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_第1页
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_第2页
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_第3页
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_第4页
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介 绍 内 容,正 己 烷 中毒的预防与控制,正 己 烷 中 毒 实 例,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与义务,正己烷的理化特性及用途,典型案例 2000年9月,东莞冠泰花纸有限公司印刷车间的8名工人正己烷中毒。 2001年7月,深圳市福永镇新日东电工厂26名打工妹正己烷中毒,另有约200余名员工存在中毒隐患。 2002年,广东东莞安加鞋厂13名工人正己烷中毒 2002年1月,福建泉州一鞋厂4名女工已烷中毒 2004年9月21日,在昆山6位景嘉电子公司的女工正己烷中毒,正己烷中毒现状,东莞安加鞋厂正己烷中毒事件,中毒时间:2002年6月地 点:东莞安加鞋厂中毒人数:13例岗 位:涂胶工序女工,症状:较重者出现双脚无力、肌肉痉挛样疼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 ),深圳市正己烷中毒现状,feature 02,正己烷( n-hexane)的理化性质及用途,正己烷的用途,五金加工(清洗),正己烷进入人体的途径,正己烷,正己烷进入人体的途径,正己烷,低到中等毒性分布:与脏器的脂肪含量有关 主要分布于血液、神经组织、肾脏、脾脏生物转化:主要在肝脏, 经肝脏微粒体氧化酶作用生成一系列代谢产物。其中, 2,5-己二酮具有神经毒性。甲苯可以减慢正己烷代谢 排泄:代谢产物主要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中毒机制:不完全清楚,与其代谢产物2,5-己二酮有关。,正己烷的毒性,正己烷中毒症状,心血管系统:心律不齐、心室颤动,心肌细胞受损等,慢性中毒,神经系统: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足麻木、提东西无力,两腿酸软无力。,生殖系统:男性精子形成过程受干扰免疫系统:血清IgG、IgM、IgA的水平降低,正己烷中毒实例,一般资料: 病人一般情况:4例病人均为某油脂公司浸出车间操作工,工龄2 3年,接触正己烷1 2年。 企业一般情况:该公司生产豆油,工人每天工作8 h,工作场地14 m 10m515 m。防护设备,车间正常生产时无正己烷气体产生,当机器设备出现故障,工人排除故障时接触正己烷,正己烷含量80%。 正己烷检测结果:经现场检测,空气中正己烷浓度达630mg/m3(最高容许浓度为180mg/m3 ) 。,正己烷中毒所致周围神经病4例报告,主要症状及体征:头晕3例;手足出汗2例;摇摆步态3例,肢体远端浅感觉减退4例。四肢远端皮肤发麻、发凉4例;双下肢肌肉疼痛4例,上肢或下肢无力4例;四肢肌力减退4例,肱二头肌反射减弱1例,跟腱反射减弱2例,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2例,垂腕1例,垂足1例。,正己烷中毒实例,正己烷中毒实例,正己烷中毒病例:刘根生(视频),正己烷中毒病例:乐秋霞(视频),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 (GBZ84-2002),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接触正己烷所致的以手足麻木、无力等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诊断原则 根据长期接触正己烷的职业史; 出现以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综合以上因素分析,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观察对象,长期接触正己烷后无周围神经损害体征,但具有以下一项者:肢体远端麻木、疼痛,下肢沉重感,可伴有手足发凉多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头昏、头痛等;神经肌电图显示可疑的神经源性损害。,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诊断与分级标准(一),轻度中毒 上述症状加重,并具有以下一项者: 肢体远端出现对称性分布的痛觉、触觉或音叉振动觉障碍,同时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神经肌电图显示有肯定的神经源性损害。,中度中毒 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一项者: 跟腱反射消失; 下肢肌力4度; 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并有较多的自发性失神经电位。,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诊断与分级标准(二),重度中毒 在中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以下一项者: 下肢肌力3度或以下; 四肢远端肌肉明显萎缩,并影响运动功能。,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 诊断与分级标准(三),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前),替代:使用低毒清洗 剂酒精、异丙醇等化学品替代做好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做好职业健康培训:了解工作车间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同岗位防护用品的选择;常见警示标识正确存放有毒有害化学品,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前),正确的存放,存放于有良好通风、远离火源及避免太阳直接照射的地方所有有机溶剂、颜料和胶水等化学品都存放在密封及坚固的容器内分门别类,并清楚标明该化学物质的名称及属性、说明危害和防护方法,企业 加强车间通风排毒 定期进行车间有毒有害物监测个人正确使用正己烷等有机溶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口罩、手套、工作服、耳塞等)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饮水、吸烟、进食)掌握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机械事故、中毒事故),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正确使用,当正己烷等化学品不慎倾泻时应立即加强通风,避免蒸气聚积不应立即以清水抺干 例如:以沙或泥土防止溢出的天拿水、白电油、亚司通液体,然后移至安全地区如溅进入眼睛,应以大量清水冲洗及立即求医,改善化学品的使用方法可以大大保障自身及其它同事的职业健康!,加强车间通风排毒,减少接触有效的抽风系统局部排气通风将气体从源头实时抽走有效大大减低暴露机会抽风口要开启及接近源头,局部抽风系统比戴上个人防护器具如口罩更有效保护工人以免吸入有害化学品。,加强车间通风排毒,有效的抽风系统 稀释性通风引入新鲜空气,及将工作场所内的污浊空气稀释及排去,关上窗口,以有效形成对流,有效的抽风系统,佩戴防护用品,个人防护装备隔离身体部位与危害物应为最后防线口罩防止吸入有害的化学物手套防止手部皮肤接触有害化学物切忌赤手接触化学品眼罩防止眼睛接触有害化学物,无纺布、涂静电荷,活性炭成份,防护口罩的正确佩戴,不同种类的防护手套,注意个人卫生习惯,不应在存放化学品的工作间吸烟 工作期间不应进食、饮水前应洗手 休息时应洗净双手才进食 工作完毕须要洗手、沐浴及更衣 如有伤口,需要包妥,急性中毒 立即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 用肥皂水清洗污染部位 对症处 慢性中毒治疗原则 脱离接触; 中西医综合疗法,辅以针灸、理疗和四肢运动功能锻练等。 其他处理 轻度中毒者痊愈后可重返原工作岗位,中度及重度患者治愈后不宜再从 事接触正己烷以及其他可引起周围神经损害的工作。如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GB/T16180处理。,正己烷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正己烷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后),加强员工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劳动者享有的权益,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那么由谁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社会 企业 劳动者个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与义务,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尽的职责: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创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2、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而采取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3、配备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优先采用有利于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5、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6、组织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培训;7、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与义务,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尽的义务:1、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