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已认证通过ts16949质量手册_第1页
2010版已认证通过ts16949质量手册_第2页
2010版已认证通过ts16949质量手册_第3页
2010版已认证通过ts16949质量手册_第4页
2010版已认证通过ts16949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手册类别部门签字日期编制品质部年月日总经办年月日技术部年月日采购部年月日生产部年月日销售部年月日财务部年月日会签物料组年月日管理者代表审核年月日总经理批准年月日颁布令本手册是依据ISO/TS169492002版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制定的,它阐述了本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职责和程序,同时,对外代表向顾客的承诺。本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的纲领,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各部门主管负责统筹各自管辖部门内质量工作的全面推动和管理,确保按本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要求运作。总经理日期01修订状态页修订状态修订单号修订内容修订日期签字02目录章节号内容页码封面(批准页)101修订页202目录303公司简介41目的范围52引用标准53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564质量管理体系7105管理职责11176资源管理18197产品实现20308测量、分析和改进31369附件A管理体系过程及ISO/TS169492002的应用37附件B过程关联图38附件C品质系统产品实现过程循环图39附件D质量程序文件清单4003公司简介重庆圣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着“开拓创新、质量为本、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经营理念在重庆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大潮中建立起来的以专业设计、开发、生产、销售汽车空调及家用空调送风系统的企业,公司座落在重庆渝北空港工业园,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紧邻江北国际机场仅5分钟车程,距重庆汽车北站、火车东站均只有15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公司拥有多名从事多年产品工艺、技术、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的高级工程师。多年来,我司依托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拓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努力拼搏,充分发展自身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服务,对公司的主打产品贯流风叶的出风量、平衡、噪音、振动作了大量实验与技术改进,突破了贯流风叶配置的各项难题,成为重庆、广州、上海、广西、哈尔滨、天津、南京、成都、郑州等地区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并出口南亚和欧洲,形成年产120万套贯流风叶的生产能力,同时还专业承接高、精、难,大、中、小各种塑料制件,如暖风机壳体、前蒸壳体、顶蒸空调壳体、轴流风扇扇框和扇叶、各种离心风叶和其他塑料制件。近年来,公司对风机总成、顶置风机总成、暖风机、冷凝器风扇、做了大量研究、实验与技术创新,无论是材料配方、产品性能、及装配工艺完全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且能达到节能、环保要求,具备年产20万套顶置风机总成、40万套暖风机、冷凝风扇的生产能力,2007年又建立了与之相配套的各型号电机生产车间,目前已具备年产50万台汽车顶蒸空调电机50ZYS系列、50万台70、80汽车暖风电机系列、80万台汽车冷凝、水箱电机系列等各种型号车用电机的生产能力。我公司已于2003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8年7月导入ISO/TS169492000质量体系认证。主要顾客及其产品上海豫新世通空调有限公司、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重庆汽车空调厂、重庆南方英特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等国内主要汽车空调生产厂家。其主要产品为上汽通用五菱两汽总成、哈飞两汽总成、S11(出口)两汽等。主要产品贯流风叶、前蒸壳体、顶蒸空调壳体、轴流风扇扇框和扇叶、离心风叶和其他塑料制件、风机总成、顶置空调总成、暖风机、冷凝风扇、50ZYS系列顶蒸空调电机、70、80系列汽车暖风电机、汽车冷凝、水箱电机系列等各种型号车用电机。法人代表张丽华委托代表喻文才企业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沙坪镇松林工业园邮编401120公司电话0236716073667160728转101公司传真0236716072604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兹任命黄仕海重庆圣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不管其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还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重庆圣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10年3月10日05顾客代表任命书兹任命喻文全重庆圣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顾客代表,顾客代表不管其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还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1、参与和决策特殊特性的选择;2、建立质量目标;3、组织相关的培训;4、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5、参与和决策产品设计和开发等。重庆圣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2010年3月10日1目的和范围11目的本手册依据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制定,覆盖本公司向顾客提供的“贯流风叶、冷凝风机、顶蒸电机、暖风机、电机以及其他橡塑制品类”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目的在于A向外证实本公司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对内通过体系的应用,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的过程而达到顾客满意。12适用的现场本手册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位于重庆市渝北区沙坪镇松林工业园重庆圣锦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过程。13标准的应用本手册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贯流风叶、冷凝风机、顶蒸电机、暖风机、电机以及其他橡塑制品类”的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最终顾客为上海豫新世通空调有限公司、重庆超力高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赛特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重庆汽车空调厂等主机厂。14顾客特殊要求由公司技术部负责依据各顾客的要求编制顾客特殊要求一览表,以指导公司“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进行生产经营管理。2引用标准21本手册采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22本手册采用ISO/TS169492002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23本手册生效时采用的上述标准均为有效版本,其若被修订,本手册也将及时修订。3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31为了与国际接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ISO/TS169492002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的组织实施ISO90012000的特殊要求及顾客提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手册及相关程序;32控制计划为控制产品所要求的系统和过程的文件化描述。33防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设计和开发以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34实验室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35实验室范围包括以下内容的受控文件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36生产生产或装配以下事宜的过程生产材料;生产件或服务零件;装配或其他最终服务。37预知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知可能的失效模式而避免问题的维护活动。38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非计划性生产中断的原因而规划的行动,是生产过程设计的一项输出。39超额运费由于发生合约外的额外交付而导致超出的成本或费用,注因方法、数量、未按计划或延迟交付等而导致。310外部场所支持生产现场及为非生产过程发生的场所。311现场增值的生产过程发生的场所。312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性或产品法规、可装配性、功能、性能或后续生产过程符合性的产品特性或生产过程参数。4质量管理体系41质量管理体系识别,过程定义及相互作用5管理职责管理过程MP经营计划和目标管理管理职责4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过程MP文件和资料管理质量记录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增值活动信息流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411品质部根据ISO/TS169492002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管理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412本公司充分识别了公司内“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分析和改进”的有关过程,和影响产品满足要求的外包过程。充分考虑了A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监视;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的策划结果和持续改进。4121详见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ISO/TS169492002的应用(附录A)和过程关联图(附录B)4122公司识别了外包过程时,并把这些过程看作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评估这些过程的能力,规定对这些过程的控制方法,并确保其受控。本公司外包过程识别及控制方法如下6资源管理过程支持过程SP8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支持过程SP持续改进监测装置控制应急计划管理工装模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设备管理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和预防措施产品和过程监测数据分析质量成本管理产品和过程设计/开发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产品生产生产过程交付和支付输入顾客要求输出顾客满意顾客反馈/售后服务报价/合同订单市场调营销/调研/顾客要求管理评审物流和防护采购和供应商7产品实现(顾客导向过程COP)产品标识和追溯实验室管理工程更改顾客财产外包过程控制方法/规定责任部门备注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供应商和采购管理程序采购部原材料外购工装模具管理工装模具管理程序生产部工装模具委外制作检测装置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品质部委外校准产品和过程监测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品质部委外试验42文件要求421依据“文件和资料”(MP2)、“产品和过程设计/开发”(COP3)和“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COP4)”的要求,建立以下满足ISO/TS16949质量管理要求和顾客要求的文件体系规定国际要求规定汽车行业及顾客的特殊要求第一层次确定途径及职责第二层次确定由谁做,做什么,何时做第三层次回答如何做第四层次信息的即时记录,诸如表格、检查单、标签等,一旦记录下来,应成为质量记录。422质量手册4221编制、批准和发布本手册由品质部依据ISO/TS169492002标准,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起草,然后由各部门会签,管理者代表审核,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发布。4222手册发放1本手册由总经办负责统一编号、登记发放,持有者签字领取后必须妥善保管。2“受控”的手册需发放到总经理、各部门负责人,“受控”的手册上必须盖有“受控”印章,持有人员不得私自涂改。3“非受控”的手册根据需要发放,“非受控”的手册上不能加盖“受控印章”,不作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国际标准ISO90012000顾客要求ISO/TS169492002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顾客特殊要求公司特殊要求顾客参考手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CP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FMEA测量系统分析MSA统计过程控制SPC体系运行的依据,仅仅作为培训、参考等场合。4223手册的更改和换版1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本手册的规定不合理时,可通过内部沟通,获得管理者代表同意后,交品质部执行更改。2小范围的更改,品质部可采用“文件更改通知单”形式来更改,大范围的更改可采用换版的方式来更改。3手册更改必须由总经理批准后,再由品质部发放,发放范围与旧版相同。4新版手册发放后,品质部需在五个工作日内回收所有旧版“受控”手册,原稿保留以备查阅,其余销毁,保留的原稿必须盖“作废”印章。4224质量手册的实施本手册是本公司质量管理的最高法规,本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执行。本公司的其它标准或制度必须与本手册保持一致,如有不符以本手册为准。任何部门均以“受控”的质量手册为准,其解释权属品质部。423文件控制4231依据文件和资料(MP2)的要求,总经办负责文件的控制和管理,编制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文件在发放前得到批准,确保文件的充分性和适宜性;B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关有效版本;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如加盖红色作废章)。4232依据文件和资料(MP2)的要求,技术部对工程规范等资料进行管理A技术部负责建立顾客工程规范的评审、发放和实施的过程,以确保按顾客要求的时间表评审、发放和实施所有顾客工程标准/规范,并基于顾客要求时间进度的更改。B技术部负责对顾客工程规范进行评审,评审时间不超过一个工作周,并保存每项更改在生产中实施日期的相应记录。C当设计记录引用了顾客工程规范,或顾客工程规范影响了生产件批准过程的文件,如控制计划、FMEA等时,确保相关部门也对这些记录和文件进行更新。424记录控制4241依据质量记录(MP3)的要求,品质部负责记录的控制和管理,编制质量记录管理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包括废弃)所需的控制。4242各部门必须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必须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4243各部门必须确保质量记录(包括顾客指定的格式)的保存满足法规和顾客要求。43相关的程序文件和资料管理程序质量记录管理程序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依据管理职责(MP5)的要求,总经理通过评审产品实现过程和支持过程,以确保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同时通过以下活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A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制定质量方针;C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进行管理评审;E确保资源的获得。52质量方针和目标521依据经营计划/目标管理(MP5)的要求总经理组织编制经营计划管理程序,指导制定质量方针,充分考虑了质量方针与本公司的经营宗旨相适应;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和要求;在本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有效的评审。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开拓创新、质量为本、持续改进、顾客满意。1)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发创造发展”的经营理念,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通过管理提升和技术创新,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和完善生产的各个方面,持续地为顾客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2)质量为本企业要把产品的质量放在首位,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为宗旨来生产、运作,在进料、外协、生产、装配到销售的整套过程中预防缺陷产品的产生,用合格产品来满足顾客的要求。3)持续改进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机械设备和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新的和潜在的需求,使企业自身蓬勃发展,不断完善。4)顾客满意通过“精益生产”、“质量第一”、“持续改进”等各个方面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使顾客满意是我们企业追求的不变宗旨。总而言之“开拓创新、质量为本、持续改进、顾客满意”是企业的质量方针,也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理念,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它体现了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522质量目标总经理组织制定了与质量方针相一致的企业质量目标和衡量方法,该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且是可衡量的;要求在本公司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分解并建立质量目标。本公司的质量目标及分解目标为5221质量目标及各部门职责表质量方针关键项目主要;次要管理层总经办技术部销售部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物料组财务部1、样件提交符合率2新产品按计划进度完成率3培训计划完成率()4年度新产品开发数量(个)开拓创新5进料至交货总时间(DTD)6顾客退货拒收率(RRPPM)7综合废品率()8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质量为本9供应商交付批合格率()10设备故障停机率()11不良质量成本率()12材料库存周转率13成品库存周转率持续改进14生产计划完成率15用户满意度(分)16员工满意度(分)顾客满意17产品准时交付率(含供应商交付)()5222中长期品质目标质量方针关键项目20082009年20092010年2011年1、样件提交符合率9092952新产品按计划进度完成率9596983培训计划完成率()969798开拓创新4年度新产品开发数量(个)5565进料至交货总时间(DTD)9694926顾客退货拒收率(RRPPM)5004504007综合废品率()328258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898599质量为本9供应商交付批合格率()90959810设备故障停机率()08070611材料库存周转率(品库存周转率()20022025013生产计划完成率929597持续改进14不良质量成本率()内部25222外部15121总计434315用户满意度(分)909696516员工满意度(分)858890顾客满意17产品准时交付率(含供应商交付)()100100100523质量目标衡量方法序号质量目标测量方法统计技术提交时间备注1样件提交符合率(提交合格数提交总数)100推移图1次/季2新产品开发计划完成率(按计划完成产品开发项目数年计划开发总项目数)100检查表次年初需编制相应APQP资料3培训计划完成率(每位员工接受管理、技术方面的培训课时总和计划培训课时总和)100推移图每月培训可以是内部和外部的4新产品开发个数按实际开发数计算每年年底5进料至交货总时间(DTD)是指原料进厂至成品出货之间所经过的时间进料至交货总时间(DTD)进料至交付生产时间24/每天生产时间进料至交货生产时间库存库存在制品成品/单位时间量单位时间产量每天生产数量/每天生产时间推移图1次/月月底6顾客退货拒收率(RRPPM)(客户拒收、退货产品总数本公司累计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总数)1000000推移图因果图1次/月客户责任的退货除外7综合废品率(各工序累计报废的产品总数本月累计入库的产品总数)100推移图1次/月月底8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产品一次交付顾客合格数/交付顾客总数量统计表1次/月月底9供应商交付批合格率(一次提交入厂检查的合格批总数一次提交入厂检查的产品总批数)100推移图1次/月月底10设备故障停机率()设备故障停机时间/设备计划使用时间100统计表1次/月月底11材料、成品库存周转率当月发出成品金额(成品期初金额/2成品期末金额/2)100推移图1次/月月底12不良质量成本率(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故障成本总质量成本)100因质量问题引发的故障成本为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总和;总质量成本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的总和。推移图直方图1次/月返工、返修、罚款、索赔、处置费用等视为外部故障成本13生产计划完成率()实际生产合格数量/计划生产总数量推移图1次/月月底感性评价推移图评价表12月底14顾客满意度顾客对本公司技术、质量、服务、交期、价格五个方面的感性评价和本公司实际在质量、交付方面的业绩的综合评分。业绩自评推移图评价表1次/月具体计算方法见售后服务管理程序15员工满意度员工对本公司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培训、发展等方面的感性评价。直方图排列图评价表6月底/12月底具体计算方法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6产品准时交付率(含供应商交付)(当月按规格准时交付数当月计划交付总数)100推移图1次/月月底53管理者代表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以及本手册41条的要求;并确保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4职责、权限与沟通541依据管理职责(MP5)的要求,总经理对本公司内各层级的职责、权限进行了有效规定,并在公司内部任命了管理者代表、顾客代表及对供应商支持的技术小组(STA)。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副总副总常务副总542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公司管理层对质量体系的策划注重的是有效及高效的实现公司的质量方针与目标、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及未来的期望、法律法规的要求、产品性能及其数据要求、过程能力的要求。5421质量职责1生产部长/品质部长/技术部长、生产班组长、质量检验员/管理员/技术员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2任何员工在工作中发现不符合产品或过程要求时,必须将不合格信息通知负有纠正措施职责和权限的管理者见5331。3为了纠正质量问题,授予停止生产的权限如下A班组长/检验员有权停止1小时的生产;B生产主管/质量管理员、技术员有权停止2小时的生产;C生产部长/工程师有权停止4小时的生产;D品质部长/技术部长有权停止8小时的生产;E总经理有权停止超过8小时以上的生产;4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所有的生产班次,必须指定负责人员,至少有班组长或质量检验员在生产中负责产质管量。5422总经理任命任华勇为管理者代表,不管其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还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D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5423总经理指定向茂祥为顾客代表,不管其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还具有以下的职责和权限A参与和决策特殊特性的选择;B建立质量目标;C组织相关的培训;质量管理产品检验工艺监督体系维护人力资源行政后勤产品销售市场开发售后服务工艺技术产品开发工程更改工装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财务部总经办生产部技术部采购部品质部销售部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原料库管理成品库管理D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E参与和决策产品设计和开发等。5424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各部门质量职能划分主办;协助及配合职能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COP顾客导向过程MP管理过程SP支持过程核心过程管理层销售部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总经办物料组财务部1COP1市场营销/调研/顾客要求2COP2报价/合同订单3COP3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4COP4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5COP5产品生产6COP6交付和支付7COP7顾客反馈/售后服务8MP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体系文件9MP2文件和资料管理技术/检验文件10MP3质量记录管理11MP4经营计划/目标管理12MP5管理职责13MP6管理评审14MP7质量成本15SP1人力资源管理16SP2应急计划管理17SP3采购和供应商管理18SP4工程更改19SP5设备管理20SP6工装模具管理21SP7顾客财产管理22SP8标识和追溯管理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在制品23SP9物流和产品防护控制成品24SP10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25SP11顾客满意度管理26SP12内部审核27SP13产品和过程监测28SP14不合格品控制29SP15纠正预防30SP16持续改进职能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COP顾客导向过程MP管理过程SP支持过程核心过程主办;协助及配合管理层销售部技术部生产部采购部品质部总经办物料组财务部31SP17数据分析管理5425公司通过质量体系策划(M1)的过程来确保质量体系的完整性。5426产品、项目与合同的质量策划质量策划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所要求的完全一致,并形成可操作的文件,并传递至相关部门,技术部负责对产品、公司基础设施的质量策划,以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为满足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的要求,在质量策划时,成立跨部门小组(或多功能小组),满足以下活动编制质量计划,制订反应计划,降低高风险;配备必要的控制手段、过程、设备(包括检验与试验设备)、工装夹具、资源与技能;确保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的程序或文件均能相容;确定所有测量要求能满足,并能超出现有水平;采用相应的质量记录;产品形成阶段,有合适的验证方法;对所有的特殊特性的确认,有明确接受标准;产品、项目或合同的所有要求均有相对应满足,并有识别产品风险的方法。具体可参阅本手册71条款55内部沟通总经理在本公司内、外部建立了沟通过程(会议、座谈、培训、通报公告、电话、宣传等),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沟通。56管理评审依据管理评审(MP6)的要求,总经办编制管理评审程序,依据质量成本(MP7)的要求,财务部编制质量成本管理程序,总经理按时间要求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必须包括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不良质量成本质量成本(MP7)的要求并必须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561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必须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A内部审核结果;B顾客反馈、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对质量目标的监视和不良质量成本的定期报告和评估;E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F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G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H实际的和潜在的市场失效及其对质量、安全或环境的影响分析;I改进的建议。562管理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必须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资源需求。563管理评审的结果应形成“管理评审报告”。564相关的程序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程序经营计划管理程序管理评审程序质量成本管理程序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总经理已充分考虑并确定和提供了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A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62人力资源提供依据人力资源管理(SP1)的要求,总经办负责组织策划,制定岗位说明书,编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并实施,以确保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采取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使其能够胜任工作。与顾客有关的人员能力、资格已得到确认,如负有产品设计的责任人员有能力达到产品设计技能力要求,并熟练地掌握适用的工具和技术。62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程序规定了培训的过程。对所有从事对质量有影响的人员,依据岗位要求组织持续培训,使其具有能力;特别针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含与顾客沟通的人员)需经过考核;总经办必须确保对影响质量的新上岗或变动工作的人员提供岗位培训,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和代理人员。622员工的激励、授权,总经办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程序,通过提供培训、奖励制度、晋级提升、提高薪酬等方式方法进行激励。另规定衡量员工质量意识,及其相关活动与公司实现质量目标及进行持续改进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促使员工为实现质量目标和进行持续改进活动做出贡献。63基础设施631总经理必须确保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得到确定和提供。总经办负责公司设施、信息系统资源、运输车辆的维护;生产部制定设备管理程序,确保生产车间环境和设备维护的管理。这些基础设施包括A公司房、车间和设施;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632公司、设施和设备策划公司必须确保采取多方论证的方法,来制定公司、设施及设备计划。公司的布局布置必须尽量优化材料的搬运,以及场地空间的增值使用,促进材料的同步流动。品质部和技术部配合生产部必须制定评价现有操作和过程效果的方法,这些要求应该关注于精益生产原则,并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相联系。633应急计划依据应急计划管理(SP2)的要求,生产部制定应急计划管理程序,明确应急措施的实施,以确保在公用设施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市场的退货等紧急情况下,满足顾客的要求。64工作环境641生产部必须确定和管理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642确保人员安全,达到产品质量技术部和生产部必须关注产品安全性和员工的潜在危险最小化的方法,特别是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活动中。643生产现场的清洁车间必须保持生产现场处于有序、清洁的状态,并按产品和生产过程需求进行维护。65相关的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应急计划管理程序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依据产品和过程设计/开发(COP3)、产品和过程确认验证(COP4)的要求,公司指定项目负责人,确保成立以技术部为主的多方论证小组。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并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其它过程的要求相一致。712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A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B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C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受准则;D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3技术部编制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APQP规定产品实现的过程方法,包括缺陷探测、防错和持续改进的概念,并基于多方论证的方法。714作为质量计划的一部分,产品实现策划必须包括顾客要求和对顾客技术规范的参考。715技术部必须定义接受准则,要求时,由顾客批准。对于计数性数据抽样,接收水平应为零缺陷。716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确保与顾客合约的产品、正在开发的项目和有关产品信息的保密。717产品和过程更改控制7171依据工程更改SP4控制要求,技术部编制工程更改控制程序规定对影响产品实现的更改进行控制和反应的过程。品质部和生产部必须确保任何更改的影响(包括由任何供应商引起的更改)被评定,验证和确认的活动被定义,更改在执行前被确认,以确保与顾客要求相一致。7172具有专利权的设计,如果影响外观、装配和功能(包括性能,和/或耐久度)的更改,必须由顾客评审,以适当地评价所有影响。7173当顾客要求时,额外的验证/识别要求,例如新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必须被满足。7174任何影响顾客要求的产品实现更改,必须通过销售部与顾客沟通,并征得顾客同意。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相关要求的确定7211技术部和品质部必须确保以下方面得到确定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未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D本公司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1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技术部和品质部必须确保在特殊特性的选择、文件化和控制方面证明遵守与顾客要求相一致。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1依据报价/合同订单管理(COP2)要求,销售部建立市场营销管理程序和合同评审管理程序,以确保组织本公司技术、品保、生产等部门在向顾客做出提供产品承诺之前如投标、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变更评审与产品相关的要求。并确保A产品要求得到规定;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以解决;C本公司有能力满足顾客规定的要求。7222技术部和品质部必须记录和保持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供销部必须确保在接收顾客要求前,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7223若产品要求发生改变,技术部必须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7224顾客同意时,销售部可采用网上销售、报刊等方式,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目录、广告内容进行评审,可以不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评审。7225生产可行性技术部、品质部、生产部和销售部必须确保在合同评审时,研究、确认并文件化产品生产可行性和风险分析。723顾客沟通7231销售部必须确定对以下方面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产品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C顾客的反馈,包括顾客抱怨/投诉。7232总经理必须确保本公司具有能力按顾客规定的格式传递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销售部必须确保按顾客规定的方法与顾客沟通。73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731设计和开发策划7311多方论证小组(APQP小组)必须对过程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并确定A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B适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7312多方论证小组必须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小组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7313伴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策划的输出必须予以更新。7314多方论证小组必须进行产品实现的准备工作,包括A特殊特性的开发/最终确定和监视;BFMEA的开发和评审,包括采取降低潜在风险的措施;C控制计划的开发和评审。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21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见424,这些输入必须包括A功能和性能要求;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D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7322多方论证小组必须对这些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7323过程设计输入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确定、文件化和评估产品设计输入要求,包括A顾客要求(合同评审),例如特殊特性、标识、可追溯性、包装;B信息的利用建立从先前设计项目、竞争对手分析、供应商反馈、内部输入、售后市场数据和其他相关来源中获得的信息运用于同类特性的现行和将来项目之中的过程;C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耐久性、可维护性、时程安排和成本等的目标。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确定、文件化和评估过程设计输入的要求,包括D产品设计输出数据,如图纸、规范、设计FMEA;E生产率、过程能力和成本目标;F以往的开发经验。7324生产过程设计包括防错方法的使用,其程度与问题的大小,及其风险程度相适应。7325特殊特性多方论证小组必须识别特殊特性包括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并确保A在控制计划中包含所有特殊特性;B与顾客规定的定义和符号相一致;C识别过程控制文件上,包括图样、FMEA、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必须标明顾客的特殊特性符号或公司确定的等效符号或记号,以表明那些对特殊特性影响的过程。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31设计和开发输出必须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必须在发布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必须A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系统SFMEA、产品DFMEA;C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D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验收准则;E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7332生产过程设计输出过程设计输出必须以能对照过程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形式表达。过程设计输出必须包括A规范及图纸;B生产过程流程图/场地平面布置图;C过程PFMEA;D控制计划;E作业指导书;F过程批准的接受准则;G有关质量、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可测量性的资料;H适当时,防错措施的结果;I产品/生产过程不合格的快速控测和反馈方法。734设计和开发评审7341在适宜的阶段,多方论证小组必须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7342评审的参加者必须包括与所评审设计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必须予以保持见424。7343监测在设计和开发特殊阶段的衡量准则必须被定义、分析,并以概要结果的形式报告,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适当时,这些衡量准则包括风险、成本、准备时间、关键路径和其它事项。735设计和开发验证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必须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必须予以保持见424。736产品和过程设计和开发确认7361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必须按照计划的安排见731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7362只要可行,确认必须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必须予以保持见424。确认过程包括类似产品的市场报告的分析。7363设计确认必须按顾客的时间要求进行。7364样件计划A制定样件生产计划和控制计划(顾客要求时),样件生产时,必须尽可能使用与正式生产中相同的供应商、工装、生产过程;B监督所有的性能试验活动,以便及时完成并符合要求;C当这些服务被分包时,必须对外包负责,包括提供技术指导。7365产品批准过程依据产品和过程确认控制COP4要求,品质部编制生产件批准程序,以符合由顾客认可的产品和过程批准程序。产品批准应该是生产过程验证的后续步骤。该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批准程序也适用于供应商。737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371技术部和生产部必须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7372技术部和生产部必须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7373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必须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7374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必须予以保持,设计开发的变更包括项目期间的所有变更。74采购741采购过程7411依据供应商和采购管理(SP3)的要求,采购部必须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对供应商及采购产品的控制类型和程度,必须取决于采购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7412采购部必须要求供应商按本公司的需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应商。采购部必须规定选择、评价和再评价的准则。评价的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必要措施的记录,必须予以保持见424。编制供应商和采购管理程序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7413对于提供加工、运输、存储等生产和服务供应商,相关的部门必须验证其能力,并签订合同,以确保服务质量。7414法规的符合性用于零件生产、装配的所有采购产品和材料必须满足适用的法规的要求。7415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A采购部必须以符合ISO/TS169492002为目的,进行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符合ISO90012000是达到这一目的的第一步。B除非顾客另有规定,否则供方应通过经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ISO90012000认证。C供应商开发的优先顺序应该以供应商的质量业绩和所供应产品质量的重要性等来决定。D当供应商出现合并、兼并或分支时,应验证供应商质量体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7416顾客批准的供应商A当合同规定时(如顾客工程规范、图纸),采购部必须从顾客批准的供应商采购产品、材料或服务。B采用顾客所指定的供应商,包括工装、量具供应商,并不能免除本公司保证采购产品质量的责任。742采购信息7421采购部必须确保采购文件包括以下适当的信息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B资格要求;C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7422在与供应商沟通前,采购部必须确保所规定的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431公司必须建立和实施检验或其它必需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7432当本公司或顾客需要在供应商货源处对采购产品进行验证时,采购部必须在采购文件中说明验证的具体安排,以及产品放行的方式。7433进货产品的质量品质部必须有过程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必须采用下列的一种或多种方法A接收并评价供应商提供的统计数据;B接收检验/试验,例如基于性能的抽样;C结合已交付的可接受的产品质量记录,由第二方或第三方机构对供方现场进行评估或审核;D由指定的实验室评价产品;E顾客同意的其它方法。7432供方监测采购部必须通过下列指标对供方表现进行监测,并促进供方监测生产过程表现A已交付产品的质量;B对顾客造成的生产中断,包括退货;C交付时间表现包括发生的超额运费;D与质量和交付问题有关的特殊状态顾客通知。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1依据产品生产(COP5)的要求,多方论证小组必须策划生产和服务过程,生产部、品质部等相关部门必须确保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适用时,受控条件包括A获得描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C使用适宜的设备;D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E实施监控和测量;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12控制计划多方论证小组必须A针对所提供的产品在系统、子系统、部件和/或材料各层次上制定控制计划;B有考虑了设计FMEA和生产过程FMEA的试生产和生产控制计划;C在控制计划中,列出用于生产过程控制的控制方法;D在控制计划中,包括监测由顾客和组织共同定义的特殊特性控制的方法;E若有,在控制计划中包括顾客要求的信息;F在控制计划中,规定当过程变得不稳定或不具有统计能力时,启动明确的反应计划;G当任何影响产品、生产过程、测量、物流、供应资源或FMEA的更改发生时,必须重新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7513作业指导书A技术部必须为所有负责过程操作的人员提供文件化的作业指导书,这些指导书必须在工作现场得到;B这些指导书必须来源于适当的文件,如质量计划、控制计划及产品实现过程。7514作业准备的验证生产部必须确保在首次运行、材料的改变、作业变更等准备时进行作业准备验证,作业准备人员必须易于得到作业指导书。适用时,组织必须使用统计方法进行验证,最好采用首末件比较的方法。7515预防性和预见性维护A依据设备管理(SP5)的要求,生产部编制生产设备控制程序以识别关键过程设备,为机器/设备的维护提供适当的资源,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体系这个体系必须包括有计划的维护活动;设备、工装和量具的包装和防护;关键生产设备备件的可得性;文件化、评估和改进维护目标。B生产部必须采用预见性维护方法以持续改进生产设备的效率和有效性。7516生产工装的管理A依据工装模具管理(SP6)的要求,生产部编制工装模具管理程序以明确为工具和量具设计、生产和验证活动提供资源,并必须建立和实施工装管理的系统,包括维护及修理设施与人员;贮存与修复;工装准备;易损工装的更换计划;工具设计的变更文件化,包括工程更改等级;适当时,工具的调整及其文件的修订;工装标识,明确其状态,如生产、修理或报废。B如果上述任何活动被分包,公司必须监视这些活动的系统。7517生产计划为了满足顾客的要求,生产部编制生产过程管理程序,建立订单驱动的生产计划,如由信息系统所支持的准时生产,该信息系统允许在过程的关键阶段使用生产信息。7518服务信息反馈依据顾客反馈/售后服务(COP7)的要求,销售部必须编制售后服务管理程序规定将售后服务问题信息与质管、生产、技术部门沟通的过程,销售部负责实施,以确保公司内部及时知道发生在外部的不合格事件。7519与顾客的服务协议当本公司与顾客达成售后服务协议时,销售部必须确保以下活动的有效性得到验证A公司的任何一个售后服务中心;B任何特殊用途的工具或测量设备;C售后服务人员的培训。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1生产部编制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品质部编制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确认,以证实生产过程所策划的结果的实现能力。7522多方论证小组必须规定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确认安排,包括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记录的要求见424;E再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31依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SP8)要求,技术部设计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编制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生产部、销售部、品质部、采购部(库房)等部门必须实施,以确保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识别产品。7532品质部必须针对监控和测量结果识别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