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第1页
[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第2页
[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第3页
[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第4页
[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和了解有关国际贸易知识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与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经济全球化90年代以来的重要趋势 江泽民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谁也回避不了,都得参与进去。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辩证地看待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既要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中国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并学会趋利避害”。国际贸易是纽带最终产品贸易,中间产品贸易,要素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当今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世贸组织2005年4月14日:以美元计算,2004年全球贸易商品金额增长了21%,达8.88万亿美元。是25年来最大的增幅,增长强劲(也有部分美元贬值的效应,04年产品以美元计的价格上涨11%)。实际商品贸易量增长9%,高于近10年平均水平。 (联想:中美中欧纺织品服装协议双赢吗?)中国外贸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入世以来我国外贸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中国入世以来的外贸增长(亿美元,%)年份 外贸总额 同比增率 出口总额 同比增率 进口总额 同比增率 顺差 6207.9 21.8 3255.7 22.3 2952.2 21.2 303.5 2003 8512.1 37.1 4383.7 34.6 4128.4 39.9 255.3 11547.4 35.7 5933.6 35.4 5613.8 36.0 319.82007 21738 23.5 12180 25.7 9558 20.8 2622 25616.3 17.8 14285.5 17.2 11330.8 18.5 2954.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外贸的超常规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年增9%,外贸16%,是世界2倍。外贸的高速发展使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1980年第26位 2002年第5位 1997年第10位 2003年第4位(进口第3)(问题) 2000年第7位 2004年第3位中国外贸地位的提高打破了世界贸易平稳发展的规律 第一方阵:美国。2003年贸易额25273亿美元 第二方阵:德日。德国2003年14110亿美元 第三方阵:英法意。中国是个例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外贸不同寻常的发展以此速度预计:2015年超美国,达到56000亿美元,美国为53000亿美元。中国外贸的超高速发展与当代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实施的外贸战略与外贸政策密切相关。但外贸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贸易摩擦、资源消耗等)中国的资源消耗:煤炭占全球1/3,水泥1/2,铁矿石进口占世界1/2,因此,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本内容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及其特征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外贸发展国际货物交易条件国际货物交易的一般工作程序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节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含义及类型含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种国际化的社会分工类型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决定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主导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影响各国的外贸政策当代国际分工新特征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猛发展,占主导地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产品内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形成了全球生产网络,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节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同其他国家(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贸易衡量指标国际贸易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核算后,把各国(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对外贸易额:以本币或美元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的总额。(反映一国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进口出口贸易逆差,入超出口进口贸易顺差,出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对外贸易量:指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以数量、重量等实物计量单位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又称对外贸易比率。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种类别的商品在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初级与制成品)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各类商品所占的比重。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国际贸易额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分布情况。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国别和地区分布。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的经贸联系程度,有时也反映一国的外贸地位。贸易条件:又称进出口比价,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国的外贸状况,通常用贸易条件系数表示。系数100 条件改善;100 恶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流向: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按国境和关境:总贸易、专门贸易按商品形式:有形贸易、无形贸易按是否有第三者参与: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 服务贸易按部门的分类:国际运输、国际旅游、国际工程设计与建筑、国际金融、国际保险、国际电讯、视听服务、文教卫生国际交流、专业服务(法律、会计、咨询等)、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服务贸易产业主要是指技术、智力、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目前,世界服务贸易从行业上看,占最大比重的是旅游(30%)、交通运输(30%)、金融与保险、通信、信息和劳务等。旅游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和最大的行业:1996年旅游业(国际国内)收入超过石油、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达36万亿美元,约占当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0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直接、间接依赖旅游的就业人数2.55亿,世界每9个就业者,就有一个从事旅游服务。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将有1.37亿国际旅游者到中国旅游。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国家旅游局预计,到201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达1.23亿元人民币,年增10,占GDP的7%。届时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6400万人次,年增7左右,旅游创汇426亿美元,年增8左右,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和旅游创汇均有望居世界第三位,旅游直接就业人数达980万人,间接就业达4900万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的服务贸易现状: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只有46亿美元,2004年上升到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3%,居世界第9位。2004年,中国贸易进出口额均位居世界排名第三,但服务贸易却近97亿美元逆差,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9%,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内部贸易与外部贸易共存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共存贸易友善与贸易摩擦共存,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节 保护贸易理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主张早期重商主义:管制货币绝对禁止贵金属外流(国外商人来本国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所得货款全部购买本国货)晚期重商主义:管制贸易限入奖出追求贸易总顺差,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商主义的作用与缺陷 财富与财宝的混淆(wealth treasure) 货币与商品的对立 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 各方贸易利益的对立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 汉密尔顿是美国保护贸易主义的创始人,美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时值美经济萧条、工业落后,经济上严重依赖英国极力主张推行贸易保护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汉密尔顿认为: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可促进社会分工、推广机器使用、扩大就业、吸引移民、提供开创各种事业的机会,因此,政府应该以高额关税来限制进口,扶植本国制造工业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大理论体系基本形成。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认为贸易保护政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他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的保护贸易理论。观点:一国采取自由贸易政策还是保护贸易政策,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而定。在工业发展的初期,应当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在与先进国家进行的国际贸易中会刺激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当它的经济已发展到较富裕的程度,为了保护国内工业的大力发展,避免国外竞争的激烈冲击,就必须实行坚决的贸易保护制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贸易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生出了的发展,主要是保护通过努力本国能发展起来的产业。关税是保护国内工业的主要手段。国内产业保护的重点主要是那些对国家独立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幼稚工业。贸易保护不应成为保护落后和低效率的工具。评价:李斯特的思想中既有保护的一面,又有开放的一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节 自由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观点: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财富的条件社会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原则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是地域分工 各国由于地域自然条件形成各自的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按本国优势分工,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与其他国家交换。本国资源得到最优利用,对各国都有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单位呢绒 1单位酒 英 国 100人.年 120人.年 葡萄牙 110人.年 80人.年a、资源配置效率、总产量的增加 分工前 分工后 呢绒 2 2.2 酒 2 2.375b、消费水平的提高(假设英国拿一半呢绒,按1:1与葡交换) 英国 (1,1) (1.1,1.1) 葡萄牙 (1,1) (1.1,1.275)c、劳动的节约(假设分工前后消费水平不变) 分工后,英节约20人.年,葡节约30人.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评价:该理论指出了分工对提高生产力的重大意义。首次应用劳动价值论说明国际贸易的基础和利益所在,为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一理论只说明了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能获得的利益,而解释不了为什么许多没有优势的落后国家仍在进行国际贸易的普遍现象,从而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观点:两利取重,两害取轻即使一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的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也就是没有绝对优势,只要两种商品的成本差异不同,两个国家依然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商品,处于劣势的国家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依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比较成本理论 1单位呢绒 1单位酒 英 国 100人.年 120人.年 葡萄牙 90人.年 80人.年葡/英:呢绒成本比为90100,呢绒成本葡是英的90%; 酒的成本比为80120,酒的成本葡是英的67%。英/葡:酒的成本比为12080,酒的成本英为葡的1.5倍;呢绒成本比为10090,呢绒成本英为葡的1.1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评价:比较成本理论揭示了人类分工协作的大道理 比较成本理论是国际贸易最基础的原则,是后人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比较成本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商品的价格由劳动时间决定;比较成本论说明了贸易利益的产生,但没有解决任何分配;比较成本论是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专注于静态平衡,忽视了动态分析,使得理论与现实之间有很大差距。,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以比较成本为基础的分工无处不在 律师和打字员 乔丹应当去剪草坪吗?,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违背比较成本理论的失败案例:印尼的飞机制造业1997年,印尼前总统苏哈托让哈比比作他的副手。哈比比在英国拿到了航空工程博士学位。他认为,印尼不应该出口不值钱的裤子,应该造飞机,赚大钱。在他担任内阁部长期间,到处鼓吹要在印尼建立亚洲最先进的航空工业,被人称为“高科技先生”。在他主持下,印尼投资数百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飞机生产基地。可是由于印尼缺乏配套的产业基础,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足够的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这些工厂就象黑洞,不断地吸进资金,但吐不出飞机。印尼遭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苏哈托下台,哈比比临危受命,接任总统职位。在金融危机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哈比比还要求国际社会拉他的航空工业一把。当哈比比下台之后,这些工厂也接二连三关门倒闭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有关比较优势的争论否定派:“单方面强调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我反对。”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这种优势一定是暂时的。他的逻辑:但凡产品竞争力强的国家,劳动力成本一定是高的。这些年,中国大量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比如玩具和服装等,“这些东西非洲人也能做出来。和他们相比,中国的低成本优势还在吗”?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国的比较优势正逐渐丧失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1990年2140元 1995年5500元2000年9371元 2001年10870元 2002年12422元地大物不博,资源承载能力下降中国已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加工贸易占50%以上 机电产品出口获利1.1%缺乏自我研发能力 国家竞争力下降世界经济论坛最新公布的2004至200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全球102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排名第46,比去年下滑2个名次,这不但与中国世界前列的贸易地位极不相称,而且也提醒中国贸易需要警惕“比较优势陷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赞同中国发挥比较优势代表:林毅夫 “发展中国家怎样才能提高整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也就是每个劳动者所拥有的资本的量呢?如何才能在每一期生产当中创造最多的剩余,实现最高的积累?关键在于每一期生产都要充分利用这个经济的比较优势。也就是当这个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中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稀缺时,必须进入到能够更多地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少利用昂贵资本的产业,并采用能够用廉价的劳动力替代昂贵的资本、技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处于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就应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是进入到一些资本密集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劳动力使用比较多的产业区段。作为一个资金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进入到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像传统的纺织业、家电产业,或者是进入到新产业里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区段,这是我们的比较优势。既然这些产业或区段合乎我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国外市场中就有最大的竞争力,可以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最高的利润,获得最大的剩余。而且因为资本投入小,资本的回报率会最高。一方面剩余最大,另一方面资金的回报率最高,这样愿意在剩余当中用来作为积累的积极性会最高,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也会最快。”,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论观点:两国的国内交换比率决定了贸易的上下限,实际的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之间实际交换比率由两国对对方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实际交换比率越靠近对方国家的国内交换比率对本国越有利评价:穆勒的理论解决了贸易利益如何分配的问题,但是只能说明经济规模相当、相互需求对国际交换比率有重大影响的两国贸易,不具普遍性;需求均衡以物物交换为前提,与现实大相径庭。,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要素禀赋论(H-O模型)观点:世界各国从要素供给看是不均衡的,要素比例不同;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价格相对低廉,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而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则价格较高,不具比较优势。评价:用价格差异代替了劳动力差异,从多种生产要素角度来论述国际贸易,比李嘉图的理论更全面,更符合实际;,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要素禀赋论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以要素禀赋为基础的分工将产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出口产品价格提高,出口收益增加,有利于资本积累;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要素的需求,提高了其价格,即增加了其报酬,同时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降低了其报酬。这说明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两方面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林毅夫的“要素禀赋优势与小步快跑”理论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否能利用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其正确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要素禀赋优势。“如果政府的政策诱导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充分利用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那么,后发优势就能够充分发挥,要素禀赋结构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产业结构就会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稳步向发达国家接近。”“反之,如果试图赶超,经济中就会有各种扭曲,结果会是欲速不达,不仅不能实现后发优势,而且,还将有各种制度扭曲的后发劣势。”保护发展起来的产业缺乏竞争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列昂惕夫之谜“谜”:列昂惕夫1953年对资源禀赋论进行验证,对1947年美国约200个行业的出口货物和进口替代物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资本进行比较,发现每百万美元的商品中,进口产品与出口产品之间的人均资本量为130,即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事实上,美国资本相对丰裕而劳动力相对短缺,与要素禀赋论相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解释:列昂惕夫:劳动力不同质,本国的劳动力与其他国家的劳动力存在质的差异美劳动力的生产率约是其他国家的3倍资源赋予不同:验证仅局限在资本和劳动力这两种要素,忽视了土地、矿产、森林之类的资源要素,从资源看美实际上进口的是稀缺的资源而非资本,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产业内贸易概念:指同类的可替代的产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通常发生在要素禀赋或需求结构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特点:产品流动的双向性 产业间贸易的对象流动是单向的,一国出口一种产品,进口另一种产品。产品内贸易的对象既进口又出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相似性 消费的可替代性产业内贸易的产品生产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进口产品不是自己不能生产的,也不全是因为成本和价格上的原因原因:需求方面: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多样性,各国消费者的需求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供给方面:参与国际贸易的厂商通常不是处于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而是处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因而造成了同类产品的差异化 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贸易的必要基础:一方面,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使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产业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叠,是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产业内贸易的利益: 一是生产效益依托规模优势而不断提高 二是消费者可以从产品多样化或更便宜的价格水平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从而提高社会福利程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章 外贸措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节 关税概述关税的定义 关税(tariffs; duties):进出口商品进出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收。特点关税与其它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的特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关税与其它国内税的区别:关税的征收客体是进出口货物;关税的课征主体是进出口商或进出口物品所有者;但又是一种间接税,即关税是由进出口商支付,而最后作为成本转嫁到货价上由消费者承担。关税具有涉外性质,是政府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关税的作用: 保护国内市场,通过关税削弱国外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对本国正在发展的工业,起到保护的作用。 调节产业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关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二节 关税措施关税分类1. 按征税对象区分进口关税:由进口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在外国商品输入时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税收。出口关税:由出口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在本国商品输出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过境税:对通过本国关境(或领土)的外国商品向有关进口商或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2. 按征收关税的目的区分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税率一般较低。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发展而征收的关税。税率一般较高。当税率高至使国内价格与世界市场价格之差消失甚至进口品价格高于本国同种产品价格时,可以使得进口行为无利可图而停止,这种关税称为禁止性关税(prohibitive duties)。收入再分配关税(redistribution tariff):用以调节国内各阶层收入而征收的关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3. 按征税方法区分从量税(specific duties):按商品实物计量单位如重量、数量、长度、容量、面积来计征的关税。 从量税额商品数量每单位商品从量税。从价税(ad valorem duties):按照商品价值(价格)计征的关税。即按进口商品价值或价格总额抽取一定比率的关税,或者说税率表现为商品价格的一个百分比。 从价税的征收首先要由海关确认或确定商品的价值或价格作为完税价格,这个确定商品完税价格的过程叫做海关估价。,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从量税和从价税各有特点: 从价税比较公平:税额随商品价值大小变动而单位价值的税负不因商品价值大小而变动; 从量税具有累退性质,进口商品价值越高,单位价值的关税负担就越轻。 从价税的保护作用比较明显,在通货膨胀时尤是如此;但从量税在价格上涨时其保护作用降低。 从价税征收起来比较复杂,要经过估价;从量税则简便易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合关税(compound duties),也称混合关税(mixed duties):从价税和从量税结合在一起的关税,即对同一种商品既征从价税又征从量税。 从价税适合于制成品,它随着商品价格的涨落自动调整,保护程度不受价格变动影响;而从量税适合于标准化的大宗产品。大多使用复合关税的情况是从量税为主加征从价税,这时的从价税可能是一种补偿性关税(compensatory duty),即补偿产品中包含的原材料(按本国税则)应征而未征的关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选择关税(alternative duties):对同一种商品规定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征税方法,具体征收时按情况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征收的关税,目的在于有效地抵消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但执行过程十分麻烦。4. 按关税的特定作用区分(特别关税)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es):指对进口产品在按海关税则正常税率征收关税之外加征的为特定目的而设的额外关税。有以下一些主要形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ies):对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是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生产和市场。正常价格的确定:1、相同产品在出口国用于国内消费时在正常情况下的可比价格;2、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3、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合理的推销费用和利润。这三种方法依次采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是: 倾销存在; 倾销对进口国国内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工业的新建产生严重阻碍; 倾销进口商品与所称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1、产品在进口国数量的绝对和相对增长;2、产品价格对国内相似产品价格的影响;3、对产业的潜在威胁和对新建新产业的阻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反补贴税(countervailing duties):对于直接或间接接受任何补贴或奖金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其目的在于抵制不公平竞争。报复关税(retaliatory duties):相应于被认定的外国针对本国的贸易行为而对该外国商品的进口征收加重性或惩罚性关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滑动税(sliding duties)、滑准税或伸缩关税 :税率与进口商品价格挂钩的关税,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采用较低税率,当价格下降时采用较高税率,依次调节进口数量,稳定国内市场。差价税(variable levy):按照进口价格和国内价格的差额征收的关税。差价税没有固定税率,税额随国内外价格差额的变动而变动,在这个意义上,差价税也是一种滑动税。差价税与滑动税的区别就在于税额是否等于价格差额。,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季节税(seasonal duties):对有季节性特征的商品如鲜活、果品、谷物等制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税率,适用于不同的季节。旺季采用高税率,淡季采用低税率,目的是平衡市场供求。优惠关税(preferential duties):对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优惠关税分两类:一类是有特定受惠国的优惠关税,有三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最惠国关税(Most-Favorite-Nation duties):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所征收的关税,关税税率由最惠国待遇协定规定,可以是单方减让的关税,也可以是相互减让的关税。特惠关税(special preferential duties):对特定的从某些国家(地区)进口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 普惠制关税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 GSP):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承诺的、根据给惠方案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给予关税优惠的待遇。普惠制的原则是普遍的、非歧视 性的、非互惠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另一类是没有特定受惠国的优惠关税,包括:保税仓库(bonded warehouse):一国为应征关税商品的存放而特别设立的仓库,在仓库区内可存放、重新包装或再加工,然后可能免税再出口或纳税进入国内市场。如果这些商品经使用国内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然后进入国内市场,只对最终产品的进口部分征关税。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s)或经济性特区(special economic zones):在许多情况实行零关税或极低的关税,即外国商品可以免税或低税进入这些地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节 关税制度关税制度:由有关关税的法令、征收关税的机构、关税征收方式和关税调节措施构成。 海关税则(customs tariff)海关税则:也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法令及其说明、应税免税商品分类以及关税税率的一览表,包括税则号(tariff No. 或 heading No.)、货物分类目录(description of goods)、税率(rate of duty)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分类按税率栏数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单式税则(single tariff):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复式税则(complex tariff):在一个税目下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复式税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按税率的决定情况分为自主税则和协定税则自主税则(autonomous tariff):由一国政府根据关税自主原则单独地制定税率并有权加以变更的税则。自主税则可分为自主单式税则和自主复式税则,前者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后者适用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协定税则(conventional tariff):一国与其它国家通过贸易谈判共同决定并以条约或协定方式制定税率的税则。协定税率一般低于自主税率。,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关税征收机构及其职责海关:各国对进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的国家行政机构。关税区(customs area):海关的管辖范围关境(customs territory):关税区的边界,即界定着一国关税法令完全实施的境域。关境可能与国境不一致,有经济特区的国家其关境可能小于国境,而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则是关境大于国境。有多个独立经济体的国家(如中国)可能是多个关税区并存,每个关税区有不同的关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海关的主要职责:根据海关法令和有关规章及政策对进出口货物、货币、金银、行李、邮件和运输工具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捐税,查禁走私物品,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关税征收方式首先确定征税标准;其次确定进出口商品的完税价格; 完税价格是由海关估价、审查确定后作为计税价格的价格。,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关税调节措施运用特别关税对正常关税制度进行补充和调整。加重性措施,如反倾销税、反补贴税、报复关税;减免性措施,如关税减免、优惠关税、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出口退税等;补充性措施,如原产地规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四节 非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是指除关税以外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限制进口措施、鼓励出口措施、鼓励进口措施、出口管制措施、贸易制裁措施等。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措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措施更有效;非关税措施比关税措施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限制进口措施 关税以外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也称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都有限制进口的作用,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限制措施:1. 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有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绝对配额是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这种进口配额在实施中,又分为: 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 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 自主、协议 进口商配额(Importer Quotas) 关税配额是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动出口配额制(Voluntary Restriction of Export)又称自动限制出口,也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不受国际协定的约束,而是出口国迫于来自进口国方面的压力,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商品出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进出口国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规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应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制或出口配额签证制,自行限制这些商品出口。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e System)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国外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外汇管制(Foreign Exchange Control)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限制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的汇价的一种制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数量性外汇管制,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通过集中外汇收入控制外汇支出,实行外汇分配,达到限制进口商品品种、数量和国别的目的;成本性外汇管制,指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多重汇率制度,利用外汇买卖的成本差异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混合性外汇管制,指同时采用成本和数量性外汇管制,对外汇实施更严格的控制,以限制商品的进出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间接限制措施: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 Government Procurement Policy),是指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以限制国外商品进口的措施。如: 英法政府规定凡是航空、计算机设备必须优先采购本国货 1933年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美国商品价格高于同类商品进口价格不超过6%,在高失业地区不超过12%时,联邦政府都应采购本国货。,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歧视性的国内税,是指一些国家在征收国内税时,对进口商品和本国商品采取差别待遇,使进口商品的国内税高于本国产品,客观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作用。最低限价(Minimum Price)是指进口国对某一商品规定最低价格,进口价格如低于这一价格就征收附加税。例如,规定钢材每吨最低限价为320美元,进口时每吨为300美元,则进口国要征收20美元的附加税,以抵消出口国的补贴或倾销。这一最低限价往往是根据某一商品生产国在生产水平最高的情况下生产出的价格而定出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进口押金制(Advanced Deposit)又称进口存款制。在这种制度下,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入一笔现金,才能进口。这样就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影响了资金的流转,从而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如意大利政府曾规定,无论从哪国进口商品,必须先向中央银行缴纳相当于进口货值一半的现款押金,无息冻结6个月。据估算,该措施相当于征收5%以上的进口附加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海关为了征收关税,确定进口商品价格的制度为海关估价制(Customs Valuation)。有些国家根据某些特殊规定,提高某些进口货的海关估价来增加进口货的关税负担,阻碍商品的进口,就成为专断的海关估价。用专断的海关估价来限制商品的进口,以美国最为突出(美曾经对煤焦油、胶底鞋类、毛手套、蛤肉罐头等进口商品采用此种措施)。繁琐的海关手续,指海关利用法律条文的一些弹性和手中的特权,对进口商品进行的刁难和阻碍。如复杂的单据要求、推迟结关、征收各种手续费、强迫使用所在国的文字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普瓦提挨之战 日本录像机大量冲击法国市场:1981年头10个月,进入法国的录像机每月清关64000台。为了阻拦录像机进口,法国政府下令所有进口录像机必须经过普瓦提挨海关办理清关手续。普瓦提挨是距法国北部港口几百英里的内陆小镇,原来只有4个海关人员,后增加到8个。日本录像机到港后须转用汽车运到普瓦提挨办理复杂的海关手续:所有文件应为法文,每一个集装箱必须开箱查验,每台录像机的原产地和序号要经过校对。此措施出台后每月清关不足1000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进口国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对进口商品建立各种严格。繁杂、苛刻而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实施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入、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包括:技术标准:日、英、德、美都有自己的工业标准;德国规定汽车门必须都向前开;法国对葡萄酒的酒精度数规定了上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卫生检验检疫规定:日本规定茶叶中农药残留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0.20.5;美国、加拿大规定陶瓷制品中铅含量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七;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美国规定进口西红柿的最小尺寸;加拿大进口罐装商品的容器必须有一定的规格。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等为理由构筑的壁垒。如强迫出口国采用进口国的生产标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鼓励出口的措施 鼓励出口的措施是指出口国家的政府通过经济、行政和组织等方面的措施,包括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经济特区等措施,以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开拓和扩大国外市场。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出口信贷一般低于相同条件资金贷放的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并与国家信贷担保相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口信贷按借贷关系可以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厂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商与银行之间签订。卖方信贷通常用于那些金额大、期限长的项目。因为这类商品的购进需用很多资金,进口商一般要求延期付款,而出口商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往往需要取得银行的贷款。卖方信贷正是银行直接资助出口商向外国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以促进商品出口的一种方式。但由于卖方信贷风险较大,手续也较繁琐,因此较少使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厂商(即买方)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就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这就是所谓约束性贷款(Tied Loan)。买方信贷由于具有较强约束性可以较好地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在出口信贷中,利用买方信贷较卖方信贷为多。最近20年来,国际上大工程项目及成套设备交易的增加,金额大、期限长,由于商业信贷本身存在的局限,出口商筹措周转资金感到困难,因此由银行出面直接贷款给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的买方信贷迅速发展起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上的主要出口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一般都设立专门银行来办理此项业务,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法国对外贸易银行、加拿大出口开发公司等。这些专门银行除对成套设备、大型交通工具的出口提供出口信贷外,还向本国私人商业银行提供低利率贷款或给予贷款补贴,以资助这些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业务。 我国也于1994年7月1日正式成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一家一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资金来源除国家财政拨付外,主要是中国银行的再贷款、境内发行的金融债券和境外发行的有价证券、以及向外国金融机构筹措的资金等,其任务主要是对我国的机电产品及成套设备等资本品货物的进出口给予必要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促进其升级换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即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专业银行,为本国提供出口信贷的商业银行进行保险的一种方式。如英国的出口担保局、美国的进出口银行、日本的输出入银行、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等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为本国供款银行承担保险责任,当外国进口商不能按时付款或拒付货款时,由出口国政府担保支付一部分或全部货款,减少贷款银行的风险。国家担保制保险的范围,不仅包括一般商品性风险,还包括由政治因素、外汇管制、货币贬值等所引起的不能按时付款或拒绝付款的风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担保对象主要包括了对出口厂商的担保和对银行的担保两个方面;担保的项目主要包括了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两大类;政治风险的承包金额一般为合同金额的85%95%,经济风险一般为合同金额的70%80%。担保的期限一般与贷款期限一致。中国政府在大力发展出口信贷业务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出口信贷国家担保业务的发展,把其作为鼓励出口的重要手段。2001年12月,由财政部出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进出口银行联合组建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资金运作、咨询等业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外经贸事业的支持作用日益显现:20022008年,中国信保累计支持的出口和投资的规模为1700多亿美元,为数千家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为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项目、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项目、大型对外工程承包项目等。同时,中国信保还带动110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3500多亿元人民币。出口信贷保险是指私人保险公司对本国出口厂商或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出口信贷进行保险,在出口厂商或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货款时补偿它们的损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ies)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目的在于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补贴是当今国际贸易中运用最广泛的干预形式。鼓励出口的补贴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实施出口补贴,就使产品具有“双重价格”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内销价)和销往国外市场的价格(外销价),外销价低于内销价。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直接补贴是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战后,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的工业国家对某些农产品的出口,就采用这种形式。这些国家农产品的国内价格一般要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向国外销售的价格损失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