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教案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 教学 目标】 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学生学会理清复杂计算的思路。 结一些规律和计算技巧。 一、有关化合物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基础知识回顾】 引导学生分析:根据化学式,从量的角度可以进行哪些简单计算 【小结】 4. 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5. 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巩固练习】 的说法正确的是 2+16+14+1 2 2=46 、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1: 1: 2: 4 、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16: 14: 1 月份的雪灾对我国南方的电力、交通造成很大的危害。有一种融雪剂含有酸钠 ), 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你根据上面几 个方面对 行快速的计算。(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引导学生思考】利用 相对分子质量 、 物质中某种元素化合价 、 . 一个分子中各个原子个数比 、 物质中各种元素间质量比 、 物质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等数据,能否求算化学式呢? 二、求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例 月,北京奥运会 “祥云 ”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 (分子结构模型如右图 ),则丙烷的化学式是 。 例 生能量的效率高达 33 素化合价为 ,则 素的化合价为 +3,则砷化镓的化学式是为 。 例 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 B. D. H)3 例 验测得该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8,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 B. 【归纳总结】 化学式的求解: 质中各元素间质量比以及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等量进行求算 【巩固练习】 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 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 4 价,氧元素为 2 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 B、 C、 D、 为 A 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 R 与 O 的质量比为 7l: 64,则 化学式为 A、 B、 C、 D、 三、不纯物中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例 500 吨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其中含有氧化铁 吨,炼出的生铁中最多含铁 吨,这样的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若某种赤铁矿石中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2%,那么这样的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归律总结】 规律一、 m 氧化铁 = m 铁矿石 氧化铁 % (铁矿石中) m 铁 = m 氧化铁 铁 %(氧化铁中) 铁矿石中:铁 %= m 铁 / m 铁矿石 100% 引导学生利用以上结论, 和同学交流,通过公式代换求算出: 规律二、铁矿石中: 铁矿石中的铁 % 氧化铁 %= 100% 氧化铁中的铁 % 【巩固练习】 1. 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尿素,经测定含氮元素 42%,若已知杂质不含氮元素,按规定产品含尿素 95%以上为一级品,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尿素是否属于一级品。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2、右图所示是一种氮肥的包装标签。 碳酸氢铵 净重:50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氮肥包装标签中的含氮量是 (填 “真实 ”或 “虚假 ”)的。 (杂质不含氮元素 ),试通过计算说明。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摘要】:专题一 化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 念。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 专题一 化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 1, 2005 年 10 月 12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 “神舟六号 ”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氧化剂 射时反应可写为 (H)2+2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 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 H、 N、 O 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 C、H、 O、 N 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 2 个碳原子、 8 个氢原子、 2 个氮原子,个数比为 1:4:1;其 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 D 答案有错。 【答案】 D 例 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 A 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 B 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 【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 析判断实验结论, A 瓶中由于 密度大于 沉速度大于 B 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 B 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 A 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 B 瓶速度较慢。 【答案】 密度大于 密度; 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 例 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2 个氮原子 _; 2 个氢分子 _; 2 个钠离子 _; 2 个硫酸根离子 _; 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 _。 【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 ,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 n+或 n=1 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 +n 或 示。 【答案】 2N; 2 2 2 第二节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盐等各类化合物。 成中含碳元素的为有机物,组成中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无机物,但要注意像 些物质,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性质 和结构和无机物相似,但仍属于无机物。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 1,现有 C、 H、 O、 S 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一类各写两例) 单质 _ 酸 _ 碱 _ 盐 _ 氧化物 _ 有机物 _ 【分析】上述六种元素的两种或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单质,书写时要正确把握 各类物质的特征和概念,正确写出化学式。 【答案】 H)2; 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 “氧化物 ”、 “化合物 ”、 “单质 ”、 “纯净物 ”、 “盐 ”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 【分析】该题要求能非常清楚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要注意纯净物和混合物是依据物质种类区别即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是依据纯净物中元素种类来确定的,即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酸、碱、盐也属于化合物。 【答案】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盐 例 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 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编号 名称 食醋 白酒 白糖水 石灰水 纯碱溶液 主要成分 212a( 液 7 7 11 10 试回答: 将上表 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 属于酸的是 _;属于碱的是 _;属于盐的是 _;属于有机物的是 _。 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 _。 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 H)2 可用 _少量多次清除。 【分析】这是集物质分类和性质的一道非常现实生活问题的习题,要求理解酸、碱、盐、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来区别它们,并理解各类物质的性质,即酸和碱起中和反应, g( 可与酸类物质反应。 【答案】 、 、 、 ; 或 ; 第三节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学习目标 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反应方程式,并进行简单计算。 学 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整理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原子的个数和原子的质量均未发生改变。 金属活动顺序表: 只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 除 K、 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满足。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催化剂的特点: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本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体现反应物、生成物各是什么 ;各物质微粒个数比 ;各物质间质量比。 经典例题 例 1,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要求原料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 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 “绿色化 ”要求的是(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该题重点在于 “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产品中 ”以上四种类型中一定将反应物中所有原子转入产品的只有化合反应,而其它反应类型均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且不一定都是期望的产品,只有期一种产物为期望产品。 【答案】 B 例 2,关于化学反应 A+B=C+D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 A、 B 各取 5g 混合,使其反应,则 C 和 D 质量之和一定为 10g。 B、 A 和 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 C 和 D 的质量比。 C、如 A、 C 为单质, B、 D 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如 C 和 D 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且各物质的质量比由各微粒的相对质量和计算数决定,故 A、 B 不正确;在 C 答案中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而 D 答案中中和反应一定要酸和碱的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较多 ,如铁锈和稀盐酸反应就生成盐和水。 【答案】 D 例 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 X、 Y、 Z、 Q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 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 /g 2 2 84 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4 0 14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分析】该题首先要从各物质的质量来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从数据分析得 Z 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为零,故是反应物, Y 和 Q 质量均增加,故为生成物,但 Z 消耗 84g,而生成的 总质量为 31g,所以由此推断, X 也是生成物且生成的 X 质量为 53g,即有 Z 反应后得到 X、 Y、 Q 三种物质。 【答案】 A 第四节 溶液 学习目标 识溶液的特征。 是常用的溶剂。 及相互转化的条件。 解性结晶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知识整理 本节知识可归纳如下: 水是常用溶剂,物质溶于水能使水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 点下降,导电性增强。 饱和和不饱和溶液的意义在于指明 “一定温度 ”和 “一定量的溶剂 ”,且可以相互转化: 降温 加溶质 蒸发溶剂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加溶剂 升温 溶解性是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与外界的条件有关(如温度),气体物质还与压强有关。 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利用该曲线可查找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利用根据曲线判断某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也可以比较同温度 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等。 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区别 受温度影响 不受温度影响 指一定温度下, 100g 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 单位 g 无单位 联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的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测定酸碱性用指示剂,测定酸碱度用 纸。 乳化是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这一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清除油污的原理。 经典例题 例 1,下列操作能改变硝酸钾饱和溶液中质量分数的是( ) A、加硝酸钾 B、加少量水 C、温度不变蒸发水 D、升温 E、降温 【分析】该题条件为饱和溶液,可列表分析各组成的变化情况: 序号 溶质 溶剂 溶质质量分数 A 不变 不变 不变 B 不变 变大 变小 C 等比例减少 等比例减少 不变 D 不变 不变 不变 E 减少 不变 变小 【答案】 B、 E 例 2,右图为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 A 物质的溶解度 _(填 “”“”“ ”) B 物质的溶解度。 ,将 50质溶于 150g 水中,得到的溶液是 _(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要从 A 和 B 的混合物中提纯 A,可采用 _方法。 【分析】两曲线交点处是该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点;由图可查, , A 的溶解度为 50g,而 150g 水中可溶解 75质;由于 A 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 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 【答案】 ; 不饱和; 降温结晶。 专题二 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第一节 单 质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识别单质、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2、知道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说出氮气、氢气 、碳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 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3、了解金属的 物理 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了解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知道废弃金属对 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4、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 的一些现象。 知识整理 请按下表整理,与同学们交流 单质 性 质 用 途 制 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氮气 氧气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氢气 实验室制法 碳 金属 (共性) 铁 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经典例题 1、铁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铁锈。一位同学应用上述反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他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请回答 下列问题: ( 1)试管和铁丝球应如何放置? ( 2)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 3)实验要进行一周左右的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你知道 时间较长的原因吗? 分析试管中的铁丝与试管中的氧气、水作用形成红综色的铁锈,由于试管内氧气减少,压强降低,导致试管内水面上升。 答案:( 1)把细铁丝放在倒立着的试管里,把烧杯移至试管下方使 试管口浸没在水中,并用烧杯中的水液封试管中的空气。 ( 2)铁丝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 使试管中液面上升,同时能观察到铁丝生锈。 ( 3)铁生锈是 一个缓慢氧化的过程,为了保证空气中的氧气能完全 与铁丝反应,实验需要较长时间 第二节 氧化物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2、认识水的组成,利用水的分解、水的合成两种变化分析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 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 3、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了解二氧 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4、知道一氧化碳主要性质及一氧化碳的毒性。了解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的反应。 5、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 的关系。 6、知道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除铁锈的方法和发生的反应。 7、知道二氧化硫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8、记住常见一些氧化物的颜色,如:氧化铜、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等。 知识整理 1、请按照下表要求填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氧化物 主要物理性质 主要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主要用途 水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2、写出下列物质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盐酸 稀硫酸 一氧化碳 3、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石 生石灰 熟石 灰 碳酸钙 经典例题 1、 “旺旺雪饼 ”袋内有一个小纸包,上面写着 “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 ( 1)生石灰属于 (填 “单质 ”、 “氧化物 ”、 “酸 ”、 “碱 ”、 “盐 ”) (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 “化学方程式 ”表示)。 ( 3)某同学对它作了一系列的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问题一: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使用 取足量小纸袋中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不能作干燥剂 问题二: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 ( 4)对它还有一个要再探究的问题是: 分析此题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考查生石灰的类别、用途以及在空气中变质后产生的 新物质 答案:( 1)氧化物 ( 2) 2O=H)2 ( 3)问题一:无发热感 问题二:碳酸钙;取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变质后的产物是碳酸钙。 ( 4)变质后的固体物质中是不是全部是碳酸钙(或完全变质需多长时间?等 ) 第三节 常见的酸 学习目标 1、 知道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盐酸、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用途;认 识酸的腐蚀性。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会使用 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酸 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 性质。 知识整理 小结学过的盐酸、硫酸的知识,并作交流 盐酸、硫酸相关知识 酸 物理性质(浓酸) 化学性质(稀酸) 相似的化学性质 重要用途 盐酸 硫酸 经典例题 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试剂,现有 1 2 3 【摘要】:专题一 化学 基本概念和原理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识碳、氢、氧、 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 文章来源自 3 e d u 教育网 两瓶没有标签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请你设计出 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鉴别它们,并要求三种方案的实验现象不相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案 1 方案 2 方案 3 分析盐酸、硫酸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物质,它们的性质有相似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利用它们不同的性质多角度加以鉴别 答案: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方案一 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少量试样,然后用酒精灯微热。 能挥发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稀盐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硫酸。 方案二 分别用两支试管取少量试样,各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或其他可溶性钡盐)溶液或氢氧化钡溶液等。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 方案三 用两支试管取少量块状石灰石,分别向其中加入不同的试样。 能不断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反应很快停止的是稀硫酸 方案四 取两张白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不同试样在白纸上写字,然后将其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烘干。 其中能使白纸炭化,出现黑色字迹,则蘸取的是稀硫酸,另一没有明显变化的是稀盐酸。 方案五 用两支试管分别取适量试样,放在酒精灯上,(在通风橱里)加热浓缩。 其中变得黏稠的,则原溶液为稀硫酸,不变黏稠的为稀盐酸。(此时也可用玻璃棒蘸取浓缩液体,在白纸上写字,能 产生黑色字迹的原溶液是稀硫酸)。 第四节 常见的碱 学习目标 1、知道烧碱、消石灰、氨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 质及用途;认识强碱的腐蚀性。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和使用 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知道酸碱性 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会用溶液酸碱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现象。 3、学会用探究的方法认识碱的性质。 知识整理 1、小结学习过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氨水的知识,并作交流。 名称 化学式、俗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重要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 化钙 氨水 2、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组成和性质,对下表内容进行研究和讨论 碱溶液的组成特点 碱溶液的共同性质 碱有共性的原因 经典例题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你的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在溶液中存在 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呢?围绕问题进行探究。 答案: 你的问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是 作用吗? 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 2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溶液不变红色 说明不是水分子的作用 2、是 作用吗?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 2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溶液不变红色 说明不是钠离子的作用 3、是 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 2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溶液变红色 说明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氢氧根离子的作用 第五节 盐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的组成特点,能判断怎样的物质属于盐。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 、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3、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 变化和热量的变化, 知识整理 小结学过的盐的知识,并作交流 1、按要求写出下列盐的化学式(各写 3 个) 铵盐 、 、 ; 碳酸盐 、 、 ; 硫酸盐 、 、 ; 盐酸盐 、 、 ; 硝酸盐 、 、 。 2、按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盐和酸反应 ; 盐和碱反应 ; 盐和金属反应 。 经典例题 下图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生成产物中的水已略 去)。其中 A 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B 是一种常见的气体, H 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 请回 答下列问题: ( 1)写出 A、 F、 D 的化学式 :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 + _; E + G _; B + 。 分析 H 是一种含钠的化合物 ,又是由 D 与盐酸反应得到,所以 H 是 E 和盐酸反应得到 气体 B,可初步判断出 E 可能是碳酸钠, B 可能是 而推理出 D 是已知 A 是一种建筑材料,分解出 推出 A 可能是 C 是 G 是 H)2,进而推出 F 是 1) A、 F、 H、 ( 2) 2O+ a( 2 2六节 有机物 学习目标 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并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能用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2、知道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3、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状态的差异。 4、了解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知道蛋白质是分子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 的一些性质特征,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5、知道几种人们熟知的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作用。 知识整理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以及有机物和含碳化合物的关系 2、交流与讨论 列举出几种食品中的有机物。 葡萄糖、淀粉或纤维素的转化关系,如何鉴别葡萄糖和淀粉。 油脂有哪些元素组成,油和脂肪常温下在状态上有何差异。 蛋白质和氨基酸有何关系,蛋白质与人体健康有何关系。 列举出几种维生素,交流讨论他们的作用与存在。 经典例题 1、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 各种酶 都是蛋白质。蛋清、鲜乳汁也含有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 、 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急生 命。因此,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试根据上述所给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在 2、 种物质中,无毒的物质是 。 ( 2)在医疗上用 X 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 的悬浊液(俗称钡餐), 而不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 使人中毒的 离子。 ( 3)若因误服 中毒。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较佳解毒措施的是 。 液 分析本题涉及的化学知识主要是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遇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会发生凝固变性。 2、 溶于水,也不溶于胃酸,所以无毒。 ( 1) 钡餐是硫酸钡,而碳酸钡虽然不溶于水,却能溶于胃酸产生有毒的钡离子。 ( 3) 无毒 盐,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而解毒, 牛奶是富含蛋白质的营养物质,饮用后能与重金属盐作用而解毒 答案:( 1) ( 2) 盐酸 ( 3) B、 D 专题三 化学实验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了解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性质、用途、药品的存放以及一些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常见的仪器如试管、滴管、酒精灯、烧杯、量筒、集气瓶、漏斗、长颈漏斗、托盘天平、玻璃棒等;重要的实验基本操作如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药品的称量,酒精灯的使用与加热,仪 器的洗涤,气体的验纯,仪器的连接与装配、溶液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溶解、过滤、蒸发等分离或提纯物质的实验操作方法等。 经典例题 例 确的是 ( ) 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题目立意: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量筒、滴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答案 D) 例 置和操作有无错误,如果有,说明如何改正。 (题目立意:考查倒入液体并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及过滤、蒸发等操作 ) 例 5体,最好选用 ( ) 筒 筒 筒 筒 (题目立意:考查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应选择精确度高,量取次数少的量筒。答案 B) 第二节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1、初步记住化学研究的对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主要内容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曲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能运用物质性质的概念判断哪些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4、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意义,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5、了解实验中所接触到的仪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要求 6、练习和初步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并懂得所以这样操作的原理,同时要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方法指导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学好化学必须从做好实验,学好实验开始。 记住下列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了解它 们的使用范围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初中常用仪器有:试管、烧杯、酒精灯、烧瓶、胶头滴管、量筒、蒸发皿燃烧匙、漏斗、玻璃棒、药匙、镊子、水槽、托盘天平、试管夹、铁架台(附铁圈、铁夹)石棉网,坩埚钳。 根据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可按以下情况分类: ( 1)可用于受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其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可直接受热,烧杯须垫上石棉网间接受热。 ( 2)用于称量和量取的仪器:托盘天平,量筒 ( 3)用于取药和夹持的仪器:取固体粉末或小晶粒状药品用药匙;取块状固体用镊子;取小量液体或逐滴加入液体 时用胶头滴管。用于夹持的有试管夹,铁架台(附铁圈,铁夹),坩埚钳。 ( 4)其他仪器:漏斗,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棒等。 基本操作的内容: ( 1)药品的取用:重点掌握固体粉末和块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操作方法;液体药品的倾倒方法和胶头滴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注意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没有注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液体一般取 1 2体品要盖满试管底部,药品取用后立即盖紧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 2)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外壁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既不成滴 也不成股流下。 ( 3)物质的加热:能受热的仪器才可用于物质的加热。直接加热时,先使仪器均匀受热,给试管里的固体粉末加热时,药品应斜铺试管底部,若在加热过程中有水生成,则要注意加热前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给试管液体加热时,要注意液体的体积,试管的规格,试管的倾斜度试管夹夹持的位置,试管口的方向等问题。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 ( 4)在移取少量液体时,要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经典例题 例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水加热后有气泡产生 B、蜡受热熔化 C、海水蒸发析出食盐晶体 D、白糖加热变黑 分析:根据物质的外形,状态有无变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现象发生,是可以作为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参考,但最科学的办法是通过实验来检验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质,例如本题的选项 A 和 C 从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质生成, A 有气体放出, C 有食盐产生,但它们都不是水发生了变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逸出和食盐析出而已。 选项 B,蜡受热熔化,也只是状态变化,液态的蜡仍然是蜡,冷却后又成为固体蜡,本质未变,但选项 D,白糖加热变黑,这种黑色物质已不是白糖,它既无甜味又不溶于水,已完全失 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质,它是炭所以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例 2、在下列各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酒精可以燃烧 B、白糖可溶于水 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锈 分析: “性质 ”与 “变化 ”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比如: “木材能燃烧 ”是指木材具有这种化学性质(可燃烧)。 “木材在燃烧 ”是指木材正在发生一种化学变化(燃烧),因此 “变化 ”是物质性质的表现而 “性质 ”是物质发生变化的根据。 以上五种情况都是告诉我们这些物质 “可以 ”怎样或 “能 ”怎样这都是物质所 具有的性质,而不是正在发生的现象。选项 A,由于酒精燃烧时,酒精发生了变化转变成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了其他物质,同时发光发热,选项 C,生石灰遇水时转变为熟石灰,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生石灰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 D,铁在潮湿空气中能生成铁锈,铁锈与铁是完全不同的物质,所以这三项都是指化学性质,选项 B,白糖可溶于水,属于溶解性,所以选项 B 属于物理性质。 例 3、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C、用天平称量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 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分析:给试管加热应用试管夹夹持;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易失火;手直接拿砝码会污染砝码或引起锈蚀而导致称量不准确,应该用镊子拿取;滴加液体时若滴管触及容器壁,容易弄脏滴管,污染试剂瓶中的试剂,故该题选 D。 第三节 气体的制备以及性质实验 学习目标 主要是初中教材中常见气体氧气、氢气、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制取的装置 (包括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杂质或尾气的处理装置 ),性质验证、实验现象、结论、操作规则的掌握。 经典例题 例 实验室制氢气 和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由于锌粒中混入了少量大理石,使产生的氢气中混入了少量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盐酸的酸雾及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氢气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氢气中 用通过 液除去,少量水蒸气可通过浓 燥剂除去。为实现以上实验要求,请回答: (1)在 a f 各种装置中应选择的装置 (填写符号代号 )_。 (2)正确的连接顺序应是: (填写符号数字代号 ) 从左到右: ( )接 ( ); ( )接 ( ); ( )接 ( )。 (3)为什么在停止加热时还要 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才停止? (题目立意,考查制取氢气的正确实验装置的选择、除杂质的先后顺序、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操作顺序及其原因。答案 (1)a、 d、 f、 e(2) 接 ; 接 ; 接 (3)略。 ) 例 n 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 =A 的相对原子质量 m+B 的相对原子质量 n 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 “”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2、 A 的质量分数 = 100% 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应写在该元素符号前面, 不能写在右下角。 3、 素的质量比: = 注: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4、 A 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 质量 5、混合物中 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 100% 或 = 摘要】:专题一 化学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