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_第1页
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_第2页
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_第3页
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_第4页
教师培训材料: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早上好欢迎老师们来到我们第二实验小学参加本次教材培训活动。今天,我受区教研室的委托,与各位共同探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我很荣幸,也很惶恐。因为,最了解这套教材的人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一线教师,你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对本册教材最直观的感受。让我做在这里解析这套教材,必然有“班门弄斧”之嫌。因此,当我准备这篇讲稿的时候,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从课标要求、教材的编排、教学实际等多个层面进行了钻研理解。但没有亲身试教,缺少来源于学生的最真实的反馈,我的研究也只能是隔岸观火,会有稍显空泛或不切实际之处,还请老师们在听的过程中多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考,不当之处请毫无保留提出批评意见。一、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其中“宽带网”在一、六单元;“展示台”在二、五单元;“成语故事”在三、八单元买椟还珠画龙点睛;“趣味语文”在四、七单元看图说成语说“言”。另外,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200个;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300个;词语表。全册教材生字注音方法和三年级上册相同。二、关注学习目标的细微变化第1条因学习内容及课文安排的不同造成的差别,不再细说。第2条三上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三下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第3条三上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三下会使用字典、词典。第5条三上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三下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7条三上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8条三上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三下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10条三上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三下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11条三上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像;三下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第12条三上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三下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添加)三年级作为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从上学期开始,学习目标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有些目标是从三上开始起步的。如,阅读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习作方面,提出“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口语交际方面,“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等。而本册则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达到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异。关于学习目标的要求和达成,在下面我还要多次提到。三、谈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关于识字、写字课程标准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目标“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教学策略从三个方面来谈“鼓励自主识字”“注重识字的巩固”“加强写字指导”1鼓励自主识字中年级仍然不能忽视识字、写字,而且要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目标中规定的“认识200个字”是识字的下限。但识字、写字教学应该与低年级有所不同,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加强识字的交流,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方面老师要做好“两项指导”“一项提高”“一项迁移”“允许差异”四个方面的工作。“两项指导”老师对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给予重点指导;“一项提高”提高写字的速度;“一项迁移”重视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允许差异”要尊重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的差异。2注重识字的巩固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工作。老师们要注意做到“多阅读”“多运用”“多整理”“多阅读”巩固识字最好的办法是所学的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因此,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丰富学生知识体系的同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巩固识字的平台。“多运用”根据中年级的特点,让学生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来巩固,以上两点强调的就是在读写的过程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字。“多整理”可以采取一些归类复习的方法,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这些安排意在引导,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示,注意引导学生归类整理。3加强写字指导在写字指导方面,老师们要做到“重视示范”“控制数量”“选好范本”。“重视示范”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控制数量”为避免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在写字教学中,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这一点教师要注意把握。在日常作业时,教师也要经常提醒,使学生把作业的过程当成巩固练字成效的过程,当然,作业量也要适当控制,不要让学生因急于完成大量的作业,而将写字教学中习得的良好习惯丧失殆尽,使写字训练功亏一篑。“选好范本”本学期,三年级没有写字教材,老师们在要求学生购买字帖时要严格把关,字例要规范标准,字型要美观大方。使用写字教材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因学生初学钢笔字、毛笔字,运笔技能常常掌握不好,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关于阅读教学课程标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习目标第4、5、6、7、8、9、10条教材编排特点1课文大量更新,精心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本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更加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反映家乡美好景物的珍珠泉;有反映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燕子专列;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化解矛盾、重建友谊和良性竞争的检阅绝招;有反映母子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妈妈的账单;有表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科技进步带来新变化的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对学生思想方法的启蒙很有帮助。如想别人没想到的。新选的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诗歌、神话、寓言、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单元内课文继续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要认真仔细地研读,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常用的有效途径。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2教材具有很强的整合性(1)精心设计导语,强化导学功能。如,第五组的导语“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能给予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吗让我们阅读这组课文,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共同感受人间真情。”这段导语点明专题,概括地了揭示学习内容,此外,语言极具亲和力,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2)每一单元教材的导语、课文、语文园地,围绕专题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同时,还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在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前有这样一段话“小村庄的人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几乎砍光了树木,结果毁灭了家园。下面这篇课文讲的也是人和树的故事。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交流一下对这件事的看法。”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力。为了方便课文的学习,在教材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再找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读一读”;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示“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做了很好的准备。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又一次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示“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各种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单元内各部分内容成为了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教学策略1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理解,二是积累,三是运用。(1)理解注重方法的综合运用相对于低年级,中年级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如,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教材中以“提示语”的形式或者在课后练习中提出了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两种方法理解词语,有时只提出理解的内容,对运用何种方法不作要求,目的是综合运用学过的多种方法。如,三年级下册翠鸟联系上下文,我理解了“鲜艳”的意思。亡羊补牢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我知道“大雨没喘气儿”的意思。课文后面思考练习题我们来找出意思深刻的句子,体会体会,再抄下来。比如,“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这也是一种方法的引导,哪些是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时间赛跑课后习题中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比如,“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让我们找一找,体会体会,再下来。达成学习目标第6条“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积累强调习惯的引导培养积累语言有很多有效的途径途径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如燕子惊弓之鸟可贵的沉默等课中“我要把喜欢的词句抄下来”;如和时间赛跑月球之谜第八单元的古诗两首中以学习伙伴的形式提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但是没有规定搜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此外,教材中还提供了很多“写一写”“讲故事”“演一演”等方法供学生选择练习。教师要注意这一编排特点,落实词句训练的基本要求,扎实进行训练。词句的积累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引导得好,会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符合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且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对今后的学习是终生受益的。如,和时间赛跑一课的教学,很注意引导学生摘抄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并做成书签,既达到了积累的目的,又有教育价值。途径二引导学生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教师要重视指导他们选择好的读物,提供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如,学生到了三年级,已经掌握了2000多个常用字包括课外识字,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要多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或者适合的儿童刊物,这既是巩固识字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增加积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的有效方式。在这方面,要用好学生的“摘记本”或“读书笔记”,指导学生记录好“重点词句、精彩的句子、有用的信息资料等。”还要利用好班级的“好书交换看”“阅读窗”“图书推介站”等阅读平台,实现阅读成果的有效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达成学习目标中的第10条“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3)运用在体会的基础上尝试表达如今,语文教学都比较注重对语句的积累,可对于积累的运用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好像注重积累、引导积累是老师的事,可怎么运用却是学生自己的事,那要根据各人的情况而定。其实不然,对于积累的运用,老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做老师的,要教给学生运用的方法,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运用兴趣。A在阅读时打基础有的人认为,对于需要积累的东西,不要问学生是否理解,只要记住就行,长大就会明白了。其实这话有一定的片面性,那种被动地读书,不理解的记忆是不可取的,我们提倡读书时“字字入目”,要把心放到文章里去,作者的喜怒哀乐就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只有把自己置身于作者的描写当中,才能真正地去理解文本,只有入情入境的去读,才能唤起自己生活中某些似曾相识的记忆。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才能灵活地运用。如果在读书时佐以科学方法的指导,老师作适时的点拨、引导,那么,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就会更快、更透彻。如争吵一文中有这样的语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地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在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我”为什么希望自己没有做对不起克莱谛的事“我”为什么要“偷偷地”看他“请原谅我”几个字“我”为什么说不出来引导学生去想象当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结合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自己觉得是怎样,就想像成什么样,越细致越好,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学生不但理解了语句,还在自己的脑海中留下了当时的情景,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景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了。学习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学习在小练笔或习作中运用。我们很熟悉的一个观点,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的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本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这一思想,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如三年级下册燕子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打比方呢;课后第3题“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荷花“冒”用得真好。争吵这里的“挨”字用得真好太阳我知道这样比较的好处。检阅一课的课后练习“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对引导学生在理解体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表达很有帮助。B在“练笔”时常运用在小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权威的评论家,学生动笔作文时就对教师有所期待。如果能得到老师以至于同学热情洋溢的赞许,这种赞许也会成为他们写好作文的驱力。我们可以在每天的日记抽查中,给学生写一些简炼的评语,对于他们运用的好词佳句,要大加赞赏,重点表扬他们能够活学活用,运用得恰当,并根据具体的表现以得“”来表示,让这几颗星,成为学生的奋斗目标,以此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积累的词句,乃至形成一种习惯。本册的两次“小练笔”可以为学生的表达运用起到了很好的提示引导作用,要把握好这种机会。荷花课后“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争吵课后“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此时,应该允许学生借鉴使用文中的好词好句。C不把摘抄等同与运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可能也会出现在一篇文章里进行大面积摘抄的不良现象,这其实是对运用的误解。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思想懒惰,对待作文敷衍塞责,运用不得法,干脆摘抄了事。为此,在讲评课上,应该让学生们明白,不论是日记还是作文,要想有出色的表现,就要通过真人真事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明白其实作文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善于观察,要善于抓住人物或事物特点,进行细致地描写,做到内容具体。而运用积累的语句正是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善于总结别人的写作方法,吸取他们的长处。比如,翠鸟一课中的翠鸟被描写的十分传神,但不是所有人眼中的翠鸟都是那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要写翠鸟,我们学习的应该是作者那种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并非把他的语句大面积引用过来。优美的语句不是不可以引用,但大面积引用,写作时便很难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另一方面,摘抄现象也是由于对文本的理解不透彻,还没有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在上一环节已谈到了。积累就是为了运用,如果只积累不会运用,那就如同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那应该算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累,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把积累的语句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开阔思路,建构成新的链结,产生新的组合。2重视朗读指导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和训练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激发感情在朗读指导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引领学生置身于文章的情境之中,为学生的读做好扎实的心理铺垫。不再细讲。(2)体现层次我们在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中,会多次涉及到指导学生了朗读。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分清朗读的层次每一次读书的要求、读书的目的都应该有所不同。如,第一课时的朗读,要能够读得正确、流利,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课时,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或者说,第一遍读,排除生字障碍,第二遍读,了解课文大意,第三遍读,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等。当然,这是通常所说或一般而言,不是说所有课文的朗读都要这样做。有的课文往往只需要一个课时,有的需要三个课时,还有的课文不太适合有感情朗读,可以不提感情朗读这一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学习默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一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能力必须是不断提高的,这就需要老师为其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3)角色体验比如执教争吵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回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会用怎样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4)关注差异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考虑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现在老师在引导全班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读完了课文后干什么,往往重视不够,使得学习较好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无事可做。在这一点上,我们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既要注意到全班学生的统一要求,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差异,注意教给读书的方法和提出弹性的要求,如,学生自由读课文时,可以读一遍、读二遍,若有时间也可以读三遍,读完后问题解决了的同学可以帮小组内的同学排除阅读障碍,也可以思考更加深入的问题,总之,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课堂学习的时间。(5)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但是我们也要把握好尺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想法、体会,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是在课堂上漫无边际地求新、求异,不等于放手不管。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价值观,也反映着教材编写者的价值观。语文学科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以及课堂上创设的语言环境,在教师的主持、组织和引导下,达到师生与作者和编者之间、师和生之间的语言的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沟通。比如草船借箭这个案例师你认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生1诸葛亮利用曹操疑心重这个弱点借人家的箭,是个狡猾的人。生2我认为诸葛亮这不是在借箭,而是在骗箭,是个骗子。师诸葛亮骗谁的箭生曹操的。师曹操带兵进攻孙权刘备的地盘,是正义的吗生不是。师可以称得上是什么行为生侵略。师如果曹操和孙权刘备是朋友,能这样去借吗生不能。朋友之间这样做是骗不是借,对待朋友要真诚,借东西要言明,人家不愿意也不勉强。师对待敌人、坏人就要想方设法使他丧失进攻能力,诸葛亮依靠自己的学识、胆略向对手借到了十万支箭,这足见他的足智多谋。这个案例中的老师恰当地纠正了当今语文教学存在一种错误倾向有些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而对于文本的价值取向不够重视,不做评价,不做正确引导。我们知道,“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是一对矛盾体,双方都是重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切不可注重了学生独特体验,而忽略了语文的育人功能。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偏低,对文本作出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他们的体验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在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本身的价值取向。文中的诸葛亮是个神机妙算的人,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智慧者的代表。如果把人们心目中聪明者的典范否定了、颠倒了,那么学生心中的坐标就没了,价值取向也就无方向了。上例中教师因势利导,用一句“曹操带兵进攻孙权刘备的地盘,是正义的吗”带领学生回归到正确的价值判断,使学生明白这种借的方法是对敌人而用,朋友之间不用这样做。教学中出现价值取向偏离时,教师不能听之任之,要适时、合理的引领学生甄别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6)加强默读指导低年级开始要注意引导学习默读,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发声音。中年级仍然要重视加强默读的指导,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解决问题。加强默读指导,就无法忽略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重点谈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目的是听听学生有什么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善于疏导,进行归纳,明确哪些问题学生之间能够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师生共同解决,要突出重点、难点问题,“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比如,有位老师在教学和时间赛跑时,第一课时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并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部分问题。第二课时一开始,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小组内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写好的问题条。学生的问题如下1“受益无穷”的意思是什么教师及时解决2为什么“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3为什么“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4这个谜为什么让作者感到可怕5他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6作者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7爸爸说的谜指的是什么老师将重点问题疏理好后,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提出联系重点语句,读课文,同学间讨论、交流等,再引导学生读读课文,进一步去体会,去理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全班共同解决问题。应该说,这位老师的这种教学设计是富有新意的,也很符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精神。但这种教学设计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要强。(7)应注意的问题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有几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A为读而读,不带任何朗读任务的读。B为读而读,不关注倾听的朗读。有的老师无论是在范读还是学生朗读时,不注意明确其他学生听的任务或要求,造成朗读环节的极大浪费。其实,认真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使听的人有所收获,也使别人的读有了更丰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老师应该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提出明确的听的要求,如,认真听听,看看发现什么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评价,可以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等。C不恰当的读书习惯指读。一些学校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学生用手指指着字一个个读(尤其是低年级),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会影响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连贯,还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思考等,这种做法危害不浅。我们的学生已经进入了三年级下学期,如果还有这种习惯的一定要改正。D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读出感情。我们在指导朗读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讲了很多,看起来学生对课文内容也理解了,但是大部分学生总是无法用令人满意的朗读表达出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上学期,我在区课堂达标活动中听的一节课对我有一定的启发。当时,这位老师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的生死攸关的烛光,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地把蜡烛吹熄。”在指导学生理解完这一段后,老师没有像我们平时一样总结这一段的感情,在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来读课文。而是直接让学生朗读这一段,而当时站起来朗读的同学读伯瑙德夫人的话读得不是太好,但读“轻轻地”这个词读得很到位。老师立刻抓住这个闪光点问“你为什么要小声地读轻轻地这个词”学生说“我想,因为伯瑙德夫人当时虽然很紧张,但是她必须表现出镇定,否则就会让德国军官看出破绽,所以这时她肯定不会表现出慌乱,而是慢慢地,轻轻地将灯吹灭,所以,我也就小声地读了。”而此时老师并没有罢休,而是继续引导“你分析地非常好那么你认为,她该怎样说这句话呢像你刚才那样,用那么重的语气吗”此时,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刚才自己对夫人的话时存在着怎样的问题了,再读时就很成功了。(看,这位同学对课文理解得多深刻,他的表达是恰当的,也是他作为一个学习个体真实的体验,虽然他没有意识到,但老师抓住了,并给他点了出来,他在了解了自己的优点的同时也明白了,以后遇到这样的地方就应该这样处理,简单地说,他学会了怎样感情朗读。)看来,把我们的引导过程适当地调整一下顺序,先让学生把自己最初的理解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我们在引导他弄清自己的优缺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学生由一种下意识的朗读转化为有意识的运用技巧感情朗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仅供老师们参考。3树立单元组备课思想前面已经讲过,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教材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内容也都围绕专题设计,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在每单元教学中,什么时候安排什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课时的安排上,教师教学用书只提出单元教学时间,没有每一课的教学时间,目的是引导老师从单元的整合上灵活安排每一课的时间。4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关键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下子就能培养起来的,只是要求老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等等。时间的关系不展开说,仅例举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如何体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习惯的培养,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是以“读写例话”的形式编排的,而实验教材是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和课文之后,以吐泡泡的形式提出一些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和怎样想。如,三年级下册惊弓之鸟真有这样奇怪的事情吗引导学生思考更羸的话。画杨桃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和时间赛跑“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可贵的沉默这“极为珍贵的东西”会是什么呢一面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呢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高年级,即五年级以前还没有形成任何特别的阅读兴趣,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以后就很难改变学生的这种情况指的是对阅读没有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这一时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三)关于习作教学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习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策略结合本册习作教材的编写特点谈谈习作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A在习作的类型上,兼顾了写实和写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的习作,又让学生练习写想象的习作,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中年级,教材中不提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但是在作文类型的安排上,却兼顾了既让学生练记实的又让学生练习写想象的,本册安排的两次,一次是写未来的东西;一次是写“我会变”,想象自己变成了某一个物变成了某一个人。教学中,让学生写记实的文章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实表达,要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说假话。而写想象的文章,那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想象合理方面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B习作教材的编写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教材在每一次的习作安排,都在内容的选择上给学生比较大的自由。没有命题作文,只是提出一个作文范围,而且范围很宽泛,选择的余地很大。比如说,让学生写一幅画,过去的编写都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图画,然后让学生写这个图画,而这一次我们采用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选一幅图画,或者是自己画一幅图画,然后再来写,所以同样是看图来写作,教材编排的方法就不一样。再比如编童话故事,过去都是给学生提供几个动物或几个物体,让他们用这几个动物或这几个物体来编童话,而现在则采用的是让学生任选几个动物来编童话。这样编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尽可能使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表达。教材还在语文园地七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自由习作。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C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课程标准在中年级习作要求里专门提了这样一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愿意同其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习作中的交流和展示非常重要,很有价值。首先,交流和展示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最好的方法。要使学生对习作有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从习作的过程中间产生成功感,感觉自己习作成功了,得到别人的赏识了,向大家交流了,这是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的重要方法。第二,通过交流和展示可以使学生逐步体会到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别人交流的需要,习作是生活的需要。过去由于忽视交流和展示,学生对习作是怎么认识的呢觉得习作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习作是交给老师看的,那是对习作的误解。通过一次一次的交流与展示,学生就可以领悟到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第三,互相交流和展示也就是在培养学生对习作的评价能力,评价别人的习作也评价自己的习作,这种评价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很有帮助的。所以本册中的习作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写完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而且也提供了多种交流展示的方式,在语文园地三、五、六、八中均有体现,老师们要利用好。D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修改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写会改,因为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文章都是要改的,这个改应该自己来改。而且重视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好的习作的习惯,培养对自己的习作负责任的态度。比如本册语文园地八就提到,写好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这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与人互动评改。在语文园地六的习作里面提出写完后,多读几遍,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这就是在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当然,在三年级,在作文刚刚起步的时候,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要求不能过高。课程标准在中年级的习作要求中提出了“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我们引导学生修改,修改什么呢,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什么叫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我的理解,不能从语法的角度严格要求,主要是指别人看不明白的,或是与事实明显不符的。如果你写的别人看不懂那就得改一改,还有和事实明显不符那就得改一改,当然也包括一些错字,明显的用词不妥当的地方可以改一改。总之,我们对孩子的习作要求不能高,特点是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成年人的语言习惯来看待学生的习作。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应该坚持对学生的习作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鼓励少批评。E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地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说说我自己”,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动笔的机会,要重视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课程标准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学习目标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教学策略明确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