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1章总论111概述1第2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321项目提出的背景3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第3章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731概况734建设条件14第4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16第5章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1851规划设计方案1852建筑设计方案2453结构设计方案2854给排水设计方案3055供电及电信设计方案3556小区管线铺设方案38第6章环境保护和节能4061环境保护4062节能41第7章物业管理4471物业管理概述4472住宅物业管理的服务标准44第8章项目实施进度5281组织机构5282工程进度安排52第9章工程招标5391工程招标的基本原则5392招标范围及组织形式5493招标程序5494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55第10章拆迁安置方案57101拆迁房屋补偿标准57102建设拆迁成本57103奖励政策58104拆迁安置的组织实施58第11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4111估算依据44112投资估算的范围和方法44113投资估算和筹资方式58第12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62121经济效益分析62122社会效益分析63第13章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65131项目风险分析65132风险评估66133风险应对措施67第14章研究结论68141研究结论68142建议69第1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新农村建设项目112项目承担单位人民政府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3、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皖发20065号);4、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5、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6、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7、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8、新农村建设村庄治理技术导则;9、城镇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基准价格10、有关政策、法规、规划;11、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12、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114可行性研究范围根据项目的特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2、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4、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5、环境保护和节能;6、物业管理;7、项目实施进度;8、工程招标;9、拆迁安置方案;10、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作出可观、科学的结论,以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115项目编制单位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第2章项目提出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1、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皖发20065号),在调查了解乡镇和村庄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现状特点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为指导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及管理,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庙乡人民政府经综合考虑,确立了此次项目的建设。2、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庄整洁、村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富民步伐,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安全饮水、教育卫生作为重点;完善村镇规划,优化人居环境;淳化社会风气,维护民主权利;提升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一五”期间,配合“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成新农村示范村150个左右。此次安徽省新农村示范工程项目确定3个示范村,其中草庙乡草庙村是示范工程之一。发展农村新型社区,改善人民群众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现状,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草庙村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开发建设面临许多战略机遇。草庙乡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抓住省、市扶持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机遇,立足于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传统产业的做大做强,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实力显著提升、后劲不断增强、镇村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拼搏,务实苦干,新一轮工作布局全面展开,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各乡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3、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于北纬33。1633。46,东经117。37118。10之间。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自然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气息浓厚,104国道横贯部分乡镇。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进行新农村建设,应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小康村。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草庙乡党委政府在认真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立足本乡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总体规划与社区详细规划相结合,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6、草庙村现有房屋破旧,多为平房,质量一般,空闲地多,巷道曲折,宽窄不一,大多不通畅,无统一供水,无排水设施、垃圾收集等公共服务设施,环境较差,发展空间严重不足,村内居民点零散分布,房屋多以砖混结构为主。使原村庄规划在职能性质、发展规模、布局结构、道路系统、景观风貌、绿地系统、基础设施、近期建设规划等方面需及时作出调整,以改变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布局,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第3章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31概况位于安徽省东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处苏皖两省五县交界地带,地近沿海,背靠中原,位于北纬33。1633。46,东经117。37118。10之间。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的23个县(市、区)之一。历史悠久,古称虹县、泗州,1912年废州设县。是著名皖东北抗日根据地,是彭雪枫、江上青等战斗和献身的地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的发源地。隶属宿州市,辖1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787平方公里,人口872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人,劳动力47万人,富余劳动力26万人。城镇建设城区规划区面积23平方公里。建成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泗城绿化覆盖率14;大庄、刘圩、草沟等小城镇建设已具农村新型集镇雏形,一个以泗城为中心,以重点集镇为骨干、点线相连,布局合理,功能较齐全的小城镇框架基本形成。2010年,县城城区面积达到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20万人。交通发达,四出便捷。境内公路四通八达,104国道和303、329省道贯穿全境,全县辐射与环型并举的公路网络已初具规模,全县晴雨通车公路里程1600公里。毗邻多条高速,东距宁(南京)宿(迁)徐(州)高速泗洪出口20公里,西距合徐高速宿州出口90公里,泗(县)许(昌)高速已经开工建设、规划中的明(光)睢(宁)高速即将开工建设。邮政电信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县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程控电话、移动通讯、宽带网络(ADSL、光纤)覆盖全县。无线寻呼全国联网,数据通信业务与世界息息相通。金融体系健全。以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可以办理外汇贷、存、汇款,贸易、非贸易结算,外币兑换、外汇票据的承兑贴现、资信调查、咨询业务等,金融机构网点遍及城乡。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综合功能逐步增强。二环路即将建成通车、经济开发区已达“六通一平”,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实施,全县城镇化率达25。目前,县城城区有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一座,开发区内的日供水5000吨自来水厂正在建设中。农副产品丰富。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大豆、玉米、山芋、绿豆、红小豆等,常年产小麦4亿斤,玉米2亿斤,薯类10亿公斤,豆类4000万公斤,稻谷1亿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西瓜、蔬菜等,常年产花生9000万公斤,皮棉25万担,蚕丝300吨,是安徽省蚕桑养殖基地,全国棉花大县,优质棉基地。养殖业主要有牛、猪、羊、鸡、鸭以及鱼、蟹等。是安徽省养殖“十强县”、全国山羊板皮基地县和瘦肉型生猪基地县。现有林业用地面积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4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5,林木年生长量为653万立方米,现年采伐量为55万立方米,是皖北地区重要林业县,省绿化先进县,全国绿化达标县。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75亿元,增长11;财政收入238亿元,增长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亿元,增长21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90元,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4156元,增长114。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2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家,总数达113家,增长378;外贸出口额1500万美元,增长579。全县拥有大型商贸企业10余家,其中泗州商城、文庙商城、高尤建材市场等各类专业市场30多个,万德福、上海华联、苏果、宁波罗蒙专卖店等大中型零售企业20多家,从业人员4000多人,年成交额达13亿元,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亿元。近年来,大力提升建设质量和档次,初步构筑起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围绕建设组群结构的总体布局,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努力构筑经济发展平台。按照“融入长三角,谋求大发展,建设新,实现新跨越”的总体要求,着力实施东向发展、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和协调发展战略,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东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旧城区改造规划、开发区总体规划以及多项专业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贯通二环路,打通学士路,改造刘圩路、长沟路、阀南路、人民路、新市街,延伸新区二纵三横主干道,南至新汴河,北至新濉河,东至清水沟,形成“二环三横四纵”城市主干道网,同时着力打造23条景观大道。建设新区广场、文庙广场、市民休闲广场、环城河公园,提供更多的休闲健身场所;实施泗城供水项目,建设新区自来水厂,改造“两水网”(污水、排水)、“三电网”(供电、电视、电信),建设供气管网,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完善泗城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不断加大城市绿化美化力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城市。府前文化广场全景32草庙镇简介草庙镇地处泗城东郊,东与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泗城经济开发区相接,南濒新汴河与墩集镇相望,北依奎濉河与黑塔镇为邻。303省道横穿腹地,距泗洪宁宿徐高速仅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草庙镇下辖17个行政村,现有农业人口26万人,居住人口25万人。耕地44万亩,土地面积68万亩。草庙镇有中学1所,师生1300余人,中心小学1所,下辖10所完全小学,学生1000余人。2007年底人均纯收入2600元,国民生产总值166亿元。招商引资企业16家,其中规模以上招商引资企业2家,年创利润近200万元。草庙镇的土地是岗土和潮踪土壤各占半壁江山。农作物以花生、山芋、无籽西瓜和水稻、优质麦为主。200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8500万元。草庙镇现有党员831人。其中女党员86人,45岁以下的党员415人;大学学历140人,高中及其以下的625人;在岗职工党员237人,农民党员566人,离退休党员27人。设党委1个,总支1个,支部40个。其中行政村支部17个,机关镇直支部18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支部4个,社区党支部1个。草庙镇原属墩集公社,1980年设区划社时,由东方红公社、红旗公社合并为草庙区,管辖通海乡、草庙乡、三湾乡、汴光乡四个小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成立草庙镇至今,辖原来的通海乡和草庙乡。相传清朝此处建有一座土结构草顶的三官庙,所以命名草庙,现镇政府院内有一棵150年历史的百马树为证。草庙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东部资金与技术向中西部流动的通道。是东向发展的排头兵和桥头堡。2006年招商引资额1200万元,招商引资企业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皖东粉业),现总计规模以上企业3家。种植业以关李的粉丝加工,徐岗的无籽西瓜,治岗、于圩的优质水稻,大史的稻田藕为四大支柱产业,新汴河的网箱养殖和水产养殖业,徐岗和王岗的三元仔猪繁育,关李、大贺的肉鸡、蛋鸡养殖。加工业以粉丝加工、花生加工和板材加工为主。镇党委2006年成立了为民服务中心,确定了2个“双培双带”示范基地,168户双培双带示范户。成立了无锡和南京两个流动党员联络站,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2007成立了通海农村社区,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双培双带”示范户进行季度量化考核,对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实行季报督办制度。草庙镇2006年获得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乡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县委选派工作先进集体,县委组织部党费收缴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街道文化创建工作先进单位。33地址选择331地址选择的基本原则A、符合新农村建设规划。B、适宜的周围环境,有利于原材料的运输。C、少投入、早建成。332地址选择的具体要求A、有适宜的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B、有良好的自然基础条件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C、有充足的土地面积与适宜的形状。D、有方便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对外交通、运输、通讯、水源、电源、“三废“处理等。333建设地址选定草庙新村经充分比选、科学论证,新村址选定在303省道北侧、泗找公路西侧。新泗找公路(规划中)东侧。经过充分的分析与比选,草庙新村项目建设地址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水、电等配套设施齐全,有利于建设项目的实施。34建设条件341村民思想认识统一,盼望早日建成新设区草庙新村地势较平坦,适于农、林、牧、副、渔和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村庄内现状土地利用率低,路网基本已经成型,所有这些都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网系统的形成和村庄改建准备了充分条件。现有居民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有着强烈的愿望,对改善住房功能、提升居住档次的渴望值比较高,为实施多村合村并点、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提供了可能。342基础设施条件基本成熟项目建设区域内已经实现了“三通一平”(通路、通讯、通电、地面平整);通路道路四通八达;供电草庙镇变电站供电网供电;通讯通讯线路畅通;地面平整项目建设区域地势开阔、平坦。343外部运输条件完善项目建设所需的砖、沙、石子等建筑材料均可采用公路运输解决,且当地运力充足,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需要。第4章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草庙镇将草庙村进行集中改造,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结合草庙镇现状,对草庙街道进行改造和道路拓宽,建设成草庙新村。草庙新村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总用地面积114400M2(合171亩,具体数字以实际丈量为准);其中安置用地面积4018675M2(合6025亩);附属设施用地面积6000M2(合9亩);公用设施用地面积6786725M2(合10175亩)。安置用地部分总户数500户,其中A户型300户,B户型150户,C户型50户。总建筑面积92000M2。其中多层住宅面积75000M2,公建建筑面积12000M2,服务中心5000M2。建筑基底总建筑面积23739M2。建筑密度2075,容积率081,绿地率323。社区内道路形成三纵四横。项目建设分三期建成。一期23680M2,二期23680M2,三期44640M2。社区详细规划,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是未来农村社区发展的大方向,社区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开发与建设的要求,遵循当地风俗特色,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建筑风格。通过大社区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及急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环境,解决了交通不便、污水乱排、垃圾乱倒等长期困扰农村发展的社会问题,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大社区的建设,估算至少可节约土地50亩,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要加大节约土地的开发力度,使土地保值、增值,服务于社区建设。此项目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项目,分期分批实施,无污染,且有利于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第5章规划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51规划设计方案511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4、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5、安徽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6、草庙镇城镇总体规划;7、草庙新村规划总平面图8、草庙村全体村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强烈愿望。512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通过规划编制手段,力求创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合理、尺度亲切宜人、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社区。2、节约用地原则。通过清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利用原有村庄用地进行旧村改造等,实现节约用地、紧凑用地、保护耕地、退房还田的目的。3、整体布局、配套建设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镇规划标准的技术要求,结合旧村现状实际,把新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整体规划,统一布置住宅、公建、绿地、道路和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管线,以保持社区的相对独立性。4、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社区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近期改造、新建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兼顾不同时期的建设发展要求,做到既符合当前发展实际,又能满足远景发展的需要。5、传承文脉原则。结合城中村社区的自然条件,合理继承原有的布局结构、空间形态,对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古树名木、标志物等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并充分体现该社区的民俗风情和特色。513规划目标依据有关规划和相关材料,通过利用规划设计的手法,合理组织建筑空间、设置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有机设置建设社区内的道路、绿地、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安排各个居民点,尽可能的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使住宅功能、质量、环境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做到既节约投资,又美观大方,确保为村民创造一个舒适、方便、安全、优美的居住环境,实现社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514社区规划总体布局本规划从该村村民的传统习惯和生活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功能布局的合理性、空间形态的美观性,以及与周遍优美田园风光的融合性,以人为核心,最大程度地关怀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尊重居民生活习俗,运用现代规划设计手法,创造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道路通畅、配套齐全、具有鲜明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住宅建筑用地规划住宅建筑用地主要在原村庄基础上进行安排,部分用地性质适当进行了调整。考虑到村中经济发展条件,新建村民住宅采用多层组团的形式,力求造型丰富、功能合理、布局灵活、经济美观。住宅建筑总平面采取组团式布局,利用灵活的道路网进行分割,既能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又适合当地居民日常交往的习惯。规划中注意节约用地,改善环境,统一配套了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能够实现各类设施的共享。2、公共建筑用地规划规划草庙镇城中村社区公共建筑沿外环路布置,主要安排了村委会、中老年室内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在社区道路两侧设置了沿街商业,医疗机构门诊部及其他公共设施。3、村庄道路系统规划根据村庄的发展需要,在规划中明确了村内道路的等级和功能,目的是建立完善、通畅、有机的道路体系,促进社区内的土地升值,为社区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规划在社区周边设置环路,围绕规划组团布置道路网,形成通畅、直接、便捷的道路系统,扩大了道路服务范围,提高了道路利用率,同时也使得社区用地地块比较规整,便于村民建设和节约用地,并且能够更好的组织建筑朝向,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便地下工程管线布置。社区干道以横向交通为主,是社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道路。中央大道作为一条景观大道,红线宽度定为40米,其余道路按三级进行划分,主干道规划红线宽度为1115米。村内次干道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711米,次干道承担着汇集人流和车流的任务,并将汇集的车流和人流输送到主干道上,主干道和次干道一起,共同组成社区的干道网络。支路是社区内的第三级道路,以人行和自行车通行为主,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47米,主要布置在住宅区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整个道路骨架依照现状路网结构呈自由式布置,减少建设工程量。规划在社区的适当位置设置儿童活动的沙坑、游乐器械,安装健身器材,周围布置了绿化、硬质铺装和常绿花坛等,供村民休闲、娱乐、游憩和交流,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的档次和品位,促进村民之问的沟通,增强邻里之间的感情。4、社区绿化系统规划创造完整开阔的绿地系统,为居民提供安全、优美的户外步行活动空间,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树木,使社区成为贴近自然的绿色生态居住社区,更好地体现村镇建设的特色,是本次绿化系统规划的主要思路。在该社区绿化系统规划中,主要设置了公共绿地、庭院绿化、道路绿化等,把社区内的公共绿地和林场等绿化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使整个社区处在绿色包围之中,形成了点、线、面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绿化体系,做到了“区中有园、园中有区”,以增强社区绿化系统的延续性。规划沿社区内中央大道进行重点绿化,次干道和其它道路都要栽植行道树,重要路口的建筑物要适当后退道路红线,留出绿地和花坛。行道树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以展现地方特色,美化社区面貌。5、社区景观控制规划以建设环境优美、景观丰富、特色鲜明的社区形象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对街道、建筑、地形等要素进行平面和空间的处理。在规划实施中,要突出处理道路、绿化、建筑之间的关系,做到高低错落、色彩丰富、造型简洁、格调淡雅、层次分明、和谐有序等,既保证社区景观的现代气息,又要彰显原村的古朴风貌,确保社区空间布局取得轻盈生动的景观效果。住宅和公建等建筑单体造型充分考虑了社区景观的要求,力争创造出贴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有机群体。利用社区道路绿化、山地绿化等,将社区的绿化系统串连成多层次的连贯的视线通廊,使社区各用地有良好的景观联系。515社区基础设施综合规划1、给水规划规划社区内供水管网采取环状管网与枝状管网相结合的方式,供水主管道沿主次干道敷设,以提高供水安全。水源地充分考虑了保护措施,饮用水水质按国家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执行。2、排水规划该社区目前虽然部分地段村民自发的建设了一些简单的排水设施,但管线布局不合理,规划应进行改造完善,力争达到布局合理、规模适中,能够满足居民生活污水和雨水排放要求。根据该社区常年最大降雨量和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情况,依据社区现状地形的实际,在方案中近期选择了雨污合流制排放的形式,远期采取雨污分流制排放形式。3、电力规划该村电源为300KVA变压站,入室高压线由过境高压线沿社区入口道路引进,变为220380V,村内以现有线路为基础进行改造,以适应社区长远发展的需要。近期电力线路采用架空线路,并使低压供电半径限制在250米以内,远期应对电源增容改造,有条件时将电力线逐步入地。4、电讯规划规划电讯线路全部采用光缆连接,由过境总机线沿中心大街引进,村委会设置交换机,对全社区的电话进行程序控制。居民电话线近期采用架空线路,一户一线,远期采用地下敷设的方式。同时,在社区内适当位置设置公用电话及电报箱,规划装机容量按100考虑,确保居民家家通电话。52建筑设计方案52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7862006)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3212006)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7、其它现行国家、部委、省市有关规范、标准和条文522建筑方案概述草庙新村技术经济指标如下总用地面积114400M2(合171亩,具体数字以实际丈量为准);其中安置用地面积4018675M2(合6025亩);附属设施用地面积6000M2(合9亩);公用设施用地面积6786725M2(合10175亩)。安置用地部分总户数500户,其中A户型300户,B户型150户,C户型50户。总建筑面积92000M2。其中多层住宅面积75000M2,公建建筑面积12000M2,服务中心5000M2。建筑基底总建筑面积23739M2。建筑密度2075,容积率081,绿地率323。社区内道路形成三纵四横。项目建设分三期建成。一期23680M2,二期23680M2,三期44640M2。小区建筑为三类建筑,建筑防火等级为三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523指导思想1、创造鲜明、和谐的主体社区形象。2、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人文环境;创造休闲舒适的购物环境。3、精心的平面布局并兼顾投入成本。524建筑平面设计1、商业部分商业公建平面布局灵活,分隔合理,应充分考虑商业购物之需要,营造符合现代购物心理的优雅空间,拼弃繁杂、拥挤、杂乱。商业公建周边留足开阔街面。2、住宅部分住宅平面设计力求灵活、适用、新颖。合理布局,优化设计。住宅均保证明厨、明卫、明卧、明厅,日照、窗墙比满足规范要求。房屋开间进深适当,门、窗尺寸及位置符合采光、通风的要求。室内房间布置以起居室为中心,合理安排各厅、室及厨房、卫生间的位置,既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又满足住室隐秘性的要求。本小区具有以下户型特点A中小的户型设计兼顾大户型设计,体现户型的多样化。本小区多层住宅以中小户型为主,小高层住宅以大中户型为主。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收入家庭的现实需求。B四明设计。所有户型均保证明厨、明卫、明卧、明厅“四明”格局。C每户均保证一定数量的居住空间朝南。D昼光设计。将日光引入建筑内部,并通过开窗位置、窗洞尺寸和开窗形式加以调节和控制。充分利用日光照明既能节约电力,又能为居住空间增添建康元素。E厨房、卫生间保证足够的使用和操作面积,符合现代居住生活趋势。所有厨房均设集中排烟道,卫生间设集中管井,避免管线明露。F结合立面造型,预留空调室外机位置。525建筑剖面设计本小区多层住宅楼层高为27M;商业建筑底层42M,其它层为33M。其它建筑层根据各自的功能要求确定层高。526建筑立面设计住宅、商业公建建筑立面设计以现代风格为主格调,并与周边规划相协调,形成典雅、和谐、优美、舒适的居住空间。建筑形态大气而不失亲切,为小区塑造了独特优美的整体形象。商业公建建筑立面设计符合总体定位经济实用,作为沿街景观应遵循城市规律。商业建筑立面以大虚实组合确立形象,结合广告体现城市氛围,以材质和色彩的对比突出效果。建筑主体色彩质朴雅致,比例和谐统一,体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再加上精致的细部处理,使建筑获得极佳的形体效果。商业建筑利用较长的沿街面,强调丰富的建筑体量,充分体现商业入口的标志性作用,立面结合广告、灯箱等构件,选取明亮的色彩,突出商业氛围。住宅立面设计力求简洁大方,同时又有局部的质点及色彩对比。多层住宅建筑采用坡屋顶,外墙色彩以乳黄色为主。小高层住宅的单体造型体现理性、简约,色彩应以明快为主,注重细部处理,通过立面局部渐变及顶部适度造型来活跃整体形象。外墙材料主要为涂料,局部为面砖。527建筑装修住宅建筑填充墙体采用多排孔烧结粉煤灰砖,符合本市发展节能墙体材料的要求。户内分隔墙采用轻质隔墙,以尽量增大户内使用空间。入户门采用“三防”型防盗门,内门为木门,窗为节能型塑钢窗,外窗采用中空玻璃,以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外窗气密性等级不低于4级架空层地面采用防潮地面;住宅楼地面为浮筑楼板,以满足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大于75DB;厨房、卫生间地面为贴防滑砖地面(带防水层),墙面皆为混合砂浆墙面,顶棚为混合砂浆顶棚,内外墙刷环保型乳胶涂料厨房、卫生间、阳台地面标高皆低于其它地面20MM屋面平屋顶处为膨胀珍珠岩保温屋面屋面排水为有组织排水,雨水管采用PVC塑料落水管室外坡道为混凝土坡道,散水为1000MM宽细石砼散水。商业公建的建筑装修标准根据开发需要具体确定。53结构设计方案531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6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8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919其它现行国家、部委、省市有关规范、标准和条文532基本设计参数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三级。2建筑结构可靠度采用的设计基准期T取50年。3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2组。4建筑建筑抗震重要性分类为丙类建筑,地震作用须符合6度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5、抗震等级各建筑的框架抗震等级应根据各自的参数依据现行规范进行确定。533上部结构方案1、商业公建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2、多层住宅采用砖砌体结构,现浇楼屋面。3、框架结构建筑物外墙均采用空心砖墙,内墙为砌块墙;砖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均采用烧结煤矸石砖墙。墙体皆按结构规范要求设置构造柱、圈梁,并设置墙柱拉结筋,以满足结构抗震设防要求。534基础设计方案1建筑物拟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2具体的基础形式应根据实际的地质勘察资料和结构荷载情况确定。535结构荷载1、基本风压W040KN/M2,地面粗糙度取A类。2、雪荷载035KN/M23、主要楼面和屋面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住宅20KN/M2库房50KN/M2商业35KN/M2厕所、阳台、楼梯25KN/M2536结构材料1、本项目建筑物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混凝土为C15;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砖砌体上部主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其它处皆为C30。2、钢筋采用HPB235级和HRB335级钢筋。3、砌体材料强度等级为MU10,砌筑砂浆地面以下采用M50水泥砂浆,地面以上为M50混合砂浆。54给排水设计方案541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1、有关设计任务书和建筑专业方案资料。2、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3、设计范围规划基地内室内外给排水,消防设计。542给水方案1、需水预测1一期小区规划人口为1911人,依据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升/人日,时变化系数取11,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315立方米。2市政、公建、绿化用水量为取上述的50,用水量为157立方米。3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按其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则该用水量为47立方米。综上所述,规划该居住小区一期最高日总用水量为519立方米。4二期小区规划人口为1077人,依据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升/人日,时变化系数取11,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78立方米。5市政、公建、绿化用水量为取上述的50,用水量为88立方米。6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按其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则该用水量为27立方米。综上所述,规划该居住小区二期最高日总用水量为293立方米。7三期小区规划人口为640人,多为办公场所,依据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50升/人日,时变化系数取11,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1056立方米。8市政、公建、绿化用水量为取上述的50,用水量为528立方米。9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用水及管网漏失水量按其最高日用水量的15计,则该用水量为1584立方米。综上所述,规划该居住小区三期最高日总用水量为17424立方米。2、供水水源及水压1水源取自村给水管网,拟从城市干道各引入一路DN200给水管,引入后在基地内成环布置,以满足整个小区生活和消防用水。水压按025MPA考虑。2水质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589。3给水系统建筑物内部采用下行上给式供水方式,有村供水管网直接供应。3、管网的布置为了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管网的布置采用环状与枝状相结合的方式。主干管以环状网布置,支管以枝状网布置。在主要道路上布置给水主干管。543消防设计1、建筑物按三类建筑防火标准设计,耐火等级为三级。2、消防水量根据消防规范小区同一时间内按发生一次火灾计,一次火灾灭火用水量为20升/秒,一次着火时间按2小时计,则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为140立方米/日。对于小区室内消防用水由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供水,消防用水量为室内消火栓系统15升/秒,同一时间内按2个消火栓计算。3、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城市自来水网,两路DN200给水管在基地内呈环状网布置,环网上按间距不大于120M布置地上式三出口消火栓,消防栓采用半地下防冻式。室内消防用水储存在消防专用水池内,消火栓系统按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4、消防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管网竖向成环,按规范要求在走道公共部位及消防电梯前室布置单出口消防栓,其间距保证任何部位有两个消防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充实水柱按10M设计。消火栓系统采用单开门铝合金消火栓箱,DN65单出口消火栓,19口径水枪,25M麻织水笼带;消火栓布置间距能够满足两只水枪同时到达室内任意部位。5、每层按规范配置磷酸铵盐干粉手提式灭火器。干式灭火器采用MP6型,每个灭火器作用面积75M2。6、建筑疏散楼梯在数量、间距、疏散宽度等方面均应满足消防要求。544排水方案1、排水体制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室内排水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系统;室外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污水经生化处理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雨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网。1排水系统(1)雨水雨水流量按某某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为一年,雨水管管径按雨水流量计算;各管段流向布置,根据竖向规划及水系分布进行考虑,本着就近排入水体的原则进行布置。最小管径D300,最大管径为D600。规划后,排水应畅、迅速、无积水现象。(2)污水污水流量按给水量的90计,住宅楼、公建楼的污水需经化粪池初沉,然后流入污水管。545管材1、室外给水管选用实壁给水塑料管,橡胶圈接口;室内给水管选用CPVC塑料管,专用胶粘接。2、室内排水管选用硬聚氯乙烯排水塑料管,粘接;室外排水管选用排水塑料管,橡胶圈接口。3、热水管选用薄壁紫铜管及配件,焊接。4、消防喷淋管DN150选用无缝钢管,内外热镀锌;DN100,选用热镀锌钢管,管道连接;DN100,卡箍连接;DN100,丝扣连接。55供电及电信设计方案551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11698】552设计范围建基地内照明、空调、电力、防雷、接地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话及涉及的综合布线、电视、防盗报警和呼叫对讲系统等强弱电全部设计内容。553供电设计1、负荷及容量预测住宅楼用电指标为6千瓦/户,商业公建为80瓦/平方米,需用系数为03,功率因素为09。2、变电室配置根据规范规定,小区内变电所的设置,其负荷半径不应超过250米,在小区中部偏北设置1处配电室,配置变压器总容量为2000千伏安。10千伏电力线就近由中压电网引入。3、配电系统及线路敷设由变配电室引至各建筑物的线路,采用VV22型电力电缆直埋方式敷设,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处设明显方位桩,建筑物内配电线路采用BV型铜导线穿PVC管敷设。电源进户处断路器设漏电保护功能,漏电保护电流为500MA,以防止电气火灾发生。住宅楼各户电表集中安装在底层。户内开关箱总断路器采用可切除中性线开关,插座回路开关均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漏电保护电流为30MA。各单位工程做总等电位联结,进线配电箱的PE母线,进入建筑物的各金属管道,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结构均应做好电位联结。所有消防及重要负荷的供电均设置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装置,并选用品质可靠的ATS开关,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554照明设计1、照明光源以荧光灯为主,门厅、楼梯、走道等采用节能型荧光灯。商业公建用房、起居室、卧室采用普通灯具,厨房、卫生间采用防潮吸顶灯。2、事故照明在重要场所除有双电源供给外,还设EPS镉镍电池集中电源供应急灯在事故发生时疏散、诱导人员能迅速离开事故现场之用。3、线路敷设变电所或配电间低压配店柜配出干线经电气竖井至各配电箱,干线采用紧密式插接母线,配电箱至各照明设备采用导线穿管敷设。各子项低压电缆沿室外电缆沟敷设。555建筑物防雷建筑物防雷按三级考虑。在各建筑物顶部设避雷带做接闪器,引下线利用柱内二根以上主筋,接地极利用建筑物基础,建筑物每层利用框架梁钢筋与柱内主筋连接形成法拉第笼防雷击,对建筑物各电源电缆进户处设置防雷击电涌保护器。各建筑物的强、弱电竖井引入线采用金属管保护以防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内低压配电屏、各层配电箱及带有计算机、弱电信息装置的中端配电箱分三级设置电涌保护器。本工程接地保护采用TNS接地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设专用接地线(PE线),接地体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所有进户金属管线、电梯接地、防雷接地、弱电接地、电气设备接地及建筑物的各种水平、垂直金属管干线与建筑物接地体全部连接,形成总等电位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欧。淋浴、卫生间等设施局部辅助等电位联结,防止电击或微电击的发生。556电信设计1、电讯线路由主干线引入,线路在小区内沿主要道路呈网状与枝状相结合布置。主要交叉路口及人流集散集中的地方应设公用电话亭,服务半径约100米。小区电话由某某市直通,在各楼底层设电话交接箱。2、小区设有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泛光照明系统等。3、电视电缆系统通过市有线电视光缆接入,经有线电视基站分配后,由电缆引至各单元楼,管线在呈网状布置。4、根据小区的规划设计,着眼于现代化小区的建设目标,设置宽带网络系统,直接接入各用户,方便入住本小区居民日常现代信息及时接收与处理的要求。5、电信电缆与电力电缆分设道路两侧。可采用水泥管块式电信管道或用PVC排管埋地敷设。居民楼内应保证电信线入户。56小区管线铺设方案本工程管线共有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电力电缆、电信电缆共5种,除电力电缆和电信电缆采用电缆沟铺设外,其余管线一律采用直埋铺设。各种管线之间以及管线与道路及建筑之间要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净距,避免互相干扰,各种管线在垂直交叉时,应遵守如下原则1、压力流管让重力流管。2、小管径让大管径3、给水管尽量在污水管上面。4、易弯曲管让不易弯曲管。5、临时性管线让永久性管线。6、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第6章环境保护和节能61环境保护611建设地点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地点在草庙镇草庙村。该处周围环境状况较好,周围水体、大气、土壤和植被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且周围无重污染企业。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除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厨房油烟、生活垃圾需采取治理措施外,基本没有其它污染物排放。因此,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612污染源分析及治理措施1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本项目属商住小区建设,其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厨房油烟及生活垃圾。为确保小区本身的环境卫生要求并且不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对上述污染源必须采取适当的治理措施。2环保治理措施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数量不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极其轻微,其主要治理措施如下1生活污水本项目采用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然后经市政污水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2本项目在厨房采取通风排气措施,在炉灶上部设有带机械排风和油烟过滤器的吸排油烟机,以防止厨房油烟气味污染环境。3生活垃圾本项目垃圾处理采用集中式垃圾中转站,组织专职卫生保洁人员统一收集清扫,集中到垃圾中转站后,由城市环卫部门运往城市垃圾处理场。4绿化良好的绿化不仅能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而且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方面也有特殊的作用,本项目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把组团院绿化、道路绿化和小区中心花园绿地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绿地的防护、活动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具有花、香、果、绿四大观赏特性,以确保小区环境优美整洁。613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属住宅小区建设,其污染源很小,且污染物排放量也很少,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厨房油烟集中经生化处理后,完全可达环保要求,对生活垃圾集中存放,定期外运,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62节能本小区工程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筑节能的要求进行节能设计,拟采取以下节能措施621建筑设计节能1、住宅应根据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3212006、商业建筑及配套公建应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7862006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设计应满足标准中各项要求。2、围护结构应进行热工设计并有详细的细部构造设计。3、规划设计应合理布置建筑物朝向,尽量保持采光条件良好。4、设备专业亦应按标准要求进行节能设计。5、设计中应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并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节能降耗。622水暖设计节能1、卫生间采取节水措施,并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以节约用水。2、热交换器选用节能型,设备和管道均有保温措施。3、水泵设减振台座,进出水管安装软接头弹性吊托架,以降低噪声和噪声传递。4、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消毒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623电气设计节能1、所有设备一律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节能型设备。电器设备选用新型高效节能型,并采取电容补偿,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损耗。2、照明控制上采用分散与集中相集合的方式,地下停车库、走道机房等处的一般照明采用间隔控制,楼梯间及室外照明采用智能变场景控制装置,以满足不同照明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少打开灯的要求,室外及泛光照明采用光敏智能自动控制装置,根据室外亮度自动开闭相关灯具。3、灯具以节能型为主,达到节约电能目的。624其它措施除上述措施外,小区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按期对各类设备、管道、器具等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