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伤寒论讲稿_第1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_第2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_第3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_第4页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一页到目录第01讲伤寒杂病论的作者第01讲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这个社会背景正是战争连年不断而且天灾连年不断的这样一个社会背景。所以我们了解他的生卒年代主要是了解他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籍贯。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东汉南阳郡涅阳人这个地方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邓县有一个东稂镇东稂镇的西北15公里左右有一个张寨村这个张寨村在清朝的末年北门还保存着。这个北门上面有一个石头刻的匾额上面写着QUOT古涅阳县QUOT。所以由此可以证实这个河南省南阳地区邓县的张寨村就是古涅阳县的县址。张仲景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我们在这里考察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有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什么地方的人在他所写的著作里就有方言的特征所以我们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的书对他书中方言的准确含义能够仔细的了解。你比方说在伤寒论中有很多地方谈到了QUOT桂枝不中与之也QUOTQUOT柴胡不中与之也QUOT这个QUOT中QUOT和QUOT不中QUOT直到今天仍然是河南地区的方言。QUOT中QUOT就是QUOT可QUOT的意思QUOT不中QUOT就是不可QUOT不中与之QUOT就是不可与之这是典型的河南当地的方言的特点。又比方说在伤寒论中这个QUOT熬QUOT字我们现代的词源说QUOT小火慢慢煮就是熬QUOT象我们现代汉语中通常所说的熬粥熬药都是这个意思。在伤寒论中有QUOT巴豆熬去油QUOTQUOT虻虫熬去翅足QUOTQUOT白粉熬香QUOTQUOT杏仁熬黑QUOT。如果我们用今天的这个QUOT小火慢慢煮QUOT来解释这个QUOT熬QUOT的话杏仁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黑呢巴豆小火慢慢煮怎么能煮去油呢特别是那个白粉就是白米粉如果加上水小火慢慢煮的话那就煮成稀糊了怎么能煮香呢那我们要考察这个字的话怎么考察这可能是仲景当时用的一个方言。西汉杨雄写过一本书它就叫方言他是以当时的普通话来解释地方话的。方言里对这个QUOT熬QUOT是怎么解释的呢他说QUOT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或谓之火备秦晋之间或谓之炒。QUOT西貉钚鄣恼舛位八祋UOT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QUOT没说加水就是只用火而使五谷杂粮干燥并把五谷杂粮做熟了。QUOT自山而东QUOT就是山东这个地方QUOT齐楚以往QUOT齐国、楚国这个地方把它叫做QUOT熬QUOT。QUOT关西陇冀QUOT这是陕西的一部分甘肃还有河北的一部分QUOT或谓之火备QUOT这个火备干的QUOT火备QUOT这个字火备和这个字焙都是一样的。QUOT秦晋之间或谓之炒QUOT秦是陕西的一部分晋是山西的一部分那个地方有的人把它叫做QUOT炒QUOT。可见在汉代这个QUOT熬QUOT、QUOT火备QUOT、QUOT炒QUOT含义都是一样的。都是用火而使五谷杂粮干燥和做熟也就是说QUOT熬QUOT字在这里就是QUOT炒QUOT的意思。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呢张仲景不是河南南部的人吗河南南部在古代属于楚国的北部所以仲景是楚人是楚人的话他当然就用的是楚地的方言。所以他在伤寒论中的这个QUOT熬QUOT字就是指的炒的意思。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在伤寒论中QUOT杏仁熬黑QUOT就是杏仁炒黑QUOT巴豆熬去油QUOT就是把巴豆炒一炒炒去油。巴豆的毒全在这个油里头。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做QUOT巴豆不去油力大如老牛QUOT炒一炒就把它的油去掉了。特别是这个白粉你看这个QUOT粉QUOT字是QUOT米分也QUOTQUOT研米使分散也QUOT它的本意就是米的细末就是米粉。什么叫QUOT白QUOT呢汉代QUOT稻曰白QUOT你看那个周礼注疏注这个QUOT白QUOTQUOT稻曰白QUOT所以白粉就是白米粉。我们有一次考试有一个名词解释有一个学生大概既没有听老师上课也没有看书答QUOT白粉QUOT这个名词解释的时候他居然写了一个QUOT大烟土QUOT。白粉就是白米粉白米粉炒一炒就能炒香熬香就是炒香。我们北京有一道菜叫作米粉肉它就是拿五花肉放上佐料腌好了以后和这个炒香的米粉混合在一起上笼屉上蒸蒸完了香酥可口不肥不腻所以这个QUOT白粉熬香QUOT就是炒香。我们知道仲景是楚人所以在考证这个QUOT熬QUOT在伤寒论中的本来的含义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是指的炒。所以我们了解张仲景是什么地方人主要是为了读他书了解他书中方言的一些确切含义。张仲景的心理素质怎么样作为这样一个名医他一定有他特殊的心理素质。仲景在年青的时候曾经找过一个心理学家叫何颙的先生请教何颙说QUOT先生您看看我长大了我将来适合做什么工作。QUOT何颙这个人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心理学家。所以那个时候他看曹操说现在天下大乱汉朝将要灭亡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的一定是这个人。他说得很准所以仲景呢也找他来看一看。何颙说QUOT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QUOT这件事情记载在什么地方呢记载在太平御览何颙别传里这本来是说何颙说话说的准确预测得准确。他说QUOT仲景先生你呢思精而韵不高你是一个善于深思熟虑性格内向的这样的一个人而不是那种大喊大叫的喜欢张扬的人所以如果你今后要做一个医生的话那你一定是一个高明的医生。QUOT这是张仲景的素质。北京中医管理局说我们在座的同学将来都是培养北京市的名医的我想我们作为一个医生这个职业的话那你一定是胸有成竹的稳如泰山的让病人一看就给人一种信任感的应当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这样的心理素质的人。而不能是个大喊大叫的、毛毛躁躁的让病人一看见哎哟这大夫给我开的这个方子我敢不敢吃呀没有一种信任感。所以作为一代名医也应当学习张仲景的深思熟虑的这种心理素质。仲景的学医经历宋臣林亿等伤寒论序里有一段话说QUOT张仲景汉书无传QUOT后汉书没有他的传记QUOT见名医录云QUOT名医录是唐代的甘伯宗所写的一本书非常遗憾的是名医录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了说QUOT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尽得其传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QUOT。说张仲景最初学医是跟他的同乡张伯祖学的学的结果呢就是把张伯祖的学术经验学术思想全面进行了继承。所以当时的人说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都超过了他的老师可以说是QUOT青出于蓝而胜于蓝QUOT。而且从张伯祖和张仲景对中国医学的贡献来看仲景的贡献要远远超过他的老师。这件事情给我们两点启示一点启示是名师出高徒这个宋张杲医说就写过张伯祖说张伯祖QUOT南阳人也QUOT他是QUOT独好方术诊处精审QUOT无论是诊断还是处理都非常精当都非常谨慎QUOT疗皆十全QUOT治疗就是十个病人来看病能治好十个QUOT为当时所重QUOT是当时的大家非常重视的非常尊重的一位名医。QUOT同郡张仲景异而师之因有大誉QUOT他的同乡张仲景非常尊重他就跟他学习所以张仲景也因此有了很大的声誉这就是名师出高徒。所以我们今天组织师带徒应该说这个教育方法是符合中医学术继承的发展规律的。这是一个启示。第二个启示是师带徒也可以出名医。仲景没有进过什么大学但是他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他的职务在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所写的伤寒论序里头引用了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的一段话关于仲景的职务写了这样几个字说QUOT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QUOT这个QUOT孝廉QUOT不是一个职务也不是一个职称他是指的在当时社会对于基层的一些孝顺父母廉洁奉公的优秀青年的一种荣誉称号。以后政府在选拔官吏的时候就从这些孝廉中的优秀者来作为选拔官吏的一个基础。所以仲景做孝廉的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没有史书记载了这个QUOT官至长沙太守QUOT长沙这个地方在汉代是一个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交通重镇长沙太守在史书上都是有记载的。你看我们查了史书有记录长沙太守有孙坚就是孙策、孙权的父亲很有名的其后有苏代、有张羡、有张怿、有廖立、有韩玄而韩玄就是那个黄忠的原来的那个上级领导。你看这些人都是非常有名的因为这是一个重镇的太守。可是张仲景呢他做太守的事情史书上没有记载。后代特别是明代以后的地方志也有张仲景作长沙太守的这种记载。在明代的崇祯五年也就是公元1632年在南阳城东农民在挖井的过程中挖出一个石碑来这个石碑上写着十一个字QUOT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QUOT。这个石碑出土以后这个石碑现在保存在南阳医圣祠专家们考证它的石刻的风格、碑框的花纹还有碑框的配画还有图式都和晋末南北朝的石窟造像和当时的那些古墓的一些彩画的风格都相类似都相仿佛。1981年在整修医圣祠的过程中人们把这个墓碑往下挖一挖在这个墓碑的根基的基础下面发现了一个碑座碑座的侧面刻着4个字叫QUOT咸和五年QUOT。咸和是晋成帝司马衍的年号咸和五年相当于公元330年。QUOT咸和五年QUOT这4个字是刻在碑座的一侧的字体也很不规范歪歪扭扭的看起来就像刻碑的这个刀工试他这个刀的时候试他这个铁笔的时候随意刻上的。如果说这个碑体和碑座是同一年代的东西的话也就是说这个碑如果是立在公元330年的话那离仲景去世也就是年多一点那这个墓碑对考证张仲景做长沙太守就有重要的文物价值。非常遗憾的是这个碑座是汉白玉的碑体却是青石的而碑座的这个字体呢和碑体的QUOT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QUOT这11个字的字体又完全不同所以人们就觉得呢这个碑座可能是比较早而碑体呢可能就晚一些。当然从花纹来看也像晋末南北朝时候的作品所以说它对考证张仲景作为长沙太守有重要的价值。可是后来我冷静一想在这个墓碑上有两个要素一个是QUOT长沙太守QUOT一个是QUOT医圣QUOT如果我们考证长沙太守得不出结论的话我们就看一看医学界是什么时候把张仲景称作医圣的。医学界还没有把张仲景称作医圣的话这个墓碑是不会这样刻的。首先我们想一想在汉代当时没有人把张仲景叫医圣如果把张仲景叫医圣的话后汉书三国志肯定会给张仲景作传但是这两部史书都没有给他作传所以当时没有人把他叫做医圣。稍后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的过程中他只提到了说QUOT今收采仲景旧论对病真方QUOT收集张仲景的过去的这些著作和对病的真方在这里直接称仲景肯定没有把他称做医圣。再后来晋朝的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里头他有这样一段话说QUOT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QUOT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说伊尹这个人以他仅次于大圣人的才能你看QUOT亚圣之才QUOT仅次于大圣人的才能QUOT撰用神农本草QUOT就是参考了神农本草经QUOT以为汤液QUOT写成了汤液经。QUOT仲景论QUOT而仲景的著作QUOT广伊尹汤液QUOT就是补充、扩展了伊尹的汤液经。QUOT为数十卷用之多验QUOT在临床上用起来多有效验。晋朝的皇甫谧把伊尹这样一个古代著名的医生才叫做QUOT亚圣QUOT所以那个仲景呢只不过在亚圣的基础上补充、扩展了汤液经的一些内容继承了汤液经的内容然后写了一部著作而这部著作在临床上应用的是很有效验的。可见在晋朝的皇甫谧的时代根本没有把张仲景叫做医圣他才把伊尹叫做亚圣。到了唐代孙思邈写千金要方说QUOT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QUOT直接就称QUOT仲景要方QUOT直接就称QUOT仲景QUOT也没有丝毫谈到仲景是QUOT圣QUOT是QUOT亚圣QUOT和QUOT圣QUOT没有贴边。在外台秘要里也引用了什么张仲景方、仲景方也是直接称呼QUOT仲景QUOT。要是一个圣人的话还直接称名字吗所以在唐代也没有人把他称圣。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校勘刻印伤寒论的时候这是公元年在伤寒论序里头它说QUOT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QUOT实际上这段话是根据晋朝皇甫谧的那个针灸甲乙经序的那段话而来的说张仲景他是根据伊尹的汤液经的法则而伊尹呢是根据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来写的著作。底下他说QUOT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QUOT说这难道不是继承了大圣人的意思吗所以宋朝的林亿、孙奇、高保衡国家校正医书局的这些官员在伤寒论序里头非常明确地说张仲景只不过是继承了古代大圣人的意志并没有把张仲景本人称为医圣。其后在公元1144年成无己写成了注解伤寒论再后一些成无己写成了伤寒明理论。在这两部著作里成无己仍然是遵循了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的这个口径说张仲景所做的工作是类似于圣人的工作是继承了圣人的工作仍然没有把他称作QUOT圣QUOT。在1182年金人刘完素他所写的素问玄机原病失这本书里头他明确提到了QUOT仲景者亚圣也QUOT这才和QUOT圣QUOT沾了边但是没有直接称QUOT医圣QUOT而是次于圣人QUOT亚圣QUOT嘛次于圣人。再往后到了年李濂写成了医史他说仲景被QUOT论者推为医中亚圣QUOT这已经到了明代1526年仍然没有把仲景称作QUOT医圣QUOT直接称张仲景为QUOT医圣QUOT的是公元1589年方有执研究伤寒的大家错简派的创导人写成了伤寒论条辨。在伤寒论条辨这部著作里方有执说QUOT称仲景曰圣QUOT这以后在医家的著作中把仲景称为QUOT圣QUOT的才多了起来。而张仲景的那个墓碑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我们刚才说了是年被发现的应当说认真的说什么时候医学界才把张仲景称为圣的应当是1589年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开始才把仲景叫做圣。而这个墓碑是1632年发现的是在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刊行以后所发现的。非常有意思的是仲景墓碑发现的这个过程也非常蹊跷在清朝的康熙年间徐中可写过一本书叫金匮要略论注在金匮要略论注里有一篇文章叫QUOT张仲景灵异记QUOT在QUOT张仲景灵异记QUOT这篇文章里头他写了一段非常蹊跷的故事说明代有一个读书人叫冯应鳌冯应鳌得了发热恶寒的病奄奄一息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夜里做梦梦见来了一个神人穿着黄衣服戴着金帽子这个神人呢就拿手摸了他的全身然后顿时他感到全身骨节舒畅然后冯应鳌在梦中就问QUOT你是什么人呢QUOT那个神人说QUOT我是南阳汉长沙太守张仲景QUOT。你看他自己没有说医圣说我今天治好了你的病我也有比较尴尬的事情要请你帮忙或者说我也有困难的事情要请你帮忙在这个南阳城东四里的地方有一个祠祠后面七十七步有我的墓过几年以后会有人在我的墓上打井能够制止这件事情的只有你说你到时候到那里制止他们继续在我的墓上打井然后给我重新整修一下这个墓冯应鳌一觉醒来出了一身大汗怕冷发烧就退了。后来他一直记着张仲景在梦中的托付几年以后实际上4年以后他就来到了南阳城东到那儿果然看见那个菜园子的农民正在打井而且正好挖出一个石碑这个石碑就是QUOT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QUOT所以我觉得这个墓碑就是明代人给他建立的只不过神乎其神的编了一个故事罢了。因为QUOT医圣QUOT在晋、在唐、在宋都没有人直接称医圣只有到了明末了1589年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才开始称仲景曰医圣。而这个墓碑就直接说QUOT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墓QUOT的话那应当是明朝末年的人给他立的。可是为什么墓碑的周围的图式呀花纹呀刻得象晋末南北朝的这个风格呢现在的人给古人立墓碑的时候或者是给他建纪念堂的时候总要模仿这个人当时代的一些东西。你象我们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门前有张仲景的塑像张仲景塑像那周围有汉白玉的栏杆汉白玉的栏杆上就有许多的画这个画呢就是选自于汉代古墓的一些图式和一些画。那过上几千年以后人们再到我们中医学院的这个旧址上去考查的话哎哟一看这有个张仲景的像一看这个像的周围的栏杆上刻的这些花纹都和汉代的哪个时候的古墓的花纹相仿佛那你就能说明这个塑像是汉代人建的吗所以后人给前人、给古人造像也罢立墓碑也罢在墓碑的这个装饰花纹上模仿他当时代的一些东西那是可以完全做得到的。那个碑座上写的QUOT咸和五年QUOT是怎么回事呢那没准是后人在立碑的时候找到了古代的一个碑座所以就把它代替来做碑座了。这个都是我的推测了。当然我今天讲这件事情是说我们评价仲景对医学的贡献并不在于他做过没做过长沙太守而在于他的医学贡献。不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自从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在伤寒论序中引用了唐代甘伯宗的仲景QUOT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QUOT的话之后在医学界就以QUOT长沙QUOT作为仲景著作或者仲景其人的一种代称。你比方元代吕履有一本书叫做长沙用药十释长沙用药十释一提QUOT长沙QUOT我们就知道是张仲景用药是吕履对张仲景用药规律的一种解释。清代的黄元御有一本书叫长沙药解那也是解释张仲景用药规律的一本书。清代的陈修园有一本书叫做长沙方歌括你如果不知道张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这个说法的话你就不知道书里头的QUOT长沙QUOT是指的什么。你看这本长沙方歌括完全是伤寒论中的方歌的歌诀那为什么把它叫做QUOT长沙方歌括QUOT呢就因为历史上有仲景做过长沙太守的说法。在这里就以QUOT长沙QUOT指代仲景的著作。连日本人也有一本书叫长沙证汇长沙证汇这本书是伤寒论中证候的归类和分析。所以在中医学界许多著作里头都以QUOT长沙QUOT作为仲景著作的指代或者仲景其人的指代。我讲这件事情主要是想让大家了解这个问题关于张仲景的著作主要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这个名字根据伤寒杂病论的序言来说也叫伤寒卒病论是QUOT杂病论QUOT还是QUOT卒病论QUOT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这十六卷著作由于在汉代它没有刻版印行的技术所以随着战乱它很快就丢失了。在它的流传过程中被不得已的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是怎么沿革的怎么分成两部书的我们下面会有专题讨论。但是对伤寒论对仲景的著作历史上的史书上像晋书、唐书它的记载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写成是张仲景要方QUOT仲景要方QUOT这个重要的QUOT要QUOT有的写成仲景药方是中药的QUOT药QUOT还有的写成张仲景伤寒论为什么书名不一样呢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出版物都是传抄。所以既然是传抄的话你叫它什么名字都可以。不像我们今天有出版物这个署名就是固定的。哪个时候没有出版物都是抄本所以写什么书名都是可以的。关于张仲景的学生在地方志上也有不少记载。像杜度是他的学生之一人很聪明而且在当时跟张仲景学习在医疗技术上也很有声望。还有个叫卫汛的张杲里面也有记载他也是张仲景的学生而且也有不少著作只不过这些著作都失传了。余嘉锡先生他的考证他在四库权术辨证这部书里头考证他认为王叔和是张仲景的亲受业的弟子。所以王叔和作为张仲景的一个弟子的话他整理他老师的伤寒杂病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能够直接接受老师的著作。这是关于张仲景的学生。张仲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