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七年制病理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一、A型题每道题下面均、五个备选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划一黑线,以示正确回答。(每题05分)1贫血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A心肌能量生成障碍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C兴奋一收缩偶联障碍D心肌收缩蛋白破坏E心肌能量储存障碍2下列哪一种疾病可引起高输出量型心力衰竭A风湿性二尖瓣闭锁不全B病毒性心肌炎C维生素B1缺乏D高血压性心脏病E冠心病心肌梗塞3客量负荷过重损害心功能的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可能发生A客易发生心室过度扩张B心室壁静息张力增加C心肌氧耗量增加D心输出量增加E呼吸困难4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提法不准确A心脏肌原性扩张B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水平C血流重新分布D血压不变或降低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5心脏哪一种变化不具有代偿意义A心率加快小于130次分B正性肌力作用C心肌肥大D心交感神经活动抑制E心肌紧张源性扩张6心肌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A心肌能量代谢障碍B心肌兴奋一收缩偶联障碍C心脏前负荷长期过重D心脏后负荷长期过重E心肌结构破坏7心肌的向心性肥大发生于下列哪一种情况A高血压B甲状腺功能亢进C输液过量D低钾血症E急性心肌炎第2页8左心衰时心功能变化应为下列哪一项A(心指数)、(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均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正常,肺动脉楔压)升高。BCI、EF降低,LVEDP、PAWP升高,RVEDP正常。CCI降低,EF、LVEDP、PAWP升高,RVEDP正常。DCI、EF、LVEDP、RVEDP升高,PAWP降低。ECI、EF、LVEDP、RVEDP降低,PAWP升高。9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最能反映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的降低A心输出量减少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C中心静脉压升高D心室DPDTMAX减小E肺动脉楔压升高10血氨升高抑制丙酮酸氧化脱羧从而影响脑功能的机制是AR氨基丁酸减少BA酮戊二酸减少C减少D谷氨酰胺增多E乙酰胆碱减少11下列何种因素不引起血氨升高A肠道PH50B消化道出血C原尿降低D门体静脉吻合术E尿素合成障碍12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A肠道细菌生长活跃B肠腔内尿素浓度增多C肠蠕动增强D尿升高E肌肉活动增强13外源性肝性脑病是指A肝细胞广泛坏死引起的脑病B门体型脑病C急性或亚急性复发性肝性脑病D急性或亚急性肝性脑病E暴发性肝衰型脑病第3页14溶血性黄疸患者,临床生理特点是A血清酯型胆红素增多B凡登堡直接反应阳性C尿胆红素升高D尿中尿胆素原升高E粪中粪胆素原减少15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A酯型胆红素B胆汁酸盐C胆红素D胆固醇E其他胆汁成分16弥散障碍与下列哪项无关A氧与血红蛋白接触时间小于075秒B严重贫血C肺泡壁透明膜形成D肺叶切除E间质性肺水肿17收缩肺血管的血管活性物质是APGIBPGEC白三烯D肠血管活性肽(I)E缓激肽18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哪种细胞产生A肺泡型上皮细胞B肺泡型上皮细胞C肺内巨噬细胞D单核细胞E肺内淋巴细胞19型呼吸衰竭可出现APAO2BPACO2CPAO2,PACO2DPAO2,PACO2EPAO2,PACO2第4页20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的机制主要是A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量增加B慢性缺氧血量增多C血液粘滞性增高D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21对于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病人给氧的原则是A吸入纯氧B不给氧C常压、低浓度、持续给氧D高压、高浓度、间断给氧E高压、高浓度、持续给氧22影响疾病发展方向和转归主要是A疾病时的稳态紊乱B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C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主导环节D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E疾病过程中机能,代谢和形态变化23下列哪项是由于物理性因素所致A佝偻病B高山病C高血压病D类风温性关节炎E地方性甲状腺肿24下列哪项属于大脑功能停止A昏迷B意识丧失C对光反射消失D前庭反射消失E体液调节功能丧失25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A碳酸根离子B磷酸根离子C硫酸根离子D氯离子E蛋白质第5页26高渗性脱水患者血浆渗透压为A250MOSM/LB270MOSM/LC290MOSM/LD310MOSM/LE330MOSM/L27下述哪种类型的水电解质失衡最容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28下述哪种情况可引起明显的高渗性脱水A渴感障碍B呕吐C大量出汗D腹泻E肺通气过度29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脏电生理变化特点是A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兴奋性B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兴奋性C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兴奋性D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兴奋性E静息电位与阈电位差值不变,兴奋性30缺血后再灌注时细胞内钙超载的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A钠的平衡障碍B细胞膜通透性增高C溶酶体酶的释放D线粒体受损E钙泵功能障碍31无复流现象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心肌细胞肿胀B心肌细胞损伤C血管内皮细胞肿胀D心肌细胞收缩E微血管堵塞第6页32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主要与A无复流现象有关B钙超载有关C白细胞浸润有关D高能磷酸化合物缺乏有关E氧自由基损伤有关33体内对缺血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A心B脑C肺D肾E肠34钙反常首先发现于A临床病人治疗B整体动物实验C离体器官灌流D离体组织培养E离体肌浆网实验35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确诊试验有A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B凝血酶原时间C纤维蛋白原含量D凝血酶时间E以上都不是3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展到休克时,下述哪一种机制是错误的A广泛微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引起休克B因子激活,激肽生成增多使小动脉扩张引起休克CI引起出血,致循环血量减少,发生休克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加重微血管扩张,发生休克E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37胎盘早期剥离时,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原因是A因子的激活B血小板因子的释放C红细胞破坏D组织因子入血E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抑制第7页38产科意外时I发生率高,其主要的诱发因素是A纤溶酶原水平低B纤维蛋白原含量高C肝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能力降低D器官微循环障碍E血液处于高凝状态39白血病治疗过程中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主要机制是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封闭B血小板粘附聚集为微血栓C产生大量凝血活酶样物质D组织器官的微循环障碍E血液的高凝状态40在I继发性纤溶期,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纤溶酶活性增加B凝血酶时间延长C凝血因子、减少D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E血中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存在41引起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不包括A脑血管意外B气道异物堵塞C慢性肺气肿D呼入过量的二氧化碳E严重气胸42酸中毒时对机体影响危害最大的是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B对血管的扩张作用C高血钾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D低血钾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E溶骨作用43常引起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疾病是A严重的肝功能衰竭合并败血症B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合并中毒性休克C糖尿病患者合并剧烈呕吐D剧烈呕吐伴有严重腹泻E严重高热第8页44关于值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值代表H的负对数B可由HENDERSONHASSELBALCH公式计算C值的变化不能区别代谢性或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D值正常表明无酸碱平衡紊乱E值正常不排除有酸碱平衡紊乱45能反映血液中全部缓冲碱的指标是AABBPACO2CSBDBBEEE46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值均下降说明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后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或代偿后呼吸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47人体最重要的散热途径是A肺B皮肤C尿D粪E肌肉48下述哪一项不属于内生致热原AIL1BTNFC干扰素D巨噬细胞炎症蛋白E粘附蛋白49下列哪项不属于参与发热中枢调节机制的中枢发热介质APGEBCAMPC单胺D钠离子与钙离子的比值E组织胺第9页50一般公认,体温升高,基础代谢率提高ABCDE倍51有关热限成因的主要假说及机制中哪项不正确A应急性粗调假说B内生性解热系统假说C温敏神经元突触闸门机制假说D体温正调节受限和负调节加强假说E体温调节中枢麻痹52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E肠道粘膜水肿53关于紫绀的描述何项是错误的A缺氧不一定有紫绀B毛细血管中还原红蛋白超过5G便出现紫绀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紫绀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紫绀一般较明显E紫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中的血量有关54能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所致的缺氧55血氧容量取决于A血氧分压B血氧含量C血氧饱和度DHB的质与量E2,3DPG第10页56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是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肺淋巴回流受阻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57正常机体调节体内水、钠动态平衡起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A皮肤B肺C肝D肾E胃肠道58“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A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压之差B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压之差C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D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E有效流体静压与有效胶体渗透压之差59热休克蛋白的主要功能是A增加细胞对氧的摄取能力B增强细胞对能量物质、葡萄糖的摄取能力C稳定溶酶体膜D维持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正确的细胞定位E促进DNA的修复60严重创伤所致的应激时,代谢率的变化是A降低B正常C只有当体温升高时才升高D时高时低E经常处在高代谢率的状态61应激时,下列哪一种变化与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无直接关系A促进蛋白分解B抑制炎症介质释放C稳定溶酶体膜D急性期蛋白的合成E维持机体对儿荼酚胺的反应性第11页62应激时,分泌变化中,下述哪项不正确A胰高血糖分泌增加B生长激素分泌减少C血浆胰岛素含量偏低D血浆醛固酮水平升高EADH分泌增加63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的病理改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早期肾小球滤过率仍低于正常B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C肾小管阻塞未被解除D血中NPN逐渐恢复正常E可发生低钾血症6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对病人威胁最大的并发症是A水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氮质血症D高钾血症E低钠血症65血中儿茶酚胺增多可使肾血流减少,这是主要由于A肾动脉收缩B肾皮质血管收缩C肾髓质血管收缩D肾静脉收缩E肾皮、髓交界处血管收缩66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尿的变化特征是A少尿B多尿、夜尿C高渗尿D血尿E蛋白尿67关于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严重肾功能衰竭时能确切反映B与血肌酐浓度有关C与尿肌酐浓度有关D与尿量有关E基本上与变化有平等关系第12页68尿毒症患者心前区疼痛,体检可听到包摩擦音,说明有A心室穿孔B心力衰竭C无菌性心包炎D化脓性心包炎E心包积血69多系统器官衰竭的肺的大体病理改变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肺水肿B肺出血C肺泡透明膜形成D肺纤维化E肺不张70下列哪一项不是多系统器官衰竭时肾脏的表现A少尿或无尿B氮质血症C蛋白尿D尿钠降低E血肌酐升高71引起多系统器官衰竭的肠病变的因素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休克或感染造成肠缺血B细菌经肠吸收进入门脉系统C细菌抑制细胞释放细胞因子D非经口补给营养造成肠粘膜萎缩E大量应用抗生素使肠内菌群失调72下列哪一种物质引起休克时心肌收缩力下降A肾上腺素B组胺C前列环素D心肌抑制因子E醛固酮73内啡肽在休克发生中作用为A促进组胺分泌B促进形成C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D抑制心血管系统E抑制2形成74休克时促进血小板第一时相聚集的主要物质A2BCD儿茶酚胺E5A第13页75纳络酮治疗休克是阻断哪一种受体A肾上腺素能受体B肾上腺素能受体C1组胺受体D胆碱能受体E阿片肽受体76下列哪一种物质不引起血管扩张A内啡肽B内皮素C降钙素基因相关肽D前列环素E组胺77休克时交感神经一直处于A先兴奋后抑制B强烈兴奋C先抑制后兴奋D强烈抑制E改变不明显78下列哪一种休克属于血流分布异常性休克A失血性休克B烧伤性休克C感染性休克D心源性休克E失液性休克79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等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发挥它们的生物学效应A受体TPK途径B非受体TPK途径C核受体途径D鸟苷酸环化酶途径E腺苷酸环化酶途径80下列有关细胞信号转导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心肌受体兴奋引起CAMP增加,激活PKA,提高心肌收缩力B表皮生长因子可激活TPK,经RASERK途径引起细胞增殖C内皮素受体兴奋可激活TPK,经PI3K途径促发肌肉收缩DM2胆碱能受体可激活GI,减少CAMP生成,进而影响细胞的功能ENF可通过JAKSTAT途径影响靶基因的表达第14页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2意识障碍3细胞信号转导4代谢性酸中毒5HEATSHOCKPROTEINHSP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7心肌顿抑8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三、问答题每题10分1试述呼吸衰竭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的机制。2试述假性神经递质是如何产生的,并说明它们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3请叙述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对应激的急性反应。除了应激,还有哪些病理过程体现了类似的反应4请简述肾功能不全时机体钾代谢的特点及其危害。选择题答案1A2C3D4B5D6C7A8B9D10E11C12C13B14D15B16A17C18B19C20D21C22D23B24B25D26D27A28E29B30C31D32E33B34C35A36E37D38E39C40E41C42C43B44D45D46C47B48E49E50B51E52B53D54A55D56A57D58E59D60E61D62B63C64D65B66B67A68C69D70D71C72D73D74B75E76B77B78C79C80C81D82D83C84C85D86C87A88D参考答案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失水多于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又称高渗性脱水。2意识障碍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状态和/或客观环境,不能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一种病理过程,其病理学基础是大脑皮层、丘脑和脑干网状系统的功能异常。3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经复杂的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转换来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这一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4代谢性酸中毒细胞外液H增加和/或HCO3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5HEATSHOCKPROTEINHSP即热休克蛋白。指热应激(或其他应激)时细胞新合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它们主要在细胞内发挥功能,属非分泌型蛋白质。6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是DIC病人伴有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贫血,属于溶血型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即裂体细胞。7心肌顿抑指心肌并未因缺血发生不可逆损伤,但在再灌注血流已恢复或基本恢复正常后一定时间内心肌出现的可逆性收缩功能降低的现象。8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指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炎症,表现为播散性炎症细胞活化和炎症介质泛滥到血浆并在远隔部位引起全身性炎症。三、问答题每题10分1试述呼吸衰竭导致右心功能不全甚至衰竭的机制。答(1)肺泡缺氧和CO2潴留所致血液H浓度过高,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使肺动脉压升高,从而增加右心后负荷;(2)肺小动脉长期收缩,缺氧均可引起无肌型肺微动脉肌化,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肥大增生,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合成增加,导致肺血管壁增厚和硬化,管腔变窄,由此形成持久而稳定的慢性肺动脉高压;(3)长期缺氧引起的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可使血液粘度增高,也会增加肺血流阻力和加重右心负荷;(4)有些肺部病变如肺小动脉炎、肺毛细血管床的大量破坏、肺栓塞等也能成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5)缺氧和酸中毒降低心肌舒缩功能;(6)呼吸困难时,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异常增高,心脏受压,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用力吸气则使胸内压异常降低,增加右心收缩的负荷,促使右心衰竭。2试述假性神经递质是如何产生的,并说明它们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答蛋白质饮食中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在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下变为NH3增多,NH3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而入脑,参与肝性脑病发生。同时生成的苯乙胺和酪胺,当肝功能受损时,可经肠道吸收进入门静脉。血液中的生物胺在通过肝时,不能充分解毒;或者由于门体分流的形成而使生物胺直接进入到体循环中,苯乙胺和酪胺继而由血液进入脑组织,再经脑神经细胞内非特异性羟化酶的作用形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这是两个在化学结构上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正常神经递质相似的生物胺,但生理效能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当脑干网状结构中假性神经递质增多时,则竞争性地取代正常神经递质,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和贮存,当发生神经冲动时再释放出来。因假性神经递质作用效能不及正常神经递质强,致使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失常,传至大脑皮层的兴奋冲动受阻,以致大脑功能发生抑制,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3请叙述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对应激的急性反应。除了应激,还有哪些病理过程体现了类似的反应。答应激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是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之一。应激时的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既有其防御意义,同时又可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一)防御意义应激的防御意义(对机体有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提高心输出量、提高血压应激时,心率增快、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和外周阻力增加,从而提高心输出量和血压。2支气管扩张有利于改善肺泡通气,以向血液提供更多的氧。3血液重新分布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时,皮肤、腹腔内脏及肾等的血管收缩,而脑血管口径无明显变化、冠状血管和骨骼肌血管扩张,这可保证心脏、脑和骨骼肌的血液供应,对调节和维持各器官的功能,保证骨骼肌在应激状态时加强活动有重要意义。4升高血糖1促进糖原、脂肪分解糖原分解升高血糖,脂肪分解使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通过生物氧化可供给应激时机体需求的较多的能量。2儿茶酚胺对激素分泌的影响儿茶酚胺对绝大多数激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