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教育规划纲要》重点解读92_第1页
【精品】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教育规划纲要》重点解读92_第2页
【精品】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教育规划纲要》重点解读92_第3页
【精品】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教育规划纲要》重点解读92_第4页
【精品】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教育规划纲要》重点解读9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教育规划纲要重点解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博士研究员高书国,主要内容,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教育规划纲要总体框架规划纲要重点、难点和亮点解读教育发展的战略建议,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教育战略规划的基本概念,教育战略规划是对教育发展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整体谋划,是解决复杂性战略问题的一种政策工具,是一种国家、地区或组织站在全局与未来角度对教育发展进行战略决策和谋划行为。,教育规划纲要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公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三个规划纲要全面勾画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和行动方略,将对21世纪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在中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这个历史节点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中国启动了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的研究制定和起草工作。一个关系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无疑将改变世界的教育格局,提升人类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水平。,。,一个平凡的开始,2008年8月14日,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伴随着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之时百姓们的欢呼声,世界金融危机中破产的美国银行立柱吱吱作响。在教育部领导的率领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起草小组稍然进入了位于北京南郊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始了21世纪中国第一个教育战略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全球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由美国次款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中国成为第三大经济体,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和重要时期。人均正从GDP3000美元向6000美元过渡。2008年,全国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按照3000美元标准,实现程度已经达到106%。预计2020年将达到6000-7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并将对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构成威胁,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中国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接近50%。同时,产业结构进入战略调整阶段。产业结构逐步从资源密集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 人们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到发展型消费阶段,教育需求日益体多样化、多元化和终身化。,人口素质成为主要瓶径,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中期阶段。人口素质成为主要瓶径。以农村人口素质为例,其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5%。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文盲率为6.3%,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从业人员占78.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重仅为14.9%。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中国人才国际竞争不足,据麦肯锡的最新报告,中国只有10%的毕业生具有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的技能,而印度大学毕业生能胜任外企工作的比率则达到25%;中国每年有60万名新工程师“诞生”,比美国多出9倍,但仅有1.6万拥有在外国公司工作的实用能力和语言能力!我国原始创新型人才总量短缺,顶级人才、大师级人才匮乏,国际化人才不足,直接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中国已经被视为美国的新对手,美国学者罗伯特萨莫尔森指出:“美国人正在经历另一个与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对美国构成的威胁相似的时刻。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苏联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德国人和日本人,而现在是中国人和印度人。”,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世界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趋势发达国家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加快教育发展国家战略终身教育从理念走向现实,世界各国积极推进终身学习和全民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世界教育区域化趋势明显,欧盟与东亚地区区域教育建设,美国教育战略之树成长过程,教育强则恒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强调指出:“教育、教育、教育现在和永远者是英国经济取胜的关键。”“我们教育要为绝大多数青少年提供优质的而不是良好的教育”。布莱尔的讲话和英国教育政策表明的是这样的国家意识:只有教育的强大,才能赢得经济的强大;现时的教育价值取向应该是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2006-2011年战略规划,六大战略目标:(1)追求教与学的卓越;(2)扩大参与和机会公平;(3)提升研究卓越水平;(4)扩大高等教育对于社会经济的贡献;(5)举办高质量的高等教育;(6)保证卓越。,俄罗斯教育战略(1),2000-2025年俄罗斯联邦国民教育要义宣称:“教育决定着国家在现今世界上和个人在所处社会中的地位。教育要超前发展,教育负有把俄罗斯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的使命,保证全民族有美好的未来,保证每个家庭和每个俄罗斯公民过上应有水平的生活。”,俄罗斯教育战略(2),2008年3月,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公布了2020年前的俄罗斯教育服务于知识经济的教育模式报告,提出:“俄罗斯的教育模式应当以俄罗斯的现实和资源为基础。”新教育模式旨在服务知识经济和俄罗斯社会的创新性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培养创造性和终身学习能力将是新教育模式的根本诉求。,日本教育战略,2008年7月出台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该计划提出日本教育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是:争取在义务教育阶段培养所有学生在社会独立生存的基本能力,提高公共教育质量,树立社会信任感,以全社会力量共同培养教育下一代。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实现培养杰出人才的目标,培养主持社会活动、推动社会发展、领导国际潮流的领袖人才。,中国教育发展,2008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44.6万人,在学研究生128.3万人,毕业生34.5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07.7万人,在校生2021.0万人,毕业生512.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10.0万人,在校生2056.3万人,毕业生570.6万人。全国普通高中招生837.0万人,在校生2476.3万人,毕业生836.1万人。全国初中招生1856.2万人,在校生5574.2万人,毕业生1862.9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695.7万人,在校生10331.5万人,毕业生1865.0万人。特殊教育招生6.2万人,在校生41.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475.0万人。,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2020年前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趋势是:从规模扩张、数量供给为主向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发展水平为主转变;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进入中层次阶段。教育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 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战略重点转变。 中国模式开始进入成熟时期。,教育规划纲要主要内容框架,顶层设计战略规划成功的基础,中央精神:战略方向盘;工作方案:行动路线图;结构框架:总体施工图;战略研究:战略思想库;战略咨询:社会意见箱;修改完善:前进加油站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温家宝总理指出:“当今世界,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和储备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意志。”,延东同志指示,一个高质量的规划纲要文本,一要有战略性,有战略眼光,要有前瞻性,既要看到当前问题,又要考虑长远发展;二要有系统性,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机制;三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提出重大措施、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四要有可读性,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看得亲切,便于增进共识、贯彻执行。最大限度地把全社会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期盼、意见和建议落实到规划纲要中来,努力使规划纲要编制过程既成为真正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又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成功的保障,全面覆盖的战略研究;突出重点的战略研究;总分结合的战略研究;战略反刍的战略研究。,开放、科学、民主:,开放、科学、民主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和起草的三大突出特点,也是现代教育战略规划研究制定的共同特点和趋势。开放:战略规划的整体思想和组织体系科学:战略规划研究体系和论证机制民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规划纲要基本框架,序言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二十二章七十条29000多字,教育规划纲要 重点难点和亮点,重点之一:战略目标:“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终身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深刻理解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国家现代化长远战略目标,紧紧围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规模质量的高度,陆续研究制定了国家科技、教育、人才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三大目标紧密联系、互为支撑、形成一体,构建成了未来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三大支柱。,重点之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教育基本政策;提高质量: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重点之三: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 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普及水平。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重点之四:基本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监测制度。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2020年前分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义务教育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重点之五: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提升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内在要求。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重点加大中西部贫困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消除大班额。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重点之六:形成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重点之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0、2020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目标预测,重点之八: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建设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办好开放大学。,重点之九:重视支持民族教育事业,民族教育是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国家安全。实现各民族教育共同发展,是实现共同发展和前提。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民族教育支持力度。加强对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重点之十: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的任务和重点发生了战略性转移:从以扩大教育资源为价值取向的管理体制改革,到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导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重点之十一: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未来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总体目标:“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三个重点”。,教师地位、教师待遇、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配套制度安排,(1)加强教师学风建设。建立长效机制,克服学术浮躁,严格查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2)为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制度。(3)为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4)为提高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教师地位、教师待遇、教师教育和教师管理配套制度安排,(5)为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 (6)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7)为提升中小学和职业学校教师吸引力,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 (8)为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升创新力,完善教师退出机制。(9)为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制定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推进校长职级制。(10)为推进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创新,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重点之十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责任,推进依法治教,落实各级政府优先发展责任。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把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各级政府要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教育规划纲要战略难点,难点之一:农村教育发展,城乡教育差距巨大,人口文化素质差距农村教育基础条件相对落后,发展水平不高,教师素质能力不强,部分地区问题矛盾严重;普及学前教育的难点在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难点在农村;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难点在农村。,难点之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社会流动渠道单一,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社会文化传统影响,社会分配不公;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后遗症,综合竞争力下降,青少年健康成长堪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没有找到一条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成功之路。,难点之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18、法国的1/16、德国的1/12和韩国的1/7。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央领导忧虑;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教育、教育、教育,只有教育才是21世纪国家竞争取胜的关键。”,难点之四:高考制度改革,一是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把普通本科和高职入学考试分开,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法则由各省区市确定,同时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二是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建立国家考试科目试题库,完善统一命题和分省命题方式;三是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试行部分科目一年多次考试;四是探索多元录取,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并辅以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和破格录取等方式选拔人才。地区利益、部门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与博弈;高考之难难于选拔制度改革,难于多元的社会利益需求,难于没有社会广泛的共识。,难点之五: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去行政化是难中之难。政府如何转变管理方式,从单纯的行政管理到依法管理;学校如何转变办学方式,从完全依靠政府,到自主办学、自我发展;社会如何转变参与方式,从学校与社会分离,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一体化。,教育规划纲要重要亮点,第一次提出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1),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在58个对象国中,中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第19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预计2020年进入世界前15位。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5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第一次教育强国(2),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教育强国思想是社会主义强国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本质内涵是:教育强国是教育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强大的国家,是全体人民普遍享受优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国家;教育强国是推进国家富强、实现人民富裕的根本动力。 教育强国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世界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所作出的政治选择,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 教育体系、基本制度、教育能力、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次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3),与1993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相比,其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发展任务发生了根本改变,从保证适龄儿童入学,制止学生的辍学,向“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转变。第二,义务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在地区发展格局上,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向“基础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转变。第三,保障机制建设,正在从建立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转变。,第一次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强国思(4),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次历史性转变。其内在要求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第一次提出终身教育发展战略目标(5),规划纲要将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化作具体目标和行动策略,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