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目标为王!_第1页
海尔:目标为王!_第2页
海尔:目标为王!_第3页
海尔:目标为王!_第4页
海尔:目标为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海尔目标为王在与张瑞敏两个多小时的对话中,你会发现他始终在强调目标。在海尔人的心中,目标为王。凡阻碍达到目标的都不做,凡有利于目标实现的都可尝试,大到形而上的观念,小到形而下的股权。为何背向韦尔奇中外管理您曾说过,有机会很想向韦尔奇当面请教一些问题。但这次中国企业花100万美元请他来了,您却为何没有到会您对国内企业家趋之若鹜地花上万元听韦尔奇传道如何评价张瑞敏这应是好事,说明中国企业已开始有这个需求。无论他讲的最终对你有多大用处,毕竟会让我们眼界开阔甚至受到启发。我之所以没有去,是因为我认为企业管理绝非一蹴而就,这就像你把贝克汉姆请来给中国足球队讲上三天三夜,中国足球的水平也不会迅速提高到哪儿去。最重要的是必须自立自强没有这种精神,想通过听听课就解决问题,那是天方夜谭我觉得韦尔奇有一点最值得我们向他学习,即他能将企业做到最大,又能将企业做到最“小”。这一点国内外企业只有GE做到了。为何看淡股权改造中外管理您很少提到高层主管的分配机制,而TCL却动作很大、影响很大,您是否认为在海尔现阶段,2/12高管人员的分配并不是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张瑞敏企业能一夜之间创造几个亿万富翁并不一定是坏事,我认为只要能让海尔创出世界名牌,什么方法都可以去探索。不过我感觉通过这种做法还做不到。中国人有句话财聚人散。你把财富都聚集到少数人手中,就会产生世界名牌吗企业难就难在做到相对公平,因为基础工作很难量化,如果能解决相对公平,绝对值是没问题的。LOCALHOST有人提问海尔为什么很少与外企合资其实道理很简单合资不是目的,你到底要什么不过我们并非拒绝股权改造,我们正准备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对企业部分股权进行改造,以奖励那些为海尔做出过贡献的人,但绝不会是那种一夜产生几个亿万富翁的方式。做企业绝非一股就灵。关键在品牌与代工之争中外管理依照您的眼光看,中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目前处于怎样一个阶段,今后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张瑞敏我认为中国企业已经到了一个没有后路可退的阶段,可能很多企业还没认识这点。尤其是对两个一体化认识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国内国外竞争对手一体化。我国企业其实已完全置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当中3/12了,你在国内碰到的对手,在国际上也会碰到。你很难说我在国内做得很优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目前如果还在争论做品牌和做代工,谁更适合中国目前企业的话,那就显然没看到问题的本质。其实,无论做品牌,还是做代工,你都必须做到世界级的水平,才能体现你的竞争力即使是做螺丝的中小企业,如果能做到世界份额的20以上,那也是世界级的竞争力。台湾做笔记本电脑代工,已经占到全球份额的60,这就是代工的名牌。我不同意有人提出的中国现在都加入WTO了,企业也都国际化了,还谈什么民族品牌其实不然。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对自己品牌扶植的特殊政策。连续观察中国企业这些年,我认为大家还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发展思路。而比这更可怕的是我们一些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也在给中国企业“支招”,大家崇敬于他头上的光环,但他其实根本不了解企业运作真实情况,会误导企业。“大”与“强”是分离的张瑞敏中国企业创名牌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刚刚有些规模就沾沾自喜。品牌就像海底冰山,露出的一角仅仅是它很小的一部分,下面根基越大上面露出的才可能越大。创世界品牌对我们国内4/12企业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要求很高,而我们目前还面临很大差距。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创新,尽快缩小和他们的差距。比如我们从1998年开始进行流程再造,已经进行了6年了,但我还感到有很大差距。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幸亏进行了流程再造,否则我们也做不到现在的流动资金零贷款。当宏观环境一紧缩,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时,我们能做到的绝不赊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而有些企业,即使赊销别人都不愿意卖,这说明你的产品竞争力不行,而产品竞争力不行说明你企业的人不行。有人认为世界500强应该叫500大。但我认为它今天能进入这个,那它今天就有竞争力,就是强大的。做企业没规模,很难说得上强大。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普遍规模太小。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白色家电领域里占世界的10,成为世界第一家电生产厂商。比如目前全世界一年约销售8000万台冰箱,我们目前约销售600万台,明年我们的目标为750万台,逐渐接近世界第一水平。能把750万台冰箱在全球卖出去,这本身就说明海尔很有竞争力。打造竞争力的七寸何在中外管理海尔是如何让自己的产品比别人更富竞争力的5/12张瑞敏我们原来产品设计、制造与销售是分段分离的,而现在海尔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与他设计产品的销售业绩挂钩,比如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3万台,那销售到3万台以上就是他的利润,他的收入就和这利润挂钩。对于销售人员也同样如此,你如果下订单1万台,那这就是你的负债,你卖出去就是你的收入,卖不出就是亏损。所以,如果从研发人员到销售人员都有强烈的市场和客户需求意识,你的产品就一定有竞争优势。我们把每个人的工作都设计成一个资产负债表,比如咱们这间会客室,日常的任何开支都是负债,只有让这个会议室达到一定的使用率,它的收支才能平衡。这样就保证整个企业的资产负债能分解到每一个员工,而不是平常最忙的是厂长,最后承担责任的也是厂长一人。中外管理海尔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这种目标比如是否必须上诸如ERP等项目张瑞敏通常许多企业花大量的钱上ERP却都是以失败告终,其关键原因就是企业流程再造不彻底比如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它的信息是上下流动的,让市场信息在企业各部门间横向流动、让组织扁平化就很难。不过,我感觉在企业里最难的工作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化,如流程再造就是简化流程。但为什么做起来很难6/12关键是领导领导只要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就简化不了流程。就事论事,会越办越复杂。所以,上信息系统之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让相关的每一个人都负责。海尔最初进行流程再造时,也碰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连续5个月销售下降。而且海尔的流程是以市场为目标进行再造,不仅改变流程还会改变人际关系,会牵涉到许多以往既得利益者的切身利益,如采购等部门。它的确难,正如哈默所讲流程再造就像将监狱砸开,放出犯人,再重新管理。没钱没技术,如何竞争中外管理您提到创新才是流程再造的源泉,海尔的创新方法是否也受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影响有什么具体做法海尔创新的动力源泉又是什么张瑞敏我们也曾专门研究学习过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我感觉创新的关键在于能否战胜自我,否则你不可能主动学习。如果你感觉良好,你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海尔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于世界名牌,那我们就总看到差距。比如中国电子百强全加起来还不如一个IBM规模大,海尔即使是第一,也仅仅是IBM的11。所以,你要做不到战胜自我,勇于自我剖析,那建立学习型组织也仅仅是学皮毛。海尔在学习方面也是把企业差距分解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看到差距,他才会有学习和创新的动7/12力。海尔虽然力争成为世界品牌,但目前和白色家电前三位惠而浦、伊莱克斯和松下相比,差距明显,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没任何优势我要想超越它们的唯一做法,就是必须换一种跨跃模式具体表现就是企业的反应速度,并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就是核心技术张瑞敏我们认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持续获取客户的超常能力。外界一直在争论到底是技术、人员,还是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我认为这都没看到问题的本质。我们单和世界三强拼技术、拼素质、拼资金,那我们在还没能追上它之前,就被淘汰了。但是我们通过流程再造,让每个人都面向市场,让我们的市场反应速度领先于它,让我们获取客户的能力强于它,那我们就有可能超过它。比如戴尔有什么核心技术但它用了不到10年就成为世界500强。它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它获取订单的能力超过了它的所有竞争对手,它能以最快速度满足上下游客户的各种需求。所以,中国企业不能陷入这样的怪圈,以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就是资金与人才素质,如果这样想中国企业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决策失误,败根何在8/12中外管理最近三九集团的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本来是一个发展得很快的国有企业,但由于过度举债扩大规模和跨行业搞多元化,造成企业如今几乎是资不抵债。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您认为海尔的决策与别人有何不同张瑞敏我还不太清楚到底三九出了什么问题,但我印象中它曾经是一个不错的企业。我只能站在企业角度根据我们自己多年的经验,来谈我们自己在做决策时的感受。我认为企业决策最难的是它正确决策的后续决策,企业一些重大失败往往并非一开始就决策失误,而是它的后续决策不断失误。因此,正确决策的后续决策如何做,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决策。比如海尔1984年进入冰箱,1991年进入空调,1992年进入洗衣机,进入的时机可以说选择得非常好,整个行业供不应求,处于性增长阶段,不愁产品卖不出去,每年的利润十几亿。但下面该如何做许多企业没有思考,而那时海尔已经在产品与服务品质上下了决心,没有像当时很火的冰箱企业雪花那样最终倒下。所以,决策就像拳击,一拳打下去虽然很有力,但很难将对手一下击倒,然而一套连续的组合拳就效果很好。因为市场是连续的,你的决策如果不是连续的,那必将受到惩罚。9/12另外,决策是否成功还决定于它的目标设定。如果你今年很赚钱就满意了,那你后续的决策可能还会失误。如果你的目标设定为进入行业前三名,那就可能让你的决策更具有连续性。那如何让后续决策依然不犯错误关键就看你能否战胜自我,即我们每走一步,都必须突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有时是不了解情况,但有些是对的。比如我们20世纪90年代判断生物制药和电脑应是今后最有前途的两个行业,于是迅速进入,最初利润连年翻番,显然我们并非选择的时机有问题,但后来我们依然用经营家电的思路来经营这两个行业,就必然会走些弯路。企业不可能是常胜将军,关键是要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另外,海尔的决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是,主张“亮了东方,再亮西方”我们进入其它行业之前,一定把现有行业做得扎实以后才考虑,即便有些问题也不会伤筋动骨。而且,除了制药外,进入的行业全都与家电业有关。我们进入金融业并非是出于追求拓展业务,而是进入世界品牌之列的必用手段。海尔有些重大决策被证明是正确之后,往往我们自己还没去思考,媒体却一片喝彩之声,其实我们是有意不去思考已经做过的正确决策。事物变化太快,这些只在写回忆录时才会有用。10/12中外管理那么海尔从最初摸索做企业到现在越来越成熟,是否可以说海尔目前看问题已经上升到了“不过如此”的境界,因而才能做到把问题简化张瑞敏不是这样。过去我们看不清一些问题的本质,但现在依然有可能看不清。因为,你的主观认识很难跟上客观世界。我们做实际工作的,思维方式往往并不复杂,就是目标先行,让目标决定你的观念。比如洗衣机到了夏天就是淡季,如果你的目标是夏天也要卖出洗衣机,那你就不能和大家一样认为这是淡季,你就一定能开发出适合夏天洗衣的便利洗衣机。所以我们常说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就是让你先接受这个观念。所以,看清事物的本质,更多的是结果,而不是前提。前提是你必须找准目标。海尔国际化的难点何在中外管理目前,每天深夜全国亿万球迷都在关注着欧洲杯,但是我们从赛场上看不到任何中国品牌广告。海尔目前虽然已经进入世界品牌百强,但进入国际市场采取的还是“缝隙策略”,你预计海尔改变这种策略还要多久台湾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比我们早,您感觉台湾企业步入国际市场的经验是什么张瑞敏一定要先把缝隙产品做好,才会有下一步11/12考虑。因为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不同发展阶段,比如在美国销售冰箱,你一上来就在大众媒体上做广告,不仅花费大,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于是我们就在面向经销商的媒体上做;接下来我们就在飞机场里做,然后才是大众媒体。但洗衣机要进入,还要从缝隙产品做起。所以,进入国际市场不能急躁,必须小步快跑。台湾企业之所以进入国际化比我们略有成功,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们总能盯住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比如他们现在做芯片,如果发现今后液晶有前途,他们就能迅速将业务调整为液晶;二是他们能和技术前沿地区有很好的国际信息联系,比如在硅谷办个小研究所等,能迅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变化。所以,我要求海尔的员工都要具有发散型思维,通过世界各地海尔工业园不断掌握行业变化。另外,还有一点应该引起国内企业注意的是国际跨国大企业都来到了中国,我们原来的成本优势就不是优势了外国政府为什么总说中国企业倾销就是希望你不要输出产品,而是输出资本。但是到国外设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