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_第1页
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_第2页
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_第3页
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_第4页
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概念规划及核心地段城市设计一、规划设计背景上虞经济开发区是该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发展的四大组团之一,是产业高新化、设施现代化、管理高效化和环境园林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近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已成为上虞市近期城区拓展和空间格局优化的重要区域所在。因此,对这一地区进行规划设计,不仅有助于开发区建设开发水平与整体吸引力的提升,还可以实现上虞整片城区在功能布局结构上的深化与优化。二、规划用地现状11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位于上虞市建成区的西面,与老城区隔曹娥江相望,其规划范围为东至329国道(赵家大桥),西至五甲路(五甲大桥),北依曹娥江,南靠1号路,属于一类沿江发展的带状用地,其总用地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地段主要集中于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是规划设计的重点地段。12江滨新区的现状以大片农业用地为主,其间散布着一些河道、植被、厂房及村落;三环与四环之间还有两块已完成修建性详规的用地(即招标书的R4与R5用地),主要用于当地居民的拆迁安置;区内包括滨江绿地在内的自然资源则维护尚好,属于工程建设的适宜用地。三、规划设计目标31功能定位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的规划设计以“城市公共次中心和生活居住区的营建”为核心,功能构成上以金融商贸、餐饮娱乐、办公管理、生活居住等为主,景观设计上则强调现代文明与滨江特色的交相辉映,使其核心地段成为现代化上虞的又一标志性区域。32总体目标在上虞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当地滨水城市的空间格局,注重规划区同整个城市在功能布局结构上的协调与衔接,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实现下述目标构筑合理明晰的布局结构;组织顺畅便捷的道路系统;配置人性化、多层次的绿地系统;创造富有凝聚力和现代气息的空间景观。四、功能布局规划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功能布局的多样性与复合性,具体而言41西部区块(位于五甲大桥与四环路之间)这部分用地在功能构成上以生活居住为主,在建筑高度上以6层住宅为主,其间穿插排布着部分高层,在具体使用上则以中心大道为界(平行于一号路与滨江路)路北以出售的商品房为主,通过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交通区位条件吸引新住户,路南则以原有居民的拆迁安置为主,而且两者均配建了相应规模的幼托、学校、会所、商业等住区配套设施。整片用地面积为20599公顷,容积率则达到了101。42中部区块(位于三环路与四环路之间)这部分用地主要由以下六大功能区构成421商务办公综合区位于中部区块的东段,与三环路、一号路的交叉口相对,总用地面积为4077公顷,建筑面积为5011万M2。该区以28层高的闰土集团办公楼为制高点,以椭圆形的半开放性广场为中心,环绕组织了包括商业服务、办公管理、行政办公培训等多种职能在内的建筑群落,从而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集休憩、游乐、集会、消费于一身的核心活动空间。422休闲娱乐区位于中部区块的中段和中心大道的北侧,总用地面积为1700公顷,建筑面积为1616万M2。该区在功能构成上以餐饮和文化娱乐为主,在建筑高度上以多层为主(不超过6层),在布局上则沿着一条尺度宜人的内步行街展开,并结合几个出入口作空间尺度上的收放处理,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安全顺畅而又富于变化的消费环境。423办公管理区位于中部区块的中段和中心大道的南侧,与休闲娱乐区隔路相望,总用地面积为1550公顷,建筑面积为2067万M2。该区在功能构成上以企业集团的办公管理为主(如大普集团和银邦集团),在建筑高度上以915层的综合写字楼为主,在布局上则强调排列的韵律性、街景的连续性及其同休闲娱乐区的对位呼应。424金融财险区位于中部区块的西段,围绕着主要道路交叉口展开布置,总用地面积为1026公顷,建筑面积为1293万M2。该区在功能构成上以金融、银行、保险、证券等为主,在建筑高度上则多高层结合布置,是核心地段继次中心区之后的第二核心,也是其沿中心大道延伸的公建服务带的有力收束。425生活居住区位于中部区块的西段和中心大道以南的部分地块内,主要沿一号路集中布置,总用地面积为7775公顷,建筑面积为5984万M2。该区在建筑高度上以弧形排布的6层住宅为主,仅在西面布置了一圈小河道圈成的岛屿,专门规划了一片联立式的高尚住宅区,通过优美的山水环境和高标准的建设水平来吸引中上阶层。426公共绿化区位于中部区块的北端,与滨江路相邻。它将上虞总体规划中的街区式绿化沿公建服务带东西向延伸,总用地面积为1378公顷。43东部区块(位于三环路与329国道之间)这部分用地主要由以下三大功能区构成431生活居住区位于东部区块的西段,总用地面积为4410公顷,容积率为104。该区以一斜向贯穿的河道为界,河西在建筑高度上以9层的小高层为主,在布局上则围绕着次中心的广场呈放射型排布,从而强化了道路两侧建筑格局的整体联系;而河东则以多层住宅为主,并配备了小学、幼托、会所等必要的住区设施。432公共绿化区位于本部用地的中段偏东,是遵循上虞总体规划所设置的街区式绿化,它将滨江绿化同一号路联结了起来,总用地面积为577公顷。433商业服务区位于东部区块的东段,它在功能构成上以商业、服务为主,在建筑高度上则以21层的高度为统核。它既是江滨新区沿江东扩的最后收束,也是329国道(赵家大桥)沿线景观的重要节点与对景。五、结构形态规划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的结构规划重点强调了“一轴、三核、一带”的有机构成。51“一轴”城市功能发展轴它由东西向横贯新区的中心大道构成,不但将各主要功能区依次串接了起来,还结合两侧的建筑、绿化、河道等形成了丰富多变的主景观轴。52“三核”均衡分布、各具分工的三大功能核它们结合城市功能的发展轴而设,是各区块发展建设的独特标志所在。521生活服务核分布于西部区块的生活居住区,由住区内环路围合而成的一级公共空间构成。除了绿化与广场,它还穿插布置了多高层住宅、会所、商业、服务、文体等配套设施,是居民们休憩娱乐和交往联络的主要集聚地。522金融财险核分布于中部区块的西段,与功能布局中的“金融财险区”相对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开发区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与高新形象。523商务办公核分布于中部区块的东段,与功能布局中的“商务办公综合区”相对应。该核的公建、绿地、草坪、小品等元素均环绕着椭圆形的下沉广场,采取了环形放射布局,这有效地强化了次中心的整体秩序与向心性,使其一跃成为新区现代化和高效化特征的集中体现和形象代言。53“一带”沿中部区块中心大道延伸的公建服务带它由平行发展的休闲娱乐区和办公管理区共同构成,实现了金融财险核与城市次中心核的有效沟通和相关职能的规模化聚合。此外,江滨新区尤其是核心地段,还采取了“绿、车、人三带并进”的发展模式滨江路南侧的绿化区(绿),南北两侧的城市干道滨江路与一号路(车),还有各功能区内部的市民广场与步行街(人)均呈现出沿中心大道横向延伸的总体态势与发展特征。六、道路系统规划61道路交通规划西部区块从周围城市干道引入的一级道路,一方面强调了其同周边用地规划道路结构的呼应,以强化地区道路系统的整体联系;另一方面则自然地将每片小区划分为了一个个组团,并形成一圈内环路,为整片住区构筑了核心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均衡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住区居民基本的交通出行需求。中部区块多元化的职能要求则决定了其多样化的动态交通组织方式沿中心大道发展的休闲娱乐区和办公管理区,在其后各开辟了一条平行辅道;设置了大规模步行区的商务办公综合区、金融财险区与休闲娱乐区,则多在外围结合停车场设置了车行辅道;至于生活居住区,主要在考虑朝向的基础上规划了一级弧形道路。这些同等级的道路彼北对位衔接,共同交织成为一张灵活、流畅的动态交通网,为各功能区必要的交通输配、静态交通组织、消防需求及人车分流提供了全面的保障。东部区块的道路交通则主要依靠中心大道及沿河辅道上引入的一级道路加以解决。62停车场规划生活居住区的机动车停车场,主要结合小区级与组团级绿地、或沿区内主要的车行道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则集中于住宅的半地下停车库。商务办公综合区、金融财险区与文化娱乐区,其机动车停放主要通过与外围车行道相结合的停车场加以解决;非机动车停放则沿外围道路停放。至于办公管理、商业服务等公建区的机动车,可结合与辅道相连的停车场集中停放,非机动车则结合其公共入口区加以停放。七、绿地系统规划上虞经济开发区的江滨新区除了曹娥江分布的滨江绿带和三、四环路两侧的隔离绿带外,其绿地系统基本上是由绿轴、绿核、绿链和绿院共同构成的,以形成以东西向景观轴为骨架、以绿核为中枢、以绿链为纽带、以绿院为点缀的多层次的绿地系统。绿轴与规划结构中的“一轴”相对应,由横贯东西的中心大道结合两侧的绿化、河道等构成,并实现了各大区块的整体串接。绿核与规划结构中的“三核”相对应,是各区块最为核心的公共活动场所和景观节点空间所在。绿链与中部区块的“外围绿化区”相对应,它作为绿轴的一种补充,平行于中心大道横向延伸,并沿途顺着道路、广场、河流多处渗入腹地,将中部区块的各大功能区有机地整合为了一体。绿院指各建筑群内部围合的尺度宜人的院落绿地,包括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各公建的内院绿地等等。八、空间景观规划上虞经济开发区江滨新区的空间景观规划,在总体上是以横贯东西的主景观轴(即“一轴”)作为控制和参照的,并针对不同的功能区作出了不同的处理81西部区块811生活居住区的核心空间由内环路围合而成,其间穿插布置了住宅、会所、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和绿地、广场,是居民们最为集中的公共活动场所(即生活服务核)。812生活居住区除了核心空间外,更强调各组团级空间的规律性使用和变化,并在周边布置了幼托、小学、中学等文化建筑。813生活居住区以多层住宅为主,高层则主要沿内环路排布在了核心区,不但有效增强了其核心空间外在的形象冲击力,丰富了住区的天际线,还增强了住区应有的向心力与内聚性。82中部区块821商务办公综合区以28层的闰土集团办公楼为制高点,环绕着下沉式广场集中布置了包括商业、办公、服务等多种职能在内的高层建筑群,不仅为市民营造了一处特征鲜明、会聚人气的大尺度公共空间,还使其成为开发区展示自身大气恢宏、现代高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和标志性场所。822金融财险区作为公建服务带的收束空间和本区块的第二核心,围绕着主要道路交叉口呈环形结合布置了高层与多层建筑,不但有力地界定了其具有代表性与凝聚力的核心空间,还为曹娥江提供了丰富而现代的城市界面。823休闲娱乐区在建筑群落中引入了一条尺度宜人、收放有序的步行街,它平行于中心大道横向蔓延,并同外围的绿化区彼此渗透,为公建服务带创造了一个亲切、安全、顺畅的消费空间。824生活居住区以多层住宅为主,仅仅沿着四环路旁的绿化隔离带和河道布置了一圈小高层,既增加了住区自身的空间景观层次,又同西部区块的住宅高度分布取得了呼应。83东部区块831公共绿化区将草坪、林木、山石、小品等基本元素有机地组织起来,不但将滨江绿化引入新区,还为市民提供了一处生态化、园林化的核心空间。832最东端沿329国道布置的商业服务区,则以21层的高层建筑为中心,完成了对滨江城市带东扩的有力收束和对桥头节点空间的塑造。九、附录表一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功能区总用地面积HA总建筑面积M2建筑密度容积率最高建筑层数层西部区块生活居住区2059920705万131810128商务办公综合区40775011万246712328休闲娱乐区1700161631100959办公管理区15502067万256613315金融财险区10261293万286912615生活居住区77755984万13530789中部用地公共绿化区13780130990011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