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探讨.doc_第1页
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探讨.doc_第2页
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探讨.doc_第3页
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文档,值得下载!-专业文档,值得珍藏!-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探讨周光迅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从层次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职业型几大类。学术界关于各类型高校的发展目标、管理体制、学科定位等探讨较多,而对如何根据各高校的层次定位培养相应的人才问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认为,由于各高校层次定位不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绝不能千篇一律。粗略划分,研究型大学主要应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应注重培养综合型人才,教学型和职业应用型院校则应侧重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本文试就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培养综合型人才略陈管见。一、历史上人才观念的变迁大学教育到底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唯物史观的理论,凡人才都是适应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人们的人才观念变化得相当明显。让我们对中外人才发展史作一鸟瞰式的浏览。采集经济时期,人们的主要价值目标是求生。那时的所谓人才,不外是那些身强力壮、臂力过人,勇于同猛兽搏斗,善于获取较多食物的人。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那时还不可能有“人才”这一概念。我国的人才思想发端于封建社会早期,此时已进入自然经济时期。在自然经济时期,人们的最高价值目标是特权。封闭性、保守性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一般劳动者无缘踏人人才的大雅之堂。只有少数上层阶级人物,才有可能成为人才。这些上层阶级人物的奋斗目标,是获取更大的特权。他们求名的一般途径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图,熟读各种经典诗文,经过层层考试,有幸者最终一举成名。成名者便有了特权,有了特权便有了一切。显然,这样的人才,即使满腹经纶,也不过是“书橱”而已。正如大诗人李白嘲鲁儒一诗所讥讽的那样:“鲁叟读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另外,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是尚未被开垦的自然王国,因而即使是当时天下闻名的人才,其知识面也是比较狭窄的。工业经济是工业革命或者说产业革命的产物。它孕育于17世纪末,发展于18世纪,始于纺织技术的变革,其全面实现的关键则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导致各种工作机械应运而生,从而带动了纺织、印染、采矿、冶金、机械、化学等工业部门的一系列重大技术变革。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这场革命从英国发端,很快便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经济是以赢利为主要价值目标的,由于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巨大的魔力,所以在欧洲科学教育很快取代了古典的传统教育。当时的时尚正如哲学家斯宾塞所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科学技术由于能为人们带来巨大物质利益而倍受推崇。表现在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上,则是“科技至上”之风的日趋强劲。由上可见,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下,大学教育中的人才观念也截然不同。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学教育要培养出适应21世纪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各高校从自身的层次定位出发,面向社会需要,突出特色,构建起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要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富于创新的综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二、世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当今,注重人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专博结合的通才,已是世界各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共同趋势。出现这种趋势,有其重要原因。从社会发展看,成才环境的变化要求个体必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首先,个体成才对社会、集体、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因为人们面临的任务日益巨大和复杂,需要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大,无论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是技术上的创新,都必须由一群-专业文档,值得下载!-专业文档,值得珍藏!-受过良好教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共同攻关,必须对整个过程进行组织、协调、管理。其次,个体成才对自学能力的要求在提高,提高研究者的自学能力被认为是个体成才和提高科研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三,个体成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不断变化,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从传授专业技术知识转向着重奠定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素质。从科学技术发展看,以信息科学、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为支柱的高新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不仅大大缩短了知识更新周期,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交叉渗透。与此同时,科学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率和现代生活的物质文明程度,促进了社会的工业化,而其本身逐渐成为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但是,功利主义和反人文主义的不断蔓延也给工业化社会带来了灾难性后果。核威胁、环境恶化、道德沦丧、毒品泛滥、艾滋病出现、心理与精神病剧增等,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发展。很显然,这些问题仅靠科学技术是难以解决和根除的,而必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原理、技术手段去共同研究和解决。这就要求大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综合型人才。面对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提出的挑战,当今世界各国大学都纷纷采取相应对策,以培养时代所需的高质量人才。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拓宽专业基础。不少著名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各专业共同的基础学分一般占毕业总学分的50以上,而且涉及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社会科学等。2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启发思维和培养能力。如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自由思考,通过辅导、课堂讨论、作业、写论文(报告)、考试等控制学生的时间,促使学生自学,通过小班授课、启发式教学、自由讨论等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3把人才培养过程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参加科学研究活动的机会,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必须尽可能与学校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以交流学术思想和活跃学术气氛。4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如设立跨学科专题研究计划和机构,设置双学士、双硕士、跨系硕士和博士学位等,让来自多个不同学科的教授共同指导一个学科的研究生进行研究和学习。以上措施反映了各国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古今知识、海内外文化相贯通的思想,体现了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麻省理工学院(即MIT)是由工到理、工结合再到文、理、工结合的典范。它的办学理念是:“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人才着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智能,开发创造力,拓宽知识面,为其探索未知世界铺路架桥”。要求本科毕业生必须:(1)具有所学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2)已开始掌握所关注领域中当前技术工作的知识;(3)已开始懂得人类社会的复杂本质和发展历史,以及人类的文化、哲学和艺术传统;(4)已获得继续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动力;(5)在研究项目中,得到发挥创造性和发明创造能力的机会;(6)在设计项目中,得到培养综合能力的机会;(7)提高了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8)开始理解和重视围绕技术发展的经济管理、政策、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些要求鲜明体现了MIT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宗旨。三、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培养综合型人才当前,大学的人才培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综合化、整体化趋势,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知识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目标的确立,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都要求大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要实现和谐互补,就必须从各自不同定位出发,确立相应的人才标准。对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就-专业文档,值得下载!-专业文档,值得珍藏!-要逐步建立起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和谐教育。提倡人与人之问、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是当今时代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体现。从“和谐”的基本教育理念出发,要求高等教育从宏观层面上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学科的和谐发展,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大学科的和谐共融。(2)类型、结构上的和谐共处,即在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与高职院校、民办大学之间保持既层次鲜明各具特色又和谐互补共生共存的最佳梯度结构。(3)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下高等教育的和谐互补。由于民族文化、社会制度的不同,各国高等教育的差异在所难免,但从人类的最高整体利益出发,实现各国高等教育之间“和而不同,和谐互补”应成为当代的基本教育理念。从微观层面上,要求在一所大学内部,应倡导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和谐平衡、互相尊重;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教学相长;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和谐发展、有序互融等。2促进学科综合化,不断拓宽专业。综合性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在目前培养目标依然是专业人才的状况下,主要表现为一专多能、专博结合。这就要求教学研究型大学必须加强文、理、工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互相整合,使学科建设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专业设置上,要坚决打破过细过窄的陈旧框架,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思路做好现有专业目录修订和专业调整工作,提倡设置跨学科专业。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都为多科性大学,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发挥独到优势,为培养综合型人才夯实学科综合基础。3课程设置综合化。为培养综合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在课程设置上必须遵循综合化原则。主要包括:在基础课同专业课之间,要逐步缩小两者的比例。参照国外一些著名大学的做法,大致以各占50为宜。在基础课内部,要做到思想政治课、文化基础课与专基础课的相互协调与整合,提倡按学科群设置基础课。对专业课,要加强其它课程内容的渗透,逐步向跨学科的核心课程或综合课程过渡。实现课程结构综合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形式综合化。4着重加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关键。因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说到底是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关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问题,前些年高等教育理论界讨论得非常热烈,也基本上形成了共识,所以无需赘述。但关于综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论者不多,不妨着重谈一谈。综合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大致应包括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创新意识,思维方式、方法,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这些基本素质构成综合型人才的素质体系。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素质是综合型人才成长的导向。其中,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实际工作中能遵循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性知识、智能结构和综合的实践能力是综合型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其中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化是一种主导趋势。同时,现代社会又是“知识爆炸”的年代,一个人无论多么勤奋也不可能穷尽对知识的掌握。这要求当今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I生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另外,当今时代,知识从产生到应用的周期日益缩短,这又要求人们必须有综合的实践能力。综合型人才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实践能力大致应包含以下内容:(1)博、专、新协调一致的知识理论体系。即既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能及时吸取新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2)娴熟的实干技能。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一个合格的人才,不仅应该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同时更应该是一位善于动手、精于工艺的操作大师,这样才能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3)高超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综合性创造能力是综合型人才成熟的标志。综合型人才是否已经成熟,关键是看他是否具有综合性创造能力。在创造能力中,最重要的素质是创造热情和创造意志。创造热情是创造者对于创造目标及其意义和对创造活动的积极心理体验;创造意志是创造者自觉确定-专业文档,值得下载!-专业文档,值得珍藏!-创造目标、克服创造中的困难,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素质。强烈的创造热情能增强人的思维和认识活动的能力;坚韧的创造意志能使创造者藐视困难、顽强拼搏而乐于进取。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是综合型人才素质结构的灵魂。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依据。它虽是构成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基本素质,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渗透于其它基本素质之中,起着指导如何提高其它素质及如何处理好其它素质之间关系作用。例如,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怎样培养综合性的实践创造能力?在错综复杂的思想观念之中,怎样认识、突出正确的导向?这些千头万绪的问题首先都要依靠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加以理顺和把握。对人才的培养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一定意义上说,培养人才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人才的综合性素质,是靠科学的思维能力组建起来的综合性素质,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的指引,就没有综合性;没有科学思维的作用,人才的各种基本素质只能是零散的、不协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思维方式、方法的理论基础,对此,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深有感触,他认为,学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使他在思维方式、方法上得到了很多受益。因此,在大学中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很有必要。优良的心理素质在综合型人才成长中发挥重要作用。由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心理素质,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质量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一般能清楚地认识自我,当社会和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能正确地调整改善自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