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写_第1页
最新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写_第2页
最新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写_第3页
最新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写_第4页
最新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浙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精写目 录第十册第一单元1 狼牙山五壮士(187)2 草船借箭(193)3 时光老人的礼物(198) 车塘捕鱼(203) 一件难忘的事(习作训练)(206)练习1(209)第二单元4 太 阳(213)5 台湾蝴蝶甲天下(219)6 再见了,亲人(224) 风雨之夜(听说训练)(230) _的早晨(习作训练)(232)练习2(235)第三单元7 忆铁人(238)8 “私塾先生” (244)9 “我是你的儿子”(250) 寓言二则(256) 我熟悉的人(习作训练)(259)练习3(262)第四单元10 白 杨(267)11 小音乐家扬科(272)12 晏子使楚(278) 捞月亮(听说训练)(282) 春游_(习作训练)(284)练习4(286)第五单元13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288)14 秦始皇兵马俑(294)15 食物链饲养场(298) 21 世纪的能源(303) 农贸市场(习作训练)(306)练习5(309)第六单元16 两块银元(312)17 月光曲(319)18 五月端阳(324)说说自己的看法(听说训练)(330)一个_的人(习作训练)(332)练习6(335)第七单元19 桂林册水(339)20 火烧云(345)21 古诗四首(350)绿(355)给赵老师的回信(习信训练)(359)练习7(362)第十册1 狼牙山五壮士一、 教材分析1 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是本单元学习训练的重点。以往学过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是通过把事情发展全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来理解课文。本单元则以揣度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理解课文,要列出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选取了哪些材料,重点是路理解课文,要列出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选取了哪些材料,重点是什么,把“读” “写”结合起来理解,这是阅读理能力的新要求。2 本文是写一次战斗实况的记叙文,全文围绕战斗经过经过可分五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写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第 2 自然段) ,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第 3 自然段) ,写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第 7-10自然段) ,写五壮士烈跳崖。3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学习这种“纵向布局”的布局谋篇方法。全文写出了五壮士志壮、胆壮、言壮、行壮和气壮,表现了五壮士为保卫祖国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一篇生动的、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的树枝上经群众帮助,很快回到了连队。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排材料的方法。2 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 23 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掩护” “居高临下”造句。3 感受五壮士坚贞下屈的英勇气概和为祖国,为人民壮烈献身的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知道安排了哪些材料,重点材料是什么,并用此方法理解理文。教学难点:理解“战士” “壮士” “烈士”等词的不同意思。搞懂为什么称马宝玉等五位战士为狼牙山“五壮士” 。四、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小黑板、放大的课文插(或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3 课时第 1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题文联系,弄清狼牙山五壮士是哪五位壮士。2 学习生字新词,用查字典的字法据词定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指导读懂学习提示,根据提示的段意分段。(二) 教学过程1 简介时代背景,引入新课。(1) 叙述第 1 自然段内容,介绍时代背景,引出课题(板书:1 狼牙山五壮士)(2) 学生读课题,理解“壮士”的意思(豪壮而勇敢的人)那么五壮士呢?(抗日战争中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豪迈壮烈、抗击日本鬼了的八路军五位战士。 )(3) 请说,课文中“五壮士”中哪五位呢?(题文联系指出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 )2 通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自学反馈。(1) 拼读带生字的词语。 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沉着(zhu) ”“磨(m)盘” 。 认清字形,比较三对形近字“晋(普) ”“寇(冠) ”“撤(撒) ”.(2) 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理解有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日寇” “ 奉命” “ 撤退” “ 豪迈”找出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 读通课文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划分段落。(1) 课文主要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什么英勇事迹?(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与敌人血战到底、壮烈跳崖的英勇事迹。 )(2) 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生动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出示后练习 2 段落大意。 (小黑板或投影)学生齐读。 逐句理解各段大意,找出每段大意的中心词语,重点理解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段:接受任务。第二段:引敌入山。第三段:引上绝路。第四段:英勇杀敌。第五段:壮烈跳崖。(3) 根据段落大意划分课文段落。 作者在课文中依次按排了哪些材料? 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是重点材料。(“英勇杀敌”和“壮烈跳崖”是课文的重点材料,尤其是“壮烈跳崖” ,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结束。)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指导学生用“|”在课文上划分段落。(第 1 自然段/第 2 自然段/ 第 3 自然段/ 第 4-6 自然段/ 第 7-10 自然段)4 指导学生读懂学习提示。(1) 认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还要了解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2) 让学生通过回顾,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中哪几篇也是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的。相互补充,纠正错误。5 完成作业。(1) 抄写课文阅读。(2) 朗读全文。第 2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生字新词。2 读懂课文一、二、三段,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了解作者在这三段中安排的材料。3 学习课文从不同侧面描绘五壮士痛打敌人的特点。能用“掩护”造句。(二) 教学过程1 读拼音写词语。 (完成作业本第 2 题。 )2 学习第一段(第 1 自然段)(1) 五壮士接受了什么任务?(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向龙王庙一带转移。 )(2) “掩护”是什么意思?(采取某种措施,使被保护的对象下致受到攻击;或对敌人使用某种手段,保障已方部队人员行动的安全。 )(2) 读一读文中带有“掩护”的句子,用“掩护”口头说话。3 学习第二段(第 2 自然段) 。(1) 轻声自由读课文后,问:我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上狼牙山。 )(2) 想一想:作者安排了怎样的段式结构来介结这一点 ?(概括具体 总结)说用“/”把这一自然段分成三层。(3) 齐读概括部分(本段 1、2 句)和总结部分(本段最后两句。 )(4) 重点学习本段 3-6 句,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 指名读 3-6 句。 说说每位战士杀敌的不同特点。 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表达出来的?(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出来。 )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像仿做动作,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体会五位战士的个性特征。 (班长的沉着,副 班长的勇敢,宋学义的老练,小战士的专注。 )4 学习第三段(第 3 自然段) 。提问:(1) “五位战士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这句话在第二、三段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第 2-6 句是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打乱句序,让学生整理,加标点后,连起来读一读。 (2-6 句是按“情况问题选择 ”这样的线索安排的。 )(3) 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要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去?(4) “斩钉截铁”一词的语气是怎样的?“热血沸腾”刻画了五壮士怎样的感情?(“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语气;“为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的强烈感情。 )用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感 情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紧跟在班长后面。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三段。6 完成作业本第 3 题(1)第 4 题(1) 。第 3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习四、五段,了解作者在这两段安排了什么材料。2 理解重点词语,进一步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3 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和为人民壮烈牺牲的祟高精神。(二) 教学过程1 学习第四段(第 4-6 自然段) 。默读课后,指导学生。(1) 先概要地说说五壮士怎样把敌人引上三面悬崖的顶峰。 (一面一面又把敌人引上了)(2) 再具体地说说五壮士在顶峰怎样消灭敌人。 (五位壮士居高临下子弹打完了猛地举起“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3) 理解“居高临下” ,完成作业本第 3 题(2) 。(4) 比较课后练习题 3(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第 2 个句子的写法在哪里?(通过具体描写,表现出五壮士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坚定决心。 )(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2 学习第五段(第 7-10 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划出现表现五壮士英勇不屈的词;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2) 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放大图或投影)想想当时的背景,同桌同相互说说。(3) 口头填空,体会所填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位壮士()在狼芽山顶峰, ()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方向。他们回头()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 。 (问:五壮士的脸上为什么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 、()!(问为什么说五壮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3 有感情地朗读四、五段,说说为什么称马宝玉等五位战士为“狼牙山五壮士” 。 (把“战士”“勇士” “志士” “烈士” “壮士”作一番比较后,再作结论。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好好讨论。 )4 教师总结:马宝玉等五位战士在狼牙山区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英勇歼敌、不怕牺牲。他们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们的英雄气概与世长存,他们的祟高精神永垂不朽。5 作业:作业本第 4 题(2) 、 (3) ;第 5 题。(徐景忠)2 草船借箭一、 教材分析1 这篇课文起、经过、结果清楚,是以“借箭”为中心事件,按“接受任务作好准备草船借箭按时交箭”的顺序写的,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恰当地安排材料,十分用利于我们完成单元的阅读训练任务。2 本文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中有关章回改写而成,是有名的历史故事。全文按事情情发展顺序分成四段。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写周瑜心怀妒忌,借造箭暗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接受了任务。第二段(第 3-5 自然段):写周瑜派鲁肃探听情况,并有意刁难。诸葛亮主鲁肃帮忙,为借箭作准备。第三段(第 6-9 自然段):写诸葛亮在大雾掩护下利用草船向曹军“借箭” 。第四段(第 10 自然段):写诸葛亮按时交箭,周瑜叹服诸葛亮的才干,四个段落分别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一、 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2 学会本课生字 11 个,理解 19 个词语的意思。3 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略、知天文、懂地利、明人和。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基础葛亮明大局、识大体、有计谋,所以成功地完成了“借箭”的任务。三、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字词卡片、录音机、投影仪等。四、 教学时间:3 课时第 1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生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段。(二) 教学过程1 揭题谈话,引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 三国演义中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 草船借箭(板书 读题)这个故事是“ 赤壁之战”的前奏。2 自由阅读、读准课文。一边读,一边完成三个自学要求。(1)读生字、读准字音。诸(zh)塞(zh i)丞(ch ng)惩(chng) (翘舌音,后鼻音) ;罪(zu)(平舌音) ;援(yun) (前鼻音) 。(2)学词语、理解词义。要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些带有生字的词语可以先解决;一些与课文重点内容相关的词语,可以在读懂课文时加以解决;“读读写写”中未列入的,学生有疑难的,可以提出来,能过学生相互讨论,加以解决。(3) “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诸葛亮向曹操。其实当然不是“商借” ,而是“智取” 。)那么这篇课文主要人物有哪几位?(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要加以检查,通过评议获得较大成效。3 浏览课文后,理脉络,分段。分两步完成。(1) 草船借箭重点词是“借箭” ,课文围绕“借简”写了哪几个情节(内容)呢?(接受任务作好准备雾中借箭按时交箭。 )(2)想一下,这四个内容各是课文哪些片断?课文应怎样分段?(分四段:1、2 自然段/3-5 自希段/第 10 自然段)4 学习第一段(1、2 自然段/3-5 自然段/6-9自然段/第 10 自然段)(1) 周瑜为什么要“委托”诸葛亮 10 天内造 10 万支箭?妒忌诸葛亮挺有才干,想以此暗害诸葛亮。理解“妨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境遇比自已好的人民怀怨恨) 。他为什么要用“造箭”来为难并暗害诸葛亮呢?(弓箭在交战中是最好的兵器,这是诸葛亮自己说的。 )(2) 诸葛亮明知周瑜的险恶用心,为什么不加揭露,不婉言拒绝,反而愿意立军令状,在 3天内完成这项任务呢 ?(诸葛亮提为了联吴抗曹来到东吴的,为了顾全大局,他愿意这样做;诸葛亮知天文、地利,已知道 3 天后有浓雾,可利用和一机会向曹操“借箭” ,已“胸有成竹” 。)(3) 让学生根据上述两个问题,用笔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回答问题后,教师可指名学生读读文中有关语句,特别是诸葛亮与周瑜的对话,还可以分角色读,既回答了问题,又从中了解了诸葛亮和周瑜的为人。(4) 完成填空作业:周瑜()诸葛亮的才干,想以造箭来()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了()天交箭,并立下了军令状。说明诸葛亮为了“联孙抗曹”能够()而且考虑周详() ,确是一个很有()的人。完成作业后,学生概括第一段段意。5 作业:作业本 1、2 题。第 2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二四段,了解诸葛亮怎样实现“草船借箭” 。2 通过深究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的四个人物的特点,搞懂“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二) 教学过程1 学习课文第二段(2、3、4 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后,解决几个问题:(1) 读周瑜对鲁肃说的话,从两个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人?鲁肃又是怎样的人?(主要解决前半题。周瑜确实要陷害诸葛亮:“吩咐军匠们不给准备齐全到时候定他的罪” )(2) 读鲁肃、诸葛亮的对话,说说诸葛亮为什么敢于请鲁肃“帮帮我的忙” ,要鲁肃为自己准备船只、士兵、器材?(深知鲁肃是“真诚厚道、言而信”的人。 )鲁肃真是这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向周瑜说“10 万支箭 3 天怎么造得成呢?”对这一承诺深表忧虑,他答应为诸葛亮准备船只等物,没有告诉财瑜。 )(3) 诸葛亮为什么不准备“造箭”的材料,却让鲁肃准备了与“造箭”不相干的“船只”等物?这说明了诸葛亮是怎样的人?(诸葛亮已预知气象变化,明天文、乔地利,是个知识有才能的人。 )(4) 小结段意。2 学习课文第三段(第 6-9 自然段) 。默读课文,解决下面几个问题:(1)诸葛亮怎样借箭?(划出说是明这个过程的有关词语,回答问题。 20 只船大雾天朝北岸开去靠近曹军水寨 下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 字儿摆开 又叫士兵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 又下令掉转船头受箭 就叫船顺风顺水驶回南岸,可让学生分五步同桌说说,再全班交流。 )(2)为什么诸葛亮能借到箭?从本段中,双可联系前两段,划出有关词语,回答:知晓天文(知道第三三四更必有大雾) ,懂地利(知道西北风让长江水从西北向东南流)识人心(周瑜的“妒忌” ;曹操的疑心, “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鲁肃的忠厚老实,“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边回答,边指点学生读有关句子。(3)小结第三段段意。3 学习第四段(第 10 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让学生联系第 1 自然段,看看本文首尾两句有什么关系?(首尾相呼应。周瑜以企图暗害诸葛亮开始,最后以诸葛亮顺利交箭告终,因而不得不叹服。 )让学生齐读最后一句。小结第四段段意。4 作业:作业本 3、5 题。第 3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总结全文,简要复述。2 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知道诸葛亮是怎么一个人。3 完成有关作业。(二) 教学过程1 复习检查。(1)看拼写词语。 (才干 妒忌 推却 惩罚 探听 调度 水寨 呐喊 虚实 支援 神机妙算)(2)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请按课后第 2题(2)说说作者安排了哪些材料对“草船借箭”作了生动的记叙。然后让学生按事发展的顺序简要复述本文内容。(重点讲“借箭”过程和成功原因)(3)同桌说说,然后全班交流;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 ?读读课文中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词句,鼓励学生上讲台说说。 (抓住“神机妙算”说)4 学生选择周瑜、鲁肃、曹操三个人物中的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5 完成作业本第 6 题。(徐景忠)3 时光老人的礼物 一、 教材分析1 本文是一首描写形象、富有儿童情趣的抒情诗。诗句索切地诉说也少年儿童对时光老人的感激和对老人赠送的礼物的珍爱之情,表达了他们珍惜时光,奋发努力的决心。读了这首诗,能帮助学生树立时效观念,从少养成惜时的好习惯。这首诗诗句较整齐,读来琅琅上口,是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和背诵训练的好教材。2 全诗共 7 小节,可分两层意思。第 一层(第 1-3 小节) ;写孩子们感谢时光老人带来美好的春天,带来新一年的大好时光,使天地间充满生机,人间充满希望;第二层(第 4-7 节) ;写孩子们向时光老人保证要珍惜这份礼物,爱惜时间,不负期望,全诗各小节意思联系紧密,从喜春迎新,到重时惜时,最后到自觉争分夺秒,层层紧扣,中心鲜明。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淙” ,理解 6 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悄悄” “准能”造句。2 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 感受时间的珍贵,初步懂得惜时的重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全诗的学习,发展学生想像能力,感受时间的珍贵,树立时效观念,养成惜时习惯。教学难点:理解中心句“这份珍贵的礼物赛过黄金” 。四、教学准备:小卡片、课文录音及有关惜时的格言。五、教学时间:2 课时。第 1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 读通课文,初知大意。3 完成作业本 1、2、3 题。(二) 教学过程1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每过一个生日都意味着自己长了一岁,人们十分重视生日,长辈和伙伴常会在你生日时,送给你生日礼物,你会得到许多自己喜欢的珍贵礼物。可你想到过没有,在这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3 课时光老人的礼物 。(揭题、板书、读题)学习这首诗,你对问题一定会有十分正确的认识,会有一个圆满的答案的。2 再读课题,听录音。课文中不多不少,出现了 10 个“你” 。 “你”是谁?课文中出现了 5 个“我们” ,又是指谁呢?那么这首诗是谁向谁诉说心里话?让学生说说。 (“你”指时光老人,从课题和一个句子“相信我吧,时光老人”可以看出:“我们”指千千万万红领巾,少年儿童。因而这首诗是千千万万红领巾在向时光老人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3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1) 读准生字“淙” ,别“秀才认字认半边”把它读成“zng”而应读成“cng” 。(2) 理解词语,以“读读写写”中的 7 个词语为主。也可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其他词语,如:“原野” “珍贵” “赛过” “汇报” “准能”等。4 在听音及自已读读诗歌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准备回答,时光才人带给“我们”什么礼物?5 朗读全诗,分清层次。(1) 时光老人带给我们什么礼物?(“美好的春天” “一年的大好时光” )从哪几个句可以看出?(第三小节两个句子。 )课文哪一个部分写了这一内容?(第 1-3 节)让学生读一读。(2) 指名读第 4-7 节。时光老人的礼物那么珍贵,孩子们怎么对待这份礼物?(爱惜时间,不负期望)(3) 划分层次。课文(全诗)可分两层: 第一层(1-3 节):孩子们感谢时光老人带来美好的春天,一年的大好时光,使天地间充满生机,人间充满希望。 第二层(4-7 节):孩子们向时光老人保证:珍惜这份礼物,爱惜时间,不负期望。(4) 进一步理解“珍贵” 。比较近义词:珍贵、珍惜,完成以下作业,填空:珍贵的()珍惜()爱惜()() () ()() () ()(5) 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好诗句的重音、停顿、韵律) 出示第 1 节(板书或投影)标上符号练习:你把东风/带给树枝,让小鸟/快活地蓝天;你把青草/带原野,让千万朵鲜花/张开笑脸。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在书上划朗读符号。同桌对读检查。 学生自由朗读后面几节。练习后,当堂比塞。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齐读全诗。6 完成作业:作业本 1、2、3 题。回家搜集有关惜时格言。第 2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分层读议,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2 训练感情朗读,并背诵全诗。3 完成作业本 4-6 题。(二) 教学过程1 齐读第 1 课时完成的作业本上第 1 题。2 指名回答作业本第 2 题。揭示第 3 题规律,扩大运用落围。“东西”表示 “这里那里”“没没”表示用在两个近义词前,强调“没有” 。以上两组练习均匀为词语的变格使用。3 分层读议。(1) 阅读第一层(1-3 节) 齐读第一层。 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时光老人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一切。 重点读第 3 节,说说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第 3 小节是承上启下的小节,前两行总结上文,后两行启示下文。 )理解中心句:“这份珍贵的礼物赛过黄金。 ”这份珍贵的礼物是什么?(时光) “时光”的近义词是“时间” “光阴” 。为什么时光那么珍贵,赛过黄金?“赛过黄金”即“胜过黄金” “超过黄金” 。 (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 指导背诵 1-3 节。 (让学生注意理解并记住每一句写什么,抓住关键词。 )(2) 阅读第二层(4-7 节) 。 出示思考题:为什么说时间老人是严酷无情的?读 4、5 节,讨论。 (时光老人是很公平的,365 天谁也不多谁也不少,安排得好,时间才有价值,否则便会虚度年华。 )引导学生举生活中实例加以印证。 (不珍惜时间的人就要落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代,到头来一事无成。 )学生交流珍惜时间的格言。 我们知道了时间是那么珍贵,该怎样做呢?(“不会浪费一分一秒” ) 理解:“当每天晚上撒下一张日历,我们准能响亮地向祖国汇报。 ”(每天都无愧一这比黄金还珍贵的时光。 ) 第 6、7 小节写出了少先队员的决心和誓言。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响亮地向祖国汇报?联系自己实际谈谈惜时的打算,今后怎样合理地安排、利用时间? 指导背诵 4-7 节。4 背诵全诗。5 作业:作业本 4-6 题。(徐景忠) 车塘捕鱼一、 教材分析1 这是一篇描写江南风情的散文(选学课文)。文章以农家孩子的视角,用朴实风趣的笔调,真实地叙述了水乡车塘捕鱼的经过,反映了江南农村的传统习俗、农民的勤劳淳朴和集体劳动的乐趣。文章以总引开头,先写车塘,后写捕鱼,适于完成单元训练目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概述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趣,引出“车塘捕鱼”。第二段(第 2-6 自然段):写车塘。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装车、架架子到车水,完整地写了车塘的情形。第三段(第 7 自然段):写捕鱼。先写大人捉鱼,后写孩子“扫荡” 。文中写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为、配合默契的劳动场面以及塘水车干后各类鱼的表现,写得妙趣横生。一、 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2 能借助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3 感受农民在车塘捕鱼中的情趣以及劳动中配合默契、勇为集体做事的良好风气。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近排了哪些材料来写“车塘捕鱼”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能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有条件地简要叙述“车塘捕鱼”的过程。四、教学准备:“木制水车”挂图,词语卡片,抄有“车”字的 6 种解释的小黑板或相应的投影仪(片) 。五、教学时间:1 课时。五、 教学过程1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你们喜欢捕鱼吗?你知道有哪些捕鱼的方法?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江南水乡去领略一番“车塘捕鱼”的乐趣。 (板书课题)学生读“车塘捕鱼” 。这里的“车”不是名词,是什么意思呢?请在出示的 6 种“车”的意思中选择一个(指“用水车打水” ) ;那么课题“车塘捕鱼”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车打水把鱼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鱼。接着出示水车图,认识就是这种水车可以用来车水、捕鱼。过去农村里用这种农具车水浇地、抗旱,也用它车水排涝。2 初读课文。要求:通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自学生字词语,划出不懂的词。3 检查自学情况。(1) 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2) 检查生字新词。是否读准生字,如翘舌音:蛳(sh)平舌音:噪(zo)前鼻音:噤(j n)鲢(lin)铅( qin)后鼻音:订(dng)拎(ln)蚌(b ng) 。是否理解“车塘、规矩、额外、寒噤、豪爽、扫荡”等词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课文脉络,分段。(1)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车塘”?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捕鱼”?并按事情发展试着给课文分段。第 1 自然段是总引,分为一段(第一段) ;第 2-6 自然段是 “车塘”(第二段) ;第 7 自然段“捕鱼” (第三段) 。(2) 让学生在课文中标上分段符号:“|”5学习课文第一段(第 1 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最后一句“不过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 讨论“不过最有趣的要算车塘捕鱼了”这句话的作用,先同桌议议,再全班讨论。(3) 反馈、小结。捕鱼、钓虾、摸螺蛳都是江南水乡孩子们的生活乐事。 “不过”一句,是全文的总起。引出下文“车塘”与“捕鱼” 。6 学习课文第二段(第 2-6 自然段)这是本文重点段。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分步学习。(1) 按照“车塘”的先后顺序:这一段写了哪几个过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2) 先 4 人小组议,再全班讨论。根据汇报,教师整理板书:堵住进水 脱得精光车塘 装水车 架车架 喝酒驱寒车塘水 跳入塘中装好架子(3)简述“车塘”过程(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指名说(评议)自由练习说 同桌互说 指名优秀生说 鼓励后进生说,评议时充分肯定,提出希望。 (表示先后顺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着最后” 。还可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让学生自己简单复述阿大、阿土架车架的过程。 )(4)第 6 自然段,鱼的挣扎姿态写得极为生动,可用引读法训练读,教师问:什么鱼?学生读各种鱼的姿态。7 学习第三段(第 7 自然段)(1) 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想一想:捕鱼过程可分几层意思,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2) 用引读法读课文。教师读大人捉鱼,学生读小孩“扫荡” ,体会捕鱼的乐趣。(3) 学生说说捕鱼的乐趣。 (读读有关句子)8 完成课后作业 3,比较写法的不同。先讨论,后评议,最后完成作业。(徐景忠) 一件难忘的事(习作训练)一、 教材分析1 本单元阅读训练点是理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习作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这样的安排体现了读写结合,有利于把作文写清楚、写具体。2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要“选择生活中的一件难忘的事,先列一个作文的提纲,再把这件事情写下来。 ”这就告诉我们,我次作文选材的关键是要在生活中寻找一件印象深刻、即使年深月久,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如在目前”的事。要写好这样一个事情必须先列一个作文提纲,以便“思路清晰地”把事情写具体。3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作,事情的经过部分是重点,只有扣住这一重点,才能写具体、写清楚。习作提示中安排了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 ,并列好了写作提纲,认真研读作者如何根据提纲写“阿姨送我上医院”这件难忘的事,是指导学生写好这次作文的阶梯。二、教学目标1 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2 学会列提纲写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列好作文提纲,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紧扣“难忘”选择材料,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四、教学准备:1 在平进指点学生注意观察、积累素材。通过指点写日记,积累一些难忘的素材。2 准备小黑板或投影片等教具。五、教学时间:2 课时第 1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指导学习课文,明确作文要求,选好恰当的作文题材。2 通过学习例文,懂得作文步骤,帮肋学生列好作文提纲,开始作文。(二) 教学过程1 谈话,引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要写的一篇作文是:一件难忘的事。 (板书、读题)2 明确“习作内容” “习作要求” 。具体地说,我们要写一篇怎样的作文呢?学生进入作文前自学。(1) 自学“习人内容”和“习作要求” 。(2) 教师用小黑板或影出示“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让学生讨论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3) 重点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好恰当的作文内容。 理解题意,什么叫“难忘的事?” (生活中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给自己以教育、启发、感受的一件“记忆深刻、难以从脑子中抹去”的事。 ) 概括地说说自己生活中一件难忘的事。要说清楚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写清楚。可以采用自己先想想、同桌或前后相互启发议议,再参加全班讨论,师生共同评议,务求选出最当的一件难忘的事作材料。那么,在选好材料后,我们该如何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作文呢?3 学习“习作提示”和“提示”中所举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 。理解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提纲、写作文的。哪些部分写得比较具体。(1) 自学“习作提示” ,议议课文提示,我们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再按提纲写作文。 明确作文重点是“事情的经过” ,这部分的提纲要列得具体、明确。(2) 学习例文阿姨送我上医院 ,按所列习提纲给例文分段,理解提纲与段意的关系。(3) 讨论例文中哪一部分内容最具体,让学生评价例文的重点部分写得如何,作者是怎样列提纲的,具体在何处体现出来。4 学生试列提纲,同学交流,教师巡视指导。5 交流、讨论、修改作文提纲,注意发现并纠正普遍性的错误。6 学生开始作文,教师指点。第 2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生继续按纲作文、教师巡回指导。2 选择部分习作或部分习作片断交流、评议。(二) 教学过程1 学生继续作文。教师通过巡回,了解学生作文的优点和问题。2 教师选择:典型的优秀作文。有典型问题的作文。让学生在全班读,师生评议,提出修改意见。重点评改,所写事是否难忘,有没有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按提纲写作。内容有没有写具体。(对学生的作文要肯定成绩, “多就少改” ,对后进学生更多加帮助。 )3 根据评议和修改意见修改作文,教师再巡回指导。注意按不同学生类型作不同指导。4 誊抄作文。(徐景忠)练习 1一、 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共有 7 道题。1-3 题是字词语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辨析形状相近的 6 组偏旁,写出并熟记这些偏旁的字;能熟练地运用三种查字典的方法查字;通过把词语补充完整,熟悉一些常用成语,以便正确运用。4-6 题是句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改正用词有错误的一类病号;理解前后句意主上的联系,仿照原句用关联词语正确地造句,提高遣词造句能力读、背三条惜时格言,学会运用。第 7 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读懂短文,知道一件事的经过,并能为事情经过部分列简要提纲。二、教学目标1 能人辨形状相近的 6 组偏旁并熟记所组成的字,熟练地运用音字、部首、数笔画三种查字法查字。2 能改正句子中不恰当的用词,注意遣词的准确性。3 能仿照例句,运用“只有才”“只要就”造句4 能背诵三条惜时格言。5 知道短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并能给其中的经过部分列出简要提纲。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阅读短文,知道文按什么顺序材料,为短文的事情经过部分列一个简要的提纲。教学难点:为短文的事情经过部分别一个简要的提纲。四、教学准备:小卡片,成语词典。五、教学时间:2 课时。第 1 课时(一) 教学目标指导并完成第 1-4 题。(二)教学过程1 指导练习第 1 题。(1) 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白这道题要求我们正确辨析形状相近的 6 组偏旁,写出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以便在今后识字、写字时记住差异,防止混淆,避免差错。(2) 口头练习。让学生口头说说,可多说一些,相互纠正错误。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加以指点。(3) 完成作业。交流反馈,要特别注意“日”字旁的字写“曰”字头的字别混淆,如:“是”是日字旁, “冕”是曰字头。参考答案:曰曰字头(冒 最 曼 冕)日日字旁(明是时晌)廴建字旁(建延廷)辶走之儿(造过还送)宀宝盖儿(宇定宾家)穴穴字头(空穷宾家)亻单人旁(依们伸仁)彳双人旁(行律德得)贝贝字底(贡员贪贯)见见字底(觅览觉)2 指导练习第 2 题。(1) 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确完成作业分两步:按指定的查字典的方法先在字典里查到带点的字(注意别搞错大写字母、部首和笔画) 。按带点字所在词句,据词定义,在字典里选择正确的解释。(2) 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时,重点帮助未能熟练地查字典的学生,并注意发现纠正一些带有代表情的错误。(3) 交流反馈。在反馈中纠正作业中的错误。参考答案:满腔:(Q)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 沸腾(F)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气化形成气泡冲出液体表面的现象。妙用:(M )奇巧、神奇。 (2)虚实:空、空虚。懒惰:懈怠、跟“勤”相反。疑惑:不明白对与不对。(3)奉命:接受。晋冀察:河北省的别称。3 指导练习第 3 题。(1) 了解题意。让学生了解:除了最后一个词语,可以补充成语(昂首阔步) ,也可以补充一般词语(昂首挺胸) ,其他 5 个均系成语。前三个是间隔填空,后三个是最后两字填空。(2) 完成作业。指定两名学生在 6 张小卡片上完成作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对词(成)语熟悉的可直接填空,有困难的可从有关课文或成语词典中找答案。(3) 交流反馈,纠错误。以小卡片出示确答案:斩(钉)截(铁)惊(天)动(地)粉(身)碎(骨)全神(贯注)神机(妙算)昂首(阔步、挺胸)4 指导练习第 4 题。(1) 读题审题。让学生明确这是改病句的练习。先用“”划出句子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然后正确的词语填入句末的括号里;比较原来的词和换上的记号,说说为什么必须换。(2) 师生讨论第(1)句。划出“沉静” ,“沉静”是安静、平静的意思。指挥灭火应该镇静,不慌乱。所以应改用“沉着”一词。(3) 完成作业。让学生按上述两步揭示的方法改病句。(4) 交流反馈。交流时各自说明理由,纠正错误。出示参考答案:沉静改沉着崇高改崇敬愿望改希望保持改坚待第 2 课时(一) 教学目标指导完成第 5-7 题。(二)教学过程1 指导练习第 5 题。(1) 读题审题。读读想想,明确要我们用来造句的两对带点词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2) 剖析例句。明确照样子用这两对关联词造句必须先分清原来句子前后两个分句子意义的联系,并搞清(1) (2)两个句子前后分句关系的不同之处。指名几个学生口头造句。(3) 完成作业,反馈纠正。教师可点出巡视中发现的错误,让学生讨论纠正。正确答案举例:只有先识了字,才能够读书、写文章。只要天下雨,地上就会湿。2 指导练习第 6 题。(1) 熟读理解。让学查词典搞清:格言是带有规格标准、含有劝戒意义的话。再通过读读、想想、讲讲,明白这三条格言都是劝戒人们珍惜大好阴,不要虚度年华的。(2) 练习背诵:自己试背,指名背(评价) ,集体背,抄写或默写格言。3 指导练习第 7 题。(1) 独立阅读。带着问题读读、想想、划划、与同桌仪仪。(2) 完成作业。第(1)题可提示回答,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 生了一件什么事?第(2)题可提示从第 2 自然段到第 5 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这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材料的?第(3)题可抓住说明 4 个自然段意思的最简词句来列提纲。(3) 交流反馈,出示答案: 短文写了那年夏天在北京,一下午两点钟,邓颖超奶奶来看望我们,并鼓励我们要刻苦学习的一件事。 作者是按照事性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 简要提纲:a、邓奶奶来了 b、邓奶奶抱起我c、邓奶奶跟我们交谈 d、我们和邓奶奶一起拍照 。(除景忠)4 太阳一、 教材分析1 背景知识了角文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是本单无的阅读训练重点。通过这篇课文学习的学习,初点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此种文章的方法。说明文有以下特点: 一是内容常为说明自然、社会、生活等某一方面的常识;二是常用说明和记叙的表达方式,少有描绘和抒情,数字、举例、比较等手法用得较多;三是结构清晰。多数段落有概括性句子,其余各句均围绕这一句子的意思展开;四是语言准确、简洁、逻辑性强。 太阳就是一篇说明文,学习后,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新闻记者说明文的方法。2 教材特点本课文主要介绍关于太阳的一些常识,包括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关系两个方面。所以,全文可分两段。第一段(第 1 至 3 自然段)写太阳有远、大、热三大特点。每个自然段各说明一个特点。写太阳的三个特点时,作者采用了数字、比较等说明法,其中“估计是”等语言,也正是说明文讲求语言准确的体现,因为说明有关太阳的一些数据有的不可能去实际侧量,只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估算。第二段(第 4 至 8 自然段)写太阳与地球、人类关系密切。全段采用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写。说明时,多处采用了正面叙说和反面叙说相配合的方法,同时也用了许多关联词语,使说明更具说服力,意思更通畅。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2 学会 2 个生字,理解 11 个新词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3 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4 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知道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并学习阅读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来理解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说明方法,初步体会其作用,并通过朗读,培养准确精密的语感。四、教学准备:写有句子训练的小黑板若干。五、教学时间:3 课时第 1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习“提示”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2 学会生字,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3 学习第 1 自然段,了解太阳远的特点,并感知运用数字和比较的说明方法。(二) 教学过程1 学习“提示”(1) 上个单元,我们学的课文是按什么方法按排材料的?这个单元,我们要学习哪种安排材料的方法?(2) 自学“提示” 。(3) “事物的几个方面”是什么意思 ,能举例说明吗?2 分段。(1) 自由读课文,课文介绍太阳,写了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2) 讨论归纳:太阳离我们很远,体积很大,温度很高,这些都是写太阳的特点,属于同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写太阳和地球,人类的关系。(3) 按这两方面材料给课文分段。3 检查自学情况。读准下面词语中带点的字,说说这些词的意思:生存 繁殖 地层 水蒸气 估计 再完成课堂作业本第 1 题。4 学习第一段中太阳离我们远的特点。(1) 学生讲述“后羿射日”的传说,后羿能把太阳射下来吗?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回答。“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是什么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其实,太阳离我们有 1.5 亿公里远。 ”“其实”换个相近意思的词是什么?1.5 亿公里到底有多远呢,找出文中的语句来体会。“差不多”是什么意思?这儿为什么要用上“差不多”?还有哪些词说明到太阳上去只是一种假设?小结:课文用了“如果就” “就是也要”这两组假设词,进一步说明太阳离我们远。(2) 齐读第 1 自然段,归纳写作方法和学习这一段的学法。 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叙述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增加说服力? 学法:找出特点 抓总起句 体会说明方法5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 2 题。第 2 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习第 2、3 自然段,了解太阳大和热的特点。2 学习第二段,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3 进一步感知说明方法的作用。(二) 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