系统经常漏警,那么说明该系统存在缺陷,必须进行重新设计。3 结论已有的研究中,经济学者、环境保护学者往往只注重对交通发展在器物形态的研究,选用的指标多为经济因素,如长安大学设计开发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软价RODAEIA对环境风险分类仅分为声环境评价、空气评价、水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环境污染评价五大类。与此同时,哲学却局限于最一般意义上的解释,对于风险造成的损失难以精确描述。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研究首次把交通以一种文化形态作为研究对象,这从理论上解决了我们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时的全面性,为交通建设与人类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交通发展时刻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出行观,思维观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种改变由于发生在未来,因而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风险的时代,当我们将意识形态的因素努力纳入预警管理中,如何既脱离“庸俗经济学”的影响又不局限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分析,是交通环境风险预警管理的一个“瓶颈”。同时,我们选用的指标体系有无遗漏,对环境风险评价是否合理,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1黎德扬.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2陆雍森.环境评价(第二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3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 5曹南燕等.汽车文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6交通环保J.2003第1-4期7杨建安.技术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0,(5)8杨建安.技术风险系统研究M.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Investigation of Traffic Environment Risk Early-Warning System based on point of Big-traffic system.Jianan,Yang(headquarters of JingDong-Highway, HuBei) Abstract: From point of view about big-traffic system, regarded traffic as one subsystem of the whol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d engendering and characteristic of Traffic Environment Risk on ground of culture, then bring forward 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