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急救_第1页
中暑急救_第2页
中暑急救_第3页
中暑急救_第4页
中暑急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暑急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概念,中暑(heat illness)是在高温环境下,发生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三种类型,也可有混合型。,3,病因,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不足是中暑的主要病因,促使中暑发生的诱因主要有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通风不良等;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患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及应用抗胆碱药物等;散热减少,如肥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其他如老龄、饮酒、饥饿,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均可成为诱因。,4,发病机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产热和散热,使正常体温维持在相对恒定的范围。正常人体温腋窝温度波动在3637.4之间,直肠温度在36.937.9之间。(内科学版本)发热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发热临床上可分为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临床上主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等。(诊断学版本),5,发病机制,中暑损伤主要是由于体温过高(42)对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可累及各个器官。高热可使神经细胞死亡,继发脑水肿和局部出血,颅内压升高以至昏迷。高热能引起心肌缺血、坏死、促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6,中暑早期皮肤血管扩张,引起血液重新分配,心排出量增多,加重心脏负荷。大量出汗可使水和钠丢失。脱水、心血管功能障碍、横纹肌溶解可致急性肾衰竭。热损害还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和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及胆汁淤积,中暑还可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7,临床表现,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高热,是一种致命性内科急症,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并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8,临床表现,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9,临床表现,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临床上以上三种类型可同时存在,不能截然区分。,10,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11,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12,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诊断及分级标准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13,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14,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热衰竭 起病迅速,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15,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本标准适用于从事生产劳动(工厂、矿山、农场及其他露天作业等)、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时所发生的中暑。诊断职业性中暑,应了解患者作业场所的气象条件气温、气湿和(或)热辐射强度。夏季露天作业场所以测定气温为主。按中暑临床表现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两级,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有混合型。,16,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 41-2002,热射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热射病主要根据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以及高热、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干热三特征进行诊断。测体温应以肛温为宜。主要应与其他引起高热伴有昏迷的疾病作鉴别诊断,如脑炎和脑膜炎、脑型疟疾、产后感染、脑出血昏迷等。,17,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清酶学检查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测定,常规测定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率。凝血功能检查异常时应考虑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液检查及血肌酐、尿素氮测定有助于诊断急性肾衰竭。昏迷患者应行脑CTMRI检查。,18,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有关的实验室检查,中暑的诊断并不难。主要应与其他引起高热伴有昏迷的其他疾病如脑炎、脑膜炎、脑出血、甲状腺危象、中毒性菌痢、伤寒等鉴别。,19,治疗,迅速将患者转到通风阴凉处休息,热痉挛患者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口服或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病情可迅速好转。热衰竭患者经补液治疗后数小时内也可恢复。热射病患者病情危重,应积极采取救治措施,通常应在1小时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7.838.9。,20,治疗,1物理降温:在通风阴凉处或空调房间内,脱去患者衣服,进行皮肤、肌肉按摩,促进散热。无循环衰竭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将躯体浸入2730水中降温。对于循环衰竭者可用15冷水反复擦湿皮肤。其他降温方法包括冷水洗胃或灌肠等。,21,治疗,2药物降温:氯丙嗪25mg5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12小时,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血压。,22,治疗,3治疗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水肿可给予甘露醇快速静脉滴入,抽搐可给予地西泮,低血压应补液恢复血容量。急性肾衰竭可行血液透析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时应给予肝素等治疗。心力衰竭应及时纠正,同时还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预防上消化道出血。,23,谢 谢!,24,百草枯中毒之我见,邓小平同志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逮着老鼠就是好猫!我想说的是百草枯中毒不管什么方法,能救活病人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谁救活的病人多,死的病人少,谁的方法就好。救活病人才是硬道理,这就是我们的共识!,25,几种观点,救治方法需要创新和探索,需要百家争鸣,不提倡千篇一律鼓励临床实践与研究,争取有所突破,哪怕只是一点点,细节有时候决定成败发表文章要实事求是,不必顾虑成功率的问题,服毒量少救治成功率就高,反之就低。百草枯中毒救治没有绝对权威,任何人的观点都不可能完全正确,或许你的方法是正确的。,2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泰安的几位急诊、ICU主任工作值得称赞史主任提出:坐下来,谈一谈我再补充一句:走一走,看一看梁主任、张主任和我今年共同救治4例百草枯中毒病人,2例治愈,1例有望治愈,1例死亡。,27,2011年齐鲁医院中毒与职业病科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