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3季度_第1页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3季度_第2页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3季度_第3页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3季度_第4页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3季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目录摘要2一、三季度国内石油市场分析报告4概述4(一)市场供需4(二)价格变化13(三)业界动向和综合分析17二、三季度国际石油市场分析报告24概述24(一)市场供需24(二)价格变化31(三)综合分析和市场预测36三、主要石化指标分析43(一)主要石化产品产量43(二)市场行情44(三)主要分行业经济指标分析47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三季度运行分析51(一)集团公司三季度生产经营状况51(二)集团公司重大事件52(三)原油和化工产品价格分析54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五、主要化工行业生产经营分析60(一)三季度小氮肥行业运行分析60(二)三季度纯碱行业生产运行情况65(三)三季度橡胶生产经营情况70(四)合成材料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73(五)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摘要国内石油市场在经历了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蓬勃增长之后,今年发展速度减慢,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市场增长的动力减弱,而油品价格的下降走势可能是基本原因。成品油跟随国际市场的下跌走势和三季度前期大部分时间的休渔期,影响了石油石化两大公司的成品油销量。三季度国内炼油业继续限制加工量和油品产量,以降低库存,缓解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加工量比二季度下降84,与2000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8。8月后期农业秋收秋种季节的来临和9月禁渔期的全面结束,使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旺季启动。适应近期需求上升的局面,炼油厂在连续两个月大幅削减加工量后,8、9月份开始增加原油加工量和油品产量。9月份,国内原油加工量从8月份的169096万吨增加到177930万吨。其中中国石油的加工量由67189万吨提高到70109万吨,而中国石化加工量稍有下降,为84639万吨。三季度全国炼油厂加工量从二季度的560042万吨降低到513060万吨,估计四季度加工量会适度增加。三季度的原油进口量从二季度的184167万吨降低到160052万吨。前三季度累计进口量比一年前减少77,由520218万吨下降到480127万吨。三季度汽油出口创下18547万吨的最高记录。此外随着价格的下降,液化气进口量显著增多。成品油和原油价格总体呈下降走势但汽油价格强劲回升。9月份全国汽油平均批发价从8月份的每吨2870元低点提高到3051元,10月进一步上升为3363元。柴油价格变化不大,7月份为2878元,8、9月份分别涨到2904元和3011元。原油继续维持原有的定价方式不变,继续每月跟随新加坡市场截至前月25日为止一个月的价格调整。亚洲市场原油价格自5月份以来的半年里,呈逐月下跌的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4走势。按照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在最初的一年里将发放至少1658万吨的进口配额,进口包括燃料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和石脑油等石油产品。在加入后的第二年起进口配额数量将每年增加15,直至2004年1月份取消配额,恢复成品油进口量不仅将对国内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产生影响,还将扭转韩国和新加坡炼油厂开工率下降的局面,而有可能直接获得好处的是台湾。国际市场方面,911事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在扩展,国际石油市场受到的冲击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石油需求骤然下降,油市迅速转向买方市场。欧美需求的下降正促使欧佩克削减产量,在四季度需求旺季,油价可能将会坚挺。目前每桶大约21美元的布伦特油价约比今年迄今的平均价格26美元低5美元。10月份布伦特油平均价格为2146美元,比9月份下跌470美元。预计四季度油价从三季度的每桶2572美元降到22美元左右。世界石油需求受到突如其来的冲击,航空煤油和汽油首当其冲,全球需求增长中心亚洲今年的石油需求量在1998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后将再度降低。全球各地的炼油厂不得不削减加工量,而库存却仍在增加。欧佩克除面对需求下降油价下跌外,还要面对非欧佩克产量的增加。世界经济的滑坡,特别是亚洲需求的下降,将使明年油价显著下跌,并可能迫使欧佩克重新调整产量价格政策。石化产品方面,由于世界聚烯烃能力过剩严重,国内聚烯烃供应增长迅速和塑料制品出口增长下降,三季度合成树脂市场价格继续下滑;由于原料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天然橡胶胶源充足,对合成橡胶价格产生较大向下压力;三季度国内合成纤维原料价格继续下跌,其中以尼龙66盐跌幅最大,达18,其次是CPL,跌幅达102,PVA跌幅最小。同期国际市场报价中CPL、EG跌幅高达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514,PTA、丙烯腈的跌幅约在45。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6一、三季度国内石油市场分析报告削减加工量使成品油库存压力缓解概述国内石油市场在经历了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蓬勃增长之后,今年发展速度减慢。油品价格的下降走势可能是市场销售情况不如过去两年的基本原因。经济增长的放缓也使市场增长的动力减弱。美国“911”事件给国内经济带来的影响肯定也是负面的。这一事件对中国旅游、航空和出口的影响正逐渐显现出来。国内在这时出台的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措施引起争议,不过应该说它仍有助于稳定国内成品油市场,化解因市场频繁波动给炼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带来的冲击。这一深化改革措施还将推进成品油市场更加开放。三季度国内炼油业继续限制加工量和油品产量,以降低库存,缓解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原油加工量和进口量都比二季度显著下降。削减加工量的重任主要由中国石化承担。两大集团公司继续协调加工量和油品产量,调整产品结构,柴汽比进一步提高。轻油收率增加,燃料油产量下降。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基本呈下降走势,炼油业的经济效益不如预期。延宕多年的燃油税再度推迟,看来年内开征无望。产量减少使燃料油进口大幅增多,汽柴油继续暂停进口。液化气进口量开始回升。汽油出口量持续上升。国内国内石油市场在经历了1999年和2000年两年的蓬勃增长之后,今年发展速度减慢三季度国内炼油业继续限制加工量和油品产量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7市场面临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挑战。(一)市场供需供应紧缩而不是需求改善使三季度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状况出现改观。这和国际市场需求骤然减退引起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形形成对照。三季度加工量比二季度下降84,而与2000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8。削减加工量使库存过高供应过剩的局面有所缓解。在三季度后期,需求旺季也逐渐启动,农业秋收秋种加上渔业从东海到南海休渔期的结束,使石油石化两大公司的成品油销量增加,二季度后期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始缓解。削减加工量使原油进口量跟着下降,而三季度的汽油出口量却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此外9月份液化气进口量大幅上升。需求秋收秋种和禁渔期结束促使成品油销量增加成品油跟随国际市场的下跌走势和三季度前期大部分时间的休渔期,影响了石油石化两大公司的成品油销量。买涨不买落的心理继续支配最终用户的购买意愿。成品油价格自6月份以来的大幅降价(特别是汽油),阻碍了零售商和其他用户的购买活动。对于销售状况的不景气,从南方地区成品油的实际批发价和零售价显著低于由两大集团控制的定价这一相当普遍的现象也可见一斑。这种状况直到三季度后期才开始扭转。市场对9月份成品油价格将调供应紧缩而不是需求改善使三季度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状况出现改观石油石化两大公司的成品油销量下降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8涨的预期和农业渔业需求的恢复使消费旺季开始启动。8月后期农业秋收秋种季节的来临和9月16日禁渔期的全面结束,使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旺季启动,成品油销售状况有所改善。市场还受到买涨不买落心理的影响,因9月份价格即将攀升而刺激了购油需求。7、8、9三个月,全国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在内的成品油表观需求量分别为935万吨、1065万吨和990万吨,平均每天的需求量分别为7月份3013万吨、8月份3432万吨和9月份3308万吨。三季度合计消费量为2990万吨,与二季度的2980万吨大致持平,而一季度的需求量是2590万吨。产量调减加工量以缓解成品油库存压力因三季度削减加工量油品库存下降,加上9月中旬休渔期结束以及秋收秋种季节来临,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稍有缓解。适应需求上升的局面,炼油厂在连续两个月大幅削减加工量后,8、9月份正增加原油加工量和油品产量。9月份,国内原油加工量从8月份的169096万吨增加到177930万吨。其中中国石油的加工量由67189万吨提高到70109万吨,而中国石化加工量稍有下降,为84639万吨。三季度全国炼油厂加工量从二季度的560042万吨降低到513060万吨。估计四季度加工量会适度增加。2001年三季度中国油气产量、炼油厂加工量和主要油品产量(万吨)2001年三季度2001年前三季度2000年前三季度增减原油加工量5,1306015,6622515,7726607主要油品产量汽油981813,119783,06763178月后期农业秋收秋和9月禁渔期结束,使国内成品油市场消费旺季启动三季度削减加工量油品库存下降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9煤油20114590416538397柴油1,873705,528435,2551652润滑油9818255052366078燃料油399261,371541,56212122液化石油气24625781217411954油气产量原油4,1414612,3230712,1769512天然气亿立方米7569222351987011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尽管9月份加工量上升,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计加工量仍比2000年同期减少07,由1577266万吨减少到1566225万吨。不过,四季度加工量的增加仍有可能使今年全年的加工量超过去年。2000年四季度国内油品价格随新加坡市场走下坡,降价的预期心理抑制了油品销售,炼油厂加工量急剧下降。今年10月初出台的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方案,有助于稳定市场,避免因每月定价过于透明引起的假象需求变化给炼油厂带来冲击。炼油厂加工量虽然减少了07,主要油品的产量却都明显增加。前三季度汽油产量增长17,从一年前的306763万吨增加到311978万吨。柴油产量从525516万吨增加到552843万吨,增幅为52。但燃料油产量减少122,从156212万吨降到137154万吨。燃料油产量减少与冶金行业用量增多引起的需求上升形成对比,不过供应缺口由增加燃料油进口来满足。包括航空燃料的煤油产量减少97,由65381万吨减至59041万吨。石油石化两大公司前9个月的加工量是一升一降。结果,中国石化加工量的下降抵消了中国石油的增长,使全9月份加工量上升,但仍比2000年同期减少07,加工量虽然减少了07,主要油品的产量却都明显增加石油石化两大公司前9个月的加工量是一升一降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0国加工量下降07。中国石油加工量上升32,从588691万吨增加到607529万吨;而中国石化加工量减少53,由841421万吨减少到797078万吨。两大公司都担负着平衡油品市场供需的责任,而中国石化的担子显然要重得多。中国石化事实上还担负着“机动炼油商”的重任,每当市场过剩时总是率先削减加工量。前三季度炼油厂加工量与油品产量增长情况2015105051015原油加工量汽油柴油燃料油全国中国石油中国石化2000年以来国内汽油柴油和燃料油分月产量02468JAN00APR00JUL00OCT00JAN01APR01JUL01百万吨汽油柴油燃料油进出口原油进口下降但含硫品种比例增大三季度原油进口量与国内炼油厂加工量一道下降,虽然预期四季度会有所回升,但是指望全年进口量超过2000年的7027万吨看来已经不可能。三季度削减加工量使原油库存继续处于偏高水平。9月份以49792万吨的较低原中国石化事实上还担负着“机动炼油商”的重任原油进口下降但含硫品种比例增大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1油进口量告别了三季度,比8月份的59916万吨显著下降。这使得三季度的原油进口量从二季度的184167万吨降低到160052万吨。前三季度累计进口量比一年前减少77,由520218万吨下降到480127万吨。三季度汽油出口创下18547万吨的最高记录。此外随着价格的下降,液化气进口量也显著增多。19962001年中国分季度原油进口量051015203Q963Q973Q983Q993Q003Q01百万吨欧洲和西半球非洲亚太地区中东地区2001年前三季度进口原油主要来源1414446672718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印度尼西亚越南安哥拉苏丹其他国家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22000年前三季度进口原油主要来源1082257513525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门印度尼西亚越南安哥拉苏丹其他国家含硫原油进口增多中东原油进口量的比例继续增大,特别是含硫原油。19月份,虽然原油进口总量减少77,但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并没有减少,而是维持在275560万吨,比一年前增长01。来自非洲、亚太地区和欧美的进口量则全都缩减了两位数。这使得中东原油在中国进口原油的市场份额从2000年同期的529扩大到574。其代价是非洲原油的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250降低到222。来自亚太地区和西半球进口原油的市场份额也稍有下降。扩大进口量的中东原油主要是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原油,此外来自阿联酋和科威特的进口量也成倍上升。伊朗和沙特原油的进口量分别增长609和705,达到86039万吨和68261万吨。科威特原油也增加到12295万吨,增幅达1104。这些原油全都是典型的中东含硫原油。国内炼油厂一向偏爱的低硫品种阿曼和也门原油进口量分别下降396和242,降到68159万吨和20370万吨。伊朗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3取代阿曼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对华原油供应国。2001年三季度原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万吨)资料来源国家海关总署2001年三季度2001年前三季度2000年前三季度增减进口来源伊朗320298603953488609阿曼12750681591,12887396沙特阿拉伯269696826140032705苏丹119973514724404440越南98603062124657242安哥拉125012749065913583印度尼西亚42612051535796427俄罗斯4873107048398275其他国家448111,331911,54643139中东地区869732,755602,7524401非洲402771,064781,29909180亚太地区195676966680054130欧洲和西半球132352705335012227进口量合计1,600524,801275,20218772001年三季度2001年前三季度2000年前三季度增减出口去向日本11291307943074302印度尼西亚3593970234111844美国2022649427621351朝鲜95144722446828韩国59230502494223新加坡0001640其他国家0002872262694出口量合计18449590254448132719962001年中国原油分季度出口量012345673Q963Q973Q983Q993Q003Q01百万吨其他国家新加坡美国韩国朝鲜日本汽油出口创新高7月份的汽油出口量是中国单月出口量的最高水平,这使得三季度汽油出口创下了18547万吨的季度出口量最高记录,比去年二季度14476万吨的汽油出口创新高汽油占成品油出口量的6成多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4前一个记录水平多出40余万吨。7月份的汽油出口量曾高达8069万吨,但在后来的两个月里,削减炼油厂原油加工量使汽油出口下降到8月份的5663万吨和9月份4815万吨。由于三季度汽油出口激增,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的汽油出口量增幅从上半年的142扩大到385,出口量由2000年19月份的33206万吨增加到45992万吨。汽油占成品油出口量的6成多,由于汽油出口跃升,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量增长208,达到72600万吨。三季度汽油出口的高水平有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不会重现,因为自1999年以来出口的大幅增加是在暂停汽柴油进口的情况下发生的,今年底中国加入WTO后,明年将恢复成品油进口,从而改变国内汽油和柴油市场的供需平衡,柴油市场可能缓解,并使汽油出口的压力减小。目前,汽柴油的进口量几乎为零。前三季度进口成品油虽然比一年前增长了207,但其中主要是燃料油和航空煤油,而不像几年前柴油是主打的进口成品油品种。前三季度,包括57号燃料油和其他燃料油在内的燃料油进口量增长300,达到134242万吨。航煤进口量减少149,降到12918万吨。明年将恢复成品油进口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519962001年中国汽油分季度出口量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3Q963Q973Q983Q993Q003Q01千吨2001年三季度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量(万吨)2001年三季度2001年前三季度2000年前三季度增减原油进口量1,600524,801275,2021877成品油进口量519451,575291,30558207车用汽油000001002437石脑油043395959588航空煤油35871291815184149灯用煤油3773770004993543轻柴油6802149195110157号燃料油2557170223117064999其它燃料油192986401991554301润滑油3431006104840润滑油基础油157945123225399液化气进口量135843498836032292001年三季度2001年前三季度2000年前三季度增减原油出口量184495902544481327成品油出口量278647260060112208车用汽油185474599233206385石脑油351469784537538航空煤油3541121121248630灯用煤油0005481000轻柴油7721945428354657号燃料油00002602857其它燃料油134832352309401润滑油101370414106润滑油基础油006246850710液化气出口量038139100394资料来源国家海关总署液化气进口骤增随着沙特出口液化气合同价降到两年来最低点,中国9月份的液化气进口量猛增,并创下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6单月进口量的最高记录。9月份中国进口液化气6747万吨,比8月份的3273万吨增加了一倍多,这使三季度进口量达到13584万吨,是自1999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上一个进口高峰是1999年6月份,进口量为6297万吨。在进入冬季需求高峰前,沙特阿拉伯出口液化气合同价在9月份降到谷底,每吨丙烷和丁烷分别为230美元和215美元。10月份的涨价预期促使进口商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增加进口。尽管如此,今年前三季度的累计进口量仍比一年前减少77,由2000年同期的36032万吨下降到34988万吨。由于今年以来国际市场液化气价格依然偏高,中国的液化气进口在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19月份,沙特合同价平均为丙烷288美元和丁烷255美元,仅比去年的高价水平全年平均丙烷297美元和丁烷298美元约降低10美元和40美元。而去年的沙特合同价涨幅之高和高价格持续之长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今年前期丙烷价格的过渡上涨,拉大了与丁烷的差价。差价最高时曾在今年6月份丙烷比丁烷每吨高出50美元。结果,前三季度在丙烷和混合气大幅下降的同时,丁烷进口出现了673的增幅,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9736万吨增加到16286万吨。而丙烷和混合气进口量分别下降298和282,降到7778万吨和10924万吨。不过,近沙特阿拉伯出口液化气合同价在9月份降到谷底今年前期丙烷价格的过渡上涨,拉大了与丁烷的差价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7月来由于丙烷价格降幅较大,与丁烷差价缩小,丙烷进口量也在明显回升。三季度,丙烷进口量从二季度的2320万吨增加到2850万吨。华东地区9月份液化气进口量增加了大约两倍,从8月份的711万吨增加到2181万吨。包括浙江、江苏和上海在内的华东主要省市进口量都大幅增加,尤其是浙江省。由于浙江华电能源有限公司从阿尔及利亚进口的6万多吨丙烷和丁烷到货,使该公司独家经营浙江省液化气进口量从8月份的377万吨骤增至1132万吨,并使其前三季度的累计进口量达到3376万吨,远远超过去年全年的2063万吨。广东省为主的华南地区进口量也稳步上升。广东省二季度进口8679万吨,三季度增加到9438万吨。两年来液化气分品种进口变化情况0100200300400500600700SEP99MAR00SEP00MAR01SEP01千吨丙烷丁烷混合液化气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8两年来液化气分地区进口量0100200300400500600700SEP99MAR00SEP00MAR01SEP01千吨华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和华北(二)价格变化三季度是国内成品油市场对于价格的变化特别敏感的时期。酝酿已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措施为市场所揣测和期待。不过,在10月份国家最终推出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前,7、8、9三个月的成品油价格每月继续参照新加坡油品市场定价。汽油和柴油价格在8月份都跟随新加坡市场跌到去年5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开始每月调整前的水平。原油价格的走势也是下降,并降到17个月来的低点。只有液化气市场例外,炼油厂削减加工量使液化气供应量缩减,而进口直到8月份仍维持在低水平,这使得液化气价格上扬。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呈下降走势但汽油强劲回升7月份以来,国家经贸委加大了国内油品市场的调控力度,增强了对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炼油生产和油品销售的10月份国家最终推出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呈下降走势但汽油强劲回升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19协调,并强化了打击走私的力度,使成品油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逐步扭转,成品油库存也逐月下降。中国石化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在7月份降低到82719万吨后,8月份和9月份分别维持在85362万吨和84639万吨。而该公司6月份的加工量曾达到93604万吨。中国石油在二季度末的6月份加工量为72230万吨,到9月份降到70109万吨。加工量减少使成品油库存量下降,也收紧了市场的供应量。19992001年国内汽油批发价变化情况200025003000350040004500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元/吨19992000200119992001年国内柴油批发价变化情况200025003000350040004500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元/吨199920002001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0由于二季度后期以来新加坡市场油品价格的下跌走势,国内市场也一直跟随走跌。定价机制可能的变更也使一些用户采取观望的姿态。不过,加工量的调减和库存量的降低,给两大集团联合将成品油批发价推高至定价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结果,9月份全国汽油平均批发价从8月份的每吨2870元低点提高到3051元,10月进一步上升为3363元。柴油价格变化不大,7月份为2878元,8、9月份分别涨到2904元和3011元。8月份汽油与柴油价格倒挂反映了一个月前新加坡市场汽油供应过剩的局面,当时汽油价格甚至低于原油。两大公司将许多地方的成品油批发价推高到定价水平。在南方地区,8月份90号汽油平均批发价曾每吨低于定价340元,到9月份这个差价缩小到只有大约50元。平均零售价9月份曾每吨低于定价90元,到9月份缩小为不到20元。柴油的情形稍好一些。8月份0号柴油平均批发价比定价低220元/吨,到9月份缩减为大约40元;而平均零售价与定价的差距从8月份的270元降到70元。批发和零售价不到位使两大集团的销售收入受到损害。9月份,这种状况明显好转,除紧缩供应量外,9月16日禁渔期的结束和农业秋种秋收的到来也给市场以正面支撑。原油原油继续维持原有的定价方式不变,继续每月跟随新加坡市场截至前月25日为止一个月的价格调整。柴油价格变化不大两大公司将许多地方的成品油批发价推高到定价水平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1亚洲市场原油价格自5月份以来的半年里,价格呈逐月下跌的走势。米纳斯油价在6月份(即截至当月25日的一个月)为每桶2819美元,7、8月份分别下降到2538美元和2496美元。参照前一个月米纳斯油价定价的国内典型原油大庆油税前结算价7月和8月份分别为每吨1750元和1577元,9月份降到1551元。这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911事件后的需求下降正给原油价格以更大的下跌压力,油价势必再跌。1998年价格改革后国内典型原油大庆油定价元/吨结算价前一个月米纳斯油离岸价,美元/桶进口关税基准价贴水税前税后171998年9月123016774628369781999年9月1930161,20151,2061,4112000年1月2426161,50801,5081,7652月2432161,51201,5121,7693月2624161,63001,6301,9074月2773161,72101,7212,0145月2447161,52101,5211,7806月2752161,70901,7091,9997月3089161,88801,8882,2098月3096161,92001,8922,2149月2994161,85801,8312,14210月3305162,04902,0212,39511月3265162,02401,9962,33612月3131161,94101,9132,2392001年1月2648161,64501,6201,8952月2383161,48201,4821,7343月2531161,57301,5731,8404月2553161,58601,5861,8565月2727161,69301,6931,9816月2829161,75601,7562,0547月2819161,75001,7502,0478月2538161,57701,5771,8459月2495161,55101,5511,81410月2492161,54901,5491,812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2前月26日至上月25日。液化气冬季的季节性上涨可能受到抑制国内南方液化气市场在911纽约恐怖袭击事件后曾出现短时间的大幅震荡,华南地区液化气价格涨到每吨3000元。进口液化气的大量到货使市场很快冷却下来。在进口猛增的同时,炼油厂产量在缓慢上升。国内液化气产量在7月份因炼油厂削减加工量而下降到7632万吨后,连续两个月回升,9月份增至8756万吨。炼油厂的液化气库存显著下降。9月份,南方炼油厂液化气的平均出厂价从8月份的每吨2699元上升到2840元。这一价格水平也高于二季度末的每吨2635元。国内在新的油品定价机制于10月中旬出台后,油品价格可能不再频繁波动,市场将趋于稳定,需求增加可能促使炼油厂继续提高加工量,四季度液化气产量将超过三季度。而在国际方面,欧佩克正在酝酿的减幅预期为100万桶/日的今年第4次减产,以及美国报复战争扩展到中东地区的可能性,将对液化气市场构成支撑。然而,911事件后国际市场的不定局面,特别是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和世界经济加速减退对能源产品需求的负面影响,将抑制液化气价格在冬季的季节性上涨。(三)业界动向和综合分析911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涉及外贸以及旅游和航空业,四季度液化气产量将超过三季度911事件后成品油市场只是在心理作用下出现过短暂的抢购现象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3迄今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成品油市场只是在心理作用下出现过短暂的抢购现象。国家为推进成品油市场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对每月一次的成品油调价方式进行了调整。成品油定价公式的变化在油品销售领域引起争论。而面临加入WTO,国内成品油价格迟早要走向市场定价,国家对价格和市场的管束将逐步放开。加入WTO,首先将在成品油和原油进口方面出现新的变化。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的石油石化工业将走上新的发展道路,去迎接来自国外大公司的强有力的竞争。入世面临的挑战进口,分销,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会议终于使中国加入这一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实体成为现实。中国在今年年底正式加入成为WTO一员后,2002年在农业、银行、保险、电信、汽车以及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将实行范围广泛的开放步骤。石油业面临进口油品挤占国内市场份额,化工产品进口关税的降低将使国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外国公司向油品分销领域的渗透将给国内炼油销售系统带来挑战。进口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炼油业像1999年和2000年那样的加工量大幅增长的繁荣景象在以后的几年里可能不会再出现。在这两年中,国内加工量增幅都达到两位数,是15年来从未有过的。加入WTO后,目前每吨16元原油进口关税的取消有助于炼油业降低加工成本,国内炼油业加工量大幅增长的情况在以后几年里可能不会再出现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4但1998年9月至今实行了3年多的暂停成品油进口的禁令也将撤销,代之以发放进口配额的方式恢复成品油进口。在进口汽柴油在国内市场缺失3年多后的卷土重来,必将对炼油业增加加工量的努力带来阻力。在过去的3年里,汽油和柴油的进口量几乎为零,而在90年代中期中国的柴油进口量每年大约为600万吨左右。暂停进口的局面到明年年初就可能完全改变。按照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在最初的一年里将发放至少1658万吨的进口配额,进口包括燃料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和石脑油等石油产品。在加入后的第二年起进口配额数量将每年增加15,直至2004年1月份取消配额,放开进口。预期取消成品油进口禁令恢复进口后,燃料油仍将是主要进口品种,柴油进口有可能增加到几百万吨,汽油进口量可能仍旧很少。19962001年主要油品分季度进口量015003000450060003Q963Q973Q983Q993Q003Q01千吨柴油石脑油航空煤油燃料油1998年9月至今暂停成品油进口的禁令将撤销90年代中期中国的柴油进口量每年大约为600万吨左右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519912001年汽油和柴油进口量02468109192939495969798990001百万吨汽油柴油测测由此看来,燃料油为主的进口成品油结构在入世后可能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改变,但柴油进口的恢复对国内炼油业三年来坚持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思路却是一个冲击。进口柴油将制约炼油厂加工量的提高,并削弱两大集团公司控制价格的能力。这种影响可能因加入WTO后将允许非国营单位进口成品油和原油而加重。在2002年将有约400万吨成品油和720万吨的原油进口配额由国家分发给非国营单位,第二年起还将每年增加15。非国营单位像一些三资企业获得的成品油进口配额可能用于企业自用,但却可能给成品油市场带来新的变数。恢复成品油进口量不仅将对国内市场的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产生影响,还将给亚太地区的油品贸易格局带来新的变化。在过去3年里,新加坡炼油厂的开工率一直在70左右的低水平徘徊。中国自90年代初以来一直是亚洲市场进口柴油的主要消费市场。在1998年秋季中国暂燃料油为主的进口成品油结构在入世后可能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改变在过去3年里,新加坡炼油厂的开工率一直在70左右的低水平徘徊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6停进口后,新加坡接着又因印度新增炼油能力的投产而失去了另一个主要市场。中国恢复进口可能扭转韩国和新加坡炼油厂开工率下降的局面,而有可能直接获得好处是台湾,两岸在加入WTO后更加紧密的经济关系,可能为台塑新增炼油能力找到产品的销路。关税原油进口可能从明年1月份开始取消每吨16元的从量关税,这对中国石化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按照中国石化年加工6000万吨进口原油计算,进口关税减为零,意味着该公司一年可以节省原油进口成本96亿元人民币(合116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成品油关税大致上已降到WTO的要求,明年调降关税的品种和降低的比率都相对较少。目前汽油9的关税税率将降到5,煤油和润滑油关税将从9降为6,而混合液化气的进口关税将由6降为3。其他油品基本上都保持不变,柴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仍旧是6。进口成品油关税的降低将间接影响国内市场的成品油价格。由于关税税率是成品油定价依据的一部分(其他因素还包括新加坡市场现货价和运输成本等),国内成品油定价可能也将相应作出调整。汽油关税的降低有利于减小长期以来与柴油过大的差价,柴油价格相对偏低表面上是保护农业,实际上是变相鼓励柴油消费。这也是近年来国内柴油供应越来越吃紧,而汽油过剩日益加剧的关键因素。原油进口可能从明年1月份开始取消每吨16元的从量关税成品油关税大致上已降到WTO的要求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7在过去5年里,在汽油消费量年均增长大约5的同时,柴油消费量增幅高达10。汽油关税的这一变化可能有利于国内汽柴油消费结构更趋于合理。与石油产品相比,化工产品关税税率仍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在今后几年里,化工产品的关税将从目前的816降低到5左右。2002年,芳烃类产品以及烷基苯的进口关税将由现行的68降到455。乙烯等烯烃类原料进口关税将从5降到28。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关税将分步骤降低,明年聚丙烯、聚苯乙烯、ABS和聚氯乙烯关税将从16降到128;聚乙烯将从16降到142。进口化工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特别是合成树脂。关税的降低将给国内市场造成降价压力,并侵蚀化工生产企业的盈利空间。分销中国承诺在加入WTO后将在三年内向外国竞争者开放零售市场,5年内开放批发市场。而根据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去年在海外上市时与几家大跨国石油公司结成的战略投资伙伴关系,像BP、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等西方超级石油公司最早可能在明年就将开始其在中国华南地区省份的下游分销投资活动。最初这三家跨国公司将与中国石化或中国石油在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省分别合资建立500座加油站。中国正式加入WTO将使这些合资加油站项目更快的进入实质性的阶段。化工产品关税税率仍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8成品油定价机制改善价格接轨办法经过数月时间的酝酿,国家计委于10月16日与调整10月份成品油价格的通知一道公布了完善石油价格接轨办法的通知。这项通知以5个方面的措施对原有的接轨办法进行了改进从原先与新加坡市场单一挂钩改为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挂钩制定汽油和柴油价格;从原先的每月调整改为国际市场价格变化超过一定幅度时再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时考虑国内市场消费结构;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在零售中准价基础上允许浮动的范围由5扩大为8;设定国内成品油涨(降)价区间,稳定成品油市场。每月跟随新加坡市场调整价格的原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在施行的17个月中显露出的种种弊端,其实已经注定它迟早要改。定价的透明度达到几乎所有从事油品交易的人都可以每月提前预知涨落及涨幅落幅。这种频繁波动而且便于投机的定价方式给国内炼油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紊乱,也是石油石化业这一支柱产业效益流失的原因之一。不考虑国内市场结构性特点,单纯地跟随新加坡市场价格联动,加深了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也是这一定价机制非改不可的地方。改进后的新定价机制将有利于维护炼油业的生产秩序,并有助于化解市场供需矛盾。石油价格接轨办法以5个方面的措施对原有的接轨办法进行了改进原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在施行的17个月中显露出的种种弊端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29汽油差价新加坡与其他两地市场1086420241Q921Q931Q941Q951Q961Q971Q981Q991Q001Q01美元/桶新加坡鹿特丹新加坡纽约柴油差价新加坡与其他两地市场86420241Q921Q931Q941Q951Q961Q971Q981Q991Q001Q01美元/桶新加坡鹿特丹新加坡纽约10年来亚太地区炼油能力与油品消费量0510152025909294969800百万桶/日炼油能力油品消费量与炼油能力过剩的新加坡市场单纯挂钩不仅不能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需特点,还因新加坡价格偏低损害了国内炼油企业的利益。自9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地区炼油自90年代中期以来,亚洲地区炼油能力扩大形成成品油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0能力扩大形成成品油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前一轮韩国和泰国扩充炼油厂规模导致亚洲自1998年开始出现炼油能力过剩,最新一轮印度和台湾新建炼油厂的投产使本地区供应过剩的油品品种从汽油扩展到柴油。去年以来新加坡炼油厂的开工率只有6070。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与鹿特丹和纽约市场的差价早已发生重大变化,由3年前的溢出变为现在的明显低于上述两大市场。如果新加坡价格持续高于鹿特丹和纽约市场,单纯与新加坡市场联动应该说对用户是不公平的,但近年来汽柴油与其他两地市场差价的重大变化却对炼油厂产生不利影响。油轮运力紧张和运费的波动还限制了亚洲过剩油品对北美市场的套利出口,同时也增加了中国出口汽油的难度。国内炼油厂一方面因新加坡价格受抑而限制了盈利空间,另一方面因汽油出口市场低迷而蒙受损失。新定价机制将与新加坡单一市场挂钩改为同时与全球最大的3个油品市场同时挂钩,将削弱区域性局部市场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支配作用,使成品油定价更趋于合理。不论国内定价与国际上哪个或哪几个市场联动,都必须将国内市场因素考虑在内,包括成品油和原油的供需状况和库存变化。汽油过剩和柴油短缺是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状况的基本特征。新的定价机制将“根据国内市场消费结构的实际情况,在不突破按接轨原则确定的调价总额的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1前提下,参照国际市场比价关系,相对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此外给两大公司调价的浮动权限从5扩大到8,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定价的自主权,一方面也将促进两大集团利用比较灵活的汽柴油差价调整油品生产结构,缓解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中国目前是全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3大石油消费国,每年的石油产品消费量达到大约230亿吨。中国应建立国家级油品消费、供应及库存数据分析和管理体系,为国内整个能源市场的宏观调控、炼油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和市场定价提供依据。这对于了解和掌握国内石油产品总体市场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宏观调控是必不可少的。由该体系对市场需求和供应状况包括各个品种油品全国各地的消费量、销售量和库存量、炼油厂加工量和产量、库存量进行及时的跟踪、分析和发布,有利于形成更适应国内市场的合理定价,完善向市场机制的过渡。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2二、三季度国际石油市场分析报告冬季油价可能坚挺但来年将跌落概述大约两个月前在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至今仍在扩展。国际石油市场受到的冲击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石油需求骤然下降,油价甚至下跌的还要快,油市迅速转向买方市场。尽管如此,由于事态仍处在不定的局面,美国以阿富汗为首要对象的报复性军事行动仍在持续,欧美需求的下降正促使欧佩克削减产量,在季节性需求旺季,油价可能继续坚挺。目前每桶大约21美元的布伦特油价约比今年迄今的平均价格26美元低5美元。10月份布伦特油平均价格为2146美元,比9月份下跌470美元。预计四季度油价从三季度的每桶2572美元降到22美元左右。长时间的高油价已经使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对美国的恐怖攻击事件使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全球股票市场急剧下跌,油价和金价在恐慌性上涨后也大幅跌落。世界石油需求受到突如其来的冲击,航空煤油和汽油首当其冲,全球需求增长中心亚洲今年的石油需求量在1998年出现10年来首次下降后将再度降低。全球各地的炼油厂不得不削减加工量,而库存却仍在增加。欧佩克除面对需求下降油价下跌外,还要面对非欧佩克产量的增加。世界经济的滑坡,预计四季度油价从三季度的每桶2572美元降到22美元左右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3特别是亚洲需求的下降,将使明年油价显著下跌,并可能迫使欧佩克重新调整产量价格政策。(一)市场供需在全球经济的“领头羊”美国二季度经济仅成长03之后,不出人们所料,三季度衰退了04。预计美国今年的GDP仅增长10,是自上次发生在1991年的经济萧条以来最低水平。美国的能源需求增长也将降到10年来低点,美国能源部预计能源需求总量将减少05,而石油需求量仅增长01。受其影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预计只有02,是16年来最低的。国际能源机构(IEA)在10月中旬发表石油市场月报将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预测数字全面下调。对今年三季度需求的预测数字调低了50万桶/日。结果,三季度世界石油需求量比一年前减少70万桶,从7640万桶降低到7570万桶/日,减幅为09。事实上,即使没有911事件,经济的疲弱表现已经使三季度需求量的预测数字低于去年同期,恐怖攻击事件则使需求状况进一步恶化。消费量下降意味着对欧佩克原油和库存的需求减少。欧佩克继2月和4月份两次减产后,9月份开始执行第3次削减产量配额,减幅100万桶/日。这样,3次减产合计,欧佩克应削减350万桶的日产量。然而,减产后富余产能的增多和油价的下跌使欧佩克成员国超产美国能源部预计能源需求总量将减少05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幅度预计只有02减产后富余产能的增多和油价的下跌使欧佩克成员国超产现象越来越严重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4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9月份,外界估计欧佩克9月份日产量比配额水平多出至少120万桶。需求减弱使欧美石油库存量在78月份两个月连续下降后增加,虽然稍低于二季度末,但与一年前相比,9月底库存量多出5500万桶。油价下跌加上库存上升迫使欧佩克考虑再度削减供应量。表1亚太地区国家(或地区)GDP年增长情况和预测()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新加坡69781554991735台湾61674654591620日本34020614150906香港455053301050325马来西亚100757558850539斯里兰卡38634743600847泰国591510842441424韩国685067109882241菲律宾57520532402626新西兰33200235342728印度尼西亚784613702483240澳大利亚37455343193236印度78486664525259中国96887871807576平均61481147591836路透社在911事件后对金融和顾问机构的问卷调查结果。截至下一年3月份的财政年度。资料来源路透社,日本数据取自能源情报单位(EIU),2001年10月份。经济加速滑向衰退边缘在911事件后国际市场油价曾短暂上扬,涨幅不到2美元,涨到2960美元。但紧接着在仅仅一周的时间里,就下跌了8美元,跌到22美元,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4,跌到8300点。911恐怖袭击事件使全球能源、商品和股票证券市场大幅震荡。9月24日一天,布伦特油价下跌341美元,创下了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9月9月24日一天,布伦特油价下跌341美元,创下了自海湾战争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石油化工行业分析报告2001年3季度352627日在维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