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与VAP_第1页
气囊与VAP_第2页
气囊与VAP_第3页
气囊与VAP_第4页
气囊与VA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囊管理与VAP,VAP,ICU必须面对的挑战,1 发生率高,9%-70%。2 死亡率高,13%-55%,3延长住院时间,1-3周;4 增加治疗费用,S40000;5 preventable? Medical error?,VAP定义-气管插管48h后出现的肺炎,VAP refers to pneumonia that arises more than 48 hous after endotracheal intubation.(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06,15;173(12):1297-8)“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插管相关性肺炎”VAP i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an ETT rather than the use of a ventilator.Perhaps “endotracheal tube-assosiated pneumonia” is a better term than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Respir Care.2005 Jul;50(7):924-9),VAP与HAP,无创面罩+呼吸机+肺炎,肺炎,人工气道+肺炎,人工气道+呼吸机+肺炎,VAP,HAP,VAP发生基础:,1 人工气道的建立削弱了正常的气道防御机制,如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过滤纤毛运动等2 人工气道存在影响吞咽功能,并使得咳嗽的能力效率下降。咽喉部具有防止细菌侵袭呼吸道的作用;3 插管对呼吸道的影响:将口咽部细菌直接带入下呼吸道;外界细菌绕过上气道防御系统,侵入下呼吸道;机械损伤气管黏膜,VAP发生基础:,4 内源性因素:口、鼻、鼻窦、胃肠的分泌物+细菌迁徙;aspiration5 外源性因素:雾化、冷凝水、生物膜、各种操作。Inhalation,VAP发生基础:,经气囊吸入是导致VAP的最主要途径(Crit Care Med.2002;165:867-903. Clin Infect Dis.2004,38:1141-1149.),口咽部定植菌多为厌氧菌及耐药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很难控制。,VAP预防,口腔清洁,经口插管(胃管),减少制酸剂使用,半卧位(30-45),声门下吸引!,减少囊上分泌物+细菌负荷,(BMJ 2007;334;889。AJRCC Med 1999;159:695-701。Lancet,1999,354:1851。Ann Intern Med 1995;122:179-186),气囊管理!,VAP预防,使用带套囊上吸引装置的气管插管和套管,气囊管理,气囊作用:防止漏气,防止(减少)吸入;分类:低压高容:基本弃用。,气囊管理,高容低压:气囊直径是病人气管直径的1.5-2倍;气囊内压力等于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Anesthesiology 1969;31:275-280)。压力33cmH2O引起支气管黏膜缺血甚至坏死。建议: 25cmH2O气囊压力30cmH2O。(BMJ 1984;288:965-968。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6,154:111-115。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171:388-416),1.5-2.0倍,气囊管理,气囊管理,1 机械通气时,发现漏气及时补充;2 用手指感觉充气囊的充盈度;3 计算气囊内注入气体的容量;4 最小闭合容积;5 应用气囊测压表。,气囊管理,最小容量封闭技术(MOV)1 定义:气囊充气后,吸气时无气体漏出;2 操作步骤:将听诊器置于气管处,向囊内注气直至不漏气为止;然后每次抽出0.5ml气体,直至闻及轻微漏气声(吸气时);再注入0.5ml气至闻不到吸气时漏气声为标准。3 优点:不容易误吸,不影响潮气量,有助于气管内导管的固定。,气囊管理,1 气囊充气压力:20-30cmH2O。气道密闭压力升高提示需换用更大号导管或球囊更大的同型号导管。2 气囊压的监测高容低压套囊压力在25cmH2O-30cmH2O之间既可有效封闭气道,又不高于气管粘膜毛细血管灌注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及气管食管瘘,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 Granja在一项95人的前瞻临床试验中得出结论,认为每天3次监测套囊压可预防气道粘膜缺血性损伤和气管狭窄)3 高容低压套囊不需要间断放气(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VAP与囊管理小结,1 严格执行最小闭合容量技术。使用气囊类型:高容低压型(柱形囊)。选用充满气后其直径尺寸是气管直径的1.5-2倍的气切或气插套管;2 每个护理班次,交接班时必须验证气囊封闭效果,并留有记录。每个班次必须检验气囊封闭效果3-4次,发现漏气及时补充,确保封闭效果。,VAP与囊管理小结,3 不以测得的囊内压力为标准(通常以20-30cmH2O为标准),以封住气囊不漏气为标准。检验方法:正在机械通气的病人,将呼吸机调至指令正压通气,容控、压控模式均可。将听诊器放至病人颌下喉结旁,听诊正压送气时有无漏气杂音声,漏气杂音与漏气大小成正比。如有漏气时,每次推注0.25-0.5ml气体,直至杂音消失后,再推注0.25-0.5ml气体以巩固封闭效果。已脱机的病人,可用简易呼吸气囊做人工通气检验,方法同上。,VAP与囊管理小结,测压技巧:“快进快拔”。为避免测压过程中造成囊内气体过多泄露,测压时,测压表接头与气囊单向阀接触时要快进,测完压力要快拔。尽管如此,每次测压时,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的气体丢失,一定要注意补充,一般测压1次,需补充0.25-0.5ml气体。,VAP与囊管理小结,5 有以下征象时提示气囊封闭不足:1/ 呼吸机向病人肺内送气时,从口唇向外吐泡沫。2/ 呼吸机向病人肺内送气时,喉部有声响出现。3/ 设置的PEEP达不到应有的水平。,VAP与囊管理小结,6 囊上及口咽部吸引:每次吸痰完毕常规进行囊上及口咽部吸引,如分泌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