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1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2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3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4页
【毕业学位论文】(Word原稿)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博士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级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on of of of in I on of of of in 要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焦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 力 的有效途径。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新兴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植物新品种进行 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 促进 了各国农 林业生产的发展。 目前国外对植物品种保护的研究已经拥有一定的基础,而目前由于我国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时间尚短,从事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的学者也较少。本文从种子产业的角度来研究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有何具体影响,不仅考察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还对如何进一步地激励育种技术的持续创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与种子产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对于激励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种子产业的市场化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均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前人的 研究基础上,从种子育种创新和种子产品的市场和推广两个角度分析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以来对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重点介绍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运行机制,阐述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的管理模式,并比较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与美日之间的差异;利用实地调查、邮寄问卷以及电话访谈的方式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通过育种者决策模型实证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我国种子育种创新的影响,并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利用简单的计量统计论述了我国国内种子市场和种子国际贸易所发生的变化;论述了我国加入 本后对种子产业所 产生的影响及其对种子产业发展的挑战,并以水稻育种、大蒜产业为例来进行论述。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前提下,对我国现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更有利于发挥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种子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实证研究中,本文构建了一个关于育种者研发投资的理论模型。育种者对新品种研发的投资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农民对于新品种的派生需求(这又取决于以该品种作为投入品的作物产出的最终需求)、育种者的垄断定价权(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及研发市场上的竞争状况等。因此,本文构建的模型将农产品市场、投入品市场 (种子)以及新品种的研发市场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考察在这几个相互关联的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育种者的研发投资决策。实证结果表明,植物品种权的保护水平(取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执行力度)对育种者的研发积极性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产业,育种创新, of on of in to be of in is to As a of of of is to to of s in to on VP in to VP a to in on of VP in t of VP to It is to of VP to so as to of to of to of is of on of VP of of VP to of in on of VP in of VP in of VP to of in by of to of 991 on in to of VP so as to of of VP to of in In a to of of on of it on to by by on so be IV to of in of of on of of V 目 录 图表目录 . 一章 绪论 . 1 究背景 . 1 献综述 . 2 研究目标、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 究目标 . 5 据来源 . 6 究方法 . 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7 究思路与研 究内容 . 7 术路线 . 9 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0 能的创新 . 10 在的不足 . 10 第二章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 . 11 知识产权的内涵与特点 . 11 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 . 13 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增长 . 13 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14 农业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发展沿革 . 17 农业知识产权的内涵 . 17 制定及其对农业知识产权的影响 . 19 农业知识产权体系的发展 . 23 对农业知识产权的研究及启示 . 25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立法实践与农业发展 . 26 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 . 27 小结 . 34 第三章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与运 行机制 . 35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体系 . 35 法律体系 . 35 管理体系 . 37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运行机制 . 38 政府对农业知识产权实施保护的管理运行机制 . 38 企业、事业单位对农业 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管理机制 . 43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运行机制 . 43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运行机制 . 44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实施进展 . 48 小结 . 52 四章 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其对种业的影响分析 . 52 种子产业的发展分析 . 53 种子产业市场的现状 . 53 种子产业结构的变迁 . 55 农业生物技术与种子产业 . 56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种子产业的发展 . 57 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及其对种业的影响 . 58 美国植物品种保护与种业发展 . 59 日本的植物品种保护及其对种业的影响 . 65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 69 从种子育种创新的角度分析 . 69 从投资结构与推广模式的角度分析 . 70 从农民使用种子新品种的角度分析 . 72 小结 . 74 第五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育种创新的影响 . 76 育种者研发决策模型 . 76 子市场及种子企业的定价决策 . 77 子企业的研发投资决策 . 79 品种研发市场的均衡及企业的福利分析 . 81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育种者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82 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 82 基于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 83 经济计量分析 . 87 结 . 89 第六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我国种子市场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 53 我国种子产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 91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国内种子市场的影响 . 92 种子可获性 . 93 种子市场结构 . 94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进出口的影响 . 95 我国种子进出口概况 . 95 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种子进出口的影响 . 98 结 . 101 第七章 加入 本对我国种子产业的影响 . 103 文本与 1991 年文本主要差异 . 103 于授予育种者权利的条件的差异 . 103 展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客体 . 104 化了 “ 农民特权 ” . 104 长了保护期限和强化临时保护 . 105 加入 本对种子产业的挑战以水 稻育种为例 . 106 1 我国大蒜的贸易状况 . 111 加入 本对大蒜种子产业带来的可能影响 . 112 加入 本对我国种子产业的总体影响 . 112 小结 . 113 第八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 115 研究结论 . 115 我国加入 文本的对策建议 . 117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策略 . 118 参考文献 . 122 致 谢 . 127 作者简历 . 128 表目录 表 2. 1 部分国家中不愿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的百分比() . 16 表 2. 2 不愿意将最新技术与最有效率的技术转移给全资子公司的公司比例() . 16 表 2. 3 美国农业企业拥有生 物技术专利数量及比例 . 28 表 2. 4 1993间农业化学企业并购种子企业情况 . 32 表 2. 5 种子、农业化学与医药集团跨行业整合情况 . 33 图 2. 1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 . 13 图 2. 2 农业知识保护体系 . 18 图 2. 3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1996 . 29 表 3. 1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分类及其法律依据 . 40 表 3. 2 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植物品种保护名录 . 48 图 3. 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管理机构体系图 . 38 图 3. 2 1985期间我国农业专利申请单位申请情况 . 39 图 3. 3 1985我国农业专利申请类型情况 . 39 图 3. 4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维权机制 . 42 图 3. 5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流程图 . 45 图 3. 6 我国各省植物新品种的申 请情况(截至 . 52 表 4. 1 全球种子交易额前 20 个种子市场 . 53 表 4. 2 全球十大种子出口国和进口国 . 54 表 4. 3 全球农作物生物技术研发支出估计 . 56 表 4. 4 自 1870 年到 1976 年美国农业投入 (成之比例变化 . 63 表 4. 5 1976 2000 年期间美国农业生物技术专利授 权数量 . 64 表 4. 6 种苗成本与化肥农业占农业支出比例的比较分析 . 74 图 4. 1 1975美国私有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的育种投资 . 63 图 4. 2 美国农业生物技术专利私人与公共单位的持有量 . 63 图 4. 3 1979日本植物新品种申请量 . 66 图 4. 4 日本不同类型育种者新品种申请状况 . 67 图 4. 5 日本本国育种者和国外育种者在日新品种申请量( 1979 ) . 67 图 4. 6 种苗市场的转折点及其预测 . 67 图 4. 7 近年来日本种苗市场的销售收入 . 68 图 4. 8 我国 1999植物新品种申请和授予情况 . 69 图 4. 9 截至 2005 年为止我国植物品种按类型申请情况 . 70 图 4. 10 1999公共机构与育种企业的研发投资状况 . 70 图 4. 11 1999种苗企业的研发投入 . 71 图 4. 12 1999 第三季度企业和公 共育种机构植物新品种申请状况 . 72 图 4. 13 2003用新品种种植的农户数量 . 73 图 4. 14 被调查农户认为影响种植业收入的一些因素 . 73 表 5. 1 育种科研机构投资决策模型估计结果 . 88 表 5. 2 种子公司投资决策模型估计结果 . 89 图 5. 1 总研究收 益的度量 . 77 图 5. 2 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增长情况( 1999 . 84 图 5. 3 种子公司研发经费增长情况( 1999 . 84 图 5. 4 1997 年以来 46 家育种科研机构研发的新品种数及推广和申请保护情况 . 85 5. 5 育种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增长情况( 1999 . 86 图 5. 6 育种科研机构研发经费增长情况( 1999 . 86 表 6. 1 主要作物种植品种和保护品种数 . 94 表 6. 2 中国种子产业市场结构( 2002) . 95 图 6. 1 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数量( 1999 . 93 图 6. 2 1995 年中国种子进口市场构成情况 . 97 图 6. 3 2004 年中国种子进口市场构成情况 . 97 图 6. 4 1995 年中国种子出口市场构成情况 . 98 图 6. 5 2004 年中国种子出口市场构成情况 . 98 图 6. 6 1992中国种子进出口总额( 1985 年不变价) . 99 图 6. 7 1992中国几种主要类别种子进口总额( 1985 年不变价) . 100 图 6. 8 1992中国几种主要类别种子出口总额( 1985 年不变价) . 101 图 7. 1 以“战捷”为亲本育成的抗稻瘟病品种的系谱 . 107 图 7. 2 以“杜稻”为亲本育成的抗稻瘟病品种的系谱 . 108 图 7. 3 以“低脚乌尖”为亲本育成的水稻品种系谱 . 109 图 7. 4 低脚乌尖 扬稻系列的关系 . 110 表 7. 1 欧盟国家授权大蒜品种数 . 111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 则的实现,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各国政府意识到,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取决于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于是,为了保护本国创新主体的权益,国际贸易壁垒中的无形壁垒逐渐增加。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知识产权纳入到了国际贸易的规则之中,也要求各国制定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履行加入 的承诺,并对 实施毫无保留。而我国的知识产权体系建立得较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知识产权制度的运用尚处于萌芽状态,相对于美国、日本成熟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而言,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于 1997 年开始着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1999 年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正式接受 国内外育种 者植物新品种权 1的申请,之后我国又制定了种子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均表明我国开始重视对农业方面的知识创新,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进入了更高的发展层次。我国实行植物品种保护制度以来,显示出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我国育种的投资结构 ,激励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尤其是对 种子产业 更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种子是农业基本而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内在决定因素。纵观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程,可以说一部农业的发展史就是种子的发展历史。种子产业是各国农业发展的必要因素,各国也都首先将种子产业的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起点。引入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种子产业的影响是品种保护效应的重要体现之一。 种子产业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具开发性的一个领域。自 1983 年世界首批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迅速扩张。而在技术发面,育出的新品种一直以耐除草剂 与抗虫( 特性为主,也有极少品种旨在抗病毒和品质改良。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处于全世界比较领先的地位,曾独立研制出抗病毒西红柿、抗虫棉花等转基因作物。不仅如此,我国还是第一个批准转基因作物商品化生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国家。截至 2001 年底,已经将杀虫基因成功地导入了 41 个优良的主栽棉花品种,获得 1000 多份优良转基因抗虫棉种质资源材料,并选育出转单价基因抗虫棉优系 44 个、双价抗虫棉优系 13 个,杂交优势组合 17 个。并已经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的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系), 其中, 2 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12 个品种通1 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后,种子行业内将植物品种分为保护品种(经申请和审查授予品种权的品种)和普通品种(未申请品种权保护的品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 过省级审定;国产抗虫棉已经占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