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教学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教学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教学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教学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管理制度汇编目录一、综合01、教学管理工作暂行规定(1)02、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4)03、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7)04、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方案(14)05、教研室工作考核评估方案(16)06、教师工作规范(22)07、教学工作委员会暂行条例(23)08、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23)09、教材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24)10、初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条例(25)11、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工作条例(26)12、教学督导实施办法(27)13、语言文字工作暂行规定(29)14、学生管理规定(30)二、教务管理15、关于制订(修订)教学大纲的规定(37)16、关于编制学期授课计划的规定(38)17、关于教师上新课的有关规定(38)18、教学工作量计算及酬金发放办法(39)19、教学日常检查制度(附教学日志管理制度)(41)20、听评课制度(附听课评议表)(42)21、关于调课和更换教师的若干规定(45)22、教学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46)23、优秀教案评比办法(附评分表)(48)24、教师上课比赛实施办法(49)25、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有关问题暂行办法(50)26、关于强化警察体育课管理的若干规定(51)27、关于试卷库建设与管理的若干规定(52)28、关于加强各类考试组织工作的若干规定(附试卷保密室工作制度、监考守则、考场规则)(55)29、关于规范考试试卷批改、评分、回收的规定(57)30、课程考核办法(附学生成绩管理制度)(58)31、学籍管理细则(60)32、学分制管理办法(65)33、学生考试违规处理办法(67)34、“优良学风区队”评比条例(69)三、师资管理35、关于返聘和双聘教授管理的暂行规定(70)36、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72)37、引进人员工作规程试行(73)38、教师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74)39、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的暂行规定(75)40、教师实习、调研工作实施办法(76)41、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77)42、关于教授、博士相关待遇的暂行规定(79)43、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管理暂行办法(79)44、校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管理办法(81)45、教师任职情况年度考核实施办法(83)46、教师年度任职情况考核评分细则附考核表和统计表(84)47、教学档案管理暂行办法(92)四、教研、科研48、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附评估指标体系)(94)49、重点课程建设管理办法(附评估指标体系)(101)50、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附评审指标体系)(107)51、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管理办法(112)52、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办法(114)53、实习带队指导教师管理暂行办法(116)54、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办法(117)55、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暂行办法(119)56、科研课题管理办法(121)57、科研成果奖励办法(125)58、科研成果年度奖励暂行管理规定(129)五、教材、教学仪器设备59、教材编审管理规定(134)60、教材管理规定(136)61、教材教参稿酬支付办法(137)62、关于教学器材、设备的购置、保管、使用、损坏赔偿和报损报废的若干规定(137)63、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139)六、上级有关文件64、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规则的通知(140)65、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142)6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47)67、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152)68、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56)69、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159)70、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160)71、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与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61)72、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164)73、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994年3月14日国务院令第号)(165)74、2006年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奖励实施办法(166)75、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2005第21号令(167)76、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2004第18号令(173)77、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177)78、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军区关于征集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几个具体问题的通知(179)79、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规范管理的通知(181)80、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转学有关问题的通知(182)8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新生报到材料查验工作的紧急通知(183)七、相关法律、法规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83)8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87)8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2)一、综合教学管理工作暂行规定(1999年10月10日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教学是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学校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条教学管理工作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学思想,把育人放在首位,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纪、面向未来”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对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精心计划、组织、调度、控制、监督和协调,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科学地利用和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形成稳定协调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第三条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实行校、系(部)二级管理,在校长领导下,逐级分工,各负其责。第二章教学管理机构职责第四条校级教学管理机构职责一、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协助校长主持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工作。凡属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由校长或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提交校务会议决定。二、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学指导和评议机构,是全校教学管理的最高权威,研究和决定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三、教务处是学校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管理学校教学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会同各教学部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拟定全校教学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制订有关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及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制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督促各系、部的教学大纲、题库等建设。(三)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进行全面教学质量管理。负责审查开课计划,制定课程表、考试日程表、安排新生军训、学生见习和专业实习,组织期中教学检查和搞好日常教学常规管理。(四)管理学生学业成绩,处理学生考试舞弊及因成绩不及格而留级、退学事宜。搞好学生毕业证验证、发放工作。严格考场秩序,落实考试规则,按学籍管理办法,处理违章、舞弊学生。(五)安排全校教学研究活动,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六)负责师资建设工作。制定教师工作规范,建立教师业务考核制度,加强教师业务档案管理,收集教师教学工作成绩考核资料,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依据。(七)统筹安排全校教室、实验室及其它有关教学行政方面的工作,管理教员休息室,调度教学力量和设施。(八)负责全校教材、教参、讲义及教学资料的选用、编定、计划、订购、收发等工作。(九)制定电化教学计划,开好电教课,负责电化教学手段的研制和设备的维修及管理。(十)负责全校教学资料、教学文件、案件、大纲、试卷等的印制工作。第五条系(部)是在校长领导和教务处业务指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学业务机构,其职责范围是(一)负责全系(部)的教学、科研、警务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二)负责制订本系(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规划,并就本系(部)的发展规模、专业方向和教学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改进意见。(三)督促教研室落实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和实施方案,编写教材,编印参考资料或案例,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四)检查教学环节的落实和教师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研究改进教学工作,交流教学工作经验。(五)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科研活动。(六)做好本系(部)的行政、教务、后勤、保密等事务工作。搞好文书处理、立卷、归档工作。(七)负责安排教师教学任务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八)完成校党委和校领导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第三章计划管理第六条学校根据社会和公安实际的需要设置专业,进行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与调整要遵循需要和可行相结合的原则,在保证必要的办学条件、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稳定发展,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第七条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应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安部的有关要求或规定,结合学校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第八条学期(学年)校历由教务处制定,经校长批准执行。学校各系(部)根据校历制订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授课时数及各教学环节的周学时,配备任课教师,并在上一学期中期,按学校印制的有关表格填报,经教务处审核,报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第九条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学期教学工作任务书制订学期授课计划,确定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经系(部)批准后执行。系部主任及教研室主任应经常检查学期授课计划执行情况,督促教师按计划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第十条课程表的编制要遵循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做到科学合理、准确无误。课程表经教学副校长审核批准,于新学期上课前一周予以发放。课程表要保持稳定,不得擅自改动。局部的临时性变动须经系(部)主任和教务处批准;全校性的变动须经教学副校长批准。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开设的课程包括必修课、指定(或限定)选修课、任选课三种类型。各门课程都有教学大纲,教师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教学大纲可由教研室组织教师编写,经系(部)、学校批准施行,也可参照使用国家教育部、公安部组织制订和推荐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广度与深度、学时分配、教学形式、主要参考书目和必要的说明等。第十二条加强教材建设、教材研究、教材发行管理工作。各门课程都有教材(讲义或主要参考书),并在课前发给学生。尽量选用全国或公安部统编的教材,同时根据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要求,制订教材编写出版规划,建立教材编写、购置、保管、发放等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校内自编教材(讲义)教参水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公共课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和省教委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第十三条课堂教学(含实验课)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保证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切实做到教书育人,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实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制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第十四条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各种实习(见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一律视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学生必须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原则上不得免修。考试不及格者,应予重修。各类实习和实践都要制订计划和大纲,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毕业论文一般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指导。第十五条安排、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接受军事训练,并指定专人负责劳动和军训工作。生产劳动主要包括公益劳动及各种服务性劳动等。军事训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内务管理教育、国防教育和军事化管理、条例等有关内容的教育。第十六条对学生按教学计划所修的课程和实习必须认真考核。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凡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均按学期进行考核。所有的考试课程建立试题(卷)库,实行考教分离。公共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可与国家或省教委组织的水平考试结合起来进行。第十七条学生按要求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活动。学生上课、实习、社会实践、军训等均实行考勤。缺课累计超过一门课程时数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本课程的考核。第十八条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实行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专业课教师实行教学、科研、实战一体化。教学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十九条保持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教务处和系(部)根据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处理、协调教学计划实施过程随时发生的问题,纠正偏差,控制进程,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未经教务处批准,不得占用教学活动时间安排其它活动。师生严格遵守上课制度与课堂规则,遵守教学纪律,按规定时间进行活动。第二十条强化学籍管理工作。学籍管理包括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升级与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校;休学、停学与复学;退学和毕业等内容。学籍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和省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认真加以实施。第五章质量管理第二十一条建立听课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校级领导、教务处、系(部)教学管理干部和教研室主任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听取任课教师汇报和学生意见。全面了解教学工作状态,掌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提倡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第二十二条建立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和教学质量信息的反馈渠道,主要检查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教学管理和学生学习情况。要制定教师育人规范和各项工作的质量标准、建立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体系。全校性的教学检查一般每学期进行一次,在教学副校长领导下,由教务处和各系(部)组织进行。教务处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收集教学工作的反馈信息。第二十三条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证。学校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地充实实验设备、积累图书资料、完善教学文件,积极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专业实验室、图书馆、电教中心、语音室、计算机房都要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二十四条学校建立健全各种教学质量评估制度,积极地、及计划地开展各种评价工作,使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形成一种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把开展教学评价作为实现宏观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十五条学校围绕教书育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制订学校的教学研究规划,做好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工作,做到经费、条件、研究人员三落实。鼓励支持个人或集体选择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边研究、边实践。教研室结合本学科特点,积极开展经常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定期召开教学经验交流会。第二十六条重视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将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制度化。对于在教学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个人或集体,予以表彰奖励。对已经获奖的教学成果,大力宣传和推广,并落实有关奖励政策。对于违反教学纪律,造成教学事故者,视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予以适当行政处分。第六章教师管理第二十七条各系(部)和教研室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把水平高的教授、副教授和讲师配备到教学第一线担任主讲工作。同时,配好配齐实习课、设计课、实验课、答疑辅导的教师,保证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严格执行任课教师资格审查制度,聘任或安排符合任职条件、具备任职资格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各级职务教师都应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完成规定数额的教学工作量。没有完成教学工作量者,不能获得教学工作的表彰奖励。第二十八条主讲教师一经聘任,保持稳定,聘任期间不得随意变动。主讲教师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第二十九条明确各级职称、职务教师的教学工作规范和教学岗位职责分工,建立教学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对教师工作业绩和思想表现定期进行考核,一般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情况装入教师业务档案。第三十条学校和系(部)有远期师资培训规划和近期工作安排,有计划地培训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与业务素质。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和严谨治学的优良教风。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学艺术,改进方法。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公安实践和社会实践。第七章教学档案管理第三十一条教学档案是教学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务处、系(部)、教研室都要建立教学档案。教学档案的范围是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规划、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规划。三、自编教、典型教案、试题、微机试题库、试卷库、试卷分析、课件、电教片以及各种教学录音带和录相带等。四、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日历、学期授课计划、典型经验报告、优秀毕业论文。五、学生学业成绩、学籍变动情况、学生实习计划和总结、毕业生质量调查等材料。六、教学研究活动计划、总结、典型经验教材和教学研究刊物。七、各类教学管理软件及其它教学文件。第三十二条教学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教务处和系(部)要有专人负责教学档案的归纳、整理和筛选,并编目造册。建立教学档案查阅制度,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湘公专200610号)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湘教发2005113号),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出如下决定一、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1、加强领导,强化教学工作的责任意识。学校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学校成立教学质量委员会,书记、校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抓教学质量。学校党委、行政要建立定期研究教学工作的制度。每个学期召开两次以上专题研究教学工作的会议,及时发现并解决影响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系列问题。学校坚持向教学一线和教师倾斜,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系(部)是抓教学质量的主要部门。系(部)主任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抓教学、抓教学质量上,要进一步明确系部副职和教研室负责人的岗位职责,强化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每学期系部、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要明确主题,重点解决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当中的突出问题。全体教师要立足教学本职岗位,把上好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应尽责任,杜绝教学中马虎应付的现象。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对教学不负责任的人和事,学生有权向学校举报。各教辅、行政、后勤部门要增强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意识,当好配角,提供优质服务。学校制定教辅和行政后勤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对教辅和行政后勤部门的服务情况实行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低于70的,对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2、调整经费的支出结构,切实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学校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低于25,用以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教学差旅等开支。3、正确处理规模与结构、规模与质量、规模与效益、教学与科研、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在各项工作中,教学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各级领导都要重视和支持教学。教师要潜心教学,认真处理好教学与做其他工作及社会兼职的关系。教师校外兼职必须经过学校批准,否则,学校将予以辞退。教师要始终以教学为主,坚持围绕教学抓科研,抓好科研促教学,科研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摆正教学和科研两者的位置。二、切实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4、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必须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克服急功近利、工作浮躁等不良现象,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5、实行激励机制,表彰优秀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师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从2006年开始,对全校教师进行考核排名,并以此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对教学工作突出、教学质量高、考评在学校前10名的,学校授予“教学十佳”称号,并予以奖励。要努力提高教师主动承担教学任务,探索教学规律,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今后选拔校级学术带头人和省校两级青年骨干教师,除原规定的条件外,必须考虑其承担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情况。从2006年开始,学校每三年评选一次“教学名师”,并予以奖励。在校级名师中推荐人选参加“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继续实施对高职称、高学历教师的政策倾斜。对获得教授职称和博士学位的教师在完成其规定的年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分别给予每人1万元和5000元的津贴。其配偶没有工作,且符合学校进人条件的,学校想办法解决其就业问题。6、实行课程主讲教师制,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出台课程主讲教师评选办法。从2006年开始,对条件基本成熟的课程推选出12名主讲教师,对主讲教师在津贴方面适当倾斜。7、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和实习调研的力度。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和实习调研,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严格开课制度,对教师开新课和新教师上课严格把关,上课前原则上要到相关高校进修,以确保教学质量。专业教师要抽时间到实际部门调研实习,原则上专业教师每两年要到实际部门调研实习半年的时间,确保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衔接。学校设立教师进修培训和实习调研基金。8、严格教师评聘制度,实行评聘分离。对由于本人原因连续两年不能完成规定教学科研任务或连续两年度考核全校排名在最后三名的教师,实行高职低聘;对连续两年不给本、专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予以低聘;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一律解聘。在教师职称评聘中严格执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教学工作量不足或教学质量达不到规定的教师,学校严格把关,不得申报晋升高一级技术职务。对教学科研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特别优秀的教师,学校考虑低职高聘,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9、进一步规范聘任教师的选聘和管理制度。要完善聘任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办法。凡系(部)聘任教师必须严格实行试讲制度。聘任教师一经聘任要签订并履行合同。各系部和教研室要组织聘任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使其明确学校教学制度和教学目标,保证教学效果。三、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10、加强学科建设,扶持重点学科。学校和各教学系(部)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学科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好侦查学、治安学、法学等学科,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11、加强专业建设,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公安机关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十一五”期间,申请和建设好810个本科专业。对新增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及运行上加大建设力度,使新专业的各项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以保证教学质量。12、完善专业评估制度,着力加强重点专业建设。要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继续开展对新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的评估,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实行滚动管理模式。通过评估,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好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学、信息安全技术等具有公安特色的专业,努力使之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并力争再申报和建设好1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3、加强课程建设,全力打造精品课程。“十一五”期间,在建设好原有的省、校两级重点(建设)课程基础上,重点抓精品课程建设,新立项23批20门左右的校级精品课程,力争建成3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四、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和教材建设14、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评估。从2006年开始,按照学校制定的实验室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对全校实验室进行评估。“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刑事科学技术等2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并力争建成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基础课示范实验室。学校投入1000万元左右充实和更新实验仪器设备,使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3500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同时创建实验教学的良好环境,改革实验教学,增加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力争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15、切实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学校建设好射击馆、泅渡池、战术训练场、模拟街区等校内实训场地。同时,巩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成果,力争再建35个省级优秀实习教学基地。16、规范教材管理,加强教材建设,不断完善教材编写和选用制度。建立教材准入制度,优先选用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要求、内容新、水平高、特色突出、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积极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尽可能减少教材滞后的问题,近三年出版的教材要占整个使用教材的60以上。学校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特别是编写一些紧贴警务实践、反映最新公安信息和公安科学技术水平的教材;编写一些既有成功经验又有失败教训的案例教材(教参)。学校加大对立项教材的资助力度,“十一五”期间,力争有510本全省和全国的规划教材立项。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大教研和科研工作力度17、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各系(部)、教研室要制定教学内容改革的总体方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要重点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今后听课评课要把课堂信息量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要杜绝照本宣科现象的发生。今后每学期举办23堂公开课(观摩课),以促进整体教学效果。18、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广多媒体网络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鼓励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填鸭式”的满堂灌,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19、加强教改课题的立项研究。制定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改课题的申报、评审、经费资助、结题验收、奖励等办法,加强教改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十一五”期间,学校立项资助30项左右具有指导意义的教改课题,力争有23项国家级教改课题和10项以上省级教改课题立项。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学校给予12的配套经费。20、增强科研强校的意识,努力提升教研科研档次。进一步加大对教研科研的扶持力度,并不断提高教研科研档次。注重培养科研团队,发挥集体科研攻关的作用。要重点扶持在全省及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对于优秀教研科研成果,学校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实行重奖。其中省部级教学成果1至3等奖的,分别奖励15万元、08万元、03万元;国家级教学成果1至2等奖的,分别奖励8万元、5万元。要通过这些措施使学校教学科研在“十一五”期间再上新的台阶。六、强化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21、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严格执行国家、省和学校关于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到依法治校、依制管理。要规范备课、实践教学、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教学档案等多个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精心备课,精心组织教学,形成良好的教风。所有教学管理人员要恪尽职守,钻研管理业务,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要坚持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和(系)部负责人每学期听课必须在10次以上;其他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每学期听课8次以上。通过听课,切实掌握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2、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根据湘教发2005113号文件精神,配齐配强教学管理干部,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干部的素质。每年对管理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新进教学管理干部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完善校系两级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系(部)教学管理的职能。建立健全系部、教研室工作的评估机制。从2006年开始,对系(部)、教研室的工作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排名公布,并作为评选优秀系(部)、教研室和考核系(部)、教研室负责人工作业绩的依据。要加强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设,构建高效、共享的教学管理网络平台,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23、建立和完善校、系(部)、教研室和学生大队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要充分发挥校系(部)两级教学督导组的作用,重点加强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质量督导,加强对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的评估检查。要以教学评估为手段,建立和完善各项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要充分发挥教研室和学生大队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教研室要重点抓好课程建设和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学生大队要把抓好学风建设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要规范学生考评奖惩机制。今后选拔学生干部、发展学生党员、评定学生困难补助等都必须与学生成绩挂钩,以此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为、学有所用。24、切实规范在职民警培训的教学管理。认真落实公安部提出的“三个必训”精神,不断创新在职民警培训教育机制。要以公安工作和培训学员的需求为导向,逐步构建分级分类教育的培训教育新体系;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改革培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加强培训教育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培训教育的质量监控,切实保障培训教育的质量。二六年二月十日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湘公专200348号)为了推动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理顺关系,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职能,特制定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实施办法。教务处作为全校教学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在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和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代表学校对全校教学工作实行宏观的、全面的管理,各系、部根据学校总体要求,按照职能分工进行具体管理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教学计划及大纲(一)教务处职责1、按照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负责制定全校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编制及修订;2、组织校内外专家认真审议各系、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审议后的教学计划提交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然后报主管校长审核签发;3、根据各系、部的意见,负责教学计划的变更和调整工作,并提交教学例会或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4、组织编印全校各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二)系、部职责1、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编制的原则与规定,编制本系、部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经系、部组织审议通过后送教务处审核并提交校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2、根据教学计划及学校制定的编制与修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原则,组织编写与修订各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3、负责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如需变更需报教务处审批,变更较大的需经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二、教学安排与组织实施(一)教务处职责1、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每学期第十三周以前下达下学期各专业教学任务(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每学期需单独开课的重修班(人数在20人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于每学期第四周前下达;2、协调各系、部任课教师的安排,协调部分跨系、部教学的教师安排;3、制定全校各学期教学实施计划(教学进度);4、负责审核各系、部提出的各专业所开任选课程;5、负责全校课表的编排;6、负责协调、汇总、编印各学期各专业课程表,并将教学课表发到各教学系部,同时协调和安排全校教室;7、按照学校关于调课的若干规定及有关政策,负责全校教师教学的统一调度;8、按照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对需重修的学生统一造册,送各相关教学系、部,对需交重修费的学生名单报校计财处,对达到一定人数,需统一开班的重修学生,制定计划、编排课表,利用自习课或其他业余时间统一授课;9、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开设任选课,组织教学;10、协助系、部举办各类专题讲座课。(二)系、部职责1、组织安排和落实教务处下达的教学任务,并于教学任务下达后的2周内,将各任课教师安排情况汇总并报教务处审核;2、负责对任课教师尤其是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查,组织试讲,由系、部主任签署审核意见后报教务处备案;3、负责缺额教师的聘请,组织聘任教师的资格审查、试讲和最后把关,并严格对聘任教师的业务管理和日常管理;4、负责每学期开课前一周收齐教师的授课计划(教学进度表)并审核,开课第一周送一份给教务处备案、存档;5、因各种原因确需调课,调课者经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或分管教学的副主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主管校长审批备案,同时要安排好补课的时间。各系、部必须严格控制调、停课课时数,原则上各系、部每学期同意的调、停课课时不得超过总课时的4。三、成绩管理(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全校学生各学期各课程成绩的收集审核,计算机汇总和归档;2、负责学生成绩档案管理及相关证明材料的审核、盖章工作;3、负责重修学生的考试成绩审核和输入及管理工作;4、负责各类省级以上统考课程成绩的分类汇总、分析、公布和存档工作;5、负责对试读、退学黄牌警示、退学、毕业等学生的成绩审核工作;6、负责对任选课学生考试成绩的审核、输入和存档工作;7、负责对补考学生成绩的审核和电脑输入工作。(二)系、部职责1、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计分册和试卷分析表一式二份,一份送教务处,一份由系部存档,留系部的由系部妥善保管,不得丢失;2、负责学生管理的系部要统一收齐学生每学期的成绩,并作为档案,妥善保管;3、负责公布各区队每学期学生成绩并排出学生名次。同时,负责向学生家长寄发每学期学生的成绩通知单;4、每学期考试结束后,及时掌握不及格学生名单,并督促不及格的同学利用假期搞好复习,迎接开学初的补考。四、学籍管理(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学生入学与注册的汇总与统计工作,并编制好学生花名册;2、负责编排区队和编制新生学号;3、负责学生证、学籍证、考试证等的设计、印制、核实、验印工作,负责证件的补发工作;4、负责学生休学、停学、复学、跟班试读、退学黄牌警示、退学、毕业、结业等的审核和审批工作。其中学生退学由教务处在每学年结束后汇总,报省教育厅备案;5、负责“专升本”、“专本沟通”学生的审核工作;6、负责学生转学、转专业工作的审核,并报教育厅备案。学生要求转入到公安专业学习,同时须报省公安厅批准;7、负责学生毕业证书、结业证书的办理;8、负责经常性的学生情况的摸底统计工作;9、负责已毕业学生丢失毕业证的补办工作;10、负责整个学生的电子注册工作。(二)系、部职责1、配合学校做好新生入学报到工作。学生报到后,各系部负责对学生真实身份的审核工作,核实无误后统一到教务处领取空白学生证进行填写与发放工作;2、负责对要求补发证件的学生进行初审,每月月底汇总后,将初审情况报教务处复审并办理发证工作;3、负责各学期学生的报到注册和审核工作,并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到校财务处交清学费,对逾期不交者不予注册;4、负责学生的纪律考勤工作;5、负责将学生受处分的情况及时报教务处备案;6、负责对申请休学、退学、转学、转专业等情况的同学进行初审,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核;7、配合教务处做好结业证书、肄业证书和毕业证书等各类证书的打印、校验和发放工作;五、教学秩序管理(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制定关于严格教学秩序的有关制度;2、在教务职权范围内,负责教师调课的审核和把关;3、负责对平时日常教学工作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到系、部,对检查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进行全校通报;4、负责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的组织;5、负责教学事故的查处。(二)系、部职责1、按照学校关于教学秩序管理的有关制度,负责本系部教师和学生教学秩序的管理;2、负责日常教学秩序的严格检查,其中每天第1、3、5、7节课要有专人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按要求进行详细登记;3、负责教学秩序的检查登记情况的汇总,原则上每两周一次汇总,并将汇总情况报教务处和主管教学副校长;4、负责参与对教学事故的处理。对出现的教学事故必须如实登记反映,不能隐瞒不报,更不能袒护迁就,要协同教务处一起认真处理各类教学事故;5、具体负责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六、专业申报与建设(一)教务处职责1、根据公安工作实际和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负责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2、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负责组织每学年度学校新设专业的申报及初审工作;3、负责制定学校各年度专业建设计划,负责制定专业评估考核指标体系,组织对各专业的检查、评估工作;4、负责学校重点专业的立项、检查、评估和省、部级重点专业的推荐工作。(二)系、部职责1、根据学校专业建设规划,制定系、部专业建设规划;2、根据专业建设规划,负责组织拟申报新设专业的调研和论证工作,并组织起草新设专业的申报材料,同时做好申报专业的教学计划、师资、实验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相关筹建计划;3、组织本系、部做好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同时,按要求组织好校级以上重点专业的申请、立项和建设工作。4、按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七、课程建设(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全校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2、负责各专业课程设置的审核,并做好对课程的编码和课程指南的编订工作;3、负责制定学校课程管理办法和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4、负责校级重点课程的立项审核和省、部级重点课程的组织申报、审核和推荐工作;5、负责组织对校级重点课程的评估检查和验收工作,组织校级优秀课程的评估。(二)系、部职责1、负责本系、部课程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2、负责本系、部校级重点课程的申报、初审和推荐工作,并按要求组织对省、部级重点课程的申报工作;3、努力开展课程的建设和研究,创优秀课程。八、教学研究及改革(一)教务处职责1、部署、协调全校教学研究工作,制定工作计划、研究方向。组织全校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等教学研究活动;2、负责组织全校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评审、检查、验收及评比工作;3、负责校级教研教改课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4、制定与修订全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组织各种形式的教学评估活动,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各系部,必要时向全校通报;5、组织全校教师教学成果的鉴定和评选工作,负责组织将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向省、部级有关部门推荐;6、开展有关教学研究及改革的调研活动,为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7、密切注视并注意收集有关国内外高校教研教改的动态和信息,并将有关情况反馈到各教学系、部。(二)系、部职责1、负责本系、部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推荐及组织实施;2、组织本系、部教师积极进行各项教学研究,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以教研、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重点开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研究,组织教师开展各项教学改革;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着力开发教学成果,对教学成果及时总结鉴定,推荐评奖;5、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认真执行听课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对教师教学进行客观评估,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积极配合校级教学评估;6、为学校各项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九、教材管理和教材建设(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对全校教材的统一订购、统一管理、统一发放;2、负责制定全校教材建设发展规划,开展教材研究和建设工作;3、负责制定学校教材建设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组织立项、评审工作,推荐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重点教材;4、在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指导下,按照学校已立项的教材编写计划负责组织教材、教参的编写、出版或内印工作;5、制定教材选用原则,教材科在每年6月、12月上旬按照教学计划把教材征订计划及参考征订教材发至各系、部,同时,将学校教材库存情况公布、发放到各教学系部;6、负责将订购教材进库,确保课前教材到位率在95以上。(二)系、部职责1、负责制定本系、部教材建设规划;2、负责本系、部教材建设项目的申报和推荐工作;3、根据教务处制定的教材选用原则,确定本系、部课程的教材,并于每年的6月、12月中旬汇总报教材科以便征订下学期的教材;4、负责管理好本系部使用的教材、教参;5、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教材;6、负责各类优秀教材评比的推荐和初审工作。十、实验与实习教学管理(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全校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计划编制原则的制定;2、负责制定学校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管理文件;3、负责全校实验和实习教学大纲的审批;4、负责组织和检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5、负责实验课课表的审核,并按课表对实验课进行抽查;6、负责各类实验、实习教学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工作;7、负责实验、实习经费的审核;8、负责全校教学仪器设备的统一管理;9、负责对全校教学仪器设备计划的审核,并与校采购、审计、仪器设备使用单位人员等一起进行统一采购。(二)系、部职责1、根据教务处的有关原则意见编定实验、实习大纲及指导书,并负责具体实施;2、落实各实验、实习的指导教师;3、制定实验和实习规划,制定实验室岗位责任制,具体组织实验和实习教学;4、进行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及实习基地的建设;5、根据教学计划,拟定教学仪器设备的需求计划并向教务处申报;6、负责制定教学低值消耗品等耗材的计划,经主管校长审批后,按要求购置;7、做好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将添置、维修,需报废的仪器设备情况报教务处,以便做好全校仪器设备的台帐工作。十一、教学质量管理(一)教务处职责1、制定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及质量监控办法;2、对全校的教学检查进行组织、监督和结果评估;3、与校教学督导组一起共同对教师全部教学环节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负责将督导、检查的结果向各系部通报;4、按照有关制度及时查处教学事故;5、组织全校的教师讲课比赛和各类教学评比;6、制定学校各级听课制度并组织检查;7、建立教学质量单项评估制度;8、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二)系、部职责1、具体实施对本系、部教师各教学环节的检查;2、成立系、部教学督导小组,由系部主任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主任为副组长,教学督导组成员原则上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织;3、按教务处的要求,组织实施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报教务处;4、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及质量监控的办法制订本系、部的相应制度;5、组织本系、部进行教学质量评比,包括教案、课堂教学、作业批阅等;6、组织本系、部的讲课比赛、公开课和示范课等;7、每学期组织23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反映的情况、了解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的要求和建议;8、建立系、部教学各环节的教学文件档案;十二、考试管理(一)教务处职责1、负责各类考试的组织与安排。编制全校考试安排表,落实监考教师并下达到各系部,负责全校考试工作的组织与检查、监督、评估等工作。各类省级以上统考工作,包括英语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根据省教育厅规定,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包括通知、报名、考场安排、监考教师协调落实、向教育厅汇报、成绩管理和证书发放等;2、负责组织考试试卷的组卷和印刷工作;3、负责缓考、补考、重修考试、换证考试的组织与安排工作;4、负责试卷库建设与试卷管理;5、负责检查监考教师落实和到位情况,对违反教学纪律和监考规程的教师及时作出处理;6、负责学生违纪与作弊的处理,包括认真核实监考教师发现的学生违纪或作弊的情况,提出处理意见;7、负责学生考试成绩的汇总、输入微机;8、负责对阅卷教师批阅试卷的抽查及试卷分析和成绩册的抽查。(二)系、部职责1、负责本系、部考查课程的安排、组织和具体实施;2、根据教务处安排,负责提供监考教师的名单,并于规定时间报教务处;3、对有特殊原因提出缓考的学生,由系、部审核签署意见后于考前两天报教务处审批,否则,一律视作旷考处理;4、组织试题(卷)库的建设工作,实现健全的考教分离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试卷库或试题库,有2人以上任教的考试课程均要做到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评分“四个统一”。督促教师严格按评分标准评分,并在考试后3天将成绩一式二份报系部和教务处,每门课程的试卷要按要求保证份数,原则上公共基础课12套,专业基础课10套,专业课5套,并要严格按学校要求,确保试卷的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