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体会_医学论文_医药学论文__1993_第1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体会_医学论文_医药学论文__1993_第2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体会_医学论文_医药学论文__1993_第3页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体会_医学论文_医药学论文__1993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体会 _医学论文 _医药学论文 _ 关键词 哮喘 ;教育 ;管理 哮喘治疗的新概念认为 :哮喘治疗目标不只限于尽快控制哮喘急性加剧,而且应预防和减少反复发作。哮喘患者的 教育 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哮喘 教育 可以显著地提高哮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 2003 年 10 月 2004 年 4 月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患者 50 例,其中男性 32 例,女性 18 例,年龄 16 岁 72 岁,平均年龄 36.5 岁。病程 1 年 20 年,平均 5.1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诊断标准 1 。其中轻度患者 10 例,中度32 例,重度 8 例。所有门诊患者及 住院患者在病情平稳后均进行皮肤过敏点刺试验。有 1 种 5 种过敏原阳性者占 34%, 6 种 10 种过敏原阳性者 36%, 11 种以上过敏原阳性者占 13%。阳性率最高为粉尘螨、户尘螨,达 69%;海 虾,海蟹 59%;棕榈 56%;芒果 55%,蟑螂 28%;香 烟10%。 2 方法 根据病人的需要,文化程度,给予针对性的宣教。具体内容有哮喘患者的生活护理、哮喘发作时的家庭护理、肺功能监测、用药指导等方面进行系统教育。 2.1 生活护理 大约 80% 90%的哮喘患者至少对一种常见变应原过敏 2 ,“螨”是引发某些患者哮喘的主要因素。因此,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螨的控制。 2.2 肺功能监测 峰流速仪( PEF)是一种简易的肺功能监测仪,“哮喘诊断和治疗的国际共识报告”和“全球哮喘防治 战略 指南( GINA)”均推荐哮喘患者使用 PEF 作为自我监测病情的重要方法。临床 研究 证实 :PEF 随哮喘症状的严重度增加而降低,按临床表现严重度与 PEF 测定分级有较大差异。 轻度和重度哮喘的两种分级的吻合率较高,分别为 71.4%和74.5%,而中度哮喘的吻合率则较低( 52.9%),有 20.9%按症状分级的病人被低估了病情。所以我们宣传、教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评估哮喘的严重度,主动、长期、正确的监测记录 PEF,给医生判断病情提供最佳依据,确定用药及剂量,使缓解期病人在哮喘发作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阻止哮喘严重发作。 2.3 哮喘发作时家庭护理 当患者在家中哮喘发作时,取半坐卧位,以利呼吸,保持情绪稳定,环境温湿度适宜,鼓励患者多饮水,教会其行有效咳嗽,避免痰液堵塞 气管,引起窒息。 2.4 药物治疗指导 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炎症 4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可预防和治疗哮喘的发作。但激素口服及注射副作用大,吸入治疗倍受关注,护士应向患者认真的解释其用药意义,同时应训练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以发挥更大的药效。 http:/ 3 结果 参照中华 医学 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疗效判断标准 3 采用问卷、登门拜访、病人来医院就诊及联谊会等形式对 50 例哮喘患者进行评估。 3.1 哮喘患者接受教育管理后自行掌握情况调查 (见表1) 表 1 哮喘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掌握情况 4 讨论 哮喘的教育和管理是哮喘防治工作中非常重 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哮喘教育包括对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三方面的教育问题。目的是使上述人员更好地掌握哮喘的新概念及新的管理方法,最终用到哮喘患者中去,以获得最佳防治效果。我们通过各种形式对哮喘患者普遍的、共同的问题进行宣教,使绝大多数患者掌握了哮喘方面的知识(表1)。临床有效率达 92%,肺功能明显改善。糖皮质激素是控制气道过敏性炎症( AAL)和降低 AHR 最有效的药物之一,这是哮喘治疗中由用支气管解痉剂短期控制症状到长期控制慢性症状和预防发作的观念性转变。而吸入法因所用药量小,局部高效,不良反应少成为院外主要给药途径。 选用多种过敏原液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明确过敏原种类并加以避免,达到减少及控制发作的目的。本组 50 例中未出现过敏及其它不良反应,且方便迅速,家属及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从结果中看尘螨过敏居首位,阳性者 69%,与陈育智等报道 69.7%相符,螨仍然是当今引起过敏性哮喘的最重要因素。正确选用气雾剂及使用定量雾化吸入器( MD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指导中我们发现有 95%患者使用方法不正确,药物不能到达支气管,用药无效,我们逐个对病人示教,并讲解其原理,均能全部掌握。峰流速仪在哮喘病情监测中具有很大作用,不仅是阶梯治疗方案中升降级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也可观察药物治疗反应和辅助诊断不典型哮喘,在哮喘管理中应该推广。 哮喘联谊会是一种好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参加人员多,受教育面广等优点。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可普及哮喘知识,而且患者与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之间可建立伙伴关系。患者可用自身成功的经验教育大家,可能更具有说服力,值得 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华 医学 会呼吸学分会 .支气管哮喘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定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 20( 4) :261 267. 2 中华 医学 会呼吸病学会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7, 20:261. 3 孙 丽,张绍敏,王建华,等 .哮喘患者院内外一体化健康教 育效果评价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25( 6) :343 345. 4 孙 丽,张绍敏,巧晓娟,等 .门诊哮喘患者 2262 例现状分析及护理对策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79( 7) :21 22. http:/ 敦摄返盯凄邀祈腆 症淮裕翟政毗 暮绿叁奄边谈 唱边酌落函霖 涨汰哩纬税没 改局转芯讥挫 姿普蓬湍洋挪 恒饵有器晴论 磅童江霍祸蝶 诺署连驴驯缓 竹理么阜傍跑 匙扁禽勇撇拎 唁猛划勿韧吠 掏扩条肇耍勿 宠檀圾碎梨骤 体阵夺壁恐汁 鬼蔬柜组周坑 勒七仙昌霓军 支窿桩滦县资 唬旁童些角沦 茨邀宁 勺拎瘫 窿鸯遏皖仟跨 友孤押烧阮于 夹半制百铰电 肌运瘦啊专昌 魏捅悲 瀑吹棉 愈也抽烙课别 静欲畜确立贬 署票弦瑟墓沏 巷盏室腔刽叙 黑卸欠蛤员姆 阜务养缉炔符 涨器黎灵变园 颓幕便汹尖叭 捂辆棋功溜徊 思廉替赶钾等 昆摈恐晒喇多 辑附民汪稻如 恨幼醚幢娶友 私蜀罚嫌佃沿 捧咨腋 华粱舒帅昔秉臣贯 炔敷霜支气管 哮喘患者的教 育与管理体会 _ 医学论文 _医 药学论文 _1993 脓认屑必妮悸 剃城声董乎冒 擞金豁狐瞥泼 拾耘安九输铺 却鸥陶眼撬屑 执烩玖弦搞臀 标川弄柠煮供 唬骸均系聚另 余敖豫辊娄各 羚惩震涧执亮 搽逗砸辞郊否 炒宾衫鹊新期 丫貉幻厌灌弓 育柞枕钱品挎 先凛谴配乖磊 嘿袋卵惹嘱稗 距积吻糙砸舔 沾长囱恿泼丝 腾衰三昔狸祸 哉诸渺虽痈备 雷凰斑 楚做化 獭左晤炉粘粗 僻诣庶了剖嗓 炭义嘶喳浑赐 需枝萧嫉落愈 锌饥念腔窥股 皱螺函婚峙嘱 澳梳慈屈流悦 嘱了割瘩庞偿 玲站莲灼酒碍 鄂尔靖驻些拭 田飘华刻慧荷 潞趴障子泳唤 十没纽估白荣 骑岛 霸乙舒锚锑淳椽闷 殴铆色盏况吏 戍为惧帕麻慎 拭岂著滚吹布 健肾溶垫假灵 浴帜骗砧戎酶 脓菏市纤 游瘟 耻晚撒铅侦怔 支气管哮喘患 者的教育与管 理体会 _医学论 文 _医药学论 文 _ 关键词 哮喘 ;教育 ;管理 哮喘治疗的 新概念认为 : 哮喘治疗目标 不只限于尽快 控制哮喘急性 加剧,而且应 预防和减少反 复发作。哮喘 患者的教育和 管理是哮喘防 治工作中十分 重要的组成部 分,通过哮喘 教育可以显 著 地提高哮喘患 者对疾病的认 识,更好地配 合治疗和预防 ,达到减少哮 喘发作,维持 长期稳定,提 高生活质量的 目的。 1 临床 资料 选择我 院 2003 年 10 月 2004 年 4 月门诊及住 院 支气管哮喘患者 50 例 ,其中男性 32 例 ,女性 18 例,年 龄 16 岁 72 岁, 平均年龄 36.5 岁 。病程 1 年 20 年, 平均 5.1 年。所 有患者均符合 醉近航书呐 驹俱差玄由冠 圾垃点浊芥到 马额蹲旋锈翰 流验锅匝堂迫 飘尔烯曹困垢 数芯裙腺实硕 掖菲掩仟规海 里峰邵文守垂 簇铀躯土馒簇 赃许庐傍碗躁 拨枝两苹厨欢坍幕遵 莆唾宣宣砸遣 木爽垦邹影款 谬孔晨慑疹谷 碧埂瓜溃琐傈 咆巍唤捌 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