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解剖与运动学_第1页
上肢解剖与运动学_第2页
上肢解剖与运动学_第3页
上肢解剖与运动学_第4页
上肢解剖与运动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肢解剖与运动学,肩部运动与解剖,肩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轴肩关节运动学特征,4,肩部运动与解剖,1.骨骼,与肩关节有关的骨有锁骨、肩胛骨、肱骨,并且间接地与胸骨、肋骨有关。,5,肩部运动与解剖,1.1 肱骨,6,肩部运动与解剖,1.2 胸骨,胸骨包括柄、体和剑突3部分。在胸骨柄有一对椭圆形的锁骨关节面。在胸骨柄的边缘末端有肋骨面,它连接双侧的第一肋。在胸骨柄的顶部,即双侧锁骨关节面之间有颈静脉切迹,7,肩部运动与解剖,1.3 锁骨,锁骨的形状呈内侧凸外侧凹的曲线形,并与冠状面形,成向后20的倾斜角。当上肢处于解剖位时,锁骨的长轴,稍微高于水平面(内低外高)。锁骨的肋骨面面对第一肋,其外侧稍后方有一肋骨结节,上有肋锁韧带附着;锁骨末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外侧锁骨的下方有个锥形结节。,8,肩部运动与解剖,三角形,有三个角:上、下、外角。在上肢运动过程中触摸肩胛下角可以了解肩胛骨的运动状况。肩胛骨也有三个缘,当双侧手臂放在身旁时,内侧缘(脊柱缘)平行于脊柱,而外侧缘从肩胛下角斜向肩胛外侧角。肩胛骨上缘从肩胛上角的外侧延伸到喙突。,1.4 肩胛骨,9,肩部运动与解剖,广义的肩关节由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肩胛胸廓关节和胸锁关节四个关节所共同组成 。 胸骨、锁骨、肋骨、肩胛骨和肱骨组成肩胛带的关节即肩关节复合体。肩关节复合体(shoulder complex)的运动是由肩部肌群的协作共同完成的,肩部肌群的共同运动增加了肩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2. 关节,10,肩部运动与解剖,组成:肩胛骨盂臼 肱骨头,2.1 盂肱关节,多轴球窝关节,这个关节的运动和肩胛骨的运动相结合产生了肩关节很大的活动范围。,11,肩部运动与解剖,由锁骨的肩峰端和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属于平面关节。运动是提、外展、旋转。,2.2 肩锁关节,12,肩部运动与解剖,胸锁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包括锁骨内侧端、胸骨的锁骨面和第一肋的软骨端。胸锁关节是上肢的基础关节,它连接骨骼和附件,它是肩胛带关节中唯一的鞍状关节,2.3 胸锁关节,13,肩部运动与解剖,2.4 肩胛胸壁关节,肩胛骨与胸壁之间并无关节,但在功能上可视为肩胛骨与胸廓结合的机能关节,位置为第2肋至第7肋。,14,肩部运动与解剖,2.5 滑囊,滑囊是关节的一个特殊附属结构,肩关节有八个独立的滑囊。其中一些滑囊直接是盂肱关节滑膜的延伸,比如肩胛下滑囊和肱二头肌滑囊(鞘),而其他的滑囊是独立的结构。这些滑囊在肌腱、关节囊、骨、肌肉、韧带或肌肉与肌肉之间起着润滑作用。,15,肩部运动与解剖,3. 韧带,16,肩部运动与解剖,3.1 喙肩韧带 上臂抬高时,肱骨大结节位于喙肩弓的下部,成为肱骨头外展的支点。3.2 盂肱韧带 盂肱韧带处于关节囊的内面,有约束肩肱关节外旋的作用。,17,肩部运动与解剖,3.3 喙肱韧带喙肱韧带为悬吊肱骨头的韧带。3.4 喙锁韧带喙锁韧带,分为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当锁骨旋转活动时,此韧带延长。,18,肩部运动与解剖,4. 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19,肩部运动与解剖,4.1 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包括斜方肌上部肌束、菱形肌、肩胛提肌,20,肩部运动与解剖,4.1.1 斜方肌,位置:位于项部及背上部皮下。,结构:肌束呈放射状。,起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止点:止于锁骨外1/3、肩峰和肩胛冈。,21,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功能:,斜方肌近固定:上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上提上回旋和后缩;,斜方肌近固定:中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后缩。,22,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功能:,斜方肌近固定: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上回旋和后缩。,斜方肌远固定:一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向对侧回旋;两侧整块肌肉收缩使脊柱伸。,23,肩部运动与解剖,4.1.2 菱形肌,位置:位于斜方肌深层,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下斜行,分为上部的小菱形肌和下部的大菱形肌,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上4胸椎的棘突。,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24,肩部运动与解剖,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定时,两侧收缩使脊住伸。,25,肩部运动与解剖,4.1.3 肩胛提肌,位置:位于斜方肌上部深层,项部两侧。,结构:带状长肌,起点:起于第1-4颈椎横突。,止点:止于肩胛骨上角。,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下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颈向同侧屈并轻度旋转,两侧同时收缩时使颈伸。,26,肩部运动与解剖,4.2 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包括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胸小肌、锁骨下肌。,27,肩部运动与解剖,28,肩部运动与解剖,4.2.1 前锯肌,位置:位于胸廓侧面浅层,前上部被胸大、小肌遮盖。,结构:分上下两部,下部肌纤维发达,肌束排列呈锯齿状,上部肌束水平向后,下部肌束斜向后内上方。,起点:以9-10个肌齿起于上位8-9肋骨外侧面,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29,肩部运动与解剖,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30,肩部运动与解剖,4.2.2 胸小肌,位置:位于胸大肌深层,为三角形扁肌。,结构:肌束排列呈放射状,31,肩部运动与解剖,4.2.2 胸小肌,起点:起于第3-5肋骨前面,止点:止于肩胛骨喙突。,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降、前伸和下回旋。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32,肩部运动与解剖,4.2.3 锁骨下肌,位置:位于锁骨下面。,结构:梭形小肌,肌纤维从第一肋向外上方斜行,起点:起于第1肋。,止点:止于锁骨下面。,功能:近固定时,牵引肩胛骨向内下方,伴随着肩胛骨下降,协助固定胸锁关节。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33,肩部运动与解剖,4.3 使肩胛骨前伸(外展)的作用肌,34,肩部运动与解剖,4.4 使肩胛骨后缩(内收)的作用肌,35,肩部运动与解剖,4.5 使肩胛骨上回旋的作用肌,36,肩部运动与解剖,4.6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肌,37,肩部运动与解剖,4.7 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包括胸大肌锁骨部肌束、喙肱肌、三角肌前部肌束和肱二头肌等,38,肩部运动与解剖,4.7.1 胸大肌,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扇形扁肌。,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向外集中。肌分3部:锁骨部、胸骨部和腹部。,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39,肩部运动与解剖,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并可提肋助呼气。,40,肩部运动与解剖,4.7.2 喙肱肌,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上半部内侧,为长梭形肌。,起点: 起于肩胛骨喙突。,止点: 止于肱骨中部内侧。,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内收和内旋。,41,肩部运动与解剖,4.8 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等。,42,肩部运动与解剖,4.8.1 背阔肌,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扁阔肌。,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下斜向外上方集中。,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外侧面。,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43,肩部运动与解剖,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背阔肌功能:,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44,肩部运动与解剖,4.8.2 冈下肌,位置: 位于冈下窝。近似三角形。,起点: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内侧2/3,,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外旋。,45,肩部运动与解剖,4.8.3 小圆肌,位置: 位于冈下窝,圆柱形。,起点: 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功能: 上臂伸、内收和外旋。,46,肩部运动与解剖,位置: 位于小圆肌下方。为柱形羽状肌。,起点: 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内收和内旋。,4.8.4 大圆肌,47,肩部运动与解剖,主要包括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4.9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肌,48,肩部运动与解剖,4.9.1 三角肌,位置: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结构:分3部,前、后部的肌束为半羽肌,中部肌束为多羽肌。,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49,肩部运动与解剖,4.9.2 岗上肌,位置: 位于冈上窝内,在斜方肌深面,为长三角肌。,结构:肌束排列呈羽状。,起点: 起于肩胛冈上窝。,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外展。,50,肩部运动与解剖,4.10 使肩关节内收的作用肌,包括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51,肩部运动与解剖,4.10.1 肩胛下肌:,位置: 位于肩胛骨肩胛下窝,为多羽肌。,起点: 起于肩胛下窝。,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内收和内旋。,52,肩部运动与解剖,4.11 使肩关节旋内的作用肌,包括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53,肩部运动与解剖,4.12 使肩关节旋外的作用肌,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肩部的神经支配 肩关节复合体的主要肌肉受臂丛的运动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胸长神经、锁骨下神经肌支和肩胛上神经。斜方肌受第十一对脑神经和从上颈部发出的颈神经的前支所支配。 肩关节和周围组织的感觉神经:胸锁关节接受从颈丛C3和C4发出的神经根支配。肩锁关节和盂肱关节接受C5和C6神经根以及肩胛上神经和腋神经的支配。,54,肩部运动与解剖,5. 神经支配,55,肩部运动与解剖,56,肩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轴,1. 肩关节的运动范围肩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各关节既有单独运动,又有相互间的协同运动,肩部各关节在运动时形成一完整的统一体。,57,肩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轴,1. 肩关节的运动范围上臂的外展与前屈活动最初30外展和60前屈是由肩肱关节单独完成。正常的肩胸关节有60活动范围,肩肱关节有120活动范围,两者之和为180。在上臂外展的前90范围内,锁骨有40抬高范围,58,肩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轴,胸锁与肩锁两关节活动范围的总合,等于肩胸关节的活动范围。三个关节中,以胸锁和肩锁两关节与整个肩关节的运动关系较为密切。,59,肩关节活动范围和活动轴,2. 肩关节活动轴 肩关节能绕三个基本运动轴运动: 绕额状可做屈伸运动, 绕矢状轴可做外展、内收运动, 绕垂直轴可做内旋外旋运动,,60,肩关节运动学特征,肩关节运动类型,61,肩关节运动学特征,1. 盂肱关节运动 盂肱关节的球窝关节结构是控制其静态稳定的机制之一;但关节囊上部的结构包括盂肱韧带等对肱骨头和盂窝之间的稳定性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外展与内收(前后轴) 前屈与后伸(内外轴) 内旋与外旋(垂直轴),62,肩关节运动学特征,上抬与下沉(前后轴)凸面对凹面,滑动与滚动运动方向相反。 前伸与后缩(垂直轴)凹面对凸面,滑动与滚动运动方向相同。 后旋(肩关节外展)与前旋(回原位)(水平轴:接近水平轴),三个运动轴和三个运动平面,2. 胸锁关节运动,63,肩关节运动学特征,3. 肩锁关节运动 肩锁关节是平面关节,有稳定的结构,可进行微小活动,肩胛骨以肩锁关节的运动轴旋转运动。 上旋与下旋:前后轴 内旋与外旋:垂直轴 前倾与后倾:水平轴(与锁骨轴平行),64,肩关节运动学特征,4. 肩胸关节运动是胸锁关节与肩锁关节运动的联合运动 上抬与下沉:SC上抬,AC下旋 前伸与后缩: SC前伸,AC内旋 上旋与下旋: SC上抬,AC上旋,65,肩关节运动学特征,5.盂肱节律 盂肱关节的外展或屈曲伴随肩胛骨的上旋,就是盂肱节律。范围:1.25:1 to 2.9:1。 平均:2:1(肩关节外展活动3,包括盂肱关节2,肩胸关节1),肘部运动与解剖,肘关节运动学特征,68,肘部运动与解剖,1. 骨骼,与肘关节关节有关的骨有肱骨、桡骨、尺骨,69,肘部运动与解剖,1.1 桡骨,上端:桡骨头关节凹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桡骨体:呈三棱柱形,内侧缘为锐利的骨间缘下端:膨大,前凹后凸,内侧面有尺切迹。外侧面向下突出,称桡骨茎突。远侧面光滑凹陷,称腕关节面。,环状关节面,关节凹,桡骨粗隆,茎突,尺切迹,骨间缘,桡骨头,桡骨颈,70,肘部运动与解剖,1.2 尺骨,上端: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尺骨粗隆体:骨间缘。下端:尺骨头茎突。,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尺骨粗隆,尺骨头,茎突,骨间缘,71,肘部运动与解剖,2. 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上段形成3个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是个复合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72,肘部运动与解剖,2.1 肱尺关节,关节头:肱骨滑车关节窝:尺骨滑车切迹属于滑车关节,可绕关节额状轴做屈伸运动,73,肘部运动与解剖,2.2 肱桡关节,关节头:肱骨小头关节窝:桡骨小头凹属于球窝关节,可绕关节额状轴做屈伸,绕关节做旋内、旋外运动。,74,肘部运动与解剖,2.3 桡尺近侧关节,75,肘部运动与解剖,2.4 上、下尺桡关节,桡骨和尺骨通过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结合在一起。这些关节位于前臂的两端,使得前臂能够转到旋前和旋后的位置。,(上下尺桡关节-旋后与旋前位),76,肘部运动与解剖,2.4 补充,在解剖前臂完全旋后位,上臂与前臂之间形成一个开向外侧的钝角,称携带角。标记为其补角:男性1015,女性2025;一般女性大于男性(510);优势手大于非优势手;注意过度外翻与内翻。,携带角由肱骨远端造成,屈肘时有利于手指向嘴巴,77,肘部运动与解剖,3. 韧带,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桡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尺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78,肘部运动与解剖,3.1 外侧副韧带复合体/桡侧副韧带,位于肘关节外侧,由肱骨外上髁,分两束包绕桡骨头,附于尺骨桡切迹前后缘。,79,肘部运动与解剖,3.2 内侧副韧带复合体/尺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复合体:起源于肱骨远端内上髁的下表面,附着在鹰嘴内侧边缘前束:在伸的时候拉紧后束:在屈的时候拉紧横韧带,80,肘部运动与解剖,3.3 桡骨环状韧带,呈环形,包绕桡骨头,两端附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81,肘部运动与解剖,4. 运动前臂的作用肌,屈肘关节:肱二头肌肱肌伸肘关节:肱三头肌,82,肘部运动与解剖,4.1 肱二头肌,肱二头肌长头 起点:肩胛骨盂上结节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肱二头肌短头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作用:屈肘关节,前臂旋前时有旋后作用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83,肘部运动与解剖,4.2 肱肌,起点:肱骨下半的前面止点:尺骨粗隆作用:屈肘关节神经支配:肌皮神经脊髓平面:C5C7,84,肘部运动与解剖,4.2 肱三头肌,位于肱骨后方起点 长头:肩胛骨关节盂下方内侧头:肱骨背面外侧头:肱骨背面 止点 :尺骨鹰嘴伸肘关节桡神经支配,85,肘部运动与解剖,4.3 肘肌,位置:位于肘关节后面,呈三角形。起点:起于肱骨外上髁。止点:止于尺骨背面上部。功能:使肘关节伸,并加固肘关节,86,肘部运动与解剖,4.4 旋前方肌,起:尺骨前下1/4处,止:桡骨前下1/4处, 功能:使前臂内旋。,87,肘部运动与解剖,4.2 旋前圆肌,起:肱骨内上髁、尺骨冠突,止:桡骨中部前面。功能:屈前臂,并使前臂内旋。,88,肘部运动与解剖,5. 神经支配,89,肘关节运动学特征,肘关节运动 肘关节屈曲具有几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牵拉、提举等。肘关节被动运动的最大范围一般为过度伸展时的5至屈曲时的145。但是,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肘关节活动仅使用了30至130之间的运动弧度,通常称为功能弧度,轻度肘关节运动范围受限通常对上肢的活动范围影响不大。,90,肘关节运动学特征,1.肱尺关节的关节运动 肱尺关节是尺骨的滑车切迹凹面围绕肱骨滑车的凸面所形成的关节。从矢状面观察,肱尺关节类似于一个球窝关节。肱尺关节能够完全、被动地伸展,皮肤、屈肌、前关节囊和内侧副韧带的前纤维束需要具有足够的伸展性。,91,肘关节运动学特征,2.肱桡关节的运动 肱桡关节是桡骨头的杯状小窝和肱骨小头之间所构成的关节。屈伸运动的关节运动学由桡骨凹窝在肱骨小头凸面上的滚动和滑动构成。与肱尺关节相比,肱桡关节在稳定肘关节方面的作用较小。但是 ,肱桡关节在抵制外翻方面具有重要的骨性拮抗作用。,92,肘关节运动学特征,3.上下尺桡关节运动 桡骨和尺骨通过骨间膜和上、下尺桡关节结合在一起。这些关节位于前臂的两端,使得前臂能够转到旋前和旋后的位置。前臂旋后时可使手掌向上或后,旋前时可使手掌向下或旋前。前臂的旋转轴从桡骨小头延伸到尺骨头,该轴连接在两端上下桡尺关节之间。旋前和旋后提供了一种可使手在尺骨和肱骨不必旋转的情况下“独立”转动的机制。,93,肘关节运动学特征,4.前臂旋前与旋后运动 前臂旋转的中立位是“拇指向上”位,即完全旋前和旋后的中间位置。平均而言,前臂旋前约为75,旋后约为85。一些日常活动所需前臂旋转的角度仅有约100,即旋前约50至旋后约50之间,这是前臂旋转的功能弧度。,94,肘关节运动学特征,5.前臂骨间膜之间力的传递 骨间膜参与上肢的力量传递,如手掌撑地,由于负重产生的压力约有80%通过桡腕部传到前臂而位于腕骨外侧和桡骨;其余20%的压力通过腕部内侧和尺骨而位于“尺腕间隙”内。,95,肘关节运动学特征,因为骨间膜的纤维走向,部分源自桡骨远端方向的负荷通过骨间膜传递至尺骨,这种结构使得一部分途径腕部的压力通过肱尺关节传递至肘部,从而减少了肱桡关节所承担的负荷,这样肱桡关节和肱尺关节就共同分担了传递至肘部的压力负荷,避免了负荷过度集中肱桡关节而导致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和骨性结构的破坏。,肘部运动与解剖,腕部关节运动学特征,98,腕部运动与解剖,腕关节是人体大关节之一,腕的运动是手精细运动的基础,它是手取得理想抓握位置的重要环节。,腕关节的组成: 15块骨 17个关节 1个广泛的韧带系统,99,腕部运动与解剖,1.骨骼,尺骨头桡骨茎突“大小头状钩,舟月三豌豆” 掌骨,1.腕关节的骨组成,100,腕部运动与解剖,2. 韧带,掌侧韧带:桡腕韧带、尺腕韧带、腕骨间韧带和腕掌韧带;背侧韧带:背侧桡腕韧带、背侧腕骨间韧带以及背侧腕掌韧带;内在骨间韧带:近排腕骨间内在韧带、远排腕骨间内在韧带和掌骨近端内在韧带。,101,腕部运动与解剖,3. 关节,3.1 桡腕关节,又称腕关节,为椭圆关节。,102,腕部运动与解剖,3.2 腕骨间关节:由近侧的三个腕骨(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远侧的四个腕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组成。 近侧列腕骨间关节 远侧列腕骨间关节 腕横关节,又称腕中关节,关节腔略呈“S”形。,平面关节只能微动,103,腕部运动与解剖,3.3 腕掌关节: 由远侧列腕骨与5个掌骨底构成; 鞍状关节。,104,腕部运动与解剖,4. 肌肉和神经支配,4.1 屈腕关节的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等。,105,腕部运动与解剖,4.2 伸腕关节的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和示指伸肌等。,106,腕部运动与解剖,4.3 外展腕关节的肌: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示指伸肌等。 4.4 内收腕关节的肌: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等。,107,腕部运动与解剖,4.5 腕关节的动态稳定性的限制因素:10个腕肌肌腱,除了尺侧腕屈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