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_第1页
【精品】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_第2页
【精品】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_第3页
【精品】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_第4页
【精品】经济法课件 第一章 经济法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法课件经济法课程介绍序言有位学者曾经指出能够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必须是能够给人们或至少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给人们带来“实惠”的法律是很难成为人们“行动指南”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本质上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能够满足实际的社会需要。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法律与社会的利益需求存在差距,以致执行起来尚不尽如人意。如2001年2月15日南方周末第16版,有一篇文章题名为南北两律师叫板春运涨价,认为铁路春运涨价没有按价格法第23条的规定举行听证会,属程序不当。从程序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无疑是有道理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假如铁路春运涨价按价格法规定举行了听证会,听证结果是决定涨价,如何看待这一结果有人会说价格听证会制度有待完善,以使之更好地反映民意;也有人会说只要按法律程序举行听证会决定铁路春运涨价就是合理的符合程序正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问题在于,即使按法律程序举行听证会决定铁路春运涨价,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除了多付车费、铁路多收入外,我们能否在一夜之间享受到铁路服务的好转,人满为患的列车能否一下变得秩序井然,列车车速能否大大提升等等。接下页显然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按程序涨价后依然存在,依然会给每位乘客带来烦恼和不便。假如铁路运营情况一切照旧的话,这些推测表明,至少在铁路涨价问题上,无论是否经过价格听证会程序,带给我们的最终结果是相同的。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淡化甚至否定法律程序的重要意义,只是以此说明仅仅在形式上符合法律并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实惠”。在这个事例中,重要的不是程序,而是程序之外政府对此类价格问题应不应当干预,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干预。这一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家、组织、社会利益各方面的协调。在未能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单纯采取听证会这样的程序约束,并不能使“纸面上的法”变成“行动中的法”。即使有关部门依程序来决定涨价,可以称其为“守法”;但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并使社会公众不能由此而接受,社会公众不会因此而买“程序涨价”的帐,相反会对价格法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不信仰”价格法。因为“只有满足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并能带来效益最大化的法律,才能够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法课程是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所有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开课。它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是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经济体系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是法制经济,经济法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宏观调控、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因此经济法既是法学的重要分支,又是经济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教学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法律规范,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纠纷,即知法、懂法是本课程的直接教学目的,掌法、用法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基于以上特点和目的,本课程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经济生活,因此,在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法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看待问题,提高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各种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2掌握经济组织的有关法律制度3掌握市场运行的有关法律制度4具备运用所学经济法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目录第一章经济法原理教材第一、二、三章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教材第七章第四章竞争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二、十三章第五章合同法教材第十八、十九章第六章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40合计6第六章产品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五、十七章作业8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教材第十八、十九章6第四章竞争法律制度教材第十二、十三章作业8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教材第七章8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教材第四、五、六、八、九、十、十一章4第一章经济法原理教材第一、二、三章备注讲课时数章及内容参考书目1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2、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史际春主编经济法总论(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2000年4、刘文华徐孟洲主编企业法公司法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1999年5许明月主编经济法学论点要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6史际春主编经济法教学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7徐杰主编经济法论丛(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020028杨紫烜主编经济法研究(第13卷)法律出版社20002003年9、吴大英吕锡伟法规草案的设计与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10、江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1、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法律出版社1998年12、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第一章经济法原理一、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二、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三、经济法律关系第一节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三、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一、经济法概念的提出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空想共产主义者摩莱里(MORELLY)在其1755年所著自然法典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第四篇是作者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法制蓝本,共12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分配法或经济法”,有12条,其内容是就未来社会里“自然产品或人工产品的分配”作出了规定。到了19世纪3040年代法国另一空想共产主义者德萨米DEZAMY在其所著的公有法典一书中也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这本书第三章论述的是“分配法或经济法”。可以看出,两位空想共产主义者谈论的“经济法”是在未来的理想社会公平分配财富的分配法。接下页1865年法国小资产阶级激进分子蒲鲁东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一书中提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政治法和民法调整不了的经济关系,需要经济法来调整。他的观点更接近于现代经济法的主张。20世纪以来德国学者莱特在1906年创刊的世界经济年鉴中首先使用了“经济法”这一概念。1919年德国颁布的煤炭经济法是第一部用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我国1979年以后,第九届全国人大提出了二、外国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特征1、主体行为具有特定性必须发生在国家管理本国经济运行和生产经营活动中。2、主体之间有一定的隶属性地位的不完全平等性表现为组织上、意志上的隶属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3、法律形态和组织形式上的多样性国家管理机关、法人、自然人和其它经济组织。就国家管理机关而言,既有国家权力机关、又有国家行政机关;既有中央管理主体、又有地方各级管理主体;既有综合管理主体,又有专业管理主体和监督管理主体。、经济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取得1、法定取得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取得。授权取得指依据有授权资格的机关的授权而取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据法律、法规或者有关国家机关的决定、命令和特别授权而取得;3、其它方法取得主要有特许取得,如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就是由国务院对整个进行管理和经营的实体。派生取得,如公司、企业的下属机构。3、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范围1、国家机关在经济法律关系的范畴中,国家机关,主要是指经济管理机关。经济管理机关可分为部门性管理机关和职能性管理机关。国家机关作为经济法主体具有两面性一是以权力机关的身份依法管理经济,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层级上从中央到乡镇机关,其行为后果归于国家。二是以一般主体身份参与经济活动,如国家机关的采购,其法律地位与其它主体是平等的。2、法人指依法成立,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独立承担民亊责任的组织。包括公司法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亊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我国企业法人和一些社会团体的成立时间为“法人执照”所注日期,机关法人、亊业单位法人的成立时间为主管机关批准法人设立之日。法人终止的时间为法人清算完结之日。法人的权力能力受到性质上和法律、政策上的限制。如继承权、生命权、配偶权等,法人没有;企业法人必须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经营。3、自然人自然人在特定情况和条件下,也可以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的民事权力能力一律平等,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别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4、其它组织是指依法设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主要包括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合伙型联营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团体、法人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符合规定的其它组织。4、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经济决策主体指依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决策权的社会实体,主要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为最高决策主体,主要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地方各级决策主体,主要指县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基层决策主体,主要指各种经济机构的权力机构。经济管理主体指依法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经济管理权限的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经济主体。其中,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可分为中央管理主体、地方各级管理主体和基层管理主体。生魈澹褐敢婪邮禄蚍裥曰疃杂康牡纳缁崾堤澹饕骼嗥笠怠鎏寰吆统邪法人、非法人消费主体指为了生活消费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享受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实体,主要包括自然人和个体社会成员。(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内容是指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管理主体所拥有、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生产经营主体所拥有1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可以为或不为,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2经济义务是指经济主体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3、经济职权是指国家机构依法行使领导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时所享有的经济管理权力和责任。包括经济立法权、经济执法权、经济司法权和准经济司法权。4经济职责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为或不能为一定行为的责任(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特征1、必须是经济法主体能够控制、支配的事物。既有客观性,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又具有可控性。2、必须是国家经济法律法规允许进入经济法律关系成为其客体的物或行为,如军火、毒品、走私行为等。3、能直接体现一定的经济效益或可借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物或行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1、经济管理行为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2、管理行为所及的物民法所规定的物是指人们可以支配和利用的物质财富。3技术成果专利、商标、著作、正当经营与诚信等,包括著作成果和科技成果,前者一般不与生产发生直接关系,后者主要指能够生产、制造用于物质消费的产品为目的的知识产品。4、经济信息指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变化等基本情况的各种信息、数据、情报和资料的总称。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三、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与保护一、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1、含义是使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处于某种确立状态的过程。经济法律关系的确立有三种状态、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即使原本没有法律联系的当事人间形成了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现的经济法律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处于确定状态的法律关系。例、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得己经存在的法律关系的内部要素发生部分或全部变更,从而形成另一种新的确定状态。3、经济法律关系的终止经济法律关系可以依当事人的协议或义务的履行而终止,也可以依不可抗力或当事人依法实施的单方宣告行为而终止2、经济法律关系确立的原因1、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L)经济法律规范,即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的法律依据(2)经济法律主体(3)经济法律事实2、经济法律事实包括行为和事件两类(L)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二者都可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2)事件包括绝对事件(自然现象)和相对事件(社会现象)。(3)事实构成引起某一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数个法律事实的总和。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法律保护1、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意义2、法律保护的体系1、经济立法保护、经济执法保护3、经盟痉;4、经济监督保护3、经济法律关系的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