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ppt_第1页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ppt_第2页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ppt_第3页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ppt_第4页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幼儿心理的发展,一、概述(一)、 何谓幼儿期1、36、7岁,幼儿园时期2、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3、是可塑性很大的一个时期,为进入小学做准备 (二)、基本特点1、 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2、 心理活动和行为初步具有随意性,但仍以无意性为主3 、个性初步形成 二、幼儿的生理发展,三、幼儿的主导活动:游戏 (一)对游戏的解释 1、传统的游戏理论 复演说 霍尔: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重演 精力过剩说 席勒-斯宾塞:游戏是儿童消耗体内多余能量的一种方式 机能快乐说 彪勒:游戏是儿童追求身心快乐的方式 生活准备说 格罗斯:游戏是儿童练习未来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技能的方式,2、 当代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 艾里克森:游戏是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健康的发泄方式 认知动力理论 皮亚杰:游戏是由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决定的 学习理论 桑代克:游戏是一种学习行为 我们的观点(苏联和国内): 游戏是儿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儿童想象和现实的特殊结合,是对成人活动向往和模仿的结果。,(二)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1、 增强体质(尤其是活动性游戏)和发展动作 2 、认识世界的手段,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表现在认知的各个方面 记忆:游戏条件下,儿童有意记忆的效果 比实验室条件下好。 3、有助于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角色、性别角色、交往能力、合作与竞争、意志力,儿童在不同条件下识记五个词的平均数(苏联伊斯托米娜),幼儿在不同条件下保持姿势的时间(苏联马努依连柯),1、按游戏的目的性划分,创造性游戏: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角色游戏 建筑性游戏 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结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编制的游戏 。活动性游戏:发展儿童体力的游戏。,(三)游戏的种类,2、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划分,感觉游戏。即运用各种感觉器官的游戏。这种游戏自婴儿时代就开始。运动游戏。运用身体动作的游戏,开始于学走路时期,可发展运动能力。过渡性游戏。处于运动和想象游戏之间。如玩积木、粘土、沙子等,借此游戏开发智力,培养注意力。接受性游戏,指看电视、聆听等接受外来刺激的游戏。想象游戏,又叫模仿游戏。模仿看到的现象进行游戏,经过想象游戏,幼儿可学到一些社会知识和规则。,3、按年龄发展阶段划分,独立性游戏。孩子各玩各的玩具,互相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游戏方式多见于1岁1岁半的孩子。争夺性游戏。1岁半2岁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拿着一件新奇玩具就会引起争夺。合作性游戏。2岁半左右的孩子们开始在一起玩,个人拿不同的玩具作不同的事情,分工合作, 故称合作性游戏 。角色游戏。3岁4岁孩子喜欢模仿性的社会活动,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在游戏中表现出来。集体游戏。4岁6岁的幼儿,多人一起玩的集体性游戏,如:丢手绢,拔萝卜等。,游戏的发展,从出生到3个月,婴儿的游戏以发展感官能力为主,如看黑白图形和彩图、追视彩球、摇握花铃棒、抓吊球等,都可以锻炼视、听、触觉能力。4个月1岁半婴儿的游戏以肌肉运动为主,如翻身、起坐、爬行、站立、行走等。婴儿从只会躺着到能坐起和行走,接触的事物增多,认识事物的范围也增大。一岁半6岁幼儿的游戏以发展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为主,从只能与父母进行亲子游戏到进入小伙伴间的游戏,其中也经历了几个阶段。,(四) 幼儿游戏的发展,1、游戏所反映的内容逐步丰富、深刻,从反映个别动作、个别情节发展到有联系的动作和事物。 例如,开汽车游戏从反映日常生活的主题发展到生产活动的主题从反映具体人物的活动发展到反映概括的角色行为例如用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物品;用语言代替物品,2、游戏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集体性逐步加强,模仿性游戏 角色游戏 规则游戏 表演游戏 幻想游戏 竞赛游戏,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渐增强,(五) 幼儿的其他活动,(一)、 学习1、目的: 对后期正规学习的准备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促进智能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2、特点学习的知识通常是零碎的、不够系统不重学习结果,感兴趣于学习活动过程寓学于玩,(二)、 劳动1、目的: 促进智能发展,训练一定的动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习惯2、类型自我服务劳动、简单的杂物劳动、简单的生产劳动 3、特点不重劳动结果,感兴趣于劳动过程难把劳动与游戏分开,儿童的独特世界:游戏与自我表现,(一)表现自我1. 儿童通过游戏行为表现内心的某些感受。2. 儿童以实物组织和造型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观念。 在儿童的各种实物组织和造型作品中,可以探索到儿童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倾注进去的某些思想和情感。3. 儿童在各种角色装扮中,找到了自我和角色关系的联系及其变化规律。(二)获取经验人类的游戏经验可以作为生活经验的重要补充。,四 幼儿言语的发展,(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能够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并指正错误,笑话、模仿别人 能够意识并调节自己的发音,(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数量迅速增多 2、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类别上:实词虚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 3、词汇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1) 词汇内容扩展:如名词:与日常生活有关向社会现象 扩展 , 由具体向抽象扩展 (2)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词义越来越准确) 从比较具体的词抽象概括的词 具体的意义深刻的意义 4、积极词汇大大增加 积极词汇指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 消极词汇指不能理解,或虽能理解却不能正确使用的词。,(三)基本语法的掌握:句子的发展 1、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 2、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 3、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言语发展到独白言语 2、从情景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五)书面言语掌握的可能性,(六)内部言语的产生,内部言语的特点,发音隐蔽,是无声的默语 句子压缩、简略 具有自觉的分析综合机能和自我调节机能,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的过渡自我中心言语,游戏言语 问题言语,五 幼儿认知的发展,(一)感知觉的发展 1、各种感觉在认识中地位的变化 3岁前 触摸觉 3岁后 视、听觉为主 2 、感受性的发展 视力:3岁67可达1.0, 5岁83可达1.0, 6-7岁接近成人(1.01.5)。 辨色力:4岁后能逐步区分各种色调,并逐渐 学会名称 听感受性:68岁听感受性几乎提高一倍,3、幼儿知觉的发展(1) 空间知觉 方位知觉: 形状知觉:4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 辨别几何图形由易到难的顺序: 圆形 正方形 半圆 长方形 三角形 五边形 梯形 棱形(2) 时间知觉 时间概念: 时间估计: 常混淆时间和空间关系,4、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 感知过程。 (2)幼儿观察的基本特点: 观察的目的性不强 持续时间短 概括性低 (3)幼儿观察的发展 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 观察的持续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 观察的概括性逐渐提高,观察的目的性,34岁幼儿不善于根据观察的目的进行观察, 观察易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干扰 45岁幼儿观察的有意性提高,能用语言表达 观察目的,组织自己的感知 56岁幼儿的观察更富目的性,能按要求进行 观察,能用内部言语支配、调节观察,观察的持续性,幼儿观察图画的平均时间 34岁 6分钟 5岁 7分钟 6岁 12分钟,观察的组织性,34岁幼儿 观察对象随兴趣的转移而转移 45岁幼儿 观察能按事物的表面联系有组织地进行 56岁幼儿 观察能区分主次、有系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细致性,34岁幼儿 注意表面的、明显的、面积较大的部分 45岁幼儿 开始注意较隐蔽、细致的特征 56岁幼儿 注意轮廓,不太注意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观察的概括性,34岁幼儿 不善于从整个事物中发现其内在的联系,观察 的概括性水平低 例如,给小班儿童看两幅画,一副画着小孩打狗,一副画着狗咬破了小孩的衣服,不能说出这两幅画的关系。,(二) 注意的发展 1、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中 2、注意品质:逐渐提高,注意品质的发展,注意的广度,在1/20秒内 4岁幼儿(73.5%)只能辨认2个点子 6岁幼儿(66.6%)只能辨认4个点子 6岁幼儿(44.6%)能辨认6个点子,注意品质的发展,注意的稳定性,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 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 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 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受到活动性质、方式 及兴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注意品质的发展,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幼儿的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比较差, 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幼儿的注意分配和转移能力是不断增强的,(三)记忆的发展 1、记忆在量方面的发展 (1)记忆容量逐渐增加 (2)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 (3)记忆的恢复: 指个体在学习某种材料后过一段时间测得 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及时测得的保持量。,幼儿的短时记忆广度,记忆保持时间,幼儿记忆恢复现象,2、记忆在质的方面的发展 (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发展 (2)以机械记忆为主,但意义记忆效果还 是较机械记忆为好 (3)以形象记忆为主,但词的记忆也有展 在各个年龄幼儿的形象记忆效果都优 于语词记忆效果 。 (4)记忆的精确性较差、易受暗示 (5)记忆策略和元记忆初步形成和发展 5岁前 较少策略 57岁 不能主动使用策略,但经诱导会使用 7岁后 能自发产生和使用,(五)幼儿想象的发展 1、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有了初步发展 (1)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由外界刺激直接 引起) (2)易与现实混淆,易脱离现实 (3)具有特殊的夸张性 (4)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想象的发生:两岁左右,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有了初步发展,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 如:骑马:竹竿打仗:枪支 想象与现实混淆 如:言谈中常有虚构成分;把童话故事当成真的 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张性 如:画画;说话 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如:画画把画面填满,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点,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小班幼儿想象的创造性很低,复制和模仿的成分大 中班幼儿想象开始有一定的创造性 如:游戏中常通过自己的构思来补充游戏主题 大班幼儿想象的创造性才显著发展起来 如:游戏、绘画中的创造成分越来越多,幼儿想象发展的主要特点,(六)思维的发展 1、基本特点 (1)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发生了变化: 靠直觉行动思维解决的问题比先前更复杂 言语对直觉行动思维的作用逐渐增加 (2)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主要特点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 务情况的比较),2、思维形式的发展(1)幼儿概念掌握的特点 内涵不够精确,外延不够适当 掌握实物概念和日常概念较易,掌握抽象概 念和科学概念较难(2)幼儿的判断和推理 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进行判断和 推理 以主观经验或情绪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 判断推理的根据不明确,幼儿思维的特点,具体形象性是思维的主要特点,指儿童的思维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 象,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关系的理 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 如:解答“34?” “甲比乙高,乙比丙高,谁最高?” 借助实物或实物表象才能进行。,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具体形象性的表现,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的大多是具体概念 幼儿掌握的概念大致可分为 实物概念 社会概念 数概念 初步的抽象概念,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具体形象性的表现,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4个阶段 1.只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或在生活中直接感知到的物体的实际联系来概括 如:“狗”,自家的狗才是“狗”;黑狗才是”狗“ 2. 按照物体的某一种突出的非本质特点来概括 如:”鸟“,鸡、鸭、鹅不是”鸟“,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具体形象性的表现,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4个阶段 3.按照物体的某几种特点的总和,形成实物概念 如:“狗”,黑色的、会叫的、咬人的 4.按照物体的本质特点进行概括,形成实物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高一级的概念 如:”鸟“,是有羽毛的、有两条腿的;属于禽类,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具体形象性的表现,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社会概念的3个阶段 1.笼统的两级 如:“好人坏人” 2.以具体的形象为分化依据 如:”工人是制造机器的“,”农民是种小麦的“ 3.逐步以本质属性为依据 如:”工人是做工的“,”农民是种田的“,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具体形象性的表现,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数概念的3个阶段 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 会唱数,会小范围点数 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 有了最初的数群概念:点数后能说出总数 能进行少量物体的实物加减运算,并出现数量守恒 能按数取物(约515个) 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具体形象性的表现,概念的掌握 幼儿掌握数概念的3个阶段 3.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 已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 基数和序数概念都达到了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对10以内的客体有了数量的“守恒”,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幼儿初期,更多地运用直觉行动思维 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判断的形式从直接判断为主开始向间接判断发展 如:完整的面积与分割开的面积 判断推理的内容从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开始向 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发展 如:球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因为它大。 钉子为什么会沉下去?因为小、尖,它把水 刺破了,幼儿思维的特点,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理解的发展 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如:对一副画的理解,最初只能指出个别人物或个别动 作,以后逐步能认识到人物之间的关系 从依靠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依靠概念来理解 如:有插图与无插图 从理解事物简单的表面现象发展到理解事物的较 复杂的深刻含义 如:对反话的理解,六 幼儿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情感的发展 主要特点:具有情境性、易变性,常被外界情 境所支配(易受暗示) 1、情绪情感日益丰富和深刻 2、情绪情感日益社会化 (1)情绪反应中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多 (2)引起情绪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3)各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逐渐出现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初步发展,案例一个3岁的小男孩冬冬,原来一直跟奶奶在家里玩,不愿上幼儿园。每次妈妈送他到幼儿园快要离开时,冬冬总是又哭又闹。但是当妈妈的身影消失后,冬冬很快就跟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玩起来。但是冬冬妈妈常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冬冬会哭坏身体,又返回来看看。当冬冬再次看到妈妈时,又立刻抓住妈妈的手不放。类似冬冬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请根据学前心理学有关理论回答下列问题:冬冬的形为说明幼儿情绪的一个什么特点?简要说明这一特点。冬冬妈妈的担心是否必要?她应当怎样做才是对的?为什么?,(二)个性初步形成 3岁前处于萌芽时期,3-6岁开始形成 1、显示了较明显的气质特点 2、兴趣爱好的个别差异初步出现 3、表现出一定的能力差异 4、初步形成了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一些比较稳定的态度,5、自我意识初步发展 自我认识:逐渐出现对自己内心活动的 意识,但水平仍很低 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开始出 现独立的评价 自我体验:从生理性体验向强调社会 性体验发展 自我控制:具有一定的自我监督和调节 能力,但水平仍很低,(三)、社会性的发展 1、性别认知与性别化行为 (1)性别认知的发展 性别的认识 性别同一性:指对自己性别的辨认和了解。 (3岁左右) 性别恒常性:指对一个人性别不变性的了 解和认识。(45岁) 性别角色的认识(2岁半开始,6岁明 确) (2)性别化行为的发展 (3)关于儿童性别化行为的理论,社会生物学理论:两性间发育和荷尔蒙 的差异在性 别化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儿童是通过对同性别家长的自居而习得的。 社会学习理论:儿童性别角色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 认知理论:性别角色的获得受个体的自身成熟及认 知发展的一般规律支配。(4)如何理解“男女双性化”的问题 1)传统的观念或研究,只重性别“定型化”问题 2)“男女双性化”是近几十年来提出的新概念 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教育,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 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对儿童未来适应社会发展和求,是非常重要的,2、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1)定义: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是生来就有的追求死亡的本能决定的。 习性学理论:人具有的攻击性本能来自于祖先的生 存需要。 新行为主义:是对挫折的反应 社会学习理论: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而习得的 认知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对有关信息的 加工(2)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3)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22.5岁已有表现 (4) 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1)父母的惩罚 2)榜样 3)强化 4)挫折(5)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方法 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 榜样和认知训练等 移情训练 创造友爱互助的环境 3、亲社会行为 (1)定义: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或行为倾 向。也称为“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2)亲社会行为的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族内适宜性”,为了种族的 生存繁衍,需要帮助他人牺牲个体 社会学习理论:学习和受到强化的结果 认知发展理论:是认知发展的结果(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4)亲社会行为的训练 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行为强化训练 榜样示范,4、同伴交往和社会技能训练 (1)同伴交往的作用 (2)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 外表,社交技能,性格特点 (3)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儿童及教育 交友困难幼儿:被忽视型幼儿 被排斥型幼儿 教育:1)了解存在问题,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2)提高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3)创造机会,促进交往,改善关系 (4)社会技能训练,5 、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发展 (1)存在问题 任性,依赖性强,自私,不合群,胆小 (2)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失 2)独特 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3)教育 家庭教育:1)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2)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3)让孩子懂得行为规范 4)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同情心 幼儿园教育:1)发展社会认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2)促进同伴交往,培养社交技能 3)注重个别教育,思考题1、幼儿心理有哪些主要特点?2、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作用?简述幼儿游戏发展的特点。3、简述幼儿言语的发展。4、简述幼儿思维、想象的主要特点。5、简述幼儿情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6、从性别行为、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等方面简述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7、简述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四个阶段。8、简述幼儿掌握数概念的三个阶段。9、简述幼儿观察力的发展特点。,案例3玲玲是幼儿园小班的一位聪明好学的小女孩。她很想自己也能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参加幼儿园“小红花合唱团”,上台表演。一天,她回到家里高兴地说:“妈妈,我参加幼儿园小红花合唱团了,老师还让我上台表演节目啦!”妈妈听了当然很高兴。可后来妈妈一打听,根本没有这那么回事。妈妈更非常生气地训斥道:“玲玲,你这么小就撒谎,长大了还了得!”玲玲感到十分委屈。类似玲玲这样的事例在幼儿中时常可见。尤其是小班幼儿,当他们在游戏中过分沉迷于想像情景时,有的小朋友甚至会把游戏中的“菜”放进嘴里吃。,请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1)玲玲真的像她妈妈说的是“撒谎”?如果不是,这件事说明幼儿想像的一个什么特点呢?请对此特点作具体说明。(2)为什么像玲玲这样一些幼儿时常会发生这类事情呢?(3)玲玲妈妈错怪孩子给人们一些什么启示?,案例4一位专业训练有素、有经验的老师给幼儿上课时,总是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当讲到重要的地方时,她往往提高嗓门,加重语气;在黑板上写字或画画时,对那些需要特别引起孩子注意的地方,她就用彩色粉笔或画得粗一些、突出一些;根据教学的需要,她还时常用活动教具或活动玩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都很喜欢听她的课。请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说明下列问题:这位老师在幼儿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了哪些心理规律?请对这些作简要说明。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来提高幼儿教学效果。,案例5在幼儿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讲完故事以后,立即要孩子复述,有时效果倒不如隔一天以后好。参观动物园之后,立刻要孩子说出看见了什么,他们往往说不出多少,第二天讲出来的往往比头一天更多、更生动。上述情况说明幼儿记忆的一种什么特殊的现象或规律?有的家长或老师在教孩子学了某种新知识以后,立刻要孩子背诵或复述,孩子当时说不出来,马上就责怪或训斥孩子:“刚刚教的,你都记不住,怎么这样笨?”家长或老师的这种做法对不对?错在哪里?这则案例及其说明的幼儿记忆规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案例6冬冬今年三岁多点儿,活泼可爱,特喜欢画画、拼图。每次画画总是拿起笔来就画,偶尔画出一种图形,就高兴地说:“哈,小鸟,瞧,我画了只小鸟!”画出来的像什么就说是什么。拼图也是这样。爸爸见此很不满意。每当冬冬要画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