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幼儿情况调查报告_第1页
农村留守幼儿情况调查报告_第2页
农村留守幼儿情况调查报告_第3页
农村留守幼儿情况调查报告_第4页
农村留守幼儿情况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农村留守幼儿情况调查报告2016 年 1 月 4 日,教育部、全国妇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 。迄今为止,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关爱工作更多地侧重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而占全部农村留守儿童 30%以上的 0-6 岁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一定程度上被留守中小学生问题所掩盖。关注留守儿童,不仅要关注他们的九年义务教育,更要关注他们人生的第一步早期发展和教育。一、湘潭县农村留守幼儿的现状湘潭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在外务工人员约 31万,据统计 2016 年底 ,全县有农村留守儿童 40381 人(其中留守女童 15994 人) ,占全县儿童总数的 50%,其中0-3 岁留守儿童 3157 人(其中留守女童 841 人) ,4-6 岁留守儿童 5104 人(其中留守女童 2629 人) ,0-6 岁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1、父母外出务工情况。留守幼儿父母外出务工类型分为两种:父母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和父母一方单独外出务工。0-6 岁父母双方同时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1268 人,其中 0-3 岁的 423 人,4-6 岁 845 人;0-6 岁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6993 人,其中 0-3 岁的 2734 人,4-6 岁的4259 人;0-6 岁母亲单独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863 人,其2 / 10中 0-3 岁的 216 人,4-6 岁的 647 人。0-3 岁留守儿童母亲单独外出务工的总人数虽然不多,但在入户调查时,笔者了解到近 60%的留守儿童自一二岁即开始了留守生活,而8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均在省外务工。如石鼓镇某村最小的双亲同时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才满百天。2、与父母的联系情况。据调查显示,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保持着定期、不定期的联系,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电话沟通。务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频率普遍不高,大多是每个月通一次电话,近半数的留守儿童一星期都无法与父母联系一次,而 1 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父母多是与抚养人联系,询问近况。7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在家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省内务工的父母回家次数则相对多些,孩子年龄越小母亲回家次数也相对多些。3、监护情况。0-6 岁留守婴幼儿 90%是由祖辈监护(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母亲与祖辈共同监护,部分由母亲或父亲单独监护,极少数寄养在亲戚家。现有监护人(多指祖辈)对留守儿童的照顾最主要的目标和内容是“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少生病,莫出事” 。故大部分留守儿童及其父母对衣食照料普遍表示较为满意。4、早期教育情况。0-3 岁的留守幼儿,现有监护人(多指祖辈)基本上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无法科学3 / 10的对孙辈进行早期教育,农村无托幼机构,仅有极少数幼儿园接收了少量的 2-3 岁幼儿入园。而 4-6 岁的留守儿童,大多就近送到了附近的幼儿园。湘潭县 2016 年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为%,但留守儿童的入园率要稍低于平均入园率近十个点。留守儿童因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或地域原因,所就读的幼儿园多为民办,有的甚至是没有注册登记的“黑园” ,条件极其简陋,缺乏专业师资,活动场地受限,对儿童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二、留守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1、缺少科学喂养,影响身体发育。在入户调查时,笔者了解到,约 20%的留守儿童父母在儿童 1 岁前外出务工,其中 30%甚至在儿童出生 1-3 个月即外出,由于母亲过早外出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婴儿得不到足够时间的母乳喂养,有的母亲甚至为了早点出去打工从一开始就没有实行母乳喂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对儿童的身体发育产生影响。祖辈们承袭的是传统育婴方法,对科学育婴、科学喂养缺少认知,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好,加之农村市场婴幼儿食品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婴幼儿的生长发育。2、长期亲子分离,心智发展受阻。0-6 岁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亲情呵护和亲子交流,其认知、情感都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据观察,0-3 岁留守儿童4 / 10的语言发展较非留守儿童迟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说话的欲望不强,很少主动与别人讲话,在别人问话时,也很少答话;二是说话的能力低于其他同龄孩子,学习说话所需要的时间比其他同龄孩子长。留守幼儿在性格特征上,还表现出害羞、内向、胆小怕事、怕生人、不爱笑、孤僻等特征。亲子间感情淡漠,父母离家时间长的,幼儿对父母的记忆模糊,有的甚至不叫父母,不愿与父母呆在一起。3、习惯养成不良,社会适应性差。在调查中发现,祖辈在照顾留守的孙辈时,最关心的是安全问题,对孩子在家内外及幼儿园的活动、游戏等干涉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防碍了孩子天性的发挥和正常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祖辈们惟恐照顾不好孩子,对孩子的父母不好交代,事事不让孩子动手,而由自己代劳,不仅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还滋生了孩子们的懒惰情绪。还有一部分祖辈心疼孙辈从小父母没在身边,有什么要求都会尽量去满足,孩子犯错误时也常常袒护,造成了很多小孩娇惯、任性和没礼貌的不良性格和习惯。造成这些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亲子教育不足。父母是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精神分析学者和生态学者都认为,婴儿在早期从安全依恋所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为以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5 / 10基础。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婴儿有更复杂和创新性的象征游戏细胞,有更多的积极情感,在同龄伙伴中更具吸引力。然而,这种安全依恋并非牢不可破,当母亲离开时,互动不再,对孩子而言就意味着某种意义上的“被抛弃” ,必然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0-6 岁也是孩子语言、动作、感官等方面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快,变化大,容易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亲子教育,包括早期经验的获取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然而,留守幼儿在生活中却缺少了亲子关系这一最重要的基础和前提。2、隔代监护不力。0-6 岁留守儿童现有监护人年龄偏大,50%以上的祖辈们均为六十岁以上,体能偏弱,劳动负担繁重,精力不济,监管不力,有 37%的老人要照顾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孙辈,对孩子放纵比较多;文化素质偏低,60%的祖辈为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教养观念落后和能力非常有限,对幼儿的吃住行等问题关注较多,而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不懂得要关注,更不懂得如何去关注;另祖辈对孙辈普遍存在溺爱现象。3、幼教相对薄弱。湘潭县现有幼儿园 226 所,学前一年教育率为 98%,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为%,19 个乡镇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最低的为%。数字说明问题,同时数字也掩盖问题。全县农村幼儿园经审批注册的约 50%,非法6 / 10办园现象严重,村级幼儿园多家庭作坊式,设备简陋,管理松散;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步伐缓慢,民办幼儿园办学条件和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幼儿园幼儿教育目标缺失,幼儿教育小学化;专业幼师队伍缺失,幼儿园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教育理念滞后,教学指导工作相对薄弱。对0-3 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县妇幼建设婴幼儿指导中心一个,在各乡镇都设了一个指导站点,但群众对指导站点的知晓率极低。妇联、计生、卫生等单位团体对 0-3 岁的婴幼儿养育指导每年在农村有一定的宣传活动,但活动的频度不大覆盖率不广,也极少入户或一对一指导。4、社会关注不足。近年来,党政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留守儿童,但关注的重点是留守学龄儿童,对分散在农村各家各户的 0-6 岁的留守儿童关注并不多。政府出台的政策、社会各界组织开展的活动,还包括学术界开展的研究,多是针留守学生。偶有提起,也多只是在文章或讲话的大篇幅中顺带提二三十个字。直到 201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明确指出“创造更多条件,着力保障留守儿童入园。 ”农村幼儿园发展加快,但这还只是解决了 4-6 岁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0-3 岁的留守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还处在试点和起步阶段。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建议7 / 101、广泛宣传,营造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良好氛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获得幸福、快乐的童年,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早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支持儿童的早期教育不单纯是家庭的责任,更是政府的职责。随着“教育始于零岁”的观点逐步被社会认同,农村父母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认识也逐步在提高。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各种方式宣传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宣传科学的儿童早期教育方法,普及婴幼儿幼儿抚养及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县电视台、县网、县报、县手机报等媒体可以开辟专栏进行宣传和知识普及,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认识。2、加强指导,提高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水平。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一直自觉自发地存在着,并在代际间传承。 “如何做父母”多是耳濡目染、道听途说,没有系统学习。其实,爱也需要学习。因此,村、社区、医院、学校、其他机关或社会组织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家长(或代理家长)进行培训,引导家长(或代理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只有家长有了正确的育儿观,8 / 10母亲才会在外出务工赚钱与在家精心育儿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已外出的父母才会抢抓各种机会加强与留守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尽可能地消减自己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缺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现有监护人掌握了科学的婴幼儿保健知识和发展婴幼儿视听触等感觉的技能,也才能为留守婴幼儿成长提供更好的成长帮助和环境。3、统筹推进,将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今年 2 月,世界银行在北京发布题为中国的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打破贫穷的代际传递与改善未来的竞争力的研究报告。报告建议中国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特别是贫困农村的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也表明,对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的投资的经济回报率为 7%-18%,远高于高融资本投资的回报率。自上世纪60 年代以来,美、英、加拿大、巴西、印度等国都把儿童早期教育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应当将 0-6 岁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学前三年教育已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动“留守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专项计划” ,湘潭县可以把握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全国妇联儿童部在县内试点农村留守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社区家庭支持项目试点的契机,在全县先行先试留守儿童早期发展和教育专项计划,加大对早期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学9 / 10前教育硬软件建设,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启动乡镇儿童活动中心、村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建设,建设流动“早教点” ,试行对农村 0-3 岁婴幼儿的母亲发放补贴,鼓励父母陪伴儿童成长。4、整合资源,构建儿童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网络。近年来,农村幼儿园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学前三年教育逐步普及,极少数幼儿园开始接收 2-3 岁婴幼儿入园,农村中心幼儿园正发挥着向周边幼儿家庭传播科学育儿指导的作用。计生部门依托遍布城乡的计生工作队伍,开设了人口早期教育项目;卫生系统以妇幼保健院为阵地拓展了 0-3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妇联、教育、文明办、民政等部门也充分发挥本系统本部门优势,通过办培训班、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开展、研究、探索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同时越来越多的有志于早期教育指导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举办早期教育机构。政府有必要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比较完善的农村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一是整活已有资源,规范和加强现有农村幼儿园建设,加快幼儿园园长和幼师队伍的培育,加强对农村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完善以幼儿园为中心,以村、社会为依托,向家庭辐射的科学育儿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