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调适.doc_第1页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调适.doc_第2页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调适.doc_第3页
小学生心理问题及其调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三大心理现状及其对策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存在的三大心理现状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目的是为了防微杜渐,让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关键字:心理 问题 调适今天,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观念不断更新、竞争日益加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断碰撞,凸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骤待解决,如何提高和优化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是整个社会所密切关注的问题。“冰冷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从娃娃抓起,作为未来主人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碰到什么困惑?他们那日渐敏感的心在感受着什么?我们为孩子做了些什么?该做些什么?这都是我们在教育上往往忽略的问题,也是当前教育日渐重视的问题。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为塑造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健全人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摆在教育的首位。笔者从教十几年,在这十多年中,发现如下三大心理现状是当前小学生存在的最普遍的心理问题。一、自我为中心典型案例 在课堂中,常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在全班同学正在紧张地做练习时,有同学呆在一旁,无所事事。老师看见了,走前去询问,那同学理由实足地说:“我没笔”,“你不可以向其他同学借借吗?”“没人借笔给我”,每到此时,总会有四五支笔同时借给他,借笔的同学都要补充说一句:“他没向我借”。我知道这四五支笔同时出现,是看在老师的份上,或者坐在其他位置上真的不知道那位同学没笔,但同桌是无法解释的,唯有就是那句还算合理的籍口“他没向我借”。 你们发现没有,这帮孩子强调的都是“我”,没笔的要别人主动借给自己,有笔的强调要他人求助自己,自己才出手。这是典型的自我中心的心理趋向,它表现为:心理置换能力较差,完全不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同时注意事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究其原因,由于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全家上下都围着自己转,“我”的意识在家中一次又一次得到强烈巩固。到学校后,不能很快从家庭角色中置换出来,以致有上面一幕。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思维过程。自我中心思维,是儿童时期有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对此老师不要急于判断谁对谁错,作为老师要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并懂得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重要性。面对这个问题,我是采用如下做法:故事导向法 就是利用故事中的主角的行为去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导正不正确的行为。通过实践,发现对三年级以下的同学采用动物童话故事更能让孩子理解对与错,好和坏;对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采用典型的利害冲突事件(最好结合现实生活)更感人,更具有说服力。心理置换法 通过角色扮演或换位思考,进行心理置换能力训练。比如说刚才那位没笔的同桌,看见同桌有困难,无动于衷,熟视无睹;那么就让他扮演没笔的同学,看见其他同学正在紧张地做练习,他无从获得帮助,他的心情又如何?学会解决问题 一支笔本来就不是什么问题,在我们成人看来,只要自己张口向别人借,都会把问题解决。可对于今天的孩子,就一句:“请你借支笔给我好吗?”也没有勇气说出口,因为害怕被拒绝,害怕难堪。因此,情愿给老师发现挨批也不愿看小伙伴脸色。这正说明我们的孩子不善于与同龄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习惯了接受,不懂得给予,更不会主动求助。如果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学会礼貌用语,平时多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自己有困难了,才会得到更多的帮助。通过指导孩子学会正确交往,并通过交往本身教育孩子,就能有效地克服孩子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中心问题。二、 受挫能力弱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典型案例 我班有位小男孩,上课反应快,爱动脑,爱回答老师的问题,常常得到老师表扬,同学的肯定。在饭堂吃饭时,他总是抢着排在第一位,第一个打到饭菜,当同学们还在打饭的队列排着长长的队伍,他已经狼吞虎咽地把饭吃完,开始抢着打汤了(我们学校汤是学生自便),而且常常是打得满满的一饭盒,有时为了捞下面的汤渣,更是疯狂,经常把汤溢出来流进汤锅里。持续这种现象已半学期有多了,几次用眼神示意他,他毫无所动,有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对他说:“你看,别的同学饭都还没吃,你就挤着打汤了,而且汤也不要装那么满,你看全溢出来了,多不卫生啊”。当我这样说时,有好多同学挖了他在饭堂的好多缺点。当时,他好象无所谓,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课堂举起的小手少了他的一只,有时叫到他,他也答非所问,单元小测验由原来95以上掉到85左右,有一次更离谱,考到70多分。也许是这次,才真正让我重视起来,我很纳闷,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电访他家长,他家长也很想不通,原来成绩好好的,怎么一掉就掉得那么利害。我开始观察他在课堂的表现,以前眼睛炯炯有神,听课全神贯注,时刻准备着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可现在,完全像变了个人,神情恍忽,人在教室心在外,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因此我时常提醒他专心听课,一有机会就提问他,他可不太领情,有时站起来就说不懂。我的这些课堂措施没有太大的收获,很是苦恼。天,难道一个好学生,就在老师一句责备的话,一个责备的眼神中毁了?究其原因,他是家中的独子,在家中被认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爸爸妈妈和家簇中的亲戚朋友都很喜欢他,并宠着他,他说要什么,就满足什么,除了天上的月亮摘不下来了。孩子犯了错,父母不舍得骂,总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如此一来,孩子有理无理,都是对的,反正错的都是父母。长此以往,孩子一直在顺景中成长,受不得半点委屈,受了老师的一点批评,就难以接受,认为老师不喜欢他等等一系列的心理不正常反应。针对这个情况,我认为治标还得治本,要根治孩子受挫的脆弱心理,得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学做真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认为教孩子做真人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作为教育者或家长(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讲真话,做真事,不要落入听好话,讲好话的怪圈。我知道,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赞美孩子的说话,不论是真话还是假话,反正是好话就行。虽有古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今天的炎黄子孙不再喜欢逆耳,别管忠不忠。特别是面对孩子犯了错,没有多少个舍得批评孩子,就是老师反映一些问题,有待家长配合教育,有些父母也心存不悦,似乎老师有意损他孩子。中国的教育总是要求家长和教师多表扬少批评孩子,更甚的是面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能直接说,要兜个弯说:“要是你怎样怎样就更好了。” 学生对这样含糊的评价无所适从。借鉴日本的教育,他们推行的是挫折教育,奉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求孩子不断追求,不断进取,教师很少表扬孩子,更多的是指出孩子的不足或者错误,从不用类中国教育者的评语“你怎样就更好了。”他们会很直接的评价:“你经常犯什么错误,务必改正。”等等毫不含糊的评语,日本的学生常常把老师一个欣赏的眼神当成一个很高的荣耀,而中国的一些孩子习惯了他人的欣赏,一碰到类批评就受不了,似乎天都要蹋下来了。看来,我们的教育也要保持最真的一面,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做到求真求实,不要老兜着圈子骂学生,从小培养孩子听“坏话”的心理耐受程度。提高对挫折的耐受性 针对学生碰到批评就一撅不振,遇到不满就无法忍耐,可以通过特殊的小组活动,训练和增强学生对挫折的耐受性。小组活动时,每人轮流充当被嘲笑者,其他人可以用各种办法戏弄、嘲笑他,使被嘲笑者生气。如5分钟内被嘲笑者不动声色,就算成功,再换人当被嘲笑者。本活动可使学生练习在被嘲弄的气氛中保持自己的放松的心情。若能学会这种处事态度,面对他人的批评就能保持平常心,改过自新。但应注意的是,在活动时要求学生嘲弄他人要尊重人格,避免弄假成真。三、 缺乏爱心孩子对母亲的爱,是一种天性,也是一种本能,但面对人性中最基本最本能的爱受到挑战时,我们还能说我们的教育没问题吗?典型案例 曾有一位母亲这样抱怨道“我们做父母的真是够辛苦的,也够心苦的,我们从早到晚地忙碌都是为了孩子,可孩子却不领情,更不知道什么叫孝顺。有一次我生病躺在床上,让孩子给我倒杯水,说实话还怕让孩子倒水会烫着他。要不我病得难受,我不才不会让孩子给我倒水呢,可孩子却不情愿,拖了好半天才给我端了杯水来。当时我伤心得都快流泪了。面对这个案例,我建议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爱的分享 这个案例虽然有点极端,可这正反映了这样一个社会问题,一些孩子不关心和不爱自己的父母。父母在抱怨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法?“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对父母爱的疏忽,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自己造成的。父母在全心全意为孩子提供物质的同时,还要给予孩子重要的精神食粮。比如说,孩子很喜欢吃汉堡包,你为了满足孩子买了一个回来,这时,你不要在一旁看着他吃,你要与他分享,尽管你可能不太喜欢吃。长此以往,孩子心中就有了父母的位置,知道怎样去爱父母。久而久之,他就学会与他人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学会了如何爱别人。爱的传递 纳索夫说过:“母爱不仅仅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也包括孩子对母亲的爱。”,俗话说“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想他去爱谁”,对父母的爱是最初最基本的爱,孩子先得学会爱父母,才能学会爱他人,之后才能爱更多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常常为电视上的“妈妈洗脚”这个公益广告而感动。作为家长,要求孩子爱自己,自己先要做好孩子的表率,很难想像不尊重老人、不孝敬老人的家长能教育出体贴自己的孩子。这个公益广告演绎了人性最真最善的一面“爱是可以言传身教的”。为了给孩子撒播爱的“种子”,培养孩子承担爱别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多点爱身边的人,记住:“爱是可以传递的”。爱心培养 那年我是一年级的班主任。一天,我发现我班一堆孩子围在一起,时而一哄而散,时而围拢在一起,我走前去一看,原来他们中间有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鸟,在人群的围攻中瑟瑟发抖,这帮孩子有的手中还拿着树枝,撩拔可怜的小鸟,小鸟挣扎着飞起来,可就是飞不起来,我隐约看到它翅膀上的血渍。这时,我突然蹲下来大叫“好痛啊”,孩子们被我的叫声吸引过来,对班主任的突然而至有点恐慌,又看见我这般情景,全部孩子都围着我问“老师怎么啦?”,我指指小鸟,说我就是那只受伤的小鸟,我要找妈妈,孩子们明白了,个个都争先恐后地要把小鸟带回家,帮它疗伤,再把它放回大自然。顺势我动情地为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珍惜生命,爱护生灵”课。之后类似的事件再也没发生过,而且自那件事之后,这帮孩子们更热爱大自然了,同学间关系更融洽了。爱心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们教师细心抓住生活中的点滴,就可成为鲜活爱的教材。 小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