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可再生能源政策课题报告_第1页
十五可再生能源政策课题报告_第2页
十五可再生能源政策课题报告_第3页
十五可再生能源政策课题报告_第4页
十五可再生能源政策课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能源战略 未来能源政策五大方向 . 1 调整政策着眼未来 能源战略决定各国命运 . 1 财政部高调支持新能源产业 . 3 中国新能源发展与展望 . 4 新能源产业尚处在“爬坡”阶段 . 5 警惕可再生能源发展陷入误区 . 6 我国替代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8 基本概念 太 阳 能 .10 生 物 能 .14 海 洋 能 .18 地 热 能 .21 综合述评 绿色能源离我们还有多远 .22 我们如何应对绿色能源? .23 绿色能源产业化的宏观调控 .24 从国家经济战略看可再生能源发展 .28 绿色能源星火燎原 .30 绿色能源期待乘“风”破浪 .31 多路资本追逐绿色能源 .33 行业分析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最新进展 .36 风能利用与开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9 风能产业 投资者的“一块肥肉 .40 国外生物柴油研究简况 .41 推动蓄能技术应用 改善我国的用能结构 .43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45 发展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的若干思考.47 地热能与海洋能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51 国内动态 实施无害化处理 深圳一成多垃圾用于发电 .53 云南省投资 1亿开发太阳能风能等电力新能源 .53 台湾推广绿色能源 甘薯制出酒精可替代汽油 .53 中印清洁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54 内蒙古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54 广西 2010 年 25新建建筑将应用可再生能源 . 55 天津市在农村推广秸秆制气站等清洁能源 . 55 广东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越来越高 . 56 高清洁甲醇燃油在疆研制成功 . 57 首个海上风电场落户上海 年发电 2 亿千瓦时 . 57 可抵扣能耗上海力推可再生能源利用. 57 三大汽车巨头联合国内汽车业共推清洁柴油动力 . 58 青岛:新能源建设前景可期 . 59 山东秸秆可全部变燃油 . 62 黑龙江首次探索运用秸秆替代燃煤供热 . 62 四川将建首个瓦斯发电厂 . 63 西藏巧用 天、地、风 为群众供电供暖. 63 合肥拟用污泥掺煤焚烧发电 . 64 海南首个水泥余热发电工程试运行 . 64 国际动态 欧盟民众支持发展可再生能源 将取代传统能源 . 65 以植物油为动力 美环保新校车加油不再花钱 . 65 巴基斯坦大力 发展可再生能源 . 65 生物燃料开发热潮袭卷整个欧洲 . 66 丹麦在亚行再设可再生能源基金 . 67 新西兰大力推广家庭发电设备 . 67 绿色目标:清洁能源成为华尔街投资者新宠 . 67 美国专家提出十大方案应对能源危机. 68 巴西打造替代能源产业链 . 70 美国北达科他游园会展出雪佛兰Silverado 氢燃料车款 . 71 能源公司共同在美开发风能项目 . 71 法国:提高能效 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 72 附 件 附件一:国内外绿色能源站点推 荐 . 74 能源战略 1 未来能源政策五大方向 近日,在五国能源部长级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的能源政策应坚持五大方向。 第一,节约优先。据统计, 2005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比 1990 年下降了 46%。为了保证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 2010 年单位 GDP 能耗比 2005 年降低 20%的目标,要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强化法治和动员全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全面促进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第二,立足国内。多年来,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 90%以上。作为以煤为主的国家,国内能源供应有巨大的潜力,煤炭资源丰富, 3/4 的水电资源尚未开发,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的应用刚刚起步,燃料乙醇、煤基醇醚燃料以及煤炭液化等替代能源发展前景广阔。我们将充分考虑自身资源特点以及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稳定的责任,继续坚持把主要依靠国内解决能源供给问题,作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方略,加快能源工业发展,增强国内能源供给能力。 第三,多元发展。努力构建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 能源结构。到 2020 年,争取使可再生能源比重从目前的 7%左右提高到 16%左右。 第四,保护环境。 20 多年来,我国能源环境保护取得显著进展,在火电装机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电厂烟尘排放总量仍维持在 198 0 年的水平。我国今后的能源发展将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重要求,鼓励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先进燃烧、烟气净化等先进能源技术。新 (扩 )建燃煤电厂要同步建设脱硫设施,加快现有燃煤电厂脱硫改造。在今后 5 年里,我国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预计将下降 10%。 第五,加强合作。我国政府已参与多个多边能源合作机制, 是国际能源论坛 (IEF)、世界能源大会 (WEC)、亚太经合组织 (APEC)、亚太伙伴关系 (APP)等机制的正式成员,是能源宪章的观察员,与国际能源署等国际能源组织也保持着密切联系。同时,我国与美国、日本、英国、印度、欧盟、欧佩克等建立了能源双边对话机制。今后,我们将继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互补性,积极开展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 调整政策着眼未来 能源战略决定各国命运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5 日表示,中国首批 4 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最先建成的一座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其余 3 个储备基 地分别于明年或后年建成。这是中国为构建长远能源战略迈出的坚实一步。能源战略是各项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而长远则是能源战略中最突出的特点。欧盟即将公布的能源政策绿皮书瞄准了 20 年后的目标;日本制定了 25年后减少能源进口总量和提高利用效率的明确计划;瑞典不久前公布的计划是以 15 年为阶段来制定时间表的;美国政府一向很重视能源战略,早已将目光投向 20 年、 30 年、 50 年,甚至 100 年之后专家指出,正是由于能源战略所具有的前瞻性,这些战略的实施势必将影响到未来的世界经济、政治与安全格局的变化。 多国都有长期 能源战略目标 现有的国际能源供应、分配格局潜藏着风险和危机。近几年,能源紧张、油价飙升使各国都感到了调整能源战略的紧迫性。而现有能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决定了,在短期内解决对石油的依赖是不可能的。因此,各国能源战略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着眼于长远目标。比如,欧盟在即将公布的能源政策绿皮书中,建议在今后 20 年内投资 6000 亿欧元,织能源战略 2 起一张“泛欧能源网”,通过欧盟国家能源的综合利用、调配来达到保障能源安全的目的;日本计划用 25 年时间,在 2030 年将石油依赖率从目前的 50%减少到 40%或者更低,将能源使 用效率提高 30%以上;而瑞典计划在 15 年后逐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靠石油的国家;美国的目标也十分清晰,即准备用 20 年时间以新能源替代中东石油进口量的 75%。 2 月初,英国一家专业公司向英国政府提供了一份有关能源安全的“ 2020 远景计划”,提出英国应该在北海的油气枯竭之前,充分重视可再生能源的替代作用。德国原打算在 2020年前中止核能应用,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达到 20%,俄乌天然气争端发生后,德国开始检讨这一规划,拟提出调整计划,以确保能源的独立性。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能源问题专家艾根霍 弗对本报记者说,欧盟之所以如此重视能源战略,因为它关系到欧盟“自身安危”。 3 月 8 日,欧盟将公布一份能源政策绿皮书,为欧盟的能源政策调整“定调”,并将提交 3 月 23 日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讨论。欧盟一位官员日前向本报记者透露,保障能源安全是这一文件的三大主题之一,并将“能源安全”列为处理对外关系的“核心内容”。此前,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在提到欧盟能源安全问题时说,“我们将不得不利用所有的方式将对内与对外政策结合在一起,为我们的公民与工业提供安全、能够支付及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欧盟无疑将加强能源政策的协调,帮 助成员国减少对能源生产大国的过分依赖。据悉,绿皮书还建议织一张“泛欧能源网”,如再遇到类似俄乌天然气争端的事件时,“就可以像拧开另一个水龙头那样,轻松转换能源供应渠道。” 作为不久前发生的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当事方,乌克兰对能源安全有着“切肤之痛”,“能源安全”、“能源独立”这些抢眼的字眼在乌媒体上活跃了好长一段时间。据资料显示,乌克兰近 80%的石油要从俄罗斯进口,其自产的天然气也只能满足 1/4 的国内需求。乌克兰政府痛定思痛,立志要用 5 年时间实现能源独立。此前,乌克兰政府就推出了 2030 年前能源安全新 构想,包括加快黑海和亚速海油气资源的开发,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现有油气田的生产能力并大力发展核能,建立 90 天战略石油储备机制等。 与上述国家不同,俄罗斯实行的是“出口型”的能源安全战略。俄境内蕴藏着全世界已探明储量石油的 13%和天然气的 35%,是世界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俄罗斯的长远目标十分明确,将以能源为战略武器,通过把能源优势转化为政治影响力来实现大国复兴。 未来能源战略有两个方向 在各国政府的能源战略调整中,尽管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都反映出两个方向:一是寻找替代 石油的能源;二是提高能效,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 在寻找替代能源方面。核能的前景很广阔。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向本报记者表示,德国、瑞典、荷兰等原先准备停止使用核能的国家将会重新考虑,“核能重新受到重视将是迟早之事”。芬兰在去年底建起了新的核反应堆,从而成为 1991 年以来第一个重新发展核能的西方国家。此外,各国还注重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美国计划到 2040 年,每天用氢能能取代 1100 万桶石油。欧盟计划到 2010 年时, 22%的电力供应来自可再生能源。冰岛计划于 2050 年前使其全部汽车和船只使用氢驱动。 巴西则计划于 5 年内依靠主要从甘蔗中产生的乙醇驱动其 80%的运输船只。但是,新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在技术上还没有发生突破性进展,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广泛使用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提高能效方面,多国出台了“节能法规”。乌克兰还增设一位专门分管能源问题的副总理,总统尤先科批准了节能法修正案,并拟于今年成立节能署。英国计划在 2050 年前实行一项重要能源改革措施 “绿色房屋”计划,并已将该计划的构想写入政府的能源白皮书中。在欧盟有关法律框架内,德国对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电器进行节能性能分级。事实证明,获得 节能标签的商品在市场上颇受青睐。 能源战略关系国家未来 能源战略 3 各国现在的能源战略调整,其实是具有较大时间跨度的前瞻性战略调整,各国谋求的是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发展优势。石油的使用比重会逐渐下降,但是仍然会有新的主导能源出现,人类不可能完全摆脱对能源的依赖。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哪个国家对能源的依赖越小,就越能在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胜过其他国家,就越能掌握战略主动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学者刘明指出,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着手进行能源战略调整,这种变化的方向非常 明确,就是减少、乃至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但是,这种能源战略的调整并不会导致现有的能源结构和能源格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替代能源的推广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的。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新探明的油田使世界发现的石油储量还在增加,“石油枯竭论”没有得到现实的例证。深海石油开发技术如果得到突破,海洋里还会出现很多的“波斯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仍然是各国经济安全和发展战略中具有核心地位的因素。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郭晓兵指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调整,一旦 达到摆脱石油依赖的目的,首先会对地缘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美国为例,当前其国家战略的重点在中东,如果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大幅上升,那么中东在美国战略中的地位无疑会下降。另外,以石油等战略物资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也会相应降低。美国的能源战略调整中,核能应用的重要性正在大幅上升,可以预见,未来铀的富产地区,比如澳大利亚,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地缘政治热点。 目前,国际上的战略学者们认为,石油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 50 年之内会保持稳定。但是,许多国家希望摆脱石油掣肘的能源战略调整并非完全出于对能源本身的 考虑,其政治和安全上的考虑占有很大的比重。可以说,各国能源战略的成功与否,最终将决定各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财政部高调支持新能源产业 黄孟复认为民企将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强大动力来源 “发展新能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石油石化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在新能源发展起步阶段国家财政要给予坚定的支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市场主体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通过政府和企业来共同分担风险,推进新能源企业的发展。” 13 日在由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主办、本报等单位协办的首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国 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表示。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出席论坛并讲话指出,能源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和世界都必须严肃面对并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没有环境污染的新能源。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新能源的重大战略地位,不断提出新能源发展的举措,在这一领域,中国民营企业已成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开发的重要力量。他相信在国家新能源政策推动下,与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一样,民营经济也将逐步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强大的动力来源。 本 届论坛以“政策与融资”为主题,针对我国新能源企业普遍反映的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不可实施”、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胡静林表示,最近几年财政部对石油替代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财政支持新能源发展要坚持的原则是,首先要在战略上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不能因为一时油价的高低和原料价格的涨落改变对新能源的发展的判断;二是以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建立财税政策保障机制,立足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重在发挥好的政策环境,财税主要是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完善公共服务,实施税收优惠;三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新能源品种 太多在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困难不相同,国家不可能采取统一的支持政策,要通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四是突出重点,依次推进。新能能源战略 4 源覆盖面很广,包括水利、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国家难以全面推进,只能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重点,加以集中使用资金,逐步推进。 具体到生物能源,“我国将对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产业实施财税扶持政策,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制度与弹性亏损补贴机制、原料基地补助、示范补助以及税收优惠四大基本措施促进产业发展。”胡静林指出,由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国家税务局、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的关 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已于近日发布,其中四项政策构成了国家财税扶持政策的核心。 “发展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对于替代化石能源、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人多地少,粮食安全始终是第一位。因此,中国生物能源及生物化工将以非粮作物为主,严格控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能源,坚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稳步发展,防止一哄而起。”胡静林补充指出。 据胡静林透露,我国能源替代战略框架首先将以石油替代为中心,在努力提高石油安全保障问题,同时积极开发再生能源,促进煤的 替代,从总量上缓解我国能源紧缺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以此为思路,财政部将重点支持新能源在三方面的发展:一是石油替代的技术,主要是生物液体燃料和煤质油,二是技术成熟近期可替代煤炭的可再生能源,如风电、太阳能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三是技术先进未来发展前景好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发电、浅层地能、海洋潮汐能的应用等。 据了解,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汇聚了 100 多家从事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知名民营企业,华睿、尚德、力诺、四季沐歌等一大批国内著名企业已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军。 在论 坛上,与会人员从法律手段、财政职能、节能政策、国际经验等角度,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对策。原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张龙之,国务院能源办公室副主任徐锭明,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孙佑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华睿集团董事长、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山东力诺集团董事长高元坤,无锡尚德集团董事长施正荣等出席。 论坛上,聘任了新能源商会的六位主任科学家,倡议设立中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独家发布了 2006 中国新能源产业年度报告。商会秘书长曾少 军表示,今后商会每年将组织召开高峰论坛、发布新能源年度报告,并把“中华新能源”打造成中国该领域的第一品牌。 中国新能源发展与展望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源工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又不危及后代人前途的社会。因此,节约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多地用洁净能源替代高含碳量的矿物燃料 ,是我国能源建设遵循的原则。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约占商品能源消费构 成的 76%,已成为我 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成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 9 亿多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能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迄今尚有: 1.2 亿人口没用上电; 5-8%的人口未解决清洁饮水;约 7000 万的人口生 活在贫困线以下。此外,由于农村燃料短缺,造成森林过度樵采,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别 是把它们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为边远偏僻和海岛等缺电无 电地区提供照 明、电视、水泵等动力能源,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使农村经济和生态 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八七”能源战略 5 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内容。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其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 了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频繁。因而,有必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 遇,制定好“ 1996 2010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这将对我国 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起到重大深远的影响。林过度樵采,植被 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 别是把它们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为边远偏僻和海岛等缺电无电地区提供 照明、电视、水泵等动力能源,促进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使农村经济和生 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实现小康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八七”扶贫攻坚 计划的重要内容。从能源长期发展战略高度来审视,我国必须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 源道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我国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资源,在其开发利用方面也取得 了很大的进展,为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际上,新能源和可再 生能源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交流频繁。因而,有必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 遇,制定好“ 1996 2010 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这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起到重大深远的影响。 新能源产业尚处在“爬坡”阶段 一块屋顶太阳能光伏顶棚就能解决家庭用电,废弃的秸秆可以制气用作燃料,拂面的清风未来可能成为主力发电的电源随着石油、煤等传统能源危机的日益显现,水、太阳能、风等新兴能源的应用备受瞩目。然而记者采访却发现,由于规划滞后、投入少,以及缺乏激励措施和建设标 准,我国新能源产业目前正处在“爬坡”阶段,亟待一系列政策助推。 新能源部分实现产业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等能源问题专家预计,到 2020 年,我国能源缺口将超过 4 亿吨标准煤。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则可相当于新增 2 至 4 亿吨标煤供应量,能有效缓解能源缺口。因此,发展包括水、电、风和生物质能源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确保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以安徽为例,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安徽省不仅在光 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在光伏发电系统关键设备的产业化方面,也具有国内领先优势。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低温利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虽已在城乡普遍推广,但总体户用比例还不高,目前的户用比例为 3%,而日本是 20%,以色列是 80%。到 2004 年底,安徽省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达 200 多万平方米,约占全国的 5%,全省现有 60 多家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年总产值达 5 亿元,从业人员 4000 多人,太阳能热水器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在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技术方面,与国内外的先进水 平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在风能利用方面,目前我国风电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单机容量不断增大,接入电网技术和多能互补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取得进展,在中小型风电机组方面技术领先、市场广阔。安徽省发改委正在按国家统一部署进行风能资源普查工作,拟在重点地区建立观测塔收集数据,进行风电经济开发量的论证。 以新能源与节能为主要突破口的产学研基地也在逐步形成,产业化成果初显。合肥工业大学光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美国、加拿大、丹麦、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密切合作,吸引了 10 余名在新能源利用领域享有国际盛 誉的学术大师、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已经成为我国专门从事新能源与节能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点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并在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及装备、高效能量转换技术与装置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能源战略 6 平。 四大障碍制约新能源发展 虽然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研发形势喜人,但能源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可再生能源总体还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丁明等教授认为,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和传统产业思想的影响,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科研、产业化投入和支持力度明显不足,在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和转化方面更是 相对滞后,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新能源与节能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划滞后,基础研究、材料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研究和建设资金难以得到长期、持续的保障;社会对发展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品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中央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节能产业的政策方针落实不够,政府缺乏对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成果转化与工程化的宏观调控力度。 二是投入少,资金缺。科学研究和生产单位严重缺少科研经费,成果转化和工程化规模小、品种少、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三是缺乏切实可行的发展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激励措施,包 括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贴政策、合理的电价政策、投融资及优惠贷款政策。因此,虽然新能源和节能技术成果转化及工程化的社会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 四是缺乏建设规范、技术标准和质量监测系统,无法保证新能源和节能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从而使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反过来影响了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工程化。 亟待政策推动和机制完善 据了解,我国企业研发技术力量相对落后,因此,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一方面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建设, 优先发展关键技术和产业。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已经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不过,丁明等专家建议,今后还应从政策和机制方面尽快完善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措施。 首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业,设立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业区,利用现有的科技、人才及产业化优势,采取积极的鼓励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现有企业,努力吸引外来企业,形成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业链,推出规模化新能源与节能品牌产品。 其次,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新能源与节能产学研 基地和专家咨询组,拟定重点项目,建议资金投向,协调解决新能源与节能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再次,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资支持力度。参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补政策、小水电增值税减免政策及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等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新能源与节能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 他还建议,参照国外及国内部分省市做法,向新能源及节能技术和设备的购买者、新能源电力的用户、采用新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建筑开发商、推广应 用新型节能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制定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利用的优惠政策,建立适合新能源与节能高新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国内外信息渠道,积极为研究单位和企业,参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提供信息和帮助,动员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促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警惕可再生能源发展陷入误区 今年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以来,全国掀起可再生能源发展高潮。能源战略 7 各地纷纷上马风能、生物柴油等项目。与此同时,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盲目投资,不计成本上项目的现象。 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必然对中国的能源体系 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来避免这些误区,为此,12 月 5 日,本报专访了能源专家、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 投资“大跃进” 记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韩晓平:现在的问题是政府和企业都没有真正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意识。很多地方政府甚至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上项目的机会。 一些省份本来并不需要风能,但是为了上项目,规避国家发改委的审批权限,宁愿将风能项目拆分成小项目。同时在具体政策上,政府要求对风能电价实行招标,结果各家企业竞相压价,有企业出价仅为市场价的一半。 在这种风潮前 ,企业也盲目而动。以风能为例,电力公司也知道风能电价低,不可能短期有利益,但是依然“跑马圈地”,因为他们知道国家很可能在可再生能源政策上还会有变化 每个电力公司将承担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于是为了将来不再从别人手中购买配额,争先恐后“跑马圈地”。 记者:我们发现国内各省市对发展生物能源比较热衷,比如生物柴油、玉米制作乙醇等,从能源的综合利用角度,这些项目是否也存在问题? 韩晓平:是的。中国人均耕地 1.41 亩,而且还在逐年减少,即便 13 亿中国人将全部的耕地都用来搞生物柴油,也只能为全球减少 1.65 亿吨原油供应,仅相当于中国年石油消耗量的一半。而且中国也不是巴西,巴西人少地多,处于热带地区,有搞生物柴油的便利。 我曾举过一个例子,一亩地要收获 1000 斤油菜籽,需要 50 斤尿素, 200 到 300 斤化肥,还要 100 斤磷肥。 3 斤菜籽榨 1 斤油,一亩地可大约生产 333 斤能够作为生物柴油的菜籽油。但是,给这些菜籽施肥的化肥和尿素也是来自化石能源,最终一亩地供应的生物柴油不到100 公斤,而生物柴油的热值还不到普通柴油的 90。 所以,采用任何一种能源都要考虑付出的代价,不管是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 节流比开源 更重要 记者:正如你的分析,这笔账很容易计算,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现象? 韩晓平:对当下中国来说,所有可再生能源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只能起到缓解作用。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重点不是说我们要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是要把节能搞好,而节能首先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的工作还没做好,现在来谈可再生能源有点本末倒置。 国家要求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对生物质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给予补贴,但是规定每年燃烧 80生物质燃料的电厂才可以有补贴,否则就将其视为常规火电。这相当于变相封杀生物 质发电。有的地方甚至还对热电联产进行封杀,不予扶持。 国际上称节能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核能之后的第五能源。各国已经利用市场化机制,将节能作为增加能源供应新的手段。 记者:今年夏天,欧盟中国商会能源工作组主席陈新华呼吁必须明确区分和理解能、能量、能源三个概念。这是不是说国内对能源的理解还很欠缺? 韩晓平:的确是这样。物理学中的“能”指的是物体做功的能力,它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电能、核能、辐射能和化学能。能量则是对上述各种能的计量,而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这样能源主要就 用于交通、热以及电力。 不同的能源用途就有不同的解决途径。比如,原来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就是新能源,其实,最关键的标准应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上,能够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的能源就是新能源。再如生物质能源解决民用还可以,但是要达到工业应用,现在还很难。这些对能源的认识将能源战略 8 影响我们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决策。 应坚持市场手段 记者:目前可再生能源中出现的问题,您认为该怎么解决? 韩晓平: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的问题,还是要坚持走市场化道路,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 事实证明,之所以西方社会能够走出能源危机,就是他们 顺应了市场化改革的潮流,放松管制,限制垄断,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了能源供应渠道,保障了能源供应的基本稳定。 现在应该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免税问题,目前油价一低,市场可能就不愿意买乙醇,所以在具体价格上面应有一定的优惠。比如风力发电的价格、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的价格。不过,依靠行政命令可以解决当前几年的能源供应,但是无法解决将来。政府关键是要设计一种交易模式,最终让投资者有利可图,这样投资者就会自主选择市场来配置资源。 我国替代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2004 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飙升,到 2006 年年中更是突破 70 美元 /桶大关,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近期油价虽然有所下跌,但依然在 60 美元左右徘徊。据预测,未来数年内油价依然将处于高位,因此世界各国都加快了开发可替代能源的步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是飞速上涨。由于国内能源供应不足,近两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均接近 50,高昂的油价也使得我国更迫切需要寻找替代能源。 在诸多传统的石油替代能源中,风能、太阳能、核能等研究较早,技术比较成熟,也都有了一定规模的应用。但因为与石化业关系不是太大,在此就不多加以阐述。就石油化工行业 而言,通常所说的替代能源主要是指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甲醇、二甲醚等。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均属于生物燃料。 2005 年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的总产量约为 3000 万吨,生物柴油总产量约 220 万吨。近年来我国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发展非常迅速,但相比其它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燃料乙醇 燃料乙醇是替代能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掺入 10%燃料乙醇的乙醇汽油是我国能源替代战略的重点,也是国内当前发展最成熟的替代能源。 我国燃料乙醇何以发展如此迅速?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家建设的 4 个生物燃料乙醇 生产试点项目,已形成 102 万吨 /年的生产能力。 我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产能仅次于巴西和美国。而经过 5 年的试点和推广使用,我国乙醇汽油在生产、混配、销售等方面都已较为成熟。 但我国乙醇汽油的发展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主要是原料供应无法得到稳定保证,产品性能还差强人意。我国早期曾以陈化粮为原料发展燃料乙醇,但是随着乙醇汽油的推广,陈化粮库存已经不具备再扩大规模生产的条件。目前我国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玉米,但这也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现在广东等地虽然已有采用甘蔗、红薯等纤维质类原料的的燃料乙醇生产线上马,原料供应却依然是个大问题。 发改委近期表示,会采取财税扶持政策,支持一部分粮食转化为燃料乙醇,计划到 十一五 末,使乙醇汽油消费量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比例由现在不足 20%上升到 50%以上。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较高,性能也不尽如人意,目前尚需国家财政补贴来推广使用。如果燃料乙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财政负担方面压力也会很大。虽然政府对燃料乙醇的发展持扶持态度,但也不会任其无序发展。 总的来说,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谨慎乐观。 生物柴油 能源战略 9 生物柴油具有可再生、 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年来生物柴油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受到了各国的重视。生物柴油原料来源广泛,亚麻、大豆、菜籽、等油料水生植物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地沟油等均可作为制造生物柴油的原料。 我国生物柴油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我国相继建成了众多年产量过万吨的生物柴油厂,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家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年产量超过 10 万吨。近年来生物柴油产业化明显升温,民资、国资乃至外资加速进入该行业,且各地开始呈现大规模投入趋势。 目前利用油菜制造生物 柴油技术被许多国家看好。我国是油菜生产大国,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从麻疯树提炼生物柴油也已处于起步阶段。据估计,我国麻疯树、黄连木等油料植物可满足 500 万吨 /年生物柴油装置的原料需求,废弃动植物油回收每年可生产约 200 万吨生物柴油。预计到 2010 年,我国生物柴油需求量将达 2000 万吨。 目前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与销售还处于生产企业各自为政的状态,整个行业缺乏统一规范。日前,我国首个生物柴油国家标准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进入报批程序,这也标志着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将进入有序健康发展阶段。虽然 原料供应还得不到很好的保证,技术工艺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国生物柴油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乐观的。 基本概念 10 太 阳 能 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辐射能。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辐射功率位 3。 8 1023kW的辐射值,其中 20 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大气层的太阳能, 30%被大气层反射, 23%被大气层吸收,其余的到达地球表面,其功率为 8 1013kW。 20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他们在燃烧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所产生的 影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从资源、 环境、 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趋势。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家族中,太阳能成为最引人注目,开展研究工作最多,应用最广的成员。 一般认为太阳能是源自氦核的聚合反应。 太阳幅射能穿越大气层,因受到吸收、散射及反射的作用,故能够直接到达地表的太阳幅射能仅存三分之一,又其中是照射在海洋上,于是仅剩下约 17 千瓦小时,数值约为美国年所消费能倍。 未被吸收或散射而能够直达地表的太阳幅射能称为直接幅射能;而被散射的幅射能,则 称为漫射()幅射能,地表上各点的总太阳幅射能即为直接和漫射幅射能二者的总和。 太 阳 能 热 利 用 (一)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热水器装置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管道及抽水泵其他部件。另外在冬天需要热交换器和膨胀槽以及发电装置以备电厂不能供电之需 。太阳能集热器 (solar collector)在太阳能热系统中 ,接受太阳辐射并向传热工质传递热量的装置。按传热工质可分为液体集热器和空气集热器 .按采光方式可分为聚光型和聚光型集热器两种。另外还有一种真空集热器 一个好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该能用 20-30年。自从大约 1980 年以来所制作的集热器更应维持 40-50 年且很少进行维修。 (二 )太阳能热水系统 早期最广泛的太阳能应用即用于将水加热,现今全世界已有数百万太阳能热水装置。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元件包括收集器、储存装置及循环管路三部分。此外,可能还有辅助的能源装置(如电热器等)以供应无日照时使用,另外尚可能有强制循环用的水,以控制水位或控制电动部份或温度的装置以及接到负载的管路等。依循环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 可分两种: ( a)自然循环式 此种型式的储存箱置于收 集器上方。水在收集器中接受太阳幅射的加热,温度上升,造成收集器及储水箱中水温不同而产生密度差,因此引起浮力,此一热虹吸现像( thermosiphon),促使水在除水箱及收集器中自然流动。由与密度差的关系,水流量于收集器的太阳能吸收量成正比。此种型式因不需循环水,维护甚为简单,故已被广泛采用。 ( b)强制循环式 热水系统用水使水在收集器与储水箱之间循环。当收集器顶端水温高于储水箱底部水温若干度时,控制装置将启动水使水流动。水入口处设有止回阀 ( ) 以防止夜间水由收集器逆流,引起热损失。由此 种型式的热水系统的流量可得知(因来自水的流量可知),容易预测性能,亦可推算于若干时间內的加热水量。如在同样设计条件下,其较自然循环方式具有可以获得较高水温的长处;,但因其必须利用水,故有水电力、维护(如漏水等)以及控制装置时动时停,容易损坏水等问题存在。因此,除大型热水系统或需要较高水温的情形,才选择强制循环式,一般大多用自然循环式热水器。 基本概念 11 (三 )、暖房 太阳能暖房系统 () 利用太阳能作房间冬天暖房之用,在许多寒冷地区已使用多年。因寒带地区冬季气温甚低,室內必须有暖气 设备,若欲节省大量化石能源的消耗,设法应用太阳幅射热。大多数太阳能暖房使用热水系统,亦有使用热空气系统。太阳能暖房系统是由太阳能收集器、热储存装置、辅助能源系统,及室內暖房风扇系统所组成,其过程乃太阳辐射热传导,经收集器內的工作流体将热能储存,在供热至房间。至辅助热源则可装置在储热装置內、直接装设在房间內或装设于储存装置及房间之间等不同设计。当然亦可不用储热双置而直接将热能用到暖房的直接式暖房设计,或者将太阳能直接用于热电或光电方式发电,在加热房间,或透过冷暖房的热 ( ) 装置方式供作暖房使用 。最常用的暖房系统为太阳能热水装置,其将热水通至储热装置之中(固体、液体或相变化的储热系统),然后利用风扇将室內或室外空气驱动至此储热装置中吸热,在把此热空气传送至室內;或利用另一种液体流至储热装置中吸热,当热流体流至室內,在利用风扇吹送被加热空气至室內,而达到暖房效果。 太 阳 能 电 池 的 开 发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有效地稀收太阳能辐射并使之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电子器件 .下面介绍北京太阳能光电研究中心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情况 .晶体硅高效太阳电池和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开发以及研究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 1.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 光电中心高效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开发项目有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 PESC)、埋栅太阳电池( BCSC)及多晶硅太阳电池。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 PESC)光电中心研究钝化发射区太阳电池( PESC)的基本目的是探索影响电池效率的各种机制,为降低太阳电池成本提供理论和工艺依据,推动太阳电池理论的发展。实验中采用的材料为区熔( FZ)、 p-型(掺硼) 100单晶硅,电阻率 0 2 1 2 cm,厚度 t 280 350 m,双面抛光。电池工艺包括正面倒金字塔织构化、前后表面钝化、制备选择性发 射区、减反射表面、背场、前后金属接触等。目前电池达到的水平见表 1。 表 1 PESC 电池的性能(测试条件 AM1.5, 25) Voc(mV) Jsc(mA/cm2) FF (%) A(cm2) 测试单位 656.1 37.4 0.806 19.79 4.04 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 * VOC 开路电压, JSC 短路电流密度, FF 填充因子, 转换效率, A 太阳电池面积(下同) 埋栅太阳电池( BCSC)埋栅电池的制作工艺省去了复杂的多次光刻和蒸发电极步骤,减少了高温氧化次数,使整个电池制作工艺大大简化; 埋栅不仅减小了电极阴影面积,还可减小欧姆接触电阻,是一种可实现产业化的高效电池技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