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神经解剖_第1页
脊髓神经解剖_第2页
脊髓神经解剖_第3页
脊髓神经解剖_第4页
脊髓神经解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 髓,一、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二、 脊髓节段及其与椎骨的关系三、 脊髓的内部结构四、 脊髓的功能,脊髓(medulla spin3lis) 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接,下端以脊髓圆锥终于第l腰椎下缘水平。实际上脊髓仅占据椎管的上23。全长约4045cm。新生儿脊髓可达第3腰椎水平。脊髓呈扁圆柱形,全长粗细不均。平第5、6颈椎水平有颈膨大,平第12胸椎水平有腰骶膨大。 两处膨大是从此分别发出到上肢和下肢的 神经,神经细胞相应增多,而致两处脊髓 膨大。脊髓腰能膨大以下逐渐变细,称脊髓圆锥,再向下是无神经结构的终丝继续下延到尾骨。,脊髓表面有数条纵行的沟裂,前面有前正中裂,后面正中线上有后正中沟。前正中裂两侧有两条浅沟,称前外侧沟,后正中沟两侧有两条后外侧沟,脊髓全身自前外侧沟依次穿出31对前根(radix anterior),由运动纤维组成。后外侧沟自上而下附着31对后根(radix posterior)。每个后根上附有一个脊神经节(ganglion spinalis),该节由假单极神经元组成,其周围突参加脊神经;而中枢突组成后根,自后外侧沟进入脊髓。,前根由运动纤维组成。后根是感觉纤维组成的。每一对应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成一条脊神经,从相应的椎间孔穿出。因椎管长于脊髓,则脊神经 根距各自的椎间孔自上而下愈来愈远,结果脊神经根在椎管内自上而下逐渐倾斜,最后腰骶部的神经根近乎垂直下行。这样,在脊髓圆锥下方,腰骶部神经根连同终丝称为马尾(cauda equina)。成人马尾占据椎管下1/3,故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不致损伤脊髓。,脊髓表面无明显的节段性。但内部结构有节段性。通常把每一对脊神经根附着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共分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胸髓l 2节、腰髓5节、能髓5节和1个尾节。成人椎骨与脊髓节段不相对应。一般脊髓节段高于相应的椎骨。了解上述关系,在临床上有实用意义。例如某椎骨损伤,可据此推算受累的脊髓节段;而脊髓某节段的病变,也可据此推算平对的椎骨平面。,脊髓的内部结构,1、灰 质(1) 前 角(2) 侧 角(3) 后 角2、白 质(1) 上行传导束(2) 下行传导束(3) 脊髓固有束,脊髓外周由白质构成,中央部为灰质。灰质在横切面上呈“H”形,其正中有中央管贯穿脊髓全长,并向上与延髓中央管相续。灰质向前突出的部分称前角,向后突出稍细的部分称后角。在胸髓和上3腰髓的前后角之间还有向外侧突出的侧角,连接两侧灰质的横行部分称灰质连合。脊髓白质以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为界,分为三个区,左右前外侧沟之间为前索,前后外侧沟之间为外侧索,左右后外侧沟之间为后索。灰质连合的前方有脊髓两侧交叉纤维构成的白质前连合,脊髓灰质,前角1、运动神经元2、运动神经元侧角1、中间外侧柱2、骶副交感核后角1、后角边缘核2、胶状质3、后角固有核4、胸核,后角(cornu posterior) 也称后柱,其神经元直接接受后根的终支和侧支,发出纤维皆走在中枢内。后角从后向前分为四个核团:缘层,是后角尖端的薄层灰质,由大型细胞组成。胶状质,由大量小细胞组成,在新鲜标上呈半透明胶冻状。它可能参与脊髓节段间的联系。后角固有核,占后角大部分,由大、中型细胞构成,树突伸向胶状质,轴突参加白质的上行束。胸核(nucleusthoracius),又称背核,位于后角基部内侧,边界清楚。仅见于颈8到腰2节段。,前角(cornu anterior) 也称前柱,主要由大型多极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构成。它们接受来自后根、后角细胞和脑下行纤维的联系,其轴突自前外侧沟穿出,构成前根。前角运动神经元为大、中型多极神经元,分为两类:运动神经元,属大型细胞,直径大于25um,胞体中Nissl体呈粗大块状,这是支配骨骼肌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属中型神经元,其轴突随前根穿出支配肌梭的梭内肌,在维持肌张力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有些小型细胞属联络神经元。,前角运动神经元在配布上分为内、外侧两群,内侧群也称内侧核,见于脊髓全长,支配躯干肌和颈肌;外侧群又称外侧核,在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处最发达,支配四肢肌。,侧角(cornu laterale) 又称侧柱,由中、小型细胞构成,仅见于胸1一腰3脊髓节段。这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其轴突随前根穿出,构成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Rexed 人类脊髓细胞构筑分层,1952年Rexed根据猫的脊髓材料,提出脊髓灰质板层构筑学说:认为脊髓灰质神经元不是分群存在,而是从后角到前角分为10个板层。I层相当于后角缘层,层相当于胶状质,、IV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V、VI层位于后角基部,层相当于中间带,VIII层位于前角基部,IX层相当于前角运动细胞群,X层位于中央管周围。以后发现人和其他动物的脊髓也同样具有10层构筑,白质(substanlia alba) 主要由密集的纵行神经纤维束构成。一般起止、行程、功能相同的纤维束称传导束。传导束边界不甚清楚,互相间有重叠。传导束主要联络脑和脊髓,可分为上行纤维束和下行纤维束。另外,还有联络脊髓各节段的上升、下降纤维,它们紧靠灰质周围排列,称固有束(fasciculi proprii)借此完成脊髓节段间的反射。,脊髓白质,脊髓白质,上行纤维束1、薄束和楔束2、脊髓丘脑束3、脊髓小脑后束4、脊髓小脑前束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2、红核脊髓束3、前庭脊髓束4、顶盖脊髓束5、内侧纵束6、网状脊髓束脊髓固有束,上行纤维束,薄束(fasciculus gracilis)和楔束(fascicutus cuneatus): 占据后索,薄束位于内侧, 楔束位于外侧。它们是由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经后根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直接上升构成的。薄束来自第5胸节以下的后根;楔束来自第4胸节以上的后根。纤维有明确的定位,自外向内依次排列着颈、胸、腰、骶的纤维。薄束和楔束的功能是传递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至延髓。,脊髓小脑后束(tractus spinocerebellaris posterior):位于外侧索边缘的后份,起自同侧后角胸核,上行终于小脑。功能是传递下半身非意识性本体感觉至小脑。 脊髓小脑前束(tractus spinocerebellaris anterior):位于外侧索边缘的前份。主要起自对侧腰骶部灰质后角基部,上行到小脑,与脊髓小脑后束的作用相同。,上行纤维束,脊髓丘脑束(tractus spinotholamicus):位于外侧索和前索中。该束起自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它们的轴突先上升12节,再经白质前连合交叉到对侧。在外侧索和前索上升,形成脊髓丘脑束。该束纤维排列的定位是自腹内侧向背外侧依次为颈、胸、腰、骶的纤维。,脊髓白质,上行纤维束1、薄束和楔束2、脊髓丘脑束3、脊髓小脑后束4、脊髓小脑前束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2、红核脊髓束3、前庭脊髓束4、顶盖脊髓束5、内侧纵束6、网状脊髓束脊髓固有束,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tractus corticospinalis):该束在脊髓内分为两束:皮质脊髓侧束位于外侧索,脊髓小脑后束的内侧。皮质脊髓前束位于前正中裂两侧:它们均起大脑运动中枢,本来为一束,在下降至延髓锥体交叉时,大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而小部分不交叉的纤维形成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侧束陆续止于同侧前角细胞,而皮质脊髓前束大部分经白质前连合止于对侧前角细胞。皮质脊髓束的功能是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前角细胞,调控骨路肌的随意运动,特别是肢体末端的灵巧运动。,下行纤维束,红核脊髓束(tractus rubrospinalis):位于外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该束起自中脑红核,发出后立即交叉下行于脊髓外侧索,止于同侧前角细胞。其功能是兴奋同侧屈肌运动神经元,同时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参与姿势反射。前庭脊髓束(tractus vestibulospinalis):位于前索,起自脑桥的前庭神经核,终于 同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其功能是兴奋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下行纤维束,其他下行束:顶盖脊髓束,起自中脑顶盖区,下行于前索。网状脊髓束,起自脑干网状结构,下行于前索和外侧索的深部。内侧纵束位于前索中,起自前庭神经核,仅达颈髓。 上述三个传导束都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与肌张力和运动协调有关。,1、传导功能脊髓有大量的纤维束,通过上行纤维束将感觉信息传至脑,同时又通过下行纤维束接受高级中枢的调控,因此脊髓成为脑与脊髓低级中枢和周围神经联系的重要通道。临床上脊髓横断时,因纤维束全部阻断,脊髓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则损伤节段以下躯体的感觉和运动全部丧失,称为截瘫。2、反射功能脊髓做为一个低级中枢,有许多反射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内。通过固有束和前、后根完成一些反射活动。如排便中枢在骶部脊髓,血管舒缩中枢在脊髓侧角。还有浅反射、深反射都是脊髓反射。深反射即腱反射,是最简单的单突触反射,后根传入纤维直接与前角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如膝反射、肱二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等。浅反射是刺激皮肤引起肌收缩的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浅反射中枢似不仅在脊髓,所以脊髓病变时,浅反射减弱或消失。此外,中枢病变时还可出现一些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它们的中枢在脊髓,不过正常情况下被高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