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第一部分“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医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印度格列卫著改善,发展投入不断增加自1998年颁布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以来,上海一直十分重视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十一五”期间,上海相继出台了有关学科建设、社区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HTTP/WWWNATCOGLIVECCOM内容的扶持政策,并在政策调研基础上,制订颁布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等相关文件。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各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上海市级财政用于中医药机构的经费投入累计达到227亿元,为支持上海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市卫生局本部中医专项经费年均增长幅度超过了30。各区县也加大了对中医的投入力度,如浦东、长宁、宝山区均投入资金重建区中医医院或改扩建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松江、虹口区均完成了区属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大楼的改造,卢湾、青浦区通过土地置换、整体搬迁方式扩大了区属中医医院的占地面积等。二、中医药参与医改取得积极进展,服务世博获得成效上海以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扶持、促进中医药的政策为契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积极参与深化医改,取得明显成效。中医药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增补的基本药物中中成药比例达到38,中医医疗机构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进一步发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涉及中医药服务的内容已得到体现。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已明确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的投入倾斜政策,开展了中医医院投入补偿机制、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医院制剂区域内调配使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上海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采取多项有力措施,让中医药融入世博、服务世博。中医药的历史、传承和成就在中国馆、城市未来馆等展馆得到展示体现,通过多种方式向来宾和游客宣传了中医药文化,组织了志愿者队伍参与园区的志愿服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作为中医医疗机构的代表参加上海市世博定点医院工作,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上海世博会先进集体”称号。三、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上海进一步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基本实现了全市城乡一体化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公立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24所,各类中医门诊部、诊所303所,所有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设立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科。至2010年底,各类医疗机构中的中医执业医师占医师总数比例达到1067,中医医疗机构实有床位以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室实有床位占全市医疗机构的815,门急诊人数占全市医疗机构的1412,出院人数占831。通过实施中医“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龙华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曙光医院部市共建研究型中医医院等重大项目被批准设立并进入实施阶段,龙华、曙光、岳阳、宝山、杨浦、嘉定中医医院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7家中医类医院被国家列入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一批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通过了评审和验收,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工作。四、基层中医药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应有作用上海高度重视社区和农村中医药工作,至“十一五”期末,先后有20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点建设单位和达标建设单位,组织实施了12项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整理研究和推广应用,开展了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十一五”期间,闸北、徐汇、虹口、长宁、静安、普陀、宝山、浦东和杨浦区先后被国家认定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南汇、奉贤、嘉定区分别被认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十一五”期间,上海积极参与全国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治未病”健康工程,推进机构建设和项目研究工作,成立了上海市“治未病”发展研究中心;积极参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上海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医药项目,全市12所区县中医医院的急诊、感染科实施了改造和建设工作。在应对汶川大地震救援和防控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上海中医药界及时动员、精心组织、全力参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十一五”期间,上海对首批确定的23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进行了中期检查,并增补实施了15个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项目;开展了将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人才培养与博士学位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及“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在第三批继承班结业的同时,确定了上海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学术继承人。上海大力加强了中医药创新能力建设。“十一五”期间上海中医药界共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数十项,中药新药研制开发、中医药标准化、多学科中医药基础研究等均取得新的进展。至“十一五”期末,上海有国家级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13个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等四个项目分别获得2007年度、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推拿治疗颈椎病经筋机制与临床应用”等两个项目分别获得2008年度、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六、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步伐加快上海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十一五”期间又在中医药创新平台建设、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再上台阶,国家中药安全评价中心、教育部中药制剂工程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获批准成立并投入建设,产学研合作的技术研发也不断创新机制、深入开展。“十一五”期间,上海积极拓展中医药对外教育和医疗、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对外中医药教育取得较快发展,境外中药、护理等专业合作办学取得初步成效,中医援外医疗服务继续加强,中医药对外科技合作在基础理论、临床研究、安全评价等领域不断扩展范围和深度。上海还承担了全国中医药立法项目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研究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也落户上海并顺利开展工作。七、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管理取得新的成效“十一五”期间,上海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医疗、教育、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中医传承高级研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乡村医生中医大专班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项目,探索实践现代中医师承模式,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工作。至“十一五”期末,上海共有3位名中医被国家授予“国医大师”称号,上海中医药界共拥有973首席科学家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数量在中医药领域列国内各省市前列。上海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医院质量评价和督查工作。通过成立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等机构,加强监测、服务和研究工作;通过开展综合医院示范中医科建设、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等工作,提升了各类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等规范文件的修订和全面推广应用,强化了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了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第二部分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一、健康服务需求增长为上海中医药事业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对中医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不仅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在现代医学模式、理念不断转变的背景下,中医药的整体观、个性化、“治未病”等思维、方法的优势也进一步突显,能更好地适应我国深化医改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在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历程中,中医药也将以其特色和优势,发挥重要的作用。二、政策扶持为上海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作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在深化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的发布,对今后一段时期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都给予了明确的阐述,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正在进一步出台和实施。三、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上海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在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医医疗服务资源相对不足,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截至2010年末,全市每千人口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每千人口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均低于同类型城市。同时,优质资源分布比较局限,各区县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够平衡。二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中医药服务的劳务和技术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医药的措施有待于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传统型中医药人才不足,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中医药科技缺乏重大的突破。上海中医药科技机构、人员、投入等方面资源比较丰富,但存在研究资源分散、创新体系不全等突出问题,近年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化项目不多,缺乏重大科技成果。四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缓慢。上海的中药产业曾经位居于全国前列,但近些年来发展缓慢,在某些领域已明显落后于部分省市。2010年,上海中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均仅列全国各省市中游,年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中成药品种也比较少。在上海逐渐成为国际型都市过程中,上海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对医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整合中医药资源、加强继承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第三部分“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上海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沪府发201022号)要求,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完善中医药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构建与上海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加强继承与创新,以科技创新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坚持人才为先,打造国内中医药人才高地;坚持发挥政府扶持和促进作用,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发展思路围绕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医药服务、继承和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基地,打造与上海经济社会和医疗卫生发展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总体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继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交流、产业、标准化与信息化六大体系。到2020年,建成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药发展高地、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示范区,实现中医药事业跨越式发展。具体目标如下一是加快建设符合中医医疗特点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本市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二是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和海派中医流派学术研究,初步构建上海中医药创新体系,力争取得中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三是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取得重大临床科技成果,在中医医院推行“传统型中医临床学科”,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加强,培养和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进一步完善中医人才的相关政策。四是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建设高地,推动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五是发展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制定和实施上海中药产业振兴计划,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提高中医药产业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二、主要任务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1、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符合中医医疗特点,由综合性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门诊部、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医诊所等组成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本市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2、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落实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实现各区县均有由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探索利用社会资本多元化办医的模式,新建一所三级中医医院。促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在中医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建设由三级中医医院负责管理的中医门诊部。促进中医医疗资源整合,探索建立以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由若干个中医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中医医疗联合体。开展中医医疗机构综合评价(评审)工作,推进军地共建中医医疗机构工作。3、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按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中医药工作的管理。继续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达标单位建设项目,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和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要求,完成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4、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开展中医科室标准化建设。全市9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规范达标,实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全覆盖。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配备必要的基本中医诊疗设备。5、加强和完善医院制剂管理。配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和完善对中医医疗机构医院制剂管理办法,落实国务院国发200922号文件关于“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的政策。提高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1、构建服务提供体系。以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的“治未病”中心、“治未病”服务点及中医预防保健机构为主要结点,形成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2、加强各级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巩固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中12家中医医院急诊科、感染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落实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中医药建设项目,完成国家级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建设。3、加强传染病和慢病中医药防治工作。继续开展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疗机构建设。在各级传染病医院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流感等疾病的中医药诊治。研究制定中医药参与干预相关传染病的诊疗规范或方案,形成中医药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及时介入的机制,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4、参与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中医药标准。在深化“治未病健康工程”基础上,将中医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精神卫生干预、老年保健、健康宣教等方面的特色服务,纳入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作用1、进一步加强区县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积极发挥区县中医医院在基层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加强区县中医医院综合服务功能建设,加强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和针灸理疗特色专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区县辐射,加强人才和技术对口支持。2、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城市)。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制订有关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政策,建立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的中医药服务管理规范和评估考核标准。丰富社区中医药服务手段和拓宽服务领域,发挥中医养生保健在促进居民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综合服务能力。3、大力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和中医康复技术等相关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基本建立完善的、覆盖所有区县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机制。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1、继续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研究,进一步推进海派中医流派学术研究和临床传承工作。依托名老中医工作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建设以海派中医流派为特点的“海派中医专科流派研究中心”。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形成技术规范。2、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上海中医药创新体系。以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为核心,新建若干个中医药研究机构,初步构建以中医临床、针灸推拿、中医康复、中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为主体,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交叉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体系。3、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部市共建研究型中医医院项目、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和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初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国内一流,以现代临床药理技术为基础,可以承接各类中药、中医诊疗技术临床研究并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评价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平台。4、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强中医药原创思维、理论基础研究,争取获得突破。加强重大疾病的联合攻关和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研究和中药新药、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开发。完善对民间中医药学的评价、考核体系研究。推进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中医药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以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工作为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再创建若干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在肿瘤、慢性肝病和肝纤维化、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重大临床科技成果。2、在各级中医医院推行“传统型中医临床学科”建设。各级中医医院应开设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符合“传统型中医临床学科”要求的综合或专科病房。3、培养和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实施上海百位名中医工程,完成本市第三批名中医遴选。制定院校教育与师承培养相结合的“现代中医师承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培养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开展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制定传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加快形成中医药人才高地。4、强化中医专科紧缺人才培养。在原有的“上海市中医专科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等中医紧缺专科的临床人才培养。5、实施基层、初级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等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计划,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全员培训。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强化中医临床综合能力培养。6、完善中医药人才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与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相衔接的技术职务评审等人事制度。结合现行的中药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中药行业技能实训室建设,加大政府补贴培训力度,完善和落实中药行业有关职业工种企业内培养鉴定政策。加快中西医结合发展1、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与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明确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功能定位,加强内涵建设,新设立若干所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西医二级综合医院数量较多的区域,进行综合医院改制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探索。通过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优势病种攻关计划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逐步建立本市中西医结合疾病诊断标准、技术操作标准、治疗方案与疗效评价体系,加快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服务效率。深入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积极发挥中西医结合在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2、加强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与学术创新。设立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培养项目,举办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中西医结合学习班,探索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创新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方法学研究,继续做好国家和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工作,进一步保持上海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的整体优势。开展市级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及创新基地建设,建立符合中西医结合学科特点的临床研究管理机制及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高层次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1、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结合国际传统医学标准化建设计划,依托本市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开展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ICD11)传统医学部分的研究制定及中医药行业其他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的工作,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协调各国中医药标准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推动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2、大力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依托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项目,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重点开展医院信息化、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网络、中医药“治未病”信息网络、中医药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初步建成具有中医理论学习、学术思想研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适宜技术推广和中药研究开发的综合性交互式的中医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1、建设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依托本市中医药文化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上海中医药大学人文学科的人才优势、研究基地优势和传播载体优势,努力建设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统筹学科资源,提升研究平台,打造优秀团队,在全国中医药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多渠道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形成以一所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中医药博物馆、一本雅俗共赏的中医药文化杂志、一份老少咸宜的科普性中医药报所组成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框架。编写适合中小学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物。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中医药网站。以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为载体,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普及。3、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开展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示范点建设活动。结合中药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传统中药品牌、中药老字号的保护和文化内涵的宣传。继续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抢救保护工作。4、实施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体系,研究制定加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将与中医药相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技术方法向企业转移,维护各方利益,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合作联盟,推动中医药相关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1、促进合作交流,发展中医药国际教育。加强中医药科技、教育和医疗的对外合作交流,推进各项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依托本市中医药高等教育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培训中心,扩大国际教育规模,包括招收长期境外本科和研究生、短期培训和进修生,以及交流生等。2、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建设。以项目为主体,进一步加强本市的两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两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办好各类中医药国际学术性会议,初步形成国内外传统医药学术交流重要基地。3、积极发展中医涉外医疗保健服务。在原有基础上,与国内外保险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可以为境外人士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中医诊疗和康复中心,以拓展对外中医药服务贸易业务,为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产业1、扶持中药产业发展。制定上海中药产业振兴计划,实现中药产业发展率先突破。探索中医中药协调管理、联动发展的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现代中药。2、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中药品种。以现有沪产中成药为基础,加大对年销售亿元以上品种的支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临床有效的其他沪产中成药品种。实现10个中成药单一品种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目标。2015年全市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新产品销售产值年均增长30。3、推进中药饮片管理工作。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为核心,完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市场准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可靠保障。完善中药饮片的价格形成机制。4、支持企业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按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参与中医医疗机构医药分开以及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探索性研究。5、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力争在中医药诊疗设备、营销物流、高端医疗、养生保健、文化、旅游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新的增长点。三、保障措施建立中医药发展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在现已建立的由市政府领导负责、本市有关委办局参加的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专家的作用。各相关部门根据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加强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本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构建市、区两级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在已成立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本市中医药全行业管理,统筹推进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增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牌子,设立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履行本区域内中医药事业发展管理工作。市、区县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中医药行业统一规划,按照中医药自身特点和规律管理中医药。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贯彻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有关投入支持政策,按照公共财政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在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同时,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点向中医药事业倾斜,中医药事业经费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卫生事业经费。进一步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扶持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国家医改政策,政府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配置标准的大型设备,经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审核后,纳入政府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库管理,由政府根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逐年安排所需资金。按市、区分级管理原则,落实本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所需专项经费。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与政策扶持修订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并制定实施细则,保障本市发展中医药事业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促进本市中医药事业有序、规范发展。市物价、卫生、医保管理部门应根据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辨证施治费等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并逐步提高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价格,充分体现中医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理顺中药产品价格管理体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价格。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参保人员优先利用中医药特色服务,按照贯彻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服务项目和基本药物支付政策的要求,将临床诊疗必需、疗效确切、技术成熟、费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支付范围,完善有利于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各区县也要制定本区域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附1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序号指标名称统计口径属性2010年基础值2015年目标值1区县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约束性15区县建有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每个区县都建有公立中医医疗机构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规范达标率约束性87983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约束性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完成4千人口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常住人口预期性0300385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数常住人口预期性024025035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师占全科医师总数的比例预期性1415207中医医疗机构治疗床位平均住院天数预期性1333天13天8海派中医专科流派研究中心建设约束性完成12个中心建设9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约束性完成50个优势专科建设10中医药领军人才预期性培养和引进30名中医药领军人才11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示范点建设预期性5个12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预期性新增6项13中药工业总产值预期性4876亿元100亿元附2关于指标体系的说明一、指标分类1、约束性指标。是指体现政府职责,政府通过配置公共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的有关指标。约束性指标带有政府向人民承诺的性质,也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下级政府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2、预期性指标。是指体现政府意志,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并通过适时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加以调控和干预,防止偏离预期值的有关指标。二、指标解释1、区县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指区、县政府举办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门诊部。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规范达标率。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按照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乡镇卫生院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进行规范化建设,达到基本规范要求的比例。3、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指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按照国家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进行标准化建设,达到基本标准要求。4、千人口中医医疗机构床位数。指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期末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与“期末人口数”之比1000。5、千人口中医执业医师数。指“期末经注册在岗的中医类别(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数”与“期末人口数”之比1000。6、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师占全科医师总数的比例。指注册为中医全科医师的社区医师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总数的比例。7、中医医疗机构治疗床位平均住院天数。指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其治疗床位的“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8、海派中医专科流派研究中心。指经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审批立项,按有关建设方案进行建设的以上海本地传统中医专科流派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机构。9、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指经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审批立项,按上海市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建设方案进行建设的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诊疗技术规范的中医专科。10、中医药领军人才。指列入人才规划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理论功底和显著的工作业绩,具有推动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创新能力,能组织和引领团队冲击学科前沿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11、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示范点。指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纳入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12、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指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3、中药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中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附3重点项目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医疗资源布局,新建1所三级中医医院,并探索多元化办医的模式。增设1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落实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在崇明县、金山区、闵行区新建、改建3所政府举办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建设体现中医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有利于发挥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中医门诊部,由三级中医医院负责管理。启动龙华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曙光医院东院二期建设,启动岳阳医院、青浦区中医医院的扩建工程,启动市中医医院门诊部以及闸北、奉贤、嘉定、杨浦等区中医医院、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的迁建工程。探索建立12个以三级中医医院为核心,由若干个中医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中医医疗联合体。2、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项目重点建设12家中西医结合专科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管理规范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带动全市中西医结合整体水平的提高。完成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浦东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长宁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程。3、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充分利用市级综合医院的学科和人才资源,促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加强郊区“531”三级医院的中医科建设,建成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中医学科,引导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郊区覆盖。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项目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专项1、中医诊疗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全市各区县完成12项中医诊疗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2、探索中医医疗机构医院制剂管理新模式建立区县中医医疗机构医院制剂集中生产、合作使用的机制,统一管理,加强质量控制。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建设项目1、名老中医传承和海派中医专科流派研究项目完成对建立三年以上的名老中医工作室的阶段性检查,建设以传统流派为特点、临床疗效为核心的海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