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食物中毒龙亚德_第1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龙亚德_第2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龙亚德_第3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龙亚德_第4页
细菌性食物中毒龙亚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性食物中毒广东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龙亚德,细菌性食物中毒(bacterial food poisoning),系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 神经型,多发于夏秋季。特征为潜伏期短,常集体发病,以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一、胃肠型食物中毒,病原学,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常见的有以 下6种: (一)沙门菌属 是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需氧。在自然界的抵抗力较强,但不耐热。,(二)副溶血性弧菌 为革兰氏阴性、荚膜球杆菌。本菌存活能力强,对酸和热敏感。嗜盐生长。(三)大肠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体外抵抗力较强。,(四)变形杆菌 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外界适应力强,生长繁殖迅速。 (五)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革兰氏阳性。能产生肠毒素。毒素有8个血清型,各型肠毒素均可引起食物中毒。,(六)蜡样芽孢杆菌 革兰阳性的杆菌,有芽孢。芽孢耐高温。,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1、主要是人或带菌的动物,家畜家禽,蛋品,鱼类,野生动物,(二)传播途径 口 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 进入消化道而得病。 食品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贮存过程中污染。 其中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媒介:,苍蝇,蟑螂,(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无明显免疫力。(四)流行特征 本病多发生在夏秋季。与夏秋季气温高、细菌易于大量繁殖密切相关。病例可散发,亦可暴发流行。,暴发流行的特征:, 多发生于夏秋季。 发病突然,时间集中,潜伏期短。, 发病限于进食同一种污染食物者,病情轻重常与进食量有关。 停止进食受污染食物,疫情便可控制。,食物: 采购疏忽 保存不好 烹调不当 饮食卫生监督不严 尤易发生食物中毒。,发病机理与病理变化,1、毒素型食物中毒:(如金葡菌) 细菌在食物繁殖 肠毒素 食入 中毒 急性胃肠炎症状, 无发热,产生,2、感染型食物中毒:(如沙门菌) 病原菌 食物 大量繁殖 中毒 发热、急性胃肠炎 排菌造成污染,污染,食入大量活菌,细菌在肠道繁殖,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有关因素: 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程度。 进食量的多少。 人体的抵抗力强弱。,病理变化(一)侵袭性损害,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侵袭,肠粘膜上皮C,充血 水肿 变性 坏死 脱落 溃汤,粘液 脓血,便,(二)内毒素 沙门菌菌体 内毒素,裂解,胃肠粘膜炎症发 热呕吐 腹泻,(三)过敏反应 变形杆菌 过敏反应,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 超过72小时的病例可基本排除食物中毒。,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6h。蜡样芽孢杆菌为15h。副溶血性弧菌为612h。,大肠埃希菌通常为220h。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为 310d。沙门菌属为424h,亦可达 23d。,临床表现,各种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体征多有上中腹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一般起病急,呕吐物多为进食的食物。,1、金葡菌或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呕吐较明显,呕吐物可含胆汁,有时带血和粘液。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多见。腹泻频繁,多为黄色稀便、水样或粘液便。,2、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具腥臭味,也可见脓血便。3、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腹痛、腹泻、痢疾样大便、里急后重及全身毒血症状。,4、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及副溶血性弧菌食物 中毒的部分病例大便呈血水样。5、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可有 无症状带菌、非血性腹泻、出血性结肠 炎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表现,病情重 患者可死亡。,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可出现全身充血、颜面及上身潮红、头痛、荨麻疹等过敏症状。7、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可导致反应性关节炎及其他肌肉骨骼症状。,感染型食物中毒患者除了急性胃肠炎症状 外,还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 感染中毒症状。腹泻、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脱水、酸中毒、 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患者病程短,多在13d内恢复。,实验室及辅助检查,1、血象 WBC可正常或 。副溶血弧菌及 金葡菌感染者, WBC ,中性粒细胞比 例 。2、粪便检查 大便镜检可见WBC、RBC。,3、细菌培养 将呕吐物、排泄物及进食的可 疑食物做细菌培养,如病原菌相同即确诊。,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一)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包括化学食物中毒(砷、汞、有机磷等)和生物性食物中毒(生鱼胆、河豚或毒蕈等)。有进食毒物史,潜伏期仅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发热,除肠道症状外,还有神经系统与肝肾损害等症状,病死率较高。,(二)霍乱 先泻后吐为多,且不发热,腹泻常为无痛性,呕吐为喷射性与连续性,大便呈米泔水样。患者常出现明显脱水,大便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及培养找到霍乱弧菌,(三)急性菌痢 一般呕吐较少,常有发热、里急后重,腹泻为粘液脓血便,左下腹明显压痛,大便镜检有红细胞、脓细胞及巨噬细胞,大便可培养到痢疾杆菌。,治疗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宜清淡,多饮盐糖水。,(二)对症治疗,1、吐泻腹痛剧者暂禁食,给复方颠茄片口服或 注射6542。2、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3、血压下降者应积极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及抗休克处理。,4、高热者用物理降温或退热药。5、精神紧张不安时应给镇静剂。6、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过敏型,以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为主,如苯海拉明等,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三)抗菌治疗 通常不用抗菌药物,可以经对症疗法治愈。 毒血症状较重患者,应及时选用抗菌药物,一般选用喹诺酮类。,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肉毒中毒是因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病原学,肉毒杆菌 是严格厌氧的梭状芽孢杆菌。芽孢对热及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各型肉毒杆菌产生抗原性不同的外毒素,目前可分为A、B、Ca、Cb、D、E、F、G八个型。对人致病者以A、B、E、3型为主,F、G型较少见。肉毒杆菌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动物(家畜、家禽及鱼类等)为主要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食物传播。 (三) 易感性 普遍易感,不引起人与人之间传染。,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外毒素(嗜神经毒素),消化道,吸收,颅N核外周N肌肉接头处 植物N末梢,传导,阻断,胆碱能N纤维,乙酰胆碱释放,肌肉收缩障碍,临床软瘫,肌肉仍能保持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静脉注射乙酰胆碱能使瘫痪的肌肉恢复功能。,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是颅神经核及脊髓前角产生退行性变,使其所支配的相应肌群发生瘫痪。脑及脑膜显著充血、水肿,并有广泛的点状出血和血栓形成。,临床表现 潜伏期1236h,最短为26h, 长者可达810天。 中毒剂量愈大则潜伏期愈短,病 情亦愈重。 起病突然,以中枢神经系统症 状为主。,1、病初先有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全身乏力、头痛、头晕。2、 眼内外肌瘫痪,出现眼部症状,如 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 散大,对光反射消失。,3、当胆碱能神经的传递作用受损,可见 便秘、尿潴留及唾液和泪液分泌少。4、病情重可出现吞咽、咀嚼、发音等困 难,甚至呼吸困难。,5、肌力低下主要见于颈部及肢体近 端。由于颈肌无力,头向前倾或 倾向一侧。6、神志清楚,感觉正常,不发热。, 轻者410日内逐渐恢复,但全身乏力及 眼肌瘫痪持续较久。 重症患者抢救不及时多数死亡,病死率 3060%。 死亡原因多为延髓麻痹所致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及误吸肺炎所致继发性感染。,实验室检查,1、细菌培养:2、毒素检查:,诊断 (一)有进食可疑食物,同餐者集体发病。(二)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复视、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三)实验室检查(患者呕吐物、可疑食 物)厌氧菌培养,分离病原菌。,鉴别诊断 与咽炎、肠梗阻、河豚及毒蕈所致食物中毒、脊髓灰质炎、白喉后神经麻痹、急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相鉴别。,治疗 (一)对症治疗 洗胃 灌肠(患者于食后4h内可用5%碳酸氢钠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腹泻剂并做清洁灌肠,以破坏胃肠内尚未吸收的毒素)。 咽肌麻痹宜用鼻饲及输液。, 呼吸困难者吸氧,及早气管切开,呼吸麻痹者用人工呼吸。应根据病情给予强心剂及防治继发性细菌感染等措施。出院后1015日内应避免体力劳动。,(二)抗毒素治疗 精制肉毒抗毒血清治疗有效。早期应用,在起病后24h内或瘫痪发生前注射最为有效。, 在毒素型别未鉴定前应予多价抗毒血清(包括A、B、E型)治疗,剂量每次510万单位,静脉或肌肉注射(先做血清敏感试验,过敏者先行脱敏处理),必要时6h后重复给予同量1次。, 在毒素型别已确定者,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