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转向桥设计_第1页
货车转向桥设计_第2页
货车转向桥设计_第3页
货车转向桥设计_第4页
货车转向桥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汽车使用越来越多,而当前由于设计方案所限,不能精确地选择零部件的尺寸和结构,造成有的地方强度不够,而有的地方强度又过剩,严重地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对于诸如转向桥等部件,因不能准确确定其失效原因和部位,造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失效问题。不同类型的货车在我国的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的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汽车在市场上的地位。针对以上问题,本设计选用轻型货车的转向桥作为设计对象,通过合理的计算,结构设计,而达到汽车转向桥具有较好的转向灵敏性。希望取得一个较好的结果,使轻型货车转向桥提到一个新水平。1 转向桥本节重点介绍转向桥的定义和安装形式。1.1 转向桥的定义转向桥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桥是利用车桥中的转向节使车轮可以偏移一定角度,并承受地面与车架之间的力及力矩,以实现汽车的转向。1.2 转向桥的安装形式一般载货汽车采用前置发动机后桥驱动的布置形式,故其前桥为转向从动桥。轿车多采用前置发动机前桥驱动,越野车均为全轮驱动,故他们的前桥既是转向桥也是驱动桥,称为转向驱动桥。转向桥按与其匹配的悬架结构不用,又可分为非断开式与断开式两种。与非独立悬架匹配的非断开式的转向桥是一根支承于左、右从动车轮上的刚性整体横梁,当又是转向桥时,其两端经转向主销与转向节相连。断开式转向桥与独立悬架相匹配。2 转向桥的结构2.1 转向桥的组成部分各种车型的非断开式转向桥的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它主要由前梁(由于汽车前桥为转向桥,因此其横梁常称前梁) 、转向节、转向主销、转向梯形臂、转向横拉杆等组成。1)前梁前梁是非断开式转向从动桥最主要的零件,由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模锻而成。其两端各有一呈拳形的加粗部分作为安装主销前梁拳部。为提高其抗弯强度,其较长的中间部分采用工字行断面,并相对两端向下偏移一定距离,以便降低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从而降低汽车传动系的安装高度并减小传动轴万向节主、从动轴的夹角;为提高前梁的抗扭强度,两端与拳部相接的部分采用方形断面,而靠近两端使拳部与中间部分相连接的向下弯曲部分,则采用上述两种断面逐渐过度的形状。中间部分的两侧还要锻造出钢板弹簧支座的加宽支承面。非断开式转向从动桥的前梁亦可采用组合式结构,即由无缝钢管的中间部分和模锻成型的两端拳形部分组焊而成。这种组合式前梁适用于批量不大的生产,并可省去大型锻造设备。2)主销其结构型式有几种,如图 2-1 所示,其中(a) 、 (b )两种型式是最常见的结构。3)转向节多用中碳合金钢断模锻成整体式结构,有些大型汽车的转向节,由于其尺寸过大,也有采用组焊式结构的,即其轮轴部分是经压配并焊上去的。4)转向节臂、转向梯形臂由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如 40、35Cr、40CrNi 钢等用模锻加工制成。多采用沿其长度变化尺寸的椭圆形截面以合理地利用材料和提高其强度和刚度。5)转向横拉杆应选用刚性好、质量小的 20 钢,30 钢或 35 钢的无缝钢管制造,其两端的球形铰接作为单独组件,组装好后以组件客体上的螺纹旋到杆的两端端部,使横拉杆的杆长可调,以便用于调节前束。球形铰接的球销与衬垫均采用低碳合金钢如12CrNi3A,20CrNi,20CrMnTi,工作表面经渗碳淬火,渗碳层深 1.53.0mm,表面硬度 5663HRC。允许采用 40 或图 2-1 主销的结构型式Fig.2-1 The structural shape of king pin(a)圆柱实心型;(b)圆柱空心型;(c )上、下端为直径不等的圆柱、中间为锥体的主销;(d)下部圆柱比上部细的主销45 中碳钢制造并经高频淬火处理,球销的过渡圆角处用滚压工艺增强,球形铰接的壳体用 35 钢或 40 钢制造。为了提高球头和衬垫工作表面的耐磨性,可采用等离子或气体等离子金属喷镀工艺;亦可采用耐磨性好的工程塑料制造衬垫。后者在制造过程中可渗入专门的成分(例如尼龙-二硫化钼) ,对这类衬垫可免去润滑。6)转向节推理轴承承受作用于汽车前梁上的重力。为减小摩擦使转向轻便,可采用滚动轴承,如推力球轴承、推力圆锥滚子轴承等。也有采用青铜止推垫片的。7)主销上、下轴承承受较大的径向力,多采用滚动轴承(即压入转向节上、下中的衬套) ,也有采用滚针轴承的结构。后者的效率较高,转向阻力小,且可延长使用寿命。8)轮毅轴承多由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组对,这种轴承的支承刚度较大,可承受较大负荷。轿车因负荷较轻,前轮毅轴承也有采用也有采用一对单列或一个双列向心轴承的,球轴承的效率高,能延长汽车的滑行距离,有的轿车采用一个双列圆锥滚子轴承。9)左、右轮胎螺栓多数为右旋螺纹,但有些汽车为了防松,左侧用左旋,右侧用右旋。2.2 转向桥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非断开式转向桥主要由前梁、转向节及转向主销组成。转向节利用主销与前梁铰接并经一对轮毅轴承支承着车轮的轮毅,以达到车轮转向的目的。在左转向节的上耳处安装着转向梯形臂,后者与转向直拉杆相连;而在左、右转向节的下耳处则装有与转向横拉杆联接的转向梯形臂。有的将转向节臂与转向梯形臂联成一体并安装在转向节的下耳处以简化结构。制动底版紧固在转向节的凸缘面上。转向节的销孔内压入带有润滑槽的青铜衬套以减小磨损。为使转向轻便,在转向节下耳与前梁拳部之间可装滚子推力轴承,在转向节上耳与前梁拳部之间装有调整垫片以调整其间隙。带有罗纹的楔形锁销将主销在前梁拳部的孔内,使之不能转动。为了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及汽车转向后使前轮具有自动回正的性能,转向桥的主销在汽车的纵向和横向平面内部有一定倾角。在纵向平面内,主销上部向后倾斜一个 角,称为主销后倾角。在横向平面内主销上部相内倾斜一个 角,称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使主销轴与路面的交点位于轮胎接地中心之前,该距离称为后倾拖距。当直线行驶的汽车的转向轮偶然受到外力作用而稍有偏移时,汽车就偏离直线行使而有转向,这时引起的离心力使路面、对车轮作用着一阻碍其侧滑的侧向反力,使车轮产生主销旋转的回正力矩,从而保证了汽车具有较好的直线行使稳定性。此力矩称为稳定力矩。稳定力矩也不宜过大,否则在汽车转向时为了克服此稳定力矩需在转向盘施加更大的力,导致转向沉重。主销后倾角通常在 30以内。现在轿车采用低压宽断面斜交轮胎,具有较大的弹性回转力矩,故主销后倾角就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但在采用子午线轮胎时,由于轮胎的拖距较小,则需选用较大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也是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使转向轻便。主销内倾使主销轴线与路面的交点至车轮中心平面的距离即主销偏移距减小,从而可减小转向时需加在转向盘上的力,使转向轻便,同时也可减小转向轮传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主销内倾使前轮转向是不仅有绕主销的转动,而且伴随有车轮轴及前横梁向上的移动,而当松开转向盘是,所储存的上升位能使转向轮自动回正,保证汽车作直线行使。主销内倾角一般为508 0;注销偏移距一般为 3040mm。轻型客车、轻型货车及装有动力转向的汽车可选择较大的主销内倾角及后倾角,以提高其转向车轮的自动回正性能。但主销内倾角也大,即主销偏移距图 2-2 转向桥Fig.2-2 The steering axle1.转向推力轴承;2 转向节;调整垫片;4.主销;5 前梁不宜过小,否则在转向过程中车轮绕主销偏移时,随着滚动将伴随着沿路面的滚动,从而增加轮胎与路面的摩擦阻力,使转向变得很沉重。为了克服因左、右前轮制动力不等而导致汽车制动时跑偏,近年来出现了主销偏移距为负值的汽车。前轮定位除上述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外,还有车轮外倾角及前束,共四项参数。车前外倾指转向轮安装时,其轮胎中心平面不是垂直与地面,而是向外倾斜一个角度 ,称为车轮外倾角。此 角约为 0.501.5 0,一般 为 10 左右。它可以避免汽车重载时车轮产生负外倾即内倾,同时车轮外倾也与拱行路面相适应。由于车轮外倾角使轮胎接地点内缩。缩小了主销偏义距,从而使转向轻便并改善了制动力的方向稳定性。前束的作用是为了消除汽车在行驶中因车轮外倾导致的车轮前端向外张开的不利影响(具有外倾角的车轮在滚动时犹如滚锥,因此当汽车向前行驶时,左、右两前轮的前端会向外张开) ,为此在车轮安装时,可使汽车两轮的中心平面不平行,且左、右轮前面轮缘间的距离 A 小于后面轮缘间的距离 B,以使前轮在每一瞬间的滚动方向向着正前方。前束值即(B-A) ,一般汽车约为 35mm,可通过改变转向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设定前束的名义值时,应考虑转向梯形中的弹性和间隙等因素。在汽车设计、制造、装配调整和使用中必须注意防止可能引起的转向车轮的摆振,它是指汽车行驶时转向车轮绕主销不断受迫振动的现象,它将破坏汽车的正常行驶。转向车轮的摆振有自激振动与受迫振动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轮胎侧向变形中的迟滞特性的影响,使系统在一个振动周期中路面作用与轮胎的力对系统做正功,即外面对系统输入能量。如果后者的值大于系统内阻尼消耗的能量,则系统将作增幅振动直至能量达到平衡状态。这时系统将在某一振幅下持续震动,形成摆振。其振动频率大致接近系统的固有频率而与车轮转速并不一致。当车轮向车轮及转向系统受到周期性扰动的激励,例如车轮失衡。端面跳动,轮胎的几何和机械特性不均匀及运动学上的干涉等,在车轮转动下都会构成周期性的扰动。在扰动力周期性的持续作用下,便会发生受迫振动。当扰动的激励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便发生共振。其特点是转向车轮摆振频率与车轮转速一致,而且一般豆油明显的共振车速,共振范围(3-5km/h) 。通常在告诉行驶时发生的摆振往往都属于受迫振动型。转向车轮摆振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复杂,既有设计结构的原因和制造方面的因素,如车轮失衡、轮胎的机械特性、胸的刚度与阻尼、转向车轮的定位角以及陀螺效应的强弱等;又有装配调整方面的影响,如前桥转向系统各环节间的间隙(影响系统的刚度)和摩擦(影响阻尼)等。合理地选择有关参数。优化他们之间的匹配,精心地制造和调整装配,就能有效的控制前轮摆振的发生。在设计中提高转向器总成与转向拉杆系统的刚度及悬架的纵向刚度,提高轮胎的侧向刚度,在转向拉杆系中设置横向减振器以增加阻尼等,都是控制前轮摆振的一些有效措施。3 转向桥的设计计算3.1 转向桥主要零件尺寸的确定转向桥采用工子形断面的前梁,可保证其质量最小而在垂向平面内的刚度大、强度高。工字形断面尺寸值见图 3-1,图中虚线绘出的是其当量断面。该断面的垂向弯曲截面系数 Wv和水平弯曲截面系数 Wh可近似取为Wv=20a3=2011.53=3.04104 mm3 (3-1)Wh=5.5a3 =5.511.5=8.36103 mm3 (3-2)式中:a 工字形断面的中部尺寸,见图 3-1在设计中为了预选前梁在板簧座处的弯曲截面系数 Wv,可采用经统计取得的经验公式:Wv=ml/2200=820345/2200=128.60 cm3 (3-3)式中:m作用于该前梁上的簧上质量,kg;l车轮中线至板簧座中线间的距离,cm;2200系数,kgcm -2。转向桥前梁拳部之高度约等于前梁工字形断面的高度,而主销直径可取为拳部高度的 0.350.45 倍。主销上、下滚动轴承(即压入转向节上、下孔中的衬套)的长度则取为主销直径的 1.251.50 倍。图 3-1 前梁工字形断面尺寸关系的推荐值Fig.3-1 n. recommendation D1 of dimension转向桥主要零件工作应力的计算本设计以 DD1021 汽车为研究对象,其有关参数为:前轴轴荷:820kg;整车质心高度:540mm;滚动半径:314mm。主要是计算前梁、转向节、主销、主销上下轴承(即转向节衬套) 、转向节推力轴承或止推垫片等在制动和侧滑两种工况下的工作应力。绘制计算用简图时可忽略车轮的定位角,即认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及车轮外倾角均为零,而左、右转向节轴线重合且与主销轴线位于同一侧向垂直平面内,如图(3-2)所示 3。图 3-2 转向桥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受力分析简图Fig.3-2 The force analysis of steering axle(a)制动工况下的弯矩图和转矩图;( b)侧滑工况下的弯矩图3.2 非断开式转向从动桥前梁应力计算3.2.1 在制动情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制动时前轮承受的制动力 Pr 和垂向力 Z1 传给前梁,使前梁承受转矩和弯矩。考虑到制动时汽车质量向前转向桥的转移,则前轮所承受的地面垂向反力为Z1=G1 /2=82001.5/2=6150N (3-4)m式中:G 1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前桥给地面的载荷;汽车制动时对前桥的质量转移系数,对前桥和载货汽车的前桥可取m1.41.7。前轮所承受的制动力为Pr=Z1 =61501.0=6150N (3-5)式中: 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由 Z1 和 Pr 对前梁引起的垂向弯矩 Mv 和水平方向弯矩 Mh 在两钢板弹簧座之间达最大值,分别为Mv=(Z 1-gw)l 2= = =1.73106 N mm2)(1SBgmGw270138)905.8(3-6)Mh=Prl2= Z1 =61501.0 =2.03106 N mm (3-7)式中:l 2为轮胎中线至板簧座中线间的距离, mm;gw车轮(包括轮毅、制动器等)的重力,N;B前轮轮距,mm;S前轮上两板簧座中线间的距离,mm。制动力 Pr 还使前梁在主销孔至钢板弹簧座之间承受转矩 T:T=Prrr=6150314=1.93106 N mm (3-8)式中:r r轮胎的滚动半径。图 3-2 给出了前梁在汽车制动工况下的弯矩图及转矩图。前梁在钢板弹簧座附近危险断面处的弯曲应力 w 和扭转应力 (单位均为 MPa)分别为w= = =300MPa (3-9)hvWM836020417= = =150MPa (3-10)max/kTJ9式中:W T前梁在危险断面处的扭转截面系数,mm;前梁横断面的最大厚度,mm;maxJk前梁横截面的极惯性矩,对工字形断面:Jk=0.4 3 mm4hh工字形断面矩形元素的长边长,mm;工字形断面矩形元素的短边长,mm前梁应力的许用值为 w=340MPa; =150MPa。前梁可采用 45,30Cr,40Cr 等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制造,硬度为 241285HB 。3.2.2 在最大侧向力(侧滑)工况下的前梁应力计算当汽车承受大侧向力时无纵向力作用,左、右前轮承受的地面垂向反力 Z1L,Z1R 和侧向反力 Y1L、Y 1R 各不相等,则可推出前轮的地面反力(单位均为 N)分别为= =7308.70N (3-11)21GZ11LBhg( )( 1380.54280= =902 N (3-12)1R( )( = =7308.70N (3-13)1L)2g( )( .2= =902 N (3-14)RYG1Bh( )( 13805480式中:G 1汽车停于水平路面时的前桥轴荷,N ;B1汽车前轮轮距,mm;hg汽车质心高度,mm;1轮胎与路面的侧面附着系数。取 1=1.0。侧滑时左、右钢板弹簧对前梁的垂向作用力(N)为T1l=0.5G1+G1 1(hg-rr)/s=0.58200+82001.0(540-260)/720=7288.9N (3-15)T1R=0.5G1-G1 1(hg-rr)/s=0.58200-82001.0(540-260)/720=911.1N (3-16)式中:G 1汽车满载时车厢分配给前桥的垂向总载荷,N;rr板簧座上表面的离地高度,mm;S两板簧座中心间的距离, mm。汽车侧滑时左、右前轮轮毂内、外轴承的径向力(单位为 N)分别为S1L= = =49991.5N (3-17)LLrZbaY11 70.38270.3824S2L= = =56752.9N (3-18)rS1R= = =7004.1N (3-19)RRr11 903903S2R= = =6165.2N (3-20)rZbaY224式中:r r轮胎的滚动半径,mm;aS1L、S 1R 至车轮中线的距离,mm;bS2L、S 2R 至车轮中线的距离,mm。求得 Z1L, Z1R,Y 1L,Y 1R 即可求得左、右前轮轮毂内轴承对轮毅的径向支承 S1L、S 1R和外轴承对轮毅的径向支承力 S2L、S 2R,这样就求出了轮毅轴承对轴轮的径向支承反力。根据这些力及前梁在钢板弹簧座处的垂向力 T1L,T1R,可绘出前梁与轮轴在汽车侧滑时的垂向受力弯矩图(见图 3-3) 。由弯矩图可见,前梁的最大弯发生在汽车侧滑方向一侧的主销孔处(剖面处) ;而另一侧则在钢板弹簧座处(剖面处) ,可由下式直接求出:M = Y1Lrr -Z1Ll1=7308.7314-7308.799=1.57106 N mm (3-21)M =Z1Rl2+Y1Rrr=902340+902314=5.90105 N mm (3-22)式中:M弯矩,N mm;Z1L, Z1R左、右前轮承受地面的垂向反力,N;Y1L,Y 1R左、右前轮承受地面的侧向反力,N。3.3 转向节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如下图所示,转向节的危险断面处于轴径为 d1的轮轴根部,即剖面处。图 3-3 转向节、主销及转向衬套的计算用图Fig.3-3 The knuckle、king pin 、bushs computation graph3.3.1 工况下的转向节应力计算转向节在剖面处的轴径仅受垂向弯矩 Mv 和水平方向的弯矩 Mh 而不受转矩,因制动力矩不经转向节的轮轴传递,而直接由制动底板传给在转向节上的安装平面。这时可按计算其 Mv 及 Mh,但需以 I3 代替两式中的 I2,即 gwMv=(Z1- )l3 =(6150-908)48.5=2.5410 5 N mm (3-23)wg Mh= Z1 l3= m1 l3=61501.048.5=2.98105 N mm (3-24)2G式中:Z 1前轮所承受的地面垂向反力,N;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l3轮胎中心线至剖面间的距离。剖面处的合成弯曲应力 为w= = =620 MPa (3-25)w3122.0dMhvhv32251.007式中:d 1转向节轮轴根部轴径 mm。转向节采用 30Cr,40Cr 等中碳合金钢制造,心部硬度 241285HB ,高频淬火后表面硬度 5765HRC ,硬化层深 1.52.0mm。轮轴根部的圆角滚压处理。3.3.2 在汽车侧滑工况下的转向节应力计算在汽车侧滑时,左、右转向节在危险断面处的弯矩是不等的,可按下公式求得:ML = Y1lrr- Z1Ll3 =7308.7314-7308.748.5=1.94106 N mm (3-26)MR =Z1Rl3+Y1Rrr=90248.5+902314=3.26105 N mm (3-27)左、右转向节在危险断面处的弯曲应力为= =452 MPa (3-28)31rlL0.d-Zwll 351.0.48778= =76MPa (3-29)31rR.YlRl 3.9243.4 主销与转向节衬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的应力计算在制动和侧滑工况下,在转向节上、下衬套的中点,即与轮轴中心线相距分别为c,d 的两点处,在侧向平面和纵向平面内,对主销作用有垂直其轴线方向的力。3.4.1 在汽车制动工况下的计算地面对前轮的垂向支承反力 Z1 所引起的力矩 Z1l1,由位于通过主轴线的侧平面内并在转向节上、下衬套中点处垂直地作用于主销的力 QMZ 所形成的力偶 QMZ(c+d)所平衡,故有QMZ= = =6277 N (3-30)(1dclZ5.48960制动力矩 Prrr 由位于纵向平面内并作用于主销的力 Qmr 所形成的力偶 Qmr(c+d)所平衡,故有Qmr=Prrr/(c+d)=Z 1 rrr/ (c+d) =61501.0314/(48.5+48.5)=2.00 104N (3-31)而作用于主销的制动力 Pr 则由在转向节上、下衬套中点出作用的主销的力 Qru、Q rl 所平衡,且有Qru= = =3075 N (3-32)(Prdc5.48610Qrl= = =3075 N (3-33)(r.由转向桥的俯视图可知,制动时转向横拉杆的作用力 N 为N= = =5294 N (3-34)51rPl960力 N 位于侧向平面内且与轮轴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为 l4,如将 N 的着力点移至主销中心线与轮轴中心线交点处,则需对主销作用一侧向力矩 Nl。力矩 Nl4,由位于侧向平面内并作用于主销的力偶 QMN(c+d)所平衡,故有QMN= = =5403 N (3-35)(4dcl5.892而力 N 则在转向节上、下衬套中点处作用于主销的力 QNu,QNl 所平衡,且有QNu= = =2647 N (3-36)(dcN5.4829QNl= = =2647 N (3-37)(.由图 3-3 可知,在转向节上衬套的中点作用于主销的合力 Qu 和在下衬套的中点作用于主销的合力 Ql 分别为Qu= =22)()( ruMNuMZ 22)3075()64750367( =1.92104 N (3-38)Ql= = 22)()( rlMNlMZQ22)()(=2.72104 N (3-39)由上两式可见,在汽车制动工况下,主销的最大载荷发生在转向节下衬套的中点处,其值计算所得到的 Ql。3.4.2 在汽车侧滑工况下的计算仅有在侧向平面内起作用的力和力矩,且作用于左、右转向节主销的力 QMZ 是不相等的,他们分别按下式求得:QMZL= )/(1dcrYlZL )5.48/()97.308147.308( =1.62104 N (3-40)QMZR= )/(1crlR )./()29(=2.00103 N (3-41)式中:Z 1L, Z1R汽车左、右前轮承受的地面垂向反作用力,N;l1轮胎中心线至主销轴线的距离 mm;rr轮胎的滚动半径 mm;Y1L,Y 1R左、右前轮承受地面的侧向反力,N;G1汽车静止于水平路面时的前桥的轴荷,N;hg汽车质心高度,mm;B1汽车前轮轮距,mm;轮胎与路面的侧向附着系数,计算时可取 =1.0. 取 Ql, QMZL, QMZR 中最大的作为主销的计算载荷 Qj,计算主销在前梁拳部下端处的弯曲力 w 和剪应切力 sw= = =413 MPa (3-42)301.dhj 324.17s= = =66 MPa (3-43)204Qj2.式中:d 0主销直径 mm;h转向节下衬套中点至前梁拳部下端面的距离,mm。主销的许用应力弯曲力 w=413MPa;许用剪切应力 s=66MPa。主销采用 20Cr,20CrNi,20CrMnTi 等低碳合金钢制造,渗碳淬火,渗碳层深1.01.5mm,5662HRC 。转向衬套的挤压应力 c 为c= = =8.3 MPa (3-44)0ldQj241367式中: l衬套长,mm;Qjj 计算载荷,取 Ql,QMZL,QMZR,中最大值,N;主销直径,mm。0d转向节衬套的许用挤压应力为 c=50MPa。在静载荷下,上式的计算载荷取Qj=QMZ=Z1l1/(c+d)= =6277N (3-45)/(21dclG3.5 推力轴承和止推垫片的计算计算时首先要确定推力轴承和止推垫片的当量静载荷3.5.1 推力轴承计算对转向节推力轴承,文献推荐取汽车以等速 va=40km/h、沿半径 R=50m 或以va=20km/h,沿半径 R=12m 的圆周行使的工况作为计算工况。如果汽车向右转弯则其前外轮即前左轮的地面垂向反力 Z1L 增大。汽车前桥的侧滑条件为P1=m1 Y 1L+Y1R=G1 1=m1g 1=820101.0=8200N (3-46)Rva2式中:P 1前桥所受的侧向力,N;m1汽车满载时的整车质量分配给前桥的部分;R汽车转弯半径,mm;va汽车行使速度, mm/s;g重力加速度,mm/s 2;Y1L、Y 1R地面给左、右前轮的侧向反作用力,N;1轮胎与地面的侧向附着系数;G1汽车满载静止于水平路面时前桥给地面的载荷, N。由上式可得1= (3-47)gaRv2Z1L= (3-48)(2211gaBhG将上述计算工况的 va、R 等的有关数据代入(3-44), (3-45)式,并 hg/B=0.5, 则有Z1L=1.25G1/2=0.625G1可近似地认为推力轴承的轴向载荷 F,等于上述前轮的地面垂向反力,即有Fa=0.6256G1=0.6256150=3844 N (3-49)鉴于转向节推力轴承在工作中的相对转角不大的及轴承滚道圈破坏带来的危险性,轴承的选择按其静承载容量 C0 进行,且取当量静载荷 P0 为:P0=(0.50.33)C 03.5.2 转向节止推垫片的计算当采用青铜止推垫片代替转向节推力轴承时,在汽车满载情况下,止推垫片的静载荷可取为Fa= = =3075 N (3-50)21G650这时止推垫片的挤压力为c= =1 MPa (3-51)(42dDa式中:d;D止推垫片的内、外径。通常取 c30MPa4 转向桥定位参数转向桥在保证汽车转向功能时,应使转向轮有自动回正作用,以保证汽车稳定直线行使。即当转向轮在偶遇外力作用发生偏移时,一旦作用的外力消失后,应能立即自动回到原来直线行使的位置。这种自动回正作用是由转向轮的定位参数来保证的,也就是转向轮、主销和前轴之间的安装应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些转向的定位参数有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 4。4.1 主销后倾角设计转向桥时,使主销在汽车的纵向平面内,其上部有向后的一个倾角 ,即主销轴线a) b)4-1 主销后倾角作用示意图Fig.4-1 The king pin casterangles sketch map和地面垂直线在汽车纵向平面内的夹角,如图 4-1 所示。主销后倾角 能形成回正的稳定力矩。当主销具有后倾角时,主销轴线与路面的交点a 将位于车轮与路面接触点 b 的前面,如图 4-1a 所示。当汽车直线行使时,若转向轮偶然受到外力作用稍有偏移(例如向右偏移) ,将使汽车行使方向向右偏离。这时,由于汽车本身离心力的作用,在车轮与路面接触点 b 处,路面对车轮作用着一个侧向反力 Fy。反力 Fy 对车轮形成绕主销轴线作用的力矩 FyL,其方向正好与车轮偏移方向相反。在此力矩作用下,将使车轮回到原来中间的位置,从而保证汽车稳定直线行使,故此力矩称为稳定力矩。但此力矩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为了克服该稳定力矩,驾驶员要在转向盘上施加较大的力(即所谓转向沉重) 。因稳定力矩的大小取决力臂 L 的数值,而力臂 L又取决于后倾角 的大小。现在一般采用 角不超过 203 0。现在高速汽车由于轮胎气压降低、弹性增加,而引力稳定性增大。因此, 角可以减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本设计采用主销后倾角为零。4.2 主销内倾角在设计转向桥时,主销在汽车的横向平面内,其上部向内倾斜一个 角(即主销轴线与地面垂直线在汽车横向平面内的夹角)称为主销内倾角,如图 4-2a 所示。a) b) c)4-2 主销内倾角作用示意图及车轮外倾角Fig.4-2 The king pin angle of toe-ins sketch map主销内倾角 也有使车轮自动回正的作用,如图 4-2b 所示。当转向轮在外力作用下由中间位置偏转一个角度(为了方便解释,图中画成 1800即转到如双点划线所示位置)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车轮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轮回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此外,主销的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c 减小(图 4-2a) ,从而可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转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小从转向轮到转向盘上的冲击力。但 c 的值也不宜过小,即内倾角不宜过大,否则在转向时车轮绕主销偏转的过程中,轮胎与路面间将产生较大的滑动,因而增加了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这不仅使转向变得沉重,而且加速了轮胎的磨损。因此,一般内倾角 不大于 80,本设计内倾角 为 7.5 度。主销内倾角是在前梁设计中保证的,由机械加工实现的。加工时,将前梁两端主销孔轴线上端向内倾角就形成内倾角 。4.3 车轮外倾角除上述主销后倾角和内倾角两个角度保证汽车稳定直线行使外,前轮外倾角 也具有定位作用。 是通过车轮中心的汽车横向平面与车轮平面的交线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如图 4-2c 所示。如果空车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则满载时,车桥将因承载变形而可能出现车轮内倾,这将加速汽车轮胎的偏磨损。另外,路面对车轮的垂直反作用力及轮毂紧固螺母的负荷,降低了他们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使轮胎磨损均匀和减轻轮毂外轴承的负荷,安装车轮时应预先使车轮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车轮内倾。同时,车轮有了外倾角也可以与拱形路面相适应。但是,外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会是轮胎产生偏磨损。前轮外倾角是在转向节设计中确定的。设计时使转向节轴颈的轴线与水平面成一角度,该角度即为前轮外倾角 (一般 为 10左右) 。4.4 车轮前束车轮有了外倾角后,在滚动时就类似于滚锥,从而导致两侧车轮向外滚开。由于转向横拉杆和车桥的约束使车轮不可能向外滚开,车轮将在地面上出现边滚边滑的现象,从而增加了轮胎的磨损。为了消除车轮外倾带来的这种不良后果,在安装车轮时,使汽车两前轮的中心面不平行,两轮前边缘距离的 B 小于后边缘距离 A,如图 4-3 所示。这样可使车轮在每一瞬间时滚动方向接近于向着正前方。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了由于车轮外倾角而产生的不良后果。前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调整时,可根据各厂家规定的测量位置,使两轮前后距离差 A-B 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束值。一般前束值为 012mm。测量位置除图示位置外,还通常取两轮胎中心平面出的前后差值,也可以选取两车轮钢圈内侧面处前后差值。此外,前束也可用角度前束角表示,如图 4-3 中的 角。4-3 车轮前束Fig.4-3 toe in5 转向桥实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转向桥承受着复杂而繁重的载荷,首先,它和驱动桥共同承受着汽车的满载荷重;另外,它还承受着作用与路面、车架或车厢之间的垂向力、纵向力和侧向力,以及这三个方向的冲击载荷和制动力矩等。在这些静、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转向桥必须保持有足够的强度、钢度,足够的寿命以及满意的性能,为此,转向桥及以及他们的零、部件,必须经受严格的实验。通常,转向桥和驱动桥以及零、部件一样,需装车进行整车的道路实验、使用实验和室内台架实验;也有进行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的室内专项台架实验。5.1 车道路实验、使用实验及整车室内台架试验用于考核转向桥及其零、部件的可靠性、耐久性;对各种道路的适应性及对整车结构的适应性;测定性能指标,例如转向桥的转向轻便性、转向车轮的自动回正性能及直线行驶的稳定性、有无转向车轮的摆振及其摆振车速等,并要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的台架试验测试总成及其主要零、部件的强度、刚度、疲劳寿命等。对非断开式转向桥的疲劳实验,可按 JB3605 规定的台架试验方法进行。对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桥轿车具有扭转梁的复合纵臂式后支持桥,推荐作垂向弯曲疲劳寿命实验及扭转疲劳寿命试验。试验时要求检查并记录首次出现裂纹时的循环次数,12 万次循环及 60 万次循环时焊缝裂纹出现的部位及长度,以及最终断裂时的循环次数等。通常,转向桥的前梁和支持桥的横梁的抗弯刚度试验与静弯曲强度试验可在材料实验用的油压机上进行。试验时将转向桥总成放在专用的支承架上。这种支承应能消除实验过程中由于试件变形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左、右支承中心应在左、右车轮的中心线位置相重合,载荷应加到左、右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