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_第1页
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_第2页
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_第3页
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_第4页
宏观经济形势及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宏观经济形势及2009年展望经济进入调整期宏观政策需“中性偏松”2008年,成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从一季度开始经济增速逐季放慢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全年经济增长率仍将达到10左右。由于担心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了微调,调控目标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展望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更加严峻,经济增长将会继续向下调整。为防止经济过度下滑,我们建议,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对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预计2009年我国GDP增长9左右,通胀压力明显缓解。2009年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增长趋势预测2009年主要宏观经济增长指标预测主要指标20072008预测数2009年预测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49524929651343393596实际经济增长率11910190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851601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372390170176420421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24824020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20114813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1741391485286180016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582652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89210010768571265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168207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125133124进出口总额亿美元217388262250307766进出口总额增长率235206174出口总额亿美元121801143725166721出口总额增长率257180160进口总额亿美元95582118525141045进口总额增长率207240190贸易顺差亿美元262202520025676贸易顺差增长率4773919CPI486334注2008年和2009年为预测数(一)经济增长走势分析与预测2009年,宏观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加趋紧,尤其是内部经济内生性变化带来的周期性调整压力可能会明显大于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周期性变化和国内周期性因素相叠加,增大了明年经济进一步向下调整的压力。但是,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内在条件没有改变,宏观经济政策有可能转为中性偏松,明年经济继续向下调整的幅度可能会小于今年。初步预计2009年我国GDP突破30万亿元大关,达3393596亿元,有望实现不低于9的增长。如果政策干预力度较小,则不排除破“9”的可能。1外部环境继续恶化,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2009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美国次贷危机仍在继续向纵深发展,其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的拖累效应仍在不断扩散。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新房平均销售价格创下118的历史最大跌幅,新房销售中间价下降55,积压待售新房数量为408万套。按当月销售速度,需要109个月才能售完,显示美国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疲软状态;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份跌至504,为1992年以来最低点;失业率上升至55,为2004年10月以来的最高点。美联储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仅0312,失业率将达到5557。近期美国五大投行中有三大投行接连宣布破产,尤其是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雷曼兄弟破产,引发全球股市暴跌,表明次贷危机的影响远没有结束,有可能持续到2009年甚至更长时间。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受次贷危机拖累,日本第二季GDP比去年同期减缩24创下七年来最大降幅;欧元区GDP下降02,折合成年率为08。这是自1992年以来欧元区15国整体GDP首次出现萎缩,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经济都在走低。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对2008和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由7月份的41和39下调为39和37。对美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保持在13,但对明年的预测从08调低为07;对欧元区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从17和12调低为14和09。此外,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国际经济环境中潜在的风险进一步积聚,明年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对美国这场金融风暴我们要有充分的估计,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远比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严重得多、深远得多。尽管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放慢,且面临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这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继续偏紧,不确定性仍然较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采取的一揽子救市方案的出台及效应的逐步显现,预计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放慢的趋势将有所缓和,对我国出口增长将形成一定的稳定作用。2消费增长将趋于放慢。前8个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我们认为,这一速度已经达到本轮增长周期以来的顶峰,明年将可能呈温和回落趋势。从历史上看,一般当投资和经济增长出现减速情形时,意味着消费增长也将达到顶点,经济开始进入收缩期,之后,消费增长将随之回落消费比投资和经济增长大约滞后一年左右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两次周期和90年代上半期的一次周期都是如此,见图)。我国经济和投资增长分别持续回落已近一年时间,由此可以判断,明年消费增长将呈回落趋势。但相对于投资和净出口,其贡献会有所提高,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会有所好转。3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中期调整期,且有可能持续两至三年时间,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将会明显放缓,进而将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剧,随着奥运结束,2009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将会加深,我们预计房地产调整有可能延续到2010甚至2011年才可结束。今年以来出现的特大城市房价下跌与成交量萎缩并不是一种短期现象,预示着过去十年曾经高度繁荣的房地产市场转入中期调整期。一方面,房价从几千元/平方米迅速上涨到近两万元/平方米,除了市场供求因素外,其中不排除投机炒作带来的泡沫成分,这个泡沫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自我调节来消化。另一方面,在预期房价下跌已经形成和成交量继续萎缩的情况下,房地产调整将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目前房地产投资已连续三个月回落,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将有可能出现大幅下滑,房地产业调整将带动钢铁、水泥等相关重化工业调整,进而对建材以及家电等制造业下游产业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4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明显减弱。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4,和上年同期比明显下降。其中主要是受需求减弱及成本因素影响(受原材料、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资金趋紧融资困难等影响,这对于长期依靠低成本竞争的中国制造业无疑带来相当大的挑战。尤其是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虽然近期宏观政策在向偏松的方向调整,但在外需趋弱、经济景气面临周期性收缩以及高成本的三重压力下,未来一段时期,企业盈利能力将会受到进一步的影响,这必然会造成整个社会投融资萎缩以及影响就业和消费需求缩减,进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出现内生性收缩。尽管内外环境变化对经济增长构成了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长期因素依然在起作用。工业化和城镇化仍处于长期性加速期,将会继续推动投资较快增长;我国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十分充裕,技术进步明显加快,装备工业、电子通信、机电产品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有待释放等,这使中国经济仍能保持8以上的增速,如果宏观政策把握得当,本轮经济完全可以避免深幅调整。(二)三大需求增长分析与预测投资增长面临的调整压力比今年明显增大,预计明年投资增速将明显放缓。一是外需进一步萎缩,将带动相关的投资需求萎缩;二是房地产业在面临预期房价下跌、销售困难而陷入困境的情况下,明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可能出现大幅度下滑,从而引致整个投资增速明显放慢;三是企业因效益滑坡和市场需求萎缩,投资能力和投资信心明显不足,实体经济投资需求将会减弱;四是反映投资者意愿的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18月计划总投资同比仅增长25,其中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以上的东部地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负增长。但是,投资增长适度放慢是合理的,正常的,短期内不易出现过度调整。尽管房地产因中期性调整将会带动投资持续放慢,但一些新的投资需求有待释放,对总投资增长将形成一定的支撑,如灾后重建仍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潜力仍然很大;环境保护、产业升级等都需要大量的投入。预计明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有可能回落至18左右,实际增长13左右。如果政策放松较明显,名义增长率可望达到20。消费需求增长将逐步放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收入增长明显放慢,将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增长减速。今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比去年同期回落了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回落了3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将影响未来居民购买力水平。二是随着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明年就业将更加困难,居民收入和预期收入更加不乐观。三是股指大幅下降和房价回落将形成较明显的财富负效应,耐用消费品消费增长有可能明显减速。初步预计,2009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75左右,实际增长124,比今年增速有所回落。出口增速将继续放慢,但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好于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将对明年我国出口继续构成很大压力。目前,我国除对美国出口大量减少外,欧盟、日本经济放慢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也开始显现,中国到欧洲的出口增速已经从年初3040回落至8月份的22,对日本的出口增长也在明显放慢。随着危机不断加深,这一下滑趋势还将会继续下去。外需减少对明年就业将会造成巨大压力,但对整个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能要小于今年。原因主要是今年外贸顺差降势较猛,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估计明年外贸顺差有可能保持一定增加,进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会好于今年。初步预计,2009年出口增长16,进口增长19,贸易顺差25676亿美元,增长19。(三)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周期性放慢,中国物价增长的“拐点”正在显现,明年价格水平将有望继续回落,通胀压力将大大减轻。从影响明年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第一,食品价格将会继续回落。食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本轮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目前食品价格已呈明显回落趋势,月环比涨幅自3月份以来持续下降。今年夏粮丰收,预计秋粮也将增产,全年粮食有望实现第五个丰收年。市场供求关系改善将会有效抑制食品价格上涨,进而将影响CPI增长继续走低。第二,PPI增速有望回落,且传导机制的变化使得PPI向CPI传导的可能性不大。一是根据我们对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物价变动规律的研究表明,PPI与CPI之间大约存在23个月的滞后期,即CPI的拐点先于PPI。目前CPI已持续回落四个月,预计9月份PPI也将开始回落,由此本轮物价上涨将发生拐点性变化。明年随着全球和中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周期性放慢,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将会明显减少,价格涨幅将会明显回落。二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最近国际油价已跌破90美元/桶,钢材、铁矿石、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下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不断加深,明年世界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或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大,这将相应地带动需求增长明显减少,初级产品价格有望继续大幅回落。但也不排除因投机、地缘政治等原因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三是由于传导机制的变化,PPI向CPI传导的可能性非常小,产能过剩压力有可能显现。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两波物价上涨的情况表明,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势迅猛,对下游生活资料产品价格拉动作用很小,其原因主要是价格传导受阻。我国供给约束型经济早已转为需求约束型经济,而技术进步带来的供给潜力增长非常快,最终消费品多属竞争性行业产品,涨价受到市场竞争的限制,如手机、家电、汽车等就是这种情况,新产品不断出现使得价格不断下调。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PPI向CPI传导,相反,在内外需均出现萎缩的情况下,明年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第三,资源要素价格从长期来看上涨压力较大,但短期内在经济面临收缩的情况下,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有限。总体来看,明年物价将继续呈回落趋势,通胀压力大为缓解。初步预计,CPI上涨34。2008年前两个季度主要宏观经济增长指标及全年预测主要指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预测数全年预测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14906130619020281882965134GDP增长率10610498101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641631561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21845684020113907417017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率2462632452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14714814714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1831705843609859121485286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59268260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5555251043077343110768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率2062142122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率121129132133进出口总额亿美元57038123417195877262250进出口总额增长率246257247206出口总额亿美元3059066661106788143725出口总额增长率214219216180进口总额亿美元264485675789089118525进口总额增长率286306286240贸易顺差亿美元414298701769925200贸易顺差增长率1081234739CPI80797063注(1)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采用“线性拟合法”。即根据20032007年各年上半年投资额占全年投资额比重的变化趋势,通过“线性拟合”后得出的数值作为参数进行预测;(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预测采取“平均法”。由于新一轮增长周期以来消费增长趋势变动很不规则,我们只取2006年、2007年上半年占全年比重的平均数作为参数进行预测;(3)其他指标的预测都是采取“结构法”,即根据2003年以来各季数据计算出各季占全年的比重,用四年平均值作为预测的主要参数。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全年增长预测(一)经济增长由繁荣期转为调整期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逐季回落的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二季度GDP增长101,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同比大幅回落2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长106,比上年四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逐季惯性下滑趋势非常明显。经济运行呈现“四落两升”特点。“四落”即GDP、工业、净出口、投资(实际投资增长率)增幅均明显回落;“两升”即消费增幅上升和物价明显攀升。四大因素影响导致经济增长出现“拐点”性变化。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直接影响我国外部需求减弱,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降低;二是持续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为抑制“三过”问题,国家近两年调整了外贸政策,采取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的作用今年明显显现;三是内生需求增长放慢,主要是房价长期过快增长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升抑制了需求增长,投资增长的拐点显现。四是重大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经济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从今年开始,我国经济由繁荣期开始进入调整期,估计这种态势将持续两至三年左右时间。尽管未来经济存在过度调整的可能,但从目前状态看,这种调整是适度的,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区间。首先,全年GDP增速仍达10,且每季均在9以上,属于大家普遍认可的910的潜在增长水平内。其次,三大需求中,内需增长仍然较为强劲。18月份累计,投资需求名义增长274,高于去年同期0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名义增长率在20以上,实际增长超过13,这是自1998年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方针以来消费增长最快的时期。今年经济增长放慢的主因是出口增长明显放慢和顺差的减少,初步预计因净出口增长放慢而导致GDP增长放慢18个百分点左右。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以来经济增长由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开始向主要依靠内需拉动(从长期看主要是消费内需)转变,符合我国宏观调控方向和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其三,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7个月已完成全年新增就业目标任务的76;截至6月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与2007年持平。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一是中小企业受出口受阻、生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二是成本压力增加和需求减弱将导致企业利润明显下降,这会大大降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也对就业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形成较大的压力。三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调整的风险日趋加大,成为影响我国金融安全以及整个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以上三方面问题已构成未来宏观经济进一步向下调整的压力,对此,宏观调控应加大政策的微调力度,突出前瞻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以确保今后经济增长回落不至于过猛。(二)对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经济增速明显回落,但通胀率创出新高。初步预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6513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1,比上年增速放慢18个百分点。全年CPI增长将创新高,达63左右,但月度下降趋势明显,CPI增长已连续4个月回落,未来几个月将继续小幅回落,其中食品价格回落是主因。三大需求增长“两落一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明显回落,18月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同比增长274,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名稳实降”,初步预计全社会名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实际投资增长15左右。出口增长明显回落,且顺差大幅减少。预计全年出口143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1185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全年贸易顺差2520亿美元,比去年下降39。消费增长创新高。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19,比上年同期提高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以上。初步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207左右,实际增长133。工业增速明显回落,企业效益大幅下滑。受国内多重自然灾害和出口放缓以及奥运期间个别施工企业停工等因素影响,今年工业增长呈明显回落趋势,18月累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比去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奥运后工业增速有望反弹,但在总需求可能继续有所收缩的情况下,工业整体回落趋势不会改变,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比上年回落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企业效益在成本上升和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将可能继续大幅下滑。2009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建议针对明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比较严峻的局面,为了防止本轮经济出现过度调整,我们建议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应对去年以来的“偏紧型”政策进行调整,采取中性偏松的政策,即在“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下进行结构性松动。“双稳健”政策其重点要以扩大消费需求为核心,以加快改革为重点,从战略上实现短期增长目标与长期稳定发展相结合,以确保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增长。我们之所以主张“双稳健”,即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而不是扩张性政策,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环境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好得多。一是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目标是“保8”,而目前我国经济仍保持在10的较快增长区间,其政策目标应该是“防”止过度下滑或是“保9”,不需要采取扩张性政策。二是1997年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有效需求不足,面临通货紧缩的局面,不仅出口增长大幅度放缓,而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目前我国内需增长依然强劲,即使明年投资和消费增速均有所回落,也不大可能出现大幅下滑。更为重要的是,短期内全球以及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宜采取扩张性政策。三是尽管目前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依然较好,但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及经济增长放缓,其影响、深度、持续时间可能要大大超过亚洲金融危机,对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而中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我们应对危机,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