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新的应用_第1页
阿诺新的应用_第2页
阿诺新的应用_第3页
阿诺新的应用_第4页
阿诺新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诺新临床应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胡夕春,阿诺新是那一类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分类,非甾体类抑制剂 第一代是氨鲁米特,第二代是法屈唑,第三代是阿那曲唑(Anastrozole)和来曲唑(Letrozole)。甾体类抑制剂 第一代是睾内酯,第二代是福美斯坦(Formestane),第三代是依西美坦(Exemestane)。,阿诺新作用机制,肿瘤组织中芳香化酶表达,肿瘤实质间质脂肪细胞,少量的雄激素,是由卵泡内膜细胞和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产生。适量的雄激素配合雌激素可刺激阴毛及腋毛的生长,女子雄激素过多时,可引起男性化与多毛症。,芳香化酶抑制剂,Adrenal Hormones,Cortisol 皮质醇,雄烯二酮,Aldosterone 皮质醛酮,雌二醇,睾酮 Testosterone,雌酮 Estrone,抗芳香化酶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甾体类 (依西美坦)与芳香化酶作用底物的连接位点结合 (不可逆结合),非甾体类 (阿那曲唑, 来曲唑) 与芳香化酶的亚铁血红素部分结合 (可逆性结合),Brueggemeier.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1994;30:31-42; Miller. Endocrine-Related Cancer. 1999;6:187-95; Brodie et al. Steroids. 1981;38:693-702; Harada et al. Endocrine-Related Cancer. 1999;6:211-8.,两类药物对雌激素抑制程度近似无完全的交叉耐药,抗芳香化酶制剂体外处理的预孵化成纤维母细胞,氨鲁米特,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M,nM,200,150,100,50,0,10,1,0.1,100,10,1,10,1,100,10,1,nM,芳香化酶活性 E1 (dpm),芳香化酶抑制剂,芳香化酶灭活剂,100,抗芳香化酶制剂浓度,抗芳香化酶制剂抑制, % 福美司坦, 肌注85/92*氨鲁米特91 来曲唑98/99*阿那曲唑97/98*依西美坦 98*不同剂量的抑制效应,体内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依西美坦药代动力学和应用剂量,吸收快,大约两小时达峰浓度8-24小时观察到抑制效应,可持续5-7天半衰期约24小时,可以每天一次服药广泛多系统代谢代谢物存在于大、小便25mg/d; 该剂量达到最大雌激素抑制效应肝、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调整剂量,适应症,经他莫昔芬治疗后,其病情仍有进展的自然或人工绝经后妇女的晚期乳腺癌。 用法用量 25 mg qd,宜饭后服用。,适应症的扩大,转移性乳腺癌 一线治疗比较依西美坦、三苯氧胺在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III期随机研究的最终结果早期原发性乳腺癌辅助治疗 IES 031研究绝经后乳癌,2-3 年三苯氧胺(TAM)辅助治疗后,序贯依西美坦治疗的随机分组研究,比较依西美坦、三苯氧胺在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III期随机研究的最终结果 EORTC 10951EORTC 乳腺组依西美坦研究组 NCIC临床试验组 2004 . ASCO . 新奥尔良,依西美坦 . 三苯氧胺EORTC 10951,L. Beex, Nijmegen D. Cameron, Edinburgh T. Cufer, LjubljanaL. Dirix, Wilrijk,M. Nooij, LeidenR. Paridaens, Leuven (*)M. Piccart, Brussels K. Roozendaal, Amsterdam,25个国家的81个单位参加,主要负责人如下,EORTC 资料中心人员,P. Therasse (内科医生), J. Bogaerts (统计专家),L. Baila (内科专家), I. Van Hoorebeeck & M. De Vos (资料管理员),(*) 研究协调员,EORTC 10951 入组标准,绝经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 肿瘤病灶可测量; ER 和/或 PR 阳性或不明 ; 若受体不明, 辅助治疗结束后无病间期 2年; 若先前接受过辅助三苯氧胺治疗,治疗间隔期已超过6个月; 出现肿瘤转移性病灶后未接受内分泌治疗,至多接受过1个方案的化疗; WHO 体质状态 0 - 2 ; 血液系、肝脏、肾脏功能正常 ;,EORTC 10951- 研究设计,依西美坦(EXE) 25 mg daily 随机分组 服药治疗直到肿瘤进展或患者死亡 三苯氧胺(TAM)20 mg daily 分层分析: 研究单位既往是否接受过辅助性三苯氧胺治疗,既往是否接受过化疗,转移的主要部位 (仅为内脏,或骨,骨和软组织,或仅软组织转移 ),EORTC 10951试验终点及 统计学预期检测目标,主要终点指标: 无进展生存期 (PFS)次要终点指标:安全性和总生存期预期要达到的PFS目标: 危险比为 0.71三苯氧胺的中位 PFS 为 7.1 个月;依西美坦的中位 PFS 为 10.0 个月;= 0.05; = 0.2 (two-sided)预期失败病例数/入组病例数为272 /342 (*)(*) 假若中途退组率10%,EORTC 10951入组病例 可评价病例 随诊情况,从 10/1996 到 12/2002 共 382 例患者入组;11 例因资料质量原因未进行分析,共 371 例作为ITT人群完成所有分析14 例剔除出组,其中三苯氧胺组5例, 依西美坦组 9 例8 例无可测量的双径病灶;4 例转移性病灶证明资料不确定; 1 例ER (-);1 例入组前已开始三苯氧胺治疗; 中位随诊期 29 个月; 到 2004 年 5 月,肿瘤进展或患者死亡病例情况如下: 371 例患者中,319 (86%) 肿瘤进展 ;163 例 (44%) 死亡;,EORTC 10951 病人特征 (1),依西美坦 (182例) 三苯氧胺组 (189例)中位年龄,岁(范围)63 (3786)62 (3787)中位无病间期, 月 (范围) 46 (0378)47 (0491)WHO 体质状况 0 / 1 / 2 (%) 46 / 43 / 1042 / 44 / 13ER & PR 状态+/+ 57% 56%+/- or - /+ 27% 32%? (一项或两项) 15% 11%,依西美坦 (182例) 三苯氧胺组 (189例) 主要转移部位 内脏 48% 47% 仅有骨 12% 12% 骨及软组织 24% 24% 仅有软组织 17% 18% 先前治疗情况 放疗 41% 42% 化疗(蒽环类; CMF) 26%; 6% 29%; 6% 内分泌 (辅助三苯氧胺) 21% 21% 没接受过全身治疗 58% 58%,EORTC 10951 -病人特征 (2),依西美坦 三苯氧胺组 总病例数 182 例 189 例肿瘤进展或死亡病例数 158 例 (87%) 161例(85%) 中位PFS (月) 9.9 5.8 (95% CI) (8.7 - 11.8) (5.3 - 8.1)% PFS at 6 个月 66% 49% (95% CI) (59% - 73%) (42% - 57%)% PFS at 12个月 42% 31% (95% CI) (35% - 49%) (24% - 38%),EORTC 10951 无进展存活(PFS )评价,敏感性检验: Wilcoxon p=0.028,无进展存活(PFS ),危险比 0.84 95% CI (0.67, 1.05),总生存期Logrank检验: p=0.821危险比: 1.04 95% CI (0.76 , 1.41),总生存期,EORTC 10951 临床有效率 (ITT),依西美坦 三苯氧胺组 例数 % 例数 % 客观有效率 83/182 46% 59/189 31% 让步比(OddS ratio) 1.85 (1.21- 2.82) 卡方检验 p= 0.005 依西美坦在以下各亚组分层分析中也同样显示出更高的有效率:转移部位(仅为内脏,或骨,仅骨和软组织,或仅软组织转移 ) 受体状态分层 (ER+ 和/或PR+)先前治疗情况,患者分组 依西美坦 三苯氧胺组 (182例) (189例) 研究结束 159 168 肿瘤进展 136 138 患者要求终止 (非毒性) 3 1 死亡 (非肿瘤或治疗毒性) 3 6 失访 2 7 违反方案 2 2 其他原因 12 12 治疗相关毒性 1 2 研究继续 23 21,治疗终止原因分析,发生率 依西美坦组 三苯氧胺组 (182例) (189例) 脱发 (度) 4 1 关节痛/肌痛 (度/度) 10 / 1 4 / 1 心律不齐 (度/度) 2 / 2 1 / 1 深部静脉血栓 栓塞 2 / 1 2 / 0 水肿 (度/度/度) 9 / 1 / 1 6 / 4 / 1 恶心 (度/度/度) 14 / 3 / 0 16 / 3 / 1 呕吐 (度/度) 8 / 1 5 / 2 便秘 (度/度) 7 / 1 11 / 2 腹泻 (度/度) 7 / 2 2 / 1 骨痛 (度/度/度) 20 / 9 / 4 16 / 13 / 6 潮热 (度/度/度) 29 / 6 / 1 26 / 12 / 0 出汗 (度/度) 10 / 1 4 / 5 皮肤改变 (度/度/度) 8 / 3 / 1 8 / 2 / 0 阴道出血 (度/度/度) 1 / 1 / 0 2 / 2 / 1 阴道异常分泌物 (度) 2 7 体重增加 (度/度/度) 15 / 3 / 1 10 / 3 / 1 体重降低 (度/度/度) 11 / 6 / 1 13 / 2 / 1,EORTC 10951 不良事件,比较抗芳香化酶药物、三苯氧胺在转移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III 期随机对照研究,病例数 170 vs 182 340 vs 328 453 vs 454 182 vs 189缓解率 (% ) 21 vs 17 33 vs 33 30 vs 20* 46 vs 31*临床获益率( %) 59 vs 46* 56 vs 56 49 vs 38* 66 vs 49*中位PFS(月) 11 vs 6* 8 vs 8 9 vs 6* 10 vs 6*受体不明( % ) 11 vs 11 56 vs 54 34 vs 33 15 vs 11,与三苯氧胺有显著差异 (*) Nabholtz et al. J Clin Oncol. 2000;18:3758-3767; Bonneterre et al. J Clin Oncol. 2000;18:3748-3757; Mouridsen et al. J Clin Oncol. 2001;19:2596-2606; Mouridsen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01;69:211, abst 9;,依西美坦,来曲唑,阿那曲唑,阿那曲唑,结论和展望,依西美坦是一种容易耐受的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在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较三苯氧胺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可获得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虽然经Logrank检验尚未显示统计学差异;与其他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比较,临床有效率、无进展生存期近似;依西美坦较三苯氧胺有以下的临床优势: - 很好的主观耐受性;- 没有血脂、心血管、子宫、(骨?)毒性; 依西美坦可能会在乳腺癌的辅助治疗,甚至预防乳腺癌发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值得开展其与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直接比较研究。,IES 031研究,Stephen E. Jones, MDUS Oncology Research,IES 031,绝经后乳癌,2-3 年三苯氧胺(TAM)辅助治疗后, 序贯依西美坦治疗的随机分组研究RC Coombes, E Hall, LJ Gibson, R Paridaens, J Jassem T Delozier, S Jones, I Alvarez, G Bertelli, O Ortmann, AS Coates, E Bajetta, D odwell, RE Coleman, LJ Fallowfield, E Mickiewicz, J Andersen, PE Lonning, G Cocconi, A Stewart, N Stuart, DF Snowdon, M Carpentieri, G Massimini, JM Bliss on behalf of the Intergroup Exemestane Study (IES) N Engl J Med. 2004;350:1081-1092.,TAM 辅助治疗的持续时间,ER 阳性乳癌患者术后给予 5 年 TAM 辅助治疗1 降低 47% 的复发危险 降低 26% 的死亡危险大于 5 年的 TAM 辅助治疗是否获益尚不明确2,3 ,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国际乳癌治疗指导原则建议: TAM 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超过 5 年4,1.EBCTCG. Lancet.1998;351:1451-1467. 2. Peto. J Natl Cancer Inst. 96;88:1791-1793. 3. Fisher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1996;88:1529-1542. 4. Goldhirsch et al. J Clin Oncol. 2003;21:3357-3365.,Intergroup Exemestane Study (IES),绝经后早期乳癌患者, 接受 2-3 年 TAM 辅助治疗后, 无转移复发者序贯给予依西美坦治疗, 与继续 TAM 标准治疗的 疗效和安全性比较,IES 方案,随机分组,绝经后ER 阳性早期乳癌TAM 20 mg 2-3 年后无病存活者,3-2 年 TAM 20 mg po qd,3-2 年依西美坦25 mg po qd,总治疗时间:5年,研究设计,国际多中心、随机分组、双盲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终点: 无病存活率 -自随机入组始, -至任何复发转移 -至第二原发乳腺癌 -至任何原因的死亡次要研究终点: 安全性, 总生存率, 对侧乳腺癌, 长期耐受性,入选状况,组织学确认的、已完整切除的单侧乳腺癌患者 - ER 阳性或不明绝经后55 岁, 停经 2 年或疾病确诊时自然停经 1 年辅助 TAM 治疗持续时间最短 2 年; 最长 3 年零1月 绝大多数 ( 97% )口服剂量每日20 mg每日口服 TAM 30 mg者也允许入组, 如随机再入 TAM 组,继续给予该剂量血液学指标、肝肾功能符合入组要求,排除标准,ER 阴性已有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严重的骨骼、心脏、内分泌疾病入组前 4 周曾使用激素替代治疗( HRT )严重的骨质疏松, 曾患宫颈原位癌或基底细胞癌外的其他肿瘤, 同时服用抗凝剂, 同时服用 TAM 以外的 SERM 或其他内分泌药物,数据分析,意向性分析( ITT )计划发生 716 个终点事件后进行总结分析 局部复发 远处转移 对侧原发乳腺癌 死亡在发生 1/4, 1/2 和 3/4 预期总数事件时, 根据 OBrien-Fleming 终止界值法, 进行 3 次中期疗效分析,IES 研究人群,4,742 例, 37 个国家, 20 个合作组192 例不符合入选标准,但包括在 ITT 分析中16 例既往乳腺癌31 例其他肿瘤74 例保乳手术后未行放疗25 例月经状态不明确24 例 ER 阴性08 例曾接受激素替代治疗14 例其他原因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基线特征,例数 百分比,例数 百分比,基线特征,2.4(2.1 2.7) 2270 95.4 76 3.2 34 1.4,2.4( 2.1 2.7) 2243 95.0 77 3.3 42 1.8,TAM持续时间和剂量 随机时中位时间(范围) 剂量 20 mg/day 剂量 30 mg/day 资料不全,557 23.4 1747 73.4 54 2.3 22 0.9,567 24.01723 73.0 51 2.2 21 0.9,以往有否激素替代治疗 是 否 不明 资料不全,TAM ( 2,380例 ),依西美坦 ( 2,362例 ),基线特征,765 32.1 1596 67.1 19 0.8,766 32.41575 66.7 21 0.9,以往是否化疗 是 否 资料不全,例数 百分比,例数 百分比,结果: 治疗效果,第二次期中分析,截止到 03年12月2日, 共 358 个事件呈报独立的数据资料 检察委员会( IDMC )已超过 OBrien-Fleming 终止界值 (P =0.004); IDMC 建议发布治疗效果的关键数据截止到 2004 年 3 月,共报告 449 个首发事件1,计算 DFS 所采用的事件,* 包括同时有局部复发的病例. 依西美坦组1例在报告对侧乳癌后死于乳癌, 在统计无远转生存率时也包括在内.,事件 依西美坦组 TAM组 总计,局部复发 21 33 54远处转移* 114 174 288对侧原发乳腺癌 9 20 29无复发死亡 39 39 78总计 183 266 449,死亡原因,原因 依西美坦组 TAM 组 总计乳腺癌 54 67 121无疾病复发死亡 39 39 78 血管性疾病 12 6 18 心脏疾病 10 8 18 其他肿瘤 6 10 16 血栓性疾病 1 1 2 肺部疾病 0 1 1 其他 6 7 13 不明/资料不全 4 6 10总计 93 106 199,无病生存率,入组时间 (年),*随访36月,绝对差异4.77%. 危险比(hazard ratio) = 0.68 (95% 可信区间: 0.560.82),Disease-Free Survival, %,0,1,2,3,4,0,25,50,75,100,依西美坦,TAM,86.8%*,91.5%*,Log-rank 检验: P = 0.00005,无病生存危险比和 95%可信区间,依西美坦 有利,TAM 有利,HR (95% 可信区间),0.4,0.6,0.8,1.0,1.2,亚组 (病例数),未化疗 (3171),化疗 曾接受 (1531), 4(+)( 651 ),淋巴结 (-) (2422 ),ER(-)或不明 (889 ),PR(+) ( 2619),PR (-) ( 735 ),PR 不明 (499 ),1- 3 (+)(1421),全部病例 (4742) (调整后),ER(+) (3853),0.64 ( 0.52 - 0.79 ),0.66 ( 0.51 - 0.87 ),0.58 ( 0.38 - 0.90 ),0.67 ( 0.39 - 1.16 ),0.85 ( 0.57 - 1.29 ),0.68 ( 0.48 - 0.95 ),0.71 ( 0.51 - 0.98 ),0.58 ( 0.42 - 0.81 ),0.69 ( 0.51 - 0.92 ),0.67 ( 0.52 - 0.86 ),0.67 ( 0.56 - 0.82 ),总生存率,危险比 = 0.88 (95% CI: 0.671.16) Log-rank test: P = 0.370.,Survival, %,入组时间 (年),0,1,2,3,4,0,25,50,75,100,依西美坦组,TAM,30.7 月, 依西美坦组,30.6 月, TAM组,中位随访分析,调整后/未调整危险比(Hazard Ratios) 比较,CI = 可信区间. 调整后的危险比采用Cox 模型计算(包括ER状况、淋巴结状态、是否曾行化疗及有否行激素替代治疗等); 40例因不明确是否曾行化疗而剔除.,研究终点 未调整 调整后 HR 95% CI P HR 95% CI P无病生存率0.68 0.560.82 0.001 0.67 0.560.81 0.001无乳癌发生生存率 0.63 0.510.77 0.001 0.62 0.500.76 10%的数据. 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骨质疏松和关节疼痛等资料,依西美坦组可统计数据为2309 例.TAM组为2332 例。其他不良反应 分别为 2305 and 2329 例. * 归入“其他” 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发生率估计偏低.,部位 依西美坦组 TAM组总计肺部肿瘤 4 12 16胃肠道肿瘤 7 10 17子宫内膜癌 5 11 16其他妇科肿瘤 3 3 6泌尿生殖肿瘤 3 4 7黑色素瘤 1 5 6淋巴网状系统肿瘤 2 3 5其他 2 5 7总计 27 53 80,与治疗有关的第二原发癌,治疗效果小结,TAM 序贯依西美坦,优于单独 TAM 治疗两组无病生存率( DFS ) 危险比:0.68 ( 95% CI: 0.560.82) P = 0.00005 绝对获益: 4.7% ( 95% CI: 90.0 92.7)3 年无病生存率( DFS ) 依西美坦组 91.5% ; TAM组 86.8%发生第二次乳腺癌的例数和时间, 依西美坦组优于单独 TAM 标准治疗组,P 0.05依西美坦可能会降低乳腺以外的第二原发癌的发生,小结,安全性 TAM 序贯依西美坦, 优于单独 TAM 治疗妇科症状减少阴道出血减少血栓性疾病减少子宫肿瘤减少,小结,预后和安全性, TAM 序贯依西美坦, 均明显优于单独 TAM 治疗I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