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各论和解剂_第1页
方剂学-各论和解剂_第2页
方剂学-各论和解剂_第3页
方剂学-各论和解剂_第4页
方剂学-各论和解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 剂 学,和解剂,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属八法中“和法”。适用范围:少阳病证,肝郁脾虚、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分类: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第一节 和解少阳,适用病证:伤寒邪在少阳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以及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代表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少阳病,病位:半表半里 病势:太阳传少阳正气受损病变特点:正邪相争,胆火上炎,气机阻滞,津液壅滞用药特点:,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组成: 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人参三两(9g) 甘草炙,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生姜切,三两(9g) 大枣擘,十二枚(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2、热入血室证。妇人中风,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3、疟疾、黄疸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煎服法:水煎服。,小柴胡汤,主证证候病机分析:,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使用注意:阴虚血少者禁用。随症加减:,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 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洗,半升(9g) 生姜切,五两(15g) 枳实炙,四枚(9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大黄二两(6g)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煎服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大柴胡汤,主证证候病机分析:,大柴胡汤,大柴胡汤,随症加减: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素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以化石。,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组成: 青蒿脑钱半至二钱(4.5-6g) 淡竹茹三钱(9g) 仙半夏洗,半升(9g) 赤茯苓三钱(9g)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4.5-9g) 生枳壳钱半(4.5g) 陈广皮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见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煎服法:水煎服。,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比较,蒿芩清胆汤,配伍特点:清里为主,同时和解少阳,和清化湿热痰热相结合。 随证加减: 热重,呕多,加黄连、苏叶;湿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 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第二节 调和肝脾,适用病证:肝脾不和证。症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等。代表方: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等。,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组成: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6g)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主治: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泻下重,脉弦。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煎服法:水煎服。,四逆散,四逆散主治证候分析:1、阳郁厥逆证 2、肝脾气郁胁肋胀满,脘腹疼痛,脉弦,四逆散,四逆散,随症加减: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 心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 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除下重 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 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四逆散 附方,柴胡疏肝散组成: 四逆散去枳实加枳壳、陈皮、香附、川芎 功用:疏肝型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暧气,脘腹胀满,脉弦。,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 甘草微炙赤,半两(15g) 当归去苗,锉,微炒 茯苓去皮,白者 白芍药 白术 柴胡去苗,各一两(30g)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煎服法:共为粗末,每服6-9g,煨姜、薄荷少许,共煎汤温服,日三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亦有丸剂,每服6-9g,日服2次。,逍遥散,逍遥散,配伍特点:补肝体,助肝用,体用并调,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加减变化: 肝郁气滞较甚者,加香附、郁金、陈皮 血虚甚者,加熟地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栀子,逍遥散 附方,加味逍遥散(又名丹栀逍遥散)组成:逍遥散加丹皮,栀子。 病机:肝郁血虚,化火生热。功效:疏肝清热,和血调经。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潮热晡热,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逍遥散 附方,黑逍遥散组成:逍遥散加生地或熟地。 功效: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肝郁血虚证。临经腹痛,脉虚弦。,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组成: 白术炒,三两(90g) 白芍药炒,二两(60g) 陈皮炒,一两五钱(45g) 防风一两(30g)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脉左弦而右缓者 。 煎服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痛泻要方,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肝旺 乘脾 腹痛 肝脾不和 脾虚 生湿 泄泻,痛泻要方,加减变化: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 舌苔黄腻者,加黄连、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第三节 调和肠胃,适用病证: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症。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组成: 半夏洗,半升(12g)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9g) 黄连一两(3g) 大枣擘,十二枚(4枚) 甘草炙,三两(9g)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煎服法:水煎服。,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配伍特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 加减变化: 湿热蕴结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半夏泻心汤 附方,生姜泻心汤组成: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 功用:和胃消痞,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痞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甘草泻心汤组成:半夏泻心汤加炙甘草用量(由三两到四两) 功用:和胃补中。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