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组填料技术总结.doc_第1页
AB组填料技术总结.doc_第2页
AB组填料技术总结.doc_第3页
AB组填料技术总结.doc_第4页
AB组填料技术总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客运专线路基A、B组填料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一、试验目的 通过DK1656+495DK1656+620段A、B组填料试验段施工,我们确定如下主要指导后续路基A、B组填料填筑施工的主要参数及相关工艺:1、通过试验对比确定现有A、B组填料生产及加工工艺的调整方向;2、通过试验确定该填料的松铺系数,确定合理的控制填层厚度;3、通过试验确定现场含水量控制及最佳含水量的控制;4、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机具设备及人员配置方案;5、通过试验确定合理的静压、振动碾压的遍数和搭配等工艺参数;6、通过试验分析实测压实指标和设计指标的差异。二、试验情况简介1、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地点选择在(路)-113,DK1656+473.00DK1656+632.00段顺层路堑及松软土地基后接刘家湾隧道,长157m。丘陵区,地势起伏大,线路大多位于丘间谷地,谷地呈狭长状,大多已辟为水田,零星分布水塘。谷地汇水面积大,易形成积水,两侧丘坡地势陡峭,植被发育,自然山坡零星分布孤石、块石。本试验段填筑里程为DK1656+495DK1656+620,长125m,填筑宽度16.2m,总面积为2268平方米,DK1672+642.37+805段双侧设1.1m深纵向渗水盲沟。 2、填料来源:填料采用我管段内刘家湾隧道洞碴破碎加工的B组填料填筑,该填料也是今后我项目队路基填筑施工主要利用的填料之一。3、填料类型:DK1656+473.00DK1656+632.00段路基采用刘家湾破碎洞碴填筑,该填料经室内试验结果为B组填料(报告编号:TO704024),最大粒径60mm(满足武广工200721号文及Ev2、Evd、K30试验对粒径的要求),其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为7.5%,最大干密度为2.26cm3,最佳含水量为5.0%,颗粒密度为2.58g/cm3,不均匀系数为Cu=128.26,曲率系数为Cc=5.70,填料母岩饱和抗压强度Rw:53.4Mpa,填料母岩软化系数Kp:0.98。4、填筑情况:设计填筑工程措施为基床表层0.4m采用级配碎石填筑,路堑地段基底挖除换填1.8m厚的A、B组填料;路堤地段基底挖除换填2.3m厚的A、B组填料;半挖半填地段应保证挖方侧外轨以下基床底层挖除换填2.3m厚的A、B组填料,路基基床底层换填底面铺一层复合土工膜。本试验段共填筑3层,各层填筑情况(包括检测时间)如下:5、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及测量试验仪器配备: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主要测量及试验检测仪器表6、管理技术及施工现场人员配备:6.1、试验段主要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如下:.施工负责人:李新献.技术负责人:陈让利.质检负责人:张日鹏.试验负责人:孙宪法.测量负责人:吴兆金.材料负责人:程培鸿.机械负责人:阚卫平.安全负责人:马殿印 6.2、试验、测量人员:试验人员3人,负责整个填筑过程的试验检测工作;测量人员2人,负责整个填筑过程的测量标高控制工作。6.3、生产工人:工艺性试验段由路基填筑队施工,队长王艳营,现场技术员2人(控制及记录施工过程),机械、汽车司机共10人、电工1人、普工20人(盲沟施工、土工膜铺设及人工配合机械进行集料窝处理及找平)。三、填筑施工工艺1、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检查签证阶段;四区段:填筑区摊铺区碾压区检验区;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2、按设计要求同步施工纵向渗水盲沟。3、填筑施工工艺方法如下:施工工艺流程图3.1基底处理及验收:在A、B组填料施工前需对基底面进行处理。本试验段地基处理方式为冲击压实,为避免地基处理后暴露时间过长,在换填施工前,我们已及时完成冲击压实施工,同时根据武广工200684号文的规定,进行路基原地基土冲击压实前后的各项检测。冲击压实施工完成后,平整并压实换填底面,按设计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换填底面以下不得扰动和泥化。填筑前,路基基底需进行验收,主要验收内容包括:基底的地基承载力、路拱横向排水坡、断面标高、宽度等。确保填筑前的路基基底承载力和尺寸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3.2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首先进行基底高程测量,确保基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完成整个试验场地的里程桩、中桩及边桩测放工作。(2)试验检测:冲击压实后进行Ev2检测,检测Ev2值分别为:169MPa、105.3MPa、120MPa,Ev2/Ev1值分别为2.14、1.19,均满足Ev245MPa,Ev2/Ev12.2的设计要求。(3)复合土工膜铺设:根据设计要求,换填底面全断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土工膜沿线路纵向铺设,先铺一层厚约10cm的含泥量小于5%的中粗砂,整平并夯实。土工膜由两侧向线路中心铺设,后幅搭接在前幅之上,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并用防水胶粘结。土工膜铺设完成后,为避免施工破坏,再铺一层厚约10cm的中粗砂保护层,做到表面平顺。图1复合土工膜铺设(4)纵向渗水盲沟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试验段双侧设1.6m深纵向盲沟。盲沟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施工C15混凝土底板槽,槽内透水管包裹一层透水土工布,周围包裹中粗砂,外层再包裹一层土工布,外层土工布内填洁净砂砾石,外侧各填10cm中粗砂。图2纵向渗水盲沟透水管3.3填料运输:填料在茶恩寺料场掺拌均匀后按填筑量运至试验段,运输前合理控制填料的均匀性及含水率,使填料在施工时处于最佳碾压状态。3.4分层填筑: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5m8m用白灰画网格,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卸土量,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进行按顺序倾倒填料。倾倒在网格内的填料,在摊铺前检查填料是否均匀,是否有粗细颗粒严重离析现象,若有采取人工进行施工现场二次拌合,确保填料均匀。3.5推土机推平:填料卸车完毕后用推土机在松铺料上进行初平作业,同时进行松铺厚度标高控制。3.6平地机整形:推土机推平后,再用平地机粗平,对凹凸不平处辅以人工找平;用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精平,使填料层表面形成4%的横向排水坡,并测量各断面虚铺后的高程。3.7压路机碾压:碾压采用22T振动压路机碾压78遍。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实速度控制在24Km/h。碾压施工中压路机往返行使的轮迹按规范要求进行重叠,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碾压后表面无轮迹。碾压组合方式1: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1遍;碾压组合方式2: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4遍静压1遍。3.8、效果检测:压实完成后及时进行效果检测,一是进行压实后标高的测量,确定填料压实后的实际厚度,计算松铺系数,有效的控制路基填筑标高;二是进行试验检测,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在填筑试验段范围内,对每层压实后进行K30、Evd、Ev2和n值的检测,具体检测频率及标准符合路基验标。图3动态变形模量Evd检测 图4孔隙率检测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压实标准 3.9进行下一层填筑:一层填筑完成后,压实检测数据满足设计要求后,按照上述相同的工序进行下一层的施工。四、压实数据分析1、第一层:试验段第一层松铺厚度为40cm,压实后为35.525cm,按照碾压7遍的压实工艺施工,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1遍,在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压实数据如下:松铺厚度压实厚度2、第二层:试验段第一层松铺厚度为35cm,压实后为30.588cm,按照碾压7遍的压实工艺施工,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3遍、静压1遍,在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压实数据如下:3、第三层:试验段第一层松铺厚度为35cm,压实后为25407cm,按照碾压8遍的压实工艺施工,碾压方式为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4遍、静压1遍,在碾压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压实数据如下:通过以上各层不同的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规律:(1)随着松铺厚度的变化,相应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说明该种型号压路机可以适当加大松铺厚度。(2)碾压遍数增多,Ev2/Ev1值有所变化,从各层不同碾压遍数的结果来看,当松铺40cm碾压7遍时能够满足Ev2/Ev12.6,当2.6Ev2/Ev13.5时Ev1值均大于Ev2的设计值(60MPa)的60%的要求。(3)在路基填筑几项压实指标中,n和Ev2在强振碾压之后就比较容易达到,但K30和Evd较难达到,特别是K30,需增加碾压遍数来提高。但试验过程中还发现,K30、Evd、Ev2的检测结果也受碾压后检测间隔时间和含水率的影响。(4)由于K30值受压实遍数影响较大,试验检测顺序宜为K30-Evd-Ev2-n,并据n值计算出K值。(5)由于第1层之下为砂垫层,为避免砂垫层影响压实效果,在加大松铺厚度后,第1填层检测指标比较容易达到要求。(6)该种B组填料适合用作路基基床底层和本体填筑的填料,填料质量稳定,压实质量较好,但因细粒含量较低,对含水量较敏感,晴天水分蒸发较快,低于最优含水率1时不易压实。为保证填料的均匀性,在转运、摊铺过程中要加强二次掺拌及含水量控制。分析以上检测数据,Evd均大于40MPa,Ev2均大于60MPa,Ev2/Ev1大部分小于2.6,当2.6Ev2/Ev13.5时Ev1值均大于Ev2的设计值(60MPa)的60%,K30均大于150MPa/m,n值均小于28,各项检测指示均达到路基设计验标要求。五、质量控制要点1、料源的控制:料源的控制是A、B组填料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料源控制不好就会存在填料级配不连续,主要表现为中间颗粒及细颗粒偏少,现场摊铺时填料离散性很大,集料窝现象明显,直接影响现场填筑的质量。因此,要从填料的源头加以控制,首先对填料的级配进行改良,增加中间颗粒含量,并适当增加细粒含量(严格控制不大于15%),从而使填料形成连续级配;其次严格控制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60mm。2、填料离析现象控制:在摊铺完成后采用平地机精平时,填料受重力影响,粗颗粒在表层极易会集在一起,形成集料窝现象。因此摊铺时采用画网格布料,通过理论计算出每车料的摊铺面积,用石灰画出5m8m的网格,按网格依次卸料,对掺和不均匀的填料辅以人工进行二次拌和。3、最佳含水率控制:为达到良好的碾压效果,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本试验段所用填料含水量偏小,因此在碾压前用洒水车对摊铺整平后的填料进行均匀洒水,以表面湿透为原则,待填料含水量达到4.5%5.5%范围内再进行碾压施工。4、外观质量控制:路基基床底层填筑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下表。六、质量保证措施1、从填料的源头抓起,对加工厂生产的填料进行试验检测,确保成品A、B组填料的粒径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颗粒级配连续合理。经检验合格的填料才能用于路基填筑施工,不合格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2、加强施工前的试验控制。针对存放在集料场A、B组填料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各项检测指标控制,注意试验取样的代表性。对每一批次的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击实试验,确定室内试验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关系,拟定施工最佳含水率等试验指标。3、在正式填筑施工前,及时完成原地基的质量检测,若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地基重新进行处理,直至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图5基底冲击压实施工 图6压实后静态变形模量Ev2检测4、加强施工过程工艺控制。首先确保现场填料的均匀性,在摊铺时采用网格法施工,整平过程中辅以人工对集料窝现象进行二次拌和处理;图75m8m网格线图二是填料8人工配合找平补料的最佳含水量的控制,碾压前将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4.5%5.5%范围内;三是针对各种不同的碾压方式及遍数、碾压速度、虚铺厚度、施工含水量、碾压搭接宽度等指标的分析,总结其中的规律,取得最佳的组合关系。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工作。严格按照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在试验段范围内,对每层填筑压实后进行K30、Evd、Ev2和n值的检测,尤其是要加强各项检测操作程序的规范化。七、试验段初步分析与结论1、A、B组填料:最大粒径按不超过60mm控制,级配连续合理,粒径级配为4060mm为10%,2040mm为30%,0.07520mm为50%,小于0.075mm为10%,满足武广工200721号文的要求;2、松铺厚度:通过试验数据分析,施工松铺厚度按3035cm控制,保证压实后不大于35cm;3、含水量的控制:施工含水量控制在4.5%5.5%范围内,本试验段最佳含水量为5.1%;4、施工设备及人员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