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使用胰岛素病人应注意什么?_第1页
长期使用胰岛素病人应注意什么?_第2页
长期使用胰岛素病人应注意什么?_第3页
长期使用胰岛素病人应注意什么?_第4页
长期使用胰岛素病人应注意什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期使用胰岛素病人应注意什么?,赖婷婷 脑外icu,糖尿病的发病率,主要内容,糖尿病的危害,低血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的危害,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脑梗塞、脑出血,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出血,牙周脓肿,肺结核,肾病,便秘、腹泻,感染,麻木、神经痛,坏疽、截肢,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其发病10年后出现程度不等的微血管1和大血管2慢性并发症,1王德全与唐宽晓, 慢性高血糖的危害及处理. 山东医药, 2002(05): 第54-55页.2王吉耀,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038-10503.李国强等, 150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6): 第99-100页,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治疗,42013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的治疗,42013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口服降糖药物与胰岛素哪个好,胰岛素定义,胰岛素是由胰岛细胞所分泌的,正常人胰岛素的生理分泌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状态分泌和餐时爆发分泌。基础状态的胰岛素全天持续分泌,餐时爆发分泌在每次进餐后出现,一个正常人每天的胰岛素分泌量共计50单位左右。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5黄木森与李军,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09(13): 第158-160页.,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机制,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所有1-DM、妊娠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病人均应使用胰岛素治疗。难以分型的消瘦糖尿病病人。2-DM发展到需用胰岛素控制代谢阶段或维持生存阶段。,急性代谢紊乱应激状态血糖控制不良的增值型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导致严重腹泻与吸收不良综合征;肝、肾功能不全和重症糖尿病肾病妊娠及哺乳期磺脲类药物的继发和原发失效同时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某些特异性糖尿病(如坏死性胰腺炎)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癌症和肝硬化等。伴严重的心脏、脑、肾脏、肝脏、眼、神经等慢性并发症,6 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2009版)M.重庆: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第17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常用的胰岛素种类及其特点,按照来源分类,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第17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常用胰岛素种类及其特点,按作用时间分类,胰岛素怎样计算用量,一)怎样估算其初始用量:1、按空腹血糖估算:每日胰岛素用量(U)=空腹血糖(mg/dl)-100x10x体重(公斤)x0.610002血糖值的换算:mmol/L转换mg/dl的换算系数乘以18。 100为血糖正常值;x 10换算每升体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x 0.6是全身体液量为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2克血糖使用1u胰岛素。为避免低血糖,实际用其1/2-1/3量。二)短、中、长效胰岛素的换算(1)开始时应先用短效胰岛素多次注射,控制满意后,再改用或加用中效或加用长效胰岛素。单独使用长效胰岛素则疗效不佳。 (2)改为短效+中效的方法:可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常用比例为1:1左右,中效可略多。(3)加用长效:将两次短效胰岛素之和,按长效:短效=1:24的比例改为混合胰岛素,长效不宜超过短效的1/2,晚睡前长效用量一般不超过8U。,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 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手臂和大腿皮下层很薄,要捏起皮肤注射。 注意大腿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适宜注射。臀部皮下层最厚,注射时可不捏起皮肤。由于臀部的胰岛素吸收率低、吸收速度慢,较少使用,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8于意轩, 胰岛素泵临床应用进展. 临床荟萃, 2008. 23(1): 第72-73页.,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部位在脐周3厘米以外两次注射部位要距离2厘米,尽量避免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如何使用诺和笔 3进行胰岛素注射,压笔帽顶部,将笔从盒中拿出,旋下笔帽,将笔盖放在另一端。,拧开笔芯架,如何使用诺和笔 3进行胰岛素注射,将回弹装置往右转。直到活塞杆完全进入为止,千万别将活塞杆往回推。,将诺和笔放入笔芯架内,颜色色码帽先放入。,将机械装置与笔芯架拧紧,如何使用诺和笔 3进行胰岛素注射,用一块含有消毒剂的药棉将橡皮膜擦干净,将诺和针的保护片拿开,将针头头紧在颜色代码帽上,将针的外针帽和内针帽取走.,每次注射前排气,如何使用诺和笔 3进行胰岛素注射,剂量选择,在注射后,针头应留在皮下六秒钟以上,继续按住推键,直至针头完全拔出.,如使用悬浮型胰岛素,将笔如图上下颠倒摆动,纠错装置减少胰岛素的浪费,如所调剂量超出自己所需的剂量,应将机械装置部分与笔芯架部分拉开,(参看附图)。压下注射推键以其返回零处。然后放手,笔芯架将会滑回原位。如果你不这样,在你更改剂量时可能会浪费胰岛素。你现在可以重新选择正确剂量了。,注意事项-1,安装笔芯时应将注射机械装置和笔芯架旋紧每支笔芯的标签上都有一条色带,其色代表胰岛素的类型。注射前,一定要确定使用正确的胰岛素类型每次注射前,必须将针头往上竖立,将空气排出注射前,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剂量作一次性的注射;注射完检查是否将完整的一次药量注入注射前,如果我们注射的是预混的胰岛素,一定需要先摇匀每次注射后,必须将针头从胰岛素笔上取走。否则气温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液体从针头外溢(如果使用悬浮型胰岛素,可能会导致胰岛素的浓度变化,影响治疗),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低血糖、过敏、胰岛素耐药、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或者增生)可以提高胰岛素降糖作用的药物:NSAIDS、抗凝药、磺胺类、甲氨蝶呤、B-RB、ACEI、VItB6、茶碱、奥曲肽等。可以降低胰岛素降糖作用的药物:CCB、肝素、生长激素、H2受体拮抗剂、吗啡、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噻嗪类利尿剂、苯妥英钠、雌激素、口服避孕药等。疾病引起的需增加胰岛素用量的情况:高热、甲亢、肢端肥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外伤、重大手术疾病引起的需减少胰岛素用量的情况:肝功能不全、甲减、恶心呕吐及腹泻酒精可以升高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作用,导致严重持续的低血糖。吸烟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降低皮肤对胰岛素的吸收,降低胰岛素作用。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抽烟患者,突然戒烟需要适当调整剂量。,胰岛素注意事项,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第17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童和老人容易发生低血糖,使用胰岛素应减量。胰岛素不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无影响(妊娠B级)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硬结、应更换部位,以免影响吸收。不进餐不能注射胰岛素。某老年患者,清晨主诉难受未起床,家属照常为老人注射原剂量胰岛素后上班,晚归,发现老人未进餐,低血糖昏迷,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如果去餐馆进餐,最好把胰岛素带到餐馆,在进餐前注射,以防在餐馆等待的时间过长,引起低血糖。外出旅游时携带胰岛素应避免冷、热及反复震荡,不可将胰岛素托运,应随身携带。需备齐以下物品:胰岛素、注射笔、酒精棉、糖果、糖尿病救治卡。注射胰岛素后,等候进餐期间切忌做各种家务,以免运动过量导致低血糖发生,并且不要忘记或延误进餐。,胰岛素注意事项,7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第17版) M.人民卫生出版社,胰岛素注射笔因操作容易、剂量准确、携带方便,应用越来越普遍,极大方便了糖尿病患者。但是胰岛素笔针头由于价格较高,未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目前普遍存在重复使用问题,令人担忧。胰岛素笔针头重复使用的危害包括:针头折断针头堵塞注射疼痛导致皮下组织增生或形成硬结注射部位感染影响胰岛素的浓度和注射剂量 因此,建议不要重复使用胰岛素笔针头。此外,胰岛素笔针头丢弃前应针头盖帽或放于加盖的硬塑料或金属容器中,标明“不可回收”,防止利器被混入生活垃圾,增加他人扎伤和感染的危险。预混胰岛素在使用之前应当混合均匀。,胰岛素注意事项,9 史丽等,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17): 第2557-2559页.,胰岛素的储存及开启后的安全使用时间,胰岛素注意事项,参考文献,1.王德全与唐宽晓, 慢性高血糖的危害及处理. 山东医药, 2002(05): 第54-55页.2王吉耀,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038-10503.李国强等, 150例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16): 第99-100页.4. 2013年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5. 黄木森与李军, 胰岛素的临床应用进展.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09(13): 第158-160页.6.国家食品药品家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中国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