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组合湿地设计(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人工组合湿地设计(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人工组合湿地设计(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人工组合湿地设计(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人工组合湿地设计(工程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环境科学设计(论文)题目:惠州某镇生活污水人工组合湿地设计(工程设计)指导教师:2008年3月25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文献综述一、选题依据惠州市乡镇企业数量较多,规模小,涉及行业广,技术水平低,管理较为落后。全市350多家重污染企业中有187家在乡镇,电镀、印染、制革、小化工等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高的企业,治污投入少,水平低,生产的废水、废渣、废气未达标排放,对环境生态污染严重。部分流经城镇的河流污染严重,海域水质有下降迹象。惠州市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乡镇和农村环保投资明显不足,环保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已迫在眉睫,针对量大面广的排水量在5000m3/d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其工艺设计不同大型污水处理厂。小城镇污水水量小、水质复杂、波动性大,其处理与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有显著的差异,处理技术与设备必须适合库区经济承受能力偏低的实际情况。投资省、运行费用省、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简便的工艺及成套技术始终是国内外污水处理界致力于研究与寻找的方向。对于小城镇污水,这样的需求更加突出。目前,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作为一种生态处理系统,具有一次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技术操作简单,易于管理,处理效果良好等特点,对小城镇的污水治理极具优势。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从试验到实例工程的应用,在国外应用已较普遍;在国内先后在深圳、云南等地建立了规模很大的示范工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运行管理经验,确定了完整的技术分类系统,明确了各种类型的工艺特征、技术要点与工程参数,为小城镇推行这一技术提供了技术保证。二、研究进展2.1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CW-ConstructedWetlands)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与自然湿地相类似的地面,是人为地将石、砂、土壤等一种或几种介质按一定比例构成基质,并有选择性地植入植物,利用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净化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建造成本较低、运行成本很低、出水水质非常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如果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2.2、人工湿地的研究进展2.2.1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经历的主要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实际70年代。20世纪70年代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大都利用原有的处理技术,既保持了原来处理技术的结构而已泥沼的形式存在,而且常将湿地系统与氧化塘处理结合起来以提高氧化塘系统的处理效果。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丹麦、英国和日本等国都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第二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湿地系统发展到由人工建造的、以不同粒经的砾石和豆石为填料基质、种植一定类型有效植物的处理系统,并开始进入了规模性的应用阶段。2.2.2人工湿地在外国的发展现状目前,在美国有600多处人工湿地工程用于处理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400多处人工湿地被用于处理煤矿废水,50多处人工湿地用于处理生物污泥,近40处人工湿地应用处理暴雨径流,超过30处人工湿地系统用于处理奶产品加工废水),在丹麦、德国、英国各国至少有200处人工湿地(主要为地下潜流湿地)系统在运行,新西兰也有80多处人工湿地系统被投入使用。北美2/3的湿地是自由表面流湿地,其中一半是自然湿地(11000hm2),其余为人工自由表面流湿地(通常比较小,60%小于10hm2)。自然湿地水力负荷小于人工湿地,系统水深范围一般为3040cm。2.2.3人工湿地在中国的发展:中国的人工湿地起步晚但发展快。80年代初开始学习外国的先进湿地处理技术,“七五”期间湿地处理技术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研究。1987年天津市环科所在实验室规模的人工湿地系统(CW)研究的基础上,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占地6hm2、处理规模为1400m3/d的芦苇湿地处理系统。标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