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_第1页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_第2页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_第3页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_第4页
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 他们为什么会犯罪,2,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犯罪主体低龄化.3.犯罪形式具有突发性,盲目性.4.犯罪类型增加.5.犯罪性质恶性化趋势明显,暴力性加重.6.犯罪的手段团伙化,成人化,智能化.,结合教材P110-P113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分析P111案例,为什么杨益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如何使自己不至于因无知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违法与犯罪有哪些区别与联系?,5,一、怎么就错了呢?,阅读111页的案情发布我错在哪里了? 思考:杨益刚到底错在哪里了?无知与违法。杨益刚的无知使其在浑然不觉中走向了犯罪。他犯了什么法?课本P112,我国刑法规定,6,1,假如你的朋友请你帮助保存来路不正的物品,你认为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最为妥当?,劝说其还给物主,并主动向物主陪礼道歉,赔偿损失;劝说其投案自首;如果不听,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7,2,因为无知导致犯罪是可悲的。如何使自己不至于因无知而在浑浑噩噩中掉进犯罪的泥潭呢?,(请做笔记)拿不准的事不要急着做,先向父母、老师等成年人咨询;学习法律知识;遇事三思而后行;要不断学习,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时刻告诫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增强自控能力,磨练意志。,8,阅读113页的法律链接:违法与犯罪,违法:是指具有法定责任能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在法学上,对违法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违法:仅指一般违法。,9,刑罚又叫做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刑法以国家的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刑罚又叫刑事处罚或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国家惩罚犯罪的强制手段,管制不关押,但限制一定的行动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期限3个月-2年),拘役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由公安机关执行 (期限1-6个月),有期徒刑在一定期限内(6 个月-15年)剥夺自由,并实行劳动改造,我国刑罚的种类,无期徒刑终身剥夺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与社会永久隔离,死刑剥夺生命,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最严厉),主刑既然作为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附加并用.,主刑的特点,罚金强制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将个人所有财产的部分或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附加刑:,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很大情节严重,,刑法以外的法律,触犯刑法,不用受刑罚处罚,但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行政处罚、罚款、吊销营业、拘留等。,应受刑罚处罚,由人民法院依法执行。,违法和犯罪的关系,14,赶去参加中考的小明骑车至考场附近的十字路口时,看见红灯了,此时绿灯方向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他想,中考事关重大,即使现在闯红灯也不会妨碍交通,于是他继续向前骑.,2002年9月13日晚11时许,陈正平将“毒鼠强“投放到“正武“面食店食品原料内,造成200多人中毒死亡,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做出了判决,被告人陈正平被依法判处了死刑.,辨一辨!,(违法行为),(犯罪行为),15,陈某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向老师告自己的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子向张某乱扎,由于有一刀扎在了胸口,致使张某身亡。,陈某的行为是犯罪,16,初中生小健、小青、小强课后经常聚在一起下棋、打扑克,开始是谁输谁请客,后来感到不够刺激,就约定谁输谁给钱。他们还一起上网吧,到营业性舞厅跳舞,夜不归宿,对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置若罔闻。为了满足赌博和高消费的需求,他们先后多次到同学家里及商场行窃,共窃得现金六千多元和价值三千多元的财物。后来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而去抢劫,在一次抢劫中被公安机关抓捕。,案例:,根据这个材料说一说,一般违法和犯罪有什么联系?,17,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不良行为,一般违法,犯罪,1、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行为如果放任发展就会演变为犯罪。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2、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一般违法和犯罪的联系 :,(请做笔记),18,课堂检测一、请你选一选1.“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不良行为都会发展为违法犯罪B.只要自己不犯错,就不会违反法律C.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D. 要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D,19,2.学生王少伟,从小学起就迷恋互联网,初中时出于好奇,开始研究黑客技术,2007年因攻击2200多个境内外网站,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被依法判刑,根据材料说说青少年应当 ( )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网络规则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拒绝网络生活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A. B. C. D.,D,20,3、某校八年级学生王浩星期天在街上闲逛,听说拨打119不要钱,于是就用一个公用电话拨打了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王浩的这种行为是( )A、违法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B、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C、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D、一般的小错误,改正即可,A,21,4.中学生小雨曾多次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慢慢变了,开始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后来,在一次偷同学家的贵重物品时被当场抓获,最终受到了刑罚处罚。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容易从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在本质上是不同的青少年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A. B. C. D.,C,22,二、材料分析 某市中学八年级学生梦云,上 学经常迟到、旷课,还恶意扰乱 课堂纪律,学校对他进行了记过处分。后来梦云又与在网吧认识的兄弟多次向小学生勒索财物,公安机关对他进行了拘留三天的处罚 .但他还没有悔过。一次,在勒索的过程中,把一个中学生打成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1)梦云的哪些行为是违纪行为?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2)梦云的事例说明了什么?(3)梦云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二、 模仿的后果一起干就没事吗?别人犯错,我犯罪?“黑客”的下场,结合教材P113-P121,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分析案例:P113“他真比警察聪明吗?”、P115“他们都说一起干没事”、P117“以牙还牙,错了吗?”、P120“一位年轻黑客的教训”,归纳总结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哪些?2、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策略有哪些?3、我国法律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应负刑事责任的范围作了怎样的限制?,阅读113页的案情发布他真比警察聪明吗?,看114页的法官忠告:1、2、3、4,对影视作品应批判地吸收。,不要不辨是非的一味模仿,会做出越轨行为,误入歧途,掉进犯罪的深渊。P114警方忠告,看114页的漫画园:,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也不要盲目模仿,要慎重交友。,三、一起干就没事吗?,阅读115页的案情发布他们都说一起干没事,想一想:1,孙友军前后言语的不同,说明他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心理有什么危害?,是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坚定的意志的表现。危害:让他走上犯罪道路,助长他人违法犯罪行为,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也破坏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2,青少年喜爱聚会,热衷于群体户外活动。如何才能避免因为某些“馊主意”的影响而使群体活动走上邪路?你能帮忙出出主意吗?(请做笔记),1,坚持自己的行为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2,慎重交友,避免随意抽烟、喝酒、哄闹。3,控制情绪,联想后果。4,不去不适合青少年的场所。,犯罪动机:,1、在外界鼓动、唆使、胁迫2、有的认为自己只是在旁边看看、说了一 句话、动了一次手,不应承担什么责任。3、好奇、碍于情面、想试试自己的能力。不管出于什么动机,不管有多少人,只要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法官忠告,四、别人犯错,我犯罪?,法律是武器,我们都应该学会使用这个武器保护自己。面对别人的侵权或者伤害,我们如果不依靠法律这一武器,而是听任自己的自作主张,结果可能是“别人犯错,我犯罪。”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因报复心理作崇而落个“别人犯错,我犯罪”的悲惨境地。要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是法官,你会如何断案?,虽然王宜的本意是将自己被抢走的钱要回来,但其采取的行为超越了法律范围,侵犯了丁的生命健康权,应受到法律惩罚。我们应支持和理解法院的判决,从中认识到青少年应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坚决杜绝“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私下报复行为。这种私下报复行为也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官忠告:(请做笔记),正确的做法是:向家长和老师报告,拨打110或者直接到公安机关报案,让有关部门来教育、处罚丁继光。,五、“黑客(hacker)”的下场,阅读120页的案情发布一位年轻“黑客”的教训,“黑客”带来什么危害?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危害:制做病毒,电脑死机,硬盘数据丢失,损坏硬盘,电脑瘫痪。,教训:未成年人应依法实施自己的行为,不能因一时的寻求刺激,逞能好胜导致犯罪。警示青少年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看120页的法律文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请做笔记),小结:,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无知,法律意识淡薄盲目模仿盲目从众报复心理逞能好胜等,青少年自己要学法、知法、守法,拒绝不良诱惑,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慎重交友。父母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学校宣传法制教育;国家明确立法,加强执法,净化社会环境;,2,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的策略?,(请做笔记),六、119页法律链接: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我国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一惯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对于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刑法定罪量刑的法律刑罚国家惩罚犯罪的强制手段,有的同学说:“年纪小的人,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这种说法是对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误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不负刑事责任的14周岁以下的学生,犯罪后仍然要受到一定的处理。,141618,6、对有轻微犯罪行为、屡教不改,家庭、社会管不了,而又不够逮捕判刑条件的少数青少年,年龄小的,送工读学校,年龄大的,送劳动教养。凡年满16周岁以上的,经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凡不满16周岁的,送工读学校或少年犯管教所。少年犯管教所管教13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少年犯;工读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3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有的同学说:“年纪小的人,即使犯罪也不会被判刑。”这种说法是对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的误解。,未成年人犯罪不会因为年龄小而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因为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谁应当负刑事责任,小华(15岁)在一次骑自行车郊游中,行至下坡路时,因车速过快,将同向行驶的王某撞倒,王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小文(14岁)在一次持刀抢劫中,共抢得人民币158元,手机一部,并把女事主刺伤。后被公安人员抓捕归案。小东(16岁)因屡次违反校规而被老师严厉批评,怀恨在心。有一天,他趁老师不在时闯入办公室,把老师的用品乱砸一通,还砸烂几台电脑。,案例研讨:,骑自行车撞人致死案:小华不用负刑事责任。理由:案发时小华不到16周岁,按照我国的刑事年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八种罪的,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