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耳聋诊治进展修改版_第1页
遗传性耳聋诊治进展修改版_第2页
遗传性耳聋诊治进展修改版_第3页
遗传性耳聋诊治进展修改版_第4页
遗传性耳聋诊治进展修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爱聆听世界-花开有声_遗传性耳聋诊治进展,汪贺,全球听力残疾发病情况,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听力 残疾人数为2.78亿(2005年)其中,中度以上听力损失者近2.5亿大约80%耳聋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防聋治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项目!,我国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中国听力残疾人群现状及致残原因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9(7),2008,我国新生儿耳聋患儿的出生率,我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婴儿出生,按每一千个新生儿中有1-3个发病计算,我国每年至少有2万名新生聋儿出生 。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迫在眉睫!,我国听力障碍的防治现 状, 人口多,发病率高,但缺乏流行病学的研究 工作多,领域广泛,但未建标准和准入制度 需求多,价格昂贵,人工听觉设备未国产化 需求广,人员匮乏,听力学知识普及面不广,走进并关注耳聋,你身边或许有亲戚朋友耳聋,但只是了解还欠深入,即使你身为医生,对于健全的人来说耳聋不是大病,对于国家甚至世界来说,耳聋也是常见,但对于耳聋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就是100%的灾难关注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耳聋患者的苦难才会被社会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加速解决,聋病防控的总体思路,感音神经性耳聋干预治疗新突破!,早发现新生儿听力+基因筛查,早治疗毛细胞再生药物研究,降低出生缺陷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开展,早干预国产化人工耳蜗的研制及研发基地的建设,全国爱耳日主题,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 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全国爱耳日主题,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 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 快乐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2008-12-8 挂牌成立,全球5家:丹麦、英国、泰国、印尼、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WHO防聋合作中心任务 (2008-2012), 宣传世卫组织防聋治聋策略 开展防聋治聋科学研究工作 提高公众耳与听力保健意识 培养防聋治聋专业人员队伍 建立全国三级耳聋防治网络 加强国际和区域内学术交流,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指南(草案)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9, 44(11):883-887.,基因变异是遗传性耳聋的主要病因, 目前已确定70余种基因与遗传性耳聋有关; 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耳聋人群中约50-60%为遗传性因素所致; 这些聋儿的父母85%为听力正常的人群。,遗传性耳聋的主要治病基因,GJB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童语前聋的26%33%为GJB2 突变所致,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的28%常见的突变位点:235 del C,299 del 临床表现:先天性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机理: GJB2基因变异致使其编码缝隙连接蛋白结构异常,钾离子回流内淋巴液的循环受到影响,钾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外淋巴液中的K+达到一定浓度会导致耳蜗毛细胞损伤,导致感音神经性聋。,遗传性耳聋的主要治病基因,SLC26A4(PDS):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占儿童期耳聋发病比例的20%28%常见的突变位点: IVS7-2 AG,2168 AG临床表现: Pendred 综合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和耳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先天或后天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机理:携带PDS 基因2 条等位基因突变的患者表现为前庭水管扩大,携带PDS 基因单条等位基因突变的患者30%会表现为前庭水管扩大。颅腔与内耳的通道异常扩大,凡是引起颅内压变化的因素如轻度的头部碰撞、感冒等就能引起EVAS 患儿听力下降,遗传性耳聋的主要治病基因,线粒体 12S rRNA :*线粒体母系遗传性*占全部遗传性耳聋的1 * 突变位点: 1555 AG,1494 CT * 临床表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毒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基因筛查可有效预防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聋的发生,遗传性耳聋的主要治病基因,GJB3:-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见突变位点: 538 CT-临床表现:后天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由中国本土夏家辉教授发现),耳聋基因诊断具有几个重要的特征,基因诊断技术可以对一定比例的耳聋患者进行准确的分子病因分析,而以往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耳聋诊断只能通过病史和排除法推测病因。基因诊断技术可以早于症状以及常规测听技术或影象技术发现耳聋易感人群。基因诊断可以作为部分病例常规测听或影象技术的辅助和补充,并实现远程诊断。基因诊断配合筛查技术和产前诊断可以减少聋病发生、避免聋儿出生,有效地阻断遗传性耳聋在聋人家庭中的传递。,山东三月三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听力基因检测项目简介,按照不同的用量,试剂盒产品规格为10人份/盒、20人份/盒、50人份/盒、100人份/盒、200人份/盒、400人份/盒人等几个剂型,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检测试剂盒(PCR-酶切法)简介,【预期用途】 本试剂盒用于对人血细胞中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的体外定性检测,以指导临床上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应用,避免药物性耳聋的发生。【检验原理】 本品采用特异性扩增引物,结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DNA样本中线粒体基因1555位点的突变情况。【产品特点】1.检验操作简单、检验周期短、适合各种普通PCR仪检验2.灵敏度高、准确性100%、特异性100%3.价格低4.目前国内市场上仅此一家生产,【检验方法】主要设备: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仪,【结果判定】1、PCR扩增产物为113bp,正常DNA扩增产物经Hae III酶切后产生111bp和2bp片段;突变个体因存在2个HaeIII酶切位点,酶切后产生91bp、20bp、2bp三个片段。2、在3%琼脂糖凝胶上,20bp、2bp片段因泳动速率过快,超出观察范围,不可见;而91bp与111bp片段分别在100bp分子量标记的前方和后方,泳动距离有明显差异。3、若样本PCR产物酶切后见91bp条带,与阳性对照DNA酶切片段泳动距离一致,判断为线粒体DNA 1555位点发生AG突变,即突变阳性;若PCR产物酶切后见111bp条带,与阴性对照DNA酶切片段泳动距离一致,则判断为1555位点未发生AG突变,即野生阴性。4、检验结果说明:无模板对照(NTC)除了引物二聚体不应有任何条带,若出现条带应重复所有实验步骤。Hae III酶切后,阴性对照应见111bp条带,阳性对照应见91bp条带,两条带有明显的泳动距离差异。附(参考照片),Lane M:DL2000: 2000、1000、750、500、250、100bp;Lane: 阴性对照DNA;Lane: 阳性对照DNA;Lane 1-8、10-15、17、19-21:正常DNA样本;Lane 9、16、18: 阳性DNA样本;Lane 22:无模版对照(NTC);,遗传性耳聋基因和早期听力检测的结合,将会成为遗传性耳聋早期发现的新途径!最终目标一级预防:开展遗传性耳聋知识的科普宣教二级预防:耳聋常见基因的孕前筛查和诊断三级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遗传性耳聋的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以助听器和电子耳蜗治疗为主! !避免强噪声,避免头部外伤,禁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听觉脑干植入,中枢听功能研究。开展中枢听功能试验和探索,重点研究认知与听力的相关性,结合功能成像技术,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声源定位等方法、意义和应用,开发我国原创性技术及其推广.,听力学教育 我国的听力学教育起源于十年前。虽然我国已有开展临床听力学教育的大学,但目前听力学领域从业的数百人仍难以面对我国庞大的听障人群。因此,加强临床听力学领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快培训听力学工作者,突出显得重要、急迫。听力学人才队伍建设是未来重要的工作内容。,近年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包括:人工假体(包括人工耳蜗,脑干植入等)和诊断装置的开发.耳发生的细胞及分子基础研究.内耳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以细胞为基础的药物开发.与基因相关疾病的筛查方法。,我们的工作与国际同道合作共同为聋耳诊治奋斗,2017/11/10,人体解剖学,32,科研课题SOUND AND BEYOND训练青少年人工耳蜗术后助听器配置术后音乐音符听辨能力临床研究 2008.9-2011.950000,我们的工作积极开展耳聋相关科学研究,2017/11/10,人体解剖学,33,我们的工作-2000年我科在石市第一例开展人工耳蜗手术,我们的工作走进平山,消除耳聋,平山县45万人口,听障:8万,平山县听力无障碍计划从2006.3.3爱耳日已开始实施,目 的,1宣传、唤起防聋意识、传播防聋知识、技巧及有效的防聋措施。进行防聋策略的开发,如关注耳毒性药物的预防和噪声性听力损失。2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听力损失给病人有效的行手术,药物,助听器配置治疗。3取得省市残联和红十字会支持与赞助。,感想与认识,著名香港大学玛丽医学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韦霖提醒我们说内地的患者很多,但直率的讲许多年轻同行的工作做的不够细致,对治疗的患者要加强跟踪随防,认真思考,看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工作应不断改进和改良,这样就会出很多有义的工作和成果:用心做事,工作要细一点再细一点,舍得花时间,要有团队精神,调动起大家的力量一起努力工作,内地的医生更要接受现代化的观点和学术思想,扎扎实实的做学问 这些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粗疏,有人还在犯经验主义,不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坚持走老路子。这些我们需要改正。,2、耳科医师的基本外科训练耳鼻咽喉科颈外科隶属于外科学系,外科学系的年轻医师应该有一到两年的普通外科学习基础,掌握基本外科的一些概念和手术技术,这是世界各国外科系统临床医师的训练要求。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耳鼻咽喉科住院医师均有一到两年的普通外科训练,而50年代以后,由客观原因,这一安排被行政上取消了,耳鼻咽喉科医师从此失去了基本外科训练。常可以发现,耳鼻喉科大夫拿手术刀没有章法,对大面积开放性手术不知如何下手协助,术后治疗不知如何调整患者出入量、热量及电解质平衡等。这些有待于加强训练,并建立训练制度。,不断学习,端正学风。一年不参加学术交流,信息量将少30%。21世纪的医师,不会用计算机,不会上网读书交流,没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是不能成为合格的医师的。有人说,我们多少年见不到一个外宾,学外语没用,实则不然。学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读书和查文献,以便通晓国内外专业进展形势,为我所用。可以想象,一个21世纪的专科高级医师不了解世界学术发展前景是一种悲哀。目前中文书籍文献资料较多,但在质量、数量上尚跟不上发展要求。,与大家共勉:,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加强团结,互相补台发挥,发展自己的优势,总之,21世纪的医师是幸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