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教育是提高全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的保证,必须认真抓好。1、新工人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公司、项目部、班组),并必须经考试合格、登记方可进行操作。2、三级教育的时间一般不能少于50小时。(公司级不少于15小时,项目部不少于15小时,班组级不少于20小时)3、特殊工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4、定期轮训各级领导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员,每年至少一至二次,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提高政策业务水平。5、安全教育内容是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从加强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和劳动纪律两个方面进行,安全教育要求体现“六性”,即全员性、全面性、针对性以及成效性、发展性、经常性。6、要开展好主管部门及本公司布置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如“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安全月”、“安全周”等竞赛活动,使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防范于未然。7、教育培训形式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如设培训班、上安全课、安全知识讲座、报告会、智力竞赛、图片展、书画剪贴、电视片、黑板报、墙报、简报、通报、广播等等使教育培训形象生动。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整改,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1、本厂安全检查形式以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检查和专项及季节性检查两类。2、厂级安全检查21厂级的检查每月15日进行,检查由主要责任人带队,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组织,车间主任参加;由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通知各车间主任,不得无故缺席。22检查内容为全厂的安全生产情况,包括国家生产法律法规、厂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人员培训教育及持证上岗情况,设备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警示标志、文明生产、劳动纪律、防火灭火以及危化品的管理情况。23检查情况由分管安全负责人员记录,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填写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对整改要做到时间、人员、资金三落实。24整改结果由安全负责人负责落实,对无正当理由未按时完成整改的由安全负责人按安全奖惩制度提出处理意见报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实施。25对事故隐患存在部门,不能解决的问题由部门专题报告,提交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解决。3、车间安全检查31每周一进行车间安全检查,由车间主任带队并组织车间安全员、班组长参加。32检查内容包括国家生产法律法规、厂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人员培训教育及持证上岗情况,设备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标志、文明生产、定置管理、劳动纪律、防火灭火以及危化品的管理、防护用品(具)的保管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做好记录,责令班组或岗位限期整改,车间解决有困难的,应书面报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研究解决,主管安全负责人不能解决的提报安全生产委员会研究解决。4、班组安全检查41班组安全检查每天班前进行,由班组长负责组织,全班同志共同参加。42检查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厂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设备管理保养,各种安全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安全标志、文明生产、定置管理、劳动纪律、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用品的使用、防火灭火以及危化品的管理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做好记录,并报车间领导,由车间决定限期整改时间。5、专项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由主管安全生产负责人根据需要填写安全检查审批表适时安排。51组织以检查单位负责人负责,参加的相关部门人员由安全负责人确定。52内容电气、设备、压力容器、防火、防洪、防尘、防中毒、危化品安全管理等。53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填写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由责任部门及时处理;对专项检查中的问题及整改处理意见,报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主要负责人。6本制度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监督检查。安全检维修管理制度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设备事故和其他伤害,制订本制度。1、检修前准备11编制检修计划应做到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凡是具有二人以上的检修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12检修部门负责人要对检修中的安全负责,在对参加检修人员交待好任务的同时,书面交待好安全措施。13检修负责人在检修前,要组织人员做好检修机具准备和周密检查,做到机具齐备,确保安全可靠。14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的设备(槽、罐、罐车、塔、釜、管道等)时,清洗置换和分析检验,填写风险评价与控制表,进行风险分析,办理安全作业证后,方可入罐作业,进入设备内部清理,并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141清洗置换的设备要视具体情况选定,对易燃、易爆物质,必须采取惰性气体、蒸汽和水进行清洗置换。142清洗置换的设备,必须进行分析检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置换有效合格。143酸碱设备、管线等可用水冲洗对人体无腐蚀即可。144易燃、易爆、易中毒的设备置换后,分析可燃物不大于05(体积比)方可动火,中毒物质按规定标准执行。145检修人员要进入易燃、易爆、易中毒设备、管道内进行检修时,应先用水洗,氮气置换,后用空气置换,并经分析设备、管线内氧气含量不少于18,有毒物质含量不超过国家允许浓度。15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和蒸汽设备管道检修,必须切断物料(包括惰性气体)出入口阀门,并由设备所属生产厂加设盲板。16检查设备管道与运行中设备管道连接时,中间必须加隔盲板,在抽堵有毒气体盲板时,应戴好防毒面具。17设备管道外部检修必须切断出入口阀门。18设备检维修负责人要对移交检修的设备置换处理负责,移交前要查电气、查物料处理、查置换分析检验,确认合格方可办理移交。19检修传运设备、传动设备上的电气设备,必须切断电源(拔掉电源熔断器)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上安全锁卡,方能检修。2、检修安全规定21检修人员要对检修项目进行检查,全面符合检修安全规定后方可进行检修。22一切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23凡是电气检修,要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24高处作业,要按高处作业安全规定执行。25起重吊装工程,要按起重吊装工程规定执行。26焊接作业,要按焊接规定执行。27凡槽罐、设备、管线检修,要在已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上悬挂警告牌。进入内部检修,要办理安全作业证。28容器内及不通风处作业,应采取临时通风措施,或使用空气呼吸器等。29凡检修用的临时照明,应使用36V电压的安全行灯,绝缘要良好,电动工具必须安装保安器或有可靠的接地零线。210从事有害系统检修和抢修,要备好防护器具,以备应急之用。211拆卸有毒有腐蚀管道,应穿戴好规定的防护品,松螺丝时应先松外面的,防止中毒和灼伤。212在生产厂临时检修时,遇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要使用防爆器械,或采取其它防爆措施,严防产生火花。213在检修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按规定严格管理。214在生产危险化学物品的场所检修时,要经常与操作工联系,当化工生产发生波动,出现突然排放危险物或紧急停车等情况时,应停止工作,迅速撤离现场。215在一般情况下,带压紧螺丝,要站在法兰盘侧面,慢慢地紧,防止滑丝。216设备内检修必须有专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有经验的人担任,必须认真负责,坚守岗位,并与检修人员保持有效联络。217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可能危害检修人员时,必须立即撤出设备。再次检修时必须重新办理安全作业证。218设备内检修应根据设备具体情况搭设安全梯及架台,并配备救护绳索,确保应急撤离需要。3、竣工验收31检修竣工后,检修部门要细致检查静电、安全罩、设备孔等安全措施,切勿将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机械设备内,并将搭设的工作架台、拉设的临时电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32检修移交验收前,不得拆除悬挂的警示牌和开启切断的物料、管道阀门,生产单位经验收后,对检查前所堵设的盲板和切断的管线等要责成专人检查处理。33竣工验收时,生产和检修双方要执行交接验收手续,双方负责人当场检查质量是否全部符合检修标准,安全装置是否恢复齐全。34经生产单位与检修部门共同开车验证一切正常后,方可全部完成交接手续。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为规范企业作业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实现安全生产,制订本制度。1、申办厂内安全作业证的项目11厂内动火作业企业根据风险评价分析,已制订厂内动火作业管理制度为专项管理制度,另行发布。1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进入设备内部;进入专用管道、地沟、地井、烟道;进入专用贮料池等,进行检验、检测、维修、养护。13动土作业企业进行内部地面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14临时用电作业企业内一切临时用电的作业。15高处作业按照高处作业分级(GB/T1523694)标准。16起重吊装作业在企业内进行安装、拆除、维修等作业。17企业内部规定的其他需办理安全作业证的项目。2、申办厂内安全作业证的程序21由申请部门提出,申请部门应指定专人申办。22申办安全作业证应同时提交批准后的特种作业审批表23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发放并进行监督和及时收缴。24安全作业证由厂级安全生产主管领导审核批准。3、安全作业证内容31安全作业证应注明作业内容和作业的起止时间。32应规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和作业区域。33需通知的相关部门和具体的防护要求。34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4、安全作业证的使用要求41严格遵守作业的起止时间如超时应及时补办相应手续。42对作业区域应有明确的警戒标识。43防范措施应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规定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44作业监护人应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和做其他工作。45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防范标准清理作业现场,通知相关部门撤除警戒标识,并将安全作业证及时交回安全生产管理部门。5、作业涉及到企业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时应进行风险评价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厂内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动火作业定义在禁火区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等。1、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工作的需要,在厂区内划分为固定动火区和禁火区。2、动火区应符合下列条件21距易燃易爆厂房、设备、管道等不应小于30米;22室内固定动火区应与危险源隔开,门窗要向外开,道路要畅通;23发生事故时,可燃气体不能扩散到固定动火区内;24固定动火区要有明显标志,不准堆放易燃杂物,并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材。3、厂内除固定动火区外,其他均为禁火区。需在禁火区动火时,必须申请办理安全作业证。4、禁火区内动火,根据危险程度划分两级一级动火易燃易爆车间装置、设备、管道、危险品库及其周围的动火。二级动火固定动火及一级动火范围外的动火。5、安全作业证按下述规定办理51在禁火区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内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安全作业证。52安全作业证由申请动火部门指定专人或由动火作业负责人办理;53申请动火部门根据安全作业证要求,认真填写和落实动火中的各项安全措施;54动火由厂级安全生产主管领导审核批准;55必须在安全作业证批准的有效时间和范围内进行动火操作。凡延期动火或补充动火都必须重新办理安全作业证。56危险场所动火,必须在动火前半小时内进行动火分析,分析者在安全作业证上填写分析结果并签字,如动火工作中断时间较长,应重新分析;57动火人到达动火地点,认真检查确认安全措施全部落实可靠,部门领导签字后方可动火;58安全作业证由动火人随身携带,不得转让、涂改或转移动火地点;59动火的安全规定591凡在贮存输送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管道、容器及设备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经清洗置换后,取样分析,符合以下标准方为合格。592将动火现场的易燃或可燃物质清除干净保持通道畅通。593严禁带料、带压和设备运转时动火。594动火地点应设灭火器材和监护人员,动火完毕,应等余火熄灭方可离开现场。595在容器和地沟、地槽内动火时,应采用安全行灯照明,并有专人监护,必要时向容器、地沟内送风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596外协单位进入我厂区域检修设备需动火时,动火手续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办理。597在禁火区内,除生产工艺动火外,其它可产生火焰、火花和表面炽热的长期作业(如实验室用的电炉、电热器、酒精炉、茶炉等),均须办安全作业证,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最多不超过一年。生产区内禁止用电炉、煤气炉。598安全作业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动火区域及安全防火措施。安全作业证一律由安全部门审批,动火时要将安全作业证悬挂在动火点附近备查。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为使各类生产设施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制度。1、生产设施管理执行使用、维修、保养卡片、档案三级制。11各类生产设施使用前,设备管理人员要与人事部配合,组织使用人员接受操作培训,由技术科专门的技术人员讲解。12使用人员应达到会操作,清楚日常保养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熟悉设备性能、结构、用途,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13按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机器开动和停车,停车后不准乱开车,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机器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并通知有关人员检修。14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严重事故时,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并报告班组长或有关人员。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15对不遵守操作规程或玩忽职守,使工具、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受到损失者,应酌情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16使用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认真遵守交接班制度,准确填写规格的各项运行记录。17为保证生产设施安全、合理的使用,各部门应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协助设备管理人员对各类设施进行管理,指导本部门设备使用者按操作规程使用。18实行以操作工人为主的专机制或包机制。做到各类生产设施有专人负责。2、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21所有动力设备不经车间、设备主管、电工或机修工人允许,不准乱修、乱拆,不准在电气设备上搭湿物和放置金属、棉纱类物品。22不经领导批准,不准拆卸或配用其他的机器零件和工具。严禁私拆或改用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发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损坏或失效立即报告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设备主管部门应建立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维修保养档案。23生产设施实行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分级维护保养。A、大型、精密、稀有、关键设备专人负责。B、集体使用设备(或机组),由班组长负责。C、共用设备由生产部负责。24操作工负责日常维护保养。A、对本岗位设备、管路要做到不潮、不冻、不腐蚀,及时消除跑、冒、滴、漏。B、本岗位设备、管路、仪表盘(柜)、支架、基础、地面、门窗等要清洁,油漆保温要完整。C、本岗位所属厂房、建筑物、设备基础、外管道、管架应设专人负责维护保养,实现清洁、完整。D、认真做好交接记录,严格交接班制度。E、认真填写、管理好设备卡片、档案。25设备处负责定期维修保养,结合生产情况每年要停车大修一次,每月巡回检查一次。A、执行定期、详尽、全面检查制,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对不能处理的(按设备管理规程允许范围内)的问题,要详细记录、及时汇报,待结合停车检修予以根除。B、对卦存、闲置的设备,不经生产部批准,不得随意启动、拆卸使用。C、执行设备卡片、台帐、档案制度管理。D、负责操作工人对设备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业务指导。E、执行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填写制。3、生产设施建设31生产设施建设中的安全、卫生及消防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三同时”)生产和使用。32公司根据危化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33各部门需增置的设施经批准购买后,须报设备主管部门备案。34生产设施项目确定或购进后,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安装,并负责安装的质量。35对新置设备的随机配件要按图纸进行验收,未经验收不得入库。4、生产设施报废和拆除41各类生产设施陈旧老化不适应工作需要或无再使用价值,使用部门申请报损、报废。42申请批准后,将旧设备报损、报废。43报废、报损旧设备由设备主管负责人按有关规定及时拆除或另行处置,在生产设施台帐中注销。5、生产设施管理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执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依据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的要求,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特制定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管理和使用制度。1、企业主要负责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2、安全生产资金的提取21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年1月份编制企业年度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和使用计划,提取比例按2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22财务部门按规定比例每月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台帐,专款专用。3、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31使用安全生产专款的部门填写安全费用审批表,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提取使用。32使用安全生产费用项目完成后应进行专项总结,并将费用使用情况逐一填写清单报相关部门存档。33安全生产费用项目的使用主要部分应将发票(复印件)与专项总结一并存档。4、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41安全生产费用由安全科按年度计划审批,年末编制汇总。42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费用的提取与使用实施监督检查。劳动防护用具(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为保证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进行相应的防护用品配备,并监督其使用和佩戴,确保安全生产和逐步消除职业病危害,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本制度。1、在生产过程中,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而产生的有害因素和劳动过程中及作业现场的安全卫生设施不良产生危害因素,均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1免费为生产人员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不以货币形式或其他物品替代。12为生产作业人员按照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的通知(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文件规定配齐劳动防护用品。13凡作业环境会对从业人员产生危害的岗位按照标准规定发放保健品。14凡在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护面罩、过滤式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护眼镜、耳塞、防毒口罩、特种手套、防护服、绝缘手套、绝缘胶靴、绝缘垫等均属防护器具,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2、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明确告知,填写职业病危害告知表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审批表,登记归档管理。3、劳动防护用品由专人采购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按规定入库,发放给使用人员,填写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台帐,由厂安委会监督、检查发放情况。4、劳动防护用具(品)的使用是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重要部分,在三级安全教育时,培训佩戴和使用的正确方法。41各种防护用具应定点存放,专人保管,各分厂、车间、岗位上的防护器材要设专柜保管、标识清楚,按班交接。42对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的劳动防护器具(品)按规定进行检查、维护和检测,并定期更换,使用后妥善保管,确保安全有效。5、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劳动防护用具(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按照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和奖惩。事故管理制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和其他事故后庆及时采取的措施及上报时间,调查方法。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令第75号1991222)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有关问题的解释(1991725)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34号198923)3、事故报告31事故的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工作必须坚持事实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不得瞒报、谎报或拖延不报,不得故意破坏现场,毁灭有关证据。3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33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事故现场。34发生工伤,死亡和重大死亡事故,企业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安监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部门。35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按系统按规定逐级上报,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后要用快速办法(电话、传真)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上报市安监局。(附表青岛市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36事故发生后三日内填写伤亡事故报表(基层),伤亡事故伤亡人员报表(基层)报安监部门。37重伤事故在20天内,死亡事故在40天内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报送安监部门。4、事故调查41成立事故调查组41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成立事故调查组,实施事故调查。412调查组中人员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42伤亡事故调查的权限421一次轻伤1至2人的事故由企业自行调查处理422一次轻伤3人以上重伤1至2人的事故在安监部门的监督、指导下由企业组织调查处理,报安监部门审查批复。423一次重伤3至9人的事故由安监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工会组织,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安监部门负责审批结案。424一次死亡1至2人的事故由安监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织和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安监部门负责审批结案。425一次死亡3至9人重伤10人以上的事故,由市安监局会同企业主管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和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市安监局负责实施处罚和审批结案。426一次死亡10以上事故的调查处理,按国家、省、市有关规定进行。43事故调查的程序431听职现场人员介绍事故情况432进行现场拍照、录像433会制事故现场图434搜集事故残留物、致害物等物证435制作现场勘验记录44事故调查组的职责44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442确定事故责任者、确定事故的性质。(按山东省政府50号令1994328定义确定)44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和建议。44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5、事故处理51宣布调查组意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理。52深入查找和整改事故隐患,防止各类事故再次发生。53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深入进行职工安全教育。54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55按规定上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56根据年级批示意见对事故结案。57事故资料归档6、检查与考核61本制度经批准后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执行。62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组织考核。附1、青岛市职工伤亡事故快报表2、伤亡事故报表(基层)表号国安A1表3、伤亡事故伤亡人员报表(基层)表号国安A2表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提纲)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2002),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制订本制度。本制度所称职业病,是指在本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1、职业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企业员工均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2、企业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对从事能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员工发放职业病危害告知,进行上岗前培训,做好职业卫生的预防和防护工作。3、预防措施31生产作业场所运用先进技术或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32涉及有害作业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的项目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并按规定做到“三同时”,涉及有害作业项目应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进行职业卫生审查验收。33涉及有害作业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区域警示线,配备有效的应急防范设备的救护、抢险用品,并设置通讯报警装置,企业聘请_医院做为抢救联动部门,实施救护保证工作。34企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按劳动防护用具(品)和保健品发放管理制度执行,并指导和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进行经常性维修、检修,定期检测,确保正常使用。35涉及有害作业场所必须符合35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35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隔离。35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35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4、作业过程管理和职业危害检测41涉及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42在岗员工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查体,填写职业健康档案,如发现有职业禁忌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员工,立即调离原工作岗位,及时进行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按相关规定办理。43职工在本企业内因从事涉及有害作业患职业病时,企业按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办理,并按职业病报告办法上报。44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作业场所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向职工公布。45需对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应事先制订维护检修方案,制订职业中毒防护措施,确保检修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6需进入有毒物品设备、容器作业时;461申办安全作业证;462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463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464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护设备。5、涉及危害作业的人员,离开企业时,企业应将职业健康档案复印件无偿提供给员工。6、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变化及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上报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备案。仓库安全管理制度1、仓库负责人对仓库安全负全面责任。2、仓库保管员应核对和检验进库物品的规格、数量、质量;无产地、铭牌、检验合格证的物品不得入库。3、物资的验收必须两人同时验收,实行谁验收谁负责。经验收合格的材料,仓库保管员应办理入库手续,进行登帐、立卡。4、做好库区规划,做到布局合理,对仓库和货架进行统一编号,帐、卡号相符。5、存储易燃、易爆物品应按其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存放。禁忌物品不得混放。并根据其物性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6、保持仓库通风和库容整洁,严格执行堆垛“五距”。做好防火、防潮、防虫蛀、防霉变。7、严格执行限额领料,数量一般不超过两个班次用量,领料必须凭领料单。定期进行库存物资盘点工作。8、每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闭门窗方可离开。9、仓库为重要区域,禁火、禁烟,未经许可严禁入内。10、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应使用防爆灯具,电气控制开关应设置在库外。储罐区安全管理制度1、储罐区作为危险源(符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1282000)标准即构成重大危险源)须严格管理,值班人员应进行重点区域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上报。2、储罐区的设计、设备、设施应符合防火要求,储罐区的设计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3、易燃液体储罐、管线的绝缘材料、扶梯、装卸台、栈台等有关设备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4、液化气和闪点小于28,沸点小于85的易燃液体储罐,无绝热措施时,应设冷水喷淋设施。5、承压储罐要符合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各种贮存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必须要齐全完好、有效,如液面计、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呼吸阀阻火器等。6、储罐区应安装完好有效的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7、储罐区设置安全警戒线,机动车需要进入必须带好防火罩,而且要有专人监护,直至机动车离开,严格执行危化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8、储罐周围30米安全距离以内,应严格执行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不准用铁器敲击管道,不准近距离滚动金属容器,不准穿铁掌鞋进入,不准来回推拉磅秤。9、生产车间领用储罐内原料,严格执行危化品储存、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若有抛洒物料,立即用水冲洗干净,避免大量挥发,导致意外伤害。10、储罐区内严禁敞口存放材料和废弃物及其他物料。11、安全管理部门对本制度进行检查和监管。安全生产会议制度1、本单位的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2、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办公会议,研究有关安全生产有关事项,并做好会议记录。21会议由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参加。22汇总和审查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有关部门切实按期执行。23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4研究落实安全生产检查,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计划(安全月、年检、季检、月检计划的布置、落实)。25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3审查、批准新建、改建、大修的设计、计划以及工程验收和运行工作的监控。4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企业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制定防止职业病和职业卫生的安全措施,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职业安全卫生和妇女保护工作。5研究有关安全生产教育,在采用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时,要有计划的组织进行职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6审核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7审核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的内容。8审批企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的实施方案。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把安全生产工作逐步纳入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将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与奖励、惩罚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制订安全生产奖惩制度。1、编制“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对全体员工层层签订落实到人,企业与主管部门签订,车间、部门负责人与厂部签订,班组与车间签订,每一名员工与主管人签订,不留空白,使人人有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事事处处有人员管理安全。11安全生产责任目标明确标注(1)具体时段(2)负责内容(3)责任目标(4)奖惩办法(5)监督人员(6)责任人12坚持以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具体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岗位操作规程为标准,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指导,按照“三不伤害”的原则,明确责任,确定目标。根据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13调整工作岗位时“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随时改签。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按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定期检查,并对隐患整改进行监督。依据奖惩方案,结合整改情况进行奖惩。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由厂安委会组织人员根据安全生产事故和调查处理制度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人,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对责任部门、责任人、相关人员进行处罚。4、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事求是进行年度、季度、月度奖惩。5、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编制年度安全生产奖惩方案,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审核通过,主要负责人签字批准后实施。6、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奖惩考核和签署最终意见。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严格管理剧毒化学品,按照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2002)制订本制度。1、在生产过程中,因需要使用剧毒化学品时,应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批准,向公安部门申办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后,方可行采购。2、在剧毒化学品储存期间,应设置单独仓库存放,实行双人、双锁、收发、记帐、保管、定期检查,并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3、存储地点、数量、管理人员,应报当地公安部门和危化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4、储存管理条件应严格执行危化品储存、出入库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5、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双人领料,双人使用,相互监督,直至物料用完;当班未使用完的剧毒化学品,必须及时退库,严禁存留作业现场。6、领用剧毒化学品使用原包装或专用工具,当物料使用完后,应及时将原包装和专用工具退库。7、保管、领用和使用人员,在领取和使用的过程中,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防止发生意外伤害。8、剧毒化学品的包装物和过期失效的剧毒化学品,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应将数量和重量上报备案的公安部门按规定处理或退回原生产厂家。9、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等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10、加强对剧毒化学品仓库保管人员管理,对仓库保管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1、本制度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监督执行。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1、对气焊、电焊、炉火取暖等明火作业,要填写明火作业报告到安全管理部门。2、在进行气焊、电焊等明火作业时,周围不准存放易燃易爆或可燃物质。3、气焊、电焊中切割时,乙炔装置、氧气瓶、动火点要形(相距10米),乙炔装置、氧气瓶要固定好。4、电焊动火时,室内一次线13米,二次线外皮要完整无损。5、气焊、电焊在切割时,乙炔管、氧气管与电焊手把线不准交错使用。6、对受压容器的焊割,事先必须用惰性气体或蒸汽进行认真处理,并留有泄压口方可进行焊割。7、炉火取暖到三定定点、定人、定措施,报厂消防队审批,按规定手续办理,必须做到火灭人走。8、易燃易爆物品仓库、化验室、更衣室一律不准炉火取暖,经指定好的生炉地点不准移动。9、厂内停电期间,一律不准在车间内、仓库内用火柴、打火机或其它火种照明。10、严禁在锅炉汽管、暖气片、炉子周围烘烤衣服,炉子周围不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用易燃易爆物品生炉子。11、对易燃易爆的受压器材,工作场合,在动火前填报报告单,由检验、技术部门进行分析,在确保安全的条件方可动火。12、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止火花飞溅的措施,五级以上风力不准动火。13、气焊工、电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气焊、电焊切割,非气焊工、电焊工不准进行气电焊切割。防中毒管理制度1、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维修,保持完好。2、生产、使用危险物品的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3、输送有毒有害物料,应采取防止泄漏的措施。4、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5、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6、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7、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8、应成立救护站,并配备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组织训练合格的救护队员昼夜值班。9、有腐蚀性的物料或有能使皮肤吸收毒物的车间(岗位),除配备足够适用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外,还应设有洗眼、喷淋或清水池等冲洗设施。消防管理制度为了预防火灾与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001公安部61号令)制定本制度。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企业防火、灭火等消防工作。2、企业应依法在新、改、扩建项目中,遵守和执行“三同时”规定,取得建筑工程竣工消防验收合格报告。3、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由主管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的消防工作。4、火灾事故预防41按单位、部门划分消防责任区,完善防火安全责任制;42按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进行检查,填写消防设施器材检测、检验记录,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43针对企业特点定期进行消防宣传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44厂内设置禁火区,区内严禁吸烟,动火作业应执行厂内动火作业管理制度;45进入禁火区的车辆必须佩戴防火装置,运载危化品的车辆进入禁火区需经相关部门批准;46厂区应加装防雷设施,并进行防雷检测,避免雷电引发意外火灾事故;47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装卸、换装、清扫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电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48加强易燃液体、液化气体和燃气设备的管理与监督、监控,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避免意外事故发生;49加强安全用电管理,按标准配置生产作业区域和储存区域的用电设备和用电器具,生产设备应加装消除静电的设施和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电火花引发意外火灾事故;410编制紧急疏散路线图,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按标准设置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411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及时清除火灾隐患,厂区每天的巡回检查应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报告。5、根据企业条件成立义务消防队51义务消防队应在企业突发意外火灾事故时及时进行扑救,避免和减少火灾损失;52义务消防人员应熟悉企业消防设施和器材的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53由义务消防队人员进行消防(控制室)值班,严格值班制度,加强值班记录;54加强对厂内禁火作业区、生产车间、危化品仓库(储罐区)和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警戒和巡回检查。6、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1企业制定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上报当地政府安全监督部门备案;62按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疏散逃生演练;63当企业人员调整、作业场所调整后,应及时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7、如果发生火灾,火灾初期应积极自救和组织人员撤离,同时报告有关领导;有关领导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报警和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决定。8、消防工作是安全目标责任书的一项内容,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考核。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1、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是指易燃易爆区。2、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防火、防爆标志,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标明配置的消防设施,实行严格管理。3、消防安全部位运行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消防安全管理。禁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厂区内禁火、禁烟的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原化工部四十一条禁令,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厂区内所有禁火、禁烟区域的管理(固定动火区和特设吸烟室除外)。环安处是公司禁火、禁烟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公司厂区内的禁火、禁烟工作。二、日常管理公司成立禁火、禁烟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全面负责禁火、禁烟管理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辖区内的禁火、禁烟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职工及外来人员的禁火、禁烟宣传管理和监督检查,并承担责任。保卫处负责对外来人员的禁火、禁烟教育,并对所有进入公司厂区内人员携带的火种妥善保存。外协单位在本公司从事施工前,由责任部门负责与其签定禁火、禁烟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参照本制度签订。监督与考核1公司职工违反制度的处理11公司职工在易燃易爆场所不准携带火种,发现一次罚款20元,累计三次给予下岗一个月处理。12公司职工吸烟,每次罚款200元,给予下岗三个月处理。一年内累计违规吸烟两次的,给予辞退处分。担任领导职务者违规吸烟,一经发现,立即撤职并处以200元罚款。夜间吸烟者,一经发现,给予辞退处分。本公司职工发现在厂区内吸烟者,不加以制止,给予其与吸烟者同等的处罚。临时工违规吸烟,予以辞退。检查中发现吸烟或吸烟迹象,责任人按照12规定处罚,连带部门负责人50元,带班长100元。2外来人员违反制度的处理外来人员厂区内吸烟,属责任部门监督管理不严,每人次或每个烟头给予部门负责人100元罚款处理;属保卫处禁烟宣传不够,每人次或每个烟头给予保卫处50元罚款。公司各部门,对来本部门联系工作的外来人员负有禁火、禁烟教育的责任,如发现外来人员在厂区内吸烟(包括车内),每人次给予所在单位200元的罚款。外包工及建筑施工现场(包括休息、临时办公场所)发现烟头或吸烟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每人每次或每个烟头给予200元罚款。3其它情况的处理。在禁火、禁烟区域的易燃易爆场所发现火种,所在部门调查取证责任人,否则每次给予所在部门100元罚款。在禁火、禁烟区域各车间、处室所属范围内发现烟头、烟灰或闻到烟味,由所在部门提报吸烟者,否则每次或每个烟头给予所在部门200元罚款。禁烟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总则11特种作业即属危险性大的作业工种。为了保证特种操作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具有的特种作业人员的车间。第二章特种设备范围第三条特种设备范围为一、锅炉与压力容器;二、起重机械行车;三、厂内运输机械铲车等。第三章特种设备的一般安全管理六、修理和改造(一)生产处应根据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使用周期,编制锅炉维护、保养和检验计划,并严格执行。(二)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必须经市级主管部门同意。(三)变动受压部件的重大修理和改造,应有经总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市级管理部门批准。七、锅炉设备的各项技术资料、合格证、修理计划、技术改造等有关资料,必须建立档案归档保存。第六条起重机械设备一、进厂的起重机械、电梯必须是具有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二、安装必须是经市主管部门审核并发给安装许可证的专业单位进行。三、安全技术性能检查,每年按要求应检查一次(电镀等有腐蚀气体的车间、起重设备每年一次)。由生产处或市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不合格的设备应限期整改或停止使用。四、工厂自行设计制造、安装的起重机械、电梯设备必须符合GB606785起重机械设备安全规程技术要求。并按上述规定的要求办理。五、生产处、使用单位必须严格按工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起重设备安全管理规程执行。严格执行维护、保养、检修制度。第七条厂内运输机械一、厂内运输机械车辆应有可靠的合格证明。证明必须符合技术规程要求。启动器、操纵机构、制动器、音响、灯光信号等必须齐全、完好、有效。二、驾驶作业人员必须经市主管部门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凭证操作,并严格执行工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有关安全操作规程。三、物品必须装载正确,捆绑牢靠,平稳。必要时须用绳索捆绑,堆放高度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不准物件拖地驾驶。严格禁止人货混装。四、厂内行驶时速按下列规定执行(一)汽车不得超过10公里。在车间内部、出入门或倒车时不得超过3公里;(二铲车不得超过5公里。在车间内部、出入门或倒车不得超过3公里;(三)电瓶车、翻斗车,不得超过十公里。车间内不得超过3公里。第八条其他特种设备一、设备必须完好,安全附件齐全、可靠。严格按计划周期规定要求维护、保养、修理。二、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鉴定,有合格证,在鉴定期内使用。三、操作人员必须经设备主管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凭证上岗。严格遵守工厂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汇编有关工种的安全操作规定。第四章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第九条根据GB503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下列人员由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和技术监督局管理。一、电工作业输、变、配电、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修理、试验等作业。二、金属焊接(气割)作业气焊、气割、气体保护焊及电弧焊等作业(含锅炉、压力容器焊接)。三、建筑登高架设作业建筑、安装、维修施工中2米以上的脚手架架设、拆除和建筑起重提升设备的架设、拆除等作业。四、厂区机动车辆驾驶作业行驶在厂区内的各类机动车辆和专用机动行驶机具的驾驶作业。五、起重机械作业起重机械的司机。六、锅炉司炉作业司炉工。七、其他必须经市主管部门考核持证上岗的工种。第十条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年满十八周岁。身体健康,没有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从事本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