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与控制唐杰_第1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与控制唐杰_第2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与控制唐杰_第3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与控制唐杰_第4页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与控制唐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与控制,房县人民医院 护理部 唐杰 2015.9.15,纲 要,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静脉治疗安全管理静脉治疗质量控制,输液=慢性自杀一项来自中国安全 注射联盟的统计数 据显示,我国每年 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因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高达250万,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一条关于输液危害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外国人视输液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看病基本没有输液的据调查,80%的住院病人在输液治疗,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我国每人每年平均静脉输注8瓶液体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如此输液,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摩的上输液,中国输液乱象全民输液,这样杂乱能不出错吗?,输液隐患,工作状态下病房病菌数平均为3036.43cfu/m 3 ,治疗台平面细菌数平均为14.5cfu/cm2,2014年2月1日,正值春节,深圳儿童医院曾医生为防止抗生素滥用,不建议患儿输液,最好一边服药一边进行观察。遭到患者父亲荣某的不满,认为开药处理十分敷衍,根据医院设置在急诊室的摄像头录像显示,荣某忽然将病历摔到医生脸上,并随即进行数次掌掴,致曾医生面部、唇部流血不止,静脉治疗相关的风险,对病人的风险-导管相关的并发症-给药错误对医务人员的风险-针刺伤害-血液暴露对医疗组织的风险(医院、医务工作者)-形象-法律风险,我院静脉治疗存在问题,第二季度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汇总表,我院输液存在问题:,输液管壁内有气泡、微量泵注射器内有气泡、BD针无管道标识、输液间隔时间不当(主要存在组与组间隔时间过短)输液滴数与实际不相符(实际滴数与卡上相差2080滴)。输液卡护士签名不认识、输液前核对方式不对,表面上,引发的法律问题,自行矛盾的输液卡容易被指“伪造”即使澄清伪造嫌疑,输液卡也被指“不可信”法律证据效力丧失或减低医方在诉讼中处于被动,对于护理文书值得大家都思考的几句话!,做好护理记录,包括输液卡、输血卡、巡视卡1、护理记录涉及护士执业安全。“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纠纷时,病历是唯一被法庭接受的文件”护理记录上的每个字都是责任,每句话都是证据!2、输液卡、输血卡、巡视卡它动态的记录了护士为病人落实静脉治疗的全过程,而这些卡片完全在公开、透明状态下的即时的文字资料,随时可被他人可看、可照、可抄、可拿走的状态,一旦有纠纷非福即祸。,输液不良反应的后果,投 诉 纠 纷 赔 款,打 人 免 单 媒体介入,静脉治疗是临床护理工作最多的技术操作静脉治疗是有风险的!安全静脉治疗的问题已成为21 世纪全国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静脉治疗安全管理,编制背景,1、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制定2、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提出3、从基本要求、护理操作、人员培训、感染控制、并发症处理、职业防护等进行全面规范。,行业标准将有助于: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机构的法律纠纷,卫计委出新规:这53种疾病不准输液!2015-04-02中国中国护士网资料分享 | 静脉输液知情同意书2015-03-02中国护理管理网,目的:安全输液,对接受治疗者无害 - 不发生输液反应 - 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 有效留置 - 减少院内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的意外事故减少 - 减少针刺伤 - 减少血液污染 不使废弃物对他人有害 -规范善后处理程序 -使用合理的收集工具,静脉治疗质量控制,房县人民医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15版受检科室: 检查人: 检查时间: 标准分:100分,合格标准90分 受检科室护士长签字:,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方法 现场查看 查阅资料 访谈护士 访谈患者,2013年不能忘记的医疗事件 医界网编辑:郑晓华 时间:2013-12-27 14:32:59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事件:8月31日早上,在北京天坛医院接受输液治疗的河南商丘65岁患者王化礼,在换输第三瓶药物时突然发病不幸离世,家属在租车送其回老家的途中无意中发现挂在遗体上的输液瓶,标签上写的是另一个人的名字:蒋某某。家属随即把遗体拉回天坛医院。事发后科室护士长及死者主治医生在太平间确认药瓶,承认错用药物。经协商,天坛医院和家属达成协议,私下解决此事并给予家属经济补偿。然而,对于患者的死因,两方看法不同。家属认为系护士错误用药导致:病人在做完颅咽管瘤手术后,医生一再嘱咐不要吃含钠高的食物,而当天被错打的药中,“500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40mg注射用奥美拉挫钠”均含有钠元素。但院方主治医生认为患者死于肺栓塞,但即使钠高也不会导致肺栓塞,具体死因须尸检鉴定。至今,该事件的后续调查情况已无下文。,条款 6.1.1 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 解读 1、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患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识别患者 2、护士执行操作时,应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姓名” 的形式进行患者的确认 3、操作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史,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处的静脉;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二、认真落实操作前评估,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PIC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患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不宜进行置管;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二、认真落实操作前评估,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二、认真落实操作前评估,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6.2.3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6.2.4 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6.2.5 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6.2.6 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6.2.7 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二、认真落实操作前评估,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6.8 导管的拔除6.8.1 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h96h更换一次。6.8.2 应监测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6.8.3 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6.8.4 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24h密闭性。,6.4.4.1 输血前应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6.4.4.2 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6.4.4.3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min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6.4.4.4 血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它药物。6.4.4.5 全血、成分血及其它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6.4.4.6 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6.4.4.7 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h。6.7.2 用于输注全血、成份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一次。,四、防范与减少临床输血风险,化疗药等刺激性强的药物,经外周静脉输入,发生液体渗漏,护士没有及时发现,导致肢体坏死。,医疗事故分级标准,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三级医疗事故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 四级医疗事故,加强手卫生,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8名死亡。 2009年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为严重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手卫生,一双没有洗的手比爬满蟑螂的手更可怕!,6.防范与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6.5.2.1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6.5.2.2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6.7.1 输液器应每24小时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6.7.3 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闭状态,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完整性受损时都应及时更换。6.7.4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天更换1次;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六、防范与减少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7.3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7.3.1 可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压迫,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并记录。7.3.2 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六、防范与减少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6.5.1 冲管及封管6.5.1.1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6.5.1.2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6.5.1.3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6.5.1.4 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6.5.1.5 肝素盐水的浓度,PORT可用100U/ml,PICC及CVC可用010u/ml6.5.1.6 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7天更换一次。6.5.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6.5.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七、提高PICC置管及维护安全性,6.5.2 敷料的更换6.5.2.1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6.5.2.2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七、提高PICC置管及维护安全性,8.2.1 配置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宜在级或 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内配置。8.2.2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衣、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垫及垃圾袋等。8.2.3 配药时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内层为PVC手套,外层为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宜穿防水、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前部完全封闭的隔离衣;可佩戴护目镜;配药操作台面应垫以防渗透吸水垫,污染或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更换8.2.4 给药时,操作者宜戴双层手套和一次性口罩;静脉给药时宜采用全密闭式输注系统。8.2.5 所有抗肿瘤药物污染物品应丢弃在有毒性药物标识的容器中。,八、职业防护,WHO报告:每30秒钟在医务人员中便会发生一次职业暴露,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每年有100-200名医务人员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因血源性疾病传播造成医务人员死亡数达几百人,几乎每天有一名医务人员死亡。护士针刺伤占职业事故的三分之二,护士在职业生涯的全过程中每人平均会发生针刺伤4.3次,针刺伤报道,针刺伤常见原因,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配合手术传送器械时、收拾手术衣物、清洗手术后器械时抢救时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时操作后整理用物不正确的处置和丢弃废物,案例,四川某医院一护士,她给一患者打针,刚把注射器拔出来,一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肩膀,她大惊之下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扎进了自己的手臂肌肉内。后来才知道那个病人是爱滋病感染者,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每天都再忐忑不安的日子里度过,希望不要被艾滋病毒“选中”。三个月后检验结果出来了:阳性,预防针刺伤注意点1,不要回套已开封或使用后的针头,如确需回套要使用单手操作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禁止徒手分离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禁止用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以免刺伤别人或自己不要随意丢弃已开启或使用过的针头执行注射、采血时戴手套,预防针刺伤注意点2,勿将锐利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使用后的针头或锐器应及时放入锐器盒或耐刺的容器内所有操作后应由操作者自己处理残局,这样操作者自己心中有数,能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操作的环境要宽敞,光线要充足,海 恩 法 则,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