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芜湖市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芜湖市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芜湖市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芜湖市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章概况111项目概况112项目单位简介213编制原则、依据、范围214主要技术指标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621项目建设背景622项目建设的意义6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8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1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1441确定思路1442项目区目前基本状况1443建设规模15第五章建设地址和条件1751选址原则1752项目选址1753建设条件18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2061设计原则2062平面布置2063建筑设计2164给排水设计2265电器设计23第七章项目实施管理2671项目实施原则2672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2773相关单位选择2774设计施工与安装2875调试与运转29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安全3081设计依据3082环境影响分析3083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3184污染防治与治理措施3185安全防护3286消防33第九章节能3691设计依据3692设计原则3693节能措施36第十章节水39101设计依据39102原则与要求39103节水措施40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42111总体要求42112招标内容42113招标组织形式42114招标方式43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5121工程实施工期45122实施进度计划45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7131估算依据47132投资估算47133资金筹措54第十四章综合效益分析50141社会效益评价分析50142项目互适性分析50143项目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50144经济效益评价50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50151可行性研究结论50152建议50附件1、县发改委立项批准文件2、项目位置图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4、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第一章概况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芜湖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芜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14项目负责人王大友115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新建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新建六郎、陶辛、红杨、花桥四个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均为300平方米。配套建设停车场、给排水、强弱电、消防等设施和大屏幕显示器和自动化业务设备。建设总投资估算为994万元。项目所需资金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397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97万元。116项目建设地点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位于芜湖县开发区东湾路旁。四个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场分别位于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和花桥镇规划集镇区内。117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建议书已批准,土地预审、选址、环保等相关审批已经办理。118项目建设期10个月12项目单位简介项目承办单位芜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县政府组成部门。内设公务员管理科、就业培训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工资福利科、社会保险科、仲裁监察科、财务科和办公室。下属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就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征缴中心、支付中心、医保中心、农保中心六个事业单位。单位现有在职人员64人,其中机关工作人员22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人,聘用人员6人。办公地点位于县城荆山河路,办公面积约2000平方米。单位基本服务功能主要有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及引进创新创业人才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统筹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整合职责,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有效配置;统筹城乡社会保险政策职责,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管理职责,完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组织实施劳动监察和劳动人事争议职责,切实维护企业、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目前全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全县6个镇都成立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同时有29个街道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和112个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芜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对全县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进行业务管理和指导。13编制原则、依据、范围131编制原则(1)遵循国家发改委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改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流程科学的服务体系。(2)服从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芜湖县城镇建设规划。既满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符合布局和功能分区要求,又要保护所在地环境,较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综合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省材料,保护环境。严格遵循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132编制依据(1)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3)国家发改委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发改办就业(2010)672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28号令(5)安徽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6)安徽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设的意见劳社秘(2008)147号(7)芜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8)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9)社会调研有关资料和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33编制范围针对项目的特点、任务与要求,对其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和社会需求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在项目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资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深入分析论证了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与实施的可行性。其主要内容如下(1)项目建设背景与意义分析(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3)项目建设条件分析(4)工程建设方案(5)环境影响分析(6)节能、节水(7)工程招标方案(8)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9)社会经济效益分析(10)项目结论与建议14主要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总建筑面积平方米42002建筑层数层县级3层、镇级2层3建设期月104总投资万元资金来源万元994申请中央资金万元3975其中地方配套万元59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项目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就业规模和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作为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国家,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的目标。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社会保障的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城镇养老、医疗、失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保等保险制度普遍实施,实现了从单位福利向统筹互济的社会保险的转变。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镇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全部实现了由银行代发,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保险待遇也相继改变了由单位报销的方式,改为由社保机构与相关服务机构直接结算或通过银行支付;绝大部分的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街道社区管理服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保障经济运行、促进社会稳定和调节收入分配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就业任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三个群体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中央也把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上年末上升01个百分点。2009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4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0061万人,增加8239万人。271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40。从近年来劳动保障工作的实践和取得的成效来看,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政策,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地方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实施试点的要求,结合芜湖县芜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新建芜湖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尤其是做好农村、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基层基础保障建设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对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农村广大群众也对就业、社会保障、维护权益和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提出了新的期待,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重中之重。311建设芜湖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项目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安徽重要讲话,中央部署在全党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都明确强调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体制机制,要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突出问题,要努力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步伐。这些都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做好农村劳动保障工作和基层基础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对贯彻决定、加快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决定更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城乡统一、人人共享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是加快实现“五个所有”的步伐,使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为此,必须要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建设,健全组织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切实有效的劳动保障服务,切实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312建设芜湖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项目是完善政府职能,提高劳动保障服务能力,推动劳动保障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步伐的加快,党和政府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部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劳动保障部门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共同努力及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芜湖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目前已建立县、镇、村委会(居委会)三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其中县级服务机构包括就业管理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征缴中心、待遇支付中心、医保中心、农保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三大就业平台。全县6个镇都成立了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街道社区工作站29个,村工作站112个。但按照现有的就业形势和群众的需求,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以及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任务还很重。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大多处于自发或盲目性的转移就业,农村新增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仍需要不断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衔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新农保等各项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和农民工投诉难、维权难、了解党和政府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难、寻求服务难等问题需要彻底解决,这是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份内的事情。因此,按照新形势下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进行就业和社会保障设施建设,是完善政府职能、执政为民、服务民生,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要求。313建设芜湖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项目是完善服务中心服务功能,满足项目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的迫切需要芜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09年110月份新增就业岗位5583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92人,免费职业介绍3347人,再就业培训1300人,创业培训180人,农民工培训511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42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3万人,失业保险人数2064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11万人。但是,芜湖县现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条件非常简陋,严重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有效实施。目前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分三处办公。就业管理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征缴中心、待遇支付中心、医保中心和农保中心合在仅有不足800平方米的服务场所;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在老城区简陋的场所办公,极为不便;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在县开发区内的简易活动板房内办公。镇、村甚至没有集中为百姓服务的场所,仅有一间办公室,两张办公桌,制约了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32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芜湖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决策和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实施工业立县、发展县域经济战略,加快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同时,把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三基”建设作为大事来抓,把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组织推进。坚持把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三基”建设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规划,纳入农村综合改革同配套,纳入全县中心工作同部署,纳入财政预算同安排,纳入目标管理同考核,纳入领导干部责任制同落实,不仅在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中所有乡镇全部设立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而且全部做到了“六有”,即有编制机构、有正式人员、有服务场所、有预算经费、有办公设备、有工作制度,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组织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社会保障服务、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规政策、维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了全县经济加快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322人力和社会保障部门有为有位芜湖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城镇和农村就业、社会保障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而且通过各种措施使之成为市、县(市、区)领导的共识和决策,成为基层各级领导的自觉行动。在就业和社会保障实际工作中,芜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卓有成效的组织和开展了技能培训、就业再就业、转移就业、退管服务、扩面参保、协调劳动关系、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等大量工作,建立健全了统一规范的工作职责、服务行为规范、业务工作流程、管理考评等制度办法,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打牢基层民生工作基础、推进城乡统筹长远发展方面,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323国家政策的支持与投资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速了该项目的建设。近年来,国家一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并将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放在重要的位置,拿出一定的资金专门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为改善芜湖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更进一步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必须要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尽快落实该项目。324地方政府具备配套投资的财力和积极性自2002年起,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7年位居安徽省经济“十强县”行列。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财政收入(不含基金)1002亿元。县委县政府对就业和社会保障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承诺将配套建设资金落实到位。325基础设施及建设条件有保障本项目选址符合芜湖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地理位置位于县城和各镇集镇区。交通便捷,方便群众办事。现场地块平整,给排水、供电、道路通畅,便于建设。地面建筑少,拆迁难度不大;地基承载力高,相对造价低。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41确定思路项目合理规模的确定,就是要合理确定拟建项目解决服务对象的数量问题。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存在一个合理规模的选择问题。建设规模过小,不能前瞻性地配置服务设施,致使服务不足,影响服务质量,社会效益低下;建设规模过大,则会导致服务设施资源闲置,致使社会效益也会低下,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建设规模。确定合理建设规模的思路首先应分析项目区的基本情况和现有设施情况,结合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然后确定建设规模。42项目区目前基本状况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古称鸠兹,西汉元丰二年(公元前109年)置县。县境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毗邻芜湖市,处于安徽省“沿边”(沿浙江、江苏)、“沿江”(沿长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现辖湾沚、六郎、方村、陶辛、红杨、花桥6个镇124个村15个社区,总面积730平方公里,人口384万人。芜湖县朝气蓬勃,生机无限。近年来,全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建设发展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县域经济持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自2002年起,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7年位居安徽省经济“十强县”行列。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财政收入(不含基金)1002亿元。先后被授予和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群众体育先进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国家生态示范区、中部地区经济百强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科技强警示范县、新型农民合作医疗试点县、新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等。芜湖县六郎镇位于芜湖县西北部,总面积11705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29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委会,558个村民小组,269万户居民,人口837万人。镇政府驻地芜屯快速通道旁。镇域内现有中学4所,在校学生3451人;中心学校4所,在校学生数8330人。镇级卫生院5所。花桥镇地处芜湖县东部,总面积1025平方公里,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52个村民组,393万人。镇政府驻地朱桥集镇新区,交通、通讯十分便捷,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陶辛镇位于芜湖县西南部,青弋江下游西岸,镇域面积818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566万人。红杨镇位于芜湖县东南部,区域面积1446平方公里,人口586万,下辖21个村委会和2个社区居委会。四个镇都设有农业银行、信用社、邮政、电信、税务、公安、交警、工商、法庭等机构。43建设规模在对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发改委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发改办就业(2010)67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和安徽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建设的意见(劳社秘(2008)147号)要求,结合当地实际,项目单位拟定(1)在芜湖县机械工业开发区湾东路旁新建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的芜湖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2)在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和花桥镇规划集镇区新建四个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各为300平方米。第五章建设地址和条件51选址原则511项目选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项目的建设要合理布置、动静分割;512充分考虑通风间距、日照间距、噪声间距、地震间距以及防火间距的要求;513选址应充分利用城镇基础设施,避开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场所;514选址应充分考虑医疗及保健工作的特殊性质,按照公共卫生方面的有关要求,协调好与周边环境的关系;515尽量不要增加土方、拆除等工程量,力争建设费用最低;516在满足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未来发展。52项目选址本项目选址位于芜湖县机械工业开发区湾东路路边和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和花桥镇规划集镇区范围内。项目用地12公顷,为未利用的建设用地。项目用地符合芜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项目拟建位置无重要矿产资源,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53建设条件53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邻近地质勘探资料,场地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五层耕植土、粉质粘土、砾砂层、砾石层和砂岩层,对工程建设无不利影响。根据安徽省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确定芜湖县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设项目工程按6度设防。532建筑材料项目区建筑材料资源丰富,块石、碎石、黄砂可从本地购买,另外水泥可从芜湖海螺水泥厂采购,钢筋、木材可直接从城区交易市场购买。533气象芜湖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四季分明,降雨丰沛集中,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MM,平均温度16,平均无霜期240天。年平均日照2000小时左右,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冬雨季和夏季施工质量。534地震芜湖县所在区域,地震活动频繁,但震级较低,查中国地震动系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在项目结构设计予以考虑。535区位条件芜湖县交通发达。境内青弋江直通黄金水道长江,104省道、皖赣铁路穿越县城,芜宣高速(芜湖宣城)已建成通车,芜雁高速(芜湖高淳)已开工建设,这一独特的优势,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的3小时高速公路网络。县城湾沚距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仅两小时车程。536水电供应方便项目饮用水可通过现有自来水管网供应,排水可共用现有的排水系统。用电可由芜湖县供电公司在项目区设置的电网系统提供,供电距离短,线路架设容易。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61设计原则611设计遵照实用、适用、简朴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做到美观大方、经久耐用。612项目建设必须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613合理布局,着眼于未来功能的局部完善;614近、远期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近期建设的可能性和远期改造的可能性,既要解决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又不影响整体布局;61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为中心的长远发展留有余地;616注重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节约用地,节约材料,节约投资,降低消耗,注重“再生能源”的使用,推广应用环保节能材料;617考虑节地节能,使用经济,富有变化的建筑结构。62设计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物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3建筑设计县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设计为三层。一层为是就业服务大厅以及服务人员办公室。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服务大厅面积900平方米,包括咨询服务台、信息发布区、综合服务区、职业指导区、招聘洽谈区、等候休息区6个功能区。二层为社会保险经办大厅和部分行政办公室,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其中服务大厅面积也是900平方米,包括咨询服务台、等候休息区、保险业务办理区、自助服务区和政策宣传区5个功能区。三层为档案室、财务室、会议室和机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每层均设有男女卫生间和开水房等辅助用房。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中心设计为二层,每层150平方米。一层是就业服务大厅和工作人员办公室,二层为社会保险经办大厅、档案室及部分行政办公室。房屋装饰室内为普通装修,外墙采用外墙涂料,达到简洁实用、美观大方的效果。室外设置一定规模的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停车位,为服务对象提供方便。64结构设计641基础分析根据地质情况,本项目地基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结构,基础垫层采用C10强度等级混凝土,基础采用C25强度等级混凝土。642抗震设计该项目属丙类建筑,采用震型分解法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由于结构较为规整,且楼层不高,按规定可不对单体结构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及时程分析。643上部结构设计上部结构采用框架结构,墙体采用空心砖轻质材料,减轻结构自重,利于结构抗震,并相应降低地基造价。65办公设备及家具用具设计就业信息发布区和保险政策宣传区均配置电子显示屏和自助查询设备;就业综合服务区和社保业务办理区设有一定的专项业务服务柜台,以开展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管理、劳动事务代理等就业业务和社保登记、保费征缴、资格审核、待遇发放等社保业务;职业指导区需购置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便于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和培训;招聘洽谈区设置100个招聘摊位,可供用人单位开展现场招聘活动;等候休息区设置适当数量的座椅,供服务对象等候休息。业务办理区和行政办公室配置一定的自动化办公设备,保证上下级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和有效运转。66给排水设计661给水供水由城市自来水管网引入,作为生活和消防用水。水源取自镇区自来水管网,并在项目区内形成给水环网,供楼内办公、医疗、消防和生活用水。室内管道采用铝塑管,主立管明装,支管暗装,螺纹接口或套接;水龙头采用不锈钢龙头。卫生间采用聚丙烯(PPR)管,热熔粘接。洁具采用陶瓷卫生洁具。室外给水管采用孔网钢带复合塑料管,电热熔粘接。按照消防规范,设置室内外消防设施。室外按距离设置地上式消火栓和消防接合器,消防用水按所需水量室外24L/S,室内12L/S计算,室内设计消防喷淋、自动报警、消火栓及灭火器等系统。662排水(1)排水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根据国家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医用污水经化粪池生化处理后(污水停留时间36小时)进入消毒池消毒处理,消毒剂采用二氧化氯,污水在消毒池中停留时间大于1小时,消毒后污水排至集城市污水管网。雨水经雨水管道和集水井,排至生产区外的城市雨水管道。(2)排水管道及敷设方式室内排水管沿墙角暗装,并包成圆弧角。排水管采用UPVC管,室外采用混凝土涵管。67电气设计67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16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672设计内容根据医疗建筑用电负荷的特殊性和考虑到中心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按二级负荷供电,引过境线上的10KV专线电源进线,一路低压供电。规划在入口设置一处变配电房,采用箱式变压器,总容量200KVA,规划在建筑物外设低压电缆分箱和专用计量表箱,实行三相进线。(1)低压系统采用如下形式电压波动大的空调以及负荷为一个低压系统;电压波动小的照明以及一般医疗用电插座负荷为一个低压系统。(2)服务中心用电一般分为照明系统、医疗动力插座系统、空调系统、照明应急系统等。大型、重要性设备有配电房放射式供电,一类负荷均为双路供电末端自投。(3)配线全部采用BV型铜芯导线,电缆线路采用暗敷,4孔以下可选择PVC聚乙烯硬管或钢管,4孔以上可选择混凝土水泥管。要留有适当的备用孔。引上管用钢管,孔径在50毫米76毫米之间选用。(4)各电器设备的非常电金属外壳、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等均设可靠接地、接零系统,防止人员触电事故及电器事故引发的火灾发生。(5)防火保护医疗场所电器装置的防火保护应执行国家相关规范。应急系统的电源、控制缆线宜采用阻燃型或耐高温绝缘型。如设置防火漏电保护器,宜采用可调节型。(6)防雷设计本项目建筑设置建筑三类防雷措施。在屋面采用热镀锌直径10圆钢作防雷接闪器,用404镀锌扁钢做避雷网,网格尺寸不大于20M20M,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构造柱外侧主筋接地,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68消防系统该项目的耐火等级设计为二级。水源为集镇给水管网,消防采用地上式,按90米间距设置,设置室外消火栓2处,室内各层均设有室内消火栓和消防水枪,并按标准配备灭火器材。各电器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高低压开关柜、变压器等均设可靠接地、接零系统,防止人员触电事故及由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发生。69弱电系统现代社会,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方便快捷。本项目参照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C729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SC8997标准,设图像、声音和数据“三合一”的宽带信息传输网,具有互联网接入、消防报警等功能。第七章项目实施管理芜湖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做为项目单位负责本项目实施。项目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直接负责工程筹建,并抽出相关人员组成项目建设筹备办公室,全面具体的负责项目建设工作。主要完成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技术获得、勘察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的工作。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环节,有些是同时开展和相互交叉进行的。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工作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以便对项目实施进度做出合理而又切实可行的安排,达到保证工期、顺利投入使用。把建设进展情况,工程建设质量,设备采购招标,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向发改委汇报,并接受群众的监督。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和施工经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和设备采购过程中实施监理制,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71项目实施原则711建设工程的实施,应符合国家基本建设项目建设和审批程序,认真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条件。712建立专门机构作为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713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监理、安装等按照建筑法、招投标法进行,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违约责任应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714项目管理单位应与项目履行单位协商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表,并在履行前通知有关各方以使项目按期顺利进行。72项目建设的管理机构根据工程需要,项目建设单位应成立工程筹建处,该机构下设五个职能部门。721行政管理负责日常行政工作以及项目履行单位的接待联络等项工作。722财务管理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与项目履行单位办理合同协议等手续,以及资金使用安排及收支手续。723施工管理负责项目的土建施工与安装工程的指挥,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同时负责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以及工程验收工作。724设备材料管理负责项目设备材料的订货、采购、保管、调拨等工作。725技术管理负责项目技术文件、技术档案的管理,主持设计图纸会审,处理有关技术问题。73相关单位选择对参与履行项目的供货、设计、施工、安装的单位,均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并应将审查程序和结果,以书面形式报告各有关部门,并存档奇案。731供货商设备的供货采用政府统一招标的方式来确定供货商。732设计单位为确保本项工程的顺利进行,建议选择国内知名度较高且具有丰富经验的甲级资质设计单位承担工程设计工作。733土建施工方土建施工必须从具有相应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单位中选择。本工程的土建施工,建议由项目执行单位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后,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734安装单位设备安装和电气仪表控制系统的安装应分别选择专业安装单位,其选择程序同以上条款。74设计施工与安装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安装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专业技术规范与标准执行。与有关企业进行的设计联络和技术谈判,将在买方的主持下,由承担项目设计的单位会同项目执行单位一同参加,设计联络的安排及设计资料的提供将在商务合同中明确。有关设备安装与调试的详细资料与供货清单应在设备到货前提供。有关的细节要在商务合同中明确。所有关于项目设计、施工、安装等技术文件都应存入技术档案,以备查用。75调试与运转751设备的调试可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或由供货单位派人进行技术指导。752试运转工作应邀请设计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参加,试运转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通过技术培训。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安全8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593建筑施工场界噪音限值(GB125239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82环境影响分析82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活动中,由于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与露天存放等会产生地面二次扬尘,将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822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间,排放的污废水主要是泥浆废水和少量的生活污水。此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指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二级标准限制,如管理不当,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823环境噪音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产生的机械噪音对周围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类比资料,主要施工机械的噪声级为7095分贝。83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成使用后,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和固体废弃物。84污染防治与治理措施841固体废弃物的处理(1)建设期间所产生的见者垃圾定时清除出施工现场;(2)办公生活垃圾实行垃圾袋装化,每日定时由工作人员收集装置集中后,集中运出,按GB50851508531996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进行分类收集;842废液处理(1)建设期间所产生的泥浆废水、污水经化粪池及沉淀池沉淀过滤后,排入城市地下污水管网;(2)生活和营运期的废水、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达标排放。综上所述,该项目从施工到建成投入使用,都采用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排放标准,从环保角度上讲,该项目可行。85安全防护851本项目地处7度地震烈度区,在本工程建筑物的抗震设计中,严格按7度抗震设防。852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警示牌等。853服务中心内布置通风、采光、补充新鲜空气、卫生清扫等设施。854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卫生设施。855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安全保护法和有关劳动安全操作协作规程执行,杜绝违章作业,采取必要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856综合楼内仪器设备设过流、过压保护,所有用电设备设接地保护,操作间内设安全、事故照明,并由专职人员进行管理,防止私拉乱接。857确保场地设计标高满足需要,保证雨水外排畅通。按照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标准规定对病房综合楼设置防雷、接地等装置。服务大厅、各科室、休息室等配备空调、吊扇等通风降温设施,防止酷暑中暑。858设计中采用二路电源供电,各用电设备设置可靠接地和接零系统,防止触电事故。工作场所、重要场所、危险场所及紧急疏散中配置应急照明。对使用燃气等易燃易爆气体场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设计,设置自动报警切断装置。对储存化学试剂等场所,严格按消防要求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并确保消防供水要求。86消防86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862防火等级本项目防火等级为二级,在本项目设计和施工时,必须保证建筑物的所有建筑构件均满足二级耐火等级对构件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的要求。863防火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进行本项目的防火设计合理确定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合理敷设各种管线。本项目建筑每层设置两个以上安全出口,设置两个独立的疏散楼梯。安全疏散距离、安全出口、走道和楼梯宽度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并沿路按规定设置室外消火栓。在建筑物设置一定数量的应急灯和疏散指示灯,以保证在停电及火灾的情况下,人员能够安全顺利疏散。864灭火措施本设计采用水消防为主,其他消防为辅的消防方案。设计灭火系统主要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应由消火栓设备、管网设备、消防水箱、气压给水设备、水泵设备消防水源水泵接合器和增压设施等。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压应保证最不利点的压力要求。消防用水量按室外大于25L/S,室内大于15L/S计算,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消防用水与生活用水采用同一根总管。确定同一时间按灭火次数为一次设计。区内设地上式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考虑火灾延续时间为两小时。(1)消防水源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水池供水,消防水池补水来自城市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系统由城区给水管网供水。(2)室外消防消防给水采用高压制给水系统,管道的供水压力应能保证用水总量达到最大且水枪在任何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小于100M。项目区消防立足于自救,设消防池一座,泵房内设消防泵二台,一用一备。在生活消防环状管网上按规范设置一定数量的室外消火栓,以满足本项目室外消防要求。(3)室内消防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且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管网或消防水泵连接。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室内按规范间距设置消火栓箱,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大于30米,并保证有两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意一点。室内消火栓栓口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各层消防箱内设消防泵紧急启动按钮。865管材选择消火栓给水系统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DN100100MM)或热镀锌无缝钢管(DN100150MM),丝扣连接或沟槽式连接。866移动式灭火器材本设计依据国家现行消防法规的要求,依据不同对象在本工程范围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移动式灭火器材,配置适量手提式化学灭火器,同时培训管理人员正确使用灭火器。第九章节能91设计依据9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9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91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914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等关于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的暂行规定的通知;915国家发改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关于印发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的通知。92设计原则921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方针,提高能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922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节能设计规范,严格执行节能技术规定,努力做到合理使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进行综合利用;923积极采用先进的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严禁采用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已公布淘汰的落后的工艺。93节能措施在全世界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约占3040。本项目将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具体采取如下措施,以达到良好的建筑节能效果。931设计有利于节能的建筑朝向和平面根据建筑功能要求,结合当地日照等气候条件和其他状况,在总体规划和单位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筑面积、外观体型、朝向、间距、层高,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中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窗帘等构造措施,对于调节日照、节省能源是十分有效的。采用主体绿化措施,合理确定建筑涂料类型和颜色。932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建筑设计上的主要节能措施,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材料。本项目建筑砖混结构采用多孔轻质砼砌块或空心砖等新型墙体材料。屋顶用岩棉板、矿渣石棉板等作保温层。窗户是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层建筑的能耗分析可知,门窗散热约占建筑总散热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满足基本采光和通风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窗墙比,并改进窗户的材料和构造,窗户的气密性要达到节能标准规定的II级,采用塑钢复合式窗等新材料,施工中要尽量避免“热桥”现象,改善室内环境。933建筑电气节能在大面积场所采用紧凑型电子荧光灯,一般房间采用节能型电子荧光灯。配置可靠性较高的节能型电子镇流器,优化照明配电系统。集中设置照明电线路与开、关控制,加装自控设备,便于控制和照明,节约用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置管线走向,缩短路径,减少能耗。总体规划设计时,在保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供水、排水等管道路径,选好合理的供水位置,做好道路规划。934公用设施应有计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切实做到节能降耗。935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节能意识,最大限度的节约使用各种建筑材料,以及用水、用电。第十章节水101设计依据1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01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102原则与要求全面节水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规定“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1993年国家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定,结束无序取水的历史,标志着我国水资源管理进入法制化阶段。2002年国家计委和水利部颁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实行更加严格的水资源政策,强化节水基础工作,对建设项目的节水工作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包括1从2002年5月1日起,凡是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如需申请取水许可证,必须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水资源论证,如取水水源有无保证、用水是否高效合理、是否符合节水要求、对其他用水户权益是否产生影响等等,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依据。2依据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主要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用水量。103节水措施依据国家对于节水的方针要求,结合本项目的规模与特性,在本项目节水方案设计时所采取的主要节水措施有1031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强制淘汰落后的卫生器具、设备和管道材料。采用高效节水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对供水系统采取防渗、防漏措施,降低水资源无效消耗。1032提声用水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采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逆流回用等措施,可使本项目的用水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1033提高再生水回收率采用节水措施后,可使本项目的水耗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指标,极大地提高项目的水资源利用率。1034加强宣传,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开展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节水意识,使人们认识到水作为一种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短缺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除开辟新的水源外,节约用水也是一项长期地、有效地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1035制定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用水定额,实行计划用水,鼓励采取节水措施,使用水量不超过节水管理部门下达的用水计划指标;提倡合理用水,杜绝浪费用水。1036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使用节水器具是生活用水节水的有效途径,安装节水型用水器具,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用水,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第十一章工程招标方案111总体要求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增加招标内容的要求。为保证该项目建设招标投标公开、公正、公平开展,规范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促进招标投标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特编制本方案。本方案编制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安徽省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芜湖县招标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112招标内容1121该项目工程的勘察设计全部进行招标。1122该项目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全部进行招标。1123该项目的工程监理全部进行招标。1124工程所需设备采购活动实行全部招标;工程所需的重要材料部分进行招标。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